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缝纫机工作原理和故障修理
- 格式:doc
- 大小:1.59 MB
- 文档页数:19
缝纫机电控系统故障分析解决维修一、引言缝纫机电控系统是现代缝纫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负责控制缝纫机的运行和操作。
然而,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电控系统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缝纫机不能正常工作。
本文将对缝纫机电控系统故障进行分析和解决方法的探讨,并提供维修建议。
二、常见故障现象及分析1.缝纫机不能启动: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缝纫机电源插头未插好或电源故障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电源插头是否插紧,如果电源无问题,则需要检查电源线是否损坏或短路,并及时更换或修复。
2.缝纫机运行不稳定:在使用过程中,缝纫机可能会出现运行不稳定的情况,如速度不均匀、起伏等。
这种情况常常是由于缝纫机电控系统中的电机控制器出现故障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先检查电机控制器是否存在松动或脱落的情况,如果没有,则可能需要更换电机控制器。
3.缝纫机无法调节速度:缝纫机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根据需求调节速度,但有时无法正常进行速度调节。
这可能是由于电控系统中的速度调节器出现故障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速度调节器是否存在松动或损坏的情况,如果有,则需要修复或更换速度调节器。
4.缝纫机自动停止:在使用过程中,缝纫机可能会突然停止工作,无法启动。
这种情况常常是由于电控系统中的保护装置触发导致的。
解决方法是检查保护装置是否触发,如果是,则需要重置保护装置,并检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保护装置的触发,如是否存在短路或过载等情况。
三、维修建议1.注意保养:定期进行缝纫机的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螺丝等工作。
保持缝纫机的良好状态可以减少故障的发生。
2.学习维修知识:对于一些常见的缝纫机故障,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维修知识,以便能够快速解决故障或进行临时抢修。
3.定期检查维护:定期请专业人员对缝纫机的电控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准备备件:准备一些常见的缝纫机电控系统备件,以便在需要更换部件时能够及时进行维修。
5.注意安全:在进行维修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与电力相关的维修工作,要确保断电和断开电源插头,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
电动缝纫机的常见故障与维修电动缝纫机是现代家庭必备的一种家用电器,它能够为我们提供便捷高效的缝纫服务。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和使用频率的提高,电动缝纫机也会出现一些故障。
本文将介绍电动缝纫机常见的故障及其维修方法。
一、线路故障线路故障是电动缝纫机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它通常表现为电动缝纫机不能正常启动或者无法正常工作。
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源线或电机线路出现了损坏或接触不良的情况。
这时候我们需要检查电源线和电机线路是否正常,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更换或修复。
二、电机故障电机故障是电动缝纫机的另一个常见故障,它通常表现为电动缝纫机无法正常启动或者启动后速度不稳定,甚至无法继续工作。
电机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机出现了损坏或者磨损,这时候我们需要更换电机或者进行维修。
三、针板故障针板故障是电动缝纫机的另一个常见故障,它通常表现为针板无法正常下降或者上升,甚至无法进行缝纫。
针板故障的主要原因是针板卡住或者针板底部脏污,这时候我们需要进行清洗或者更换针板。
四、线轮故障线轮故障是电动缝纫机的另一个常见故障,它通常表现为线轮无法正常转动或者转动不顺畅,甚至无法进行缝纫。
线轮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线轮出现了损坏或者磨损,这时候我们需要更换线轮或者进行维修。
五、绷紧器故障绷紧器故障是电动缝纫机的另一个常见故障,它通常表现为绷紧器无法正常调节或者调节不顺畅,甚至无法进行缝纫。
绷紧器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绷紧器出现了损坏或者磨损,这时候我们需要更换绷紧器或者进行维修。
总之,电动缝纫机常见的故障有很多种,每一种故障都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
在使用电动缝纫机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保养和维护,及时清洗和更换损坏的零部件,以保证电动缝纫机的正常工作,为我们的缝纫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杰克缝纫机维修大全杰克缝纫机是一款非常常见的家用缝纫机,它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缝纫机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或需要进行维护。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为您介绍杰克缝纫机的维修大全,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缝纫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杰克缝纫机通常包括机头、缝纫机床、线轴架、线轴、脚踏板等部件。
在操作时,通过踩动脚踏板,缝纫机床上的针头和钩子会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完成布料的缝合工作。
因此,当缝纫机出现故障时,我们需要先对这些部件进行检查。
一、缝纫机不能启动。
1. 检查脚踏板是否连接正常,是否有线路断裂或短路现象。
2. 检查缝纫机的电源插头是否插紧,电源线是否损坏。
3. 检查脚踏板的开关是否正常,是否有损坏。
二、缝纫机出现卡针现象。
1. 检查缝纫机床上的线轴架和线轴是否安装正确,是否有卡住或卡线的现象。
2. 检查缝纫机针头和钩子部位是否有线头或布屑堵塞,需要及时清理。
3. 检查缝纫机的针板和输送器是否有损坏或变形,需要进行更换。
三、缝纫机出现跳线现象。
1. 检查缝纫机的线轴张力是否合适,需要根据不同的布料调整张力。
2. 检查缝纫机的线轴架和线轴是否安装正确,是否有松动或卡住的现象。
3. 检查缝纫机针头和钩子部位是否有损坏或磨损,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四、缝纫机出现跳线或漏线现象。
1. 检查缝纫机的线轴张力是否合适,需要根据不同的布料调整张力。
2. 检查缝纫机的线轴架和线轴是否安装正确,是否有松动或卡住的现象。
3. 检查缝纫机的线轴和线头是否干燥,需要适量添加适当的缝纫机油进行润滑。
以上就是杰克缝纫机维修大全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在进行维修时,请务必先断开缝纫机的电源,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如果您遇到更复杂的故障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建议您及时联系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祝您在使用杰克缝纫机时,能够顺利完成各种缝纫工作,谢谢阅读!。
缝纫机故障分析及维修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缝纫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其维修缝韧机常见的故障主要有断线、跳针、浮线、断针、线迹不均、缝迹歪斜、送布不良、等。
以下是介绍这些故障的具体形式、产生原因以及维修方法。
●断线?锁式线迹由上线、下线交织而成,因此可分为断上线和断下线两类。
1、断上线上线所经过的零部件较多,其原因较为复杂。
(1)平缝机一启动上线即断。
○1机针装反或针柄未顶到位——维修方法:检查机针及针柄。
○2上轮倒转——排除方法;维修上轮转动方向。
○3上线张力器压力太大——维修方法:检查张力器是否正常。
○4上线穿引顺序不合要求——维修方法:按要求穿引上线。
○5装配未达要求——维修方法:检查定位钩与旋梭、机针与梭嘴间的间隙。
(2)正常缝纫过程中断上线○1机针或缝纫配合不当——维修方法:选用与面料相适应的机针及线。
○2缝纫线质量不好——维修方法;选用强度较高的缝纫线。
○3针孔边缘不光滑或针槽有毛刺——维修方法:抛光。
○4旋梭嘴或梭尖有毛刺、伤痕或光洁度不够——维修方法:采用三角油石、抛光膏、间隙磨光等。
○5挑线簧太紧、太高、不灵活或夹线器压力不匀——维修方法:调整挑线簧高低,适当调节夹线器压力。
○6挑线簧太紧,失去弹性,旋梭运转时梭门翘起,缝线受阻——维修方法:将梭门底簧拉长或换新。
○7针过热,缝线被熔断——维修方法:采用“针热对策”。
○8面线过线孔处部分拉毛,缝纫线运动时受阻——维修方法:用砂布条磨光,再用线涂上抛光膏拉磨光滑或抛光。
(3)倒缝断线○1送布牙与机针配合不当——维修方法:按标准调整送布牙与机针的配合。
○2上线经过部位布光滑——维修方法:将倒缝时面线经过的部位抛光。
2、断下线○1送布牙边缘有锐角——维修方法:用纱布擦光或抛光。
○2送布牙位置太低,下线出线时与送布牙底部发生接触,将缝线磨断——维修方法:调整送布牙的高低位置。
○3梭皮压线口由于磨损而穿线缺口——维修方法:更换。
缝纫机常见故障分析和处理办法 1.机针、缝线和缝料之间配合不当 1.更换和缝线、缝料相适应的针 2.机针弯曲、粗钝或磨损 2.换机针 3.机针装错 3.按正确方法重新装机针 4.旋梭钩线时间不当或机针之间的间隙过大 4.按机针与旋梭钩尖的正确位置重新调整针5.旋梭钩尖不良5.修磨旋梭钩尖或换新旋梭 6.针行程左右运动高度不相等6.重新调整使机针至协调位置7.压脚槽过宽压脚压力不够7.更换窄槽压脚加大压力8.针板槽过宽8.更换针板槽9.压脚底板平面与针板平面不平行9.调整压脚使其与针板平行10.针杆与上下套间隙过大10.更换磨损过大的套断面线 1.穿线次序不对1.按正确次序重新穿线 2.面线调节过紧 2.慢慢旋松夹线螺毒并相应调好底线松紧 3.机针选用不当 3.更换与缝线、缝料相应的针 4.机针弯曲 4.换新机针5.机针碰撞压脚5.调整压脚位置 6.旋梭回转不顺、或位置装的不对 6.按正确位置调整好旋梭位置、并紧固7.旋梭钩受损伤7.修光旋梭钩或换新旋梭8.针眼粗糙或针板的针槽受损伤8.修光针眼孔或针槽如针槽损伤严重应换新的9.面线腐霉或过脆9.调换好线10.旋梭钩线过快或过慢10.调整旋梭钩线时间断底线1.梭芯线绕得过满或不均匀 1.重新绕底线2.底线发霉2.调换好线3.底线调节过紧3.适当旋松梭皮螺钉、并相应调好面线松紧4.梭芯套的进线口尖锐或毛糙 4.用油石或细砂布磨光去锐角 5.送布牙位置过低造成送布牙底部快口底线出线距离过小使底线和牙齿底部快口发生摩擦 5.合理调整送布牙位置断针 1.机会与缝料配合不当 1.更换与缝料相适应的机针2.机针没有装好而碰撞压脚或针板 2.按正确位置重新装机针 3.机针弯曲 3.更换机针4.摆针机构变位4.按正确位置调整摆针机构位置并紧固机器运转不灵1.电动机皮带太松或太紧1.调整带长度 2.旋梭内轧有线头或积垢2.拆下旋梭清除线头或积垢并加少量缝纫机油平车面线和底线时松时紧不知是什么原因本来是调好的只在缝两排线又变差的差的缝两排又变好的有时一排线一截好一截差总是调不好1。
缝纫机故障及维修大全,小故障自己就能处理!小故障自己来处理,不求人!缝纫机维修故障(一)送料方面的故障1.缝料起皱分析:机针断尖、底线张力过大、差动机构调整不当。
处理方法:更换新机针、旋松梭心簧螺钉、重新调整差动机构。
2.缝料下面被“啃破”形成格齿痕分析:送布牙齿尖太锐、压脚压力太大。
处理方法:可用油石修磨送布牙齿尖、旋松压脚调压螺钉。
3.缝料下面有线毛,缝纫时有打断纤维的声音分析:机针断尖或过钝。
处理方法:更换全新的机针。
4.缝料停滞不前分析:送布牙太低、压脚压力过大。
处理方法:抬高送布牙、旋紧调压螺钉。
5.缝料来回走分析:送布牙太高。
处理方法:调整送布牙。
6.缝物倒退不能缝分析:送布凸轮移位。
处理方法:调整送布凸轮的位置。
7.缝料不规则地斜走分析:送布牙装歪或送布牙螺丝松动。
处理方法:校正送布牙并拧紧送布牙螺钉。
缝纫机维修故障(二):运转方面的故障1.机头转动沉滞分析:加错了润滑油,特别是加注了植物油;梭床内污垢太多;连杆螺钉、圆锥螺丝装得过紧。
处理方法:用煤油冲洗后,重新加注缝纫机油;清洗梭床;调松螺丝,保证其间隙。
2.送转时,半圈沉滞、半圈轻滑或每转一圈有一个沉滞点分析:梭床内轮有线头,运转时不仅半圈沉滞而且伴有剧烈的抖动和噪音;送布牙位置偏高或齿缝内积聚污垢,使送布牙上升时与针板相碰。
处理方法:清理梭床,并加注少许缝纫机油;清洗或调低送布牙;更换或校直针杆。
3.机头被卡住不能动分析:送布牙位置太靠前或太靠后,碰针板;针杆安装位置太高,针夹碰机壳。
处理方法:调整送布牙位置,重新对针,调整针杆高度。
4.噪音来自针机构分析:针杆、针杆套、小连杆等磨损送动过大;小连杆螺丝、针杆曲柄螺丝松动。
处理方法:更换新针杆、针杆套、小连杆等配件;重新旋紧小连杆螺丝、针杆曲柄螺丝松动。
5.噪音来自送料机构分析:大尖顶圆锥螺丝磨损或松动、送布牙碰针板、针距调节机构松动。
处理方法:研磨或重新调整大尖顶圆锥螺丝、将送布牙碰针板重新调整、重新调整或旋紧针距调节机构螺丝。
缝纫机原理缝纫机原理缝纫机是一种用来缝制衣物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针线相互穿插,在织物上形成连续的线迹,从而实现缝合的功能。
缝纫机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一、针线传动原理缝纫机的核心部件是针和线,针通过上下运动和线相互穿插在织物上形成线迹。
针线传动原理是缝纫机实现缝合功能的基础。
当缝纫机启动时,电机驱动皮带带动主轴转动,主轴带动针杆上的曲柄轴旋转。
曲柄轴上的曲柄连杆将上下运动的往复动作传递给针杆,使针在织物上上下穿刺。
二、线迹形成原理线迹的形成是缝纫机的关键,它决定了缝纫机的缝合效果。
线迹的形成主要依赖于针和线的相互作用。
当针下降时,穿过织物,针眼在织物上留下一个环形的孔,同时将线穿过针眼。
当针开始上升时,线被拉紧,从而形成线迹。
线迹的形成需要针和线的协同作用,针要准确地穿过织物,并将线穿过针眼,线要有适当的张力,以确保线迹的牢固性。
三、送布机构原理送布机构是缝纫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它负责将织物推送到针下,使针能够穿过织物进行缝合。
送布机构的原理是通过齿轮和传动杆的作用,使织物在缝纫机上平稳移动。
当缝纫机启动时,齿轮带动送布爪移动,送布爪通过传动杆将织物向前推送。
送布机构的设计要考虑到织物的平稳移动和缝合线迹的准确性。
四、张力调节原理张力调节是缝纫机上的一个重要功能,它能够调节线的张力,以适应不同的织物和缝合效果。
缝纫机上通常有上线张力和下线张力两个调节装置。
上线张力的调节是通过张力调节装置改变线的张力,从而影响线迹的紧密度。
下线张力的调节是通过张力调节装置改变线的张力,从而影响线迹的牢固性。
张力调节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张力调节装置中的张力弹簧的拉伸程度,从而改变线的张力。
缝纫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针线传动原理、线迹形成原理、送布机构原理和张力调节原理。
它们共同作用,实现了缝纫机的缝合功能。
缝纫机的原理是基于物理学的原理,并经过了工程设计和制造,以满足人们对缝制衣物的需求。
缝纫机的原理和结构在不断地改进和创新,以适应不同的缝合需求和技术发展。
缝纫机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电动缝纫机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一、跳线1、引不上底线产生原因:(1)梭线太短(2〉梭线夹于梭门(3)机针太高,.摆梭无法勾住线环解决办法:(1)拉长梭线(2)检査底线是否被卡住,并排除之2、针杆窜动产生原为:(1)针杆孔、针杆磨损(2)针杆连接轴螺钉松动,针杆位移解决办法:(1)调换针杆套,或选配新针杆(2)重新对针,并拧紧紧固螺钉3、过若干针跳一次线产生原因:(1)摆梭磨损,摆梭尖太钝(2)机针太高或过低解决办法:(1)换摆梭(2)调整针杆高度或机针高度,重新对针4、连续跳线或一针也不能缝产生原因:(1)机针质量差或机针弯曲不能正常产生线环(2)机针过高,勾不住线环,缝料缝线、机针三者配合不当(3)长期使用摆梭,梭床等零部件严重磨损或折解决办法:(1)更换合格机针或校直机针(2)调整针杆或机针高度,按表2规定选用(3)—般情况下可更换摆梭或梭床,必要时进行大修5、缝薄不跳线,缝厚跳线产生原为:(1)压脚压力不够(2)机针太细(3)勾线机构等零件严重磨损解决办法:(1)调整压脚压力(2)换机针(3)更换零件,进行修理6、缝厚不跳线,缝薄跳线产生原因:(1)针板的容针孔磨损过大(2)机针太粗(3)压脚底部磨损或压脚压力过小解决办法:(1) 更换针板(2)换细针(3)换压脚,或调整压脚压力二、断线1、第一次断线,断线头呈切割状产生原因:(1)机针装反或机针没有装足,致使机针太低(2) 缝料偏硬,机针偏细或压脚压力过大解决办法:(1) 检查机针的安装和针杆连接轴螺钉是否松动(2) 更换机针或调整压脚压力2、缝线在断头两端呈卷曲状,并带有短须产生原因:(1)夹线过紧或缝线在缝纫时发生拌绕(2)缝线被摆梭挤入梭床导向槽(3) 缝线腐脆易打结,质量差过线部位有毛刺解决办法:(1)调整夹线片压力并检查过线路排除拌绕(2) 检查摆梭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摆梭3、缝料下部积线重,无法形成针距而断线线头如马尾状产生原因:(1)送布牙过低,缝料停止不前积线过多而断(2)送布与挑线步调不合被轧断(3)压脚、机针松动,阻碍缝料运行解决办法:(1)抬高送布牙(2)调整送布凸轮定位角度紧固压脚和机针螺钉4、缝纫中突然断线、面线有曲状波动产生原因:(1) 梭床位置没装好面轧入梭床(1)梭心套未锁紧缝纫中突然移位(3)摆梭质量差梭心簧过长或梭心套椭圆解决办法:(1)重新调整梭床位置(2) 重新安装梭心套换摆梭5、缝纫中突然断底线产生原因:(1) 梭心套不合格,内径椭圆,致使梭心转失灵(2)梭心簧螺钉拧得过紧,使梭皮压力过小(3) 梭心绕线过满或过于松散杂乱(4) 底线腐脆、有结头,使底心无法通过梭心簧解决办法:(1) 更换梭心套(2) 旋松梭心簧螺钉重绕梭心线(3) 更换底线三、断针1缝厚料断针产生原因:⑴机针过细或弯曲(2)缝料厚度不匀(3)针杆窜动过大解决办法:(1)换新粗针(2)适当放慢缝速并用手帮助送料2、短针距不断针,长针距断针产生原因:(1)布牙动作滞后(2)送布牙不合格,机直碰送布牙后端而断针解决办法:(1)应调整送布凸轮的定位(2)适当缩短针距或换新送布牙3、机针断在针板下面产生原因:(1)机针位置偏低,机针碰摆梭(2)梭床没装好,摆梭尖碰机针(3)摆梭托与机针端面间隙过小或过大,摆梭托碰针或失去护针作用。
缝纫机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1缝纫机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缝纫机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电动缝纫机常见问题及处置方法1、引不上底线产生原因:(1)梭线太短(2)梭线夹于梭门(3)机针太高,.摆梭无法吊起线环解决办法:(1)拉长梭线(2)检查底线是否被卡住,并排除之产生原因:(1)针杆孔、针杆磨损(2)针杆相连接轴螺钉收紧,针杆加速度解决办法:(1)调换针杆套,或选配新针杆(2)重新对针,并拧紧紧固螺钉3、过若干针冲一次线产生原因:(1)摆梭磨损,摆梭尖太钝(2)机针太高或过低解决办法:(1)再加摆梭(2)调整针杆高度或机针高度,再次对针4、连续跳线或一针也不能缝产生原因:(1)机针质量高或机针伸展无法正常产生线环(2)机针过低,搓不了线环,缝料缝线、机针三者协调不当(3)长期采用摆梭,梭床等零部件轻微磨损或八折解决办法:(1)更换合格机针或校直机针(2)调整针杆或机针高度,按表2规定选用(3)一般情况下可更换摆梭或梭床,必要时进行大修5、缠厚不跳线,缠薄跳线产生原因:(1)压脚压力不够(2)机针太细(3)勾线机构等零件严重磨损解决办法:(1)调整压脚压力(2)换机针(3)更改零件,展开维修6、缝厚不跳线,缝薄跳线产生原因:(1)针板的孟针孔磨损过小(2)机针太粗(3)压脚底部磨损或压脚压力过大解决办法:(1)更换针板(2)换细针(3)换压脚,或调整压脚压力1、第一次断线,断线头呈圆形研磨状产生原因:(1)机针装反或机针没有装足,致使机针太低(2)缝料偏硬,机针偏细或压脚压力过大解决办法:(1)检查机针的安装和针杆连接轴螺钉是否松动(2)更换机针或调整压脚压力2、缝线在康什两端呈圆形卷曲状,并具有短须产生原因:(1)夹线过紧或缝线在缝纫时发生拌绕(2)缝线被摆梭挤入梭床导向槽(3)缝线腐脆易打结,质量差过线部位有毛刺解决办法:(1)调整夹线片压力并检查过线路确定拌绕(2)检查摆梭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改摆梭3、缝料下部积线重,无法形成针距而断线线头如马尾状产生原因:(1)送布牙过高,缝料停止不前积线过多而割断(2)送布与挑线步调相左被压断(3)压脚、机针收紧,制约缝料运转解决办法:(1)抬高送布牙(2)调整送布凸轮定位角度紧固压脚和机针螺钉4、缝纫中忽然断线、面线存有曲状波动产生原因:(1)梭床位置没装好面轧入梭床(1)梭心套未锁紧缝纫中突然移位(3)摆梭质量差梭心簧过长或梭心套椭圆解决办法:(1)再次调整梭床边线(2)重新安装梭心套换摆梭5、缝纫中突然断底线产生原因:(1)梭心套不合格,内径椭圆,以致梭心转回失灵(2)梭心簧螺钉捏得过很紧,使梭皮压力过大(3)梭心绕线过八十或过分单薄杂乱(4)底线腐脆、存有结头,并使底心无解决办法:(1)更换梭心套(2)旋松梭心簧螺钉重绕梭心线(3)更换底线1、缠厚料断针产生原因:(1)机针过细或弯曲(2)缝料厚度不匀(3)针杆窜动过大解决办法:(1)换新粗针(2)适度减慢缝速用手协助扇型2、短针距不断针,长针距断针产生原因:(1)布牙动作落后(2)送布牙不合格,机直碰送布牙后端而断针解决办法:(1)应调整送布凸轮的定位(2)适当缩短针距或换新送布牙3、机针割断在针板下面产生原因:(1)机针位置偏低,机针碰摆梭(2)梭床没装好,摆梭尖碰机针(3)摆梭托与机针端面间隙过小或过大,摆梭托碰针或失去护针作用。
缝纫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其维修缝韧机常见的故障主要有断线、跳针、浮线、断针、线迹不均、缝迹歪斜、送布不良、等。
以下是介绍这些故障的具体形式、产生原因以及维修方法。
●断线锁式线迹由上线、下线交织而成,因此可分为断上线和断下线两类。
1、断上线上线所经过的零部件较多,其原因较为复杂。
1 平缝机一启动上线即断。
错误!机针装反或针柄未顶到位——维修方法:检查机针及针柄。
错误!上轮倒转——排除方法;维修上轮转动方向。
错误!上线张力器压力太大——维修方法:检查张力器是否正常。
错误!上线穿引顺序不合要求——维修方法:按要求穿引上线。
错误!装配未达要求——维修方法:检查定位钩与旋梭、机针与梭嘴间的间隙。
2 正常缝纫过程中断上线错误!机针或缝纫配合不当——维修方法:选用与面料相适应的机针及线。
错误!缝纫线质量不好——维修方法;选用强度较高的缝纫线。
错误!针孔边缘不光滑或针槽有毛刺——维修方法:抛光。
错误!旋梭嘴或梭尖有毛刺、伤痕或光洁度不够——维修方法:采用三角油石、抛光膏、间隙磨光等。
错误!挑线簧太紧、太高、不灵活或夹线器压力不匀——维修方法:调整挑线簧高低,适当调节夹线器压力。
错误!挑线簧太紧,失去弹性,旋梭运转时梭门翘起,缝线受阻——维修方法:将梭门底簧拉长或换新。
错误!针过热,缝线被熔断——维修方法:采用“针热对策”。
错误!面线过线孔处部分拉毛,缝纫线运动时受阻——维修方法:用砂布条磨光,再用线涂上抛光膏拉磨光滑或抛光。
3 倒缝断线错误!送布牙与机针配合不当——维修方法:按标准调整送布牙与机针的配合。
错误!上线经过部位布光滑——维修方法:将倒缝时面线经过的部位抛光。
2、断下线错误!送布牙边缘有锐角——维修方法:用纱布擦光或抛光。
错误!送布牙位置太低,下线出线时与送布牙底部发生接触,将缝线磨断——维修方法:调整送布牙的高低位置。
错误!梭皮压线口由于磨损而穿线缺口——维修方法:更换。
错误!梭芯绕线太满,出线不爽快——维修方法:绕底线不得高出梭芯。
缝纫机的使用过程中,不少的故障可以简单地在工作面上得以解决,而用不着请机修工来大动干戈,譬如拨动一下开关、甚至仅仅替换一次机针,如能奏效则能避免长时间地停工和因拆机造成工作面上的狼籍不堪。
下面列出一些缝制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小故障及其解除方法,供您参考。
1、缝制中的突然停车;电源指示灯亮,但手转轮重滞不堪。
可能原因(以下简称“原因”):缝纫机长期工作在低速状态;机器过热可能造成电机电源自动关闭。
解决办法(以下简称“解决”):关闭电源并等待20分钟,保险装置会重新启动,缝纫机准备开始工作。
2、不走针原因:面线用完;压脚未放下;梭线轴不在正确位置。
解决:替换空线轴、重新认针;放下压脚;梭线轴压到底并向左归位;调低扣眼杆。
3、缝纫机欲行而止原因:压脚不匹配或机针冲撞压脚;机针脱落并卡入钩针。
解决:替换压脚;取出机针并安装新针。
4、面线断线原因:上线方式不当;线打结;线张力过大;机针弯曲、钝尖或有砂眼;机针号型不合;机针安置不妥;针线配合失当;缝纫初速过快;穿线未经挑线器。
解决:重新正常上线;消除线上打结;调整夹线器压力;替换机针;替换适当号型的机针;妥当安置机针;换线或换针;以中速启动缝纫机;检查上线步骤。
5、底线断线原因:梭芯未被完全插入梭壳;梭芯被线缠绕;梭芯在梭壳内运转不畅;梭壳内或梭上有纱线。
解决:仔细将梭芯重装入梭壳;整理梭壳出线;检查梭芯可能受损;清理梭壳及梭芯。
6、跳线原因:线张力过大;机针弯曲或变钝;机针号型不对;针线配合失当;线未经穿过挑线杆;压脚压力不够;机针安置不当。
解决:调节用线张力;替换机针;选择适当号型机针;更换机针或用线;检查穿线步骤;增加压脚压力;重新上针。
7、线迹不合要求原因:机线未完全拉入传感器;穿线方式不对;梭壳出线错误;线轴帽大小不符。
解决:机线充分拉入传感器;正确穿线;改正梭壳出线;改用大小相符的线轴帽。
8、线迹混乱原因:机针号型不合;上线步骤错误;夹线板松弛;强拉布料所致;压脚力度不足或完全松弛;梭芯变形。
缝纫机什么工作原理
缝纫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针和线互相穿行,通过机械运动完成衣物的缝合。
具体步骤可以描述如下:
1. 将线放入线杯中,并将线穿过导线装置,使线通过针孔。
2. 启动缝纫机,脚踏板或电机会提供动力,使机械部件开始运动。
3. 当脚踏板或电机运动时,导线装置会将线向下移动,拉动被缝合的布料。
4. 针在布料上穿刺并穿过布料,同时将线从线杯中拉出。
5. 针向上穿过布料,通过导线装置引导线回到布料的下面,形成一个循环。
6. 这个循环不断重复,形成连续的线迹,从而完成缝纫作业。
缝纫机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针的上下运动将线穿过布料,并通过布料的运动将线连续地缝合到一起。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缝纫机能够以高效、精确的方式完成各种类型的缝纫工作。
电动缝纫机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一、跳线1、引不上底线产生原因:(1)梭线太短(2)梭线夹于梭门(3)机针太高,.摆梭无法勾住线环解决办法:(1)拉长梭线(2)检查底线是否被卡住,并排除之2、针杆窜动产生原因:(1)针杆孔、针杆磨损(2)针杆连接轴螺钉松动,针杆位移解决办法:(1)调换针杆套,或选配新针杆(2)重新对针,并拧紧紧固螺钉3、过若干针跳一次线产生原因:(1)摆梭磨损,摆梭尖太钝(2)机针太高或过低解决办法:(1)换摆梭(2)调整针杆高度或机针高度,重新对针4、连续跳线或一针也不能缝产生原因:(1)机针质量差或机针弯曲不能正常产生线环(2)机针过高,勾不住线环,缝料缝线、机针三者配合不当(3)长期使用摆梭,梭床等零部件严重磨损或折解决办法:(1)更换合格机针或校直机针(2)调整针杆或机针高度,按表2规定选用(3)一般情况下可更换摆梭或梭床,必要时进行大修5、缝薄不跳线,缝厚跳线产生原因:(1)压脚压力不够(2)机针太细(3)勾线机构等零件严重磨损解决办法:(1)调整压脚压力(2)换机针(3)更换零件,进行修理6、缝厚不跳线,缝薄跳线产生原因:(1)针板的容针孔磨损过大(2)机针太粗(3)压脚底部磨损或压脚压力过小解决办法:(1)更换针板(2)换细针(3)换压脚,或调整压脚压力二、断线1、第一次断线,断线头呈切割状产生原因:(1)机针装反或机针没有装足,致使机针太低(2) 缝料偏硬,机针偏细或压脚压力过大解决办法:(1) 检查机针的安装和针杆连接轴螺钉是否松动(2) 更换机针或调整压脚压力2、缝线在断头两端呈卷曲状,并带有短须产生原因:(1)夹线过紧或缝线在缝纫时发生拌绕(2)缝线被摆梭挤入梭床导向槽(3) 缝线腐脆易打结,质量差过线部位有毛刺解决办法:(1)调整夹线片压力并检查过线路排除拌绕(2)检查摆梭的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摆梭3、缝料下部积线重,无法形成针距而断线线头如马尾状产生原因:(1)送布牙过低,缝料停止不前积线过多而断(2)送布与挑线步调不合被轧断(3)压脚、机针松动,阻碍缝料运行解决办法:(1)抬高送布牙(2)调整送布凸轮定位角度紧固压脚和机针螺钉4、缝纫中突然断线、面线有曲状波动产生原因:(1)梭床位置没装好面轧入梭床(1)梭心套未锁紧缝纫中突然移位(3)摆梭质量差梭心簧过长或梭心套椭圆解决办法:(1)重新调整梭床位置(2)重新安装梭心套换摆梭5、缝纫中突然断底线产生原因:(1)梭心套不合格,内径椭圆,致使梭心转失灵(2)梭心簧螺钉拧得过紧,使梭皮压力过小(3)梭心绕线过满或过于松散杂乱(4) 底线腐脆、有结头,使底心无法通过梭心簧解决办法:(1)更换梭心套(2) 旋松梭心簧螺钉重绕梭心线(3)更换底线三、断针1、缝厚料断针产生原因:(1)机针过细或弯曲(2)缝料厚度不匀(3)针杆窜动过大解决办法:(1)换新粗针(2)适当放慢缝速并用手帮助送料2、短针距不断针,长针距断针产生原因:(1)布牙动作滞后(2) 送布牙不合格,机直碰送布牙后端而断针解决办法:(1)应调整送布凸轮的定位(2)适当缩短针距或换新送布牙3、机针断在针板下面产生原因:(1)机针位置偏低,机针碰摆梭(2)梭床没装好,摆梭尖碰机针(3)摆梭托与机针端面间隙过小或过大,摆梭托碰针或失去护针作用。
家用缝纫机工作原理和故障修理家用缝纫机是一种常见的家居工具,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刺入面料并在两层面料之间形成线路循环,从而将两层面料牢固地缝合在一起。
通常,家用缝纫机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组成:机头、下式针板、机针、上线器、线轴、缝纫脚、线路循环装置和传动装置。
首先,机头是家用缝纫机的核心部件,它包括电机和传动装置。
电机提供动力,将机针上下运动,从而实现缝纫的功能。
传动装置通过连接机头的各个部件,将电机的转动传递给其他部件。
其次,下式针板是位于缝纫机上方的一个金属板。
它上面有一个小孔,机针通过这个小孔进出,使得机针能够和下方的面料接触。
下式针板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线轴上的线经过机针下方,形成线路循环。
再次,机针是一个细长的金属针,一端连接在机头的机械部件上,另一端负责刺入面料。
机针在下式针板的引导下,上下往复运动,刺入面料并与线轴上的线相结合,形成线路循环。
然后是上线器,它用于将线从线轴上取下,并穿过机头的各个部件,使线能够通过机针形成线路循环。
上线器通常有一个张力调节装置,用于调整线的紧绷程度,从而适应不同的缝纫需求。
缝纫脚是家用缝纫机下方的一个金属块,用于固定面料并提供缝纫操作时所需的支持。
缝纫脚能够抬起和放下,以便于更换缝纫操作时所需的不同脚部。
最后,线路循环装置是家用缝纫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它通过将线从线轴传递给机针,并通过机针上下的运动将线牢固地缝合在一起。
线路循环装置通常由线导向轮和线导向片组成,它们共同确保线能够在缝纫过程中顺利运动,从而形成牢固的线路循环。
在使用家用缝纫机时,有时会遇到一些故障,例如线断、线挤出或机针卡住等问题。
对于线断的情况,通常是由于线张力不均匀或线路循环装置不正常造成的。
解决方法可以是重新调整线张力或清理线路循环装置。
对于线挤出的情况,通常是由于线张力过大或线路循环装置堵塞造成的。
可以通过调整线张力或清理线路循环装置来解决。
而机针卡住的情况,通常是由于面料太厚或机针不合适造成的。
缝纫机维修知识点随着工业和生活的发展,缝纫机成为家庭和工厂必备的工具。
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缝纫机偶尔会出现一些故障。
掌握一些基本的缝纫机维修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解决问题,延长缝纫机的使用寿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缝纫机的基本原理和构造。
缝纫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主轴、电机、活动止针板、上下线轮和踩脚板等。
其中,主轴带动活动止针板上下运动,上线轮引线经过活动止针板上的线孔,通过上线轮和下线轮的协同作用,完成缝纫任务。
了解缝纫机的构造组成是进一步进行维修的前提。
其次,常见的缝纫机故障类型有哪些呢?首先是线路故障,可能是由于线路接触不良或者电机故障引起的。
解决线路故障可以先检查线路连接是否牢固,然后检查电机是否正常运转。
同时,缝纫过程中出现的线头断裂、线头打结等情况也是常见的故障类型。
这些情况一般是线路过紧或者线松弛引起的,可以通过调整线轮和线松紧的方式来解决。
另外,缝纫机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遇到针脚不齐、线头被卷进机器等问题。
针脚不齐可能是由于上线轮和下线轮无法顺畅协调工作引起的,可以尝试清洁并涂抹一些润滑油来解决。
线头被卷进机器,则可能是由于线松松弛或者活动止针板有问题引起的,可以通过更换线板或者适当调整线松紧来解决。
除了以上故障类型,还有一些小问题也需要我们注意。
比如,缝纫机在工作时会发出噪音,这可能是由于电机磨损或者部件松动引起的,我们可以检查相关部件并对其进行调整或更换。
另外,线轮会在时间长了之后出现磨损的情况,这就需要及时更换以保证缝纫质量。
此外,定期清洁缝纫机也是必要的,可以利用吸尘器或者棉布进行清洁。
在进行缝纫机维修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
首先,维修时要确保缝纫机处于断电状态,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其次,要经常保持手部干燥,以防手部滑动导致意外发生。
最后,对于一些更复杂的维修问题,建议寻找专业维修人员的帮助,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坏。
维修缝纫机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耐心。
掌握上述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一些常见的故障,并延长缝纫机的使用寿命。
家用缝纫机故障的维修方法与此同时,跟着家用机花费的增添,花费者对多功能家用机维修需求也相应增添,针对这一现状,经过整理有关资料等,笔者将从送料、运行、线迹等方面为读者剖析和介绍一些家用缝纫机常有故障产生原由及维修方法。
1.缝料起皱剖析:机针断尖、底线张力过大、差动机构调整不妥。
办理方法:改换新机针、旋松梭心簧螺钉、从头调整差动机构。
2.缝料下边被“啃破”形成格齿痕剖析:送布牙齿尖太锐、压脚压力太大。
办理方法:可用油石修磨送布牙齿尖、旋松压脚调压螺钉。
3.缝料下边有线毛,缝纫时有打断纤维的声音剖析:机针断尖或过钝。
办理方法:改换崭新的机针。
4.缝料阻滞不前剖析:送布牙太低、压脚压力过大。
办理方法:抬高送布牙、旋紧调压螺钉。
5.缝料往返走剖析:送布牙太高。
办理方法:调整送布牙。
6.缝物倒退不可以缝剖析:送布凸轮移位。
办理方法:调整送布凸轮的地点。
7.缝料不规则地斜走剖析:送布牙装歪或送布牙螺丝松动。
办理方法:校订送布牙并拧紧送布牙螺钉。
1.机头转动沉滞办理方法:用煤油冲刷后,从头加注缝纫机油 ; 冲洗梭床 ; 调松螺丝,保证其空隙。
2.送转时,半圈沉滞、半圈轻滑或每转一圈有一个沉滞点剖析:梭床内轮有线头,运行时不单半圈沉滞并且伴有强烈的颤动和噪音; 送布牙地点偏高或齿缝内聚集污垢,使送布牙上涨时与针板相碰。
3.机头被卡住不可以动剖析:送布牙地点太靠前或太靠后,碰针板 ; 针杆安装地点太高,针夹碰机壳。
办理方法:调整送布牙地点,从头对针,调整针杆高度。
4.噪音来自针机构剖析:针杆、针杆套、小连杆等磨损送动过大 ; 小连杆螺丝、针杆曲柄螺丝松动。
办理方法:改换新针杆、针杆套、小连杆等配件 ; 从头旋紧小连杆螺丝、针杆曲柄螺丝松动。
5.噪音来自送料机构剖析:大尖顶圆锥螺丝磨损或松动、送布牙碰针板、针距调理机构松动。
办理方法:研磨或从头调整大尖顶圆锥螺丝、将送布牙碰针板从头调整、从头调整或旋紧针距调理机构螺丝。
家用缝纫机维修卡线的问题1(有污垢。
(推开针板,取出梭套、梭床、梭心、用棉布擦净,再用粗的鸭羽毛刷净送布牙缝里的污垢,滴上机油再运行) ;2(机头夹线,弹簧太紧或太松。
(调节松紧度,使其顺利、自然拉出) ;3(梭套上的螺钉太紧或太松。
(方法很简单,调节螺钉);4(对于卡线问题,还有两个预防方法,一个是面线底线粗细要保持一致。
二是要按照规定的顺序穿线,不能穿错。
断线的问题1(缝纫机针用钝了,导致针杆变形。
处理方法:换针,初学者宜使用14号缝纫机针,其强度、韧性比9号、12号缝纫机针耐用;2(压脚、送布牙、梭尖毛刺。
处理方法:即时更换。
线迹方面的问题1.面线呈飘浮状分析:夹线器压力过小。
处理方法:旋紧夹线,增大棉线张力。
2.底线呈飘浮状分析:梭心簧太松。
处理方法:旋紧梭心簧螺丝,增大底线张力。
3.针距时长时短分析:压脚压力太小。
处理方法:旋紧调压螺钉。
4.缝料下面每针都有线套出现,呈毛巾线套状分析:送布与挑线动作不合。
处理方法:调整送布凸轮螺钉,使送布与挑线动作谐调一致。
送料方面的问题1.缝料起皱分析:缝纫机针断尖、底线张力过大、差动机构调整不当。
处理方法:更换新缝纫机针、旋松梭心簧螺钉、重新调整差动机构。
2.缝料下面被“啃破”形成格齿痕分析:送布牙齿尖太锐、压脚压力太大。
处理方法:可用油石修磨送布牙齿尖、旋松压脚调压螺钉。
3.缝料下面有线毛,缝纫时有打断纤维的声音分析:缝纫机针断尖或过钝。
处理方法:更换全新的缝纫机针。
4.缝料停滞不前分析:送布牙太低、压脚压力过大。
处理方法:抬高送布牙、旋紧调压螺钉。
5.缝料来回走分析:送布牙太高。
处理方法:调整送布牙。
6.缝物倒退不能缝分析:送布凸轮移位。
处理方法:调整送布凸轮的位置。
7.缝料不规则地斜走分析:送布牙装歪或送布牙螺丝松动。
处理方法:校正送布牙并拧紧送布牙螺钉。
断针问题1.缝厚料断针分析:缝纫机针过细或弯曲,缝料厚度不均,针杆窜动过大。
处理方法:换新粗针,适应放慢缝速并用手帮助送料,换新针杆或针杆套。
家用缝纫机主要机构和工作过程第一节缝纫的线迹形成过程初次接触缝纫机的人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缝纫机是怎样把线缝在衣料上的?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掌握手工缝纫的线迹和缝纫机缝纫的线迹不同的地方(见图1)。
图1 手工缝纫线迹和缝纫机线迹的不同(a)手工缝纫缝迹;(b)缝纫机线迹手工缝纫由于针眼在针尾端,针穿上线后,在缝料的正、反两个方向朝前移动,见图1a;而缝缝机的线迹则由两根线(面线和底线)象搓绳一样绞合而成,由于它象锁环,见图1b,因此,称它为双线连锁线迹。
怎样才能形成双线连锁线迹呢?先从图2中看它的绞合情况。
要使两根线绞合,必须把面线绕在布上面的线团①上,底线绕在缝料下面的轮②上,当面线从布的上面线团拉出,通过缝纫机针引入缝料的下面并形成一个线环,绕过轮②,然后再向上收紧,在两层缝料间和底线组成一个绞合点。
周而复始上述动作,即形成一组双线连锁线迹。
从两根线的绞合达到缝纫目的道理虽然简单,可是用机械方法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就不那么容易,它要求缝纫机的各机构动作配合必须十分准确和协调。
否则,轻则影响缝纫效果,重则无法工作。
图2 上下两根线的绞合缝纫机是怎样形成双线连锁线迹的?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要使缝纫机上轮旋转一周,各机构完成一个周期的动作,从而形成一个线迹。
下面通过摆梭钩线形成一个线迹的过程来分析各机构的动作要求(见图3)。
(a)(b)(c)(d)(e)图3 线迹的形成过程(a)摆梭尖在左端极限位置;(b)摆梭与机针中心线重合;(c)线环绕过梭心中线;(d)挑线杆向上运动;(e)线环从摆梭尾部脱出(1)线环的形成机针从最高位置向下运动,在缝针没有接触缝料之前,挑线杆向上运动完成收紧上一个线迹的工作,并从线团里拉出形成下一个线环所需的面线。
与此同时,送布牙也完成向前推送缝料的动作,开始向针板下方运动。
此时摆梭已经开始逆时针方向旋转(面对摆梭而言),当机针刺布、穿过缝料并达到最低位置时,摆梭逆时旋转也到极限位置,见图3a。
在这期间挑线杆是向下运动的,以松驰面线,供机针向下引线用。
接着机针开始回升,由于机针短槽一侧的缝料对面线的阻力作用,此段面线滞留在缝料之下(不象机针长槽一侧面线随机针上升),加上梭床盖对机针长槽一侧面线的阻拦作用,结果就在机针短槽一侧(即靠摆梭尖运转轨迹的一侧)形成了一个梨形的线环。
在线环形成最佳状态时,挑线杆暂停向下运动,以免影响线环的形状。
这时送布牙在针板之下向原来位置退回,所以对线环和缝料均无影响。
(2)钩线和扩大线环在机针开始从最低位置向上回升时,摆梭也从逆时针方向的极限位置开始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面对摆梭,摆梭尖在机针左侧)。
当机针从最低位置回升2~2.5毫米时,线环的形状完全满足摆梭尖钩线的要求,就在这一瞬间,摆梭尖应正好到达机针短槽线环处与机针重合,见图3b。
随着摆梭继续顺时针方向转动,摆梭尖钩住了面线的线环。
摆梭继续顺时针旋转,梭床盖的分线斜面将线环分到摆梭的两侧,见图3c,使线环扩大并绕过装在摆梭内的梭心套。
在此期间,挑线杆迅速下降,以供给摆梭扩大线环所需的线段。
机针继续向上运动退出缝料。
此时,送布牙在针板下面也回到起始位置并向上运动。
(3)收线和送料当摆梭把线环刚绕过梭心套中线时,挑线杆就开始向上运动,见图3d。
由于夹线器对面线通过时产生的阻力,在挑线杆向上运动,给面线线环造成一个拉力,使之紧贴在梭心套外壁上。
随着摆梭到达顺时针方向的极限位置和挑线杆的向上运动,在面线的拉力的作用下,线环脱离摆梭叉口处的斜面,向上收缩。
由于底线就绕在梭心中,当线环绕过梭心套的时候,面线也就套住了底线。
就在线环收缩到接触底线时,摆梭又开始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此时,由于挑线杆迅速向上运动,把缩小了的线环从摆梭尾部与摆梭托的空隙中(0.35~0.55毫米)拉出来,见图3e。
此时,送布牙已露出针板、机针也上升到最高位置。
摆梭逆时针转动时,利用其外侧的翼形斜面给底线一定的张力,此张力与梭皮对底线的压力相配合,与面线对它的拉力相对应,以收紧底线和从梭心中拉出供下一个线迹使用的底线线段。
随着挑线杆的继续上升,加上送布牙向前送布时对缝线的作用力,使套住底线的面线环收紧在两层缝料的中间,形成了一个双线连锁线迹。
随着机针的向下运动,又开始下一个线迹的循环过程。
由于家用缝纫机的最高缝速一般为每分钟1000针,在这极为短促的时间里要完成这些复杂的动作,因此不但要求机器的各部分动作十分正确和协调,而且对机器的精度和零件光洁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双线连锁线迹的形成过程尤如搓绳一样,因此,从原理上讲,线迹歪斜是必然的。
但是,通过对过线处表面粗糙度的减小和底面线压力的调节均匀,可减少歪斜程度。
在倒缝时,因其送料方向相反,底面线绞合时的复杂程度增加,所以歪斜程序比顺缝时要大得多。
缝纫机的线迹有很多种,除上面阶绍的摆梭钩线形成的双线连锁线迹外,还有链式线迹、包缝线迹等多种。
显然,各种线迹形成所需的机构是不同的。
就是双线连锁线迹的形成,除摆梭钩线还有旋梭钩线等机械形式,这里就不再作一一介绍。
第二节主要机构从线迹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形成一个线迹,主要由机针、摆梭、挑线杆、送布牙等四个主要零件作有规则的运动来实现的。
因此,可以把缝纫机机头划分为引线机构、钩线机构、挑线机构、送料机构等四大机构和另外一个独立的绕底线机构。
图4 四大机构关系图图5 缝纫机零件的安装位置图6 缝纫机工作循环图图7 送布牙的运动轨迹(a)抬牙;(b)送布;(c)降牙;(d)倒回;(e)抬牙;(f)全部动作的运动轨迹1—缝料;2—针板表1 家用缝纫机四个主要机构在工作周期中的特殊点(配合图6)上轮转动角度机构名称0°~90°90°~180°180°~270°270°~360引线机构0°时,机针处于最高位置,机针开始向下运动,直到180°继续下降。
90°时,针尖触及针板平面,开始刺布。
90°~110°为穿过缝料时间。
180°时,机针处于最低位置。
机针开始上升。
从180°至360°区间,机针作回升运动。
180°至210°时,由于机针回升,缝线形成梨形的线环。
270°时机针尖脱离针板平面,开始退回。
机针退出缝料,继续上升,直到最高位置。
从90°至270°为机针工作行程,其余时间为机针的空行程。
从上表不难看出,各个机构都是随着上轮的转动而运转。
家用缝纫机的工作转速最高为1000转/分,也就是说,家用缝纫机在一分钟内,四大机构的工作循环要重复一千次。
在四大机构中,引线机构和钩线机色是一对“重要主角”,如要检查和维修家用缝纫机,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1.机针与摆梭的配合关系上轮转角为0°时,机针处于上极限位置,摆梭一定要处于顺时针转动的下极限位置。
相反,上轮转为180°时,相针处于下极限位置,摆梭处于逆时针转动的上极限位置。
以便从180°至210°,机针回升形成线环时,摆梭又向顺时针方向旋转钩住线环。
两者关系:如果摆梭与机针的相对极限位置不协调(发生错位),如机针抛出线环后,摆梭提前或推后钩入线环,就会引起“跳针”和“断线”等故障。
机针过早下降和摆梭钩线过迟,同样会引起“断针”故障。
2.挑线杆与摆梭、机针的配合关系挑线杆配合机针和摆梭的运动,具有严格的时间性。
(1)如果机针已经穿刺缝料,需要供应面线时,挑线杆应该马上供应面线,若未及时下降或过早快速下降,就会产生断线和跳线的故障。
(2)如果机针从下极限位置向上回升复位到180°~210°时,挑线杆应静止不动,以免影响线环的形成。
(3)当摆梭钩住线环后,挑线杆应马上下降,供应扩大的线量。
不然,会产生绷线和断线故障。
(4)当机针在90°~110°区间进入刺布阶段时,挑线杆还未下降,仍然上升,未及时给机针供应面线,此时,面线也会被拉断或者将机针拉弯甚至折断。
(5)在摆梭接近下极限位置(180°)时,挑线杆应及时收紧面线,并让面线越过摆梭和摆梭托,将线环迅速上升,以免产生轧线故障。
挑线时间过早,也会引起轧线。
3.送布牙与机针、挑线杆的配合关系当挑线杆收回线环后,机针上升到360°时,送布牙应随着机针下降而向上送料,形成一个线迹。
这时,送布牙的送料运动才结束。
如果送布牙动作过快,挑线杆尚未收回线环,送布牙继续向前推进,在压脚压力的作用下,就会把未收紧的线环压住在压脚下面(缝料与针板之间)而引起浮线。
如果送布牙动作过慢,虽然对挑线杆收紧线环有利,却会引起断针的故障。
家用缝纫机主要机构拆装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缝纫机四大机构的拆装及基本原理2.了解各零件结构用途及缝纫机的调整润滑方法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缝纫机一台2.大小螺丝刀各一把,大小扳手各一把,锤子一把3.铅笔,橡皮,三角板(自备)三、实验内容1.缝纫机机头的传动结构及工作原理①缝纫机机头结构简图如下:(1)上轮(2)上轴(3)挑线凸轮(4)挑线杆(5)小连杆(6)针杆(7)送布凸轮(8)牙叉(9)牙叉滑块(10)针距座(11)送布曲柄(12)送布轴(13)牙架(14)送布牙(15)抬牙曲柄(16)抬牙轴(17)摆轴偏心凸轮(18)摆轴(19)大连杆(20)摆轴滑块(21)下轴曲柄(22)下轴(23)摆梭托,摆梭引线机构:(1)、(2)、(3)、(5)、(6)挑线机构:(1)、(2)、(3)、(4)钩线机构:(1)、(2)、(19)、(18)、(20)、(21)、(22)、(23)送布机构:(1)、(2)、(7)、(8)、(9)、(10)、(11)、(12)、(13)(14)、(15)、(16)、(17)、(18)图上未画的压紧杆部分也属于送布机构还有自成一体的第五大机构:绕线机构。
由于它是辅助机构,故未在图上画出。
②缝纫机线迹形成过程缝纫机线迹是由位于缝料上方的面线和位于缝料下方绕在梭心上的底线绞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双绞线,其线迹和手工缝制的线迹不一样。
梭心装在摆梭轴上,缝纫开始前,先把底线引到缝纫机台板上,然后将缝料放到台板上相应位置,调定压紧杆压力,放下压紧杆压住缝料,开始缝纫。
线迹形成过程如下:简单地说:a、送布牙向前送布到位b、挑线杆拉出面线备用c、针杆和机针下降刺布d、机针将面线带到布下e、机针上升并形成线环f、摆梭逆时针转钩线环g、线环被钩大绕过转轴h、摆梭顺时针转动脱钩i、挑线杆收紧面线线环j、面线线环套住了底线k、继续收线形成绞合点l、周而复始形成了线迹更简单地说:送布—放线—引线—刺布—退针—成环—钩线—扩环—脱钩—紧环(收线)—绞合2.拆装缝纫机机头拆装大致顺序:拆下引线机构的针杆—拆下压紧杆部分—装上引线机构—装上压紧杆部分—拆下挑线机构的挑线杆—装上挑线机构—取下梭床—拆下下轴及下轴曲柄—拆下抬牙轴—拆下大连杆及摆轴—拆下送布轴及牙架—拆下针距螺钉—拆下牙叉及牙叉滑块—装上针距螺钉—装上牙叉滑块及牙叉—装上牙架及送布轴—装上摆轴及大连杆—装上抬牙轴—装上下轴曲柄及下轴—装上梭床拆装技术要求简述:①压紧杆压脚抬起后与针板平面约6.5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