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窑及其工作系统操作说明书
- 格式:doc
- 大小:85.00 KB
- 文档页数:21
隧道窑的日常操作一、计划停窑1.通知煤气炉让其做好停送煤气的准备。
2.停止向窑内供气,从烧成带后端烧嘴往前依次关闭一次风闸阀和煤气闸阀。
3.停一次风机,关闭一次风机闸板。
4. 停冷却风机。
5.停压力平衡风机。
6.关闭所有的风机闸板。
7.待向窑内停止供气15分钟后,打开烟囱自然抽力闸板,停排烟机,打开末端放散。
8.根据窑内温度情况,调节烟闸开启程度,堵塞窑体两侧的测温孔。
9.向有关部门汇报停窑情况。
二、突然停电1.立即通知煤气炉,停止向窑内供气。
2.提起自然抽力闸板,关闭排烟机总风口。
3.从烧成带后端烧嘴向前依次关闭烧嘴口的煤气闸阀和一次风阀,打开末端放散。
4.将各大风机关至零位。
5.与供电部门联系,查清停电原因及时间,决定自然抽力闸板的开启程度。
6.向有关部门汇报停窑情况。
三、煤气压力中断引起的停窑1.立即通知煤气炉切断供煤气通道,由后向前依次关闭煤气闸和一次风闸阀。
2.停一次风机。
3.停冷风机。
4.停压力平衡风机。
5.关闭烧嘴15分钟后停排烟机,同时打开自然抽力闸板。
6.向有关部门汇报停窑情况。
四、煤气压力降低的操作1.减少一次风量和冷却风量,保证煤气压力高于窑内压力100Pa。
2.根据正常操作时零压点的位置,调整排烟机抽力和窑底抽风以及气幕风机的开启程度。
3.同煤气炉联系,查清降压原因及时间。
4.煤气压力恢复正常后,首先将排烟机调回原开程,然后依次将冷风、热风、窑底压力平衡风机、气幕风机调回原位。
五、停窑后开窑操作1.通知煤气炉,做好送煤气的准备,如停窑时间超过30分钟,必须用蒸汽吹扫管道。
2.作煤气分析,其中CO≥26%,O2≤0.6%,方可送气(短时间停窑可不做分析)。
3.开启排烟机,关闭自然抽力闸板。
4.开启冷风机和一次风机。
5.通知煤气炉低压送气。
6.此规程只限于短时间停窑至窑温不低于800℃的情况下使用,如低于800℃则执行点煤气操作。
六、停换电操作1.停电后,提起自然抽力闸板,关闭烧嘴口的煤气闸阀和一次风阀,打开煤气管道上的末端放散。
隧道窑说明书__全解⽬录1 设计任务书及原始资料 (1)1.1 景德镇陶瓷学院毕业设计(论⽂)任务书 (1)1.2 原始数据 (3)2 主要尺⼨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棚板和⽴柱的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装车⽅法及窑车车⾯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窑长及各带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作系统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窑体材料的确定 (8)4.1窑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窑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5米日用瓷轻型装配式环保节能气烧隧道窑操作说明书第一章窑炉设计说明一、一般说明㈠用途本系列新型节能隧道窑主要用于日用陶瓷行业的盘、蝶、杯、碗类制品的烧成。
㈡工作原理本系列隧道窑是连续性工作的陶瓷烧成热工设备,配备全套自动控制。
燃料、助燃空气和雾化空气(以液体燃料工作时),通过各自的管路系统,受调节阀门控制,以所需的压力、流量进入烧嘴内均匀混合燃烧,高速喷入窑道内并在那里进一步进行充分燃烧。
窑道内高温燃烧产物与制品直接接触从而高效地加热制品,然后以与制品前进相反的方向自烧成带向窑头流动,并继续加热低温区的坯体,最终在窑头集中经由排烟管路系统排出窑外。
坯体分层装载于窑车上,由液压顶车机推动窑道内的窑车运行,将坯体匀速、平稳地自窑头向窑尾输送。
在坯体前进过程中经历自低温预热到高温烧成各个温度带,不断与燃烧产物直接进行热交换而受到加热升温,伴随着水份蒸发、结构水脱离、氧化物分解、新的晶相形成和玻璃相熔化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烧制成为陶瓷制品进入急冷带、冷却带。
然后受合理直接冷却、缓慢冷却一整套冷却工作系统,安全、有效地冷却产品出窑。
在配有自动、进出窑机衔接的情况下,上述整个过程完全脱离人工操作而自动完成。
㈢燃料本系列窑仅适用于洁净气体燃料和液体燃料。
在为用户提供窑炉时,是以其中某种燃料为特定条件设计、制造的。
当以后燃料供应条件发生变化时,需改换燃料供应管路、阀门及燃料系统,可供选择互换的燃料有:㈣特点本系列隧道窑经广泛吸收八十年代末国外先进的设计制造技术,结合中国具体国情进行优化设计制造。
具有如下一些特点:1、采用明焰裸烧工艺,燃烧产物与被烧制品直接接触,热交换效率高,制品受热均匀,可以实现低温快烧。
2、耐火保温材料全部采用高热阻、低蓄热的轻质隔热材料,因而,升温降温速度快,保温性能极好;窑外表面温度低,散热小。
以上两大特点使得本系列隧道窑能耗接近了理论烧成能耗。
3、工作系统灵活,调整余地大,通过调节控制各温度点,可以灵活地改变烧成曲线,实现一条窑烧制不同产品之目的。
隧道窑工作原理及系统操作隧道窑的系统设置是否合理、窑体结构能否满足要求、操作是否得当,对产品质量、产量、燃料消耗以及窑炉使用寿命都有影响。
(一)隧道窑工作原理隧道窑属于泥流操作的热工设备,沿窑长度方向分为预热带、烧成带、冷却带。
制品与气流以相反方向运动,在三带中依次完成制品的预热、烧成、冷却的过程。
隧道窑两端设有窑门,每隔一定的时间,将装好砖坯的窑车推入一辆,同时,已经烧成砖瓦成品的窑车被推出一辆。
坯体进入预热带后,首先与来自烧成带的燃烧产物(烟气)接触而且被加热,而后进入烧成带,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及生成的燃烧产物加热坯体,使之达到一定的温度而烧成,并经过一定时间的保温,生成稳定的制品。
燃烧产物自预热带的排烟口、烟道,经风机或烟囱排出窑外。
烧成的制品进入冷却带,将热量传递给入窑的冷空气制品本身冷却后出窑。
被加热的空气一部分抽进去进行余热利用。
简单来说,隧道窑的烧成过程就是燃料在窑内燃烧、坯体与气体进行热交换、湿交换的过程。
通过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将窑内温度升高到坯体烧成所需温度,在烧成温度时,坯体内各组分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经过这一系列变化,坯体由生坯焙烧为具有一定强度和耐久性,符合建筑要求的砖成品。
(二)隧道窑烧成制度隧道窑工作系统的设置就是在热工基础知识的指导下,针对特定的原料和制品,制定出适宜的烧成制度并保证烧成制度的实现。
窑炉的烧成制度包括温度制度和压力制度,温度制度需要根据原料性能和产品要求而定,而压力制度是保证窑炉按照既定的温度制度进行烧成。
因此影响产品性能的关键是烧成的温度制度。
(1)温度制度温度制度依据物料在烧成过程中的化学、物理变化制定的温度及其与时间的关系,包括升温速度、烧成温度、保温时间、降温速度等参数,并最终形成适宜的烧成曲线。
隧道窑的烧成曲线隧道窑的烧成曲线也是沿窑长装在窑顶或窑侧的热电偶测得的窑内温度曲线(见图5-3),在低温阶段接近气体温度,在高温阶段接近制品温度。
隧道窑控制系统及操作应用隧道窑控制系统使用与窑炉基本故障排除方法自动焙烧控制系统,实现自动焙烧首先必须要建立一个标准,利马窑炉控制设备提供了三种建立标准的办法,第一个是在机柜内有一个空气开关,这个开关上下扳动一次就可以自动建立这个扳动时刻为参考点的标准,这个扳动时刻一定是窑炉工作状况良好,烧出的砖质量好的情况下完成。
第二个是可以根据所烧出砖的历史数据,选择比较理想的那车转,在顶车前五分钟的数据为参考点设定一个标准。
第三个通过操作面板上界面人工修正的一个标准,通常可以参考设备的人工修正标准来控制焙烧。
正常焙烧温度、产量和质量的控制一、合理配风,控制焙烧窑的温度、产量和质量主要是合理配风。
所谓合理配风,就是窑里面焙烧点的氧气不多也不少,我们是用空气来烧砖,空气中的氧含量是21℅,可以用简单的办法检测窑里面是不是缺氧(风的大小)或不缺氧,在焙烧窑温度顶点(最高温度点)往前(进砖方向)走一个车位,打开火眼管盖子,将一块木柴从火眼管放进去,盖上管盖。
揭开管盖,木柴已经燃烧有明火了,证明窑里面不缺氧;如果当揭开管盖,木柴过一两秒钟突然冒出明火就证明窑里面缺氧。
计算机配风就是根据每次加风或是减风,焙烧段的温度是升高还是减少来决定的。
二、及时顶车,顶车就是烧砖,烧砖就等于往窑里面投煤(砖里面有内燃煤),控制风及顶车实质上就是控制氧气和煤耗,控制这两个就可以把窑烧好,烧出质量好产量高的产品。
风闸的使用风闸的使用正确与否显得十分重要,风闸的使用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梯形闸,二是桥型闸,三是倒梯形闸。
梯形闸,就是从进砖的方向的风闸开得最大,从风闸的2号或者3号是最高的一个拉闸,最大的拉闸,就是风管半径的一个拉闸。
例如直径400MM的风闸,最大的拉闸就是200MM,往后走可以拉6对、8、9对闸,并逐步减小。
拉梯形闸,要求砖坯要干,砖坯进窑就加温,出高产量。
桥型闸,2、3车位是最低的,8、9车位也是最低的,中间是最大的,也就是风闸呈中间大两头小分布格局。
隧道窑操作规程
一、烧成操作规程
1、必须按规定的烧成制度烧成。
2、升温时温度不稳定窑调节电磁阀开启度或调压。
3、热电偶温度显示和电子控制仪器保证窑内温度适当,符合烧成曲线。
二、设备检查与保养
1、经常巡视循环泵及水温情况,观察油面及顶车机情况,经常检查窑体情况。
2、电机保证正常油润及足量的柴油,停电必须通知电工发电。
三、安全操作规程
1、隧道窑开始运行时,空窑车必须在窑内运转3周,注意观察曲封情况及顶车机运行情况。
2、烘窑先把空窑车码上砖垛在窑内运行,点火烘窑用专用点火装置时注意窑内情况,必须处于负
压状态。
3、启动排烟风机再启动助燃风机,点火时注意点不着时必须把气关掉,以免隧道窑内残留气体。
4、烟风机启动后,助燃风机启动,助燃风机先按下第一个按钮等启动后,把变频器设定到33确
定。
5、点燃后经常观察、巡视烧嘴情况,仔细检查有无结焦、堵塞。
6、若停电,首先把压力降低,若在5分钟之内发电机能正常工作则不用关气,在5分钟之内发
电机不能正常启动则停气。
四、烧成质量要求
1、合格率标准为92%
2、严禁欠烧、过烧。
3、严禁不按操作规程操作,严禁升温过快发生。
4、严禁窑内温差过大。
《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设计学生:学号:181000435专业班级:材料10级(4)班指导教师:二○一三年九月四日目录一、前言..................................................... - 1 -二、设计任务和原始数据........................................ - 2 -2.1设计任务................................................. - 2 -2.2课程设计原始数据......................................... - 2 -三、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 3 -3.1隧道窑容积的计算......................................... - 3 -3.2隧道窑高、宽、长度及各带长度计算......................... - 4 -四、工作系统的安排............................................ - 6 -4.1预热带工作系统........................................... - 6 -4.2烧成带工作系统........................................... - 7 -4.3冷却带工作系统........................................... - 7 -五、窑体材料以及厚度的确定.................................... - 9 -六、燃料燃烧计算............................................. - 11 -6.1燃烧所需空气量计算...................................... - 11 -6.2燃烧产生烟气量计算...................................... - 11 -6.3燃烧温度计算............................................ - 12 -七、预热带和烧成带热平衡计算................................. - 14 -7.1热平衡计算基准及围...................................... - 14 -7.2预热、烧成带热收入项目:................................ - 15 -7.3预热、烧成带热支出项目:................................. - 18 -7.4预热、烧成带平衡热计算.................................. - 20 -7.5预热、烧成带热平衡表.................................... - 20 -八、冷却带热平衡计算......................................... - 21 -8.1冷却带热收入项目:...................................... - 21 -8.2冷却带热支出项目:...................................... - 21 -8.4冷却带热平衡表.......................................... - 23 -九、选用烧嘴及燃烧室计算..................................... - 23 -十、排烟系统的计算及排烟机的选型 ............................. - 25 -10.1排烟系统的设计......................................... - 25 -10.2 阻力计算............................................. - 26 -10.3 风机选型............................................. - 29 - 十一、结束语................................................. - 31 - 十二、参考文献............................................... - 31 -一、前言隧道窑始于1765年,当时只能烧瓷的釉上彩,到了1810年,有可以用来烧砖或器的,从1906年起,才用来烧瓷胎。
隧道窑课程设计说明书《无机非金属材料》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班级:材料10级(4)班指导教师:二○一三年九月四日目录一、前言..................................................... - 1 -二、设计任务和原始数据........................................ - 2 -2.1设计任务............................................ - 2 -2.2课程设计原始数据.................................... - 2 -三、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 3 -3.1隧道窑容积的计算.................................... - 3 -3.2隧道窑内高、内宽、长度及各带长度计算 ................ - 3 -四、工作系统的安排............................................ - 5 -4.1预热带工作系统...................................... - 5 -4.2烧成带工作系统...................................... - 6 -4.3冷却带工作系统...................................... - 6 -五、窑体材料以及厚度的确定.................................... - 7 -六、燃料燃烧计算.............................................. - 8 -6.1燃烧所需空气量计算.................................. - 8 -6.2燃烧产生烟气量计算.................................. - 8 -6.3燃烧温度计算........................................ - 8 -七、预热带和烧成带热平衡计算................................. - 11 -7.1热平衡计算基准及范围............................... - 11 -7.2预热、烧成带热收入项目:........................... - 11 -7.3预热、烧成带热支出项目:............................ - 14 -7.4预热、烧成带平衡热计算............................. - 15 -7.5预热、烧成带热平衡表............................... - 15 -八、冷却带热平衡计算......................................... - 16 -8.1冷却带热收入项目:................................. - 16 -8.2冷却带热支出项目:................................. - 16 -8.4冷却带热平衡表..................................... - 18 -九、选用烧嘴及燃烧室计算..................................... - 18 -十、排烟系统的计算及排烟机的选型 ............................. - 19 -10.1排烟系统的设计.................................... - 19 -10.2 阻力计算 ........................................ - 20 -10.3 风机选型 ........................................ - 22 - 十一、结束语................................................. - 24 - 十二、参考文献............................................... - 24 -一、前言隧道窑始于1765年,当时只能烧陶瓷的釉上彩,到了1810年,有可以用来烧砖或陶器的,从1906年起,才用来烧瓷胎。
隧道窑点火操作规程隧道窑是一种用于砖瓦和陶瓷制品生产的窑炉,其操作规程对于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下面是隧道窑点火操作规程的范例(约1200字):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1 检查设备和安全装置是否完好,如瓦斯管道、燃烧器、排风装置等。
1.2 清理窑炉内外的积尘和杂物,确保窑炉的正常工作。
1.3 检查电气线路和开关是否正常,确保设备的电气安全。
1.4 准备好所需的燃料和辅助材料,如煤炭、燃气、点火器具等。
1.5 清理窑炉和砖瓦,确保生产过程的卫生和产品质量。
二、点火操作步骤2.1 打开窑炉门和排风装置,并开启通风系统,确保燃烧产生的废气能够顺利排出。
2.2 根据窑炉的设计要求,将燃料(如煤炭)放置在窑炉的适当位置。
2.3 使用点火器具点燃燃料,并在燃烧过程中逐渐增加燃料的量,保持燃烧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4 关注窑炉内部的温度变化,确保温度的升高符合设定要求。
2.5 监控废气排放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确保废气排放符合环保标准。
2.6 监测窑炉的压力和烟气排放,确保窑炉的正常运行。
2.7 如果窑炉出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或烟气排放不正常,应立即停止点火操作,并进行检修和处理。
2.8 当窑炉达到设计温度后,根据生产计划调整燃料的供应量,并控制燃料的燃烧和炉内温度,使窑炉能够保持在稳定状态。
2.9 定期检查窑炉的燃烧器和烟道,确保其正常工作和清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护和保养。
三、操作安全注意事项3.1 燃料的储存和处理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储存和供应过程中不发生火灾和安全事故。
3.2 点火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用具,如耐高温手套、防热服装等,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3.3 对于不熟悉窑炉操作的工作人员,应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3.4 定期对窑炉进行维护和保养,如清理烟道和燃烧器,检查电气线路和安全装置,确保窑炉的正常工作。
3.5 在点火操作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窑炉内外的温度和压力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
山东曲阜琉璃瓦厂90M隧道窑窑炉操作说明书黄冈市中洲安达热工设备有限公司2011年2月22日目录第一章:该隧道窑简介1-1 概述 (4)1-2 主要技术性能 (5)第二章:窑体2-1 窑体主要结构 (6)2-2 窑体各带及作用 (6)2-3 各段砌体结构 (7)2-4 窑体其他结构 (7)第三章:传动系统——窑车、托车、回车线及顶车机3-1 工作原理 (9)3-2 窑车 (9)3-3 自动回车线 (10)3-4电动托车 (11)3-5 油压推杆机 (11)3-6 窑车轨道 (12)3-7 传动标准件易损件表 (13)第四章:燃烧系统4-1 天然气管道 (13)4-2 燃烧器 (14)4-3 助燃风管道 (17)4-4 燃烧系统的调试 (18)第五章:通风系统及设备5-1 窑头封闭气幕 (19)5-2 排烟系统 (20)5-3 搅拌风气幕 (21)5-4 急冷风系统 (21)5-5 抽余热系统 (22)5-6 窑尾冷却风系统 (23)5-7 窑尾自然排空罩 (23)5-8 风机型号表 (23)5-8 该系统的特点 (23)第六章:操作控制及自动调节系统6-1 控制工作原理 (24)6-2动力系统 (24)6-3 压力系统 (25)6-4运行安全保护系统及报警系统 (25)6-5 热工控制系统 (26)第七章:点火、烘窑及热调试7-1 点火前的准备 (28)7-2 点火 (29)7-3 烘窑及热调试 (30)7-4 在烘窑、调试期间应该注意的问题 (33)第八章:隧道窑及事故处理8-1 停电 (33)8-2 停气 (33)8-3 顶车机故障 (34)第一章:该隧道窑简介1-1 概述本窑是天然气明焰烧成隧道窑,是我公司开发的新型节能系列窑炉之一。
在结构上采用分节按模数预制,现场组装的方法,保证了制造精度,缩短了安装时间。
在烧成方式上采用既可匣钵装烧,又可明焰裸烧的方法,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了烧成周期。
隧道窑烧成工安全操作规程
隧道窑烧成工安全操作规程
一、安全管理
1.生产经理为安全负责人,统一领导安全工作,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考核制。
2.生产经理要求全体员工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坚决杜绝违章操作。
3.对隧道窑、烟气净化系统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完好、安全,未经检查不得投入生产。
4.对隧道窑一期的上部炮位进行打擦清洗,并在清理的同时查看炉底结渣情况,大幅度降低建炉时的高温沉积物的影响。
二、工作流程
1.开启隧道窑内照明灯光,进行严格的检查,保证窑内工作前后安全。
2.将煤料从料仓以可控的速度投入窑内,煤波高度不得超过窑内一半,以避免高波压坏窑门。
3.随着温度逐渐升高,适当调整窑门位置,避免窑门炸裂。
4.炉底积渣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停炉进行清理。
清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防火防爆。
三、安全防护
1.工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防毒面具、安全帽、手套等。
2.工作站必须设置紧急停机按钮,以应对突发状况。
3.在窑门较为狭小的区域内,要设置安全护栏,并进行警示标识。
4.窑炉周围不得放置易燃危险物品,如桶装油、氧气瓶等。
以上就是隧道窑烧成工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规程,确保安全生产,是我们生产的关键。
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一、原始数据 (2)二、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 (3)三、工作系统的确定 (5)四、窑体材料及厚度的选择 (6)五、燃烧系统计算 (6)六、物料平衡计算 (7)七、预热带及烧成带的热平衡计算 (8)八、冷却带热平衡 (12)九、烧嘴的选择 (15)十、后记 (15)十一、参考文献 (15)一、原始数据1.1 设计题目:年产600万件10寸平盘隧道窑设计1.2 设计技术指标、参数:坯料的化学组成(%):产品的规格:平盘直径=238mm 高度=40mm单重: 0.35Kg每件坯体线收缩率 10%入窑水分:1.8%产品合格率:94%工作日:350天夏季最高气温:38 o C烧成制度:周期19小时最高烧成温度:1310o C气氛制度:还原气氛燃料:液化气Qnet=110 MJ/Nm3窑具:SiC棚板、SiC支柱1.3 温度制度的确定根据制品的化学组成、形状、尺寸、线收缩率及其他一些性能要求,制订烧成制度如下:20℃——500℃ 4小时预热带氧化气氛500℃——950℃ 2.5小时预热带氧化气氛950℃——1200℃ 2小时烧成带强还原气氛1200℃——1310℃ 1.5小时烧成带弱还原气氛1310℃保温1小时烧成带弱还原气氛1310℃——700℃ 2小时急冷带700℃——400℃ 4.5小时缓冷带400℃——80℃ 1.5小时快冷带1.4 窑型的选择窑车式明焰隧道窑,棚板裸烧。
二、窑体主要尺寸的确定2.1 坯体规格238/(1-10%)=264.44mm 40/(1-10%)=44.44mm因此坯体规格:264.44mm*44.44mm2.2 窑内宽的确定装车方法的确定:(车上棚板的放置方法)沿车的长度方向装3行棚板,每个棚板的间距为20mm,与棚板车边间距为20mm。
沿车的宽度方向装2行棚板,每个棚板的间距为40mm,棚板与车边间距为30mm。
棚板采用的规格为:530*530*12 mm支柱:40*40*50 mm窑车车面的尺寸:Le(长)=1650mm Be(宽)= 1160mm窑内宽=1160+20*2=1200mm2.3 窑内高尺寸的确定:1)窑内高度为:(50+12)*18+4=1120mm窑车高度的确定:轨面到窑车衬砖面的高度为700mm,为了避免火焰直接冲刷制品,窑车上设200mm 高的通道(由50mm厚的耐火粘土板及粘土砖组成)窑车的高度为:H(车)=700+50+200=950 mm取拱心角a=600,则窑车装载平面至拱脚高:为1120mm2)拱高f的计算:拱顶拱心角:a=60of=0.134*1200=160.8mmR=1048.57mm侧墙的总高度(轨面至拱脚):h=950+1120=2070mm则由窑车的台面到拱顶的高度为:h=1116+160.8=1280.8mm轨面至拱顶:H=950+1280.8=2230.8mm2.4 窑体有效长度的确定每块棚板制品装4件,则:装车密度Ge= 4*6*18=432件/车装窑密度:432/1.65=261.818件/米窑长=(生产任务*烧成时间/年工作日)/成品率*装窑密度=(5500000*19/350*24)/0.94*261.818=50.55m窑内容车数:n=L/1.65=31辆窑车的有效长度为:n*1.65=51.2m2.5 窑体各带长度的确定预热带长Ly=(预热时间/总烧成时间)*总长=6.5/19*51.2=17.5m烧成带长Ls=(烧成时间/总烧成时间)*总长=4.5/19*51.2=12.1m冷却带长Lv=(冷却时间/总烧成时间)*总长=8/19*51.2=21.6m2.6 窑体总长度的确定考虑到窑车的受热膨胀,冷却带应增加0.3m,设进车室2m,出车室2m.窑体总长为L=51.2+0.3+2+2=55.5m推车时间: 19*60/31=36.77(分/车)每小时推车数:60/36.77=1.631(车/小时)三、工作系统的确定3.1 排烟系统在预热带2到10设置9对排烟口,每车位一对。
窑炉使用说明书封面目录第一章、窑炉本体、隧道窑工作系统及配套运转设备系统一、窑体构造二、隧道窑工作系统三、配套运转设备系统第二章、隧道窑工作原理一、隧道窑内部气体流动二、隧道窑内的传热第三章、烘窑与点窑一、准备工作二、程序和步骤三、点火烧窑四、注意事项第四章、窑炉温度调节及操作控制一、温度曲线(焙烧曲线)二、隧道窑的特征三、干燥窑和隧道窑各段温度调节四、干燥的影响五、正常操作及思路1、发热量2、进车速度3、码坯方式4、风机调整六、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操作1、停电2、焙烧段温度偏低、偏高的纠正3、焙烧段前移、后移的纠正4、焙烧段过长、过短的纠正5、车底温度高的纠正6、非正常情况处理第五章、停窑步骤第六章、整体操作注意事项第七章、应建立的几种概念一、整体性、宏观性二、预见性、滞后性三、统一性第八章、设备维护保养第九章、焙烧后成品常见问题和防治一、裂纹二、石灰爆裂三、黑心砖四、泛霜五、砖面烧焦起泡六、欠火砖七、哑音砖第十章、窑炉操作规程一、准备工作二、进车三、点火前检查四、操作注意事项第一章、窑炉本体、隧道窑工作系统及配套运转设备系统一、窑体构造1、生产设备:我公司使用窑炉为连续式窑车隧道窑和干燥窑。
干燥窑顾名思义,起到干燥砖坯作用,干燥窑内热量主要靠隧道窑抽取冷却段的余热和部分预热段的烟气提供。
隧道窑靠砖坯自身释放的热量来烧制。
2、窑体长度:干燥窑长80米,隧道窑长80.6米,其中0.6米为5道窑门所占长度。
3、窑体容量:窑车长度2米,可容纳40辆窑车。
4、干燥窑结构:普通红砖支撑墙结构。
温度不可超过200℃。
5、隧道窑构造顶部:采用耐高温平吊顶结构。
墙体:高温带:由内到外依次为粘土耐火砖,硅藻土保温砖,硅酸铝纤维干法毡和红墙外墙。
低温带:由内到外依次为粘土耐火砖,加气堇青石砖和红砖外墙。
基础:采用毛石砌筑垫层,上层贯通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结构。
二、焙烧窑工作系统隧道窑按结构划分为三段:预热段、焙烧段(也可称烧成段)、冷却段。
目录前言------------------------------------------------------------------4一、隧道窑系统的结构1、窑体、窑门----------------------------------------------------------42、风机-------------------------------------------------------------------63、管路系统-------------------------------------------------------------74、中控系统-------------------------------------------------------------85、窑车-------------------------------------------------------------------96、顶车机等设备-------------------------------------------------------10二、隧道窑系统的操作1、干燥的影响----------------------------------------------------------112、正常操作及思路①发热量-------------------------------------------------------------12②进车速度----------------------------------------------------------12③码坯方式----------------------------------------------------------13④风机调整----------------------------------------------------------143、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操作①、停电-------------------------------------------------------------15②、焙烧段温度偏低、偏高的纠正----------------------------15③、焙烧段前移、后移的纠正----------------------------------16④、焙烧段过长、过短的纠正----------------------------------16⑤、车底温度高的纠正-------------------------------------------17⑥、非正常情况处理----------------------------------------------18三、应建立的几种概念1、整体性、宏观性----------------------------------------------------182、预见性、滞后性----------------------------------------------------193、统一性----------------------------------------------------------------19四、常见缺陷应对1、裂纹-------------------------------------------------------------------192、石灰爆裂-------------------------------------------------------------203、黑心砖----------------------------------------------------------------20前言烧成车间隧道窑系统是砖厂最大的设备。
只有熟知其结构及相互影响关系,才能正确的操作使用。
这里结合自己在项目建设及前期生产期间对隧道窑系统的操作与体会,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写的不太深奥,没有理论上的探讨,更多是实际生产情况的总结,肯定会有错误之处,也写的很零乱,请指出纠正,希望下一稿能完善。
隧道窑系统操作影响因素很多且互相关联,也试想制定一个较固定生产工艺稳定生产,但困于许多参数不稳定(发热量、卸车、设备故障等)总难以执行。
现在把操作中应掌握的内容一起列出,希望起到的是“授之以渔”的作用。
一、隧道窑系统的结构1.窑体、窑门系统有干燥窑(宽4.6m×长66m,15个车位)、隧道窑(宽4.6m×长157m,36个车位)组成,平吊顶结构,是一种连续式的烧成设备。
其主体为一条类似铁路隧道的长通道,通道两侧用建筑材料、耐火材料和保温材料砌成窑墙,上面为耐火材料吊装而成,下部为沿窑内轨道移动的窑车构成窑底。
窑顶16~23车位有10排投煤孔,每排间距2900mm,正好2/3窑车长度,且位置正好位于窑车两垛中间,便于投煤。
两边侧墙10~30车位均有看火孔,也位于窑车两垛中间,用于看火操作判断。
打开孔盖,也可方便判断该处压力情况。
正常操作零压点应控制在焙烧带后(27车位左右),前面负压,后面正压。
焙烧段微负压操作,保护窑体。
注意顶压、侧压在大断面隧道窑中同一车位有很大区别,往往会有窑顶投煤孔冒烟呈正压而同一车位侧墙观察孔仍呈负压状态。
零压点的控制从保护窑体来说应指的是顶压。
干燥窑应保持大风、低温、微正压操作,才能保证干燥效果,出口窑门处应热风外溢。
隧道窑侧面有四个入口可下到窑车底,前后各两个。
最前面一个接入抽车底风管、风机,接口处应密封严密,防止漏风影响抽车底风效率;第二个为出人孔,第三个为进人孔,设计意为巡检人员由进人孔进入窑底巡视窑车及窑内轨道后由出人孔上来;第四个为车底风机进风入口,上不得盖板,应盖网格,保证窑外冷风进入车底。
进人孔应防止车底冷风外溢,平常加盖板,人进去时打开。
出人孔也应加盖板,因此处离抽车底风机很近,不加盖板会“短路”使冷风进去而影响车底热风抽出;但实际情况要根据此处压力判断盖何类型盖板:若热风外溢,应盖网格;若冷风往里抽,则加盖板。
此处影响与送热风机频率有关,送热频率38Hz以上时抽力较大,应加盖板(请注意观察)。
注:巡检时查窑尾端应冷风进入车底,前窑应把车底热风尽量排出。
窑体侧墙和干燥窑顶有加砂管,始终应保持2~5mm粒径的石英砂充满,且每天有正常补充量,因为砂封槽内的石英砂会有窑车行进时砂封板带出。
加砂量太多或太少应及时查找是否砂封槽断开或加砂管堵塞。
窑门:进口端第二道门是截止门,其应恰好地落在窑车上,其密封良好对干燥、焙烧压力气氛的稳定至关重要。
压力参数有异常时,此方面因素往往被忽略。
第一、第二道窑门之间的车位是储备车位,不参与窑内干燥或焙烧的气氛。
一般进车时间较长(20分钟/车),为保证进车时压力影响较小,不允许两道门同时开启。
2.风机排烟、送热风机:风量很大,约7万立方米/小时,可变频(使用时送热风机应避开20~25Hz的共振区间),有轴承座循环水冷却系统(水箱在干燥窑顶,水温超55℃要更换冷却水);风机进口连接处有百叶窗式“闸阀”,必须注意开关状态且应处于打开位置,有时烟气排不出去却忽略该处的原因。
要注意开启脱硫风机对排烟风机效率的影响,现在脱硫与排烟风机串联在一起,开启脱硫风机时应适当降低排烟风机频率或调小排烟风管闸门保持窑内压力稳定。
排烟、送热风机一般不允许停开,当变频器故障时,可转换为工频启动,此时也应调小排烟、送热风管闸门保持窑内压力稳定。
抽车底风机串在送热管路上,车底热风一定要经过送热风机才能排到干燥窑。
若送热风机故障或送热频率很小,则自然会影响车底热风抽出,车底温度自然会逐渐升高。
若送热频率太大,则车底负压高,也易把车上高温气体抽下来,车底温度也会逐渐升高。
所以调风机时要综合考虑各个相关因素(干燥、焙烧,车上、车下等)。
车底冷却风机在33车位车底,外面观察不到。
车底巡检时要观察运转是否正常,风筒布是否脱落。
窑尾冷却风机在窑门上,其作用是提供砖坯燃烧所需氧气及冷却已经烧好的砖。
其与排烟风机联合作用决定窑内车上零压点位置。
排烟风机频率小、窑尾冷却风机开的多,则零压点前移;反之相反。
排潮风机位于干燥窑进口顶部,作用是把干燥室潮气排走。
注:每班必须巡检各风机状态,只在控制室就能把隧道窑系统操作好是不现实的。
排潮风机转向接反、抽车底风机皮带断等事故几天无人发现均是我厂操作人员责任心与业务水平的真实体现。
3.管路系统排烟系统管路:隧道窑前5对从侧墙上引出的风管汇总到排烟风机将预热带低温废气、砖坯在预热带排出的干燥残余水分、化学结合水等所产生的水蒸气经吸尘脱硫处理后排放至大气。
此段废气中会带有烘窑点火时的柴禾、木炭、煤末、小碳块等杂物,再加上蝶阀设置半开时极易堵塞管路,应检查并定期清理。
高温烟热管路:排烟管路后的3对管,将预热带中较高温度、较低湿度的烟气抽出,经过管道、送热风机把烟气送到干燥窑进行湿坯的干燥。
注意此管路闸门打开后将加大窑内负压,使火更易往前走。
也会影响抽车底热风的排出。
冷却带余热管路(送热管路):隧道窑侧墙上后6对管,把冷却带干净的余热送至干燥窑进行湿坯的干燥,同时也加快烧成后砖坯的冷却,提高产量。
一般冷却带余热可满足砖坯干燥的热量要求,不需要抽取预热带高温烟热。
干燥窑顶管路的四道闸门应呈阶梯开放设置(后大前小),防干燥窑前部温度过高造成湿坯进窑后温差过大干燥过剧产生干燥裂纹。
车底风管路:冷风经车底冷却风机送入后逐渐被加热,通过抽车底风机、送热风机把干净的车底热风送至干燥窑。
车底热风排不出往往比冷风进不去更危险隧道窑安全。
注:在送热管路上,加有一个直通大气的闸门,当送热温度过高(250℃以上)危险到送热风机安全时,可打开此闸门进冷风降温。
4.中控系统中控系统用于监测、辅助操作、记录隧道窑系统。
有各风机开启、调频,各探头温度、压力监测的功能。
风机前已叙述,这里明确探头作用。
测温探头要明确类型、量程、位置、长度等,见表一。
我们几次进货不能用、换错型号造成显示不正确均是不愿去多了解一点知识,不愿上到窑顶去看看真实工况。
安装时保证每个探头伸出窑顶2~3cm,避免窑内压力变化时受火苗熏烤探头变化导致显示温度变化很大。
(如未伸出,则探头受压力影响更大;如果伸出过长,则可能拌到砖垛。
)如果生产中遇到火前移现象,注意第8、10车位探头热电偶最高测量温度为600℃(编号104、105、204、205),此处温度如果长期处于600℃以上,会烧坏热电偶。
如不能短时纠正窑内温度,此时应把该编号热电偶抽出窑外。
表一、凤飞砖厂隧道窑测温探头型号压力探头每条隧道窑两个用来测焙烧段车上、车下压力(19~21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