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练习
- 格式:ppt
- 大小:114.51 KB
- 文档页数:14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总分:70.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34,分数:34.00)1.下列符合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分数:1.00)A.寒极生热B.寒者热之C.刚损及阳D.重阳必阴E.刚中求阳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的阴阳关系是(分数:1.00)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平衡D.阴阳制约3.《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是指(分数:1.00)A.相生B.相克C.相侮D.相乘4.“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分数:1.00)A.阳病治阴B.阴中求阳C.寒因寒用D.热者寒之E.用寒远寒5.在五脏变动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肝之变动为握B.心之变动为笑C.脾之变动为哕D.肺之变动为咳E.肾之变动为栗6.“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分数:1.00)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互为消长D.平衡协调E.互相转化7.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理论依据是(分数:1.00)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互为消长D.阴阳相互转化8.下列除哪项外,都体现了阴阳的互根关系(分数:1.00)A.阴在内,阳之守也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C.阳在外,阴之使也D.重阴必阳,重阳必阴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9.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之心肝火旺证,属于(分数:1.00)A.相乘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相侮E.反克10.“培土生金”的理论基础是(分数:1.00)A.五行相乘B.五行相生C.五行相克D.五行相侮E.母病及子11.五行相乘,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分数:1.00)A.母气有余而乘其子B.子气有余而乘其母C.气有余则制己所胜D.气有余则乘己所不胜E.气不及则己所胜侮而乘之1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分数:1.00)A.阴虚阳亢B.阴阳两虚C.阳盛伤阴D.阴盛伤阳E.阳虚阴盛13.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分数:1.00)A.呼、笑、歌、哭、呻B.筋、脉、肉、皮毛、骨C.青、赤、黄、白、黑D.角、徵、商、宫、羽E.酸、苦、甘、辛、咸14.下列选项中,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分数:1.00)A.角、徵、宫、商、羽B.呼、歌、笑、哭、呻C.筋、肉、脉、骨、皮毛D.青、黄、赤、白、黑15.《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分数:1.00)A.益火之源,以消阴翳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阳中求阴,阴气得复D.阴中求阳,阳气充盛E.阳病治阴,阴阳平衡16.“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要是指(分数:1.00)A.以阳中求阴而调整阴阳B.以阴中求阳而调整阴阳C.以泻阳扶阴而调整阴阳D.以滋阴制阳而调整阴阳E.以补阳制阴而调整阴阳17.肝火犯肺,属于(分数:1.00)A.子盗母气B.母病及子C.相乘D.相侮E.以上都不是18.下列阴和阳的概念中,最确切的是(分数:1.00)A.阴和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B.阴和阳即是矛盾C.阴和阳代表对立的事物D.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E.阴和阳说明相互关联着的事件19.关于五行相侮,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分数:1.00)A.母气有余,传乘其子B.子气有余,传乘其母C.气有余则制己所胜D.气有余则侮其所不胜E.气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20.“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指(分数:1.00)A.阴病治阳B.阴中求阳C.因寒用热D.寒者热之E.用热远热21.按五行规律传变,“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是指(分数:1.00)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传变D.相侮传变E.表里相传22.《难经经释》说:“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是指(分数:1.00)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传变D.相侮传变E.表里传变23.下列选项中,与相生规律无关的治法是(分数:1.00)A.滋水涵木B.益火补土C.培土生金D.金水相生E.培土制水2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是指(分数:1.00)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消长平衡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交感互藏E.阴阳相互转化25.《难经经释》所说“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是指哪种疾病传变形式(分数:1.00)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26.下列治法中,根据阴阳互根理论而制定的是(分数:1.00)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阳病治阴,阴病治阳C.损其有余,补其不足D.阳中求阴,阴中求阳27.下列治法中,与相克规律无关的是(分数:1.00)A.抑木扶土B.培土制水C.滋水涵木D.佐金平木28.根据五行规律,脾病及肝属于(分数:1.00)A.相克B.相侮C.母病及子D.相乘E.子病犯母29.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指阴阳何种关系失常(分数:1.00)A.消长平衡B.对立制约C.交感互藏D.互根互用30.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分数:1.00)A.惊胜怒B.恐胜喜C.怒胜思D.喜胜忧E.思胜恐31.根据阴阳学说,药用五味,下列属阳的是(分数:1.00)A.辛、甘、酸B.酸、苦、咸C.辛、苦、甘D.辛、甘、淡E.辛、淡、咸32.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分数:1.00)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互为消长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协调平衡33.《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说明了(分数:1.00)A.阴阳消长平衡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相互转化34.“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分数:1.00)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平衡D.阴阳转化E.阴阳制约二、B型题(总题数:9,分数:28.50)∙A.哕∙B.握∙C.忧∙D.咳∙E.栗(分数:3.00)(1).肝之变动为(分数:1.50)A.B.C.D.E.(2).肾之变动为(分数:1.50)A.B.C.D.E.∙B.握∙C.忧∙D.咳∙E.栗(分数:3.00)(1).脾之变动为(分数:1.50)A.B.C.D.E.(2).心之变动为(分数:1.50)A.B.C.D.E.∙A.益火补土法∙B.金水相生法∙C.抑木扶土法∙D.培土制水法∙E.泻南补北法(分数:3.00)(1).肾阳虚不能温脾,以致脾阳不振,其治疗宜(分数:1.50)A.B.C.D.E.(2).肾阴不足,心火偏亢,以致心肾不交,其治疗宜(分数:1.50)A.B.C.D.E.∙A.天地∙B.男女∙C.左右∙D.水火(分数:3.00)(1).《内经》所谓“阴阳之征兆”,是指(分数:1.50)A.B.C.D.E.(2).《内经》所谓“阴阳之道路”,是指(分数:1.50)A.B.C.D.E.∙A.相乘∙B.相克∙C.子病犯母∙D.相侮∙E.母病及子(分数:3.00)(1).肝气犯脾,属于(分数:1.50)A.B.C.D.E.(2).肺病及脾,属于(分数:1.50)A.B.C.D.E.∙A.阳中之阳∙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阴∙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分数:3.00)(1).以时间划分阴阳,则子时至卯时属(分数:1.50)A.B.C.D.E.(2).以脏腑部位划分阴阳,则肾属(分数:1.50)A.B.C.D.E.∙A.阴阳的相互制约关系∙B.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C.阴阳的消长平衡关系∙D.阴阳的相互转化关系∙E.阴阳的相互对立关系(分数:4.50)(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体现了(分数:1.50)A.B.C.D.E.(2).“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理论依据是(分数:1.50)A.B.C.D.E.(3).“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依据是(分数:1.50)A.B.C.D.E.∙A.阴阳的互根关系∙B.阴阳的互用关系∙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分数:3.00)(1).气和血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数:1.50)A.B.C.D.(2).寒和热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数:1.50)A.B.C.D.∙A.气与血∙B.寒与热∙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分数:3.00)(1).以阴阳互根互用关系为主的是(分数:1.50)A.B.C.D.(2).以阴阳对立制约关系为主的是(分数:1.50)A.B.C.D.三、X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35.“土爰稼穑”所比喻的脾的生理功能有(分数:2.00)A.运化水谷B.统血C.运化水液D.为气血生化之源36.下列符合“木曰曲直”生理特点的是(分数:2.00)A.肝主疏泄B.肝体阴而用阳C.肝喜条达D.肝为刚脏主升主动37.下列各项哪些符合“木曰曲直”的生理特点(分数:2.00)A.肝主升发B.肝体阴而用阳C.肝喜条达D.肝为刚脏38.五行“相乘”,主要是指(分数:2.00)A.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B.气有余则侮所不胜C.气有余则制己所胜D.其不及则己所胜轻而侮之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中医综合-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总分:70.5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型题(总题数:34,分数:34.00)1.下列符合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A.寒极生热B.寒者热之√C.刚损及阳D.重阳必阴E.刚中求阳2.“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平衡D.阴阳制约3.《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是指A.相生B.相克C.相侮D.相乘√4.“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指A.阳病治阴√B.阴中求阳C.寒因寒用D.热者寒之E.用寒远寒5.在五脏变动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肝之变动为握B.心之变动为笑√C.脾之变动为哕D.肺之变动为咳E.肾之变动为栗6.“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主要说明阴阳之间存在着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C.互为消长D.平衡协调E.互相转化7.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理论依据是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互为消长D.阴阳相互转化8.下列除哪项外,都体现了阴阳的互根关系A.阴在内,阳之守也B.孤阴不生,独阳不长C.阳在外,阴之使也E.阴损及阳,阳损及阴9.临床常见的心火引动肝火之心肝火旺证,属于A.相乘B.母病及子C.子病犯母√D.相侮E.反克10.“培土生金”的理论基础是A.五行相乘B.五行相生√C.五行相克D.五行相侮E.母病及子11.五行相乘,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母气有余而乘其子B.子气有余而乘其母C.气有余则制己所胜√D.气有余则乘己所不胜E.气不及则己所胜侮而乘之12.“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用于A.阴虚阳亢B.阴阳两虚C.阳盛伤阴D.阴盛伤阳E.阳虚阴盛√13.下列不按五行相生顺序排列的是A.呼、笑、歌、哭、呻B.筋、脉、肉、皮毛、骨C.青、赤、黄、白、黑D.角、徵、商、宫、羽√E.酸、苦、甘、辛、咸14.下列选项中,按五行相生次序排列的是A.角、徵、宫、商、羽√B.呼、歌、笑、哭、呻C.筋、肉、脉、骨、皮毛D.青、黄、赤、白、黑15.《景岳全书·新方八略》所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的治疗法则,是指A.益火之源,以消阴翳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阳中求阴,阴气得复√D.阴中求阳,阳气充盛E.阳病治阴,阴阳平衡16.“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主要是指A.以阳中求阴而调整阴阳B.以阴中求阳而调整阴阳C.以泻阳扶阴而调整阴阳D.以滋阴制阳而调整阴阳√E.以补阳制阴而调整阴阳17.肝火犯肺,属于B.母病及子C.相乘D.相侮√E.以上都不是18.下列阴和阳的概念中,最确切的是A.阴和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B.阴和阳即是矛盾C.阴和阳代表对立的事物D.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E.阴和阳说明相互关联着的事件19.关于五行相侮,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母气有余,传乘其子B.子气有余,传乘其母C.气有余则制己所胜D.气有余则侮其所不胜√E.气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20.“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指A.阴病治阳√B.阴中求阳C.因寒用热D.寒者热之E.用热远热21.按五行规律传变,“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是指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传变D.相侮传变E.表里相传22.《难经经释》说:“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是指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传变D.相侮传变E.表里传变23.下列选项中,与相生规律无关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益火补土C.培土生金D.金水相生E.培土制水√24.“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是指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消长平衡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交感互藏E.阴阳相互转化25.《难经经释》所说“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是指哪种疾病传变形式A.母病及子C.相乘D.相侮√26.下列治法中,根据阴阳互根理论而制定的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阳病治阴,阴病治阳C.损其有余,补其不足D.阳中求阴,阴中求阳√27.下列治法中,与相克规律无关的是A.抑木扶土B.培土制水C.滋水涵木√D.佐金平木28.根据五行规律,脾病及肝属于A.相克B.相侮√C.母病及子D.相乘E.子病犯母29.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指阴阳何种关系失常A.消长平衡B.对立制约C.交感互藏D.互根互用√30.下列情志相胜关系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惊胜怒√B.恐胜喜C.怒胜思D.喜胜忧E.思胜恐31.根据阴阳学说,药用五味,下列属阳的是A.辛、甘、酸B.酸、苦、咸C.辛、苦、甘D.辛、甘、淡√E.辛、淡、咸32.确立“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的理论依据是A.阴阳对立制约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互为消长D.阴阳相互转化E.阴阳协调平衡33.《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说明了A.阴阳消长平衡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相互转化34.“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A.阴阳对立C.阴阳平衡D.阴阳转化E.阴阳制约√二、B型题(总题数:9,分数:28.50)•A.哕•B.握•C.忧•D.咳•E.栗(1).肝之变动为(分数:1.50)A.B. √C.D.E.(2).肾之变动为(分数:1.50)A.B.C.D.E. √•A.哕•B.握•C.忧•D.咳•E.栗(1).脾之变动为(分数:1.50)A. √B.C.D.E.(2).心之变动为(分数:1.50)A.B.C. √D.E.•A.益火补土法•B.金水相生法•C.抑木扶土法•D.培土制水法•E.泻南补北法(1).肾阳虚不能温脾,以致脾阳不振,其治疗宜(分数:1.50)A. √B.C.D.E.(2).肾阴不足,心火偏亢,以致心肾不交,其治疗宜(分数:1.50)A.B.C.D.E. √•A.天地•B.男女•C.左右•D.水火•E.上下(1).《内经》所谓“阴阳之征兆”,是指(分数:1.50)A.B.C.D. √E.(2).《内经》所谓“阴阳之道路”,是指(分数:1.50)A.B.C. √D.E.•A.相乘•B.相克•C.子病犯母•D.相侮•E.母病及子(1).肝气犯脾,属于(分数:1.50)A. √B.C.D.E.(2).肺病及脾,属于(分数:1.50)A.B.C. √D.E.•A.阳中之阳•B.阴中之阳•C.阳中之阴•D.阴中之阴•E.阴中之至阴(1).以时间划分阴阳,则子时至卯时属(分数:1.50)A.B. √C.D.E.(2).以脏腑部位划分阴阳,则肾属(分数:1.50)A.B.C.D. √E.•A.阴阳的相互制约关系•B.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C.阴阳的消长平衡关系•D.阴阳的相互转化关系•E.阴阳的相互对立关系(分数:4.50)(1).“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体现了(分数:1.50)A.B. √C.D.E.(2).“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理论依据是(分数:1.50)A.B. √C.D.E.(3).“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的理论依据是(分数:1.50)A.B. √C.D.•A.阴阳的互根关系•B.阴阳的互用关系•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1).气和血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数:1.50)A.B.C. √D.(2).寒和热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数:1.50)A. √B.C.D.•A.气与血•B.寒与热•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以阴阳互根互用关系为主的是(分数:1.50)A. √B.C.D.(2).以阴阳对立制约关系为主的是(分数:1.50)A.B. √C.D.三、X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35.“土爰稼穑”所比喻的脾的生理功能有A.运化水谷√B.统血C.运化水液√D.为气血生化之源√36.下列符合“木曰曲直”生理特点的是A.肝主疏泄√B.肝体阴而用阳√C.肝喜条达√D.肝为刚脏主升主动√37.下列各项哪些符合“木曰曲直”的生理特点A.肝主升发√B.肝体阴而用阳√C.肝喜条达√D.肝为刚脏√38.五行“相乘”,主要是指A.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B.气有余则侮所不胜C.气有余则制己所胜√D.其不及则己所胜轻而侮之。
绪论、阴阳五行学说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以下同)1、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小儿药证真诀》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泽D、吴又可3、倡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的医家:()A、刘完素 3、张从正 C、李杲 D、朱丹溪4、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5、中医治疗疾病时“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其意思主要是指在治疗用药时必须注意:()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理环境D、社会环境6、“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7、阴阳的概念是:()A、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B、代表白昼和黑夜C、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D、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成阳阳关系?()A、寒与热B、动与静C、上升和外出D、表与里9、事物的阴阳属性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10、不属于阴的是:()A、晦晴的B、内在的C、静止的 D轻清的11、不属于阳的是:()A、明亮的B、外在的C、运动的D、重浊的12、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13、某些急性热病,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脚厥冷,脉微软绝等症象,这种现象用阴阳学说解释就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14、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A、阴阳相互制约B、阴阳互根C、阴阳相互转化D、阴平阳秘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D、体表16、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17、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失调18、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A、阳虚则寒B、阴胜则寒C、阴虚则热D、阳损及阴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偏衰的病理?()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 C阴阳两虚 D、重阴必阳20、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A、对立制约的B、互根互用的C、消长平衡的D、可以转化的2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A、阴的绝对亢盛B、阳的绝对亢盛C、阴虚而致阳亢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22、“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3、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是:()A、孤阴不生,孤阳不长B、阳平阳秘,精神乃治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4、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25、属于阳的药味是:()A、酸B、咸C、淡D、苦26、属于阴的药味是:()A、辛B、甘C、淡D、苦27、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A、曲直B、炎上C、从革D、润下28、五行中金的特性是:()A、寒凉B、收敛C、承载D、条达舒畅29、五色中属水的是:()A、青B、黄C、白D、黑30、“喜”这种情志活动归属于五行中的:()A、木B、火C、土D、金3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32、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3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心B、肺C、肝D、肾3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是:()A、心B、脾C、肝D、肾35、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A、心B、肺C、脾 D肝36、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37、肺气的肃降,能制约肝气的上升,肺与肝的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的:()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38、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39、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40、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41、由于土本身不足,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这种情况称为:()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土D、土虚木乘42、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A、木来乘土B、水来克火C、木来克土D、土来侮木43、适用“补母”法治疗的病证是:()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D、脾肾阳虚44、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A、心肝火旺B、肝气横逆犯脾C、肝虚致脾失健运D、肾阴不足至肝阳上亢4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培土制木B、佐金平木C、滋水涵木D、抑木扶土4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培土生金D、益火补土47、“泻南补北”的治法适用于:()A、肝火偏盛,肺失清肃B、肾阴不足,心火偏旺C、肝旺脾虚D、脾虚湿盛48、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对由于思虑过度致疾的病人采用精神疗法时,可用哪种情志活动达到治疗目的?()A、喜B、怒C、惊D、恐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以下同)1、金元时期,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是:()A、张仲景B、张从正C、刘完素D、李杲E、朱丹溪2、创立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湿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家是:()A、赵献可B、张景岳C、叶天土D、吴鞠通E、王清任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预防为主B、整体观念C、辨证论治D、因时、因地、因人制宜E、治病求本4、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思想主要体现于:()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精神情志活动可以致病C、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D、异病同治,同病异治E、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关5、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认为,下列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病理:()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区气候的差异D、地理环境的不同E、地区生活习惯的不同6、所谓辨证,就是要辨清病变的:()A、部位B、原因C、性质D、邪正关系E、治疗原则和方法7、属于阳的有:()A、运动的B、湿热的C、明亮的D、向外的E、上升的8、属于阴的有:()A、静止的B、寒冷的C、晦暗的D、内守的E、下降的9、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阴的有:()A、凝聚C、外出D、滋润E、抑制10、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阳的有:()A、推动B、温煦C、升发D、濡养E、兴奋11、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A、阴阳的相互对立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可以互相转化E、事物的无限可分性12、阴阳的对立制约,可体现于:()A、四季的变化B、昼夜的变化C、动极者,镇之以静D、阴胜则阳病E、阳胜则阴病13、阴阳的互根互用,可体现于:()A、气与血的关系B、津与液的关系C、兴奋与抑制的关系D、推动与温煦功能的关系E、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4、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阳的有:()A、体表C、背D、上肢E、心肺居上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阴的是:()A、体内B、下部C、腹D、下肢E、肝肾位于下16、下列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中属于阴的有:()A、精B、气C、血D、津E、液17、属阴阳失调的病理有:()A、阳胜则热B、阴胜则寒C、重寒则热D、阴虚则热E、阴阳互损18、属阴阳偏衰的病理有:()A、阴虚则热B、阳虚则寒C、阳盛则热D、重热则寒E、阴阳互损19、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有:()A、阴胜则阳病B、阳胜则阴病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阳互损20、阴阳偏胜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寒者热之E、热者寒之21、阴阳偏衰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22、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阴的有:()A、沉静少言B、形寒怕冷C、呼吸微弱D、语声低微E、脉数23、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阳的有:()A、躁动不安B、发热C、呼吸气粗D、语声高亢E、脉沉迟24、属于阳的药味有:()B、甘C、苦D、酸E、咸25、属于阴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无限可分27、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向下B、生长C、生化D、承载E、受纳28、归属于木的有:()A、夏B、青C、肝D、筋E、目29、归属于土的有:()B、甘C、脾D、南E、思30、属五行相生关系的有:()A、土与木B、木与火C、土与金D、金与水E、火与土31、属“母子”关系的有:()A、心与脾B、脾与肺C、肺与肾D、肾与肝E、肝与心32、属于行相克关系的有:()A、金与木B、木与土C、火与土D、水与土E、金与水33、可用五行的相生关系来解释的是:()A、肝藏血以济心B、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C、心火下降于肾使肾不寒D、肾阳湿煦脾阳E、肾藏精以滋养肝血34、属于相克关系传变的是:()A、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B、心水旺盛引动肝火C、肝气横逆犯脾D、肝之气火上逆肺E、肾精不足致肝血不足35、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肝病的脉症是:()A、面色青B、面色白C、喜食甘D、喜食酸E、脉弦36、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的脉症是:()A、面色黑B、面色赤C、口味苦D、口味酸E、脉洪37、适用“虚则补其母”治则的病证有:()A、肝肾阴虚B、肺肾阴虚 C脾肺气虚 D、肝旺脾虚E、肾阴虚而心火旺38、适用“抑制”法治疗的病证是:()A、肝气横逆犯脾B、脾胃湿热致肝失条达C、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D、肝火偏盛致肺失清肃E、肾阴不足致心火偏旺39、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40、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三、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为主导思想,以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1.属于阴中之阴的是:A、上午B、前半夜C、下午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2.属于阴中之阳的是:A、上午B、前半夜C、下午D、后半夜E、以上都不是3. 自然界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可用阴阳学说哪一理论解析:A、交感相错B、对立制约C、消长平衡D、相互转化E互根互用4."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相互对立制约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D、相互消长平衡E、交感相错5.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是:A、炎上B、生化C、肃降D、滋润E、升发6.下列除哪一外均属于五行之土:A、五脏之脾B、六腑之胃C、五体之肉D、五官之舌E五气之湿7.下列五行生克关系哪项是错误的:A、木克土B、火克金C、水克火D、金克木E、金克水8."肝火犯肺"是属于:A、子病犯母B、克C、乘D、侮E、母病及子9.下列除哪一项属五行之火:A、六腑之小肠B、五体之筋C、五季之夏D、五色之赤E、五气之暑10.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A、相乘B、反侮C、相克D、子病犯母E、母病及子11.属于相侮的是:A、心病及脾B、脾病及肝C、脾病及心D、脾病及肾E肾病及肺13.阴阳某一方的偏盛或偏衰是()A.一种正常的生理表现B.—种病理状态的表现C.一种阴阳转化的表现D.一种明阳消长的表现14.以白天分阴阳,上午为( )A.阴中之阳B.阳中之阴C.阳中之阳D.阴中之阴15.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 )A.木与土B.火与金C.水与土D.水与金16.在生理状态下,心火必须下降于肾.使:A 肾精充足B 肾阳不亢C 肾水不寒D 肾气不衰E 心阴不虚17.“寒者热之”的治法依据的阴阳关系是()A.相互消长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D.对立制约18.“水不涵木”主要是指哪两个脏腑的病理关系?()A.肝与肾B.脾与肾C.肺与肝D.脾与心19.夏季起居方面应遵循: ( )A.早卧早起B.早卧晚起C.晚卧早起D.晚卧晚起E.卧床休息20.冬季起居方面应遵循: ( )A.早卧早起B.早卧晚起C.晚卧早起 D.晚卧晚起 E.卧床不起21.下列不符合五行生克规律的是()A.木为水之子B.水为火之所不胜C.金为木之所胜 D.火为土之母22.下列除何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绪论、阴阳五行学说试题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以下同)1、在中医学中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D、《小儿药证真诀》2、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泽D、吴又可3、倡导“相火论”,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后称为养阴派的医家:()A、刘完素 3、张从正 C、李杲 D、朱丹溪4、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5、中医治疗疾病时“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其意思主要是指在治疗用药时必须注意:()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理环境D、社会环境6、“证”的概念是:()A、疾病的名称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7、阴阳的概念是:()A、指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B、代表白昼和黑夜C、相互对立的两个事物D、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8、下列哪种情况不能构成阳阳关系()A、寒与热B、动与静C、上升和外出D、表与里9、事物的阴阳属性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D、平衡的10、不属于阴的是:()A、晦晴的B、内在的C、静止的 D轻清的11、不属于阳的是:()A、明亮的B、外在的C、运动的D、重浊的12、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D、相互转化13、某些急性热病,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脚厥冷,脉微软绝等症象,这种现象用阴阳学说解释就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14、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A、阴阳相互制约B、阴阳互根C、阴阳相互转化D、阴平阳秘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D、体表16、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17、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阴阳偏胜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失调18、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是:()A、阳虚则寒B、阴胜则寒C、阴虚则热D、阳损及阴1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阴阳偏衰的病理()A、阴损及阳B、阳损及阴 C阴阳两虚 D、重阴必阳20、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A、对立制约的B、互根互用的C、消长平衡的D、可以转化的21、“阴病治阳”的治法适用于:()A、阴的绝对亢盛B、阳的绝对亢盛C、阴虚而致阳亢D、阳虚而致而致阴盛22、“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A、实热证B、实寒证C、虚热证D、虚寒证23、说明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是:()A、孤阴不生,孤阳不长B、阳平阳秘,精神乃治C、阴胜则寒,阳胜则热D、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24、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25、属于阳的药味是:()A、酸B、咸C、淡D、苦26、属于阴的药味是:()A、辛B、甘C、淡D、苦27、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A、曲直B、炎上C、从革D、润下28、五行中金的特性是:()A、寒凉B、收敛C、承载D、条达舒畅29、五色中属水的是:()A、青B、黄C、白D、黑30、“喜”这种情志活动归属于五行中的:()A、木B、火C、土D、金3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哪一项是不对的()A、木—肝、春、东B、土—脾、夏、南C、金—肺、秋、西D、水—肾、冬、北32、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3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心B、肺C、肝D、肾34、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之“所胜”是:()A、心B、脾C、肝D、肾35、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A、心B、肺C、脾 D肝36、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D、水生木37、肺气的肃降,能制约肝气的上升,肺与肝的这种关系属于五行学说中的:()A、相生关系B、相克关系C、相乘关系D、相侮关系38、肾阴上升以制约心阳,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土克水C、水克火D、火克金39、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水,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反侮40、肝气横逆犯脾,用五行学说解释就是:()A、木克土B、木乘土C、木不疏土D、土侮木41、由于土本身不足,形成木克土的力量相对增强,使土更加不足,这种情况称为:()A、木克土B、木乘土C、土侮土D、土虚木乘42、脾虚病人,面见青色,为:()A、木来乘土B、水来克火C、木来克土D、土来侮木43、适用“补母”法治疗的病证是:()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D、脾肾阳虚44、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A、心肝火旺B、肝气横逆犯脾C、肝虚致脾失健运D、肾阴不足至肝阳上亢4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培土制木B、佐金平木C、滋水涵木D、抑木扶土4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培土生金D、益火补土47、“泻南补北”的治法适用于:()A、肝火偏盛,肺失清肃B、肾阴不足,心火偏旺C、肝旺脾虚D、脾虚湿盛48、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对由于思虑过度致疾的病人采用精神疗法时,可用哪种情志活动达到治疗目的()A、喜B、怒C、惊D、恐二、多项选择题(在五个备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选错的,该题无分,以下同)1、金元时期,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是:()A、张仲景B、张从正C、刘完素D、李杲E、朱丹溪2、创立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湿病辨证论治理论的医家是:()A、赵献可B、张景岳C、叶天土D、吴鞠通E、王清任3、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预防为主B、整体观念C、辨证论治D、因时、因地、因人制宜E、治病求本4、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思想主要体现于:()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B、精神情志活动可以致病C、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D、异病同治,同病异治E、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关5、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认为,下列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病理:()A、四时气候的变化B、昼夜晨昏的变化C、地区气候的差异D、地理环境的不同E、地区生活习惯的不同6、所谓辨证,就是要辨清病变的:()A、部位B、原因C、性质D、邪正关系E、治疗原则和方法7、属于阳的有:()A、运动的B、湿热的C、明亮的D、向外的E、上升的8、属于阴的有:()A、静止的B、寒冷的C、晦暗的D、内守的E、下降的9、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阴的有:()A、凝聚B、下降C、外出D、滋润E、抑制10、阴和阳的相对属性引入医学领域,属于阳的有:()A、推动B、温煦C、升发D、濡养E、兴奋11、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主要表现在:()A、阴阳的相互对立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消长平衡D、阴阳可以互相转化E、事物的无限可分性12、阴阳的对立制约,可体现于:()A、四季的变化B、昼夜的变化C、动极者,镇之以静D、阴胜则阳病E、阳胜则阴病13、阴阳的互根互用,可体现于:()A、气与血的关系B、津与液的关系C、兴奋与抑制的关系D、推动与温煦功能的关系E、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4、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阳的有:()A、体表B、上部C、背D、上肢E、心肺居上1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属于阴的是:()A、体内B、下部C、腹D、下肢E、肝肾位于下16、下列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中属于阴的有:()A、精B、气C、血D、津E、液17、属阴阳失调的病理有:()A、阳胜则热B、阴胜则寒C、重寒则热D、阴虚则热E、阴阳互损18、属阴阳偏衰的病理有:()A、阴虚则热B、阳虚则寒C、阳盛则热D、重热则寒E、阴阳互损19、属阴阳偏胜的病理有:()A、阴胜则阳病B、阳胜则阴病C、阴盛格阳D、阳盛格阴E、阴阳互损20、阴阳偏胜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寒者热之E、热者寒之21、阴阳偏衰的治疗,可应用下列哪几项原则和方法()A、调整阴阳B、实则泻之C、虚则补之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22、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阴的有:()A、沉静少言B、形寒怕冷C、呼吸微弱D、语声低微E、脉数23、用阴阳来概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属于阳的有:()A、躁动不安B、发热C、呼吸气粗D、语声高亢E、脉沉迟24、属于阳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5、属于阴的药味有:()A、辛B、甘C、苦D、酸E、咸26、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无限可分27、五行中土的特性是:()A、向下B、生长C、生化D、承载E、受纳28、归属于木的有:()A、夏B、青C、肝D、筋E、目29、归属于土的有:()A、湿B、甘C、脾D、南E、思30、属五行相生关系的有:()A、土与木B、木与火C、土与金D、金与水E、火与土31、属“母子”关系的有:()A、心与脾B、脾与肺C、肺与肾D、肾与肝E、肝与心32、属于行相克关系的有:()A、金与木B、木与土C、火与土D、水与土E、金与水33、可用五行的相生关系来解释的是:()A、肝藏血以济心B、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C、心火下降于肾使肾不寒D、肾阳湿煦脾阳E、肾藏精以滋养肝血34、属于相克关系传变的是:()A、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B、心水旺盛引动肝火C、肝气横逆犯脾D、肝之气火上逆肺E、肾精不足致肝血不足35、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肝病的脉症是:()A、面色青B、面色白C、喜食甘D、喜食酸E、脉弦36、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心火亢盛的脉症是:()A、面色黑B、面色赤C、口味苦D、口味酸E、脉洪37、适用“虚则补其母”治则的病证有:()A、肝肾阴虚B、肺肾阴虚 C脾肺气虚 D、肝旺脾虚E、肾阴虚而心火旺38、适用“抑制”法治疗的病证是:()A、肝气横逆犯脾B、脾胃湿热致肝失条达C、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D、肝火偏盛致肺失清肃E、肾阴不足致心火偏旺39、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40、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三、填空题:1、中医学理论体系,以为主导思想,以的生理、病理为基础。
阴阳五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阳主以下哪个属性?A. 金B. 木C. 水D. Fire2. 阴主以下哪个属性?A. 土B. 火C. 风D. Metal3. 五行中代表水的颜色是:A. 红色B. 黄色C. 蓝色D. 绿色4. 五行中代表木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5. 五行中代表金的方位是:A. 北B. 东C. 南D. 西二、填空题1. 阴阳相生相克的关系体现了_________的观念。
2.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______、火生___、土生___、金生____。
3. 五行相克的顺序是:____克木、____克火、____克土、____克金。
4. 为了保持人体的平衡,应该注重饮食的______。
5. 在风水学中,东方代表______方位。
三、简答题1. 解释阴阳相生相克的关系。
答:阴阳相生相克是古代中国哲学观念的核心之一。
它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对立而统一的要素构成。
阴阳相互依存、互相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相生指的是两者之间相互追求、生生不息的关系,一方达到极限时会转化为另一方。
阴阳相克指的是两者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耗的关系,一方过度发展会导致另一方的衰败。
2. 请简述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及其含义。
答: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这个顺序体现了五行间的一种变化规律,也反映出宇宙万物的生长与变化过程。
每个元素都有生生不息的方向,能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滋养,相互发展。
3. 为什么阴阳五行的平衡与调和对人体健康很重要?答:阴阳五行的平衡与调和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因为人体内外的阴阳五行的平衡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若某一元素过盛或不足,会导致身体的不平衡,从而引发疾病。
保持阴阳五行的平衡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增加体内能量,并提高免疫力。
四、论述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对阴阳五行的认识及其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阴阳五行是古代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对世界万物本质的思考和总结。
第一章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阴阳学说一、名词解释 1.阴阳:2.阴阳的互根互用:3.中药四气五味: 二、填空1.阴阳的属性包括2.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之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阴气,三、简答题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2.如何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第二节五行学说、单选题1.五行相克的关系中,火的“所不胜”是A.木B.火C.金D.水E. 土2.“木”的特性是A.曲直B.稼穡C.炎上D.润下E.从革3.“ 土不足时,则木旺伤土”的理论依据是A.五行相生B.五行相克C五行相乘D.五行相侮E.母子相及体现了阴阳的3.“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体现了阴阳的4.“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体现阴阳的失常。
5.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体现了阴阳的6. 一般来说,人体的上部为,下部为,体内为六腑为;构成人体的物质为,人体的功能为4.五行相克的规律是A.木一火一土一水一金一木B.木一土—水一火一金一木C.金一木一水一火一土一金D.水一火一土一金一木一火E.木一土一金一水一火一木5.五行中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为A.木B.火C. 土D.金E.水6.按六腑的五行属性,胃属A.金B.木C.水D.火E. 土7.属于子病及母的是A.肺病及肾B.肝病及肾C.心病及肾D.脾病及肾E.肝病及脾8.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A.肝B.肾C.心D.脾E.胃9.情志与五行配属,思属于A.木B. 土C.金D.水E.火10.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A.肝实泻肾B.肺实泻脾C.肝实泻肺D.肝实泻心E.心实泻肝11.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金水相生D.益火补土E.培土生金12.脾虚病人面见青色,属于A.木克土B.木乘土C.水克火D.水侮土E.金克木13.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A.肝B.心C.肺D.肾E.胆14.适用于“补母”治疗法的病症是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D.脾肾阳虚E.心肝火旺15.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属于A.金生水B.木生火C.火生土D. 土生金E.水生木多选题1•五行之间正常的关系是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以上均不是 2.下列事物或现象中,属于“火”的是A.五味中的辛B.五色中的赤C.五化中的长D.五季中的长夏E.五方中的南3.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有A.滋水涵木B.佐金平木C.益火补土D.抑木扶土E.泻南补北4.适用于“虚则补其母”治疗原则的病症是A.肝肾阴虚B.肺肾阴虚C.肺脾气虚D.肝旺脾虚E.肾阴虚心火旺5.根据五行的归属,可以诊断为肝病的脉证是A.面色青B.面色白C.喜食酸D.喜食甘E.脉弦三、名词解释1.五行2.五行制化四、简答题1.简述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五行学说题库1-
2-10
问题:
[单选]“水能灭火,火亦能煎水”体现的是阴阳()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互相转化
E.平衡统一
问题:
[单选]“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所描述的阴阳关系是()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互相转化
E.相互感应
问题:
[单选]昼夜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上午
B.下午
C.中午
D.前半夜
E.后半夜
/ 夫妻性生活
问题:
[单选]四季的更替变化,属于()
A.阴阳对立
B.阴阳制约
C.阴阳互根
D.阴阳转化
E.阴阳消长
问题:
[单选]下列符合五行相生关系的是()
A.木生金
B.火生木
C.土生水
D.水生火
E.金生水
问题:
[单选]下列符合五行相克关系的是()
A.A.木克金
B.B.火克土
C.C.土克水
D.D.水克木
E.E.金克火
问题:
[单选]五行“土”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E.稼穑
问题:
[单选]属于五行中“火”一行的是()
A.白色
B.西方
C.寒
D.肝
E.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