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课《叠被子》
- 格式:docx
- 大小:17.37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生叠被子教案篇一:叠被子篇二:竹山中小叠被子比赛活动方案竹山中小叠被子比赛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优化学生生活环境齐手共建美好校园”二、活动目的:学生寝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学校育人的重要阵地,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文明卫生意识,规范宿舍管理,提高内务整理水平,创造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按照本学期的安排,决定开展“叠被子比赛”活动,以此来响应“安仁县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国家实验工作”的开展。
三、比赛时间:2019年10月28日四、比赛地点:操场五、比赛方式:每班各选4名同学(2男2女)参赛,分组进行,每组6人。
六、工作安排:领导小组:贺夏林谢智侯小玉刘声才王小成策划人:李小平张鹏裁判:侯茂源胡斌侯人华陈建参与人:各班班主任七、比赛内容:1、采取现场比赛方式。
2、比赛分年级和男女组别。
八、评奖方式(现场颁发奖品并加班分。
)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组织奖若干(要求学生能为选手加油,组织纪律好,不乱扔垃圾。
)九、比赛规则:1、参赛者必须是本人独立完成,不得受他人帮助,否则视为弃权。
2、学前班至三年级选手叠对折小号被,四至六年级选手三折大被子。
3、参赛者进入赛场,站在床边将被子打散,然后由裁判统一发令后方叠被子,如提前叠或不听从裁判命令者取消比赛资格。
十、评分要求:1、正面:上下两层厚度与宽度相等。
2、平面:平整、不能有皱褶。
3、背面:要求竖直。
4、正面、平面、背面层次分明,线条明显。
5、多层面、整齐、棱角分明。
十一、评分标准:竹山中小德育处政务处2019年10月28日篇三:《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参考教案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活动目标:1、了解并遵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2、能在成人的督促下,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劳动和生活习惯。
教学过程:一、参观讨论1、花仙子问: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
生自由交流感受。
2、花仙子: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去观察高年级大哥哥、大姐姐是怎样上课的、怎样活动的好吗?(通过播放视频片段,设置参观的场景。
社会课叠被子教案中班教案标题:社会课叠被子教案(中班)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掌握叠被子的基本技能。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细节处理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集体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被子、床单、枕头、教具图片、课件。
2. 学生准备:学生的床铺。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张叠被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叠被子的兴趣。
2.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对话,询问学生是否知道如何叠被子。
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床铺,提问:“你们的床铺是什么样子的?”2. 学生回答后,教师再次展示叠被子的图片,解释叠被子的重要性,并与学生讨论叠被子的好处。
3. 教师示范叠被子的基本步骤,同时解释每一步的重要性。
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3-4人,互相观察彼此的床铺。
2. 学生依照教师示范的步骤,开始叠被子。
教师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指导和纠正。
3. 学生互相帮助,鼓励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叠被子的任务。
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个叠被子的过程,询问学生对叠被子的认识和体会。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困难,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拓展活动:1. 学生在家中继续练习叠被子,并与家人分享自己的进步。
2. 学生可以尝试叠其他物品,如衣服、毛巾等,培养他们的整理能力。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叠被子技能的掌握程度。
2. 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评估他们对叠被子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应该确保教室中有足够的被子和床铺供学生实践操作。
2. 教师在引导学生实践时,应注重个别学生的指导和纠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社会实践活动叠被子作文
“哎呀,这被子怎么这么难叠呀!”我看着床上那团皱巴巴的被子,忍不住抱怨起来。
今天是我们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日子,其中有一项就是要学习叠被子。
我和小伙伴们来到宿舍,看着那一张张整齐的床铺,心里既兴奋又紧张。
“别愁眉苦脸的啦,看我的!”我的好朋友小明走过来,自信满满地说。
只见他伸手抓住被子的一角,用力一抖,被子就平平地展开在床上了。
“哇,好厉害呀!”我惊叹道。
“这有啥,跟着我做。
”小明一边说一边开始示范。
我学着他的样子,先把被子铺平,然后对折,再对折。
可是我的被子怎么看都没有小明叠得整齐。
“哎呀,我怎么叠不好呀!”我有点泄气地说。
“别急别急,慢慢来。
”一旁的老师走过来,温柔地鼓励我,“你看,这里再整理一下。
”老师耐心地帮我调整着被子的形状。
我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和这被子“战斗”。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我的被子也有模有样地叠好了。
“哈哈,我成功啦!”我高兴得手舞足蹈。
“瞧你那得意样儿!”小明笑着打趣我。
“哼,我就是高兴!”我反驳道。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学会了叠被子,虽然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却让我明白了,只要用心去做,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以后我也要像叠被子一样,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把它们都做得漂漂亮亮的!。
大班社会实践课叠被子美篇
在温暖的春日里,我们的大班孩子们迎来了一次特别的社会实践活动——叠被子。
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生活技能,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劳动的乐趣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一大早,孩子们兴奋地来到活动场地,领取了属于他们的小床铺和被子。
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展示自己的叠被子技巧,一展身手。
叠被子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许多生活的智慧。
孩子们认真听着老师的讲解,观察着老师叠被子的技巧。
他们小心翼翼地学着,试图将软软的被子叠得方方正正,像一块块切好的豆腐块。
在孩子们的努力下,被子逐渐变得整洁有序。
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叠被子,还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成就感。
此外,这次活动还让孩子们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他们互相帮助,一起完成任务,共同分享劳动的喜悦。
这种互助合作的精神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也对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新的生活技能,还培养了独立自主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喜悦,期待着下一次的实践活动。
让我们一起期待孩子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茁壮成长,勇敢探索!。
中班社会我会叠被子教案教案:中班社会我会叠被子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正确叠被子的方法。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
3.培养幼儿的整理和清理个人空间的习惯。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展示用的被子和床铺。
2.简单明了的教案,以便幼儿理解。
3.制作一份简单的折纸大赛游戏,作为巩固和延伸活动。
教学步骤:导入:1.通过展示用的被子和床铺,引导幼儿回忆起自己睡觉前是如何整理被子的。
2.引导幼儿思考整理被子的重要性,并帮助他们认识到整洁的床铺可以带来舒适和安心的睡眠。
探究:3.向幼儿展示正确叠被子的方法。
可以将被子展开,然后示范将四角折叠到中间,再把被子对折,最后压平。
4.让幼儿观察和注意示范,并鼓励他们尝试自己叠被子。
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操作的机会,例如让幼儿同伴互相帮助叠被子。
实践:5.让幼儿分组,在一个模拟的床铺上实践叠被子。
确保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6.观察幼儿的实践过程,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鼓励幼儿们共同协作,帮助彼此完成任务。
总结:7.邀请几个幼儿上台分享他们学到的叠被子的方法,并表扬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8.引导幼儿总结整理好床铺的好处,并与他们讨论如何将这项技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巩固和延伸:9.进行折纸大赛游戏,将折纸技巧引入其中,让幼儿继续锻炼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10.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和创造,提供一些其他领域的整理和清理任务,例如整理书架、摆放餐具等。
教学反思:我认为这个教案能够有效帮助幼儿学会叠被子的方法,并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整理个人空间的习惯。
通过分组实践和合作,幼儿还能培养团队精神。
此外,折纸大赛游戏的引入,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技能可能不同,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和帮助。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引导幼儿总结和应用所学,将所学的技能拓展到实际生活中。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我会叠被子教案主题:中班社会活动-学会叠被子教学目标:1.学生能正确地叠被子。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学生座位上摆好床铺,有被子和枕头。
2.教室中准备一堆折好的被子和枕头供学生观察和参与练习使用。
3.准备展示板或白板,以便演示叠被子的步骤。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与学生共同回忆和讨论关于叠被子的经验和感受。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叠被子?它有什么作用?教学过程:步骤一:观察被子1.将一床被子展示在展示板或白板上,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被子的形状和特点。
2.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被子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它有多少条边?3.继续观察被子的细节,引导学生发现被子上的线条和边角。
步骤二:叠被子的步骤1.在展示板或白板上演示叠被子的步骤。
-首先,将被子展平,确保被子四角对齐。
-然后,将床单一角折叠到被子上,使床单与被子的边相吻合。
-接着,将床单的另一角折叠到第一角的位置,继续保持床单与被子的边对齐。
-最后,将被子剩下的两角依次折叠对齐,最后整齐地叠在一起。
2.学生观察和模仿教师的演示。
步骤三:练习叠被子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床被子和枕头。
2.告诉学生,他们需要一起合作将被子叠整齐。
3.每个小组中的学生轮流尝试叠被子,其他学生可以提供帮助和鼓励。
步骤四:展示成果并总结1.让每个小组依次展示他们叠的被子。
2.老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和讨论展示的被子,是否叠得整齐、平整。
3.总结学习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并鼓励学生将这种好习惯带回家和家人分享。
扩展活动:1.将学生分成两队进行比赛,看哪个队叠被子速度更快、效果更好。
2.鼓励学生在家里继续练习叠被子,并和家人分享他们学到的技巧。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社会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叠被子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提高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师的演示和引导有助于学生理解叠被子的步骤,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能力。
大班社会《叠被子》课件+教案原创课件p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社会领域教材第四章《我是生活小主人》,详细内容为“叠被子”技能的学习。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独立性和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被子的基本结构和叠被子的方法,能独立完成叠被子的任务。
3. 培养幼儿团队协作精神,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熟练掌握叠被子的方法,独立完成叠被子任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实物被子、示范用小床。
学具:每组一张小床、一套被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熊独立叠被子的情节,激发幼儿学习叠被子的兴趣。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里叠被子的经历,讨论叠被子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被子的结构,讲解叠被子的基本方法。
结合实物被子,现场示范叠被子的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两个不同类型的被子,分别进行叠被子示范,讲解叠不同类型被子的方法。
邀请两名幼儿上台,根据教师示范,尝试叠被子。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叠被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幼儿在叠被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叠被子任务。
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叠被子的成果,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叠被子步骤:拉平被子折叠被子整理被子2. 注意事项:被子要拉平折叠时要对齐整理时要细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帮爸爸妈妈叠一次被子,并记录叠被子的过程。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4. 随堂练习的组织与指导5. 作业设计的实际操作与记录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落实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在设定叠被子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时,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
重点应放在叠被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上,而难点则是让幼儿能够独立完成叠被子的任务。
劳动课教案一年级叠被子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叠被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爱整洁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教会学生正确的叠被子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注意被子的整洁和平整。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好教案、被子和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自己的被子。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被子的叠放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被子叠放的好处。
2. 演示叠被子方法(10分钟)。
教师向学生演示叠被子的方法,重点讲解叠被子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叠被子方法。
3. 学生练习(15分钟)。
让学生分组练习叠被子,老师在一旁指导学生正确的叠被子方法,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4. 比赛环节(10分钟)。
组织学生进行叠被子比赛,看哪组叠得最整齐、最快。
5. 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叠被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家里也要多多练习叠被子。
六、板书设计。
叠被子方法。
1. 把被子铺平。
2. 对折被子。
3. 再次对折。
4. 把被子卷起来。
5. 整齐叠放。
七、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叠被子,家长签字确认。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叠被子的基本方法,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学生在比赛中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需要引导学生在家里多加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幼儿园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我会叠被子》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叠被子的基本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耐心,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
1.被子的基本结构和摆放方式。
2.如何正确地叠被子。
教学准备
1.被子若干。
2.教学PPT。
3.教学板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幼儿回顾前几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导入主题《我会叠被子》。
二、讲解
1.介绍被子的结构和摆放方式。
2.演示如何正确叠被子。
三、实践操作
1.让幼儿拿起被子,尝试自己叠被子。
2.纠正幼儿过程中的错误,指导幼儿正确叠被子。
四、总结
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正确叠被子的重要性。
2.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练习叠被子,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延伸
1.家长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练习叠被子,辅助孩子巩固所学内容。
2.可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整理床铺、被子等家务活动,培养孩子的生活
自理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直观的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幼儿通过身体实践掌握叠被子的技巧,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继续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幼儿们已经掌握了叠被子的基本技能,希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独立完成这项重要的生活技能,为自己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社会课教案《叠被子》
活动目标:
1、通过帮娃娃叠被子,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怕困难,体验成功感。
活动准备:
床一张,被子一床,布娃娃
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
二、教学过程
故事激趣:让幼儿分辨是非。
小朋友们,你们看你们看谁来了?(老师拿着布娃娃表演)打着哈欠,边走边说,我叫小邋遢,睡觉刚起床,床不整脸不洗,起来先去吃东西。
(一旁场景是摊放着的小花被)。
幼儿见状哈哈大笑。
提问:1、小朋友们,小邋遢做的对吗?为什么?
(孩子们指出小邋遢的错误。
对说得好的幼儿及时表扬。
)那让我们来给小邋遢帮忙吧。
(让孩子体验帮助别人自己快乐的情感)。
2、老师表演:(手拿布娃娃)谢谢小朋友们,你们说的真好,我马上改正,可是,我不会叠被子,谁来帮帮我呀?提问:小朋友们,你们想帮小邋遢叠被子吗?可能有的小朋友还不会,老师先教给你,你学会了,就可以给小邋遢帮忙啦!
3、教师示范
师:今天老师就要邀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学习如何叠被子
(按照步骤进行示范)
3、幼儿操作
教师带领幼儿分组分组进行。
三、总结
(师扮演小邋遢)小朋友们真能干,小被子叠得真整齐。
以后,我要向你们学习,我要自己叠被子。
谢谢你们了!)小朋友们,你们今天帮助了小邋遢,高兴吗?以后,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后起床后咱们比一比,看看谁的小被子叠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