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第八节 维生素与辅酶、辅基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41
维生素与辅酶一、教学大纲基本要求4种脂溶性维生维生素即: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10种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即: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11,维生素B12,硫辛酸和维生素C。
二、本章知识要点(一)维生素(Vitamin)的概念1.维生素(Vitamin)的概念: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所必需的,但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靠食物供给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2.维生素的分类:根据维生素溶解的性质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1)脂溶性维生素(Lipid-Soluble Vitamin)包括维生素A、D、E、K。
(2)水溶性维生素(Water-Soluble Vitamin)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B族维生素又包括维生素B1、B2、PP、B6、泛酸、生物素、叶酸、B12等。
3.维生素缺乏原因: (1)摄入量不足。
(2)吸收障碍。
(3)需要量增加。
(4)长期服用某些药物。
(二)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的特点:都是亲脂性的非极性分子或者衍生物,可伴随脂类吸收(可大量在体内储存)若吸收障碍就易产生缺乏病。
此类维生素各自发挥不同的生理功用。
l. 维生素A(1)化学本质与性质:维生素A是β—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
化学性质活泼,对氧、酸及紫外线敏感。
在避氧情况下可耐高温。
(2)维生素A原及转变:自然界一些红黄色植物(如胡萝卜素、红辣椒、黄玉米、茄等)含有类胡萝卜素。
(3)生化作用及缺乏症:①11—顺视黄醛构成视角细胞内感受弱光或暗光的物质——视紫红质。
②参与糖蛋白的合成,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与健全。
③β胡萝卜素是抗氧化剂,在氧分压低时直接消灭自由基。
④维生素A具有类固醇样作用,促进生长发育。
⑤维生素A缺乏时可导致夜盲症,干眼病.角膜软化症等。
2.维生素D(1)化学本质与性质:维生素D属于类固醇的衍生物,主要有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两种。
维生素与辅酶维生素是维持正常代谢所必须的微量有机分子,许多维生素的生物功能是通过组成辅酶调节物质代谢。
学习本节内容要求:1. 了解维生素的概念和类别。
2. 着重掌握维生素参加组成的重要辅酶的名称、代号和功能,以及辅酶分子的活性基团与维生素的关系。
3. 掌握缺乏维生素时所引起的缺乏症。
维生素概述维生素是指一类维持细胞正常功能所必需的,但在动物体内不能自身合成或合成不足,而必须由饲料(食物)供给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如果缺乏会患特异缺乏症,它不作为能量物质,也不能作为机体的构成物质。
Vit 特点①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是必需的。
②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的组分。
③机体需要微量,供应不足时,将出现代谢障碍和特定的临床症状。
④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必须从饲料(食物)中摄取,肠道微生物也可以合成一部分。
⑤在机体内有一定的储备,缺乏症出现的时间与储量及需要量有关。
维生素分类维生素可按其溶解性的不同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有VitA、VitD、VitE和VitK四种。
水溶性维生素有VitB1,,,.VitB2,VitPP,VitB6,VitB12,VitC,泛酸,生物素,叶酸等。
第一节水溶性维生素一、硫胺素V B1硫胺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维生素。
1897年Eijkman认为脚气病是由于缺乏米糠中的某种成分引起的,1911年Funk从米糠中提取到这种能治疗脚气病的物质,因为它具有胺的性质,称为“Vitamine”.因其结构中含有噻唑环(thiazole),而称为thiamin,又因分子中含有硫和胺,所以称为硫胺素。
焦磷酸硫胺素1.活性辅酶形式Vit B1在一切活体组织(主要是肝脏)中,可经硫胺素激酶催化与A TP作用转化成焦磷酸硫胺素(TPP),TPP是它的活性辅酶形式。
生理功能TPP是脱羧酶、丙酮酸脱氢酶系(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的辅酶。
辅酶和辅基的名词解释
1. 辅酶的定义
辅酶,是一类能帮助酶催化反应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通常存在于生物体内。
它们能够在酶催化反应中作为辅助因子,提高反应速率和效率,促进化学反应的进行。
2. 辅酶的分类
辅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有:
(1)辅酶A(CoA):参与脂肪酸代谢和糖代谢等反应;
(2)NAD+/NADH: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包括细胞呼吸等;
(3)FAD/FADH2:参与某些氧化还原反应,如维生素B2代谢等。
3. 辅基的定义
辅基,通常指蛋白质、激素等生物分子中与特定功能相关联的非氨基酸化学分子。
它们通常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某些氨基酸发生结合,并对蛋白质的功能发挥起非常重要的影响。
4. 辅基的分类
辅基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比较常见的有:
(1)色团类辅基:如血红素、叶绿素等,参与光合作用和血液氧运输等反应;
(2)辅酶类辅基:如维生素B12、辅酶A等,参与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等反应;
(3)糖蛋白类辅基:如糖基化的蛋白质、糖偏糖蛋白等,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识别等生物学过程。
5. 辅酶和辅基的作用
辅酶和辅基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极为重要,它们可以:
(1)参与多种生物过程,如新陈代谢、DNA合成、细胞信号的传递以及免疫反应等;
(2)调节酶的功能和活性,提高反应速率和效率;
(3)维持生物体稳态,使得机体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应对多种压力;
(4)为人类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如某些酶缺陷病、维生素缺乏症等。
总之,辅酶和辅基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它们的研究和了解,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