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第六章《童谣活动 小老鼠上灯台》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小老鼠上灯台》教案(通用5篇)《小老鼠上灯台》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2、能用简约的仿照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欢乐。
活动预备:1、一套自制的儿歌操作教具〔或老鼠和猫的布绒玩具〕。
2、儿歌《小老鼠上灯台》磁带。
重难点:重点:学说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感。
难点:能用简约的仿照动作表现儿歌,体验表演的欢乐。
活动过程:〔一〕说儿歌猜谜语。
1、老师讲解并描述谜面“两撇小胡子,油嘴小牙齿,贼头贼脑,喜爱偷油吃”。
2、幼儿依据阅历猜想谜底。
〔老鼠〕3、老师出示教具老鼠,提问:小老鼠最怕谁?〔猫,老师出示教具猫〕〔二〕学习儿歌。
1、老师边操作教具,边完整念儿歌一遍。
2、提问:小老鼠去干吗?猫来了,小老鼠怎么样?小老鼠一可怕就怎么样了?〔引导幼儿分别用动作来表现一下小老鼠的不同动作〕3、老师再次边操作教具完整念一遍儿歌,其中“猫来了”这句话后,幼儿加念“喵——”,以增加幼儿的参加性,满意幼儿的爱好。
4、师幼边拍手〔拍肩〕,边念儿歌,体验儿歌的`韵律感。
5、老师用双手做道具和角色进行无声表演,请幼儿配念儿歌。
〔三〕创编动作,表演儿歌。
1、请幼儿用简约仿照动作跟着老师一起表演儿歌内容二次。
2、引导幼儿争论:小老鼠滚下来的动作还可以怎么样表演?〔如渐渐下蹲,双手在胸前做环绕滚动状〕3、鼓舞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4、播放磁带,师幼集体边念边表演儿歌。
延伸活动:可在表演区继续表演《小老鼠上灯台》内容,鼓舞幼儿创编新动作。
附:《小老鼠上灯台》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猫来了,可怕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小老鼠上灯台》教案篇2目标:1、理解歌词内容,并能大胆创编动作。
2、感知音乐的强弱,并能用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强弱。
预备:音乐磁带《小老鼠上灯台》、录音机、幼儿用书、实物投影仪过程:1、观赏音乐《小老鼠上灯台》,并请幼儿依照幼儿用书上的图标做动作。
2、和幼儿争论歌词中的故事情节。
〔1〕小老鼠想要偷油吃,它怎么上灯台呢?〔2〕轻轻的走还是重重的走?〔3〕小老鼠最末滚下来的时候,是怎么摔下来的呢?是轻轻的还是重重的.?3、请幼儿学一学小老鼠走路的样子〔用脚尖轻轻的走〕,再请幼儿想想:假如你是一只大胖猫,走路时又是什么样子?比小老鼠用力吗?请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内容:
1.活动:自制打击乐器
2.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3.活动:《小老鼠上灯台》。
教学目标:
1.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自身制作打击乐器。
并根据音的长短、音色的不同,按声部敲击。
2.在唱念歌谣中巩固十六分节奏的学习。
复习后十六分节奏、附点四分音符。
训练学生的合奏才能。
教学重点:
施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充足应用各种资源制造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
启迪学生开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
制作打击乐器资料:木板、玻璃瓶、碗碟、筷子、小铁棍、铁丝、啤酒瓶、吸管、易拉罐、小药瓶、小石子、小木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出示自制的打击乐器,并用乐器为《小老鼠上灯台》伴奏。
二、自制打击乐器
1.介绍乐器及制作办法。
部分学生展现自制的打击乐器。
2.现场制造打击乐器。
分组活动:分发资料,小组合作制作,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多又好。
3.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用自制乐器在“骨碌碌碌”的处所演奏。
三、学习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1.拍手并按节奏朗读歌词。
2.用乐器伴奏读歌词。
3.学唱歌曲
随音乐轻声哼唱。
四、表演
1.分句启迪学生创编动作。
2.随音乐表演。
3.加打击乐器伴奏表演。
五、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制造打击乐器可用的办法。
幼儿园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小老鼠上灯台》
教案一:《小老鼠上灯台》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和模仿《小老鼠上灯台》这首歌曲。
2. 能够用正确的发声和节奏唱出这首歌曲。
3. 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二、教学准备:
1. 《小老鼠上灯台》歌曲的录音。
2. 灯台模型或画面图片。
3. 舞蹈动作的示范。
三、教学过程:
1. 准备阶段:
介绍歌曲《小老鼠上灯台》的背景。
给学生看灯台模型或图片,并解释灯台是一个指引航行的标志物。
2. 欣赏歌曲:
播放《小老鼠上灯台》的录音,让学生先跟随节奏听一遍。
3. 学唱歌曲:
让学生跟着录音,按照旋律和节奏学唱《小老鼠上灯台》。
4. 熟悉歌曲:
反复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整个曲调和歌词。
5. 学唱歌曲:
再次引导学生跟着录音,用正确的发声和节奏唱出这首歌曲。
6. 舞蹈动作:
根据歌曲的节奏,示范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摇头、摇尾巴、扭动身体等。
7. 唱歌和跳舞:
让学生边唱边跳,配合歌曲的节奏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8. 小结:
让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帮助他们巩固歌曲和舞蹈动作。
四、教学延伸:
1. 给学生分享一些关于灯塔和老鼠的有趣故事,并引导学生围绕这些主题进行创作,
例如绘制画作、编写小故事等。
2. 安排学生在音乐课表演唱歌和跳舞,展示他们学到的成果。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引导他们放松身体,享受音乐和舞蹈的乐趣。
同时,要注意把握节奏,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模仿和表达。
幼儿园小班小老鼠上灯台教案8篇含反思《幼儿园小班小老鼠上灯台教案8篇含反思》这是幼儿园小班小老鼠上灯台教案8篇含反思教案文章,小朋友们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小老鼠上灯台教案8篇含反思!(1)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老鼠上灯台》含反思【活动目标】1、进一步感知童谣内容,并能熟练地进行朗诵童谣。
2、通过游戏形式巩固童谣内容,让幼儿体会童谣的节奏、韵律和游戏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商量表达表现的形式,大胆表演。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1、学念童谣,能熟练地进行朗诵。
2、能根据童谣情景进行相应的游戏。
【活动准备】童谣图谱一份,小猫、老鼠头饰各一份。
【活动过程】一、图片导入,学念童谣。
1、师:“吱吱吱,吱吱吱”是谁来了呀?(出示老鼠图片)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啊?(模仿老鼠走路)2、今天小老鼠带来了一首有趣的童谣,童谣的名字就叫《小老鼠》,我们来听一听。
二、回忆童谣,出示图谱。
1、倾听童谣,记忆童谣内容。
师:童谣中,你听到了什么?2、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引导幼儿理解图谱。
3、你听了这首童谣后,感觉怎么样?三、童谣游戏,提高兴趣。
1、请幼儿集体扮作小老鼠去偷油吃,一幼儿扮作花猫躲在家里,小老鼠边念童谣边向灯台走去偷油,当念到最后一句时,老鼠迅速跑回家不被猫抓住。
游戏2-3次。
2、提高游戏难度:设置障碍,讲解游戏规则。
师:油被偷走了,花猫很生气,它呀还设置了障碍,我们怎么样才能过去呢?3、先请个别幼儿尝试,其余幼儿同他一起念童谣。
再集体尝试。
四、结束活动。
师:游戏真好玩,孩子们,让我们把这个好玩的游戏,有趣的童谣去教给我们的好朋友吧。
附童谣小老鼠,上灯台;举着喇叭,叫起来。
吹灭了灯,蹬翻了台;称王称霸好自在。
摇头又摆尾,喝油又吃菜;吹吹打打正高兴,一只花猫扑过来。
教学反思《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比较老的歌曲,但是歌曲诙谐幽默,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有很多家长在家教孩子唱的也是这首歌。
我在教学的时候,也有个别孩子已经会唱了这首歌曲。
《小老鼠上灯台》教案《小老鼠上灯台》教案(精选14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老鼠上灯台》教案(精选1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老鼠上灯台》教案篇1活动目标: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借助多媒体以及教具理解歌词内容。
2、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做灯台。
3、积极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的情绪。
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3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小老鼠指偶一手一只钢琴伴奏灯台教具小老鼠图片一只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幼儿随着《老鼠画猫》的音乐进入"洞外面的活动场景"。
师:今天我们来扮演一群小老鼠好吗?小老鼠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好吗?小老鼠走路是轻轻的,老师看看哪个小老鼠走路最轻,然后找一个位置坐下来,好吗?坐下引导幼儿向老师问好。
小老鼠表现真棒,老师还要看看哪只小老鼠最有礼貌,我们一起轻轻的转过身给各位老师问声好,然后轻轻的转过来,可以吗?二、发声练习。
老师:外面的空气真好呀!我们一起来做深呼吸吧!(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来做呼气、手插腰吸气。
)教师引导幼儿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动物的叫声》。
三、播放课件,理解歌词内容。
引导幼儿把每句歌词说完整。
1)播放课件师:哇,真香呀!什么东西这么香,我们去找找看。
鼠宝宝快看,那是什么?这油真香呀?王老师口水都要出来了,我好想去吃哦,原来香味是从这里发出来的。
谁来了?你们猜猜小老鼠来干什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小老鼠到底来赶什么来了好吗?哦,原来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我们继续看看:这个时候谁来了?喵喵喵猫来了,哎哟,这个时候小老鼠可着急了,在灯台上面下不来了,喵喵喵,猫来了,一不小心,叽里咕噜滚下来鼠宝宝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老鼠总结歌词一起重新再观看一次。
托班《小老鼠上灯台》音乐教案:感受音乐节奏的魅力。
一、音乐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小老鼠上灯台》的歌词和旋律;(2)能够跟着旋律节奏唱出歌词;(3)感受音乐节奏的魅力,像小老鼠一样有节奏地活动身体。
2.教学方法(1)唱歌教学法:让孩子们先听一遍《小老鼠上灯台》的旋律,然后通过唱歌的形式来学习歌词和旋律。
(2)身体教学法:让孩子们在唱歌的同时,通过身体动作来感知音乐节奏的魅力。
3.教学过程(1)唱歌学歌词:老师和孩子们先一起唱一遍《小老鼠上灯台》,让孩子们熟悉歌曲的旋律。
老师让孩子们复诵歌词,并教会孩子们歌词的发音和意义。
(2)唱歌跟着节奏:在孩子们熟悉了歌词后,老师可以用手拍节奏,让孩子们跟着节奏唱歌。
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醒孩子们注意音乐的节奏感和节奏强弱。
(3)身体动作:在唱歌的同时,老师指导孩子们做出相关的身体动作。
例如,“小老鼠上灯台,敲敲敲……”的时候,孩子们可以模仿老鼠的小手敲打,或者手指头敲打。
(4)活动游戏:在熟悉了歌词和旋律之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围成一圈,进行活动游戏。
例如,将一支手电筒当做“灯塔”,让孩子们轮流扮演“小老鼠”上去敲打手电筒,其他孩子则跟着唱歌和做出相关的动作。
二、感受音乐节奏的魅力通过以上的音乐教案,孩子们可以通过唱歌、动作、游戏等形式,充分感受到音乐节奏的魅力。
对于托班幼儿来说,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发展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运动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还可以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增强了孩子们的社交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对于家长也很重要,他们可以通过教育音乐教育来帮助孩子们,在家也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等形式,引导孩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对于未来孩子的音乐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裨益。
《小老鼠上灯台》这首童谣是一首非常适合托班幼儿的教学歌曲,它能够让孩子们在唱歌、动作、游戏等活动中感受到音乐节奏的魅力,对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小老鼠上灯台》教案《小老鼠上灯台》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能理解故事内容,根据图片叙述故事。
2、会用自然的声音唱,感受音乐。
3、喜欢集体游戏,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1、小老鼠上灯台的课件及音乐。
2、呼啦圈5个,跨栏两个,食物玩具若干。
活动重难点幼儿能够自己说出故事内容,并叙述出。
活动过程一、律动导入师:老师的家中呀出现了一个大大的老鼠,需要小朋友变成黑猫警长抓住他,让我们一起来抓小老鼠吧律动《黑猫警长》二、出示《小老鼠上灯台》的课件师:小朋友看一看这是什么?(老鼠)它要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小老鼠上灯台,上灯台?去灯台干嘛呢?(偷油吃)师:小朋友们说的很对,小老鼠的肚子饿了,想吃油,可是这时候,肚子吃的鼓鼓的,下不来了。
但是这时候听到喵喵瞄的声音,是谁的发出来的声音?(小花猫)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小猫来了,小猫看到小老鼠就扑上来,想吃掉小老鼠,小老鼠害不害怕呀?(害怕)小老鼠吓得叽里咕噜就从灯台上滚了下来。
三、播放《小老鼠上灯台》的音乐师:小朋友捉到老鼠了,我们一起跟着老师来跳个舞。
我们一起听一听这个音乐是什么。
PS:让幼儿拉着小火车,跟着老师边走边听着音乐一起跳舞。
四、游戏小老鼠运吃的师:小老鼠肚子饿了想出去找吃的,小朋友愿不愿意帮助它找好吃的?(愿意)老师讲一讲我们的规则:小老鼠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的跳过呼啦圈桥,翻过跨栏山,终于走到了藏食物的地方,小老鼠拿过了食物放回到自己的家中,不能插队,不能推不能挤。
五、活动结束师:小朋友们,活动一下小肩膀,拍拍小腿,休息一下。
《小老鼠上灯台》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看看、听听、讲讲儿歌,感受小上灯台找油吃的可爱形象。
2、大胆表演游戏,体验表演的乐趣。
3、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4、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PPT课件活动过程:一、导入(1)你们喜欢画画吗?(2)告诉老师你最喜欢画什么?我也喜欢画画,老师呀也画了一样东西,那现在就请你来猜,我画了一样什么,好不好,看哪个小朋友看的快,猜的对。
小老鼠上灯台教案优秀5篇小老鼠上灯台小班音乐教案篇一目标:1.感知儿歌的韵律感。
2、能用动作表现滚动的状态,体验表演的乐趣。
准备:灯台、老鼠纸偶、勺子、布、图片过程:一。
产生兴趣1、教师出示用布摭挡住的小老鼠上灯台。
看看是什么?2、教师讲述故事。
3、小老鼠最怕谁?为什么?二。
学习儿歌1、出示图片,边完整念儿歌一遍。
2、猫来了,小老鼠一害怕,就怎么样了?3、教师再次完整念一遍儿歌,其中在猫来了这句话后,幼儿加念喵,以增加强幼儿的参与性,满足幼儿的兴趣。
三。
学做动作1、教师用双手做道具和角色进行表演,如一只手做灯台,一只手扮演老鼠,请幼儿尝试念儿歌。
2、请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体验儿歌的韵律感。
3、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想表演吗?4、请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幼儿园小班《小老鼠上灯台》音乐课教案篇二设计意图:3—4岁的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
因此这个年龄段的的教学活动应更注重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小老鼠上灯台》是这首歌曲节奏感强,歌词简短而且朗朗上口、生动有趣,简短的几句话就能概括出“小老鼠偷油遇猫”的情景。
虽然是一首歌曲,但故事情节很完整,非常适合3—4岁的幼儿表演。
因此,我选择了《小老鼠上灯台》这节课。
活动目标:1、初步学唱歌曲,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2、借助灯台投影理解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尝试用动作表现情节。
3、乐意参加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跑回家的快乐情绪。
活动重点:学习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演唱的乐趣。
活动难点:理解歌曲内容。
活动准备:灯台聚光灯小老鼠指偶若干个活动过程:(一)做小手游戏,引起兴趣,初步感知乐曲。
(通过小手游戏,让幼儿在玩中进入了情境,开始了感知音乐节奏的学习。
)(二)理解歌曲、初步感知1、师:瞧谁来了!出示小老鼠“我是一只可爱的小老鼠,从我出生起,就听一位老奶奶抱着她的小孙子,唱着这样的歌谣,说歌词——。
《小老鼠上灯台》教案及反思《小老鼠上灯台》教案及反思1设计思想随着新年的到来,我们进入了十二生肖中的鼠年,大街上许多关于老鼠的形象图案有很多,孩子们非常感兴趣,而游戏又是孩子们最为喜欢的活动,《小老鼠上灯台》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间童谣,它歌词活泼、有趣,人们都很喜欢,所以我设计了这一个音乐游戏,使孩子从中体会到音乐游戏的乐趣,并从中体验到民间艺术的魅力。
活动目标1、在初步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演唱,感受音乐的.强弱。
2、体验音乐游戏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3、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4、让幼儿学会听口令玩游戏,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1、《小老鼠上等灯台》多媒体课件2、小老鼠头饰每个孩子一个,一个猫的头饰3、音乐磁带活动过程一、运用角色扮演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老师运用游戏的口吻说:"鼠年到了,孩子们,和妈妈一起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好吃的吧!"2、跟随音乐做活动身体的律动。
二、复习歌曲,感受乐曲的活泼、有趣。
师:"有一支描写我们老鼠偷油吃的歌曲,又有趣、又好玩,你们会唱吗?"1、幼儿演唱歌曲。
2、引导幼儿唱小老鼠偷油时要轻一些,唱猫来了时要重一些,感受乐曲的强弱变化。
三、观看多媒体课件,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人们还把这首歌配上了动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四、一起探索游戏玩法,幼儿游戏。
1、鼓励幼儿随音乐编动作。
2、共同制定游戏规则。
3、幼儿游戏。
指导:把小椅子当作灯台,幼儿随歌词爬到椅子上,等唱到"叽里咕噜滚下来"时才能跳下椅子来。
4、交换角色游戏。
五、结束部分。
"鼠宝宝们,今天我们玩的真高兴,天已经晚了,和妈妈一起回家吧!"活动延伸多收集关于老鼠的民间童谣,让孩子感受中国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
教学反思: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
一、教案主题:小老鼠上灯台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歌《小老鼠上灯台》的歌词和旋律。
2. 培养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
3. 通过对儿歌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小老鼠、猫等动物的特点。
三、教学内容:1. 儿歌《小老鼠上灯台》的歌词和旋律。
2. 儿歌中所涉及的小老鼠、猫等动物的特点。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儿歌《小老鼠上灯台》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 儿歌中所涉及的小老鼠、猫等动物的特点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练习,如小老鼠跳、猫步等。
2. 教学导入:向学生介绍儿歌《小老鼠上灯台》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3. 歌词教授:教授儿歌的歌词,引导学生跟唱。
4. 旋律教授:教授儿歌的旋律,引导学生哼唱。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小老鼠、猫等,进行儿歌表演。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儿歌《小老鼠上灯台》。
2. 学生能理解儿歌中所描述的小老鼠、猫等动物的特点。
3. 学生能在表演中准确地扮演各个角色,表现出儿歌故事的情节。
七、教学资源:1. 儿歌《小老鼠上灯台》的歌词和旋律。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小老鼠、猫等动物的特点。
3. 舞蹈动作指导资料。
八、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练习,如小老鼠跳、猫步等。
2. 教学导入:向学生介绍儿歌《小老鼠上灯台》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3. 歌词教授:教授儿歌的歌词,引导学生跟唱。
4. 旋律教授:教授儿歌的旋律,引导学生哼唱。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小老鼠、猫等,进行儿歌表演。
九、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
2.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儿歌的歌词和旋律。
3. 实践活动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4.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十、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展示所学儿歌《小老鼠上灯台》的歌唱和舞蹈动作。
2. 家长协助学生收集有关小老鼠、猫等动物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内容:
1.活动:自制打击乐器
2.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3.活动:《小老鼠上灯台》。
教学目标:
1.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自身制作打击乐器。
并根据音的长短、音色的不同,按声部敲击。
2.在唱念歌谣中巩固十六分节奏的学习。
复习后十六分节奏、附点四分音符。
训练学生的合奏才能。
教学重点:
施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充足应用各种资源制造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
启迪学生开发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用具:
电子琴、录音机
制作打击乐器资料:木板、玻璃瓶、碗碟、筷子、小铁棍、铁丝、啤酒瓶、吸管、易拉罐、小药瓶、小石子、小木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出示自制的打击乐器,并用乐器为《小老鼠上灯台》伴奏。
二、自制打击乐器
1.介绍乐器及制作办法。
部分学生展现自制的打击乐器。
2.现场制造打击乐器。
分组活动:分发资料,小组合作制作,比一比哪组做得又多又好。
3.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播放歌曲录音,引导学生用自制乐器在“骨碌碌碌”的处所演奏。
三、学习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1.拍手并按节奏朗读歌词。
2.用乐器伴奏读歌词。
3.学唱歌曲
随音乐轻声哼唱。
四、表演
1.分句启迪学生创编动作。
2.随音乐表演。
3.加打击乐器伴奏表演。
五、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制造打击乐器可用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