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讲义(一级B教程)课件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6.73 MB
- 文档页数:46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教程(2011年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 计算机的发展 1.1.1 计算机发展与信息社会 1.1.2 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 1.1.3 计算机的新技术 1.1.4 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1.1.5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1.2.1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编码1.2.2 进位计数制 1.2.3 r进制转换为十进制 1.2.4 十进制转换为r进制 1.2.5 八进制转换为十六进制 1.2.6 计算机中的信息单位 1.2.7 字符 1.3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1.3.1 运算器(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alu) 1.3.2 控制器(conlrol unit,cu) 1.3.3 存储器(memory).1.3.4 输入/输出设备(input/output devices) 1.3.5 计算机的结构 1.4 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1.4.1 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1.4.2 存储器(memory) 1.4.3 总线(bus)和主板(main board) 1.4.4 输入设备(input devices) 1.4.5 输出设备(output devices) 1.4.6 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5 软件系统 1.5.1 进程与线程 1.5.2 软件系统及其组成 1.5.3 计算机语言1.5.4 应用软件 1.6 多媒体简介 1.6.1 多媒体的有关概念 1.6.2 媒体的数字化1.6.3 多媒体数据压缩 1.7 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1.7.1 计算机病毒的实质和症状1.7.2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1.8 习题第2章windows xp操作系统 2.1 操作系统简介 2.1.1 常用操作系统简介 2.1.2 文件系统 2.1.3 关于设备 2.2 认识图形用户界面 2.2.1 图形用户界面技术 2.2.2 windows xp 2.3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 2.3.1 新建文件 2.3.2 创建文件夹 2.3.3 文件或文件夹的管理 2.3.4 选取文件或文件夹代理——剪贴板 2.3.6 移动和复制文件或文件夹件夹 2.3.7 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2.3.8 删除文件或文件夹 2.3.9 删除或还原“回收站”中的文件或文件夹 2.3.10 搜索文件和文件夹 2.3.11 创建快捷方式 2.3.12 “文件夹选项”对话框2.4 个性化工作环境设置 2.4.1 设置桌面背景及屏幕保护 2.4.2 调整鼠标和键盘2.4.3 更改日期和时间 2.4.4 安装和设置输入法 2.4.5 设置多用户使用环境2.4.6 安装和删除应用程序 2.4.7 设置windows xp文件夹的共享 2.5 实用程序2.5.1 画图 2.5.2 写字板 2.5.3 记事本 2.5.4 计算器 2.6 了解注册表2.6.1 注册表概述 2.6.2 使用注册表查找功能 2.6.3 使用注册表收藏夹 2.6.4 导入和导出注册表内容 2.6.5 注册表编辑器应用实例 2.6.6 还原注册表信息2.7 操作题第3章word 2003的使用 3.1 word入门 3.1.1 启动word 3.1.2 word窗口及其组成 3.1.3 退出word 3.2 word的基本操作 3.2.1 创建新文档3.2.2 打开已存在的文档 3.2.3 输入文本 3.2.4 文档的保存和保护 3.2.5 基本编辑技术 3.2.6 多窗口编辑技术 3.3 word的排版技术 3.3.1 文字格式的设置3.3.2 段落的排版 3.3.3 版面设置 3.3.4 文档的打印 3.4 word表格的制作3.4.1 表格的创建和文本的输入 3.4.2 表格的选定和修改 3.4.3 表格内数据的排序和计算 3.5 word的图文混排功能 3.5.1 图片的插入及其格式设置 3.5.2 绘制图形 3.5.3 使用文本框 3.6 操作题第4章excel 2003的使用 4.1 excel 2003概述 4.1.1 excel基本功能 4.1.2 excel基本概念 4.1.3 excel主要用途 4.2 基本操作 4.2.1 建立与保存工作簿 4.2.2 输入和编辑工作表数据 4.2.3 使用工作表和单元格 4.3 格式化工作表 4.3.1 设置单元格格式 4.3.2 设置列宽和行高4.3.3 设置条件格式 4.3.4 使用样式 4.3.5 自动套用格式 4.3.6 使用模板4.4 公式与函数 4.4.1 自动计算 4.4.2 输入公式 4.4.3 复制公式 4.4.4 函数应用 4.5 图表 4.5.1 图表的基本概念 4.5.2 创建图表 4.5.3 编辑和修改图表 4.5.4 修饰图表 4.6 工作表中的数据库操作 4.6.1 建立数据清单4.6.2 数据排序 4.6.3 数据筛选 4.6.4 数据分类汇总 4.6.5 数据合并 4.6.6 建立数据透视表 4.7 打印工作表和超链接 4.7.1 页面设置 4.7.2 打印预览4.7.3 打印 4.7.4 建立超链接 4.8 保护数据 4.8.1 保护工作簿和工作表4.8.2 隐藏工作簿和工作表 4.9 操作题第5章powerpoint 2003的使用5.1 powerpoint基础 5.1.1 启动与退出powerpoint 5.1.2 powerpoint窗口 5.1.3 打开与退出演示文稿 5.1.4 powerpoint帮助功能 5.2 制作简单演示文稿 5.2.1 创建演示文稿 5.2.2 编辑幻灯片中的文本信息 5.2.3 在演示文稿中增加和删除幻灯片5.2.4 保存演示文稿 5.2.5 打印演示文稿 5.3 演示文稿的显示视图 5.3.1 视图5.3.2 “普通”视图下的操作 5.3.3 “幻灯片浏览”视图下的操作 5.3.4 大纲模式下的操作 5.4 修饰幻灯片的外观 5.4.1 用母版统一幻灯片的外观 5.4.2 幻灯片配色方案和背景的设置 5.4.3 应用设计模板 5.5 添加图形、表格和艺术字 5.5.1 绘制基本图形 5.5.2 移动(复制)图形 5.5.3 组合图形 5.5.4 格式化图形 5.5.5 插入表格 5.5.6 插入艺术字 5.6 添加多媒体对象 5.6.1 插入图片 5.6.2 插入与播放声音 5.6.3 插入与播放影片 5.7 幻灯片放映设计 5.7.1 放映演示文稿5.7.2 为幻灯片中的对象设置动画效果 5.7.3 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设计 5.7.4 幻灯片放映方式设计 5.7.5 为演示文稿放映计时 5.7.6 交互式放映文稿 5.8 演示文稿的打包 5.8.1 将演示文稿打包 5.8.2 运行打包的演示文稿 5.9 操作题第6章因特网基础与简单应用 6.1 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6.1.1 计算机网络 6.1.2 数据通信 6.1.3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分类 6.1.4 网络拓扑结构 6.1.5 网络硬件6.1.6 网络软件 6.1.7 无线局域网 6.2 因特网基础 6.2.1 什么是因特网6.2.2 tcp/ip协议工作原理 6.2.3 因特网中的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 6.2.4 因特网ip 地址和域名的工作原理 6.2.5 接入因特网 6.3 使用简单的因特网应用 6.3.1 网上漫游 6.3.2 信息的搜索 6.3.3 使用ftp传输文件 6.3.4 电子邮件 6.3.5 流媒体 6.3.6 手机电视 6.4 习题附录 1 一级ms office考试大纲(2008年版)附录2 一级ms office样题。
《计算机基础一级B教程》习题集第1 篇计算机基础知识1 .单项选择题1.第二代电子计算机使用的电子元件是()A.电子管B.晶体管C.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2.目前,制造计算机所用的电子元件是()A.电子管B.晶体管C.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以程序控制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是由()最早提出来的。
A.布尔B.卡诺C.冯.诺伊曼D.图灵4.人们将1965-1970作为第三代计算机时代,其硬件逻辑元件为()A.晶体管B.集成电路C.大规模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5.计算机的发展阶段通常是按计算机所采用的什么来划分的?A.内存容量B.电子器件C.程序设计语言D.操作系统6.计算机发展的方向是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
其中"巨型化"是指()A.体积大B.重量重C.功能更强、运算速度更高、存储容量更大D.外部设备更多7.下列不是计算机的主要特征的是()A.处理速度快B.取代人脑工作C.工作全自动D.可靠性高8.下列四句话中,最能准确反映计算机主要功能的是()A.计算机可以代替人的脑力劳动B.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信息C.计算机是一种信息处理机D.计算机可以实现高速度的运算9.通常人们所说的"计算机错误"产生的原因是()A.计算机内部运算错误造成的B.与计算机相连的设备或人为的错误造成的C.计算机的硬件错误D.人的错误10.目前计算机最具有代表性的应用领域有: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实时控制、辅助设计及()A.文字处理B.办公室自动化C.操作系统D.计算机网络11.目前,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可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A.计算机辅助教学、专家系统、人工智能B.工程设计、数据结构、文字处理C.实时控制、科学计算、数据处理D.数值分析、人工智能、操作系统12.CAI指的是()A.系统软件B.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C.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D.办公自动化系统13.用计算机管理情报资料,是计算机在()中的应用。
全国计算机一级b教程全国计算机一级B教程计算机技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能力,全国计算机一级B证书是衡量个人计算机操作能力的重要证明。
本教程将以全国计算机一级B证书考试内容为基础,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详细解析和讲解。
一、计算机通用知识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从机械计算器到电子计算机,再到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硬件和软件。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3. 计算机的分类:按用途分为超级计算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嵌入式计算机。
二、Windows操作系统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桌面、开始菜单、任务栏、文件资源管理器等。
2. Windows系统的基本操作:文件的创建、复制、删除、移动、重命名等。
3. Windows系统的高级操作:快捷键的使用、软件的安装和卸载、磁盘清理和碎片整理等。
三、文字处理软件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打开、编辑、保存、关闭文档等。
2. 文字处理软件的格式调整:字体、字号、加粗、斜体、下划线、对齐方式等。
3. 文字处理软件的高级功能:插入表格、图片、超链接、页眉页脚等。
四、电子表格软件1.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建立、编辑、保存、关闭电子表格等。
2. 电子表格软件的公式与函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3. 电子表格软件的图表制作: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五、数据库软件1. 数据库软件的基本操作:新建、编辑、保存、关闭数据库等。
2. 数据库软件的表设计:字段的定义、属性的设置、主键的选择等。
3. 数据库软件的查询与报表:查询语言的使用、条件查询、排序查询等。
六、多媒体演示软件1. 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基本操作:新建、编辑、保存、关闭幻灯片等。
2. 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幻灯片制作:文本框、图片、音频、视频的插入和设置。
3. 多媒体演示软件的动画效果:过渡效果、动画效果的设置和调整。
淮航职业技术学校教案教师姓名翟立峰任课班级_航乘武警消防高级护理综合课题名称(教材章节)_ 1.1 计算机的发展__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认识情况,介绍计算机基础课的内容及特点,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及应用_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__教学重点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及应用___________教学难点能够将计算机应用与现实实例相结合___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多媒体演示____________教学课时__2课时_________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一、组织教学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旧课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三、讲授新课(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3.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能力强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4.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5.计算机网络6.人工智能四、巩固新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____________课外作业阅读(一级B教程)第一章节阅读参考书目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教程(2013)课后体会_这是本门课程的第一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们掌握计算机发展、应用等知识,学会总结计算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提起学习兴趣。
___淮航职业技术学校教案教师姓名翟立峰任课班级_航乘武警消防高级护理综合课题名称(教材章节)_ 1.2位计数制及其数据信息的编码表示_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二进制的表示方法_要求认真听讲,做好笔记__教学重点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___________教学难点学会如何将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学会如何将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__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多媒体演示____________教学课时__2课时_________教学过程与主要内容一、组织教学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二、复习旧课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三、讲授新课(一)进位计数制的基本概念1.进位计数制(计数制)将数字符号按序排列成数位,并遵照某种低位到高位的进位方式计数来表示数值的方法。
计算机一级B考点详解1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考点详解(1)1.1计算机概述考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1946年2月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M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
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如表l1-1所示。
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考点2计算机的特点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处理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
(3)计算精度高。
(4)工作全自动。
(5)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3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人了家庭。
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2)过程控制。
(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4)信息处理。
(5)现代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
(6)家庭生活。
考点4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品种众多,从不同角度可对它们进行分类,如表1-2所示。
1.2数制与编码考点5数制的基本概念1.十进制计欺制其加法规则是“逢十进一”,任意一个十进制数值都可用0. 1.2 .3 .4 .5 .6 .7 .8 .9共10个数字符号组成的字符串来表示,这些数字符号称为数码;数码处于不同的位置代表不的数值。
例如720.30可以写成7x102+2x101+0x100+3 x10 1+0x10 2,此式称为按权展开表示式2. R进制计数制从十进制计数制的分析得出,任意R进制计数制同样有基数N、和Ri按权展开的表示式。
计算机一级b教程计算机一级B教程计算机一级B教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个部分的内容。
硬件部分: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实体部分,它包括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和外设设备。
在硬件部分的教程中我们将侧重介绍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件。
1.中央处理器(CPU):CPU是计算机的大脑,它执行所有的指令和计算任务。
在教程中我们将介绍CPU的原理和工作方式,包括时钟频率、核心数量等。
2.内存(RAM):内存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的地方。
在教程中我们将介绍内存的种类、容量和工作原理。
3.硬盘和固态硬盘:硬盘和固态硬盘是计算机中用于存储数据的设备。
在教程中我们将介绍它们的工作原理、容量和速度等。
4.显卡(GPU):显卡是负责计算机显示图像的设备。
在教程中我们将介绍显卡的原理、显存容量和性能。
5.显示器:显示器是用于显示计算机图像的输出设备。
在教程中我们将介绍显示器的分辨率、刷新率和颜色表现等。
软件部分:计算机一级B教程的软件部分主要介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
1.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
在教程中我们将介绍操作系统的种类、安装和使用方法。
2.办公软件:办公软件是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软件,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制作等。
在教程中我们将介绍常用的办公软件和它们的基本操作。
3.多媒体软件:多媒体软件用于处理音频、视频和图像等多媒体数据。
在教程中我们将介绍音频播放软件、视频播放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等。
4.网络和互联网:网络和互联网是计算机通信的基础,它们使得计算机可以互相连接,并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
在教程中我们将介绍网络的基本知识和互联网的使用方法。
总结:计算机一级B教程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础知识。
通过学习这个教程,读者将了解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技巧。
希望本教程能够帮助读者快速入门计算机,提高计算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