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的炮制方法_蛤蚧养殖方法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36.78 KB
- 文档页数:2
蛤蚧学名大壁虎,别称仙蟾、多格、哈蟹等,为壁虎科壁虎属爬行动物,台湾称为大守宫,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头长大于尾长,我国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等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药用价值非常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蛤蚧的养殖技术吧!蛤蚧的生活习性蛤蚧生活于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有草木生长的石灰石地带,常数条集居或独居在石山的悬崖洞穴、缝隙内或树洞中,有时也在人们住宅的屋檐、墙壁附近活动。
听力较强,但白天视力较差,怕强光刺激,瞳孔经常闭合成一条垂直的狭缝。
夜间出来活动和觅食,食物以各种活动的昆虫为主,包括蝼蛄、蚱蜢、飞蛾、蝉螂、黄粉虫和蚕蛾等,不食死的昆虫和食物,但经过人工驯养,也可放养。
人工养殖大壁虎的过程中应以动物性昆虫为主、植物性昆虫为辅的原则,否则易导致大壁虎的营养不良,发生疾病。
蛤蚧的场地建设1、饲养箱:在虫源丰富的地方,选择通风、阴凉干净的平房或楼房作饲养室,室内设置饲养箱若干个。
饲养箱一般用旧的包装小木箱改制而成,尺寸为50×40×30厘米,箱面的一半用塑料纱窗或铁窗纱密封,另一半用木板装成活动箱盖,盖上开一个小孔供投放饲料用。
饲养箱务求密实无缝隙,以免投入的昆虫逃跑。
也可以用柜式饲养箱,尺寸50×30×25厘米,其上面都是用木板,前壁上半部用铁纱窗密封,下半部是活动木板门。
为了适应蛤蚧生活习性,前面可用绿色布遮蔽,秋末用厚纸皮封闭,防御寒风侵袭。
2、饲养房:选择虫源丰富的林旁、山边、田峒建造。
面积大小视饲养的规模而定,一般长4米、宽和高各3米。
饲养房顶部或后面建有蛤蚧活动场,房顶高1.2~1.5米,四周用铁丝网围好,饲养房和活动场相通,便于蛤蚧出入。
饲养房开有工作门,供饲养人员出入。
饲养房后面建的活动场,可与饲养房成套间形成。
活动场顶部用铁丝网围好,使蛤蚧可见到露水又不能逃跑。
为了防止蛤蚧相互残食,大小蛤蚧要分房饲养,小蛤蚧要加建饲养房。
3、假山饲养:这种饲养方式是用人工模拟石山的自然条件,建造用铁丝网围成的饲养房。
蛤蚧养殖技术一级标题蛤蚧是一种重要的水生动物资源,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养殖蛤蚧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项产业,具有很大的经济潜力。
本文将介绍蛤蚧养殖的技术要点和关键步骤。
二级标题蛤蚧的基本介绍蛤蚧,又被称为“水鳖”,是一种水生有壳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
蛤蚧的身体外表呈椭圆形,背部呈乳白色或灰褐色。
蛤蚧在自然环境中生活在淡水或半咸水中,以浮游生物为食,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蛤蚧养殖的适宜环境蛤蚧对养殖环境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适宜的水质和温度。
一般来说,蛤蚧需要的水质条件为:pH值在7.5-8.5之间,水温在20-25摄氏度之间。
此外,水体中要有足够的氧气和丰富的营养物质,以提供蛤蚧生长所需。
蛤蚧的养殖设施蛤蚧的养殖设施主要包括池塘、网箱和污泥池。
养殖池塘应选择水位稳定的地方,通过修建圆形或长方形水池,并加入适量的有机质,以供蛤蚧生活。
网箱主要用于蛤蚧的孵化和育苗阶段,以便于管理和收获。
污泥池则用于处理蛤蚧养殖中产生的有机废料和污泥,以维护水体环境的清洁。
三级标题蛤蚧的繁殖1.选种与繁殖泥蚶在蛤蚧养殖中,选种泥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后期蛤蚧的养殖效果。
选种时应注意泥蚶的体型健壮,活动力强,不患病害。
在蛤蚧繁殖泥蚶的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食物和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促进其繁殖。
2.蛤蚧的孵化将选好的泥蚶放入网箱中,并在网箱中加入适宜温度的水体。
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泥蚶会产出蛤蚧的幼体,即蛤蚧种苗。
种苗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后期蛤蚧的生长和品质。
蛤蚧的养殖管理1.水质管理蛤蚧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的清洁和稳定。
定期检测水质的pH值、溶解氧、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指标,及时调整水质,保持适宜的环境。
2.饲料管理蛤蚧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可以添加人工饲料,如螺旋藻、水生昆虫等,以提高蛤蚧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同时,要合理控制饲料的投喂量,避免浪费和水质污染。
3.疫病防控在蛤蚧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对蛤蚧进行观察和疫病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疫病问题。
蛤蚧中药标准一、基源与分布蛤蚧,学名Mesabolylodes temporalis,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
二、历史沿革蛤蚧在中药学上被归为动物药,具有补肾壮阳、止咳平喘、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肾虚阳痿、咳喘不止、跌打损伤等疾病。
自古以来,蛤蚧就被视为中药材中的珍品之一,其药用价值备受肯定。
三、药材性状蛤蚧呈扁平的板状,头呈三角形,有复眼,背部有明显的脊椎骨棘突起,腹部有足四对。
体表光滑,呈深棕色或橙黄色,尾部有明显的尾脂腺。
蛤蚧的雄性个体具有一对睾丸,而雌性个体具有一对卵巢。
四、鉴别方法鉴别蛤蚧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形状鉴别,要选择形状完整、体表光滑、色泽鲜艳的个体;二是性别鉴别,雄性个体具有一对睾丸,而雌性个体具有一对卵巢;三是鳞片鉴别,蛤蚧的鳞片质地坚硬,呈重叠排列,可用于分辨真伪。
五、检查方法在采收和加工蛤蚧时,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主要包括对药材的形状、颜色、鳞片质地等方面的检查,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真伪。
六、浸出物与挥发油蛤蚧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有机酸、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
此外,蛤蚧还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成分,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对蛤蚧的浸出物和挥发油进行分析和提取,可以更好地了解其药效成分和作用机制。
七、炮制方法蛤蚧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清洗、干燥、切制等步骤。
炮制后的蛤蚧可以增强其药效和安全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炮制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化学溶剂等物质,以免影响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八、药性论述蛤蚧的药性属于温补类,能够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肺平喘等作用。
在临床应用上,蛤蚧常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阳痿、遗精、尿频尿急等病症,也常用于治疗哮喘等疾病。
蛤蚧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增强免疫力、抗炎、抗疲劳等作用。
九、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蛤蚧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炎、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作用。
在临床应用上,蛤蚧常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阳痿、遗精等疾病,也常用于治疗哮喘等疾病。
蛤蚧的炮制方法
【炮制方法】一、净制除去鳞片及头足。
二、切制切成小块。
三、炙炙 1.酒制(1)取蛤蚧块,用黄酒浸润后,烘干。
(2)原药去掉竹片,刷净,切去脚爪和头(齐眼睛处切除),置铁丝筛上,用文火烤热,离火,喷适量白酒,又置火上酥制,离火,再喷适量白酒,反复数次,制至松脆为度,放凉,研细粉即得。
每蛤蚧1对,用白酒30g。
(3)先将黄酒置锅内,沸后,再放入已去头足成段的蛤蚧,微煮至黄酒吸尽,取出晾凉,晒干入库即得。
每对蛤蚧,用黄酒24g。
2.焙制取蛤蚧,除去鳞片、头、脚等杂质,焙至黄色酥脆为度。
3.炒制取净蛤蚧投入热沙内,不断翻动,至泡酥,显黄色,取出,筛去沙,研粉。
4.油制(1)取净蛤蚧,用无烟炉火烘烤,边烤边涂小量香油(芝麻油)以烤至干脆即得。
(2)取净蛤蚧去头、足,涂上1层乳油,在无烟火上炽烤,并勤加翻动至酥。
(3)刷净鳞片,剥去头足,除掉竹板,剪碎,置锅内加入适量酥油,文火炙至色黄酥脆,取出,晾凉。
【现代研究】 1.古人有蛤蚧“毒在眼,效在尾”之说,故历代相传去头足。
经用蛤蚧眼睛和头足作猴急性毒性和小鼠亚急性实验。
其结果均未见不良反应。
因此给故入药无需去头足,若因头足不易粉碎而去之则是另一种情况。
2.先将锅洗净烧热后洒上锻蛤粉彩热后,再放入除去头、足切成段的蛤蚧,以文火拌炒,约7-10分钟,见发泡鼓起,即可取出筛去蛤粉,晾透研成粉末。
该法的优点是抬粉功能化痰止咳,与蛤故同炒可加强治咳喘之功,再者可防止蛤所炙时焦化。
蛤蚧养殖技术一、蛤蚧的生态特性1.生活环境:蛤蚧是一种淡水软体动物,主要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等淡水环境中。
2.生长习性:蛤蚧是一种肉食性动物,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有机碎屑为食。
在适宜的温度和水质条件下,其生长速度较快,成熟期为6-8个月左右。
二、蛤蚧养殖前期准备1.选址:选择水质清洁、水源稳定并且易于管理的区域。
2.设备准备:鱼缸或塑料桶作为养殖容器;过滤器和氧气泵用于保持水质;温度计和PH测试仪用于监测水质状况。
3.种苗选购:从正规的养殖场或市场购买健康的种苗,注意检查是否有病虫害。
三、蛤蚧养殖技术1.养殖容器准备:将鱼缸或塑料桶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处理。
放置过滤器和氧气泵,并调节好水温和PH值。
2.种苗投放:将种苗放入养殖容器中,注意不要过度密集,每平方米放置100-200只左右的数量即可。
3.饲料投喂:蛤蚧是肉食性动物,可以喂食小型甲壳类动物、水蚤、水蜈蚣等。
每天可喂食2-3次,每次喂食量约为蛤蚧总重量的1%-2%。
4.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状况,保持适宜的温度和PH值。
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如更换部分或全部的水源、增加氧气泵等。
5.疾病防治:定期检查并清理养殖容器内部,避免积累废弃物和有毒物质。
如发现病虫害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四、收获与销售1.收获时间:一般在夏季或秋季进行收获。
当蛤蚧体型较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壳色时即可进行收获。
2.收获方法:将养殖容器内的水全部倒出,并用筛网或手工进行捞取。
3.销售渠道:可选择当地的水产市场或者通过网络销售等方式进行销售。
在销售过程中,注意保持产品的新鲜度和卫生状况。
五、养殖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投喂:过度投喂容易导致水质恶化和蛤蚧死亡。
2.定期清理养殖容器:避免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积累,影响水质。
3.注意水温和PH值:保持适宜的水温和PH值有利于蛤蚧的生长发育。
4.防止病虫害:定期检查并清理养殖容器内部,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病虫害发生。
5.收获时间选择:选择合适的收获时间可以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数量。
蛤蚧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蛤蚧是一种常见的昆虫,也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和养殖潜力的生物。
本文从蛤蚧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在养殖方法方面,主要包括养殖环境、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等内容,帮助养殖者了解如何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以及合理进行饲养管理。
在养殖注意事项方面,主要涉及蛤蚧的营养需求、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提供了养殖者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以确保养殖过程的稳定和高效。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蛤蚧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从而在实际操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正文】:一、蛤蚧的养殖方法蛤蚧的养殖方法需要从合适的养殖环境、饲养管理以及繁殖技术等方面进行考虑。
1. 养殖环境蛤蚧适应性强,可以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繁殖。
首先,要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远离污染源和农药使用地,保证蛤蚧生长的环境安全。
其次,根据蛤蚧的生长需求,精心布置养殖环境。
蛤蚧喜欢在半阴湿的地方生长,可以使用花盆、有机质土壤、湿木板等来营造合适的生长环境。
2. 饲养管理蛤蚧需要提供适宜的食物来维持其生命活动,同时也需要一定的饲养管理。
蛤蚧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定期检查饲养环境的温湿度,生长周期等,并做好记录。
针对蛤蚧的饮食习惯,提供适宜的食物。
蛤蚧以腐熟的有机物、植物碎屑和水分为食,饲养者应该根据需要提供一定量的水分和适量的食物,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合理供给。
3. 繁殖技术蛤蚧的繁殖技术是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蛤蚧一般通过交尾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通过交尾可以提高繁殖效率。
养殖者需要观察蛤蚧的繁殖行为,选择合适的交尾配对,提高繁殖成功率。
同时,为了保护新生蛤蚧的安全,养殖者需要提供合适的孵化场所和条件,促进幼虫出生和生长。
二、蛤蚧的养殖注意事项在成功实施蛤蚧养殖的同时,还需要关注一些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养殖效果和降低风险。
1. 营养需求蛤蚧对于营养元素的需求比较大,特别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饲养者需要根据蛤蚧生长发育的阶段和需求,提供合适的饲料,并均衡搭配不同的营养成分,以确保蛤蚧的健康生长。
蛤蚧的工艺规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养殖:选择合适的养殖场地,建立养殖室和运动场,养殖室内墙面要粗糙,便于蛤蚧爬行。
在养殖室内设置通风透气窗,与养殖室的门口形成对流。
在墙面的1/2~2/3处悬挂麻袋遮光,供蛤蚧避光躲藏。
在养殖室顶部中心位置,开一个1米×1米的天窗,天窗上设一个顶盖,雨季及时盖上,避免雨水往里灌,保持室内干燥。
在门口设一缓冲门(即养殖室门向内延伸的第二道门),缓冲门既可防止蛤蚧外逃,又可避免工作人员开关养殖室门时夹压蛤蚧。
在养殖室的一侧设足够大的运动场,以一门相隔,能使蛤蚧更好地享受阳光(避免直射),运动场内砌一个假山,根据场地条件在周围用铁网围好,避免蛤蚧外逃。
2.观察室和隔离室:观察室和病蛤蚧隔离室的构造跟其他养殖室一样,但病蛤蚧隔离室应与健康蛤蚧群隔离开来,也可将隔离室建在健康蛤蚧养殖区的下方。
3.养虫室:可建在养殖场入口1~2米处。
昆虫养殖有室内养殖品种(如土鳖虫、黄粉虫、大麦虫等)和室外养殖品种(如蝗虫等),是否建设养虫室根据养殖场实际情况而定。
4.消毒池:消毒池是必不可少的设施,用以进行日常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5.采收与加工:采收时选择个体较大、生长健壮、无伤残的蛤蚧。
将采收的蛤蚧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放入80℃左右的热水中浸泡30分钟,待其排出污物后捞出,再放入温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晾干。
然后进行剥皮、去头、去内脏等处理,晒干或烘干即可。
也可以采用现代炮制方法进行加工处理。
6.包装与储存:将加工好的蛤蚧按照规格大小进行分级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然后将其置于阴凉干燥处储存,注意防潮、防虫蛀和防鼠害。
以上就是蛤蚧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仅供参考。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蛤蚧加工技术及质量1.干制蛤蚧加工用刀背或铁锤轻击蛤蚧头枕部,将其击死,除去眼球。
将其腹面朝上,用铁钉钉住头部,左手拉住后肢基部将身体拉直,右手用利刃从肛门向上剖到咽部,去除内脏,用干布抹;去血水,注意不能用水洗。
再用薄竹片或扁细竹条将其四肢、头、胸腹撑开,然后用文火烘干。
可将其排成几行,烘烤12一15小时,炉内温度保持50—60℃,干后即可取出。
将大小相同的2只合在一起,扎好。
然后每5对或10对用绳子捆好,放人木箱内,盖严,置于干燥处。
存放期间,严防虫蛀,同时防止受潮。
如发现虫蛀,立即用硫黄熏杀。
贮存蛤蚧的地方,要保持干燥。
2.蛤蚧酒炮制(1)用干蛤蚧:用淡盐水洗去污物,去掉竹片及体表残鳞,晾干后整只浸人60度米酒中,浸泡3个月即成。
(2)用活蛤蚧:处死后洗去体表污物及鳞片残屑,去除内脏,用吸水纸吸去血污,浸人60度米酒,浸3个月即可。
(3)配制药酒;用蛤蚧50条浸人60度的米酒50千克中,并加入当归、肉苁蓉、龙骨、桑螵蛸、大枣、川芎、白芷、阿拉伯胶各250克,药效甚佳。
三、蛤蚧加工质量标准1.品质规格蛤蚧既可生用又可加工成各种成药。
为便于运输和贮藏,一般加工成蛤蚧干。
加工好坏对商品质量和等级规格有很大影响。
加工时要注意保护其尾部的完整。
生蛤蚧:以体大、肥壮、活泼、全尾的蛤蚧为优质晶。
一般不分生产季节,也不分雌雄,而以个体大小、全尾或断尾、健全或死伤等标准来划分蛤蚧的不同等级。
干蛤蚧:一般不分加工季节,也不分雌雄,而从撑板面积大小、全尾或断尾为标准划分干蛤蚧的不同等级。
有的将蛤蚧干分为特庄、五庄、十庄、二十庄、三十庄5个等级,每个等级又分全尾和断尾两种,另有等外级品一级。
特庄:宽度9.5厘米以上者;五庄:宽度8.5—9.5厘米者;十庄:宽度8—8.4厘米者;二十庄:宽度7.5—7.9厘米者;三十庄:宽度6.7—7.4厘米者;等外级为6.6厘米以下者及某些残次品。
2.真伪识别市场上常有伪品蛤蚧出现,常见的有3种:壁虎科动物无蹼壁虎、蝾螈科动物中国瘰螈和红瘰疣螈,上述3种个体较真蛤蚧为小。
一只蛤蚧,5种用法,专用于温阳益肾一只蛤蚧,5种用法,专用于温阳益肾蛤蚧是我们老百姓能见到的壁虎类之一,但不一定知道其有很多的药用价值,可能很多朋友还不知道,下面就介绍一下,特别适合咱离医院、药店远的、买药不方便的老百姓用,买药方便的还是去买药为好。
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除去内脏的全体。
多栖息于山岩罅隙或树洞内,也见于人家屋间。
比昆虫、小形蜥蜴等为食。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每年5-9月捕捉,捕后将其击昏,挖去眼球,除去内脏,用竹片撑开胸腹壁,用纱布擦干血液。
然后用2条扁竹条将四肢平行撑起,再用长于蛤蚧全身1/2的扁竹条将头尾轻轻撑直,用文火烘干,将大小相同的2只合成1对,用线扎好。
蛤蚧是味名贵的中药材,它属于守宫科动物。
又名大壁虎、蛤蛇、德多、仙蟾等。
喜欢鸣唱,雄性叫声为“蛤”,雌性叫声为“蚧”,人们便以声名之。
雄性称为蛤,雌性呼为蚧,习惯连称为蛤蚧中医认为,蛤蚧咸,平。
归肺、肾经。
能补肺益肾,纳气定喘,助阳益精。
用于虚喘气促,劳嗽咳血,阳萎遗精。
现代研究表明,蛤蚧有性激素样作用,平喘作用,免疫增强作用.延缓衰老作用,抗炎作用及其它作用。
蛤蚧具体治疗作用介绍如下:【原料】蛤蚧1对,黄酒500毫升。
【制作】取蛤蚧1对,去头足及鳞,切成小块,连尾巴,置于瓶中,入黄酒浸泡,7-10日后即可饮用。
【功效】补肺益肾,纳气定喘。
虚劳羸瘦,动则气喘,咳嗽少气,阳痿早泄等症。
【用法】可随饮随加酒,味薄为止。
【注释】蛤蚧性味咸平,功效补肺益肾,定喘止咳;主治虚劳,肺痿,喘嗽,咯血,消渴,阳痿。
《本草拾遗》曰:“补可去弱,血竭者宜用之”。
又曰:“定喘止嗽,莫家于此”。
蛤蚧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将蛤蚧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砂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或将蛤蚧研末,每次用药末1-2克,待粥熟时调入米粥中,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
可补益肺肾,纳气平喘,壮阳疗萎,适用于肺虚咳嗽、肾虚气喘、虚劳咳嗽、肾虚阳萎等。
如何养殖蛤蚧的技术人工饲养蛤蚧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生产效果。
管理得好,生长发育就好,繁殖力就高;反之,生长发育缓慢,繁殖力下降,经济效益就差。
所以,在管理上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搞好蛤蚧饲养场的清洁卫生工作饲养场进出口处要设消毒池,池内放入生石灰或铺麻袋、草帘子,在麻袋、草帘上泼洒3%氢氧化钠水或3%克辽林水溶液,进出场的人员都要走在其上,对鞋底消毒,以免把外界的病原体带入场内。
饲养场内的清洁卫生要经常打扫,保持活动场地和洞穴周围清洁卫生。
夏季每周要清扫2~3次,死虫、剩余的人工饲料要及时清出,以免在场内腐烂变质,污染环境。
饲养场外周也要经常打扫,保持清洁,防止病原微生物被风吹入场内。
定期消毒,对饲养场内、外地面,墙壁,在春、夏、秋气温较高时每周消毒1次。
消毒用药为1%~4%氢氧化钠,用以环境地面消毒;漂白粉,用以垃圾及其他堆积物消毒,1立方米用10%漂白粉溶液10升。
保持饮水和游泳水清洁卫生,饮水和游泳水要经常更换,始终保持新鲜。
2.保持饲养场安静饲养场内尽量避免外来人员参观,管理人员进入场内工作时,动作要轻,不要造成大的响动,尽量保持场内安静。
饲养场周围避免放鞭炮或有其他大的响动或震动,尽量不给蛤蚧群造成惊动。
这样不会造成应激现象发生,有利于蛤蚧生长发育和繁殖。
3.防止敌害进入饲养场饲养蛤蚧要防止鼠、蛇、蚂蚁等敌害进入饲养场内。
鼠、蛇进入场内会吃掉蛤蚧,蚂蚁进入饲养场,可扰乱蛤蚧的生活,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1)防鼠、防蛇老鼠不仅吃蛤蚧,还会把蛤蚧咬死、在蛤蚧活动场里打洞,造成场内外相通使蛤蚧跑掉。
对鼠、蛇的危害主要靠防范,防范的办法是,饲养场的墙基处理要严,地基要扎得深一些,墙基部要用水泥砂浆抹严,防止老鼠打洞进入。
网室的铁丝网接触处处理要严密,不留缝隙,并经常检查,一旦发现有缝时要及时处理好。
蛤蚧饲养室外要经常用灭鼠器、电子驱鼠器防范。
饲养场、饲养室周围没有鼠洞,网室封闭又严密,纱门、纱窗严密,蛇就不能进入。
介绍蛤蚧炮制的两种新方法(一)【摘要】介绍了应用微波炉和电热干燥箱替代传统的火炉炮制蛤蚧的两种新方法,此2法省工省时,所得的炮制品完全符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的质量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替代传统炮制方法。
【关键词】蛤蚧;炮制;新方法中药蛤蚧为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geckoLinnaeus.)除去内脏的干燥体,其药材商品一般用竹片固定成蒲扇形。
蛤蚧性味咸、平,具有补肺益肾、纳气平喘、助阳益精的功效,临床用药前必须经过炮制。
蛤蚧的炮制方法始载于《开宝本草》,其后历代本草著作对其炮制方法均有沿革。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酒浸焙法,并提出其毒在眼、其效在尾之说(《雷公》)。
宋代有酥制、醋制(《圣惠方》)、蜜炙、酒浸酥制、酒蜜涂炙(《总录》)、煅存性(《洪氏》)、炙制(《博济》)等方法。
明代增加了青盐酒炙、酒浸炒(《普济方》)的方法。
清代有酒洗(《本草汇》)、酒浸(《串雅外》)等炮制方法。
现代对蛤蚧的炮制方法有油酥炙、酒炙法、滑石粉烫、砂烫法等,少数民族地区尚有醋浸烤制蛤蚧法和奶油烤制蛤蚧法1]。
笔者在中药炮制工作中,结合西北地区人们的用药习惯,应用微波炉等现代加热器具替代传统的火炉来炮制蛤蚧,所得成品性状与传统方法炮制的成品性状一致,符合《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中蛤蚧成品质量标准。
该炮制方法省工省时,适合于医院、中药饮片加工厂或中药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现简介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净制取原药材,除去竹片,洗净,剪除头、足(爪),刮去鳞。
2炮制2.1酒制蛤蚧法取黄酒适量(每千克净蛤蚧用黄酒0.2kg),均匀喷洒于蛤蚧表面,闷润至透;置电热干燥箱的烘盘内,摊平,加热至110℃,烘烤20min,至蛤蚧外表呈微黄色时为度,取出放凉即得。
酒制蛤蚧质酥易碎,酒制后可增强蛤蚧的助阳益肾功用,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的阳萎。
同时也去除了蛤蚧的部分腥臭味,利于服用。
酒制蛤蚧的成品性状形如蛤蚧,表面微黄色,稍具酒香气,味微咸。
蛤蛇GejieGECKO本品为壁虎科动物蛤蛉Gekkogecko1.innaeus的干燥体的加工炮制品。
【炮制】除去杂质,用时除去鳞片及头足,剪成小块。
【性状】本品呈扁片状,头颈部及躯干部长9〜18cm,头颈部约占三分之一,腹背部宽6〜UCm,尾长6〜12cm。
头略呈扁三角状,两眼多凹陷成窟窿,口内有细齿,生于^的边缘,无异型大齿。
吻部半圆形,吻鳞不切鼻孔,与鼻鳞相连,上鼻鳞左右各1片,上唇鳞12〜14对,下唇鳞(包括领鳞)21片。
腹背部呈椭圆形,腹薄。
背部呈灰黑色或银灰色,有黄白色、灰绿色或橙红色斑点散在或密集成不显著的斑纹,脊椎骨和两侧肋骨突起。
四足均具5趾;趾间仅具蹊迹,足趾底有吸盘。
尾细而坚实,微现骨节,与背部颜色相同,有6〜7个明显的银灰色环带,有的再生尾较原生尾短,且银灰色环带不明显。
全身密被圆形或多角形微有光泽的细鳞。
气腥,味微咸。
【鉴别】(1)本品粉末淡黄色或淡灰黄色。
横纹肌纤维侧面观有波峰状或稍平直的细密横纹;横断面观三角形、类圆形或类方形。
鳞片近无色,表面可见半圆形或类圆形的隆起,略作覆瓦状排列,布有极细小的粒状物,有的可见圆形孔洞。
皮肤碎片表面可见棕色或棕黑色色素颗粒。
骨碎片不规则碎块状,表面有细小裂缝状或针状空隙;可见裂缝状骨陷窝。
(2)取本品粉末0.4g,加70%乙醇5m1.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蛤蛉对照药材0.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8μ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3:1:1)为展开剂,展开15cm,取出,晾干,喷以葡三酮试液,在105C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2201)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8。
蛤蚧的炮制方法_蛤蚧养殖方法大全
蛤蚧是一种极具烹饪价值的海鲜,也是许多人喜欢的食物之一、熟练
的炮制蛤蚧可以让您的美食更美味、更具有影响力,以下是制作蛤蚧的方法:
一、准备所需材料
主料:蛤蚧500克、胡椒粉、生姜丝、葱丝、蒜末各适量。
辅料:酒精、白糖、食用油各适量
二、制作步骤
1、蛤蚧洗净,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大
火烧开;
2、把少许食用油倒入炒锅中,大火烧热,然后放入胡椒粉、生姜丝、葱丝、蒜末翻炒;
3、将烧开的蛤蚧倒入炒锅中,翻炒均匀,再加入酒精、适量的白糖,总炒至蛤蚧变色入味即可。
三、蛤蚧的养殖方法
1、水质的选择:蛤蚧的养殖和其它海产动物一样,从水质的选择上
来说,蛤蚧比较适宜中性或稍碱性的水,PH值在7.5-8.2之间最好;
2、养殖箱的安装:养殖箱主要由内网和外网组成,在设置养殖箱之前,应该注意尽量将箱内水泥收平,以免波浪干扰;
3、增殖期:蛤蚧的增殖期一般从4-6月,在这期间,应该注意向箱
内添加适当营养物质,保持水质的稳定,以便蛤蚧能够健康地繁殖发育;
4、收获期:蛤蚧的收获期一般是8-10月,在收获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