可口可乐广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6
可口可乐广告分析
一,广告好在哪里?
这个广告的创意突出,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令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广告诉求核心
广告说的是一群昆虫为了夺取一瓶可口可乐而分工合作,到最后各自都喝到了可口可乐.在这群昆虫通力合作的过程中,可以体现出他们对可口可乐的渴求,说明了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团体,到最后那2只昆虫干杯的动作,更加可以体现出可口可乐广告语:永远的可口可乐,独一无二好味道.三,目标消费群体
可口可乐将瞄准中产阶级消费群体, 尤其是年轻人。
四,广告文案的设计是否符合这一消费群的特征
可口可乐广告深刻的把握住了目标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特征:喝了它希望能解渴和带来快乐!而年轻人也无时无刻的追求快乐、刺激,而可口可乐俨然可以满足他们所追求的!所以可口可乐广告符合了年轻一代消费群的消费特征.
周显发
0824135。
可口可乐广告观后感可口可乐是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饮料品牌之一,它的广告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作为消费者,我们经常在电视、互联网和户外广告中看到可口可乐的广告,每个广告都有着不同的情感和理念。
今天我要分享的是我对几则可口可乐广告的观后感。
首先,我想谈谈可口可乐经典广告中的“开启快乐”的理念。
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广告系列,一直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欢乐。
通过展示人们和可乐一起享受生活的快乐时刻,广告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观念:快乐是可以从简单的事物中获得的。
这种理念让人们对可乐产生了积极的情感联结,每次看到这样的广告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微笑。
例如,我记得有一则可口可乐广告展示了一个滑板少年在夜晚穿行于城市的街道上,凶猛闪烁的霓虹灯照亮了他的身影。
他手持可口可乐,享受着滑板的速度和自由。
这个场景让我感受到了年轻人活力四溢的热情,也让我想起了自己年少时满怀梦想的时光。
通过这个广告,可口可乐成功地将自己与快乐、激情和自由联系在一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除了传递快乐的理念,可口可乐还常常在广告中强调社交和共享的意义。
他们的广告常常展示一群年轻人在一起欢度时光,他们开怀大笑、分享快乐,并将可乐作为连接彼此的媒介。
这种建立起的联系让人们感受到了归属感和团结感。
例如,我看过一则可口可乐广告,场景是一个大家庭的聚会,每个人面带笑容、充满活力。
一位年轻女孩递给奶奶一听可口可乐,奶奶接过饮料忍不住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这个广告通过温馨的画面和音乐,传达出了家庭和睦、爱与关爱的情感。
我被广告中展现出的家庭温暖深深打动,也被这种用可乐传播爱与快乐的方式所感动。
此外,可口可乐的广告中也常常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
他们用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故事情节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人们对广告充满记忆和共鸣。
举个例子,我曾经看过一个可口可乐的广告,在这个广告中,人们的形象被变成了动物,他们在森林里与野生动物一起玩耍,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这个广告通过奇幻的场景和动物形象,唤起了观众对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向往。
经典广告案例分析广告作为一种重要的营销手段,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
经典的广告案例不仅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
本文将对几个经典广告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成功之处以及背后的策略。
一、可口可乐 "开心共享"广告可口可乐的广告一直以来都以积极向上、快乐的形象示人。
其中最经典的案例之一就是“开心共享”系列广告。
该系列广告以欢乐、友情和快乐为主题,通过展示人们在喝可口可乐时的快乐场景,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情感。
这些广告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画面,引发观众的共鸣,让人们在观看广告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这个广告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利用了情感共鸣和品牌价值观的传达。
通过展示人们在喝可口可乐时的快乐场景,广告创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让观众对品牌产生了认同感和好感。
同时,广告中展示的友情和快乐也与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观相契合,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形象。
二、苹果 "1984" 广告苹果的 "1984" 广告是广告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个广告以乔布斯领导的苹果公司将推出的个人电脑Macintosh为背景,通过一场独特的表演来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苹果的产品将改变世界,打破传统。
这个广告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独特的创意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广告中的表演场景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引人入胜。
而广告的主题“打破传统”也与苹果一直以来的品牌形象相契合,进一步强化了品牌的个性和创新精神。
三、宝洁 "奥运会" 广告宝洁公司在奥运会期间推出的一系列广告也是广告界的经典之作。
这些广告以奥运会为背景,通过展示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奋斗故事,传达了宝洁品牌的价值观和品质。
这个广告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与时俱进的创意和品牌价值观的传达。
宝洁公司将奥运会作为广告的背景,不仅与品牌形象相契合,还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而广告中展示的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奋斗故事也与宝洁的品牌价值观相契合,进一步强化了品牌形象。
可口可乐席卷世界的红色飓风1. 可口可乐的简单介绍可口可乐(英文名称:Coca-Cola,也称Coke),是由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出品的一种含有咖啡因的碳酸饮料。
可口可乐早期在中国的译名作“蝌蝌啃蜡”,但因销路不佳,后改名为“可口可乐”。
目前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市场皆处领导地位,其销量远远超越其主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可口可乐的配方,至今除了持有人家族之外无人知晓,可口可乐公司也会严密防止自己的员工偷窃配方。
2. 可口可乐广告评析可口可乐:永远的可口可乐,独一无二好味道在碳酸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总是一副舍我其谁的姿态,似乎可乐就是可口。
虽然可口可乐的广告语每几年就要换一次,而且也流传下来不少可以算得上经典的主题广告语,但还是这句用得时间最长,最能代表可口可乐的精神内涵。
可口可乐广告本土化策略,首先体现在其广告与中国文化的结合。
中国人喜欢热闹,尤其是春节这个合家团聚的日子,而可口可乐广告引人注目的手笔就是1997—2002一系列的春节贺岁片了。
可口可乐贺岁片选择了典型的中国情境拍摄,运用对联、木偶、剪纸等中国传统艺术,通过贴春联、放烟花等民俗活动,来表现中国浓厚的乡土味。
可口可乐还就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大打广告宣传,现在它又大力赞助中国足球队,声称喝可口可乐,“分享世界杯精彩”。
可口可乐俨然成了中国本地产品,而这种乡土形象,确实达到了与中国消费者沟通的效果。
其次,可口可乐积极选择华人新生代偶像做形象代言人。
可口可乐一贯采用无差异市场涵盖策略,目标客户显得比较广泛。
近来,可口可乐广告策略把受众集中到年轻人身上,广告画面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年形象为主体。
1999年,先是起用张惠妹,这个女歌手泼辣、野性、“妹”力四射,赢得了一大批青少年的喜爱,然后由新生代偶像谢霆锋出任可口可乐数码精英总动员。
2001年又推出当红偶像张柏芝,作为可口可乐夏季市场推广活动的形象代言人,紧接着就是跳水明星、三届奥运冠军得主、中国跳水皇后伏明霞与可口可乐签约,成为新世纪“雪碧”品牌在中国的第一位广告代言人。
董于然 2669短短一分钟的广告,让你目不转睛,过后独自琢磨。
可口可乐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这则广告无疑不是创意广告的经典案例。
以下分三个部分进行赏析。
一.目标性原则、人性化原则的体现任何广告创意的营造都是为了刺激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和购买行为。
可口可乐与竞争对手百事可乐这些年是在广告战中走过来的,在“渴望”上做文章来争取顾客已不是什么新鲜提议,怎样独具创新来巩固地位维持目标人群的忠诚度这则广告从中国人对西方文化感兴趣的角度作为切入点,营造电影氛围,很好的抓住了目标顾客的神经。
既保证了广告的目标性原则又传达了人类期待和平理念,将目标性与人性化自然融合,不失为一则大气的创意广告。
二.UPS和Positioning创意广告——新、奇、特。
独特的主张就是一个基于产品及文化的卖点,也是差异化在广告上的体现。
①“边界”将观众的眼球聚焦在一点,突出表现可口可乐“Open Happiness”这一主张是怎样得以实现的。
抛去了温和的场景设置,刚中带柔更能唤起观众对和平、共享的人性渴望。
这是USP理论中强调的只说一个主张,从而打动消费者在这则广告上的体现。
②Positioning理论提出使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找到或确定某个位置。
可口可乐做为美国文化的一个标志,历史即从独立战争开始,爱国和祖国归属感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这一独特资源怎能置之不理世界品牌的可口可乐力求面面俱到,美国民众的心理与其他国的目标人群的心理如此巧妙的唤起与和谐的表现出来,这一点这则广告做的很好——倡导历史的归属感与当今世界主题的前提下,“Open Happiness”这一定位水到渠成的印在了人们的心里。
三.特殊创意技法①主体化创意技法。
开篇提到这侧广告让人目不转睛,怎样做到这一点恰当运用感性诉求和理性诉求是其成功的关键点。
“边界篇”以历史文化为背景,两个国家各自的守卫者因“可口可乐”而产生了违背军令的“分享”,幽默但又值得观众回味,突出了可口可乐公司打造“OpenHappiness”的产品定位。
1.定位明确,可口可乐公司这个广告的针对人群是中国人,在广告中,他融入了中国的文化元素,把中国的价值观也代入进来,亲情,团圆之类的。
而且在春节期间放映,也更加容易让大众接受。
这也有利于产品的销售。
2.名人效应,可口可乐通过让刘翔作为自己品牌的代言人出现在广告中,利用他的影响力,来让大家认可本公司的产品。
当时刘翔在中国乃至现在,也是颇具影响力的。
通过他的良好形象,让更多的人认可自己的产品。
3.情感需要,在赛道的失利已是不争的事实,父亲将这失利简单化鼓励了他,让他向前看。
可以看出,父亲在他的运动生涯中很重要,这也可以与观众产生共鸣,想想自己的家人。
同时,新年,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要和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顶顶顶,可口可乐也利用了这一个针对于中国大众的传统习俗,巧妙的将自己的品牌与其联系在一起,既表现出来亲情,又把自己的品牌借由这种亲情让更多人感动并接受。
4.“你想与谁分享新年第一瓶可口可乐”这一句话,也是很能触动观众的心情。
在看到这句话是,心里肯定都有一个你想与之分享的人,这又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可口可乐广告分析报告
标题:可口可乐广告分析报告
摘要:
本报告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对可口可乐公司历年来的广告进行研究和比较,对其广告的定位、目标受众、创意、情感和效果进行了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在传递品牌价值观、独特性和情感共鸣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并且对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受众产生了积极影响。
此外,报告还对可口可乐公司的未来广告发展提出了建议。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方法
2. 可口可乐公司广告的定位
2.1 品牌定位
2.2 目标受众定位
3. 可口可乐公司广告的创意
3.1 故事性
3.2 符号和象征
3.3 感情共鸣
4. 可口可乐公司广告的情感表达
4.1 快乐和愉悦
4.2 友情和团结
4.3 激励和启发
5. 可口可乐公司广告的效果评估
5.1 品牌知名度
5.2 消费者态度
5.3 销售增长
6. 可口可乐公司广告发展建议
6.1 创新性与时代联系
6.2 强化目标受众定位
6.3 敢于冒险和突破
7. 结论
通过对可口可乐公司广告的全面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在定位、创意、情感表达和效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对品牌形象和销售额产生了积极影响。
然而,在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时,可口可乐公司需要不断创新和适应变化,以保持其领先地位。
可口可乐广告分析姓名:许朋学号:10103110118指导老师:孙海瑛一.广告内容:2006年3月底,可口可乐揭开新的广告口号:“生活中的可乐一面,并把主题定为“一只瓶子里的快乐”。
“我们生活在一个每天面临多种选择机会的世界,这种选择造就了我们自己的生活,‘生活中的可乐一面’就是鼓励人们选择正确、开心的生活。
”可口可乐公司高级副总裁马克·玛蒂厄说,“我们新的口号就是号召人们认识自己的真实生活,倾听自己的自然心声,感到生活充满色彩。
”新广告系列的核心形象是可口可乐的曲线玻璃瓶,部分广告突出刚刚倒出来的可乐滋滋冒泡的声音。
评论界的一些观点认为,可口可乐品牌整体战略似乎又回归传统风格。
在传统的可口可乐广告中,“那鲜红的颜色、飘扬的丝带、曲线的玻璃瓶,这些都有着无可估量的魔力。
”广告时代传媒的鲍勃·加菲尔德说:“一瓶软饮料倒出来的时候那滋滋冒泡的声音是这个世界上最迷人、最引人遐思、最让人垂涎欲滴的声音。
”而现在的广告也正在强调过去曾经重视的东西。
二.广告背景:在可口可乐的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可以永载史册的好广告:1969年的那句著名的“这可是真家伙”被普遍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具广告效应的广告语;而1971年的那部《山顶》广告片更是因为赋予了其中的主题歌《我想教世界齐声歌唱》以世界和平的主题而成了不朽之作;1993——1999年间的“永远的可口可乐”口号更是家喻户晓。
但可口可乐也曾用败笔之作毁了自己的广告:它曾经将《山顶》主题歌《我想教世界齐声歌唱》改编后用在号称零卡路里的Coke Zero,广告语改成了“我想教世界感受凉爽”,这遭到了外界的猛烈抨击。
芝加哥《太阳时报》的一位广告批评家评论道:“这简直糟糕到让人无话可说,让一首不朽的音乐带上了嘻哈风格,毁了这首歌。
”好莱坞影星潘妮洛普·克鲁兹(Penelope Cruz)狂饮一罐可口可乐后肆无忌惮地打嗝镜头;2004年广告,汗流浃背的篮球运动员先把一听冰凉的可口可乐夹在腋下给自己降温后才把它递给队友的一幕。
可口可乐广告分析对于可口可乐,实在是一言难尽,它太富有传奇色彩了。
2001年《商业周刊》公布的全球100个最具价值品牌名单中,可口可乐以高达725亿美元高居榜首。
二十世纪调查显示,全球最流行的三个词分别是上帝(God),她(her)和可口可乐(Coca Cola)。
可口可乐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外企,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做广告的。
1984年英女王访华,英国电视台BBC拍了一个纪录片给中国中央电视台放。
作为外交礼节,中央电视台必须播放,但苦于没钱给BBC,于是找到可口可乐要赞助。
可口可乐提出了一个赞助条件:在纪录片播放之前加播一个可口可乐的广告片。
这成了新中国电视广告历史上的开篇之笔。
此后很多企业写报告问“可口可乐可以做电视广告,我们行不行?”于是做电视广告的口子打开了。
经典可口可乐的红色是红色系中偏冷的色彩,在兴奋活力之中有着高雅与庄严的心理感受。
红色不仅能吸引人的视线,同时还有着刺激食欲的特性,激发消费者对营养的需求和强身健体的渴望。
独一无二的经典可口可乐的红色使消费者可以一眼就将它找到。
这样的单纯红色形成一种集中的视觉力量,让消费者过目难忘。
可口可乐宣传画面中不同比例的安排已构成独特、个性化的形象。
主色调为红色,商标一般出现在画面的左上角,标题出现在上方,主画面在中心位置,接下来是文案。
符合人们从上到下的阅读习惯。
英文标题采用小写字体,这样可以提高人们的阅读率,正文文字一般很少,字体多采用无饰线字体与商标字体形成区别。
主画面多为运动、欢快的人物形象;动力波的比例安排与常规的构图形成对比,这样就避免了画面过于单调,多重色彩的变换也调节了画面气氛。
2000年可口可乐推出了全球新包装和全新的宣传主题"可口如一"和"每刻尽可乐"。
在可口可乐全新的包装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只瓶盖被打开,冰凉的可乐喷薄而出,透出阵阵凉爽;而那句"永远的可口可乐"也被替换成了"可口如一"。
可口可乐的品牌定位引言概述:可口可乐是全球知名的饮料品牌,其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其独特的品牌定位。
本文将介绍可口可乐的品牌定位,并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一、品牌形象1.1 年轻活力:可口可乐以年轻活力的形象深入人心。
其标志性的红色和白色配色,以及欢快的广告宣传语,都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形象。
1.2 乐观向上: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以乐观向上为核心。
它通过广告和营销活动传递出积极的信息,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传达出“开心就喝可乐”的理念。
1.3 共享快乐:可口可乐的品牌形象强调共享快乐的概念。
无论是家庭聚会、朋友聚会还是大型活动,可口可乐都成为大家共享快乐的桥梁。
二、产品定位2.1 碳酸饮料:可口可乐的主要产品是碳酸饮料。
其独特的配方和口感,使其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
2.2 多样化口味: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可口可乐推出了多种口味的产品。
从经典的可口可乐到橙味、柠檬味等,都能满足不同人群的口味偏好。
2.3 健康选择: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可口可乐也推出了低糖、无糖等健康选择,以满足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消费者需求。
三、市场定位3.1 广泛覆盖: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的市场覆盖。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可口可乐都能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
3.2 大众消费:可口可乐以大众消费为定位。
其产品价格相对较低,能够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3.3 品牌联盟: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可口可乐与其他品牌进行合作,推出联合营销活动。
例如,与麦当劳合作推出套餐,与电影公司合作推出限量版饮料等。
四、品牌传播4.1 广告宣传:可口可乐通过大规模的广告宣传活动,将品牌形象传递给全球消费者。
无论是电视广告、户外广告还是社交媒体广告,都能看到可口可乐的身影。
4.2 品牌代言人:可口可乐选择了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明星作为品牌代言人,通过他们的形象和号召力,进一步传递品牌价值观。
4.3 社交媒体:可口可乐积极利用社交媒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
可口可乐创意广告分析来源:广告买卖网1578字节2013年3月27日11:57 阅读:76668由美国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生产的一类含有咖啡因的碳酸饮料,可口可乐创意广告是很成功的广告案例,并且部分人们认为可口可乐公司的一举一动甚至都牵动着世界,那么这样一家公司是如何做到家喻户晓的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可口可乐创意广告吧!可口可乐创意广告一:可口可乐广告大胆的运用了魔幻现实主义,为大家展现了一个温暖而浪漫的校园故事。
其目标消费群针对性很强,年青一代的朋友们。
这个广告通过手臂上的可口可乐向大家传递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可口可乐很受欢迎,它能让人很有活力,它会帮你追到心仪的她。
广告以活力充沛的健康青年形象为主体对年青一代消费者的冲击力很强。
让他们即能感受到可乐的冰凉感,又会被这浪漫而有点夸张的故事打动。
当然,这些都是和广告好的创意联系起来的,好的广告创意能表达出品牌的销售讯息,以迎合或引导消费者的心理,并促成其产生购买行为的思想。
同时,追寻幸福这个名字也能切合消费者的心理,让消费者能从心理对可口可乐的品牌产生一定的亲近感。
可口可乐创意广告二:第二个广告的故事是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季,温度都在三四十度,大家都是热的满头大汗,可是所有的人却都把风扇,空调关了,还扔到大街上堆了很大的一堆,然后大家又一起聚在街头,看到这里消费者都会不知其所以然,然后重点来了,大家都开始打开可乐瓶开始喝可口可乐,奇迹出现了,温度一下就从41度就变到了38度,大家欢呼了,视乎夏天面对可口可乐的威力时也不能再保持自己,他也想来两口,解解暑。
本广告创作者懂得图像更容易刺激观众的眼球、激发观众的求知欲、触动观众麻木的神经。
图像的直观性效果具有文字表述所不具备的优势,所以“非笔墨所能表达”的事情,往往可以用视觉语言来表达。
他显示以直观的画面来告诉观看者这个夏天很热。
接着,后面的画面就忍不住让观看者思考再这样热的天气为什么人们会把所有的降温用品都关掉,还扔到大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