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年八大食品安全事件全纪录(2009-2013)
- 格式:pdf
- 大小:82.72 KB
- 文档页数:1
2009年食品安全事件记录(持续更新...) (2009-02-17 12:27:10) 标签:杂谈食品安全分类:时事杂谈近年来,我国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
劣质奶粉、“苏丹红”辣酱、毛发酱油、石蜡火锅底料、瘦肉精、毒大米、地沟油……“问题食品”之多、涉及范围之广、造成恶果之重,已到了令人谈“食”色变的地步。
商务部《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目前上市食品安全状况逐年好转,但食品安全仍存在超标、法律法规缺失、检测及环保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消费者对任何一类食品安全性的信任度均低于50%。
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正在沉重地打击人们的饮食信心……中国的食品怎么了?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本篇文章将持续更新2009年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让大家能够有个清醒的认识:一、多美滋婴儿奶粉问题起因:浙江多省63名婴儿在饮用多美滋婴儿配方奶粉后出现肾结石的症状。
进展: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部署,上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已与2009年2月11日开始对2008年9月14日前生产的“多美滋”奶粉的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调查。
结果:最后确认只是虚惊一场,经相关部门查实该奶粉并无质量问题。
疑问:那这63名婴儿是因何而得肾结石的?二、蒙牛特仑苏OMP奶起因:蒙牛特仑苏OMP牛奶由于添加安全性不明物质OMP,它是蒙牛于2006年宣布与某机构联合研发,从牛奶中发现的一种微量存在的天然活性牛奶蛋白。
蒙牛声称,这种OMP蛋白对人体骨密度提高和促进骨骼合成代谢具有独特机理和功效。
但在中国对OMP的安全性尚未做出明确规定。
进展: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于2月11日通过其官方网站,对蒙牛牛奶产品添加OMP一事做出正式回应称:“目前国家正在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
对蒙牛特仑苏牛奶中的OMP物质的安全性,质检总局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研究。
对研究结果,将以适当方式予以公布。
”结果:卫生部质检总局等国家六部委组织认定,饮用特仑苏OMP牛奶没有健康危害。
历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整理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
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
2001年3月至9月期间,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
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
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
2002年2月,用去年的陈月饼非法生产汤圆的恶性事件被查处。
据当地工商部门介绍,在所查获的汤圆馅是由去年中秋节期间生产的月饼经粉碎后制得,月饼早已超过保存期,有些已发霉变质,甚至被鼠咬。
2002年5月21日,长春市卫生局查处一处用牛血、猪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
2002年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在某仓库发现标识为广西田阳南华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9.5吨假冒“白砂糖”,该“白砂糖”30%的成分为蔗糖,30%成分为硫酸镁,其余成分无法确认,对这批“白砂糖”全部没收并予以公开销毁。
从2003年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的“毒狗肉”。
这些狗大多为土狗,很灵活,所以较难棒杀,大多为毒杀。
2003年11月16日,“金华火腿敌敌畏”事件被曝光,金华市的两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
金华火腿的销量几乎为零,金华市经营千年的城市名片瞬间蒙垢。
2003年12月1日,杭州质检部门公布“毒海带”事件的调查结果,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
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
食品安全案例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以下是一些世界各地发生的食品安全案例的例子:
1.中国毒奶粉事件(2008年):中国三鹿集团的婴儿奶粉被发现含有有毒
化学物质三聚氰胺,导致数千名婴儿患病或死亡,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的关注。
2.美国马铃薯花生酱食品安全事件(2008-2009年):美国发生了一系列食
品安全事件,其中包括扩展到全国的马铃薯和花生酱受到污染,导致成千上万人中毒。
3.欧洲马肉丑闻(2013年):在欧洲多个国家爆发了一起马肉被非法混入
牛肉产品的丑闻,引发了欧洲各国和欧盟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新审视。
4.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后,周边地区
的水、土壤和食品受到严重污染,导致了大范围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放射性物质超标等。
5.印度孟买食品油中毒事件(1998年):孟买一批食用油被非法添加工业
用油,导致数百人中毒死亡,成为印度食品安全监管的严重教训。
2005年,从“孔雀石绿”事件开始,我们经过苏丹红鸭蛋、三鹿三聚氰胺毒奶、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镉大米、毒豆芽、福喜问题肉……主食副食、鱼肉蔬菜,吃喝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被爆出各种安全问题。
活到今天,我们仍然是一枚健硕滴充满热情滴吃货,得感谢各种“毒”的放过之恩!虽说仍拥有对吃专注三百年的执着信念,但是,十年来,每当回想那些惊呆小伙伴的、丧心病狂的、人神共愤的大事件,就总令人惴惴不安,怕一不小心,这练就一身的“以毒攻毒”“百毒不侵”的功夫,就被那些进化神速的“新毒”给攻克了!当我们谈论这些事件其实是在谈论什么呢?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小老百姓,无非是希望有生之年,活得更安心一些,吃得更放心一些!我们,对于那些事件的回顾和关注,其实是对一个更美好的中国的期待,对更美好生活的愿景。
一、2005年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2005年6月,《河南商报》记者对湖北、河南等地的养鱼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辽宁《华商晨报》记者对辽宁的养殖场和鱼药商店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在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很多渔民仍然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鱼贩也常使用孔雀石绿。
至于卖孔雀石绿的鱼药商店,由于孔雀石绿市场的存在,仍然在买卖孔雀石绿。
2005年6月5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孔雀石绿”。
由此,2005年7月7日,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关于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违法经营、使用“孔雀石绿”的行为。
2005年11月,继三款“珠江桥牌豆豉鲮鱼罐头”被查出含致癌物孔雀石绿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布的食物最新测试结果显示,“鹰金钱”牌金奖豆豉鲮鱼和甘竹牌豆豉鲮鱼等三个食物样本被查出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绿”。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媒体率先报道了山东产多宝鱼药残超标情况。
盘点国内历年来食品安全事件1. 2004年4月前,大量营养素含量低下的劣质婴儿奶粉从郑州、合肥、蚌埠和阜阳批发市场流入阜阳农村销售点。
安徽阜阳市发生189例婴儿患轻中度营养不良、12例婴儿死亡的恶性事件。
2. 2005年3月2日与3月3日,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化妆品检测中心对亨氏美味源(广州)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批次为“2003年7月7日”的“美味源”牌金唛桂林辣椒酱进行检测时,首次发现“苏丹红一号”。
从3月5日开始,“苏丹红”用于食品的情况不断被广东、云南、上海、浙江、福建、四川等地的工商、质检部门检出。
3. 2005年年3月,重庆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水产检疫队就曾在渝中区西三街水产交易市场查获600多只含有致癌药物孔雀石绿的甲鱼。
2005年6月30日,《河南商报》发表一篇题为《食品安全再拉警报孔雀石绿毒浸鲜鱼》的报道,用于水产品养殖、可导致人体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化学制剂——孔雀石绿被发现污染水产品。
4. 2005年10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以《全球禁用日韩致癌保鲜膜转道中国》为题报道称,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含有致癌物质,有害物质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
我国一些超市的生鲜产品,如蔬菜、水果及熟食包装大量采用PVC保鲜膜,LG、三菱、三荣这3大品牌占据了国内市场近80%的份额,它们主要是来自日本和韩国的产品。
5. 2005年上半年,青海境内的候鸟群出现禽流感案例。
10月份以后,内蒙古、安徽、湖南、湖北、辽宁、新疆等地都出现疫情。
10月13日,卫生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卫生部农业部关于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合作机制》,要求对禽流感地区的家禽进行大规模扑杀,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同时实施广泛的疫苗注射等措施。
6. 2006年11月12日,由河北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查出含有苏丹红IV号。
14日,北京食品办又检出六种咸鸭蛋含苏丹红,大连等地也陆续发现含苏丹红的“红心”咸鸭蛋。
近年来,在经历了一系列让百姓深受其害的食品安全事件之后,有关食品安全隐患的问题成了怎么也绕不开的重大民生关切,老百姓、专家、媒体、政府、食品界各相关行业组织,无不将此列为重大关注。
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更是频频重拳出击。
2010年2月10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设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
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是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主要职责是分析食品安全形势,研究部署、统筹指导食品安全工作;提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政策决策;督促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
2011年2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并讲话,会议主要精神是明确了8项重点工作:(1)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2)深化乳制品、食用油、肉制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酒类等重点行业领域综合治理,切实保障食品重点品种的安全。
(3)严格规范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监督企业落实保障食品安全的管理措施。
(4)完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及时有效应对食品安全事件。
(5)大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全程监管机制。
(6)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
(7)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努力解决食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8)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消费意识和能力。
2011年5月8日,新华社发布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2011—-2015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要求,有关部门、行业组织和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和行业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40小时,每名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年也要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集中专业培训。
?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重大事件????三鹿的三聚氰胺事件令举国震惊,而在此前后,食品安全的危机在中国一再爆发。
下面就列举一些重要事件,从这些被认为是“公开的秘密”中,我们或许可以更深刻的理解企业的经营之道。
????1、毒大米事件:2000年12月4日,广东省市卫生防疫部门、市区工商部门查封了八吨掺了石蜡油的东北大米。
2001年广州7月又在天平架牛利岗一货仓商店有掺有矿物油的“毒米”查处300吨“毒大米”经过漂白等加工……。
????致癌大米”一般由霉变、生虫的陈旧米加工而成,经过去皮、漂白、拌油之后才能摇身变成“优质大米”,所以一般这些米粒都不怎么完整、完滑,如未加香精则仍有股霉味,如加上香精则会发出其它香味。
毒大米”的主要有害物质是黄曲霉,在食品污染的因素中,生物毒素污染危害最重大,而黄曲霉毒素则因其对人、畜肝脏的剧烈损害而名列毒性之首。
有资料记载,黄曲霉毒素B1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以上。
????2008年9月日本市场也出现了“毒大米”事件,但是事情暴露后,当事人日本奈良米谷销售公司社长中川昭一(54岁)无法活下去,以自杀谢罪。
????2、敌敌畏火腿事件: 2003年11月16日“敌敌畏金华毒火腿”被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之前在2002年金华市有关部门的一次调查中,发现使用违禁药物生产火腿的企业就有25家之多。
据知情人说,往火腿里添加敌敌畏在当地早就是一个公开的秘密,用敌敌畏等违禁药物加入水中,来浸泡猪腿为了防止蚊蝇和生蛆。
????为什么被当地人认为是“公开的秘密”的加工法可以沿用那么多年,原因是地方保护主义在作怪。
????3、苏丹红事件: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召回通告——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的359种食品中,可能含有具有致癌性的工业染色剂“苏丹红1号”。
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查禁“苏丹红1号”的行动席卷全球。
????2005年3月2日,北京市政府食品安全办公室向社会通报,经检测认定,广东亨氏美味源辣椒油中含有“苏丹红1号”,打响了全国查处涉红食品的第一枪。
近五年食品安全事件一.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举例1.雀巢奶粉碘超标2005-5 ,5月,浙江省工商局公布了近期该省市场儿童食品质量抽检报告,其中知名的“雀巢”奶粉被列入碘超标食品目录,后来引发了消费者诉讼。
此次事件,引发了公众对食品标准问题的讨论。
超标,是否必然对身体产生危害?国家食品标准与人体耐受性的尺度之间,显示出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
2.福寿螺2006-8 ,北京市先后有131人因生食或食用加热不彻底的福寿螺后,被确诊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这是北京首例群体性广州管圆线虫病。
作为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该病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强直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后经调查,带病福寿螺来自广西桂林。
3.瘦肉精中毒2006-9 ,广东5名工人中毒,所吃肉食中瘦肉精超标1000倍;同年,上海二百余人瘦肉精中毒。
据不完全统计,1998年以来,相继发生18起瘦肉精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达1700多人,死亡1人,瘦肉精又名盐酸克仑特罗,人食用后会出现头晕、恶心、手脚颤抖、心跳,甚至心脏骤停致昏迷死亡,因此全球禁用做饲料添加剂。
有媒体称:“添加瘦肉精是养猪行业多年来的潜规则,而监管部门似乎无力遏制。
”4.多宝鱼“嗑药”2006-11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严重消费预警,称近期抽检的30件多宝鱼样品全部含有可能致癌的禁用渔药残留—硝基呋喃类代谢物。
专家指出,长期大量摄食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存在致癌可能。
事发后,国家食监局即派调查组前往山东沿海各地,调查多宝鱼及其他海水养殖水产品的药物使用情况。
5.三氯氰胺2008-9 ,震惊世界的食品安全事件。
在随即掀起的行业整肃风暴中,公众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奶源造成的质量问题普遍存在于全行业,大企业、知名品牌的问题尤其集中。
中国乳业承受了空前的行业危机。
6.海南毒豇豆2010-2 ,海南产豇豆在武汉查出含有禁用农药后,合肥又检测出有毒豇豆。
所涉高毒农药水胺硫磷为高毒杀虫剂,属高毒农药,禁止用于果、茶、烟以及中草药植物上。
盘点近年来被曝光的十大食品安全事件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内,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机制的逐步完善,但另一方面,也不禁使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商贩肆无忌惮的生产这些严重伤害身体健康的食物?难道仅仅是金钱的驱使么?蚊蝇聚集的黑作坊生产的小面包、为使油条更脆口而添加洗衣粉的油条、用大便做的臭豆腐、牛肚小作坊臭气熏天、用劣质陈化米做的米粉、用福尔马林浸泡的鱿鱼……黑作坊食品换上新包装堂而皇之地走入公众视野,摆上货架公开售卖。
最近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更是激起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又一轮担忧。
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十年被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哪些蝴蝶效应与反思。
一、2005年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事件回放:2005年6月5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孔雀石绿”。
有关方面将此事迅速通报给欧洲国家所有的食品安全机构,发出食品安全警报。
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消息说,任何鱼类都不允许含有此类致癌物质,新发现的有机鲑鱼含有孔雀石绿的化学物质是“不可以接受的”。
由此,2005年7月7日,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关于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违法经营、使用“孔雀石绿”的行为。
2005年6月,《河南商报》记者对湖北、河南等地的养鱼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辽宁《华商晨报》记者对辽宁的养殖场和鱼药商店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在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很多渔民仍然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鱼贩也常使用孔雀石绿。
至于卖孔雀石绿的鱼药商店,由于孔雀石绿市场的存在,仍然在买卖孔雀石绿。
2005年11月,继三款“珠江桥牌豆豉鲮鱼罐头”被查出含致癌物孔雀石绿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布的食物最新测试结果显示,“鹰金钱”牌金奖豆豉鲮鱼和甘竹牌豆豉鲮鱼等三个食物样本被查出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绿”。
食品安全事件榜
食品安全事件榜()
排
名事件名称 1 沈阳市春防工作介绍未发现禽流感疫情
2 广州公布8批次镉大米及品牌问题大米全部来自湖南
3 “人头落地”能否确保食品安全?
4 香港大黄鸭漏气倒下韩寒调侃禽流感(组图)
5 国内贴牌洋奶粉乱象:交元贴新西兰商标
6 [新闻30分]H7N9禽流感病毒或有能力人传人
7 包装装潢第一案开庭广药生产红罐凉茶被指欺骗
8 高露洁等牙膏含漂白剂?产品安全问题备受拷问
9 李克强:重点监管食品安全和环保问题
10 潍坊3家企业污染地下水环保局曾悬赏10万征线索 11 涉嫌使用掺假羊肉的餐饮企业被查处
12 郭元鹏:含镉大米“不便公布”皆因监管部门“镉中毒”13 掺假羊肉都不见了三无产品有人在卖 14 哈尔滨截获美国转基因玉米种子千克15 “统一”方便面内惊现死老鼠 16 媒体曝品牌纽贝贝为“山寨”洋奶粉
17
部分洋奶粉也用中国奶源生产工艺采用双重标准
周指数趋势
18 19 20
通辽市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肉及肉制品专项整治行动畅销药羟乙基淀粉被曝致肾损伤科伦双鹤等卫计委: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年底之前完成清理。
最近五年八大食品安全事件全纪录(2009-2013)
每年的食品安全事件曝光率逐年递增,说明媒体和大宗对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重视了,但这些事
件的爆发都是偶然吗?还是因为检察的力度加大了才发生的,我们宁愿希望是前者。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截止5月4日
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地沟油 染色馒头 满记食品细菌超标
事件
人造鱼翅
雪碧汞毒门事件 烤鸭油 双汇瘦肉精事件 思念汤圆创可贴事
件 德芙、费雷罗巧克力吃出活蛆
王老吉夏枯草 一滴香 雨润烤鸭问题肉 红牛添加剂 新西兰乳制品被测
含双氰胺
农夫山泉含砒霜 植物奶油 塑化剂 三全馒头保质期内
发霉事件 吉野家被曝餐具基本不消毒,废弃米饭重上桌
硫磺姜 进口奶粉死虫活虫 烂皮革做老酸奶和
果冻 广药维C银翘片被曝含有剧毒砷汞残留
毒豇豆 全聚德违规肉 毒胶囊 宜家肉丸“落马”
假冒无常香米 立顿铁观音稀土超标 香精色素勾制饮料
酒类 美素奶粉造假:掺入过期奶粉
伪紫砂褒 速冻食品病菌门 注胶虾事件 含铝炒瓜子 洗虾粉致肌肉
溶解
可口可乐中毒 立顿茶叶农药超标 牙签肉黑作坊
旺旺仙贝查出
大肠菌群 牛肉膏“猪肉变牛肉 柴鸡、过期鸡胗 凉茶原料被指“偷
梁换柱”
蜂胶造假事件 地沟油机械化生产 硫磺竹笋事件 福建近40吨死猪肉
流入湖南广东江西
等地餐桌
致癌茶油 问题血燕 螺旋藻铅超标事件 假羊肉进小肥羊豆
捞坊等知名火锅 圣元激素门 毒豆芽 问题奶粉系列事件 毒生姜供内不供外
美容猪蹄 动物内脏提炼地沟
油 贝因美奶粉被曝舀出活虫事件
回炉面包 “鳕鱼”事件 黄浦江死猪事件 膨大剂“鸭血黑作坊 杭州毒蜜饯事件 农夫山泉标准门 潲水油 可口可乐“含氯门
”事件
黑粽 违禁“红烧肉添加
剂”事件
毒红薯粉 、济南“毒米线”
事件
香精包子
淋巴血脖肉 蓝矾韭菜事件
肯德基炸薯条油 白菜喷甲醛保鲜潜
规则
回锅油 速成鸡
老陈醋95%醋精勾兑 农心方便面致癌
台湾塑化剂 假鸡蛋
致癌金针菇
致癌毒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