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电子商务安全
- 格式:ppt
- 大小:2.17 MB
- 文档页数:41
电子商务安全》教案第一章:电子商务安全概述1.1 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概念1.2 电子商务安全的重要性1.3 电子商务安全的发展历程1.4 电子商务安全的研究内容第二章:电子商务安全技术2.1 密码技术2.2 数字签名技术2.3 安全套接层(SSL)技术2.4 防火墙技术第三章:电子商务安全协议3.1 安全电子交易(SET)协议3.2 安全超文本传输(S)协议3.3 安全邮件(SMTP)协议3.4 虚拟专用网络(VPN)协议第四章:电子商务安全威胁与防护4.1 电子商务安全威胁分类4.2 常见电子商务安全威胁及其防护措施4.3 电子商务安全防护策略4.4 电子商务安全防护技术第五章:电子商务安全管理与法律规范5.1 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5.2 电子商务安全管理体制与机构5.3 电子商务安全法律法规5.4 电子商务安全道德规范与教育第六章:电子商务安全评估与认证6.1 电子商务安全评估体系6.2 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机构6.3 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流程6.4 电子商务安全认证标准第七章: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安全7.1 电子支付系统概述7.2 电子支付系统安全威胁7.3 电子支付系统安全技术7.4 电子支付系统安全协议第八章:电子商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8.1 电子商务数据安全概述8.2 电子商务数据加密技术8.3 电子商务隐私保护技术8.4 电子商务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策略第九章:电子商务安全审计与监控9.1 电子商务安全审计的重要性9.2 电子商务安全审计方法与技术9.3 电子商务安全监控系统9.4 电子商务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第十章:电子商务安全发展趋势与挑战10.1 电子商务安全发展趋势10.2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发展前景10.3 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的挑战10.4 我国电子商务安全发展战略与政策第十一章:移动电子商务安全11.1 移动电子商务安全背景11.2 移动设备安全威胁与防护11.3 移动支付安全技术11.4 移动应用程序安全第十二章:云计算与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商务安全12.1 云计算与大数据简介12.2 云计算与大数据环境下的安全挑战12.3 云计算与大数据安全技术12.4 云计算与大数据环境下电子商务安全策略第十三章:物联网与电子商务安全13.1 物联网基本概念13.2 物联网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13.3 物联网安全威胁与防护13.4 物联网电子商务安全发展趋势第十四章:电子商务安全国际标准与政策法规14.1 国际电子商务安全标准14.2 国际电子商务安全政策法规14.3 我国电子商务安全政策法规14.4 电子商务安全国际合作与挑战第十五章:电子商务安全案例分析与实践15.1 电子商务安全案例概述15.2 电子商务安全事件原因与影响15.3 电子商务安全防护措施与经验教训15.4 电子商务安全实践项目与实训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子商务安全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发展历程和研究内容是理解电子商务安全领域的基石,需要重点掌握。
第一章:一.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电子商务的安全需求包括两方面:1.电子交易的安全需求(1)身份的可认证性在双方进行交易前,首先要能确认对方的身份,要求交易双方的身份不能被假冒或伪装。
(2)信息的保密性要对敏感重要的商业信息进行加密,即使别人截获或窃取了数据,也无法识别信息的真实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商业机密信息难以被泄露。
(3)信息的完整性交易各方能够验证收到的信息是否完整,即信息是否被人篡改过,或者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信息丢失、信息重复等差错。
(4)不可抵赖性在电子交易通信过程的各个环节中都必须是不可否认的,即交易一旦达成,发送方不能否认他发送的信息,接收方则不能否认他所收到的信息。
(5)不可伪造性电子交易文件也要能做到不可修改2.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1)物理实体的安全设备的功能失常电源故障由于电磁泄漏引起的信息失密搭线窃听(2)自然灾害的威胁各种自然灾害、风暴、泥石流、建筑物破坏、火灾、水灾、空气污染等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都构成强大的威胁。
(3)黑客的恶意攻击所谓黑客,现在一般泛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非法入侵者。
黑客的攻击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可以粗略的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主动攻击,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类是被动攻击,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
(4)软件的漏洞和“后门”(5)网络协议的安全漏洞(6)计算机病毒的攻击二.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安全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1.计算机网络安全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安全评估技术、防火墙、虚拟专用网、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防病毒技术等①安全评估技术通过扫描器发现远程或本地主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②防火墙防火墙是保护企业保密数据和保护网络设施免遭破坏的主要手段之一,可用于防止未授权的用户访问企业内部网,也可用于防止企业内部的保密数据未经授权而发出。
③虚拟专用网虚拟专用网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s)是企业内部网在Internet上的延伸,通过一个专用的通道来创建一个安全的专用连接,从而可将远程用户、企业分支机构、公司的业务合作伙伴等与公司的内部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扩展的企业内部网。
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的特点:1、虚拟性2、跨越时空性3、低成本 4.高效性 5.安全性电子商务分类电子商务有多种分类方法,现主要介绍按交易的参与主体分类:(1)企业对消费者(2)企业对企业(3)消费者对消费者(4)企业对政府(5)消费者对政府电子商务业务模式(1)单独型(2)开放型(3)撮合型(4)专家型我国电子商务立法存在的问题:1.缺乏规范性和权威性2.在内容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3.尚需加强兼容性第二章:电子商务的基本模式电子商务的应用框架:电子商务的各类应用建立在两大支柱和4个层次之上。
自下而上,从最基础的技术层到电子商务的应用层次依次分为:网络层、信息发布层、信息传输层和一般业务服务层;两大支柱是社会人文性的政策法律和自然科技型的技术标准。
电子商务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电子商务系统的应该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网络平台2. 电子商务网站3. 客户服务中心4. 支付网关5. 认证中心6. 物流中心电子商务的三大基本功能分为(也简称“3C”功能)1、内容管理2、协同处理3、交易服务认证中心(CA):为了保证电子商务交易安全,认证中心(CA)是必不可少的。
电子商务认证中心就是为了保证电子商务交易安全,签发数字证书并确认用户身份的认证机构。
电子商务认证中心需具备证书发放、证书更新、证书撤销和证书验证四大功能。
B2B电子商务模式分析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B2B的商务模式进行分类。
一、根据交易机制(1)产品目录式(2)拍卖式(3)交易所式(4)社区式二、根据企业间商务关系的不同(1)以交易为中心的B2B电子商务(2)以供需为中心的B2B电子商务(3)以协作为中心的B2B电子商务三、根据买方和卖方在交易中所处的地位(1)以卖方为主模式(2)以买方为主模式(3)中立模式B2C电子商务模式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对B2C的商务模式进行分类和探析一、从企业和消费者买卖关系的角度分析(1)卖方企业—买方个人模式(2)买方企业—卖方个人的电子商务二、根据交易的客体分析(1)无形商品和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2)有形商品和服务的电子商务模式影响消费者网上购买的因素(1)商品的价格(2)购物的时间(3)购买的商品(4)商品的选择范围(5)商品的新颖性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看发展B2C电子商务的企业应注意运用的策略(1)企业的战略定位要适当。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广州市天河金领技工学校教案本教师姓名:李少霞授课班级:工商行政管理1324班课程名称:电子商务基础编号: 版本: 流水号:审阅签名:授课教师: 提交日期:系列问题。
四、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协议(一)安全套接层协议(SSL)1.安全套接层协议概述安全套接层协议SSL (secure socket layer)最初是由Netscape公司研究制定的网络安全协议,是在因特网基础上提供的•种保证机密性的安全协议。
它能把在网页和服务器之间传输的数据加密。
这种加密措施能够防止资料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
2.SSL协议的功能(1)SSL服务器认证允许客户机确认服务器身份。
(2)确认用户身份使用同样的技术。
(3)保证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3.SSL的体系结构设计SSL是为了利用TCP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安全传输。
SSL不是一个单独的协议,而是两层协议,即SSL记录协议和在记录协议之上的三个子协议。
其中,最主要的两个SSL子协议是记录协议和握手协议。
(二)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安全电子交易协议概述SET协议采用了对称密钥和非对称密钥体制,把对称密钥的快速、低成本和非对称密钥的有效性结合在一起,以保护在开放网络上传输的个人信息,保证交易信息的险蔽性。
1. SET交易参与方SET交易的参与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持卡人(2)商户(3)支付网关(4)收单行(5)发卡行(6)认证机构2.安全电子交易协议-工作流程(1)消费者利用自己的PC机通过因特网选定所要购买的物品,并在计算机上输入订货单、订货单上需包括在线商店、购买物品名称及数量、交货时间及地点等相关信息。
(2)通过电子商务服务器与有关在线商店联系,在线商店作出应答,告诉自拟布置业2'运作的基础。
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规定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维护电子商务的健康有序发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特制定本《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电子商务信息的安全,促进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本规定应用于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信息安全管理。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电子商务信息安全,包括但不限于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网络攻击防护、商业秘密的保护等。
第三条:电子商务活动主体应制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信息安全的责任与义务。
第二章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的原则第四条:信息安全管理应遵循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依法合规的原则。
第五条:信息安全管理应实施全员参与的原则,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和培训。
第六条:信息安全管理应注重风险评估与控制,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第三章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的措施第七条:电子商务活动主体应当采取技术措施,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第八条:电子商务活动主体应明确信息安全的责任部门,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和制度。
第九条:电子商务活动主体应制定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做好信息安全事件的应对工作。
第四章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的监督与处罚第十条:国家有权对电子商务活动主体进行信息安全管理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妥善解决。
第十一条:电子商务活动主体违反本规定的规定,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第五章附则第十二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十三条:对于不遵守本规定的电子商务活动主体,相关执法机关有权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罚。
第十四条:本规定解释权归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所有。
结语《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出台,标志着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管理正式进入规范化轨道。
只有保障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加强网络防护,才能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同时,对于不遵守规定的电子商务活动主体,必须加强监督和处罚,以维护整个行业秩序的稳定。
电⼦商务安全与管理第⼆版课后习题答案关键术语第⼀章电⼦商务安全导论1)电⼦商务安全问题:主要涉及信息的安全、信⽤的安全、安全的管理问题以及安全的法律法规保障问题。
2)完整性:防⽌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丢失、重复及⾮法⽤户对信息的恶意篡改。
3)电⼦商务系统安全: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度来阐述电⼦商务系统的安全,认为电⼦商务系统的安全是由系统实体安全、系统运⾏安全和系统信息安全这三个部分组成。
4)认证性:确保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和交易双⽅⾝份的合法性。
5)电⼦商务安全保障:电⼦商务安全需要⼀个完整的保障体系,应当采⽤综合防范的思路,从技术、管理、法律等⽅⾯去认识、去思考,并根据我国的实际和国外的经验,提出⾏之有效的综合解决的办法和措施。
6)可控性:保证系统、数据和服务能由合法⼈员访问,保证数据的合法使⽤。
7)保密性:保护机密信息不被⾮法取存以及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法窃取8)不可否认性:有效防⽌通信或交易双⽅对已进⾏的业务的否认。
第⼆章:1.链路——链路加密链路加密(⼜称在线加密)是传输数据仅在物理层前的数据链路层进⾏加密。
接收⽅是传送路径上的各台节点机,信息在每台节点机内都要被解密和再加密,依次进⾏,直⾄到达⽬的地。
2.对称加密称加密⼜叫秘密密钥加密,其特点是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使⽤的是同⼀把密钥,即把明⽂加密成密⽂和把密⽂解密成明⽂⽤的是同⼀把密钥。
3、节点加密节点加密是指每对节点共⽤⼀个密钥,对相邻两节点间(包括节点本⾝)传送的数据进⾏加密保护。
尽管节点加密能给⽹络数据提供较⾼的安全性,但它在操作⽅式上与链路加密是类似的:两者均在通信链路上为信息提供安全性;都在中间节点先对信息进⾏解密,然后进⾏加密。
4、公开密钥加密不对称加密⼜叫做公开密钥加密,需要采⽤两个在数学上相关的密钥对——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来对信息进⾏加解密。
5、端——端加密端—端加密允许数据在从源点到终点的传输过程中始终以密⽂形式存在。
采⽤端到端加密(⼜称脱线加密或包加密),消息在被传输时到达终点之前不进⾏解密,因为消息在整个传输过程中均受到保护,所以即使有节点被损坏也不会使消息泄露。
电子商务安全笔记整理第一章电子商务安全概述1、电子商务安全从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等。
其特征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自身的安全性为目标。
⏹商务交易安全则紧紧围绕传统商务在互联网络上应用时产生的各种安全问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础上,如何保障以电子交易和电子支付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过程的顺利进行。
即实现电子商务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鉴别性、不可伪造性和不可抵赖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和商务交易安全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2、从等级上来说,从下至上有密码安全、局域网安全、互联网安全和信息安全之分,电子商务安全属于信息安全的范畴从层次体系上,可以将网络安全分成四个层次上的安全:物理安全;逻辑安全;操作系统安全;联网安全。
物理安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防盗;2、防火;3、防静电;4、防雷击;5、防电磁泄漏逻辑安全:计算机的逻辑安全需要用口令、文件许可等方法来实现。
可以限制登录的次数或对试探操作加上时间限制;可以用软件来保护存储在计算机文件中的信息;限制存取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硬件完成,在接收到存取要求后,先询问并校核口令,然后访问列于目录中的授权用户标志号。
此外,有一些安全软件包也可以跟踪可疑的、未授权的存取企图,例如,多次登录或请求别人的文件。
操作系统安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软件。
同一计算机可以安装几种不同的操作系统。
一些安全性较高、功能较强的操作系统可以为计算机的每一位用户分配账户。
通常,一个用户一个账户。
操作系统不允许一个用户修改由另一个账户产生的数据。
联网安全:联网的安全性通过两方面的安全服务来达到:⏹1、访问控制服务:用来保护计算机和联网资源不被非授权使用。
⏹2、通信安全服务:用来认证数据机要性与完整性,以及各通信的可信赖性。
3、研究网络安全的必要性网络需要与外界联系,受到许多方面的威胁⏹物理威胁:偷窃、废物搜寻、间谍行为和身份识别错误⏹系统漏洞造成的威胁:乘虚而入、不安全服务和配置和初始化错误。
电子商务交易安全规定[正文开始]第一章综述1.1 目的和背景为了保障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性,防止网络诈骗和数据泄露等问题,制定本规定。
1.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电子商务交易的企业、个人以及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第二章账户与密码管理2.1 注册账户2.1.1 个人用户应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进行账户注册。
2.1.2 企业用户应提供真实、准确的企业信息进行账户注册,并进行相应的认证。
2.2 密码的设置和保护2.2.1 用户的登录密码应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包括数字、字母、特殊字符等组合形式。
2.2.2 用户不得将密码告知他人,并定期更换密码,确保密码的安全。
第三章交易安全管理3.1 身份认证3.1.1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应提供身份认证机制,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保障交易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3.1.2 用户在进行交易前,应主动提供真实、准确的身份信息,配合平台完成身份验证。
3.2 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3.2.1 交易平台应采用有效的加密技术,确保用户在交易过程中的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得到保护。
3.2.2 合作机构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应与交易平台共同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
3.3 交易风险评估与监控3.3.1 交易平台应建立有效的交易风险评估机制,及时识别和预防潜在的交易风险。
3.3.2 交易平台应实施监控措施,对异常交易进行实时监测和处理,保障交易的安全性。
第四章网络安全保护4.1 防火墙和安全防护4.1.1 交易平台应配置有效的防火墙设备,对网络流量进行过滤和监控,防止外部攻击。
4.1.2 交易平台应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性保护的巡检和更新升级,修补系统漏洞和弱点。
4.2 病毒防范和安全扫描4.2.1 交易平台应安装有效的杀毒软件,并定期对系统和文件进行病毒扫描,确保交易环境的安全和可靠。
第五章维权与纠纷解决5.1 交易争议处理机制5.1.1 交易平台应建立维权与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处理用户的投诉和争议,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