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信贷
- 格式:ppt
- 大小:250.50 KB
- 文档页数:31
336《商场现代化》8年月(下旬刊)总第58期倍多。
从全国来看,许多大城市房价的年上涨幅度达到7%~10%,有的城市最高的年涨幅达到28.9%.土地、住宅和其他房地产价格的不断飚升,对韩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都造成了巨大伤害,已经到非整治不可的时候了。
2.对房地产投机者课以重税韩国在整治房地产投机时,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举措:一是态度鲜明地宣布政府要直接抓“整治工作”。
特别是卢武铉总统宣布,“这是一场与房地产投机势力进行的战争”。
既说明这一整治任务的艰巨性,又表明政府要把整治任务进行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二是大造舆论。
房地产投机造成房价连年飙升,天怒人怨。
在政府表明要与房地产投机作坚决斗争的态度后,广大媒体也顺应形势参加了“斗争”,从而形成了强大的舆论攻势。
三是采用逐步升级的办法,用重税打击投机。
过去,对出售第二套或第三套房产的卖主征收30%的资本收益税,从2007年起,将其改为对出售第二套房产的卖主征收50%的资本收益税,对拥有第三套住房的卖主征收60%的资本收益税。
也就是说,投机者卖掉一套住房,政府就拿走一半,使投机者无利可图甚至亏本。
同时,调整房地产所有税(一种财产税),去年已把房地产所有税的起征点,由过去的9亿韩元下调到6亿韩元(约合6万美元),税率调整为1%~3%,并计划从2008年起,每年以提高5%的速度,提高房地产所有税的税率,直到提升到适当的税率为止。
四是有压有保。
在打击投机的同时,大力帮助无房户和低收入者解决住房问题。
对无房户购买住房,把银行的贷款利率由现行的5.2%下调到4.5%.对年收入在2万美元以下的贫困户购房,可贷给占房价70%的贷款,利率也下调到4.5%.而对于已经拥有住宅的居民如要贷款再买房,一要把利率调到5.2%以上,二要降低贷款占房价的比例。
这样的办法,体现了区别对待的政策。
五是加快公寓住宅建设。
韩国政府决定在全国新建19万套公寓住宅,由于公寓住宅主要面向中低收入者,能较好地满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
财政措施和金融措施1. 背景财政措施和金融措施是指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应对经济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财政措施主要包括调整税收政策、增加或减少政府支出以及制定财政规划等,旨在通过有效管理财政收入和支出来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
金融措施则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利率调整、信贷政策等,通过调整金融领域的政策来引导经济运行。
2. 财政措施2.1 调整税收政策调整税收政策是财政措施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降低税收负担、减免税收优惠和创造税收环境等手段,可以刺激市场活动,提高消费水平和投资意愿,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高收入人群的税收征收力度,可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并实现财富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2.2 政府支出调控政府支出是财政措施中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医疗等领域的投入,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并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谨慎管理支出,避免财政赤字过大,以免对经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2.3 制定财政规划财政规划是财政措施中的基础性工作。
通过制定合理的财政预算和规划,政府可以将资源配置和支出计划合理化,提高财政管理效率,确保政府的财政运作符合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
财政规划还可以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指导,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稳定。
3. 金融措施3.1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金融措施中的核心环节。
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水平,中央银行可以对经济进行调控,影响货币市场和整体经济环境。
例如,通过降低利率,中央银行可以提供更多的流动性,鼓励借贷和投资,促进经济增长。
相反,通过提高利率,中央银行可以抑制通胀压力和资产泡沫,维护经济的稳定。
3.2 利率调整利率是金融领域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通过调整利率,可以直接影响到市场的借贷成本和投资回报率。
当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时,中央银行可以降低利率,促进信贷流动,增加投资和消费。
当经济过热或通胀压力上升时,中央银行可以提高利率,收紧信贷环境,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
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以下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的相关资料,店铺为您分享。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概念财政政策概述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税收对国民收入是一种收缩性力量,因此,增加政府税收,可以抑制总需求从而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它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
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
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概述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区别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
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这是一个重点需要把握的问题。
在我国财政与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的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
《财政学》思考题(2010一)一、名词:1、财政:财政是国家(政府)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其政治权利(公共权力)直接参与社会总产品分配的一种活动。
以满足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
2、财政主体:国家在财政分配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体现国家的意志,按照国家的需要来进行,起决定性的作用。
如财政分配的目的、分配的方向、分配的形式、分配的结构、分配的规模、分配的时间等,因此,财政分配过程必然形成以国家为主体的特定的分配关系。
3、财政客体: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4、财政形式: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的表现形式。
与一定的经济形态和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有实物形式、价值形式等。
5、财政目的:通过各种财政收支形式,从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中为满足国家实现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提供财力保证。
6、经济机制:是指一定社会经济机体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及功能。
它存在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
由于经济机制是在经济机体的运行过程中发挥功能的,因此它又称为经济运行机制。
它是由经济运行的决策、信息、经济运行的动力、调节的方式等构成的有机体。
7帕累托效应:不可能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达到使某个人的境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任何人境况变差的结果。
8、生产效应: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的约束下,才能使不同资源组合的产出最大化。
9、无差别曲线:一簇曲线,同一无差别曲线上的每一点的效用期望值是相同的,而每一条位于其左上方的无差别曲线上的任何投资点都优于右下方无差别曲线上的任何投资点。
10、边际替代率:在效用水平不变下,增加一单位某种产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产品的消费量。
11、完全竞争市场:交换和竞争没有任何阻力和干扰的理想化市场。
12、基尼系数: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正文:----------------------------------------------------------------------------------------------------------------------------------------------------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4]3号),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改进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促进金融创新,经报国务院批准,现就我国银行业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试点中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印花税政策问题(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起机构(指通过设立特定目的信托项目[以下简称信托项目]转让信贷资产的金融机构,下同)将实施资产证券化的信贷资产信托予受托机构(指因承诺信托而负责管理信托项目财产并发售资产支持证券的机构,下同)时,双方签订的信托合同暂不征收印花税。
(二)受托机构委托贷款服务机构(指接受受托机构的委托,负责管理贷款的机构,下同)管理信贷资产时,双方签订的委托管理合同暂不征收印花税。
(三)发起机构、受托机构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与资金保管机构(指接受受托机构委托,负责保管信托项目财产账户资金的机构,下同)、证券登记托管机构(指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及其他为证券化交易提供服务的机构签订的其他应税合同,暂免征收发起机构、受托机构应缴纳的印花税。
(四)受托机构发售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投资者买卖信贷资产支持证券暂免征收印花税。
(五)发起机构、受托机构因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而专门设立的资金账簿暂免征收印花税。
主要的经济政策政府经济政策的种类很多,其中对经济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与外贸政策。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种政策。
(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它是政府财政行为的准则。
政府财政行为主要是指政府财政收支行为,因此,财政政策就是政府管理财政收支的准则。
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财政政策体现了政府对国民经济财力的管理。
对宏观经济的管理从根本上说,无非是从宏观上对构成经济活动要素的资金、物资、劳动力等进行的管理,其中,对资金的管理就是对国民经济财力的管理,它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制约着对物资和劳动力的管理,而这一财力管理主要是由财政与信贷来实现的。
其次,财政政策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分配管理。
财政是国家从宏观上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
一方面,通过对一定的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的分配,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形成合理的生产结构,使经济得以发展;另一方面,对一部分生产成果进行分配,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使经济得以稳定。
具体地说,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目标一般指通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与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
本世纪40年代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充分就业曾一直是许多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但是对这一目标的追求导致了后来的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等。
所以,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实施多目标经济政策,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公平与资源优化配置等六大目标。
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目标与经济政策目标应是一致的,那么这六大目标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财政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
第一,充分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并不是指每个人都有工作,而是指每一个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有工作。
从更广泛的范围讲,充分就业又指现实的、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存在闲置无用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