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8-09-17T17:00:19.2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詹德欣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对煤矿的需求在逐渐的增加,对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而且煤炭的需求在逐渐的增加,在煤矿地质勘探中,需要将煤矿地质勘探技术提高,这样对整个煤炭地质勘探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只有高超的煤矿地质勘探技术,才能保证煤炭地质勘探的准确性,在煤矿地质勘探中是非常重要的。

黑龙江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 158100

摘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对煤矿的需求在逐渐的增加,对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而且煤炭的需求在逐渐的增加,在煤矿地质勘探中,需要将煤矿地质勘探技术提高,这样对整个煤炭地质勘探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只有高超的煤矿地质勘探技术,才能保证煤炭地质勘探的准确性,在煤矿地质勘探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是对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煤矿地质勘探技术;重要性;应用

引言

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仍占有很大的比重,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这一现状无法改变。就现阶段煤矿开采而言,多数矿井进入深部开采或地质条件复杂矿床开采工作,煤矿地质工作任务量与难度大幅度提升。煤矿地质勘探工作是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前提,选择合适地质勘探技术与确定合理的技术组合方式,保证矿井地质勘探结果的精确度、准确度,这对矿井生产设计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煤矿地质勘探技术

1.1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探测方法采用了地震波的原理,从而判断出地下所处的岩层形态和性质因为在地下介质的密度、弹性的大小都是不同的,再由人工发动地震波,介质相对的会因地震波而发出回应在地面的表层会有向地下发射人工的地震波,当地震波通过不断地反射或折射到地表时,说明地震波遇到了不同的介质和岩石然后在地表将这些地震波收集起来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得到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状态地震勘查技术可以分别为地表或矿井勘测,地表勘探用于深度在800m以下的煤矿。

1.2地质雷达勘探技术

地质雷达勘探技术是通过雷达对地层中各项介质的电阻率、介电常数等进行分析,并对地层放射高频率的电磁波,并利用雷达接收电磁反射波,最终得出详细的地质资料。地质雷达勘探技术属于物探技术的一种,可以精确的勘探地层中的岩石、水体分布情况以及变化情况,可以在煤矿开采之前对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提前设计煤矿开采方案,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地质雷达勘探技术在煤矿勘探、地下水勘探、石油勘探、稀有资源勘探等领域都应用的非常广泛。

1.3高密度电阻率技术

高密度电阻率是新近发展并推广到矿井中的新技术其不仅具有测试点密度少、多装置形式和多极距离的优点,还有着通过求出各种比值数据从而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它用岩土介质的导电性为奠基,由观察和分析人工建立的地中稳定电流场的分布规律,最终找到矿产或者解决不同的地质问题。

1.4矿井瞬变电磁技术

矿井瞬变电磁技术与普通的触探电磁技术不同,在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技术对煤矿地质进行勘探时,瞬变电磁波的波长要根据矿井断面来选择,如果矿井断面比较大,可以适当的增加电磁波的发射功率以及接收线圈的匝数,提高电磁波强度,使瞬变电磁的勘探深度得到有效的提高。矿井瞬变电磁勘探结果可以应用在煤矿岩层的力学分析上,同时也可以对煤矿地层的水分进行分析。在利用瞬变电磁技术进行勘探时为了保证详细的了解地质变化情况,需要尽量加大最大测深的极距。

1.5重力勘探技术

重力勘查技术主要研究地下岩石的密度和横向发展差异的着力点的变化,其采用的是地球物理在勘察中使用的重力勘查法可以用来了解构造、矿产等地质资源的信息,之后做出令业的定性解释一般在地表引起的这种强重力的变化,俗称为重力的异常变化,变化出的形状、规模、强度的大小来源于有着密度差物体的大小、深度重力勘探的技术已运用在了各个领域,如煤炭、油气、非金属或金属矿等勘查技术采集数据具有灵敏化、精度化的特点。

2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重要性

2.1地质勘探预防煤矿水灾事故

矿井水是煤矿开采中重大地质隐患之一,我国东部石炭、二叠系煤田普遍受新地层第四系含水层和底板灰岩承压水的威胁.一些矿井还受顶底板砂岩水、老塘水与岩溶陷落柱导水等影响。其中底板灰岩承压水突水往往造成重大突水事故。东部煤田石炭系下部煤层其下伏太灰或奥厌含水层富水性强、水压高.但煤层底板隔水层却极薄,并且一些井田煤系地层受构造作用强烈.区内张裂性、张剪性断裂及陷落柱较发育,假如能够查明地质构造条件并进行有效预防,我们就能够避免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

2.2地质勘探工作预防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

煤矿事故多数是瓦斯事故。地质构造中的上下顶底板岩层的含水性、岩性、周围断层情况等与瓦斯的存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只有查明井下的地质构造情况,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才能进一步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财产经济安全。首先对于建井过程,要先对瓦斯进行研究。勘探过程要采集瓦斯样,正确测试瓦斯含量,同时尽量多增加瓦斯采样点,从而做到对整个勘探区的瓦斯有一个全面了解,进而提供瓦斯治理研究较丰富的资料。利用获得的瓦斯资料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可以科学地采取措施治理瓦斯。保证煤矿设计安全和生产安全。由此可见,对瓦斯的地质勘探是非常重要的。

2.3地质勘探工作预防煤矿顶板事故

在煤矿的开采施工中,顶板事故也时有发生。例如,工人的技术水平较低、施工设备较为落后、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条件恶劣等因素,其中,地质条件复杂是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土质松散、地质条件复杂,煤矿开采时对其进行轰炸会造成断层,提高了顶板事故发生的概率。通过勘探,人们就能对地质的情况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可以准确地推算出可能会发生断层的地方,有效避免顶板事故的

地质勘察报告样本模板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1、工程概况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拟建建筑概况见表1.1。 表1.1 拟建建筑概况 1.2、勘察目的与要求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及设计要求,依据相关规范、规程,本次勘察目的及任务如下: 1.2.1、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和均匀性以及特殊性岩土的性质,查明基础下软弱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1.2.2、查明有无液化地层,并对液化等级作出评价; 1.2.3、查明湿陷性土层厚度、分布情况,判明场地的湿陷性等级; 1.2.4、评价场地的稳定性,适宜性;提出各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供计算变形所需的计算参数; 1.2.5、对场地进行抗震地段划分,判明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为抗震设计提供有关参数; 1.2.6、根据场地和施工条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提出建议;提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值,对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意见; 1.2.7、对基坑工程提出建议,提供有关的岩土参数; 1.2.8、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提供场地土的标准冻结深度; 1.2.9、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

1.2.10、判定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3、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主要执行以下勘察文件和标准: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委托书》(2013.0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DBJ04-258-2008)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04-248-2006)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1.4、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3.1.1条~第3.1.4条确定: 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场地);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中等复杂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1条确定:拟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 根据《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第3.0.1条确定:拟建建筑为甲类建筑。 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第6.0.12条确定:拟建建

地质勘查作用

直白一点说就是,初勘是泛泛的,按照一个标准来进行勘查的,点位相对较少,而详勘则是由针对性,针对某个项目或工程进行的,勘察深度和要求比较详细,数据比较准确。具体见下: 一、初勘 1查明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查明岩土类别、层次、厚度及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各种岩溶洞隙的形态、分布范围、规模、埋深、围岩和岩溶充填物的性状,提出岩溶洞隙的处理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对建筑材料的侵蚀性,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及规律,人孔开挖后渗水速率,建议施工降水的措施;4评价场地的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提供设计所需岩土参数及基础方案建议;提供桩基按两类极限状态进行设计所需用的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值。提供设计比较用的各种桩型的力学指标及其实施的可能性。勘探深度范围内各土层的各项力学指标,探讨该工程采用浅基础的可能性。 5提供整治不良地质现象的地质资料、危害程度及建议。特别是涉及边坡开挖的稳定的评价报告,并有明确的判断、结论和防治方案。 6测试项目为:土样:天然含水量、天然重度、比重、液限、塑限、常规压缩试验、直剪试验。 7岩样:块体密度、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测试项目满足规范要求。 勘察院提供的技术要求;

①收集拟建工程有关文件、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②初步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 ③初步查明场地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物理力学特性、地下水埋藏特征; ④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建筑适宜性作出评价;⑤初步判定水和土对建筑物的腐蚀性; ⑥对场地抗震条件作出初步评价; ⑦对边坡及基坑稳定性作出初步分析、评价; 二、“详勘阶段”即指“岩工工程详细勘察阶段”。 岩工工程勘察工作是根据不同的目的,由浅及深分阶段地进行的。包括 1、可行性研究勘察:应符合选择场址方案的要求; 2、初步勘察:应符合初步设计的要求; 3、详细勘察:应符合施工图设计的要求; 4、施工勘察:场地条件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宜进行施工勘察。场地较小且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可合并勘察阶段。当建筑物平面布置已经确定,且场地或其附近已有岩土工程资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进行详细勘察。 由上可见,详细勘察的成果应满足施工图设计的要求,所以它应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

工程地质勘探钻探方法

工程地质勘探钻探方法 工程地质勘探,利用一定的机械工具或开挖作业深入地下了解地质情况的工作。在地面露头较少、岩性变化较大或地质构造复杂的地方,仅靠地面观测往往不能弄清地质情况,需要借助地质勘探工程来了解和获得地下深部的地质情况和资料。工程地质常用的勘探工程有钻探和开挖作业两大类。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有时也被归入地质勘探中。钻探 利用钻机向地下钻孔以采取岩心或进行地质试验的工作。工程地质钻孔的深度通常仅数十米到数百米。钻孔的孔径变化较大,一般为36~205mm,有时也采用直径达1m的大孔径钻孔。工程地质勘探中的钻探方法可分为三大类。 回转钻进 又称岩心钻探,指在轴心压力作用下的钻头用回转方式破坏岩石的钻进,可取岩心,也可不取岩心。回转钻进是钻进岩石的主要方法,为了保持岩心的天然状态,冲洗液通常采用清水。回转钻进可以选用不同材料的钻头,常用的有合金钻头、钢粒钻头和金刚石钻头。前一种钻头适用于钻进软至中等硬度的岩石。后两种钻头适用于钻进坚硬的岩石。为了采取薄层软弱岩石、夹泥、断层或破碎岩石的岩心,通常还采用双层岩心管或三层岩心管以减少钻进中岩心的磨损。为了减少钻杆升降次数,提高钻进效率,还可采用绳索取心钻具,在每一回次钻进后,将岩心从钻杆中提出孔口。 土探孔一般不允许使用带冲洗液的回转钻进,但可采用干钻。

冲击钻进 利用钻具自重反复对孔底进行冲击而使土层破坏的一种钻进方法。冲击钻进分人力冲击和机械冲击两种方式。机械冲击一般采用机械提升和向下冲击,适用于各类土层钻进。在河流冲积的砂砾层中钻进时,为了取得砂砾石样品,通常采用平阀管钻冲击,跟管钻进。 在砂砾石中钻进时,还可用打入法取样钻进。用直径150~200mm的厚壁套管制成长约0.5m的半合套管,下端连接带弹簧的管靴,上端与套管连接。钻进时将套管打入孔底0.4m左右,然后起拔套管,取出砂砾石,再将护壁管打入。这样逐次打入,逐次取样,直至终孔。冲击回转钻进 将冲击和回转钻进相结合的钻进方法,即钻头在孔底回转破碎岩石的同时,施加冲击荷载。 开挖作业 为揭露地质情况,在地表或地下挖掘的不同类型的坑道工程。主要形式有探坑、探槽、竖井和平洞等。其特点是地质人员可直接观察被揭露出的地质现象,采取各种岩土试验样品和直接进行岩土原位试验。地理环境 探坑 一种深度和断面都比较小的浅坑。断面呈圆形或方形。深度一般在1~3m。通常用其揭露被覆盖的岩体或采集土层和天然建材的试验样品。探槽 一种深度不大的长形沟槽。其长度根据追索的地质问题而定。主要用

我国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我国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 发表时间:2018-01-04T13:47:32.6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作者:王文龙[导读]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比例,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山东里能里彦矿业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宁市 272100 摘要: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矿资源占据着首要的位置,占到中国化石能源的95%。因此,在我国的国民经济成分中,煤矿工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促进我国煤矿工业的发展,支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强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研究势在必行。勘探技术是指将地质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结构和储量等因素探明的工程技术。本文主要从我国煤矿地质勘探的现状,煤矿勘探的重要性,当今煤矿勘探技术和煤矿地 质勘探技术的发展方向等方面介绍了煤矿勘探技术和其重要性。关键词:我国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现状;发展方向 1导言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比例,对我国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在煤矿生产中,运用地质勘探技术查明各种地质问题,对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2找国煤矿地质勘探技木现状我国的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目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其中以下方面工作尤其突出: 2.1完善了煤矿综采成套装备全国积极建设高产高效矿井,结合世界的先进技术,煤矿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2提高了煤田地质勘探的精度以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核心并结合其他的数字勘探技术,提高了井田的精细度,保障了大型矿井设计半煤岩巷掘进机的研制成功,将巷道掘进施工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2.3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技术水平我国不断创新和推广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和事故发生率等指标呈下降趋势。 2.4将环保技术应用到煤矿生产中为了加快煤矿资源的工业化和产业化,我国在煤矿资源综合加工利用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煤矿的洁净燃烧技术以及其他煤化工技术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3当今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当今的煤田物探技术主要包括高分辨率地震勘察技术、重磁电及地质雷达勘察技术,遥感技术、测井勘察技术等等 3.1高分辨率地震勘察技术地震勘探是地球物理勘探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它具有高精确度、高分辨率,探测深度一般为数十米到数千米目前的石油、天燃气和煤探井孔位的确定均以地震勘探资料为重要依据、在水文工程地质调查、沉积成层矿产的勘查、城市活断层探测以及地壳测深等工作中,地震勘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2重磁电及地质雷达勘察技术采用瞬变电磁法勘探、高精度磁法勘探、高精度重力勘探、直流电法勘探(含高密度电法勘探)、地质雷达探测、频率域电磁法勘探、放射性。杯勘探方法进行勘探此方法广泛应用于煤矿地质勘探,地下水勘探,石油地质勘探,资源地质勘探等诸多领域。 3.3土也质雷达勘探技术地质雷达勘探是基于地下介质的介电常数、电阻率等参数的差异,结合高频电磁脉冲波的反射,探测目标体的一种物探方法利用该方法,能够清楚的探测岩石、空洞、水体等不均匀体的分布情况和岩性变化情况。 3.4测井勘查技术采用电、声、核系列物理参数,水文及煤层气测井等技术,对煤层进行精确定厚、定深,非煤系地层定厚、定深,常应用于煤岩层力学性质分析,煤层炭灰水分析,煤层水分析等、3.5遥感技术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技术、地面遥感测试技术,从而对煤炭资源进行评价,建立相应的信息系统等等。4我国煤矿勘探技术的发展通过广大煤矿地质勘探工作者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我国煤田形成地质特点,合理选择地质填图、遥感、物探、测试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我们煤田环境的自身特点,最大限度获取信自、,综合性的煤矿勘探方法与技术随着国家重点产业项目—西部煤矿高精度三维地震技术研发的启动,我国煤矿勘探技术主要围绕高分辨、高信噪比的煤矿三维地震技术展开研究技术的提高大幅度扩宽了工作领域,提高了勘探精度目前我国已经突破了在复杂山区、沙漠、厚层土、水上、沼泽以及采空区等勘探施工禁区,勘探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勘探上精度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不仅可以解释断层,对于陷落柱、煤矿厚度、整体结构的变化也取得了突破煤矿的解析精度处于国内外先进行列,对于煤田结构,如何开采,有了较规范的指导理论、近年来重力、磁法和电法的勘探技术发展迅速,在推覆体下找煤、陷落柱、煤矿区火成岩探测、煤层火烧区探测、矿区水工环勘查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煤矿探索三维立体采集模型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煤矿结构、煤层厚度分析技术得到了明显的提高钻探装备、钻探技术不断完善空气泡沫钻进,潜孔锤正反环钻进,潜孔锤正反循环钻进,受控定向钻进和超大孔径钻进等钻进工艺得到了初步的研究和应用,使煤炭产量有了显著的提高遥感是煤矿地质勘探手段之一,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多波段、多种类遥感图像的综合处理分析,得到煤矿结构、煤层厚度等煤矿信自、,找出煤矿的方向以及有利于煤炭的远景地段高分辨率的卫星遥感图像在我国煤炭地质勘探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5结语 我国煤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发育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影响,易引发煤矿生产事故。对于煤矿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地质问题,不但需要采用传统的地质勘探技术,还要发展新技术,对各种地质因素进行动态分析,综合应用多种勘探技术手段,为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地质预测预报保障。参考文献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

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8-09-17T17:00:19.2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詹德欣 [导读] 摘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对煤矿的需求在逐渐的增加,对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而且煤炭的需求在逐渐的增加,在煤矿地质勘探中,需要将煤矿地质勘探技术提高,这样对整个煤炭地质勘探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只有高超的煤矿地质勘探技术,才能保证煤炭地质勘探的准确性,在煤矿地质勘探中是非常重要的。 黑龙江龙煤鸡西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省 158100 摘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对煤矿的需求在逐渐的增加,对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而且煤炭的需求在逐渐的增加,在煤矿地质勘探中,需要将煤矿地质勘探技术提高,这样对整个煤炭地质勘探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只有高超的煤矿地质勘探技术,才能保证煤炭地质勘探的准确性,在煤矿地质勘探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是对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其重要性进行分析,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煤矿地质勘探技术;重要性;应用 引言 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结构仍占有很大的比重,预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这一现状无法改变。就现阶段煤矿开采而言,多数矿井进入深部开采或地质条件复杂矿床开采工作,煤矿地质工作任务量与难度大幅度提升。煤矿地质勘探工作是保证矿井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前提,选择合适地质勘探技术与确定合理的技术组合方式,保证矿井地质勘探结果的精确度、准确度,这对矿井生产设计与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煤矿地质勘探技术 1.1地震勘探技术 地震探测方法采用了地震波的原理,从而判断出地下所处的岩层形态和性质因为在地下介质的密度、弹性的大小都是不同的,再由人工发动地震波,介质相对的会因地震波而发出回应在地面的表层会有向地下发射人工的地震波,当地震波通过不断地反射或折射到地表时,说明地震波遇到了不同的介质和岩石然后在地表将这些地震波收集起来进行研究分析,最终得到地下岩层的性质和状态地震勘查技术可以分别为地表或矿井勘测,地表勘探用于深度在800m以下的煤矿。 1.2地质雷达勘探技术 地质雷达勘探技术是通过雷达对地层中各项介质的电阻率、介电常数等进行分析,并对地层放射高频率的电磁波,并利用雷达接收电磁反射波,最终得出详细的地质资料。地质雷达勘探技术属于物探技术的一种,可以精确的勘探地层中的岩石、水体分布情况以及变化情况,可以在煤矿开采之前对地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提前设计煤矿开采方案,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地质雷达勘探技术在煤矿勘探、地下水勘探、石油勘探、稀有资源勘探等领域都应用的非常广泛。 1.3高密度电阻率技术 高密度电阻率是新近发展并推广到矿井中的新技术其不仅具有测试点密度少、多装置形式和多极距离的优点,还有着通过求出各种比值数据从而突出异常信息的特点它用岩土介质的导电性为奠基,由观察和分析人工建立的地中稳定电流场的分布规律,最终找到矿产或者解决不同的地质问题。 1.4矿井瞬变电磁技术 矿井瞬变电磁技术与普通的触探电磁技术不同,在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技术对煤矿地质进行勘探时,瞬变电磁波的波长要根据矿井断面来选择,如果矿井断面比较大,可以适当的增加电磁波的发射功率以及接收线圈的匝数,提高电磁波强度,使瞬变电磁的勘探深度得到有效的提高。矿井瞬变电磁勘探结果可以应用在煤矿岩层的力学分析上,同时也可以对煤矿地层的水分进行分析。在利用瞬变电磁技术进行勘探时为了保证详细的了解地质变化情况,需要尽量加大最大测深的极距。 1.5重力勘探技术 重力勘查技术主要研究地下岩石的密度和横向发展差异的着力点的变化,其采用的是地球物理在勘察中使用的重力勘查法可以用来了解构造、矿产等地质资源的信息,之后做出令业的定性解释一般在地表引起的这种强重力的变化,俗称为重力的异常变化,变化出的形状、规模、强度的大小来源于有着密度差物体的大小、深度重力勘探的技术已运用在了各个领域,如煤炭、油气、非金属或金属矿等勘查技术采集数据具有灵敏化、精度化的特点。 2煤矿地质勘探技术的重要性 2.1地质勘探预防煤矿水灾事故 矿井水是煤矿开采中重大地质隐患之一,我国东部石炭、二叠系煤田普遍受新地层第四系含水层和底板灰岩承压水的威胁.一些矿井还受顶底板砂岩水、老塘水与岩溶陷落柱导水等影响。其中底板灰岩承压水突水往往造成重大突水事故。东部煤田石炭系下部煤层其下伏太灰或奥厌含水层富水性强、水压高.但煤层底板隔水层却极薄,并且一些井田煤系地层受构造作用强烈.区内张裂性、张剪性断裂及陷落柱较发育,假如能够查明地质构造条件并进行有效预防,我们就能够避免矿井突水事故的发生。 2.2地质勘探工作预防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 煤矿事故多数是瓦斯事故。地质构造中的上下顶底板岩层的含水性、岩性、周围断层情况等与瓦斯的存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我们只有查明井下的地质构造情况,提前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才能进一步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的财产经济安全。首先对于建井过程,要先对瓦斯进行研究。勘探过程要采集瓦斯样,正确测试瓦斯含量,同时尽量多增加瓦斯采样点,从而做到对整个勘探区的瓦斯有一个全面了解,进而提供瓦斯治理研究较丰富的资料。利用获得的瓦斯资料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可以科学地采取措施治理瓦斯。保证煤矿设计安全和生产安全。由此可见,对瓦斯的地质勘探是非常重要的。 2.3地质勘探工作预防煤矿顶板事故 在煤矿的开采施工中,顶板事故也时有发生。例如,工人的技术水平较低、施工设备较为落后、地质条件复杂、开采条件恶劣等因素,其中,地质条件复杂是顶板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土质松散、地质条件复杂,煤矿开采时对其进行轰炸会造成断层,提高了顶板事故发生的概率。通过勘探,人们就能对地质的情况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可以准确地推算出可能会发生断层的地方,有效避免顶板事故的

工程勘察在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

工程勘察在项目建设中的重要性 工程勘察工作是工程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它在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编制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的依据。 工程勘察通常划分为规划选址勘察、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勘察三个阶段(特殊情况除外,如河道水域、铁路等);规划阶段是设计的开始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任务是了解工程区域地质条件,以便选出最适宜地段,并为可行性研究做好准备;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应保证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诸方案的可比性,满足选择自然条件最好的最适合工程场地的建筑物型式,评估对环境的影响,以及编制工程概算的需要;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任务是根据工程设计阶段划分的要求制定的,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选定的场地上进行,对项目范围内地质问题作出详细的评价和结论,并检验前期勘察的地质资料与结论,为设计部门提供真实的工程地质数据,相关岩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所需的其他有关地质资料,以便正确、合理、经济的设计。 近年来,在项目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为了节约资金或缩短工期,出现合并勘察阶段,实行所谓“一步到位”或尽量减少勘察工作量的工程案例。盲目简化勘察程序或勘察量,造成因工作量过少而不能真正揭露不良工程地质问题或不能全面查明工程地质条件;此种原因,如果在施工中能够及时发现相关不良地质作用,还可以

补就,就是工程返工勘察和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及延误了工期;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就必定会给工程的安全造成隐患,甚至于造成不良后果。为使勘察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议:①严格按规范进行勘察。勘察工作与设计紧密结合,针对工程措施提供翔实的勘察资料;②要充分认识到勘察工作的重要性,从而保证勘察工作有相应的周期和费用;③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和技术水平,提高工程地质勘察的深度和质量,为优化设计提供质量精良的基础资料。 参考资料 [1]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谭克文,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林宗元,简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93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论文】工程地质勘查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工程地质勘察:作业一 论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 工程地质勘察手段和方法主要运用坑深、物探、钻探等,对在城市建设、大型厂房建设和桥梁建设工程初期规划的区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基岩地质资料。作者主要从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评价五方面对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论述。关键词; 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建设;作用 引言 为了查明建筑厂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论证工程地质问题,正确地做出工程地质评价,以提供建筑设计、施工和使用所需的地质资料,就需进行工程地质勘察。不同类型、结构和规模的建筑物,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以及所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各不相同,因而勘察方法的选择、工作的布置原则以及工作量的使用也不相同。为了保证各类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首先必须详细而深入的研究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问题,在此基础上安排勘察工作。应制定适用于不同类型工程建筑的各种勘察规范或工作手册,作为勘察工作的指南,以保证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和精度,因此本文从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评价四方面对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进行论述[1]。 一、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

工程地质学为工程建设服务则是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来实现的。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①查明场区工程地质条件。 ②选择地质条件优越的建筑场地。 ③分析研究工程地质问题,作出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④提出有关建筑物的类型、结构及施工方法的建议和方案。 ⑤提出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的方案和措施。 ⑥预测建筑物建成后存在的问题,制定保护地质环境的措施。 由此可见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基础工作。 二、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 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不同作用,决定了进行工程地质勘察的原因。工程建筑对地质环境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应力变化和地下水动力特征变化而表现出来的。这些特征变化对工程地质勘察的实施至关重要。建筑物自身重量对地基岩土体施加的载荷、坝体所受库水的水平推力、开挖边坡和基坑形成的卸荷效应、地下洞室开挖对围岩应力的影响,都会引起岩土体内的应力状况发生变化,使岩土体产生变形甚至破坏一定量值的变形是允许的,过量的变形甚至破坏就会使建筑物失稳。建筑物的施工和建成经常引起地下水的变化,从而给工程和环境带来危害,如产生岩体的软化和泥化、地基砂土液化、道路冻害、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 沿线综合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1 前言 工程概况 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宜宾市的宜宾县、翠屏区。本项目的建设主要为提高宜宾市路网的通行能力和促进城市发展,项目在布线时充分考虑了沿线各重要城镇的发展规划,避免了对宜宾市城市发展的干扰。宜宾城市总体规划为本项目确定走向的重要依据之一。 路线起于乐宜高速公路,设枢纽互通,经金城、玉龙、止于宜水高速公路,设柏溪枢纽互通与公路相接。 推荐线(K+A+K)路线全长,建设里程,A线对应的K线长。 经统计,初步设计外业勘测共完成以下工作量: 1、沿线工程地质调绘。 2、工程地质类比调查4处。 3、静力触探孔44孔。 4、初设阶段完成的钻探工作量,机械钻孔84孔。 5、共调查天然砂砾石、砂及碎石料场2处,机制砂料场1处,灰岩碎石料场2处,砂岩片块石料场2处,其余料场可参考利用与公路相交或邻近的公路等工程已有资料,共收集6处。 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规定如下: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路计路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 GB/T50266-99;以往地质工作及参考资料: (1)区域地质资料:1:20万,H-48-(27)宜宾幅地质图。 (2)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西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宜宾市过境高速公路初步勘察报告。 上述资料对工作区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地质环境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描述,对本次勘察有较大参考利用价值。 2 沿线工程地质概况 地形地貌 项目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地处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区的南西缘山地亚区及四川盆地南低山丘陵区,路线走廊带的地形、地貌单元受地质构造和岩性控制明显。将工作区划分为两种地貌类型和五种次级类型地貌,分为侵蚀堆积地貌和构造剥蚀地貌两大类。 (1)侵蚀堆积地貌 ①河流堆积漫滩和一级阶地(Ⅰ 1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滩地。堆积漫滩由近代冲积粉砂土、砂砾卵石构成。表面低平,宽数十至千余米,后缘高出江面4~10m。一级阶地由近代冲积粘质砂土、粉砂土、砾卵石组成,表面平整宽阔,略倾向江面,顺江延伸,长数至十余公里,宽约1km,前缘高出江面10~30m。 ②河流堆积阶地(Ⅰ 2 ) 主要分布于宜宾岷江、金沙江两岸二三级阶地。上部堆积黄色砂质粘土,下部为粘土夹砾卵石,组成二级及三级基座阶地。阶地台面不平整,切割处可见基岩出露。二级阶地高出江面50~80m。延伸1~4km。缓状 6纵 台角 无 冷天大 为最

关于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重要性简析

关于煤矿地质勘探技术及重要性简析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资源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煤炭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对煤矿地质勘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煤矿地质勘探技术方法的选择和应用至关重要,应当加强重视。本文先对煤矿地质勘探过程中的先进技术方法应用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当前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勘探;煤矿;勘探技术;重要性;研究 地质勘探是矿体形态以及地形结构特点勘察的有效技术手段,近年来随着国内煤炭行业的迅速发展,对勘探技术及其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化的地质勘探技术方法已在煤矿领域广泛应用,尤其煤层薄,稳定性差,地质构造又复杂的矿井,地质勘探技术能起到很大作用。 1 煤矿地勘技术及其重要性分析 对于地下煤矿而言,影响其安全因素的非常的多,目前尚未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地质勘探安全防范措施。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则后果不堪设想。煤炭资源开采前,应对井田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勘探,准确把握岩层地质构造、煤炭资源的分布。煤炭资源所在位置地质结构明确化,是下一步开采挖掘工作的先决条件和基础。根据地质结构特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和技术方法,以保岩层均匀受力,以免出现不安全现象,影响后续开采。许多煤矿由于井田构造复杂、煤层不稳定,随着开采的深入现有的钻探网度仍然难以准确控制深层地层的煤层的可采边界,所以地勘技术能在减少钻探成本、钻探工期的基础上,对全面准确把握地下岩层地质结构和煤炭资源分布起到很大的补充加强作用,提高估算的资源储量在数量上的可靠性、準确性,从这一方面来讲,地质勘探技术的应用价值非常的大[1],具体分析如下: 煤层中一般会含有瓦斯等气体,瓦斯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可能产生的影响。一旦泄露或者爆炸,产生的后果就越严重;同时,瓦斯量也会因构造而出现较大变化。生产中,为了预防和应对瓦斯事故等问题,应明确瓦斯分布情况,这样才能够做好预防措施。井下地质结构非常的复杂,若地质资料不全,若对瓦斯量及其影响考虑不周,盲目开采则会造成危险。因此,采用先进的地勘技术,对地质情况详细勘探,对地下岩层情况进行全面把握,通过完善措施和方法,对瓦斯含量等详细了解;根据地勘结果,对瓦斯分布进行标注,这有利于提高煤矿企业煤炭开采质量和确保安全开采。 值得一提的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煤矿顶板事故也比较常见,影响因素非常的多。煤炭开采过程中的成本投入非常的大,为了能有效控制成本,很多煤矿企业所采用的设备、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在开采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断层现象,对顶板稳定产生严重的影响。利用先进的地勘技术手段,可以系统了解和准确把握地质情况,确认可能发生断层的地质带,可以避免巷道布置于此,避免发生重大

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勘察报告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桐乡市崇福镇南阳村鹏辉大道北侧安置房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阶段) 1 前言 工程概况 受桐乡市崇福镇皮草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我浙江城建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对拟建的安置小区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 拟建场地位于桐乡市崇福镇南阳村规划国道南侧,规划四路北侧,本次勘察拟建建筑为4F 的农民安置房共71幢,其中双联排建筑69幢、独幢建筑2幢,总建筑面积约68750平方米, 框架结构,总高度约14米,柱网尺寸:×米(2跨),最大单柱荷载1000KN,拟采用浅基础或桩基础形式。 岩土勘察工程等级 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综合划分为乙级。 勘察目的和任务 本次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的目的是通过岩土工程勘察,为拟建工程的基础设计与施工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和设计参数。其主要任务如下: 查明拟建场地勘探深度范围内工程地质岩土层纵横向的空间分布规律、各地基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工程特征,分析评价地基土的稳定性、均匀性。 查明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埋藏的河道、沟浜、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并提出处理方案。 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岩土层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计算参数,选择并评价基础方案。 提供桩基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提出适宜的桩型及桩端持力层建议,估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分析桩基础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岩土工程问题及相应的处理措施。 查明拟建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和变化幅度,并判定对建筑材料有无腐蚀性。 对场地20m范围内的饱和砂土、粉土进行液化判别、计算液化指数、确定液化等级;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依据。 勘察依据及所执行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 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总平面图(1:500) 甲方、设计方对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要求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国标《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行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行标《建筑工程地质钻探及取样技术标准》(JGJ/T87-2012) 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省标《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1065-2009) 省标《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DBJ10-5-98) 其它相关的规范及规程 勘察方法和完成工作量 本工程勘察根据该场区附近的地质情况,结合拟建建筑物特征及场地施工条件,主要采用钻探和静力触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作业,1台XY-1型钻机和1台电脑化静力触探仪进场施工。本区块共布置91个勘探孔,其中钻探取土孔31个,双桥静力触探孔60个,钻探孔采用全孔泥浆护壁钻进。取样采用系统取样和土层控制取样,确保各土层满足统计要求,软土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静压法采取,砂土及可塑以上粘性土土样采用普通取土器重锤少击方式采取,土样质量满足试验要求(Ⅰ~Ⅱ级)。

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以便合理利用开发和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 岩土工程:以岩土体为工作对象,以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结构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基础,研究岩土体的利用、整治和改造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1.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物理地质现象、以及天然建筑材料 2.工程地质问题:指工程建筑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对建筑本身的施工和正常运行或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地质问题。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区域地壳稳定性问题和岩土体稳定性问题等。 3.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主要是查明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存在的地质问题,对建筑地区作出工程地质评价。 基本任务是为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资料,解决有关的地质问题,使建筑物与地质环境相适应,既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安全、经济合理、运行正常、使用方便;又尽可能避免因工程的兴建而恶化地质环境,引起地质灾害,达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地质环境的目的。工程地质勘察具体任务如下: (1)查明建筑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 (2)分析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3)选择地质条件较为优越的建筑场地 (4)配合建筑物的设计与施工,提出关于建筑物类型、结构、规模和施工方法的建议(5)为拟定改善和防治不良地质条件的措施提供地质依据 (6)预测工程兴建后对地质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保护地质环境的措施 4.工程地质勘察方法:(1)工程地质测绘;(2)工程地质勘探;(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4)工程地质长期观测;(5).勘察资料的室内整理与计算 5.工程地质勘察阶段的划分: (1)规划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了解能否修建和在哪儿修建,修建工程的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 任务:查明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对区域稳定性问题进行论证,对控制性工程地段和可能的建筑区作出定性的工程地质评价,提出几个比较方案。方法:①搜集已有的地质及其它相关资料。②进行路线踏勘和中、小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对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在地质条件上论证该建设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2)可行性研究勘察:选定建筑物的具体地址;初步拟定建筑群的布置方式及单个建筑物的型式、规模等。 目的:对拟选厂址的稳定性及适宜性作出评价。方法:收集已有资料,进行场地踏勘,必要时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和少量勘探工作。 (3)初步设计勘察:确定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结构型式、规模,以及各相关建筑物的布置方式等;还要考虑施工及经费预算。 目的: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评价,为确定建筑物总平面布置、主要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及对不良地质现象防治方案进行论证。方法:勘探点一般按勘探线布置,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边界线、地质构造线及地层界线。在地形地貌简单场地,勘探点可按网格布置。 (4)施工图设计阶段勘察(详细勘察):为施工有关的问题提供地质论证;勘探工作仍需进行。目的:按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对建筑地基作出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结论和建议。方法: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而定,一般有大量的勘探、

煤矿综合地质勘探技术应用研究

煤矿综合地质勘探技术应用研究 煤矿地质勘探是煤矿开采的前提。本文介绍了地球物理勘探、坑探工程、钻探工程、地质填图、遥感地质调查等勘探技术,但由于每种方法都各有适用条件与优缺点,要将多种勘探方法结合起来,即采用综合地质勘探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点,取长补短,才能获取较为准确的地质数据。 标签:煤矿综合地质勘探物探钻探 0前言 地质工程是一种为查明某区域范围内的基本地质情况、获取地质数据的地质工作,具体来讲就是为矿产勘查开发、地质灾害预警、环境保护等服务的。从现阶段的能源利用发展方向看来,将地球物理方法、基础地质勘探手段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将是煤矿深部开采地质勘探技术的最佳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合理选择勘探目的层,利用井下巷道,以大流量、大降深的井下放水试验为主,钻探与物探相结合,多种方法相互验证、相互补充的综合水文地质勘探方法,是查清类似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解放受水害威胁的下组煤的有效技术途径。 1煤矿综合地质勘探方法 将多种勘探方法结合起来,充分应用多种物探,地面测绘乃至钻探等方法的优点进行地质勘探的方法,就是综合地质勘探方法。 1.1地球物理勘探 地球物理勘探,也称物探,它根据岩石、矿体自身的物理性质,利用各种仪器发射和接受信号、研究人工或天然物理场的变化,达到了解地质构造和寻找矿床的目的。一般物探方法中地震和电阻率这2种方法在勘探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获得地层资料较多。物探是当前煤矿资源勘探中必须采用的方法之一。如图1为土的电阻率法原理简图。 物探方法可以有效提供绘制基岩起伏所需资料,确定粒状土料场和大面积有机质沉积层的范围,同时也能确定含地下水地层的地基情况。因此,在煤矿普查和勘探工作中,利用物探这一手段来了解地质问题的程度越来越高。 1.2坑探工程 坑探是從开挖的岩土取作实验室试验的大尺寸原状土样和扰动土样的一种手段。坑探一般取能进入一个以上人员的探坑,而且获得的地层资料最为详细,是一种最可靠的勘探手段。坑探工程一般分为探槽、探井、探巷以及小窑调查与清理等。

地质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DZ2013-20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东段过河热力管道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有限公司 2013年3月 ******集中供热管网工程 ***-***东段过河热力管道 勘察资质等级:乙级 资质证书编号:161136-ky 发证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编写:*** 审核:*** 审定:***

工程负责人:*** 技术总监:*** 总经理:*** 单位地址:****** 联系电话:******

目录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和勘察目的 (二).勘察工作概况 二.工程地质条件 (一).气象 (二).地形、地貌 (三).岩土地层结构及特征 (四).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及计算 (五).环境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六).地基承载力确定及变形参数 (七).不良地质作用与边坡稳定性评价三.地震 (一).历史地震 (二).发震背景 (三).地震效应 (四).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四.场地与地基稳定性评价 (一).地质构造 (二).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三).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及适宜性评价

五. 地基方案建议 (一).地基均匀性判定 (二).天然地基方案论证 六.结论及建议 附图表 1.勘探点平面图1幅 2.工程地质剖面图1幅 3.钻孔柱状图2幅 4.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1张 5.土工试验综合成果表2张

一、概述 (一)工程概况和勘察目的 1、工程概况 本拟建物位于************东段溢洪桥东,横跨河流。桥梁与河面高差约8m,因部分地段地形复杂,钻孔未能施工到位。详细情况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本场地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丘陵地貌,分布着冲沟和河流,河流南北岸主要是河流冲积的河漫滩地层,边坡土质相对较好,线路与河流基本垂直。河流常年有水。 受*******有限公司委托,*********有限公司承担该工程段的详勘工作。钻孔测量、土工试验等均由我公司岩土工程公司完成,于2013年3月26日开始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2、拟建物特征 本次主要提供******集中供热管网工程***-***东段过河热力管道的岩土勘察工作,本工程段沿溢洪桥东侧跨河线状布置。 3、勘察目的 本工程是集选线勘察、初步勘察、详细勘察于一体的一次性详勘察工作,主要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以及《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等有关规范的相应

常用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2.常用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具体工程的应用? 勘察方法或技术手段,主要以下几种: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主要有坑、槽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1.坑、槽探: 就是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

2.钻探: 是指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以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勘探手段,它可以获得深层的地质资料。 3.地球物理勘探: 简称物探,它是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

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常用的地球物探方法有直流电勘探、交流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声波勘探、放射性勘探。 ①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物探,其目的是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各类岩、土体或地质体的密度、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别,通过分析解释判断地面下的工程地质条件。它是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探测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一种间接勘探方法。按工作条件分为地面物探和井下物探(测井);按被探测的物理性质可分为电法、地震、声波、重力、磁法、放射性等方法。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地面物探为电法中的视电阻率法,地震勘探中的浅层折射法,声波勘探等;测井则多采用综合测井。 物探的优点在于能经济而迅速地探测较大范围,且通过不同方向的多个剖面获得的资料是三维的。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在控制点和异常点上布置勘探、试验工作,既可减少盲目性,又可提高精度。测井则可增补钻探工作所得资料并提高其质量。开展多种方法综合物探,根据综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地质解释的质量,扩大物探解决问题的范围,缩短工程地质勘探周期并降低其成本。由于物探需要间接解释,所以只有地质体之间的物理状态(如破碎程度、含水率、喀斯特化程度)或某种物理性质有显著差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工程地质勘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地质勘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1-04T20:48:29.4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7期作者:赵铮铮 [导读] 摘要:地质勘察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前提,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 710068 摘要:地质勘察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前提,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地质勘察工作中,应在充分了解勘察工作的主要内容与任务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勘察技术与方法,强化技术投入,提升勘察效率与质量,为建筑工程提供可靠的工程资料与地质参数。 关键词:地质勘察;内容;技术;创新 1.地质勘察主要内容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建设场地具有唯一性特征,地质勘察成果不存在着可比性,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应采用先进的勘察技术,加强地质勘察工作,获得工程地质资料与相关地质数据,从而为施工设计与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对于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而言,对拟建工程场地的地质构成进行揭示与获得准确的岩(土)体力学指标是地质勘察主要的任务。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岩(土)物理力学特性等是地质勘察中主要的技术指标。基于此,在勘察工作中,应运用适宜的勘察技术,在勘察实践中,对工程场地的岩(土)样以及地下水进行实测分析,确保观察测量的次数足够,从而获得确切的地质参数。工程地质勘察主要内容包括如下方面:勘察拟建工程地质构造、地层结构与深度及其岩土工程特性等;场地周围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危害、成因、分布以及发展趋势等;确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影响,如地下水对工程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等;勘察工程场地周围是否存在着埋藏的河道、孤石、墓穴以及防空洞等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埋藏物等。通过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评价建筑工程地基的地质状况,并能够结合地质勘察结果及相应的地质参数,对建筑工程的地基处理、基础类型与型式选择、地质灾害预防等提出可行的建议,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开展。 2.地质勘察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尚未对地质勘察引起足够的重视,勘察报告的水平有待提高,地质勘察的监管力度不够,地质勘察技术与方法使用失当,导致地质勘察质量相对较低。例如,在地质勘察技术应用中,原位测试与土工试验的次数不足、钻孔数量与深度不符合勘察要求,导致勘察获得的力学指标的精确性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同时,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一项多工种,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复杂的工程,在地质勘察中,若运用单一的技术方法,而没有针对不同建筑物特性、不同地层结构与地质单元优选适用的勘察技术,极易造成勘察结果产生极大误差。例如,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部分勘察部门在确定承载力数值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工程实际,便运用静荷载试验对两侧土层实施压裂探坑勘察的方法,也没有具体分析两侧土层的压裂深度,将哪种压力定值作为承载力数值才合理,从而使得出的承载力数值缺乏准确性。 3.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策略思考 3.1以地质条件为依据,优选适用的勘察技术 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在选用勘察技术时,应根据工程地质特性以及不同地层结构与地层单元,选择合适的勘察技术,从而保障地质勘察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在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中,钻探与坑探是地质勘察工作中两种常见的勘察方法。其中,前者的通用性较强,应用广泛;后者的主要优势在于在实测观察中,可实施直接性的探查测量,但此种勘察方式所需的勘察周期较长,需要的资源成本投入较大,应用相对较少。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中,应结合实际,优选合适的勘察方法。例如,对于岩土勘察而言,通常选用钻探方法;然而对于地下水位相对较深且勘察深度相对比较小的工程而言,多选用“探井法”进行地质勘察。同时,在对相对比较疏松的地层勘察过程中,可选用静力触探试验或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方式,来实现准确的勘察分析,获得较好的勘察效果。但如果在地下水水位较深,而且地基土的颗粒非常粗大的地层勘察中,也选用静力触探试验方式,其勘察效果将大打折扣。基于此,在地质勘察实践中,应结合勘察实际情况,优选合适的勘察方法,提升勘察质量。 3.2增强技术支持,保证勘察效率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勘察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提升,在实地勘察中,能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取得较好的勘察结果。在地质勘察工作的不断深人中,施工人员要进行技术手段的认真选择,增强技术支持,能够利用新型高效的技术,提升勘查效率。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技术手段的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施工人员能够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勘察地质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信息数据库通过这种方式,对勘察得到的参数、指标以及各类信息进行全面的管理。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也是勘察需要关注的重点,施工人员从数学地质法人手,掌握建筑工程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控制手段团。在建筑工程场地的地质情况分析中,要统计地质数据与岩土类型,统计计算机技术进行模拟,存储相关信息。整个过程要注意自动化与存储的一体化整合,提升建筑工程勘察的效率。加强勘察技术在地质勘察中,能够增加勘察工作的深度,其应用的技术主要有遥感技术、定位系统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由此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及准确性。工程地质参数获取、存储与自动化处理等一体化操作,提升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效率。 3.3勘探点的范围布置 根据房屋建筑物地质范围进行布置,同一个房屋建筑的勘察点受到受力层和下卧层的影响,要适当加大勘察点的密度,并对每个勘察点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和原因查明;属于单栋的高层建筑,应该以地基的均匀性为基本要求,勘察点甚至在4个以上;属于建筑群的房屋建筑,勘察点可适当减少,但每栋建筑物至少要有1个勘察点。 3.4加强岩土勘测,增加地质参数的准确性 地质勘察工作中,实地考察是所有项目的基础,工作人员要结合这个内容进行勘察方法的选择。工作人员要结合地形地貌,进行场地划分,针对起伏不一,地形地貌特征不一致的工程,要选取不同的勘察方法。例如,针对地形起伏较大的场地,要在基岩地形特征的勘察中,使用地震法或是电法进行布孔,把握勘察的要点;在河谷场地等工程中,首先要进行勘探线布置,然后保证阶地延伸方法与线路垂直,在特定的斜坡场地中,要重点分析自然现场,最后进行孔坑槽设计如果场地地处平缓比较开阔,要进行过水文地质的情况勘察,在掌握地质结构的基础上,确定建筑工程的数据信息,保证勘察的质量。通过这种方式,施工人员在未来的建筑工程中,能够更好的掌握工程要点,提升工程质量,提高整体的施工效率。在勘察中,还需结合建筑工程建设场地的动力地质作用、地质结构与水文地质条件等实施勘察,在掌握地质结构基础上,合理确定建筑工程的基础结构及其砌置深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