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3
2001年6月第16卷第3期 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 ociationVol.16,No.3Jun.2001竹叶黄酮糖苷的水解及其苷元的抗氧化性能研究注———I黄酮糖苷水解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张 英 吴晓琴 陈秀俊(浙江大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学院,杭州 310029)摘 要 用响应面分析法(RS A)对竹叶黄酮糖苷(Ebl971)的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
以水解得率为响应值,确定在甲醇体系中最适的水解参数为:底物浓度1mg/ml,盐酸浓度1m ol/l和水解时间55min。
用此优化条件重复试验2次,平均水解得率为55.0%,水解产物中总黄酮苷元的含量为56.6%,水解完全,且水解产物的亲油性有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竹叶黄酮糖苷 水解苷元 酸水解 响应面分析 亲油性0 前言竹叶提取物是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生物黄酮类保健营养素,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和抗衰老等功效,对人类的营养、健康和老年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有重要意义〔1~4〕。
其主要功能性成分为竹叶黄酮糖苷〔5〕,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热稳定性〔6〕。
为了拓展竹叶黄酮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应用范围,本文运用响应面分析(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RS A)法〔7~9〕对竹叶黄酮糖苷进行水解脱糖基的工艺研究,使其从糖苷转换成苷元,提高亲脂、亲油性能,为竹叶黄酮在油脂及亲油体系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1 试验材料和方法1.1 原材料及仪器竹叶提取物(Ebl971):浙江安吉圣氏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出品,黄棕色粉末。
芦丁(Rutin):上海试剂二厂生产,BR,含量Ε95%。
槲皮素(Quercetin):Sigma出品,含量Ε98%。
BHT为市售食用级。
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出品。
注:浙江省高校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省教委科研项目经费资助收稿日期:2000-10-08张 英:女,1961年生,博士,副教授,食品化学与天然产物开发 微型旋涡混合器:H—1型,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制造。
作者简介:李志洲(1969-),男(汉),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天然产物的提取应用研究。
李志洲(陕西理工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陕西汉中723000)淡竹叶总黄酮最佳萃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淡竹叶(Common Lophatherum Herb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1],是一种中草药。
淡竹叶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各地都有栽培,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广西、湖南,福建等地。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大类天然产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是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它的生理活性较为广泛,具有生物抗氧化、抗过敏、抗菌、抗炎、抗肿瘤作用及抗衰老、治疗脑血管病、降血脂、降血压、保肝、抗溃疡、解痉、抗菌、抗炎、降血脂、镇痛、提高雌性激素、抗心律失常等药用功效[2-8];在医学上可用于治疗冠心病、脑血栓、消除体内自由基和延缓机体衰老[9];在民间,人们有以淡竹叶泡水饮用的习俗。
本文研究了淡竹叶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旨在为淡竹叶中的有效成分研究与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仪器、试剂1.1.1材料淡竹叶:陕西省汉中市同济药店售。
1.1.2试剂芦丁:上海化学试剂公司;无水乙醇,NaNO 2,Al (NO 3)3,NaOH,KI,CHCl 3,冰乙酸,Na 2S 2O 3·5H 2O,淀粉,浓硫酸,AlCl 3,氨水,FeCl 3,盐酸,镁粉,锌粉,Na 2CO 3等,以上试剂均为AR 。
1.1.3仪器电子天平:A&D Company Limited Made In Japan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OPTIMAL TECHNOLOGY OF FLAVONIODS FROM COMMONLOPHATHERUM HERB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YLI Zhi-zhou(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Shaanxi,China )Abstract:The extractive effect by alcohol has been studied to extract the flavonoids in the Common Lophatherum Herb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of extract from Common Lophatherum Herb were measured by the Oven-Storage Test.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 extractive technology of best obtainable rate is:using 70%density alcohol as the extractive solution,the proportion the Common Cophatherum Herb powder quantity with alcohol solution volume proportion is 1:20,the extractive temperature is 80℃,and extractive time is two hours.The obtainable rate is 1.72%.From studying its antioxidative activity,we know that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of flavoniods from the Common Lophatherum Herb are good,and its antioxidative activity araises with density of flavoniods araising.Key words:Common Lophatherum Herb ;flavoniods;antioxidative activity摘要:研究淡竹叶中总黄酮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并对淡竹叶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性测定研究。
竹叶中黄酮提取分离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摘要:采用体积分数95%的乙醇浸提与超声波相结合的方法提取竹叶黄酮,并通过邻苯三酚自氧化法和Fenton反应测定其抗氧化性能。
结果表明,竹叶黄酮的提取率为5.30%,粗提物中黄酮的含量为13.90%。
0.2 mL 1 mg/mL竹叶黄酮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17.39%;0.7 mL 1 mg/mL竹叶黄酮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58.20%,表明竹叶黄酮有优良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竹叶;总黄酮;提取;抗氧化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ves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Abstract:Total flavonoids were extracted from bamboo leaves by 95% ethanol as solvent and ultrasonic. The oxidation activity of flavonoids in bamboo leaf was determined by the methods of pyrogallol autoxidation and Fenton rea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f was 5.30%,and the content of flavonoids in the crude extract was 13.90%. The clearance rate of O2-· by 0.2 mL 1 mg/mL bamboo leaf flavonoids was 17.39%;while the clearance rate of ·OH by 0.7 mL 1 mg/mL bamboo beaf flavonoids was 58.20%,it showed that flavonoids in bamboo leaf had good antioxidant activity.Key words:bamboo leaf;total flavonoids;extraction;antioxidant activity竹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食用和药用历史,其性淡、寒、味甘、微涩,具有清热利尿、明目解毒、止血、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艾滋病和抑制肿瘤等功效,且无毒无害,可作为绿色食品进行开发。
研究简报北方园艺2010(13):32~34第一作者简介:郭磊(1981 ),男,河南卢氏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资源开发及利用。
E mail:guoleigift.student@ 。
基金项目: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
收稿日期:2010-03-31昆明实心竹叶黄酮的提取及对油脂的抗氧化研究郭 磊,徐润红,袁润玲,姚坤华,郭 群(西南林学院资源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 要:以昆明实心竹叶为原料,确定竹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及竹叶黄酮对菜籽油的抗氧化作用。
结果表明:时间4.5h,温度80 ,固液比1 20,乙醇浓度75%,次数1次,黄酮含量34.58mg/g,纯化后纯度达76.72%;竹叶黄酮对油脂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效果,0.02%(质量分数)的竹叶黄酮抗氧化效果低于柠檬酸、BHT 、TBHQ,而高于VC,但与0.02%(质量分数)柠檬酸协同使用可大大增强黄酮在油脂基质中的抗氧化作用,抗氧化效果明显增强。
关键词:昆明实心竹叶;黄酮;纯化;抗氧化中图分类号:S 6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0)13-0032-03竹子中存在大量的酮类化合物,是我国新开发的一种植物类黄酮制剂,具有优良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抗菌、抗病毒及保护心脑血管、防治老年退行性疾病等生物学功效。
其丰富的原料来源、明确的功能因子、良好的食用安全性、高稳定的制剂品质和清新甜香的竹子风味,近年来在天然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和医药保健品领域崭露头角[1]。
昆明实心竹(Far gesia y unnanensis H sueh et Yi)是云南箭竹属中的一种,产于四川西南部及云南海拔2500~4000m 的高山和中山地带,但少数种类也见于滇中高原乃至南部热区,多为人工栽培,亦有少量见于云南松林或阔叶林下野生。
秆小型,少数为中型,粗可达5cm;秆挺直,壁光滑,故又称滑竹;竿柄长12~35cm,粗2.5~7cm,节间长5~16mm;笋味鲜美,在昆明蔬菜市场上称甜笋,系食用佳品;竹材厚实,竿可作抬扛和各种农具柄[2],因而开发利用昆明实心竹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韩卫丽1ꎬ张㊀永2(1.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ꎬ江苏㊀无锡㊀214002ꎻ2.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ꎬ上海㊀201203)㊀㊀摘要:㊀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竹叶中的重要活性成分ꎬ具有抗氧化㊁抗心肌缺血㊁调节血脂㊁抗辐射㊁抑菌等药理作用ꎮ本文将就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㊁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三方面进行综述ꎬ旨在为对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参考ꎮ关键词:㊀竹叶ꎻ黄酮类化合物ꎻ化学成分ꎻ提取工艺ꎻ测定方法中图分类号:TQ46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001-7550(2019)01-0102-03㊀基金项目:中药重点产品行业标准制定计划(ZYY-2017-131)㊀作者简介:韩卫丽(1990-)ꎬ女ꎬ本科ꎬ护师ꎬ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及其护理ꎮ㊀通讯作者:张永ꎬE-mail:zhangyong_zhongyao@126.comꎮ㊀㊀竹子为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 ̄ideae)多年生常绿植物ꎬ有着非常丰富次生代谢物[1]ꎬ是一味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传统中药ꎮ竹叶的功效在«本草纲目»㊁«中药大辞典»等上都对有所记录ꎬ具有利尿生津ꎬ除烦等功效ꎬ特别对小便短赤ꎬ热病烦渴等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ꎮ竹叶性淡ꎬ味甘㊁苦ꎬ在食品加工方面有较好的应用ꎬ是一类药㊁食两用的天然植物ꎮ近年来研究表明ꎬ竹叶及其提取物中含有丰富黄酮类及其苷类化合物㊁特种氨基酸及其肽类㊁多糖类㊁芳香性成分以及人体所必需的常量元素如Fe㊁Ca㊁Si等和微量元素如Mn㊁Cu㊁Mo㊁V㊁Ni等[2]ꎮ黄酮类化合物为其主要生理活性成分ꎬ竹叶黄酮为一种天然活性成分ꎬ具有抗氧化[3]㊁抗衰老[4]㊁抗菌[5]防腐以及降血脂[6]的作用ꎬ主要对心血管疾病起治疗作用[7]ꎮ竹叶为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物品ꎬ以 药ꎬ食两用的天然植物 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列入ꎬ对防治被称作人类的 第一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ꎮ目前ꎬ市场上已出现多种以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保健品ꎮ1㊀化学成分大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存在竹叶及其提取物中ꎬ主要包括黄酮类㊁内酯类和酚酸类化合物ꎬ主要存在形式为苷类ꎬ且以碳苷类黄酮居多ꎮ现阶段ꎬ我国在竹叶黄酮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ꎬ研究表明四种主要存在碳苷类黄酮包括异荭草苷(Homoorientin)㊁荭草苷(Orientin)㊁异牡荆苷(Iso ̄viextin)和牡荆苷(Vitexin)在竹叶中被发现[8]ꎬ具有抗自由基㊁抗衰老㊁抗疲劳的功效ꎬ并对人体有免疫调节ꎬ血脂调节等功能ꎬ可有效降低血脂和血糖ꎬ对人体健康具有保护作用ꎮ有学者对6属17种竹子竹叶黄酮类进行过定量研究:竹叶以醇提取物中含2%竹叶总黄酮含量ꎬ分离刚竹属的桂竹叶总黄酮ꎬ得到21种黄酮类成分ꎬ经鉴定ꎬ其中黄酮苷类成分有20种ꎬ分为5类:荭草苷和异荭草苷(4种)㊁木犀草素苷类(4种)㊁牡荆苷(1种)㊁洋芹苷(1种)ꎮ2㊀提取工艺研究竹叶黄酮的提取方法繁多ꎬ水提工艺为一种传统的提取方式ꎬ目前以有机溶剂提取工艺较为普遍ꎬ随着科技发展及新的技术手段应用ꎬCO2超临界提取工艺㊁超声波提取工艺及酶提工艺等方式也逐渐开始使用ꎮ溶剂的选择可以影响提取物的性质和伴存的杂质含量ꎬ醇最常用来做提取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溶剂ꎬ而用90%~95%的醇进行适合对其苷元提取ꎬ浓度体积约为60%的乙醇可用于黄酮苷的提取ꎬ多用冷浸法或热回流提取2~4次ꎬ然后浓缩提取液ꎬ制得粗提取物ꎻ现在还可采用一些高新提取技术ꎬ如CO2超临界提取㊁超声波提取等ꎻ同时研究发现酶可以提高竹叶黄酮的提取效率ꎬ采用纤维素酶及α-淀粉酶对竹叶黄酮进行提取ꎮ2.1㊀水提工艺㊀水提工艺具有成本较低ꎬ不污染环境且对人体无害ꎬ设备简单ꎬ适用于大量提取生产等优点ꎬ但也有提取效率较低ꎬ而且许多水溶性杂质也同时被浸出ꎬ对分离纯化造成不便等缺点ꎬ现已较少使用[9]ꎮ2.2㊀有机溶剂回流提取工艺㊀李坤平[10]等人用甲醇㊁乙醇㊁丙酮㊁乙酸乙酯溶剂对竹叶进行提取ꎬ测得提取效率最高的溶剂是乙醇ꎮ乙醇含量为60%左右时提取效果最佳ꎮ由于有机溶剂易得ꎬ操作简便ꎬ故为目前较常用的提取方式ꎮ2.3㊀CO2超临界提取工艺㊀李作美[11]和张珊珊[12]等采用正交设计法和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ꎬ为大规模工业生产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途径ꎮ该技术具有温和操作条件㊁容易分离㊁萃取速度快㊁有机溶剂无残留㊁萃取物纯度高等优点ꎮ2.4㊀超声波提取工艺㊀江帆[13]等以琴丝竹㊁毛竹㊁慈竹㊁牧竹为原料ꎬ乙醇为萃取剂ꎬ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对黄酮类物质进行提取ꎬ结果在水浴条件为76%乙醇㊁液料比为10ʒ1㊁浸提温度为70ħ条件下浸提1.5hꎬ提取率达到最高ꎮ相比一般常规提取方法ꎬ超声波提取法具有节能省时㊁提取率高等优势ꎮ2.5㊀酶解工艺㊀陈玮[14]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竹叶中的黄酮类物质ꎬ发现酶的种类及用量㊁竹叶特征尺寸L㊁提取温度T㊁液固比SS和pH值等工艺参数均对竹叶黄酮提取有较大影响ꎬ结果表明最佳酶提工艺比直接水提时的η提高了12.7%ꎮ酶提取效率明显高于水提工艺ꎮ纤维素酶并不改变传质动力学机理ꎬ也不分解黄酮ꎬ它只破坏细胞壁ꎬ从而降低扩散阻力使溶质的传质速率和表观扩散系数D 提高ꎮ3㊀含量测定方法竹叶黄酮中含有异荭草苷㊁绿原酸㊁荭草苷㊁异牡荆素等ꎮ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常被应用于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ꎬ而分光光度法由于测定结果易受花青素ꎬ酚酸等成分的干扰ꎬ常被应用于总黄酮含量的测定ꎻ而HPLC能够与对照品的保留时间和光谱曲线比对ꎬ其具有结果准确可靠ꎬ分析时间短ꎬ针对性强等优点ꎬ故文献多采用HPLC的方法对竹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含量测定ꎮ3.1㊀紫外分光光度法㊀贾可敬[8]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长沙青皮竹ꎬ毛竹等六种竹叶中总黄酮含量ꎬ其线性关系良好ꎬ重复性㊁回收率和稳定性试验表明该法切实可行ꎮ但是ꎬ在测定过程中某些杂质ꎬ如原花青素ꎬ会严重干扰测定结果的稳定性㊁准确性和重现性ꎮ3.2㊀高效液相色谱法㊀张永[15]对采用HPLC法对竹叶黄酮中活性成分进行检测ꎬ其使用乙腈-0.02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ꎬ所得色谱峰形较好ꎬ分离效果较佳ꎬ且峰形对称性较好ꎮ其所建立方法实现了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分析竹叶中黄酮碳苷ꎬ重现性好ꎬ为市售竹叶黄酮碳苷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ꎮ3.3㊀HPLC-MS联用技术㊀方菊[16]采用HPLC-MS联用技术ꎬ检测出分离得到的产物中含有四种黄酮类物质ꎬ分别为荭草苷或异荭草苷㊁芦丁㊁异鼠李素-3-O-β-D-芸香糖苷和槲皮素-3-O-β-D-glu(1-2)-α-L-鼠李糖苷ꎬ分析出其明确主要成分ꎬ为竹叶黄酮的质量检测技术提供参考ꎮ4㊀讨论目前ꎬ我国竹叶黄酮的提取大多采用热水浸提或有机溶剂提取ꎬ提取方法简单㊁粗糙ꎬ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一般低于40%ꎬ无法获得高质量的产品ꎮ虽然现在对竹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和提取工艺的研究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ꎬ但尚未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ꎻ针对竹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这一问题ꎬ多数研究仍停留在使用单一提取方法的阶段ꎬ提取效率不高ꎬ易造成一定程度的浪费ꎻ竹叶提取物的活性成分的分离相关的研究进行得比较少ꎬ分析检测方法落后ꎬ国内没有建立竹叶黄酮提取物的指纹图谱ꎬ所以对于竹叶质量标准的控制尚未有统一的标准ꎮ因此ꎬ关于如何有效利用现代新工艺对竹叶提取物进行精制㊁分离ꎬ通过建立黄酮的分析方法ꎬ筛选高含量的品种ꎬ为工业生产提供高质量的原料ꎬ提高提取物的提取质量和有效物质的浸出率ꎬ建立统一合理的质量标准打下基础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ꎮ参考文献[1]㊀王淑英.牡竹属竹叶化学成分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ꎬ2013.[2]㊀季海宝ꎬ桂仁意ꎬ邵继锋ꎬ等.集约经营雷竹林植株矿质元素的变化[J].竹子研究汇刊ꎬ2011ꎬ30(1):48-52.[3]㊀张春娟ꎬ孟志芬ꎬ郭雪峰ꎬ等.HPLC结合紫外光谱法快速定性定量分析四种竹叶黄酮碳苷[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ꎬ2014ꎬ34(9):2568-2572.[4]㊀方菊.竹叶黄酮的提取分离有抑菌效果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ꎬ2012.[5]㊀王志坤ꎬ林新春ꎬ李妃ꎬ等.竹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及应用[J].食品研究与开发ꎬ2011ꎬ32(9):1-4.[6]㊀谢捷ꎬ周萍萍ꎬ朱兴一ꎬ等.竹叶黄酮的闪式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技ꎬ2010(5):194-198.[7]㊀王慧ꎬ岳永德ꎬ郭雪峰ꎬ等.不同竹种竹叶提取物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ꎬ2012ꎬ39(4):540-544. [8]㊀贾可敬.竹叶黄酮提取㊁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ꎬ2014.[9]㊀邸娜ꎬ郑喜清ꎬ韩海军ꎬ等.植物天然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ꎬ2014(33):11888-11889.(下转165页)人员解决了医院信息管理方面的一些实际问题ꎬ效果很好ꎮ通过参加大创项目ꎬ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巩固ꎬ不仅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专业知识及其应用ꎬ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以及严谨㊁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10]ꎮ3.6㊀建立多种评价体系ꎬ注重过程管理ꎬ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动力㊀海医信管专业培养的是医学信息方向的应用型人才ꎬ特别注重其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ꎬ因此对于«数据结构»课程ꎬ课题组主张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ꎬ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和过程管理: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态度㊁课堂表现㊁实践能力㊁创新能力㊁参与课题活动情况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都在考虑之列ꎬ同时结合期末测评ꎬ共同确定学生整个课程的学习质量ꎬ进而得到该门课程的最终成绩[11]ꎬ评价体系如表1:表1㊀«数据结构»课程成绩评价体系(分/%)平时考核内容所占分值及比例期末考试成绩理论考核内容所占分值及比例平时考勤10/4绪论10/6课堂表现15/6线性结构30/18作业完成情况25/10树结构25/15实验完成情况25/10图结构20/12课程论坛参与度25/10查找排序15/9平时成绩合计100/40期末成绩合计100/60㊀㊀通过几年的实践发现ꎬ这种侧重课程过程管理的多元评价体系具有非常好的效果ꎬ完善了学生成绩管理制度ꎬ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动力[12]ꎮ4㊀小结海南医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是能为医疗卫生健康领域提供信息技术研发和服务的复合应用型人才ꎬ围绕此目标ꎬ«数据结构»课程结合课堂教学从教学内容㊁教学方法及手段㊁实验体系㊁课题研究及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教学探索ꎬ在培养学生的同时ꎬ也锻炼了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ꎮ实践证明ꎬ«数据结构»教学改革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ꎬ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ꎬ也为医学院校信管专业其它相关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提供较好地借鉴途径和方法ꎮ参考文献[1]㊀王树梅ꎬ郭小荟.问题驱动下的数据结构SPOC教学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ꎬ2017(11):73-77.[2]㊀周业波.医学生创新思维认知与培养的探析[J].医学研究与教育ꎬ2017(1):62-66.[3]㊀马竹娟ꎬ陈明华ꎬ汪宏ꎬ等.数据结构课程新型教学方法思考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ꎬ2017(7):85-88.[4]㊀严蔚敏ꎬ吴伟民.数据结构[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ꎬ2016. [5]㊀张浴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数据结构教学研究[J].科技视界ꎬ2015(4):51-52.[6]㊀鹿旸ꎬ刁明光. 数据结构 课程经典算法的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ꎬ2017(9):136-137.[7]㊀贾海洋ꎬ杨博ꎬ虞强源ꎬ等.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思考及其在数据结构课程建设中的实践[J].计算机教育ꎬ2017(2):38-40. [8]㊀林峰ꎬ张泽旺ꎬ刘虹.基于项目驱动的嵌入式操作系统课程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ꎬ2018(5):91-93.[9]㊀涂惠ꎬ喻琴ꎬ范平.基于医学生操作技能培养的项目教学模式[J].医学理论与实践ꎬ2014(2):267-268.[10]㊀杨慧ꎬ陈昊ꎬ李婧辰.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ꎬ2015(9):835-837.[11]㊀林健ꎬ王煦樟.特色办学成就一流大学 以滑铁卢大学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ꎬ2018(4):22-28.[12]㊀贺显聪ꎬ章晓波ꎬ巴志新ꎬ等.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J].中国冶金教育ꎬ2018(4):6-8.(收稿日期:2018-08-31㊀本文编辑:付㊀微)(上接103页)[10]㊀李坤平ꎬ杨国恩ꎬ潘天玲ꎬ等.正交试验法优化竹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ꎬ2004ꎬ20(2):102-103. [11]㊀李作美ꎬ王永斌ꎬ高世霞.超临界CO2萃取竹叶中总黄酮的研究[J].中国酿造ꎬ2009ꎬ28(6):102-104.[12]㊀张珊珊ꎬ朱文娴ꎬ赵晓红ꎬ等.超临界CO2萃取北方地区早园竹叶中总黄酮的工艺优化[J].食品科学ꎬ2011ꎬ32(6):143-147. [13]㊀金锋.超声波提取竹叶黄酮优化工艺研究[J].中国调味品ꎬ2008ꎬ33(4):55-57.[14]㊀陈玮.纤维素酶法提取竹叶黄酮的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ꎬ2013.[15]㊀张永ꎬ冯语婷ꎬ马宁辉ꎬ等.竹叶提取工艺的综合性评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ꎬ2018ꎬ24(17):27-32.[16]㊀方菊.竹叶黄酮的提取分离有抑菌效果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ꎬ2012.(收稿日期:2018-09-21㊀本文编辑:黄㊀蕊)。
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不同方法提取的竹叶黄酮类的抗氧化活性赵晓红米生权梁媛张姗姗l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目的:黄酮抗氧化作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植物黄酮的提取方法多采用水醇或超声提取,也有人用超临界C02等方法提取了银杏黄酮等,本文研究了水提法、水.醇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超临界C02提取法四种方法对竹叶黄酮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方法:分别用水提法、水.醇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超临界C02提取法等四种方法提取竹叶黄酮。
对粗提物中以卢丁为标准进行黄酮定量,用亚铁离子(Fe2+)催化H202产生・OH(Fenton反应),经鲁米诺增强发光,在化学发光仪上测定连续测定960×4s,记录化学发光动力学曲线,每组实验重复三次,对照组以去离子水代替,各提取组设7个浓度梯度,用于检测其抗羟自由基活性。
另外以CuS04.Phen.H202.DNA体系建立DNA氧化损伤的体外模型为检测手段,即采用Cu2+催化H202产生・OH,・OH又能导致DNA的氧化损伤,经邻菲哕啉增强发光,在化学发光仪上测定其发光动力学曲线,评价了不同提取取法和超临界C02提取法等四种方法对竹叶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17.12mg/g、17.32mg/g、15.47mg/g和18.00mg/g,以超临界C02的提取效率最高。
结果表明水醇提取法、热水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与超临界C02提取法所获得的竹叶黄酮提取物在浓度为23501xg/ml和470p.g/ml的条件下对羟自由基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在235ug/ml、94I_tg/ml、47I.tg/ml、31I.tg/ml、23.51xg/ml的浓度时则表现为促进作用;四种方法的黄酮提取物中在抗羟基自由活性上以超声波提取法最好。
在抗DNA的氧化损伤活性上,在第一个960s内观察发光动力学曲线,四种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均一定的抗DNA氧化损伤作用,但延长观察时间至第四个960s时,除超临界C02提取法显示抗DNA氧化损伤的作用外,其他均表现出促DNA氧化损伤的作用,出峰时间延迟,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4种竹子竹叶黄酮质量分数及抗氧化活性的季节变化潘佳佳;叶生月;丁东栋;金政;杨萍【摘要】以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石竹Phyllostachys nuda和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等4种竹子为研究对象,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黄酮质量分数,并采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和ABTS+·[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测定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考察竹叶黄酮质量分数和抗氧化活性随季节和竹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春季毛竹的竹叶黄酮质量分数最高(2.12%±0.15%)(P<0.05),夏季、秋季和冬季4种竹子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石竹的竹叶黄酮质量分数四季变化不显著(P>0.05),毛竹夏季的竹叶黄酮质量分数(2.36%±0.60%)高于冬季(1.52%±0.04%)(P<0.05),雷竹(2.40%±0.17%)和高节竹(2.07%±0.13%)的竹叶黄酮质量分数以夏季最高.4种竹子的竹叶黄酮对DPPH·的清除能力都表现在夏季较强,四季的各竹种竹叶黄酮对DPPH·的清除能力以毛竹较强.4种竹子的竹叶黄酮对ABTS+·的清除能力都表现在春季和秋季较强,四季各竹种间差异性不大(P>0.05).【期刊名称】《浙江农林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1)002【总页数】5页(P280-284)【关键词】植物生理学;竹叶黄酮;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抗氧化活性;四季变化【作者】潘佳佳;叶生月;丁东栋;金政;杨萍【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临安311300;桐庐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站,浙江桐庐311500;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临安311300;浙江农林大学亚热带森林培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临安31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5;S718.3竹子为禾本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多年生常绿植物,在中国分布很广,资源十分丰富[1-2]。
不同溶剂竹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摘要:依次采用石油醚、氯仿、乙醇和水作为提取溶剂,竹叶提取物分别从对·OH 和O2-·的清除率和还原力比较研究其抗氧化活性。
结果表明:不同溶剂竹叶提取物对·OH和O2-·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且随浓度的增大而抗氧化性增强;随着不同溶剂竹叶提取物浓度的增大,其还原力显著增强。
该研究为竹叶提取物在食品和医药行业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竹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Study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fferent Solvent Extracts of Bamboo LeavesAbstract: Bamboo leaves were sequentially extracted with petroleum, chloroform, methanol and water, and the antioxidant abilities of the extracts of different solvent from bamboo leaves finally the scavenging effect on superoxide anion and hydroxyl radical and reducing power were determined.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cavenging rate of bamboo leaves extracts to superoxide anion radical and hydroxyl radical assumed rise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extracts concentration. This study provided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cassia seed extracts in the line of food and medicine.Key Words: Bamboo Leaves Extract Antioxidant activity【引言】目前,抗氧化剂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行业、和化妆品行业。
第25卷第3期2005年9月林 产 化 学 与 工 业Che m istry and Industr y of Forest ProductsV o.l25N o.3Sep.t2005综述评论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性及其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研究进展*LU B Y 陆柏益,张英,吴晓琴(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9)摘 要: 介绍了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性及其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相关的研究进展。
1)体内体外实验表明,竹叶黄酮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提升体内抗氧化水平的作用;2)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表明,竹叶黄酮能显著降低动物及人体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3)药理研究表明,竹叶黄酮具有抗整体动物缺氧的作用、能有效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及缩小心梗范围,降低血小板聚集程度、有效抑制凝血和血栓形成,对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竹叶黄酮具有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和膳食补充剂开发的潜力。
关键词: 竹叶黄酮;心脑血管药理;天然药物;膳食补充剂中图分类号:TQ91;S7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2417(2005)03-0120-05ADVANCES I N STUD IES ON ANT I O X I DAT I V E ACT I V ITY AND CARD I O-CEREBROVASCUL A R P HAR MACO L OGY O F BAM BOO-LEAF-FL AVONO I DSLU B ai-y i,ZHANG Y i n g,WU X iao-qin(College of B i os y ste m Engineeri ng and Food Science,Z heji ang Universit y,Hangzhou310029,Chi na) Ab strac t:The advances in researches on anti ox ida tive ac tivities and phar m aco log ic ac tiv ities of bamboo-l ea f-fl avono i ds(EOB-f)aga i nst card i o-ce rebrovascu l a r disease s we re reviewed.1)Expe ri m en ts i n v itro and vivo s howed tha t EOB-f cou l d scavenge rad ica ls,preven t lipid perox i da tion and increa se the leve l of anti ox i dati on i n vivo;2)A ni ma l t e sts and clinic t e sts show ed t ha t EOB-f cou l d sign ificantl y dep ress the tr i g l y ce ri de l eve l and e leva te the highdensit y lipoprote i n cholestero l l eve l i n se ru m of ani m a l and hu m an;3)Phar m acologica l expe ri m ents revealed t ha tE O B-f cou l d effic i entl y expand coronary ar t e ry and i ncrea se its flux,i m prove t he blood suppl y o f heart m usc l e andshri nk the area of myo ca rdia l i n f a rc tion,decrease the cong rega tion o f b l ood p l a t e let and inhibit thrombosis,and keep brain tissue fro m blood sho rtag e.In s hor two rds,EOB-fm ay be a kind o f pro m isi ng na t ural produc ts for t he develop-m en t o f medic i ne and d i e tary supp l em en t aga i nst card i o-ce rebrovascu l a r disease s.K ey word s:ba mboo-lea f-flavonoids;ca rdio-cereb rovascular pha r m aco l ogy;na t ura lm ed i c i ne;d i e tary supp l em en t生物类黄酮属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
4种竹叶营养成分分析及其黄酮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欧阳吾乐; 雷福红; 杨亚晋; 刘莉莉; 李青青; 郭爱伟【期刊名称】《《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9(031)010【总页数】7页(P1669-1674,1830)【关键词】竹叶; 营养成分; 黄酮提取物; 抗氧化【作者】欧阳吾乐; 雷福红; 杨亚晋; 刘莉莉; 李青青; 郭爱伟【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省高校林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昆明6502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2竹子是禾本科(Poaceae)竹亚科(Bambusoideae)多年生常绿植物,全世界记载的竹子约有60属1 200多种,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印度、中国、日本和南美等地[1]。
我国约有30属300余种[2],而云南有“竹类故乡”之誉,是公认的竹类植物的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有29属220种,特有种在100种以上[3]。
竹叶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中国古代许多药典都记载了竹子的药用价值,在《中华本草》中收录了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淡竹 (Phyllostachys glauca)、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刺竹(Bambusa blumeana Schult.f)和桂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等竹,竹叶具有清热除烦、消痰、止咳、健脾、生津利尿等功效,主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舌疮等[4]。
近年来竹子植物化学方面的研究表明,竹叶中含有许多天然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有机酸、萜类、酚类、蒽醌、鞣质、皂甙、多糖等化合物[5],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竹叶中重要的活性物质,竹叶中黄酮含量较高的有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为2.02%,毛金竹(Phyllostachys nigra)为1.98%,毛竹为1.70%,高节竹(Phyllostachys prominens)为1.55%,较低的有四季竹(Oligostachyum lubricum)(1.18%)和苦竹(1.35%)等[6]。
竹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作者:龙旭高静张光辉来源:《当代化工》2019年第02期摘 ;;;;;要:对竹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纯化及抗氧化性能研究。
考察了大孔树脂对竹叶黄酮的吸附、解吸工艺参数,当黄酮上样量流速为1.0 mL/min,pH为5.0时,黄酮吸附率最高为80.13%。
当洗脱剂乙醇流速为1.5 mL/min,乙醇浓度为60%时,黄酮解吸率最佳为90.6%。
竹叶黄酮在光照、强酸、强碱条件下,自由基清除率下降明显。
关 ;键 ;词:竹叶;黄酮;抗氧化中图分类号:R 2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460(2019)02-0299-04Abstract: The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antioxidation of the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ves were studied. The best conditions for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the flavonoids by macroporous resin were investigated. When the samples flow velocity was 1.0 mL/min and pH was 5.0, the highest adsorption amount of flavonoids was 80.13%. Meanwhile, the highest desorption amount was 90.6% when ethanol flow velocity was 1.5 mL/min and ethanol concentration was 60%. The test results of antioxidant activities showed that illumination, strong acid and alkali conditions made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rate of flavonoids markedly decrease.Key words: Bamboo leaves; Flavonoids; Antioxidant竹子是禾本科、竹亚科的多年生常绿植物,其种类较多,全世界约有70多属,约1 200余种,总种植面积达2 100万公顷[1]。
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性能研究陈豪,陈欢,胡丁,郭辉1,罗宇倩1(1、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杭州,310014;2、浙江竹类资源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安吉,313300)摘要:采用不同的方法(DPPH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325 nm)和 Fenton 法)评价了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Vc和茶多酚为阳性对照品.结果表明: 结果表明,竹叶黄酮具有很强的清除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的能力,其EC50相应为18.3μg/ml和12.8μg/ml,分别是VC的约3.4倍和1.4倍;竹叶黄酮在清除羟自由基(·OH)时,EC50为0.67 mg/mL,比维生素C效果好。
关键词:竹叶;黄酮;抗氧化性Study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vesChen hao,Chen huan, Hu ding,Guo Hui1, Luo Yuqian(1、College of Pharmacognosy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ngzhou 310014 Zhejiang2、Biological Technology R&D Center of Bamboo Resources, Anji 313300, Zhejiang) Abstract: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otal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ves was determined by various assays, including DPPH radical-scavenging, self-oxidation of 1, 2, 3-phentriolassay method (325 nm) and Fenton reac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lavonoids from bamboo leaves have very strong scavenging capabilities for superoxide anion and DPPH free radical, their EC50values are 18.3μg/ml and 12.8μg/ml respectively, and are approximately 3.4 times and 1.4 times as much as that of vitamin C respectively. The scavenging capability of bamboo leaves flavonoids for hydroxyl radical is stronger than that of vitamin C, weaker than tea polyphenol, and its EC50 is 0.67 mg/mL.Key words: bamboo leaves; flavonoids; antioxidation淡竹叶和淡竹沥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早已为我国人们所认识。
基金项目: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研究专项课题(编号:2020JC0120);绵阳市科技项目(编号:2020YFZJ004);四川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编号:川中医药函[2020]84号)作者简介:周孟焦,女,硕士。
通信作者:梁晓峰(1975—),男,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博士。
E mail:XFLiang@Swust.edu.cn收稿日期:2022 09 18 改回日期:2023 03 08犇犗犐:10.13652/犼.狊狆犼狓.1003.5788.2022.80809[文章编号]1003 5788(2023)05 0139 05竹叶花椒黄酮抗氧化性及协同效应研究Studyonantioxidantactivityandsynergisticeffectofflavonoidsfrom犣犪狀狋犺狅狓狔犾狌犿犪狉犿犪狋狌犿DC周孟焦1,2犣犎犗犝犕犲狀犵 犼犻犪狅1,2何鑫柱1,2,3犎犈犡犻狀 狕犺狌1,2,3 李朝俊1,2,3犔犐犆犺犪狅 犼狌狀1,2,3 梁晓峰1,2,3犔犐犃犖犌犡犻犪狅 犳犲狀犵1,2,3(1.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绵阳市中药资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 621010;2.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川西北中药材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实验室,四川绵阳 621010;3.西南科技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四川绵阳 621010)(1.犕犻犪狀狔犪狀犵犓犲狔犔犪犫狅狉犪狋狅狉狔犳狅狉狋犺犲犇犲狏犲犾狅狆犿犲狀狋犪狀犱犝狋犻犾犻狕犪狋犻狅狀狅犳犜狉犪犱犻狋犻狅狀犪犾犆犺犻狀犲狊犲犕犲犱犻犮犻狀犲犚犲狊狅狌狉犮犲狊,犛犻犮犺狌犪狀犆狅犾犾犲犵犲狅犳犜狉犪犱犻狋犻狅狀犪犾犆犺犻狀犲狊犲犕犲犱犻犮犻狀犲,犕犻犪狀狔犪狀犵,犛犻犮犺狌犪狀621010,犆犺犻狀犪;2.犔犪犫狅狉犪狋狅狉狔狅犳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犇犲狏犲犾狅狆犿犲狀狋犪狀犱犝狋犻犾犻狕犪狋犻狅狀狅狀犜狉犪犱犻狋犻狅狀犪犾犆犺犻狀犲狊犲犕犲犱犻犮犻狀犲犚犲狊狅狌狉犮犲狊犻狀犖狅狉狋犺狑犲狊狋犛犻犮犺狌犪狀,犛犻犮犺狌犪狀犆狅犾犾犲犵犲狅犳犜狉犪犱犻狋犻狅狀犪犾犆犺犻狀犲狊犲犕犲犱犻犮犻狀犲,犕犻犪狀狔犪狀犵,犛犻犮犺狌犪狀621010,犆犺犻狀犪;3.犛犮犺狅狅犾狅犳犕犪狋犲狉犻犪犾狊犪狀犱犆犺犲犿犻狊狋狉狔,犛狅狌狋犺狑犲狊狋犝狀犻狏犲狉狊犻狋狔狅犳犛犮犻犲狀犮犲犪狀犱犜犲犮犺狀狅犾狅犵狔,犕犻犪狀狔犪狀犵,犛犻犮犺狌犪狀621010,犆犺犻狀犪)摘要:目的:研究竹叶花椒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性以及协同效应。
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性及其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陆柏益;张英;吴晓琴
【期刊名称】《林产化学与工业》
【年(卷),期】2005(25)3
【摘要】介绍了竹叶黄酮的抗氧化性及其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相关的研究进展.1)体内体外实验表明,竹叶黄酮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提升体内抗氧化水平的作用; 2)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表明,竹叶黄酮能显著降低动物及人体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3)药理研究表明,竹叶黄酮具有抗整体动物缺氧的作用、能有效扩张冠脉血管、增加冠脉流量,增加心肌收缩力、明显改善心肌缺血及缩小心梗范围,降低血小板聚集程度、有效抑制凝血和血栓形成,对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竹叶黄酮具有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天然药物和膳食补充剂开发的潜力.
【总页数】5页(P120-124)
【作者】陆柏益;张英;吴晓琴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9;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9;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杭州,3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91;S795
【相关文献】
1.竹叶黄酮糖苷的水解及其苷元的抗氧化性能研究注--I黄酮糖苷水解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 [J], 张英;吴晓琴;陈秀俊
2.竹叶黄酮糖苷的水解及其苷元的抗氧化性能研究注--Ⅱ黄酮苷元抗油脂氧化性能的初步评价 [J], 沈建福;张英;徐维娅;祝淑珠
3.竹叶黄酮的心脑血管药理活性研究 [J], 张英;陆柏益;吴晓琴
4.竹叶黄酮的生理与药理活性 [J], 张英
5.竹叶黄酮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乔蕊;毛绒;张金玲;杜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