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案例研究
- 格式:pptx
- 大小:179.51 KB
- 文档页数:4
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AAAAA创立方案和总体规划精粹【江山多娇规划案例】太湖美最美在吴中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AAAAA创立方案和总体规划精粹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啊水下有红菱哪……一曲《太湖美》,使太湖烟波浩渺旳绮丽景象永远定格在人们旳脑海里。
【景区概况】太湖美,最美在吴中。
这句话说旳不只是自然景观,尚有吴中旳人文风貌。
假如说,太湖是吴文化旳发源地,那么,吴中无疑就是吴文化旳鼎盛地。
苏州吴中太湖旅游区是一种浓缩了古吴文化与新吴文化,融合了太湖之山、太湖之水、太湖之人、太湖之物、太湖之村、太湖之镇、太湖之风情旳文化荟萃之地,被誉为“太湖最美旳地方”、“长三角旳后花园”和“国际最佳休闲目旳地”。
吴中太湖旅游区位于苏州西南隅旳太湖之滨,总面积21.5平方公里。
境内有“中国碧螺春之乡”东山景区,“天下第一智慧山”穹窿山景区和“苏州最美旳山村”旺山景区。
这里,湖不深而广阔,山不高而清秀,群峰隐现于云际,景点散布于山水,远、中、近三景,错落有致;晴、阴、雨三时,光景变幻;山、水、园、林,相映成趣;春、夏、秋、冬,风光迥异。
秀美旳湖光山色与散落在太湖山水间旳人文古迹,璀璨多姿,俨然一幅绝佳旳江南山水画卷。
【规划背景】令人遗憾旳是:《太湖美》早在就被无锡市定为市歌,这样说来,单从太湖旅游形象层面看,“苏州太湖”比“无锡太湖”已落下半个身位,遑论苏州辖区旳“吴中太湖”。
为融入长三角旅游一体化进程,吴中区根据应江苏省“旅游强省”和苏州市“旅游强市”发展战略,将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予以培育,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提高“吴中太湖”旅游品牌、品质和整体竞争力,推进整个吴中区产业增长和转型升级。
通过严格遴选,最终选定我院为旅游区编制总体规划和5A提高方案。
旳阳春三月,我受邀前去苏州吴中进行初期考察,在惊叹于吴中太湖风光和文化旳同步,也对吴中太湖旅游发展现实状况感到忧虑:形象遮蔽严重太湖周围各都市旅游同质化严重,吴中太湖旅游品牌相对暗弱。
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资料4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作为中国华东地区著名的休闲度假胜地和世界佛文化圣地于1992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西南端的马迹山半岛,有57座山峰、41条溪流、38处津湾,度假区三面环水,森林绿化覆盖率75%,经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测定属一级空气、二级水质,远眺是水中仙岛,俯瞰是江南花园。
度假区交通快捷便利。
连接沪宁、锡宜、锡澄、宁杭等高速公路的陆马快速通道2005年建成通车,前往上海、南京、杭州等地均只需90分钟的路程。
连接市区和无锡机场的环太湖公路十八湾景观大道直达度假区。
2009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无锡市滨湖区马山街道合署办公,规划建设面积6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
组建无锡灵山景区管理处、无锡生物医药研发服务外包区管理处、无锡吴都阖闾古城遗址管理处,有效整合资源配置,统筹区内的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管理。
度假区旅游产品特色鲜明。
依托千年古刹祥符禅寺,兴建了佛文化、雕塑艺术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灵山胜境,1997年11月灵山大佛建成开放;2003年9月,以大型动态雕塑“九龙灌浴”为标志的二期工程灵山文化园区建成开放;2008年完成了作为世界佛教论坛会址的灵山三期工程,该工程主要由灵山梵宫、五印坛城、梵宫广场三大主体工程构成;通过十多年的发展建设,灵山胜境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佛教文化旅游研修功能,灵山胜境成为华东旅游乃至全国旅游的新亮点,年均接待游客300万人次。
舜天碧波度假村、太湖明珠国际大酒店等四星级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完善,希尔顿国际酒店集团进驻灵山元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携手打造灵山元一希尔顿逸林酒店,实现温泉度假资源与现有景区价值链的对接与延伸。
太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拥有无锡市唯一的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龙头渚公园、慕湾果园、踏青农庄、宜民山庄为代表的一批休闲度假单元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无锡休闲旅游研究文献综述无锡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旅游胜地。
近年来,无锡旅游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无锡,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本文通过对无锡休闲旅游研究文献的综述,探讨无锡休闲旅游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无锡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城市,拥有众多的水景资源。
周鸿彬等人(2016)通过对中国江南水乡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调查,发现无锡的水乡旅游资源是其独特的优势,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无锡的太湖、太子湖、鼋头渚等著名的水乡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无锡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如蠡园、灵山大佛等,这些文化景点也是无锡休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泓梅,2019)。
无锡还注重休闲旅游的产品开发和创新。
研究发现,无锡旅游业逐渐进行了差异化和特色化的产品开发,如灵山大佛、无锡市博物馆等,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和游客满意度(戴军,2017)。
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休闲旅游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成等人(2018)通过对无锡虎丘景区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发现无锡的文化创意产业在休闲旅游中具有重要地位,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休闲体验。
无锡休闲旅游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无锡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与国内其他旅游城市相比,无锡在旅游的品牌建设、营销推广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罗春梅,2019)。
无锡旅游业的发展还面临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研究发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如太湖蓝藻污染等问题(朱扬飞,2015)。
无锡旅游业需要加强环保意识,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环境法案例水资源污染与环境修复环境法案例:水资源污染与环境修复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保护水资源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环境管理不善等原因,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纷纷出台环境法案,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修复被污染的水环境,恢复水资源的安全与可持续利用。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案例,分析水资源污染及环境修复的实践。
1. 无锡太湖蓝藻事件无锡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太湖是其重要水源和景区。
然而,由于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直接排放,太湖水质得到了严重破坏,蓝藻爆发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颁布了《太湖保护条例》,对太湖流域的污染物排放进行了严格的管控,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河道疏浚和水环境修复工程。
同时,加强了监测与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这些措施使得太湖水质逐渐恢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修复。
2. 美国科罗拉多河案例科罗拉多河是美国西部重要的水源之一,供应着众多城市和农田的用水需求。
然而,由于农业和工业活动的强烈干扰,河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过度开采。
为了保护科罗拉多河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美国国会通过了《科罗拉多河生态系统保护与水资源管理法案》。
该法案规定了科罗拉多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修复的措施,强调了河流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针对农田和工业的排放,该法案限制了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并设立了河流保护基金用于环境修复项目的资助。
这些举措有力地保护了科罗拉多河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3. 澳大利亚昆士兰鲍珊礁案例昆士兰鲍珊礁是世界著名的珊瑚礁群落,然而,由于水域污染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鲍珊礁正面临严重的威胁。
澳大利亚政府将保护鲍珊礁列为国家优先任务,通过《众多鲍珊礁保护法》等环境法案,确保了珊瑚礁的保护和修复。
该法案禁止了在鲍珊礁的附近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并设立了管理机构来监督环境影响评估和保护措施的执行。
此外,澳大利亚政府还加强了海洋监测与科学研究,利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手段来修复受损的珊瑚礁。
景观优缺点评价案例
湖泊型旅游度假公园是一种以休闲度假为主题的专项型公园,也是一种公园型旅游区,因此,在对该类旅游区进行规划时,注重其度假功能的同时也应保证其作为公园所必备的特征。
本文以太湖湾旅游度假区以及“宋都水系”工程景区案例为例,分析湖泊型旅游度假区优缺点,为大家以后在规划此类型景区做参考:太湖湾旅游度假区(1)项目概况太湖湾旅游度假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围绕中国五大湖泊之一的太湖而建。
其核心规划面积约为10km,规划保护范围17.17km。
开发时间持续十几年之久,整个度假区已非常成熟,历史文化产品、现代科技产品、休闲度假产品、娱乐休闲产品、运动竞技产品等应有尽有,对游客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一般游客逗留时间在两天左右。
案例可借鉴优点:区位选择方面远离市区,环境质量好。
前期市场调查完善,功能分区可以基本满足游人的需求。
景区能够对当地历史文化概念充分挖掘,拥有众多反映当地风土民情及历史的景点设施。
同时,能够与时俱进,充分开发高科技景点和模拟卖座电影场景景点,开发理念不断更新。
案例暴露的相关问题:因为距离市区远,因此至景区的交通配套系统不完善,可达性不强。
且度假区档次较高,并不适合所有人群。
20个旅游策划经典案例李也咨询机构是中国第一家真正实现综合性旅游产业服务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也是中国旅游产业管理咨询的第一品牌。
机构专注于旅游产业服务链领域,主要为景区、目的地城市、旅游投资开发商、政府等相关部门、旅游企业等提供专业的旅游服务,服务链包括战略建议、整体策划、项目开发、旅游规划、旅游地产、乡村旅游、旅游投资、营销策划、规划设计、落地实操、成功实施等,机构目前已拥有300多个成功案例,足迹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
其中创造的20个第一案例更是业界的标杆。
案例一:贵州第一旅游目的地:贵州黄果树黄果树景区是由黄果树瀑布景区、天星桥景区、陡坡塘景区、滴水滩瀑布景区、石头寨等布依族十大村寨景区等组团而成。
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明风景区”示范点、“西部最具魅力旅游景区”、“中国最美丽的地方”、“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十大景区”、国家首批5A级风景区,是休闲、度假、观光、疗养的旅游胜地。
策划成果:开启中国旅游“后5A”时代!黄果树30年旅游发展瓶颈,李也咨询机构创新提出国家AAAAA级景区8大升级体系,开创黄果树后5A时代。
策划内容1)提出“大黄果树旅游圈”发展战略,全面提升改造游客动线,提高游客流动量,实现景区扩容四倍之多。
2)品牌上提出“黄果树>瀑布”,以“自然自在黄果树”定位,策划百家媒体“重新发现黄果树”品牌营销活动,景区关注度暴涨三倍。
3)打造黄果树“和谐家园”工程,彻底解决景村共建矛盾,优化景区发展环境,成为贵州“5个100工程”重要标签。
4)系统制定黄果树年度营销大纲,综合提升人气。
实现黄果树逆势发展,实现连续数月40%以上游客量增长。
案例二:青岛第一旅游目的地:青岛崂山崂山,青岛唯一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被誉为“海上第一仙山”,是"全真道教天下第二丛林"。
曾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国家级"卫生山"、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风景名胜区顾客十大满意品牌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