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 PEG法诱导鸡血细胞融合
- 格式:ppt
- 大小:679.00 KB
- 文档页数:18
peg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1. PEG是什么?首先,我们得聊聊PEG,没错,就是“聚乙二醇”这个小家伙。
听上去可能有点拗口,但它其实是个超级好帮手,特别是在生物技术领域。
你想象一下,PEG就像是个热情洋溢的调解人,它能让两个本来不太搭的原生质体(就像两个陌生人)心甘情愿地走到一起,融合成一个和谐的小团队。
说白了,PEG就是帮助原生质体搞“联谊”的桥梁,帮它们建立联系,让它们的“感情”升温。
2. 原生质体的融合2.1 原生质体是什么?那么,原生质体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原生质体就是植物细胞去掉细胞壁后的样子。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颗颗小水珠,里面充满了各种细胞成分。
在没有细胞壁的束缚下,这些原生质体可以自由移动,仿佛是在水中畅游的小鱼儿。
嘿,听上去是不是挺美的?2.2 融合的意义好,既然有了原生质体,我们就要说说它们融合的意义。
融合就像是一场细胞界的大party,两个不同的原生质体互相拥抱,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样一来,它们可以共享彼此的优点,产生新的性状,甚至还能提高抗病性和产量,真是一举多得!想想看,如果你能和朋友一起合作做一件事情,效果肯定事半功倍,原生质体也是这个道理。
3. PEG诱导融合的原理3.1 PEG的工作机制那么,PEG究竟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其实,PEG的主要工作就是改变原生质体的表面性质。
它能让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像是给细胞“打了鸡血”。
这样一来,原生质体之间的距离就变得更近,最终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神奇的化学作用,让细胞膜变得像水一样柔软,使得原生质体之间的结合更加顺畅。
就好比一群人围在一起,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最终组成了一支默契的舞蹈团队。
3.2 注意事项不过,话说回来,虽然PEG很神奇,但也不是万无一失的哦。
在使用PEG的时候,要控制好浓度和时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就像做菜时盐的量,得掌握得当。
要是PEG用得过量,可能会导致细胞损伤,甚至让细胞“拒绝”融合,搞得最后连个毛都没得。
人工介导或培养条件下,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离体细胞合并成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1,2]称之为细胞融合技术,该技术作为细胞工程的核心技术,在农、牧、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聚乙二醇诱导鸡红细胞融合实验方案的优化李玲刘欢贺亚玲崔林唐慧张君张亮(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2)【摘要】目的:聚乙二醇(PEG)介导的细胞融合法是最为经济、简单的细胞融合技术,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际实验效果并不理想,为获得高效稳定的细胞融合效率,本研究拟对PEG诱导的鸡红细胞的融合实验进行优化。
方法:调整鸡红细胞的采集与保存方式、细胞浓度、缓冲系统(GKN与1640)、pH、诱导与孵育时间,以及染液的选择等。
结果:弱碱PEG环境(pH≈7.8)下诱导与孵育时间均采用5min时,细胞融合率最高(17.87%),显著高于未调节pH组及诱导与孵育时间20min组(<0.01);pH>8时,细胞聚集但胞膜皱缩破裂,计算融合率困难;亚甲基蓝、中性红染色时间>20min时,细胞膜亦皱缩破裂。
结论:宜选择肝素类抗凝管采集及保存鸡血,在GKN或1640缓冲系统中,以全血与试剂1:9比例洗涤及孵育,弱碱PEG环境(pH≈7.8)分别诱导、孵育5min,并在20min内观察亚甲基蓝或中性红染色结果,该方案适宜应用于PEG诱导的鸡红细胞融合实验教学。
【关键词】聚乙二醇;细胞融合;鸡红细胞;缓冲体系;pH;时间;染色剂中图分类号:G642.423;R394-33文献标识码:AOptimiza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Scheme for Chicken Red Blood Cell FusionInduced by PEGLI Ling,LIU Huan,HE Ya-ling,CUI Lin,TANG Hui,ZHANG Jun,ZHANG Liang(Shihezi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Shihezi,Xinjiang832002)【Abstract】Objective:PEG-mediated cell fusion is the most economical and simple cell fusion technique.However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not ideal due to various factors.In order to obtain efficient and stable cell fusion efficiency,we optimized the experiment.Methods:Methods of the chicken red blood cell collection and preservation,cell concentration,buffer system(GKN and1640),pH,induction time and incubation time were adjusted,as well as other methods such as selected different dyes.Results:In the weak alkali environment(PEG pH≈7.8),the cell fusion rate was the highest(17.87%)when both the induction and incubation time were5min,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without adjusted pH and the group with induction and incubation time of 20min(<0.01).At pH>8,cells gathered trend obvious,but it was difficult to calculate the fusion rate due to the cell membrane shrinkage and rupture.The cell membranes were also crumpled when the staining time was more than 20min with methylene blue or neutral red dye.Conclusion:It is recommended to collect and store chicken blood with heparin anticoagulant tubes,whole blood was washed and incubated with GKN or1640buffer at a ratio of1:9 and then weakly basic PEG was used to induce and incubate the cells for5min respectively,and the cell staining results within20min were observed with methylene blue or neutral red dye,this scheme is suitable for practical experiment teaching.【Key words】Polyethylene glycol(peg);Cell fusion;Chicken red blood cell;Cell Buffer system;pH;Time;Dye solution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SJ-2018-15);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1600325)。
PEG诱导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方法比较PEG(聚乙二醇)介导的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学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细胞融合、基因转移、病毒感染等现象。
在这个实验中,PEG起到促进融合的作用。
本文将对常用的PEG诱导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方法进行比较。
1.直接混合法:直接混合法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将两种不同细胞类型的细胞直接混合,加入PEG处理后,通过细胞的融合产生融合细胞。
实验步骤:a.将两种不同类型的鸡血细胞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b.将细胞收集、洗涤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
c.在混合细胞悬液中加入PEG,进行处理。
d.处理后的细胞悬液进行培养。
优点:简单快捷,操作方便。
缺点:融合效率低,融合细胞的纯度较低,难以鉴定融合细胞。
2.等渗处理法:等渗处理法使用PEG使两个细胞类型的渗透压基本相等,减小由于渗透压差带来的融合细胞死亡的可能性。
实验步骤类似于直接混合法,不同之处在于在混合前要将细胞分别处理加入等量的PEG。
优点:可以减少融合细胞死亡的可能性。
缺点:融合效率仍然较低,难以确保融合细胞的纯度。
3.高瓶底法:高瓶底法是一种间接融合法,将两种细胞性的细胞分别培养到八倍增生指数时接种于两个高菌瓶内,将角质层去除,用高菌瓶口与高速离心的纺棉花轻摩转盘瓶底,离心至指定g数。
因离心后双方菌瓶接触,菌体外膜断裂,细胞在瓶壁内微小空间聚集,有利于融合。
实验步骤:a.将两种不同类型的鸡血细胞分别培养至八倍增生指数。
b.将细胞收集后接种于两个高菌瓶内。
c.去除角质层,将高菌瓶口与高速离心的纺毛轻摩转盘瓶底。
d.将菌瓶离心至指定g数。
优点:融合效率较高,融合细胞纯度较高。
缺点:操作复杂,需要使用专用设备。
4.电熔法:电熔法是利用电场将两种细胞融合的方法。
通过电熔法可以达到融合效率较高的效果。
实验步骤:a.将两种不同类型的鸡血细胞分别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b.将细胞收集后接种于电熔腔中。
c.设置一定的电场参数,通过电场产生的作用使细胞融合。
peg诱导细胞融合原理PEG诱导细胞融合原理。
细胞融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现象,它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PEG(聚乙二醇)是一种常用的细胞融合剂,通过PEG诱导细胞融合可以实现不同细胞的融合,从而产生新的细胞群体。
本文将介绍PEG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及其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PEG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利用PEG的高渗透性和毒性,使细胞膜受到破坏,从而促使细胞融合。
在实验中,将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分别与PEG混合,PEG能够破坏细胞膜,使得两种细胞的质膜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细胞。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融合不同细胞系,或者将外源基因导入目的细胞中。
其次,PEG诱导细胞融合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可以将两种不同类型的细胞融合在一起,从而研究它们的互补性和相互作用。
例如,将癌细胞与正常细胞融合,可以研究癌细胞的恶性特性和调控机制;将干细胞与成熟细胞融合,可以研究干细胞的分化能力和再生潜力。
此外,PEG诱导细胞融合还可以用于细胞杂交技术,将两种不同细胞的染色体融合在一起,研究染色体的配对和重组。
此外,PEG诱导细胞融合还可以用于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研究。
通过将患者的细胞与健康捐赠者的细胞融合,可以修复患者受损的组织和器官。
例如,将患者的干细胞与健康捐赠者的成熟细胞融合,可以使干细胞具有更强的分化能力,从而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损伤。
此外,PEG诱导细胞融合还可以用于再生医学研究,研究干细胞的再生潜力和分化机制,为再生医学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实验基础。
综上所述,PEG诱导细胞融合是一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技术,通过破坏细胞膜促使细胞融合,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PEG诱导细胞融合可以用于研究细胞互补性和相互作用,染色体配对和重组,以及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研究。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EG诱导细胞融合技术将会在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章编号:2096-0387 (2018) 02-0112-03第4卷第2期 生物化工Vol.4 No.22018 年 4 月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Apr. 2018PEG 诱导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方法比较黄伟伟,颜华,高梅,李绍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杨陵712100)摘要:细胞融合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的一项核心技术,在科学研究、医药开发、农业育种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PEG 法诱导鸡血细胞融合实验也被作为细胞生物学本科实验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实验课程中的融合效果不佳。
笔者查阅相关细胞生物学 实验指导教材和文献,发现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PEG 法诱导鸡血细胞融合操作方法。
因此,本文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进一 步讨论了影响PEG 法诱导鸡血细胞融合效率的重要因素和改进方法。
关键词:细胞融合;PEG ;鸡血细胞;实验优化 中图分类号:Q813文献标志码:AComparison of Two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PEG Induced Chicken Blood Cell FusionHuang Wei-wei, Yan Hua, Gao Mei, Li Shao-jun(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Shaanxi Yangling 712100)Abstract: Cell fusion is one of core technologies of cell biology, which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medicine development, agricultural breeding and so on. Experiment of PEG induced chicken blood cell fusion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cell biology experimental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but the fusion effect in the experimental course is not good. The author consulted the relevant cell biology experimental guide textbooks and literature, and found that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protocols for PEG induced chicken blood cell fusion. So in this paper, we compared these two operation methods, further discussed the important factors related with the cell fusion efficiency and give some advice for the operation method optimization.Key words : Cell fusion; PEG; Chicken blood cells; Experiment optimization细胞融合(Cell fusion )是在自然条件下或人工 诱导条件下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成为一个 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
实验鸡血细胞的体外融合【实验目的】了解乙二醇(PEG)诱导体外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
通过PEG诱导鸡血细胞之间的融合实验,初步掌握细胞融合的基本方法。
【实验原理】细胞融合(cell fusion)又称体细胞杂交,是指用人工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细胞融合成异核体细胞,随后,异核体同步进入有丝分裂,核膜崩溃,来自两个亲本细胞的基因组合在一起形成只含有一个细胞核的杂种细胞(hybrid cell)。
细胞融合技术是研究细胞遗传、基因定位、细胞免疫、病毒和肿瘤的重要手段。
依据融合过程采用的助融剂不同,细胞融合可分为:①病毒诱导的细胞融合,如仙台病毒(hemagglutinating virus of Japan,HVJ);②化学因子诱导的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③电场诱导的细胞融合;④激光诱导的细胞融合。
PEG是乙二醇的多聚化合物,存在一系列不同分子质量的多聚体。
PEG可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是两细胞接触点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引发细胞融合。
该方法应用相对分子质量为400~6000的PEG溶液引起细胞的聚集和粘连,产生高频率的细胞融合。
融合的频率和活力与所用PEG的相对分子质量、浓度、作用时间、细胞的生理状态与密度等有关。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仪器、用具:注射器、刻度离心管、离心机、血细胞计数板、水浴锅、滴管、显微镜、烧杯、容量瓶、凹面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等。
材料:成年家鸡。
试剂1)0.85%NaCl溶液。
2)GKN液:8.0g NaCl,0.4g KCl,1.77g Na2HPO4·2H2O,0.69g NaH2PO4·H2O,2.0g葡萄糖,0.01g 酚红,溶于1000ml重蒸水中。
3)50%(m/V)PEG溶液:①取50g PEG(相对分子质量=4000)放入100ml瓶中,高压灭菌20min。
②让PEG冷却至50~60℃,勿让其凝固。
PEG诱导鸡红细胞融合影响因素探讨马云;何昆;王晓玉;李芬【期刊名称】《德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27)2【摘要】细胞融合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细胞工程技术,本研究以鸡红细胞为材料,以PEG(Mw=4000)为诱导剂,研究不同的PEG体积分数(0%、25%、50%、75%、100%),不同的融合时间(5min、10 min、15 min、20 min、25 min),不同的融合温度(20℃、30℃、35℃、38℃、40℃)对鸡红细胞融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PEG的体积分数为50%,融合时间为15 min,温度为38℃时融合的效果最好.【总页数】5页(P54-58)【作者】马云;何昆;王晓玉;李芬【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金华,321004;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四川南充,637002;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272;Q781【相关文献】1.PEG诱导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方法比较 [J], 黄伟伟;颜华;高梅;李绍军2.PEG诱导鸡血细胞融合实验方法比较 [J], 黄伟伟;颜华;高梅;李绍军;3.聚乙二醇诱导鸡红细胞融合实验方案的优化 [J], 李玲;刘欢;贺亚玲;崔林;唐慧;张君;张亮4.细胞生物学基础实验科学探究属性的深度挖掘——以"PEG介导鸡红细胞融合"实验为例 [J], 巴雪青;李晓雪;曾宪录;魏民5.提高PEG诱导鸡血细胞融合率的方法研究 [J], 刘瑞芳;陈嘉轩;李艾欣;孙喜;吕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大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聚乙二醇(PEG )法诱导的动物细胞融合实验2012/9/11实验目的:了解细胞融合技术的发展过程和主要方法的基本原理,用聚乙二醇(PEG)化学诱导法进行鸡血红细胞的融合实验,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观察鸡血红细胞融合的不同时期。
实验原理:1. 细胞融合的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或原生质体在自然或人为诱导的情况下细胞质膜相互融合,细胞质相互混合成为一个整体杂合细胞的现象被称为细胞融合。
细胞融合可以发生在同种细胞之间也可以在不同物种间实现。
2. 细胞人工融合的主要方法及基本原理细胞体外融合的主要方法分为病毒诱导,化学诱导和物理诱导。
1953年,M. Kuroya 在临床中第一次分离到仙台病毒(HVJ )[1]。
1958年,日本学者Okada 发现仙台病毒(HVJ )能诱导动物细胞融合[2],其基本原理是仙台病毒的衣壳上有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位点,可以诱导不同细胞凝集,最终使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相互融合。
1974年,加拿大学者高国楠发明了细胞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 ,PEG )化学融合法,由于该方法对实验条件要求极低,试剂易得,操作简单,成为应用最广泛的细胞融合方法。
化学诱导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是PEG 等化学物质能够诱导细胞膜磷脂分子的极性基团发生结构重排,相互接触的细胞在细胞膜恢复过程中借助磷脂分子的亲和作用和表面张力实现融合。
比之于仙台病毒诱导法,PEG 诱导法的效率提高了几百倍。
80年代,科学家发明了细胞电融合法[4, 5],电融合法将细胞融合的产率提高到了50%-80%。
电融合法的建立是基于细胞膜表面带电荷的性质。
当在细胞悬液周围加入特定方向的电场时,细胞表面会发生极化现象,相邻的细胞将吸附在一起。
这时突然提高电场强度,细胞间彼此接触的细胞膜会被击穿,细胞膜修复时受到磷脂分子间的亲和作用和细胞膜表面张力的作用将会发生融合。
图2. 以电融合方法得到的3T3-C2融合细胞 (引自J. Teissie 等,1982 )。
题目:PEG促细胞融合一.实验目的:1.掌握细胞融合的方法2.学习使用PEG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和步骤二.实验原理1.细胞融合:在自然条件下或用人工方法(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细胞合并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由于体外培养的细胞很少会发生自发融合融合频率大约在10−4-10−6之间,因此要采用生物、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人为地促使细胞融合。
2.促进细胞融合的方法a)生物方法:病毒(Sendai virus,Newcastle disease virus,Vaceine virus)b)化学方法:聚乙二醇、盐类融合剂、二甲亚砜(DMSO)、甘油-醋酸酯、油酸盐、脂质、Ca2+配合物等。
PEG相对分子质量在200-6000均可用作细胞融合剂。
普遍认为聚乙二醇分子能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接触点处质膜的脂类分子发生疏散和重组,由于两细胞接口处双分子层质膜的相互亲和以及彼此的表面张力作用,从而使细胞发生融合。
在众多的化学试剂中,PEG应用最为广泛,因PEG液比病毒更易制备和控制、活性稳定、使用方便、而且促进细胞融合的能力更强。
c)物理方法:电融合:电处理融合法是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细胞融合技术,是融合率大为提高。
电脉冲作用时引起膜结构局部扰乱,出现小孔洞。
而相对的脂双层间分子在范德华力作用下,形成脂分子桥。
由于连接处的细胞膜表面曲率大,处于高张力状态,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所以最终导致两细胞逐渐融合成一个圆形的大球状细胞。
与ⅣG法比较,电融合法融合率高:重复性强:诱导仅发生在质膜接触部位,对细胞或原生质体伤害小:融合是在同步状态下进行,活细胞数目多;装置精巧,方法简单,可在显微镜下观察或录象融合过程:免去PEG诱导后的洗涤过程,诱导过程可控制性强。
三.实验材料及设备1.实验材料:a)50%PEG混合液b)鸡红细胞悬液c)生理盐水d)Hanks溶液2.实验设备:a)普通光学显微镜b)载玻片若干,注射器c)酒精灯、恒温水浴锅d)离心管若干、吸水纸、滴管、剪刀、白瓷板等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制取鸡血红细胞悬液2.取细胞悬液1mL,移入10mL离心管,加入4mL0.85%生理盐水混匀。
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姓名:常天易系年级:海洋生命学院2012级专业:生物科学科目:分子细胞生物学实验学号:12050011006PEG 介导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对体细胞融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2)、通过PEG介导鸡血细胞融合,初步掌握利用PEG介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真核细胞通过介导和培养,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的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融合,通过此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种类的细胞的融合。
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称为同核体(homokaryon),基因型不同的细胞融合称为异核体(heterokaryon)目前,诱导细胞融合的技术主要有三种:病毒,聚乙二醇(PEG),电激。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生物病毒的方式,诱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融合。
后两种方法通过化学物理的手段使得细胞膜的膜脂类分子的排列发生变化,去掉作用因素后,质膜分子的排列恢复原有的形态,在恢复的过程中,可以诱导相接触的细胞发生融合。
PEG介导的细胞融合,其融合效果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①、PEG的分子量与浓度PEG的分子量及其浓度越大,细胞融合效果越明显,但对细胞的毒性也越大。
本实验使用的PEG分子量为4000D,浓度为50%②、PEG的ph值经验证,PEG的浓度在8.0~8.2时,融合效果最好③、PEG处理时间处理实验越长,融合效果越好,但对细胞的毒性也越大。
故一般将处理时间限制在1分钟以内。
本实验不涉及后续的细胞培养,所以处理时间可适当放宽至数分钟④、融合时的温度温度越高,细胞膜脂质的流动性越好,故在细胞可以承受的范围内,适当的提高温度有利于细胞的融合三、实验材料新鲜鸡血0.85%生理盐水GKN液50%PEG液四、实验步骤取出鸡血悬液1ml,加入0.85%生理盐水,4ml,混匀。
1200r/min离心5分钟,移除上清液加入4ml 0.85%生理盐水,重悬细胞,1200r/min,离心5min,移除上清加入4ml 0.85%生理盐水,重悬细胞,1200r/min,离心10min,移除上清向离心沉淀中加入2mlGKN,使之成为10%的细胞悬液五、实验结果本实验分为四个实验组,经PEG 处理的时间分别为:1,2,3,4分取血球悬液1ml ,加入0.5ml 50%的PEG 液,混匀,开始计时从计时开始,到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为止。
细胞生物学实验PEG介导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一、【实验目的】1、通过PEG介导的鸡血细胞融合实验, 对体细胞融合有一个清楚的概念2、并初步掌握利用PEG介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实验技术3、通过实验操作,进行细胞融合,并测定融合率。
二、【实验原理】真核细胞通过介导和培养,两个或多个细胞合并成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融合(cell fusion)或细胞杂交(cell hybridization)。
人工的细胞融合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 60年代到70代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 发展非常快, 应用范围也极为广泛, 不仅同种类细胞间可以融合, 种间远缘细胞也能融合, 细胞与组织不同, 不排斥异类、异种细胞, 动物细胞如此,植物细胞也是如此。
基因型相同的细胞融合成的杂交细胞称为同核体(homokaryon);来自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细胞则称为异核体(heterokaryon)。
利用PEG介导的动物细胞融合,其实验原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完全定论。
学者们一般认为,PEG改变各类细胞的膜结构,使两细胞相互接触部位的膜脂双层中磷脂分子发生疏散、进而使其结构发生重排,再加上膜脂双层的相互亲合以及彼此间表面张力的作用,引起相临的重排质膜在修复时相互合并在一起, 使两细胞的胞质沟通, 从而造成相互接触的细胞之间发生融合。
利用PEG介导细胞融合, 其融合效果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1. PEG的分子量与浓度: 细胞融合效果与PEG的分子量及其浓度成正比;但PEG的分子量越大、浓度越高, 对细胞的毒性也就越大。
为了兼顾二者,在实验时常常采用的PEG分子量一般为1000~4000,浓度一般为40~60%。
2. PEG的pH值: 经验证,PEG的pH值在8.0~8.2之间融合效果最好。
3. PEG的处理时间: 处理时间越长,融合效果越好, 但对细胞的毒害也就越大。
故一般将处理时间限制在1分钟之内。
本实验中细胞融合后无需继续培养, 故处理时间可适当放宽至数分钟。
peg诱导细胞融合原理- 引言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细胞融合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其应用广泛,包括胚胎学研究、克隆技术、组织重建和干细胞研究等。
近年来,一种名为PEG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PEG诱导细胞融合原理的多个方面,从基本概念到应用领域,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技术。
1. PEG诱导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PEG,全称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在细胞融合中被用作诱导剂。
PEG能够在一定条件下促使细胞膜的融合,从而使细胞融合成为可能。
2. PEG诱导细胞融合的条件在进行PEG诱导细胞融合时,需要考虑一些关键条件。
细胞必须处于活跃状态,以确保融合的成功性。
PEG的浓度和温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参数,过高或过低的浓度和温度都会影响融合效果。
融合细胞的类型和比例也对融合结果有一定影响。
3. PEG诱导细胞融合的作用机制PEG诱导细胞融合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目前的研究认为其主要是通过对细胞膜的作用来促使细胞融合。
PEG可以改变细胞膜的性质,增加膜的可塑性,从而使细胞融合点的形成成为可能。
PEG还可能通过改变膜蛋白的构象和作用,进一步促进细胞融合。
4. PEG诱导细胞融合的应用领域PEG诱导细胞融合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胚胎学研究中,利用PEG诱导的细胞融合可以用于制造嵌合胚胎,以研究胚胎发育过程和基因调控机制。
在克隆技术中,PEG诱导的细胞融合可以用于制造嵌合胚胎,进一步获得胚胎干细胞。
PEG诱导细胞融合还可以应用于组织重建和干细胞研究等领域。
5. 我对PEG诱导细胞融合的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PEG诱导细胞融合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技术,可以在多个领域带来重要的突破和进展。
通过PEG诱导细胞融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细胞融合的机制,揭示细胞发育和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信息。
PEG诱导细胞融合还可以应用于医学研究和治疗,如干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等。
一、实验目的1. 了解PEG诱导细胞融合的基本原理。
2. 通过细胞融合实验,初步掌握细胞融合技术。
3. 观察鸡细胞融合过程中的细胞行为与变化。
二、实验材料与用品1. 实验材料:鸡红细胞、Hanks液、PEG(聚乙二醇)。
2. 实验用品:生物显微镜、离心机、恒温水浴箱、试管、离心管、滴管、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剪刀、镊子等。
三、实验方法1. 准备鸡红细胞悬液:取新鲜鸡血,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的悬液。
2. 制备PEG溶液:称取0.5克PEG(分子量4000)放入试管内,在酒精灯上融化,迅速加入0.5ml预热的Hanks液混匀,制成50%的PEG溶液。
放入37℃水浴中待用。
3. 处理鸡红细胞:取10%的鸡红细胞悬液1ml放入离心管中,加入5ml Hanks液混匀,以1000rpm离心5分钟,小心弃去上清,用指弹法将细胞团块弹散。
4. 诱导细胞融合:取上述50%的PEG溶液0.5ml,在1分钟内滴加到鸡红细胞悬液中,边加边轻轻摇动混匀。
待PEG全部加入后静置1分钟左右。
此过程均在37℃水浴中进行。
5. 终止PEG作用:缓慢滴加9ml Hanks液以终止PEG的作用,在37℃水浴中静置5分钟。
6. 离心弃上清:离心弃去上清,取一滴融合后的细胞悬液滴片,加盖片镜检。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镜检观察: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鸡红细胞融合后的细胞呈现球形,细胞膜较厚,细胞质较为均匀。
2. 实验结果分析:本实验成功诱导鸡红细胞融合,说明PEG诱导细胞融合技术在鸡细胞融合实验中具有可行性。
鸡红细胞融合后的细胞形态较为规则,细胞膜完整,细胞质均匀,说明细胞融合过程较为顺利。
五、讨论1. 鸡红细胞融合实验的成功,为细胞融合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本实验采用PEG诱导细胞融合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优点。
2. 鸡红细胞融合实验过程中,PEG的浓度、处理时间等因素对细胞融合效果有较大影响。
实验中,PEG浓度为50%,处理时间为1分钟,能够获得较好的融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