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历史培优大一轮人民(课件 新题培优练)(含最新2019高考题) (9)
- 格式:ppt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37
专题质量检测(三)(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高考命题研究专家原创卷)1949年春,毛泽东在同有关人士谈话时提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加新政协并在新中国参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共产党一起担负管理国家和建设国家的历史重任。
据此可知()A.民主党派自愿接受中共的领导B.民主党派的地位将发生根本变化C.民主党派仍具有在野党的特性D.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已正式确立解析:选B。
由毛泽东提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加新政协并在新中国参政可知,民主党派是新中国的参政党,参与国家大事的协商和管理,和在野党是不同的,说明民主党派的地位将发生根本变化,故B项正确,C项错误。
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故D项排除。
2.(2019·南京模拟)到1951年10月,全国有27个省、8个行署、146个市、2 038 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到1952年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
这表明当时() A.基层民主制度开始确立B.“民主建政”有利于国家政权建设C.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D.人民代表大会制保障人民当家做主解析:选B。
省、市、县、区、乡召开人民代表会议不属于基层民主制度,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民主政治建设的开展有利于保障国家政权建设,故B项正确;民主统一战线是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人民代表会议,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人民代表会议是为了保障国家政权建设,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1954年建立的,故D项错误。
3.(2019·资阳模拟)在各级人大召开的基础上,1953年1月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
3月,全国政协邀请各界民主人士500余人进行15次座谈宪法草案初稿。
人教历史2019高考一轮优练题(16)李仕才一、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我国的外交史上有许多饶有兴味的外交故事,如“瓷盘外交”“兰花外交”“围棋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和“舞剧外交”等。
这体现了新中国A. “求同存异”思想的广泛实践B. 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C.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及其实践D. 外交基本格局的奠定【答案】B【解析】如“瓷盘外交”“兰花外交”“围棋外交”“乒乓外交”“熊猫外交”和“舞剧外交”说明新中国外交一直随着国际局势和国内需要进行与时俱进的改进,体现出灵活、务实的外交策略,B正确;A是万隆会议;C属于一直奉行的外交原则;D是奠定说法绝对。
2、孙中山说:“平均地权者,即井田之遗意也。
井田之法,既板滞而不可复用,则惟有师其意而已。
”由此可见他A. 借助古代政策宣传民生主义B. 受到西方经济思想的影响C. 迎合了农民要求土地的愿望D. 经济方面有复古的倾向【答案】D3、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
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
”由此可知,当时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 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 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参加下层民众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畸形的发展”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分裂,故C正确;当时的工农运动是配合北伐战争的,因此工农运动不可能会决定战争的走向,故A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故D错误。
【考点定位】近代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国民革命运动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13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20世纪90年代,“基本上是摆个地摊就能发财的年代,敢下海就能淘来第一桶金。
”大量公务员“下海”经商,社会上出现了“下海潮”。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 市场经济体制已经正式确立B. 国内供需矛盾较为突出C. 政治体制剧变引发经济变革D.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变革【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市场经济的发展,90十年代许多人下海经商生意火爆,说明社会需求较大,B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90年代没有明显的政治体制的调整和变革,C 不正确;D“开始”说法不正确。
2、中国历史上,明代的言官(负责监督与上谏)声名显赫。
在许多重大问题中,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甚至多次出现集体跪谏、不畏死难,或前赴后继、持续极谏的场面。
明代言官这些行为A. 说明言官政治地位高于百官B. 源于儒家伦理和道德的影响C. 奠定了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D. 表明明代皇权受到有效制约【答案】B【解析】明代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这并不能说明言官政治地位高于百官,故A错误;言官集体跪谏、不畏死难,体现了忠君与气节精神,源于儒家伦理和道德的影响,故B正确;言官制度并非制约腐败的政治基础,故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明代皇权受到有效制约,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关键信息“言官冒死上谏,秉直弹劾”,学生应该从儒家伦理和道德中的忠君与气节的影响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或史实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3、20世纪30年代被称为“电影的黄金时代”,在好莱坞每年制作的约500部中,有大量的黑帮片、牛仔片和马克斯兄弟的搞笑片,还有大量的历史冒险剧和荒诞戏。
这些电影在美国广泛流行是因为A. 欢娱和幻想给恐慌中的人们以消遣B. 诙谐和幽默给战争中的人们以抚慰C. 夸张和想象给富足的人们以鼓舞D. 历史和冒险给社会主义革命中的人们以引领【答案】A【解析】20世纪30年代是经济危机时期,社会一片萧条,人们生活在困苦的边缘,而电影事业能够对人们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所以会获得巨大发展,A正确;20世纪30年代前期没有战争,不存在抚慰战争中人们的心灵的问题,排除B;夸张和想象,是电影艺术自身的发展表现,它不可能决定电影艺术是否还流行,电影广泛流行,主要是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排除C;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没有出现革命浪潮,电影不可能起到引领作用,排除D。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表为我国基层直接选举制度的创新统计(单位:个)。
这些创新A. 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B. 表明直接选举成为我国选举制度的主流C. 诠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观念D. 说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全国基本普及【答案】C2、下图是马星驰在1918年所作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出A.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虚伪B. 提倡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必要C. 民国初期议会民主迅速发展D. 官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动【答案】B点睛: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
(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
3、1897年,大连作为通商口岸对外开放。
在开港后的两三年中先后超过了天津和汉口,1917年更是越过广州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出口港。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 北洋政府实行对外开放B.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 北方经济地位日益上升D. 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D4、据宋史载,“朝廷政事,以民为本。
与民亲者,莫如逐路监司,及州长吏。
祖宗以来,常重其选。
故监司辞见皆得上殿,而州长吏,人数猥多,不可人人廷见。
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
对材料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A. 宋代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B. 强调选官采用等级授职C. 宋代防止官员失职危害民生D. 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宋代的地方要员在离京赴任时,通常要当面向皇帝本人辞行,时称“陛辞”“辞见”等,以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但其实质意图是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与“祖宗以来,常重其选”“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相符合,排除D项,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古代是专制制度,不是民主,排除C。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一轮优练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李仕才一、选择题1、下表为我国基层直接选举制度的创新统计(单位:个)。
这些创新A. 反映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B. 表明直接选举成为我国选举制度的主流C. 诠释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观念D. 说明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在全国基本普及【答案】C2、下图是马星驰在1918年所作的漫画。
该漫画反映出A.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虚伪B. 提倡民主促进思想解放的必要C. 民国初期议会民主迅速发展D. 官僚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反动【答案】B点睛:准确判定主题喻意,是解答历史漫画题的关键。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注意的问题有:(1)读懂历史漫画的内涵,清晰了解当时的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历史信息。
(2)深刻领会其通过造型夸张手段和丰富想象力反映出的事件内在本质特征。
3、1897年,大连作为通商口岸对外开放。
在开港后的两三年中先后超过了天津和汉口,1917年更是越过广州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出口港。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 北洋政府实行对外开放B.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 北方经济地位日益上升D. 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D4、据宋史载,“朝廷政事,以民为本。
与民亲者,莫如逐路监司,及州长吏。
祖宗以来,常重其选。
故监司辞见皆得上殿,而州长吏,人数猥多,不可人人廷见。
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
对材料的本质理解正确的是A. 宋代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B. 强调选官采用等级授职C. 宋代防止官员失职危害民生D. 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宋代的地方要员在离京赴任时,通常要当面向皇帝本人辞行,时称“陛辞”“辞见”等,以彰显皇帝的信任与恩宠,但其实质意图是加强对地方要员的控制,与“祖宗以来,常重其选”“则择其州之要重繁剧、与夫沿边守御之地为长吏者,则许上殿”相符合,排除D项,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古代是专制制度,不是民主,排除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