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明天祝福药)比较阅读ppt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45
鲁迅《祝福》教案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祝福》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现实主义特色;(3)掌握相关文学术语和分析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深入理解作品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文本细读等方法,解读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3)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同情;(2)认识文学作品在反映历史、描绘人物方面的独特价值;(3)树立正确的文学价值观,培养热爱文学、关注人生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2)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现实主义特色;(3)文学鉴赏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联系与区别;(2)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人性关怀的体现;(3)如何运用文本细读、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解读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祝福》;(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学作品的世界。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祝福》,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2)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字障碍,掌握相关文学术语。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现实主义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文本细读:(1)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文本细读等方法,深入解读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2)教师示范分析,学生跟随练习。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主阅读其他文学作品。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整理笔记;2. 选择一部文学作品,运用本节课所学方法进行深入解读;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和现实主义特色的分析能力;3. 学生在合作探讨、文本细读等环节的表现;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评论文章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