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资中的均线理论
- 格式:pdf
- 大小:191.05 KB
- 文档页数:11
*均线理论*在技术分析中,市场成本原理非常重要,它是趋势产生的基础,市场中的趋势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市场成本的推动力,例如在上升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上升的,下降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下移的。
成本的变化导致了趋势的沿续。
均线代表了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平均成本变化,在实战中用于判断大趋势是很有效果的内容包括:01均线回补。
02均线收敛。
03均线修复。
04均线发散。
05均线平行。
06均线脉冲。
07均线背离。
08均线助推。
09均线扭转。
10均线服从。
11均线穿越。
12均线角度。
一,均线回补。
均线反应了市场在均期内的市场成本,如30日均线反应了30日内的市场平均成本。
股价始终围绕均线波动,当股价偏离均线太远时,由于成本偏离,将导致股价向均线回抽,在牛市里表现为上升中的回调,在熊市里表现为下跌中的反弹。
二,均线收敛。
均线的状态是市场的一个重要信号,当多条均线出现收敛迹象时,表明:市场的成本趋于一致,此时是市场的关建时刻,因为将会出现变盘!大盘将重新选择方向。
当均线出现收敛时大家都能看出来,这并不主要,而重要的是:在变盘前如何来判断变盘的方向?判断均线收敛后将要变盘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投资成败的关建,判断的准就能领先别人一步。
判断变盘方向时,应该把握另外的两条原则:均线服从原理和均线扭转原理。
均线服从原理是:短期均线要服从长期均线,变盘的方向将会按长期均线的方向进行,长期均线向上则向上变盘,长期均线向下则向下变盘。
日线服从周线,短期要服从长期。
利用均线服从原理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一定正确的,它只是一种最大的可能性,而且还存在一个重要确陷:也就是迟钝性,不能用来判断最高点和最底点,只能用来判断总体大方向。
另外在实战中,市场往往会发生出人意料的逆转,此时均线服从原理就要完全失效了,而此时要利用均线扭转原理。
均线扭转原理:当市场出现与均线服从原理向反的走式时表明:市场见底反转或见顶反转,此时要看扭转力度。
什么是均线-如何计算均线什么是均线至于计算,举个例子:三十日均线就是大盘三十天的收盘价再除以30形成30日均点,然后依次连接就形成30均线。
第一、 5日均线定义:5日均线就是5天股票成交价格或指数的平均值,对应的是股价的5日均线(5MA)和指数的5日均线(5MA)。
MA 移动均线指标是反映股票价格运行趋势的重要指标(同样适用于期货外汇黄金等市场),其运行趋势一旦形成,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趋势运行所形成的高点或低点又分别具有阻挡或支撑作用,因此平均指数的'点往往是很重要的支撑或阻力水平,这将我们提供买入或卖出的有利时机,这是平均值的系统。
第二、 5日均线的应用:5日均线怎么看,只要掌握均线理论8大法则。
理解起来就会很简单,具体如下6法则:NO.1、看变盘:均线从下降方向逐渐收平并且开始微微向上方抬起,而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被视为买进信号。
NO.2、看支撑:价格在均线之上的时候,回调时没有跌破均线后又再次上升,这个时候被视为买进机会。
NO.3、看均线吸引性:价格在均线之上的时候,回调时跌破均线,可均线依旧向上,此时为买进时机。
价格位于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突然暴跌,距离移动平均线太远,也极有可能向移动平均线靠近(物极必反,下跌反弹),此时同样为买进时机。
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运行,连续数日大涨,离移动平均线越来越远,暗示短期内购买者获利丰厚,随时都会可能获利回吐的卖压,应暂时减持或者卖出持股。
NO.4、转势看法:均线从上升逐渐走平,而股价从移动平均线上方向下跌破移动平均线时说明卖压渐重,应卖出所持股票。
NO.5、价格于均线下方运行,反弹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且移动平均线跌势减缓,趋于水平后又出现下跌趋势,此时反弹估出时机。
NO.6、股价反弹后在移动平均线上方徘徊,而移动平均线却继续下跌,宜卖出所持股票。
以上八大法则中第三条和第八条不易掌握,具体运用时风险较大,在未熟练掌握移动平均线的使用法则前可以考虑放弃使用。
5日均线10日均线金叉选股指标【文章开头】在股市投资中,选股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很多投资者都希望能找到一种准确、简单且有效的指标来辅助选股。
而5日均线和10日均线金叉指标,正是许多投资者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指标的背后原理、使用方法以及风险和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1. 什么是5日均线和10日均线?5日均线和10日均线是股市中常用的两个移动平均线指标。
移动平均线是通过计算一段时间内股价的平均值而得到的一条线,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股价的趋势和短期波动情况。
2. 金叉是什么?在技术分析中,金叉是指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形成的交叉点。
当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时,就形成了一个金叉。
这被认为是一个买入信号,暗示着股价有反弹或上涨的趋势。
【第二部分:选股策略】3. 选股策略如何应用5日均线和10日均线金叉指标?通过观察股票的走势图,当5日均线和10日均线出现金叉时,可以考虑买入股票。
这意味着股价已经经历了一段下跌或横盘整理的阶段,开始向上走势。
然而,不应该盲目地依赖金叉指标,而是要结合其他指标和基本面进行综合分析。
4. 如何筛选适合的股票?在应用5日均线和10日均线金叉指标进行选股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例如股票的流通性、市值、行业前景等。
选择那些具有良好基本面、财务状况稳定以及成交量和涨跌幅适中的股票是更为稳妥的做法。
【第三部分:风险与注意事项】5. 金叉是否一定意味着买入信号?尽管5日均线和10日均线金叉通常被视为买入信号,但并不是每次金叉都意味着股价一定会上涨。
市场有时会出现虚假的信号,或者其他因素导致股价下跌。
仍然需要谨慎对待金叉指标,并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确认。
6. 避免盲目跟风与过度交易在使用5日均线和10日均线金叉指标时,投资者应当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交易的行为。
及时分析和调整持仓,根据行情的变化来评估股票的买入和卖出时机,是一个更为稳健的投资策略。
【文章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了5日均线和10日均线金叉选股指标的理论基础、选股策略以及风险和注意事项。
均线是移动平均线指标的简称。
由于该指标是反映价格运行趋势的重要指标,其运行趋势一旦形成,将在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趋势运行所形成的高点或低点又分别具有阻挡或支撑作用,因此均线指标所在的点位往往是十分重要的支撑或阻力位。
均线向上是均线多头均线向上产生的交叉是金叉,反之是死叉。
什么是均线?常用的均线系统有: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30日均线,60日均线,120日均线和250日均线。
也有人不喜欢用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30日均线,60日均线,120日均线和250日均线,而是用3日均线,5日均线,8日均线,13日均线,21日均线,34日均线和55日均线,因为这是以神奇数字组合为周期的均线。
此外,还有人喜欢使用成本均线系统。
均线理论移动平均线的买入时机均线首次粘合向上发散,或均线首次交叉向上发散是激进型投资者的买进时机;均线再次粘合向上发散,或均线再次交叉向上发散既是稳健型投资者更是激进型投资者买进时机。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均线首次向上发散(包括粘合向上发散,交叉向上发散),多方基础并不稳固,如果空方抛压力量很大,或多方上攻力量不足,行情随时都有可能遭到夭折。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稳健型投资者为了资金安全起见,应继续观望,不要轻易出击,而激进型投资者可在设好止损位的前提下积极跟进。
但均线再次向上发散(包括再次粘合向上发散,再次交叉向上发散)与均线首次向上发散有很大不同,这时多方基础已相对比较稳固;多方主力再次向上攻击,往往是有备而来,股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要比首次向上发散时大得多。
此时,.稳健型投资者就可主动出击,而激进型投资者在风险系数减少的情况下更加可以大胆地采取积极做多的策略(详见表28)。
有人可能要问。
为什么均线首次向上发散,激进型投资者和稳健型投资者所采取的投资策略有如此大的不同呢?因为激进型投资者本来追求的就是在高风险下的高收益,见均线向上发散就觉得机会来了,自然会主动出击,当然,这里面冒的风险也很大。
移动平均线(MA)理论是股市最常见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它对股市操作具有神奇的指导作用。
买进信号:1、当平均线从下降逐渐转为盘局或上升,而价格从平均线下方突破平均线,此为买进信号。
2、价格虽然跌破平均线,但又立刻回升到平均线上,此时平均线仍然保持上升的势态,此为买进信号。
3、价格趋势线与平均线同步,价格下跌并未跌破平均线并立刻反转上升,亦是买进信号。
4、价格突然暴跌,跌破平均线,且远离平均线,则有可能反弹上升,亦为买进信号。
卖出信号:1、价格暴涨,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且远离移动平均线,此为卖出信号。
2、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趋势转为盘局或下跌趋势,最后一天收盘价向下跌破平均线,此为卖出信号。
3、价格在移动平均线之下,短期向上但并未突破移动平均线且立即转为下跌,此为卖出信号。
4、价格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但很快又回到平均线之下,移动平均线仍然维持下跌的格局,此为卖出信号。
(1、”黄金交叉”当10日平均线由下住上穿越30日平均线,10日均线在上,30日均线在下,其交叉点就是黄金交叉,黄金交叉是多头的表现,出现黄金交叉后,后市今有一定的涨幅空间,这是进场的最佳时机。
2、”死亡交叉”当30日均线与10日平均线交叉时,30日均线由下住上穿越10日平均线,形成30日平均线在上,10日均线在下时,其交点称之为”死亡交叉”,”死亡交叉”预示空头市场来监,股市将下跌此时提出场的最佳时机。
三、移动平均线与股票买卖时机移动平均线反映股票价格的变化,可以利用移动平均线理论来把握股票的买进和卖出时机。
1、10日均线由K线图上方穿越K线图,位于K线之下方。
由空转多,是买进时机。
2、10日均线、30日均线和72日均线均由上而下穿越K线图,则表明该股多头的气势极为旺盛,涨势已成定局,是买进时机。
3、10日均线、30日均线和72日均线位于K线图下方呈平行状,则表示是多头市场,后市涨幅极大,是买进时机。
4、10日均线由K线图下方穿越K线图至K线图上方。
三线开花理论第1章 1250法则各参数均线的介绍(以下为三线开花之一)第2章第一节 20日均线(或30日均线)――月均线――-生命线1、20日均线――股价中期走势的生命线(20日均线的技术含义):20均线在低位拐弯向上,往往意味着股票价格走势是中线上升行情。
20日均线在高位拐弯向下,往往意味这是中期调整趋势,投资者对此股票不介入或寻机出局。
2、20日均线的作用:①确定中期趋势。
20日均线低位拐弯,中期趋势的跟踪线。
②确定买入点。
股票价格低位放量上涨突破20日均线,缩量回跌调整到20日均线时的买入点。
③确定卖点。
大多数情况下(除急庄爆涨外)在股票价格远离20日均线20%-30%之间获利了结是个不错的卖点。
④确定止损点。
大幅上涨后20日均线拐弯向下时,应短期止损离场出局或不介入。
20日均线的高位拐弯向下,是大家第一个要学会的止损位(或暂不介入);股价向上远离20日均线20%以上,要学会果断止赚减仓。
第二节 120日均线――半年线――脊梁线1、120日均线的含义:120日均线可称为股票价格走势的脊梁线、灵魂线。
由于120日均线时间周期长,趋势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所以主力庄家不易制造骗线。
2、120日均线的作用:(1)助涨作用。
当120日均线处于上涨状态时,有助涨作用。
(2)重压作用。
当120日均线处于下降趋势时,120日均线对股票价格走势具有重压作用。
120日均线下降斜率如果比较陡,则对股票价格走势的压力更加明显,即使股票价格走势出现快速上涨,但随后往往会出现更为快速下跌的走势。
(3)确定买入时机。
利用120日均线处于上涨趋势时,对股票价格走势具有的助涨作用,来确定买点。
即以120日均线作为支撑线,当股价回跌到120日附近时买入。
(4)中长期股价趋势判别。
120日均线由于变动缓慢,趋势一旦形成或改变,不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要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投资者可以从120日均线的变动中,把握中长线的股价运动趋势。
均线通俗讲解
均线,也被称为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在股票、期货等金融市场中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
其基本概念是将一定时期内的股票价格或指数进行平均,然后把这些平均值在图表上连接起来形成一条线,用以观察价格或指数的变动趋势。
均线的主要作用是消除股价短期波动的影响,以寻求股价的长期趋势。
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当前市场的趋势,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并作为买卖决策的参考依据。
均线的计算周期可以是任意的,常见的有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等。
不同周期的均线所代表的市场意义也不同,短期均线反映市场的短期走势,长期均线则反映市场的长期趋势。
需要注意的是,均线是一种滞后性的指标,因为它是对过去一段时间的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得出的。
因此,在使用均线进行技术分析时,需要结合其他技术指标和市场信息来进行综合判断。
股票知识均线理论详解作为股票的知识,均线理论是少不了的,以下我为大家分享的均线理论知识,希望能帮到您。
均线理论分析一、均线理论的由来移动平均线由美国投资专家葛南维(jogepsbganvle)所创立,由道氏股价分析理论的“三种趋势说”演变而来,将道氏理论具体的加以数字化,从数字的变动中去预测股价未来短期、中期、长期的变动方向,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移动平均线MA,又称均线,成本线,它代表在一段时间内买入股票的平均成本,反映了股价在一定时期内的强弱和运行趋势。
算术移动平均线,就是将N天的收盘价加和再除以N,得到第N天的算术平均线数值。
从其计算方法上看,它有以下几个均线技术特征:追踪趋势,滞后性,稳定性,助涨助跌性,支撑线和压力线特性。
所谓移动平均线,是指一定交易时间内(日、周、月、年的算术平均线。
如以5日均线为例,将5日内的收盘价逐日相加。
然后除以5,得出5日的平均值,在将这些平均值在图纸上依先后次序连起来,这条绘出的线就叫5日移动平均线。
其它的均线也是以此类推。
取样的天数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参数,通常取5天、10天、30天、120天、250天等等。
(见下图)均线的种类1.短、中、长期均线的分类人们常把5日、10日均线称为短期均线。
时间短的均线要比时间长的均线对价格或指数的波动要来的灵敏,起伏变化比较快。
在短线操作中或弱势里,人们第七页个股的趋势比短期均线组合来的准确可靠。
例如,在大盘见底回升时,如你对反弹还是反转无法把握,中期均线组合就会帮你的大忙。
当30日均线上穿60日均线时,会出现一次级别较象样的中级行情,当中期均线组合粘合向上发散常预示着大行情的来临;反之,当30日均线下穿60日均线时,会出现一次较大的下跌行情,当中期均线组合粘合向下发散常预示着大跌行情的来临。
可见了解和懂得中期均线组合的使用和技巧,对投资者来说是很重要的。
长期均线组合。
最常见的有30、60、120日和60、120、250日两种组合。
均线多头排列在上升行情进入稳定期,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从下而上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称为均线多头排列,如图所示均线空头排列空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下跌,如图所示。
均线黄金交叉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向上突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黄金交叉。
预示股价将上涨: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再上穿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称为均线黄金交叉,如图所示。
两者交叉的角度(交叉点和水平面的成的角度)越大,短期上升信号越强烈。
长期均线的“黄金交叉”又比短期均线的“黄金交叉”发的买进信号强。
均线死亡交叉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跌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预示股价将下跌。
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10日均线再下穿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均线死亡交叉,如图所示。
均线银山谷银山谷和金山谷是均线理论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先看银山谷:银山谷就是短中线都穿过长线时形成的图形,下边有一个三角,或者是四边形,这里象个山谷,长期下跌后首次出现的山谷,叫银山谷分析要点:(1)、时空坐标是移动平均线的主要作用。
移动均线作参照,买卖时机知门道。
时间空间一整体,万事万物时空罩。
大盘个股强弱势,暴露无疑没处逃。
大盘刚破长均线,继续下跌底难料。
个股逆市往上行,长期均线上站牢。
一旦大盘拾升势,逆市个股大涨到。
【注释——长均线:长期均线;底难料:跌幅会很深,逃命是唯一选择】。
(2)、在涨势的初期,指5日(或者短期)均线上穿10日(或者中期)均线和30日(或者长期)均线,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交叉形成的一个尖头向上的三角形。
该图形技术含义为见底信号。
(3)、如上图中个股,即为均线的银山谷,均线的银山谷的威力等于之前笔者介绍大家的复合金叉的威力,一旦形成均线的银山谷之后,个股或大盘的涨幅至少在20%以上。
(4)、均线金山谷,指5日(或者短期)均线上穿10日(或者中期)均线和30日(或者长期)均线,中期均线上穿长期均线形成的一个尖头向上的三角形,三根均线交叉形成银山谷以后,再次交叉形成一个尖头向上的不规则三角形,如果这个三角形所处的位置与银山谷的位置相近或高于银山谷,那么这个三角形叫金山谷。
3分钟看懂 五日均线图 !最实用的五日均线图解教程!均线并不是技术环境分析的全部内容,但无疑是技术环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均线代表的是市场平均成本运行趋势,其重要性在于反映现行价格得到支撑或受到压制的情况,支撑与压制正是均线理论的核心与进化,均线分析的价值也是在这里体现的。
今天,小编给家详解一下 五日均线图 , 五日均线图是股市中比较基础的知识点讲解了,因此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均线理论。
什么是五日均线图,五日均线图怎么看?想要弄懂五日均线图,首先就要弄懂五日均线。
在K线图中MA5,白色的曲线代表5日均线,表示的即是该股票近5天的平均收盘价格。
5日均线最重要的功能是助涨,股价展开升势后,往往会沿5日均线运行。
股票以5日均线为支撑上攻的多是短线牛股,一般是突发利好或该股主力想拉高出货才依托5日均线陡直上攻。
由于保持5日的成本都不会跌破,所以必然导致股价K线图走势斜率较大,而且短线股获利盘丰厚。
这样的股票一旦有效跌破5日均线必须及时卖出,以防快速回落,若短期卖错,股价又站上5日均线,也可加点成本再买回来,但原则是连续两次判断失误应停止操作该股票。
如何根据五日均线图,判断买入点?第一,股价向上突破5日均线股价向上突破5日均线并且站在了5日均线之上,与此同时有成交量放大的配合。
这种买入方法用在趋势明确的单边市场上升行情中非常有效和可靠,但是用于横盘整理的效果差一些。
股价向上突破5日均线并且站在了5日均线之上,与此同时有成交量放大的配合,后市看涨。
第二,股价重回5日均线股价在上升的过程中,涨幅不大。
股价跌破正在向上运行的5日均线,但是股价很快又重回5日均线上方,回调时明显缩量。
投资者应当在股价放量重回5日均线时买入。
股价在上升的过程中,涨幅不大,然后股价小幅回调,但是不久即止跌重归升势。
放量收出中(大)阳线,股价一举重新站在5日均线之上,说明多头强势攻击,空头已经完全缴械投降。
中(大)中阳线也宣告短暂的回调已经结束,新一轮上涨就此开始,是投资者加码的好时机。
顾比均线交易口诀《顾比均线交易口诀》是投资交易领域中一种重要的策略理论,由华尔街投资大师顾比(Richard W.Dow)根据内参和内部信息,吸取了自身积累的交易技巧和经验总结而成。
他的交易策略被称为“顾比均线法”或“顾比口诀”,由于技术分析的发展,它已经成为投资者和交易者的常用技术指标。
顾比均线交易口诀就是根据股票或期货市场的波动行情,将股票价格分为三个区间,并给出让投资者操作指南,即买进、持有、卖出的口诀。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技术指标和数据绘制股价的走势图,以便对市场行情有一定的判断思路。
这种交易口诀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买入部分、持股部分和卖出部分。
首先,在买入部分,如果股价从上向下跌破均线,说明走势开始转为下跌趋势,投资者可以选择买入,但应该动作快及时,否则有可能惊破低点而损失机会;如果股价从下往上突破均线,说明走势开始上涨,可以在价格上涨之前,最早买入,以获得更多的收益。
在持股部分,如果市场走势维持震荡格局,则可以选择持股,因为股价的波动在一定的范围内,走势稳定,可以摸清市场走势,及时把握买卖机会,获取更多的收益;如果股价上涨至低布林线以上,说明上涨趋势依然存在,投资者可以继续持有;反之,如果股价下挫至高布林线以下,说明下跌趋势还在继续,投资者应该紧跟趋势,离场。
最后,在卖出部分,如果股价从下往上突破由中轨线与高布林线连成的横线,说明股价已经趋势性上涨,投资者应该在顶部卖出;而如果股价从上往下跌破由低布林线与中轨线连成的横线,说明股价正在趋势性下跌,投资者应该在此时卖出,以免损失风险。
通过以上对顾比交易口诀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它可以帮助投资者判断行情走势,合理把握买入、持有和卖出的机会,在交易中发挥良好的作用,而且容易上手,用起来简单方便。
当然,尽管有了这套技术指标和口诀,获得利润仍然得看投资者对市场理解及运用技术指标和口诀水平,以及投资者对风险的把握力,才能取市场的上风。
总之,投资者在运用“顾比均线交易口诀”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加留心,紧贴股票或期货市场的行情走势,灵活运用这套口诀,做到以小博大,获取良好的投资收益。
移动均线与成本均线均线系统是投资者进行技术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通常大家使用的是移动均线系统和成本均线系统。
大家在营业部看行情的电脑中看到的5日均线、10日均线等一般都是移动均线。
它的算法是以每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基准。
比如5日移动均线就是从今天往前数5个交易日的收盘价的算术平均价的连线,10日、30日移动均线的算法依此类推。
在使用方法上,移动均线理论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利用移动均线的多头和空头排列判断大盘的熊市和牛市;第二,移动均线有助涨和助跌作用;第三,当股价远离均线时,均线对股价有吸引作用。
但移动均线本身由于算法中未考虑成交量的因素,仅以收盘价为计算依据,这使得移动均线本身在很大程度上比较容易被人为操纵。
而成本均线在计算中考虑进了成交量的因素,它的算法是每个交易日的不同相应价格与该价格堆积的不同成交量的乘积的加权平均,5日成本均线是5日内的加权平均价的连线,其余类推,而无限长的成本均线则表示市场上所有持有该股票的平均建仓成本。
成本均线比用移动平均线作为一段时间的平均成本要准确,所以比移动均线更能反映市场真实情况。
比如,成本均线的多头或空头排列相当稳定,在行情没有反转之前,出现的假交叉要比移动均线少得多;成本均线表现出明显的支撑和压力作用,尤其是30日成本均线和无穷成本均线,其支撑和压力作用更为明显。
成本均线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无穷成本均线,它是市场牛熊的重要分水岭,股价在此之上,市场在玩追涨游戏,是牛市;股价在此之下,市场在玩割肉游戏,是熊市。
无穷成本均线的速率相当稳定,相比之下,有限时间内的移动均线都有随行情波动不够稳定的特点。
在熊市中可以明显看到无穷成本均线构成了一次一次反弹的高点,直到它最终被一轮有力的带量上涨突破,才宣告熊市结束。
在牛市中,无穷成本均线则很难被短期回调打穿,成为明显的支撑;而当股价最终跌破这条线的时候则常常成为最后的出逃机会。
移动均线由于其算法未考虑成交量的因素,仅以收盘价为依据,这就使得只要控制了收盘价就等于控制了移动均线,而控制收盘价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只要在尾市发力就行了。
在技术分析中,市场成本原理非常重要,它是趋势产生的基础,市场中的趋势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市场成本的推动力,例如:在上升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上升的,下降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下移的。
成本的变化导致了趋势的沿续。
均线代表了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平均成本变化,我非常看重均线,本人在多年的实战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市场成本变化规律----均线理论。
他用于判断大趋势是很有效果的。
内容包扩: 1,均线回补。
2,均线收敛。
3,均线修复。
4,均线发散。
5,均线平行。
6,均线脉冲。
7,均线背离。
8,均线助推。
9,均线扭转。
10,均线服从。
11,均线穿越。
12,均线角度。
今日,我首先给大家重点介绍一下均线回补和均线收敛,希望在和大家交流中得到完善和补充。
一,均线回补。
均线反应了市场在均线时期内的市场成本,例如:30日均线反应了30日内的市场平均成本。
股价始终围绕均线波动,当股价偏离均线太远时,由于成本偏离,将导致股价向均线回补(回抽),在牛市里表现为上升中的回调,在熊市里表现为下跌中的反弹。
例如:大盘在99年5.19行情时,由于短期内的暴涨,导致股价远远偏离了中长期均线,在大盘冲到1756点时,30周均线处于1212点,60周均线处于1249点,当股价在高位放出天量出现剧烈震荡时,已经明确的表明:大盘见顶,指数将向均线回归。
2002年年初,当大盘暴跌到1400点以下时,30周均线在1763点,60周线在1931点,股价偏离均线的距离很大,30周的偏离达到400多点,60周的偏离达到近600点。
当大盘在1400点以下出现剧烈震荡时,表明:大盘见底,将向均线回补。
2002年年初的1339点见底时,我当时在中财论坛曾经发过两个帖子提醒网友抢反弹。
一个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千万多头千万军”,在里面提出:1400点以下是空头坟墓。
另一个是“我爱低价股”,指出了超跌的低价股是反弹的主流。
本次大盘从2002年7月的1748点跌到前期的1311点时,我虽然感觉到大盘下跌动力不足,但我还是看错了,没想到大盘会提前出现强劲反弹,我之所以没有在1300多点进场的原因是因为,当时的30周线和60周线处于1556点和1584点,而且每周匀速下行6个点左右,指数仅仅偏离了均线200多点,并且大盘在下跌时不断的出现抵抗行为,产生大级别反弹的可能性小,60周线是熊市生命线,被突破的可能性很小,因此也就在空间上限制了反弹的高度,我的判断是:200多点的空间太小,不能有效的吸引场外主力大资金进场做大行情,因为200多点对于主力大资金来说,回旋余地太小。
如果在1311点时,大盘不反弹,而是采取继续暴跌的话,如果跌到1200点以下或者更低时,则大盘就有了产生大级别反弹的基础!但是,市场永远也无法让人看透,这就是它的媚力所在!反过来说,正是因为这次反弹的均线偏离程度太低,所以在技术上,我认为行情的高度和参与的价值也将注定有限。
二,均线收敛。
均线的状态是市场的一个重要信号,当多条均线出现收敛迹象时,表明:市场的成本趋于一致,此时是市场的关建时刻,因为将会出现变盘!大盘将重新选择方向。
例如:99年519行情前,5周,10周,30周,60周等多条重要的均线由过去的发散状态趋于收敛状态,在技术上表明:大盘将要出现重大的变盘选择。
2002年8月末9月初时,大盘的5周,10周,30周,60周等多条均线也是趋于收敛状态,表明:大盘将变盘选择方向,后来大盘从1683点一路下跌到前期的1311点。
当均线出现收敛时大家都能看出来,这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在变盘前,如何来判断变盘的方向呢?判断均线收敛后将要变盘的方向是非常重要的,他是投资成败的关建,判断的准,就能领先别人一步。
判断变盘方向时,应该把握另外的两条原则:均线服从原理和均线扭转扭转原理。
均线服从原理是:短期均线要服从长期均线,变盘的方向将会按长期均线的方向进行,长期均线向上则向上变盘,长期均线向下则向下变盘。
日线要服从周线,短期要服从长期。
短期服从长期:99年5.19前的5周10周30周均线的方向都是向下的,但60周线走平,而120周线却仍然强劲上行,因此,此时变盘的方向要服从长期的120周线的方向,长期均线的上行是牛市存在的基础,当利好政策配合时,大盘在1043点产生了无比的暴发力。
2002年8月末9月初时,5,10,30,60周线处于收敛,30周线是向上的,而60周线是下降的,因此,要服从60周线的方向,向下变盘。
日线服从周线:2002年5月初,大盘的日线来看,5日,10日,30日,60日,120日线发生收敛,30日向下60日强劲向上,120日走平,此时,从日线得出的变盘结论是向上,大盘应该向上突破。
但当时的周线5周,10周,30周线收敛,5周走平,10走向上,30周却向下,此时周线得出的变盘结论恰恰相反,是向下的,因此,当大盘跌破1600点反抽无力后,应出局止损,大盘将向下变盘。
利用均线服从原理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一定正确的,它只是一种最大的可能性,而且他还存在一个重要确陷:也就是迟钝性,不能用来判断最高点和最底点,只能用来判断总体大方向。
另外在实战中,市场往往会发生出人意料的逆转,此时均线服从原理就要完全失效了,而此时要利用均线扭转原理。
均线扭转原理是指:当市场出现与均线服从原理向反的走式时表明:市场见底反转或见顶反转,此时要看扭转力度。
均线服从原理具有较大的惯性,一般情况下都有效,想扭转它并不容易。
在低位时多条均线收敛,你并不能知道此时是底部还是下跌中继平台,因此不能盲目进场,底部时利用均线服从原理得出的结论都是向下的,因为长期均线的方向是向下的。
但当市场在低位出现连续的巨大成交量时,并向上逆转,此时就是均线的扭转原理在发生作用!底部向上的扭转必需要有巨大的成交量,成交量大小代表扭转的力度大小!例如:2002年年初的600057夏新电子在6元多的价位见底扭转时的连续巨量。
当时在中才论坛时我和网友曾经讨论过它,它是提前于大盘见底的,当大盘见底后,他已经从6元多涨到了9元,而当时的很多低价股的价格很低,3元,4元的遍地都是,因此,虽然在技术上表明60057有大资金进场,后市应该向上,但是从当时超跌抢反弹的角度来看,他的短期利润远远不如3元4元的股票,因此我当时并没有选择他,而是在4元多的价位选了0728化二和5元出头的0650九江化纤。
就当时的短期内的涨幅而言,600057远远不如0728和0650。
但600057后来的长庄控盘走式很吓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另外,高位见顶后,当股价跌破均线后回抽无力就要止损,虽然均线还在上行,但已经发生了均线扭转,所以此时要执行纪律。
值得注意的是:任何一种技术分析方法,都不是唯一的,更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他们都有自身的缺陷,不能只迷信一种,应该把多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综合运用,例如:均线分析要结合型态分析和趋势线分析,如果再考滤到基本面分析,那么准确率就会大大提高,这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
均线技术兵法-----均线修复 均线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市场成本,而市场成本的变化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均线的运行,当牛市时,随着股价的不断上升,市场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均线向上稳步运行,当市场进入熊市时,随着股价的不断下跌,市场成本也随之不断下移,此时的均线向下运行,在实际抄做中,我们会发现,股价与均线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股价始终围绕均线波动,而均线的方向就是股价运行的趋势方向,这是为什么呢?解释这种现象的理论根据就是成本因素,当市场上升时,市场的成本也随之上升,当股价在短期内上涨过快时,由于换手率不够充分,将在短期内导致市场的获利盘增加,从而产生多头了结,形成获利卖压,导致股价向成本(均线)回调。
当股价在短期内下跌过快时,同样,由于市场成本并没有快速下降,导致市场的平均成本出现亏损,此时抛压减轻,并且出现空头回补,形成逢低买盘,导致股价出现反弹。
股价和均线之间存在强大的吸引力,当股价远离均线时,由于成本因素将导致股价向均线回归,从而形成回调或反弹。
这一现象就是“均线修复”(股价和均线之间修复乖离率),乖离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指标,在实战中十分重要,它很直观的反映了股价偏离均线的程度。
股价在修复均线时,会出现两种情况:1,主动修复。
2,被动修复。
1,主动修复是指当股价偏离均线太远时,出现剧烈波动,并且成交量放大,主动而且快速向均线回归,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顶部和底部时。
A,底部的主动修复,当股价连续暴跌以后,此时出现恐慌性卖盘,股价由阴跌进入直线跳水,股价迅速远离均线,而同时整个均线系统出现发散状态,中长期均线由于跟不上股价的运行速度,导致市场在技术上产生巨大的乖离率,当恐慌性的非理性抛售结束后,市场的抛压迅速减轻,此时看空的人基本都已出局,而多头的逢低买盘开始大举介入,由于抛压减轻,因此低位买盘很轻松的就能造成股价的快速反弹,股价出现剧烈震荡,前期抛空的人手里握有大量现金,股价一旦反弹,空头惧怕踏空,也随时空翻多进场接盘,于是股价出现放量上涨,向上方均线进行主动的快速攻击,这就是均线在底部的主动修复。
此时表明市场见底,至少也是短线见底 B,顶部的主动修复,当股价连续暴涨以后,此时出现消耗性上升,股价由缓涨进入直线暴涨,股价迅速远离中长期均线,而同时整个均线系统出现发散状态,中长期均线由于跟不上股价的上涨速度,导致市场在技术上产生巨大的乖离率,当消耗性上升的结束后,市场的买盘迅速减轻,此时看多的人基本都已进场,而巨大的获利盘造成空头的大举抛压,由于买盘减弱,因此高位卖盘很轻松的就能造成股价的快速下跌,股价出现剧烈震荡,前期买入的人手里握有大量股票,股价一旦在高位下跌,多头惧怕套牢,也随时多翻空离场止损,于是股价出现放量下跌,向下方的中长期均线进行主动的快速回挡,这就是均线在顶部的主动修复。
此时表明市场见顶,至少也是短线见顶。
2,均线的被动修复,均线的被动修复是指当股价偏离均线以后,并没有出现主动修复,而是在原地踏步,被动的等待均线向股价靠近,这种现象一般发生在上涨或下跌的中途,具体表现为强势整理或下跌抵抗。
他是市场的一种中继信号,一旦均线跟上来以后,股价仍将保持原有的上涨或下跌趋势。
A,上升途中的被动修复,此时市场处于上升途中,股价偏离中长期均线,但由于成交量连续活跃,场外资金不断进场接盘,换手充分,导致股价虽然偏离均线,但获利盘被源源不断的场外接盘所消化,导致股价无法深幅回调,一旦下方的均线跟上来以后,由于换手充分市场成本趋向一致,股价在消化获利盘以后再度上升。
具体表现为:股价上涨后在相对高位原地踏步,回调力度不足,而买盘源源不断,这就是强市整理。
B,下降途中的被动修复,此时市场处于下降途中,股价偏离中长期均线,但由于买盘不足,场内筹码不断的离场场抛压,导致股价虽然偏离均线,但买盘和空头回补盘被源源不断的场内卖压所消化,导致股价无法出现有力度的反弹,股价在下跌后原地踏步,一旦上方的均线压下来以后,由于换手充分市场成本重新趋向一致,股价在消化完空头回补盘以后,再度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