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一大至十七大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共召开过十六次全国党代表大会。
历次全国党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 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历届大会 时间 地点 会议主要内容一大1921年上海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大1922年上海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时间地点代表人数
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上海-湖南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上海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广州近40人,代表全国420名党员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上海20人,代表全国994名党员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武汉82人,代表全国57967名党员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莫斯科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正式代表为84人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延安杨家岭755人,其中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名党员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北京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名党员
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北京出席代表1512人,代表全国2200万党员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北京1249人,代表全国2800万党员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北京出席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北京出席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9人,代表全国3965万名党员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北京1936人,特邀代表61人,代表全国4600余万名党员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北京2000人,代表5100多万名党员
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北京2074人,代表5900多万名党员
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北京2120人
十七大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北京2217人
十八大2012年月日至日北京。
中国共产党历届党代会(1大——16大)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
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1927年五大召开,大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
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
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中共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的区别1.**“十二大”(198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十三大”(1987):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制定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十四大”(1992):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十五大”(1997):提出并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5.**“十六大”(2002):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6.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区别主要有三点:1、举行的时间不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
2、参会规模不同,随着时间发展规模越来越大。
3、主持会议的领导人不同,分别为华国锋、邓小平、赵紫阳、江泽民等领导人。
4、大会的主题不同;对党章的修改程度不同。
中共十一大:1977年8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
应到代表1510人,代表全国3500多万党员。
华国锋主持大会并代表中共中央作政治报告,叶剑英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邓小平致闭幕词。
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中共十二大:1982年9月1~11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正式代表1545人,候补代表145人。
代表全国3900万多名党员。
邓小平主持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
胡耀邦代表党中央作了题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报告。
叶剑英、陈云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
大会提出并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各项改革任务。
一至十六大的召开时间与地点:一大是: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召开
二大是: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
三大是: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
四大是: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
五大是: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
六大是: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召开
七大是: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
八大是: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九大是: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十大是: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十一大是: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二大是: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十三大是: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十四大是: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五大是: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六大是: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湖北汉口召开的中共中央紧急会议。
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并选出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
在大革命失败的紧急关头,八七会议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批评左倾冒险主义领导者在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领导上的严重错误;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军事工作。
遵义会议确立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实际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在福建上杭县古田举行的红军第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问题等项决议案。
决议案总结创建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强调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要求用无产阶级思想来进行党和军队的建设。
古田会议决议是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它解决了在农村环境中,在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情况下,如何从加强思想建设入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
【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西子长县瓦窑堡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分析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特别是1935年华北事变后,由日本侵华引起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明确提出党的基本策略任务是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瓦窑堡会议对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洛川会议】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共召开过十六次全国党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十七大重点内容一大是: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召开的;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大是: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的;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三大是: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的;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四大是: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的;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五大是: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的;批判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六大是: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召开的;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七大是: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的;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八大是: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的;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中国共产党八届五中全会1958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决定出版《红旗》杂志,陈伯达任总编辑。
中国共产党八届六中全会1958年11月28日~12月10日在湖北武昌举行;毛泽东写了《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是不是真老虎的问题》的著名短文。
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庐山会议) 1959年7月2日~8月16日在江西庐山举行;;党第一次明确使用“农、轻、重”的概念。
中国共产党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1月14~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正式批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党从一大到十六大的会议时间、地点,以及会议的主要内容2007-04-24 12:12:02| 分类:常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共召开过十六次全国党代表大会。
历次全国党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历届大会时间地点会议主要内容一大1921年上海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大1922年上海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按照上述要求
,不断向更广泛、更深刻的领域推进,大大加快了我国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进程。
经过几年的努力,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开始在
中华大地出现:市场机制已在我国商品交易和资源配置
等各个经济领域发挥着广泛的调节作用,在部分领域已
处于基础地位;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市场决
定价格的机制已基本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体系建设大大加快;所有制结构出现了根本性变化,以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在市场竞争中共同发
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各种经济成份的实现形式也日趋多
样;宏观经济体系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宏观调控体制包
括财税、金融、外汇、投资体制的新框架初步形成;国
有企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运行机制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收入分配制度、住房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稳步推
进。
改革的深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
的进步,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多年未有的持续、快速、
健康发展的好形势。
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十五大的主题,也是十五大制定跨世纪发展战略的核心。
十五大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把这一理论作为指引党继续前进的旗帜,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又一理论成果。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建设一个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一个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