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从一大到十六大的会议时间和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86.00 KB
- 文档页数:6
历次中共党代会简介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1 年7 月23 日晚地点:上海法租界,受侵扰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画舫上举行主要内容:一大建立三人组成的中央局,并选举陈独秀任书记,张国焘为组织主任,李达为宣传主任。
党的第一个中央机关由此产生。
主要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2 年7 月16 日~23 日地点:上海主要内容:大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大会指出,党的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是: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
主要意义: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3 年6 月12 日至20 日地点:广州主要内容: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主要影响:党的三大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孙中山先生对国民党进行了改组,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召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全国掀起了声势浩大、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群众运动,胜利地举行了北伐战争,促进了中国革命的高涨。
但是,大会对于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农民问题和军队问题没有给以应有的重视。
4.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时间:1925 年1 月11 日至22 日地点:上海主要内容:为了总结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加强对革命运动的领导,回答党所面临的许多新问题。
党的历次全会时间主题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历次全会时间和主题如下:1.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至8月2日) - 成立党的纲领和组织形式;2.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 明确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3.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 改革党的军事建设和组织形式,加强党的纪律;4. 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25年1月11日至22日) - 提出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的统一战线策略;5. 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 - 规定了党的纲领和组织原则,开展土地革命;6. 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1928年6月18日至27日) - 讨论农村包围城市的斗争策略;7. 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29日) - 讨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8. 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 提出经济建设为党的中心任务,实行社会主义改造;9. 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969年4月1日至24日) - 确立了以林彪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党的路线;10.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3年8月24日至9月7日) - 制定了党的第一部党章,确立了以华国锋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11.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77年8月12日至28日) - 撤销了林彪一系人的职务,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职务,邓小平重返中央领导地位;12.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11日) - 颁布了党的第二部党章,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3.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 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任务的决议,明确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向;14.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 -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15.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1997年9月12日至18日) - 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任务;16.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002年11月8日至14日) -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7.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 - 确认了科学发展观;18.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2012年11月8日至14日) - 通过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决议;19.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 - 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决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
党的历届代表大会知识点汇总党的历届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表着党的最高利益和意志,是决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会议。
通过历届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革命斗争和建设事业,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对党的历届代表大会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第一次代表大会(1921年)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8月2日在上海召开。
会议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二、党的早期历次代表大会(1922-1927年)在党的早期历次代表大会中,党团结全党同志,不断总结革命经验,明确了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和基本路线。
这一时期的代表大会还涉及到土地革命、军事和组织建设等重要议题。
三、中国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的代表大会(1928-1945年)党的第五次代表大会于1927年召开,确立了全党的土地革命纲领;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1945年召开,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经验,并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代表大会(1949年至今)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于1945年召开,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并确立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
随后召开的党的历届代表大会,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包括实行计划经济、进行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建设、开展文化大革命、进行改革开放等重大决策和政策。
五、党的新时期的代表大会(2012年至今)党的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于2012年召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政策,包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
总结:党的历届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会议,通过这些会议,党总结经验,制定政策,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仅对党的历届代表大会的知识点进行了简要梳理,希望能对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有所帮助。
中共历次会议整理中共历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以下是对中共历次会议的整理。
1. 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会议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纲领和章程,选举产生了中央委员会。
2. 中共二大:于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
会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一年来的工作,确定了党的任务和路线,统一了领导机构。
3. 中共三大:于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了《中国革命的任务》决议,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4. 中共四大:于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形势和任务。
5. 中共五大: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提出了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任务。
6. 中共六大:于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总结了北伐战争阶段的经验教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和党内整风运动。
7. 中共七大: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了《论政策》和《论联合政府》文件,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治国方略和建设任务。
8. 中共八大: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制定了一系列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
9. 中共九大:于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总结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党的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党的生日为7月1日)上海内容:①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
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②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2、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上海内容: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高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内容: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4、“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汉口内容:①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②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③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意义: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1935年遵义内容:①解决博古等人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意义: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在革命的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瓦窑堡会议——1935年瓦窑堡内容: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7、洛川会议——1937年洛川内容: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决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即人民战争路线),决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8、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延安内容:①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的联合政府。
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9、全国土地会议——1947年内容: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党的历次党代会的召开时间、地点及主要内容党的一大:时间:1921年7月23日-31日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大会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出席大会代表共13人,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
党的二大时间:1922年7月16日-23日地点:上海大会主要内容: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根据世界革命形势和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时间:1923年6月12日-20日地点:广州大会主要内容: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
党的三大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策略原则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扬民主,在分析中国社会矛盾和明确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党的四大:时间:1925年1月11日-22日地点:上海大会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等11个议决案,并选出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问题。
党的五大:时间:1927年4月27日-5月9日地点:武汉大会主要内容: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四·一二"政变发生后召开的。
大会通过了《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议决案》《土地问题议决案》等。
党的六大:时间:1928年6月18日-7月11日地点:莫斯科大会主要内容:由于国内处于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下,在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共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时间内容意义1.中共一大:时间是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会议,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基本纲领、党的名称以及党的任务和路线。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伟大革命事业奠定了基础。
2.中共七大:时间是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
这次会议是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召开的,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时期举行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为公有制而斗争的总纲》,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任务和革命路线,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奠定了理论和组织基础。
3.中共八大:时间是1956年9月15日至27日。
这次会议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了《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和建设事业中取得的重大胜利,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共产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是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开放初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通过决议,正式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和开放政策的重要方针,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开辟了新的道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以上只是中共历次重要会议中的几次,这些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和中国革命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些会议,中国共产党不仅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理论,还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为中国的繁荣进步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党从一大到十六大的会议时间、地点,以及会议的主要内容2007-04-24 12:12:02| 分类:常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共召开过十六次全国党代表大会。
历次全国党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历届大会时间地点会议主要内容一大1921年上海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大1922年上海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党从一大到十六大的会议时间、地点,以及会议的主要内容2007-04-24 12:12:02| 分类:常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共召开过十六次全国党代表大会。
历次全国党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历届大会时间地点会议主要内容一大1921年上海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大1922年上海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党从一大到十六大的会议时间、地点,以及会议的主要内容2007-04-24 12:12:02| 分类:常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成立以来,共召开过十六次全国党代表大会。
历次全国党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是:一大: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
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
九大:1969年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十三大: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
十四大: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五大:1997年9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十六大:200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
历届大会时间地点会议主要内容一大1921年上海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大1922年上海1、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
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4、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三大1923年广州1、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
2、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四大1925年上海1、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2、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3、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4、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五大1927年武汉1、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2、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
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
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六大1928年莫斯科1、大会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⑴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⑵革命的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⑶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⑷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⑸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当的无产阶级基础。
3、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七大1945年延安1、大会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阐述,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正式确定下来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2、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
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八大1956年北京1、大会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的建议》。
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确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
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3、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⑴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⑵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⑶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⑷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4、陈云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方法:以国家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人经营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九大1969年北京1、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林彪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
其中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
2、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十大1973年北京十大的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十一大1977年北京1、大会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2、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
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二大1982年北京1、明确规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制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提出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高度精神文明,制定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方针,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2、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做了重要补充: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
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十三大1987年北京1、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2、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十四大1992年北京1、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2、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4、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十五大1997年北京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1、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大会指出: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⑵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⑶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⑷确立跨世纪发展宏图;⑸明确回答了邓小平逝世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
十六大2002年北京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1、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
3、十六大报告一个鲜明的亮点和特色,就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系统地深刻地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
5、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这个重要论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发展与执政、兴国与执政的内在关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以兴国为目标,以富民为取向。
同时也表明,在党面临的一系列任务中,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任务、中心任务。
党和国家其他任务都要围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
6、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评论这张转发至微博转发至微博0人 | 分享到:阅读(42)| 评论(0)| 引用(0) |举报社会上常见的几种骗术中国外交、科技、国土资源、水利四部部长易人历史上的今天相关文章∙历届党代会时间地点和人数2010-07-04 21:20:54∙全国学前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10-12-03 14:11:31∙关于会议成本及提高会议质量效益的调研----市教育党委办公室课题组 - 上海基层党建2010-05-24 12:36:57∙在2005年北京年鉴工作会议上的讲稿2010-12-31 13:05:23∙在全市农村牧区科技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0-10-15 12:11:07最近读者登录后,您可以在此留下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