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20道岔打磨车脱轨起复器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20
道岔打磨车作业指导书一、道岔打磨作业目的1.1、通过打磨消除钢轨波浪性磨耗、钢轨肥边、马鞍型磨耗、焊缝凹凸及鱼鳞纹以及道岔在生产、运输和铺设过程中产生的病害,提高钢轨的平顺性,使得光带居中略偏内,列车运行平稳,减少甚至消除晃车。
1.2、具体量化指标为:光带距钢轨内侧 22~25mm,光带宽度 20~25mm,光带距外侧 25~27mm。
1.3、切削量指标:内侧圆弧角 0.6mm,顶面 0.2mm,外侧 0.2mm。
二、道岔打磨的基本原则由于道岔病害千差万别,所觉得了获得持续的、统一的、居中的光带,就必须采用先消除病害再使用统一覆盖的模式进行打磨。
三、作业环节1、病害调查在正式打磨前,有条件的状况下在打磨前一天,条件不含有的状况下在当天打磨作业前,由施工负责人会同设备管理方(本地工务段或城际车间),对道岔及其前后300 米线路进行调查。
病害调查的重点是钢轨波磨、侧磨、接头状况和光带。
必须明确病害的种类和深度(高度),方便针对性选择打磨模式和遍数。
由于高铁钢轨相对较好,钢轨常规病害基本没有,调查的重点应放在光带上,打磨施工队按附表三的形式摸清并填写各区段的光带状况。
2、针对性病害解决2.1、根据病害调查的成果,对每组道岔制订对应的加打模式和遍数。
2.2、对于光带偏向内侧的区段,加打的模式选用 1#(+45°~+20°)和 3#(+21°~+11°),其中 3#模式打磨后痕迹距离钢轨内侧约 22mm,正好紧挨目的光带位置。
2.3、对于光带偏向外侧的区段,选用 2#(-8°~-15°)和 4#(-3°~-9°),其中 4#模式打磨后痕迹距离钢轨外侧约 25mm,也正好紧挨目的光带位置。
2.4、如内侧(或外侧)已明显凹下去了,加大后,光带可能会变得很窄,可在顶面选用适宜模式加打,以延展光带宽度。
2.5、如光带仅仅是偏宽,但没有明显偏向的状况,则不需加打。
运营管理铁路道岔打磨技术装备现状与应用分析贾军(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轨道机械化维护分公司,天津300467)摘要:从我国铁路道岔打磨策略及标准、打磨技术装备特点及性能比较、打磨作业模式及工艺方法等方面,探讨我国铁路道岔打磨技术装备的现状和应用情况。
针对铁路道岔打磨主要采用的大机为主、小机为辅的作业方式,系统性论述以砂轮端面打磨为基础的大型道岔打磨车、中型道岔打磨车、道岔打磨小机、仿形打磨小机,以及以砂轮周面打磨为基础的钢轨快速打磨车、砂轮圆周曲面打磨车的结构特点和技术原理,并分析相适应的道岔打磨作业工艺方法。
根据道岔打磨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高速、重载铁路道岔打磨的不同需求,建议进一步研究相适应的打磨技术和装备,摸索更高效的打磨作业工艺。
关键词:铁路道岔;打磨作业;技术装备;砂轮端面;砂轮周面中图分类号:U2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83X(2022)07-0089-07 DOI:10.19549/j.issn.1001-683x.2021.12.29.0020引言道岔是铁路的咽喉,也是铁路线路中最薄弱的环节,道岔的质量状态对运输效率和行车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实践证明,道岔打磨是钢轨病害预防和修理的有效手段,可显著改善道岔质量,从而延长道岔使用寿命、提高车辆运行平稳性[1]。
近年来,我国铁路道岔打磨从引进国外原始技术到实现装备国产化,已取得显著成果,有效地解决了铁路道岔大部分区域的打磨作业问题[2-4]。
但是,由于我国高速、重载铁路运输繁忙,线路维修天窗时间有限,道岔结构复杂,仅能满足高速铁路道岔直股打磨作业需求,而道岔曲股、尖轨、岔心等区域成为作业盲区,且无法兼顾普速、重载铁路。
因此,从道岔打磨的技术标准、装备特点、工艺方法等方面,对我国铁路道岔打磨技术现状和应用情况进行研究。
1验收标准与技术规范我国铁路道岔主要分为普速、高速、重载等技术体系,经过多年研究和经验积累,逐步形成相应的道岔打磨验收标准与技术规范。
CMC-20X道岔打磨车作业指导书
1.目的:
规定CMC-20X打磨列车运行、作业流程和技术要求,规范CMC-20X打磨列车的使用,执行作业标准,保证人身、设备安全和作业质量,提高作业效率。
2.编写依据:
2.1 《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铁总运〔2015〕236号
2.2 《道岔打磨车检修规则》铁总运〔2014〕329号
2.3 《道岔打磨车使用保养说明书》
3.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CMC-20X道岔打磨车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4.号位职责
4.1 操作人员资质要求:
4.1.1作业司机必须持有《大型线路机械作业司机证》,按取得的岗位资质操作设备。
4.1.2 运行司机必须持有《铁路机车车辆驾驶证》(L1或L2类)。
4.2 号位分布图:本车由五个号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
号位分布如下图。
一号位和三号位在1号车司机室,二号位和四号位在2号车司机室,五号位
5号位
在车下。
作业方向Array
4.3 各号位职责
4.3.1 一号位主要职责:在司机长指挥和其他号位人员的配合下,根据地面指示牌的指示,以及打磨模式的变化,操作员在一号车及时下落和提升打磨机构,进行打磨作业,保证起落点准确无误。
一号车方向作业完毕后,取消一号车控制权,监控二号位的计算机输入设置是否正确,得到二号位开始作业的通知后,缓解小闸制动,向二号位汇报一号车准备到位,同时在作业过程中,观察计算机运行情况及轨面打磨状态。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90153.X(22)申请日 2019.03.26(73)专利权人 张宏生地址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508号专利权人 李继建(72)发明人 张宏生 李继建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代理人 张明月(51)Int.Cl.B61K 5/06(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机车车辆脱轨智能起复机具(57)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车车辆脱轨智能起复机具,属于起复设备技术领域。
包括履带车、横移小车以及两端分别与履带车和横移小车连接用于切换履带车和横移小车行走状态的升降部;履带车设置用于使横移小车和升降部上下运动的通道;所述升降部包括顶升油缸、支撑拉杆以及设置在顶升油缸顶端的顶板法兰;顶升油缸底端与横移小车固定连接,支撑拉杆一端与顶板法兰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履带车固定连接;顶升油缸上端面设置油缸顶帽,顶升油缸为多级油缸并且通过油路与泵站连通,油路上安装安全溢流阀;油缸顶帽的上端面为圆弧面;履带车上设置安装有摄像头的遥控云台。
本实用新型的起复机具工作性能更加稳定,工作过程安全,使用性能好。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CN 209833647 U 2019.12.24C N 209833647U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209833647 U1.一种机车车辆脱轨智能起复机具,包括履带车(4)、横移小车(5)以及两端分别与履带车(4)和横移小车(5)连接用于切换履带车(4)和横移小车(5)行走状态的升降部;履带车(4)设置用于使横移小车(5)和升降部上下运动的通道;所述升降部包括顶升油缸(1)、支撑拉杆(2)以及设置在顶升油缸(1)顶端的顶板法兰(3);顶升油缸(1)底端与横移小车(5)固定连接,支撑拉杆(2)一端与顶板法兰(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履带车(4)固定连接;顶升油缸(1)上端面设置油缸顶帽(6),其特征在于:顶升油缸(1)为多级油缸并且通过油路与泵站(10)连通,油路上安装安全溢流阀(7);油缸顶帽(6)的上端面为圆弧面;履带车(4)上设置安装有摄像头(9)的遥控云台(8)。
道岔打磨车作业指导书目的与要求1.目的1.1指导机械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使用道岔打磨车。
1.2要求作业人员熟悉作业流程,执行作业标准,清楚岗位风险,熟练掌握道岔打磨车的各项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2.1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道岔打磨车作业过程的安全风险控制、作业条件、作业程序及要求、应急处置。
2.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RGH20C和RR16 MMS两种型号道岔打磨车进行道岔打磨作业,其它车型可参照本作业指导书。
3引用标准《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行车组织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线路修理规则》、《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理规则》、《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海铁路局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司机操作手册(试行)》、《上海铁路局200-250km/h客运专线分散自律调度集中行车组织办法》、《上海铁路局300-350km/h高速铁路分散自律调度集中行车组织办法》、《上海铁路局“问路式”、“指路式”调车作业办法》、《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检修作业驻站安全防护办法》、《行车运行速度160km/h及以上区段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措、客运专线劳动安全管理办法》300-350km/h上海铁路局《、施》《上海铁路局电气化铁路安全实施细则》。
4安全风险提示及控制(见表1)作业安全风险提示及控制表表 1风险控制措施风险点序号风险源1.1.作业前,确认所有控制开关位置正确,电控正常;在磨头下放前或提升后,由于设备设置成重联模式。
密切注意确认功率条处于空将GYK故障或操作不当造转状态、无火星,确保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现象;成“静态打磨”损发现电机不能正常收起时,关闭磨头并保持前行,直坏钢轨。
至磨头停转,缓慢停车。
作业损坏2.工务、车站、电务、车辆部门提供轨边设备资料;2.不清楚桥梁护1“三图两表”轨、车辆检测等轨边设备准确地点,行车设备施工主体单位通知相关单位现场配合。
明确具体里程和安全预想,作业前与施工主体单位再且瞭望条件不良打次确认,作业中加强瞭望,专人负责提前提醒。
74研究与探索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改造与更新中国设备工程 2018.04 (上)CMC-20型道岔钢轨打磨车在施工作业及高速运行中都存在脱线的安全风险,特别是在新建工程线上施工作业时,由于线路还未正式运营,几何尺寸不稳定,脱线的风险极大。
为了能在脱线后快速的进行起复自救,故必须在车上选型并配置最佳的应急脱线起复设备。
由于道岔钢轨打磨结构设计非常紧凑,车上剩余空间非常狭窄,略大一些的起复设备均无法摆放。
同时CMC-20型道岔钢轨打磨车前转向架与动力转向架的结构不同,底部起复顶升的位置也不一样。
本文重点阐述了CMC-20道岔钢轨打磨车应急起复设备的选型、优化改进、及正确的运用,既能在狭窄的车上合理摆放,又能对不同转向架脱线后实现快速安全起复。
1 应急起复设备的选型目前同行业中,工务机械车上能配置的应急脱线起复设备主要有4种:FX6A 型液压顶升式应急起复器、CRH-07型液压顶升式应急起复器、TQL-1型拉复式应急起复器、JYW-1C 型液压顶升式应急起复器。
FX6A 型液压顶升式应急起复器与CRH-07型液压顶升式应急起复器,在CMC-20型道岔钢轨打磨车实际演练运用时均有以下特点:该两种设备的配件很多,尺寸都非常大,导致设备运用时没有足够的空间摆放。
该两种设备都需要有较大面积的水平平面来放置支撑梁(镐帽),但是CMC-20道岔打磨车动力转向架至密接式车钩空间狭小,结构复杂,没有合适的支撑点。
该两种设备在起复时需要在钢轨上或道心中间放一根长钢梁,且顶升油缸比较粗大,如果将钢梁放入该空间,会造成操作者无位置站立,设备都无法进入车底组装,更无法进行操作。
TQL-1型拉复式应急起复设备大件较前两套设备更多,总共有4个非常大的箱子,同时还必须配1台5kW 汽油发电机组,道岔钢轨打磨车上根本无空间摆放。
JYW-1C 型液压顶升式应急起复器,配有手电一体液压泵的电源利用道岔打磨车上的电源,故不需另配置发电机组。
国内图书分类号:U273.4 密级:公开国际图书分类号:629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钢轨打磨小车振动特性及钢轨打磨质量提升研究年级2017 级姓名李俊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交通运输工程指导老师王衡禹副研究员二零二零年五月Classified Index: U273.4U.D.C: 629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Master Degree ThesisRESEARCH ON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IL GRINDINGUNIT AND IMPROVEMENT OF RAILGRINDING QUALITYGrade: 2017Candidate: Li Jun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MasterSpecialist: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Supervisor: Associate Prof. Wang HengyuMay, 2020摘要轨道机车车辆的车轮与钢轨之间长期的相互作用会造成钢轨表面出现各种损伤和缺陷,影响钢轨的服役状态和列车的运行安全。
应用钢轨打磨列车进行钢轨打磨能有效消除钢轨表面损伤和缺陷,延长钢轨使用寿命,重塑钢轨的廓形,改善轮轨接触关系,提高列车运行平稳性和安全性。
钢轨打磨小车作为打磨列车上执行打磨作业的核心机构,其振动行为对打磨列车性能以及对钢轨的打磨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开展对钢轨打磨小车结构振动特性以及打磨条件对打磨质量影响的研究,对进一步提高打磨小车的性能、提升打磨质量以及促进钢轨打磨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针对我国某型钢轨打磨车进行研究,采用现场试验和理论仿真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打磨条件下进行了钢轨打磨小车的打磨试验,同步进行了现场测试,基于试验的结果分析了打磨小车在不同工况下的振动特性及对打磨质量的影响。
道岔打磨车打磨磨头的标定摘要 RGH20C型道岔打磨车由美国HARSCO RAIL公司生产,共20个打磨头,其中大磨头4个,采用直径280mm(11英寸)的砂轮,另外16个小磨头,采用直径152mm(6英寸)的砂轮。
对于钢轨来说,短波(波长60mm—160mm)不平顺影响行车安全,长波(波长170mm—2200mm)不平顺影响行车舒适性,道岔打磨车主要是针对消除短波不平顺,我所从事的工作便是对道岔区的钢轨进行打磨,以消除波形磨耗,钢轨肥边等病害,从而保证列车高速,安全与平稳的通过岔区,保证行车安全。
关键词:打磨磨头,计算机,标定,角度仪,Q-Term盒。
道岔打磨车简介:我们使用的道岔打磨车为美国HARSCO公司生产的RGH20C型道岔打磨车,该车全长24米,总重90吨,有2个打磨作业小车,每个打磨小车10个磨头,其中2个大磨头、8个小磨头。
全车共计20磨头。
车长:24400mm 、车宽:2650mm、车高:3760mm、总重:86000kg、功率:328kw×2台,打磨速度:2-16km/h 、磨头功率:2.5-17kw、磨石直径:152mm(16个)280mm(4个)、角度范围:内侧最大75°外侧最大45°、自运行速度:100km/h 挂运速度:120km/h问题的提出道岔打磨维修在铁路干线的日常维修和养护中越来越扮演着重要角色。
道岔打磨可通过修复道岔区域钢轨横断面和纵断面的形状,延长道岔使用寿命,改善轮轨关系,减少噪音,提高车辆通过道岔的运行平稳性。
当前,随着客专线路相继开通运营,道岔打磨已经成为高速铁路日常维修养护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道岔打磨作业中,钢轨柜面出现明显的划痕或无规则的打磨痕迹,由此判断出打磨磨头的横移或角度出现偏差,如果出现的偏差过大,在打磨过程中是很危险的,尤其是在打磨肥边过程中,砂轮与钢轨的接触面积很小很容易造成打磨砂轮的外边与钢轨接触,造成钢轨轨面的损伤,或打磨磨头的损坏,针对这种情况的发生,只有预防为主。
RGH-20C道岔打磨车控制系统一、RGH20C道岔打磨列车控制系统简介RGH20C型道岔打磨列车采用了先进的Jupiter2000计算机控制系统,该计算机控制系统是目前国内外较为先进的工控系统,具有系统结构简单、控制功能稳定、故障自诊断等优点。
该系统基于多级计算机控制,以实现对全车走行、作业功能的操作与监控。
二、Jupiter2000计算机控制系统特点1.采用远程输入/输出设备,简化电气控制系统。
采用模块控制和预制的快速连接电缆,简化系统结构,减少电缆连线,实现更好的电气绝缘。
2.具有综合诊断功能。
智能化的输入、输出诊断功能,实现对短路、开路、通道状态、电压、电流等的实时监测。
3.工作稳定,受环境温度影响小。
能够在环境温度在-40℃至70℃间正常工作,系统工作稳定。
4.软件化控制管理,系统升级简便。
5.操作界面简介、有序,布局合理。
计算机显示界面上涵盖了打磨列车大部分操作内容,人机交换方便。
三、Jupiter2000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Jupiter2000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主机(以下简称主机)、分控模块、增压电源模块、终端、主机供电电源(P42)、网络集线器、电源线、信号线等部分组成,各组成元件间通过CAN(控制局域网)总线技术,实现信息的通讯。
1.主机:是Jupiter2000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主体,简称JAM。
它不仅是一个输入/输出控制中心模块,还是网络的一部分。
JAM控制主机安装有微处理器,负责发送编程信息至打磨列车上其它输入/输出模块。
2.远程I/O模块(分控模块):是Jupiter2000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输入和输出两类模块,主要功能是负责输出主机的控制信号到各个执行电磁阀,同时反馈各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数据。
3.P42模块提供主机和网络的物理连接,以及为主机提供工作电源,该模块上的一个125赫兹的振荡器在网络电缆中激发“菊花链”信号,该信号使第一个模块在网络中建立它的地址。
CMC道岔打磨车脱轨起复器
概述
CMC道岔打磨车脱轨起复器是一种用于修复道岔打磨车脱轨的设备。
道岔打磨车是铁路维护中常见的工具,可以对铁路交汇处的道岔进行打磨,保证火车安全通行。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道岔打磨车也有可能脱轨。
这时就需要脱轨起复器来将道岔打磨车重新拉回铁轨上。
原理
CMC道岔打磨车脱轨起复器采用了液压系统来实现脱轨起复的功能。
设备的底部有一个小型油泵,能够将液压油输送到液压缸内。
当道岔打磨车脱轨时,只需将脱轨起复器紧贴到道岔打磨车旁,然后启动油泵即可。
油泵将液压油输送到液压缸内,液压缸自动扩张,将道岔打磨车拉回到铁轨上。
特点
CMC道岔打磨车脱轨起复器具有以下特点:
1.制造精度高。
设备使用优质的材料制造,并采用精密加工工艺,保证
设备的制造精度和使用寿命。
2.操作简便。
脱轨起复器使用液压系统,操作简便方便,只需启动油泵
即可完成脱轨起复的工作。
3.维护容易。
设备内部结构简单、外形紧凑,方便用户进行日常维护和
保养。
4.适用范围广。
CMC道岔打磨车脱轨起复器适用于各种型号的道岔打
磨车,能够满足不同铁路维护需求。
CMC道岔打磨车脱轨起复器是铁路维护中必不可少的设备。
它使用液压系统实现脱轨起复功能,具有制造精度高、操作简便、维护容易和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适合各种型号的道岔打磨车,可以满足不同铁路维护需求。
创新性实验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火车脱轨复位的机械设备”货车脱轨复位装置——复轨器当机车在运行中脱轨时,以往是使用人工撬车来使其恢复到正常轨道行驶,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效率低且很不安全。
列车脱轨问题在国际上已研究了100多年,但由于此问题的复杂性及其研究的困难性,致使此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实际脱轨事故的原因往往难以查明,甚至连评判脱轨的准则还存在一些问题。
实际上,脱轨是铁路运输系统中典型而复杂的动力学问题,是列车与轨道(或桥梁)动态相互作用失常的结果,对脱轨问题的研究从来就是铁路运输系统研究中的重大基础课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多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它涵盖了结构动力学、运动稳定性理论、结构稳定理论、车辆动力学、轨道动力学、桥梁工程学、轮轨相互作用理论、数值计算方法、现代控制理论等学科,属世界性难题。
车轮脱离轨道称为掉道,即车体相对于轨面发生了位置偏移。
货车复轨是货车掉道的逆过程,所以复轨过程一般分为3步:车辆抬起、车辆平移和车辆复轨。
其中第1步是重点,要求车轮最低点高于轨面;第2步是难点,车体平移要求准确、平稳。
因此,火车复轨器作为火车脱轨时的自救装置,其设计目的就是既能轻松地完成举升运动又能实现准确的横移运动。
通过对常规复轨方法的研究,提出了液压千斤顶+可滚动支撑座平移式方案,为减小移动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在支撑座地步设计车轮,使其能在左右挡板之间的轨道上滚动。
此设计方案涉及的是货车脱轨的自救装置,它将以往货车复轨的复杂运动分解为简单的抬升运动和平移运动,能最大限度的轻松安全的实现复轨,提供一种携带方便,又能及时完成货车复轨的复轨器。
针对以往复轨器安装方式落后,安全稳固性差,起复作业中易发生窜动或翘头轧翻等现象,本结构采用了座式结构。
复轨器在工作过程中,其重心一直在左右挡板之间,采用抬升装置和平移装置的垂直结构,也能保证在横移时发生最大倾斜或横移受到最大阻碍也不会发生板缸分离或倒伏事件。
为实现货车出现小范围内脱轨,不需要等待救援,2个人就可以操作,在左右挡板上各开了一个槽,方便工作人员手持,减轻劳动强度。
复轨器起复机车车辆的典型事例一、复轨器起复机车车辆的典型事例尽管机车车辆脱轨后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但在起复中仍然有一定的规律性,除车体与转向架已分离或条件限制外,一般以由哪里脱轨再拉回到哪里的方向起复最为有利。
具体方案由现场指挥人员根据实际事故现场情况而定。
1.两个转向架脱轨在线路一侧车辆脱轨在线路一侧,系二个转向架的4个轮对都在线路同侧,车轮与钢轨接近平行。
此种脱轨比较容易起复,可在距拉复方向最前端的车轮前一根或两根轨枕的位置安放人字型复轨器(亦可为海参型,但应在其复轨距离之内),然后将脱轨车辆与救援机车连结,如不能直接连结,可使用钢丝绳和套钩连结,如图7—4—1。
有条件时,可在二个转向架前同时安放复轨器。
否则,可在拉复方向的前转向架前安置复轨器,同时沿后转向架运行的线路方向下铺垫石碴,保证车轮靠近钢轨,利用一对复轨器复轨。
2.两个转向架脱轨在线路两侧对一个转向架轮对脱向一侧钢轨外,另一个转向架轮对脱向另一侧钢轨外的情况,可根据车轮脱轨距离选定适当地点,比如距脱轨轮1~2根轨枕处,在拉复方向的前转向架脱轨车轮前安放人字型复轨器,有条件时在后转向架前也安放人字型或海参型复轨器,用机车拉动复轨,如只有一对人字型复轨器,则须在沿后转向架运行的线路方向下铺垫好石碴,如图7—4—2所示。
以上方法可一次性拉复。
如只有单套组合式或海参型复轨器,则必须按现场情况安装两次,向两个方向拉动脱线车辆,才能使其两个脱线转向架复轨。
3.脱轨过远或偏斜当脱轨车轮离钢轨较远,超过复轨器的复轨距离,或者脱轨车轮向钢轨外方偏斜,用机车拉动复轨有可能超出复轨器的有效复轨距离时,必须采用逼轨方法作业。
逼轨可选用逼轨器或使用钢丝绳拉拽。
在后者情况下将钢丝绳一端挂在偏斜车轮外侧的轴箱上,用机车拉动,逼使车轮向钢轨方向调正并靠近,然后在适当地点安放复轨器拉动复轨,如图7—4—3所示。
用钢丝绳挂在轴箱上拉复时,必须注意不可一次拉复(尤其是钢丝绳短时),应在车轮拉上复轨器后停止拉动,将挂在轴箱上的钢丝绳解下,挂到脱轨车辆的车钩上,再牵引复轨,否则容易使车辆再度脱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