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田疗法(东方人的心理疗法-适用于神经症)
- 格式:ppt
- 大小:3.35 MB
- 文档页数:23
森田疗法是日本学者森田正马教授1920年创立的心理疗法。
长期以来临床实践证明它是治疗神经症的理想方法,因而的带了高度评价。
目前,在日本东京、大阪、并浜松等城市都建立了森田疗法的医院和病房。
近年来,我国的北京、天津、山东、河北等地都采用了森田疗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具有浓厚东方哲学色彩的森田疗法的建立,与森田教授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一、森田正马与森田疗法出生于1874年的森田正马家境富裕,地处偏僻。
幼时极为聪明,体弱多病,父亲的教育又过分严厉,学习期间厌学。
儿童时期的森田对宗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看到是寺庙墙壁上的地狱画之后,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怖,并为此失眠或被恶梦所缠绕。
以后他便着魔似地大量阅读有关占卜、骨相、面相等书籍。
后发现这些既不科学,又无用,终于放弃。
从青年起,头痛、心悸、伤寒、腰痛等多种病痛缠身。
1898年森田考入东京帝国医科大学时,被诊断患有神经衰弱。
因受症状样折磨,学业都难以坚持。
这时家里由于一时疏忽,连续两个月没送生活费,森田陷入绝境,开始自暴自弃,不在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甚至想到了死。
遂放弃了一切治疗,拼命地学习。
结果考试成绩出乎意料地好,而且身体的各种症状也减轻了许多。
森田从这次经历中受到启发,并于毕业时立志从事精神卫生工作。
在专门从事精神科工作之后,森田正马致力于寻找药物治疗神质的有效方法的研究。
经20余年的努力,废弃了药物治疗、催眠等无效方法,取说理、作业、生活疗法精华,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心理治疗方法,该方法被他的学生称之为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一种具有独特的东方哲学色彩的认知行为疗法。
有自己的理论和具体的实施方法,也有自己的适应症。
二、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一)神经症与神经质症森田的高足——高良武久博士认为,神经质症是神经症中的一部分,森田疗法不可能治愈所有的神经症,只有神经质症才是森田疗法真正适应症。
在搞清楚神经质症之前,需要简单地介绍神经症的概念。
神经症是没有气质性病变,由于心理作用引起的精神或身体,或者兼而有之的一种功能性障碍,一般呈现慢性固着状态。
森田疗法太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来解释森田疗法森田疗法是一种自我调节的疗法,它的原理是通过改变自身的状态,来改善抑郁和焦虑等心理状态。
它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恢复平衡,提高身心健康,并帮助他们获得自我调节的能力。
森田疗法以改善心理状态为核心,综合运用隐喻技术、社会支持、营养和生活方式等不同的方法,帮助人们达到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的目的。
其中,隐喻技术是森田疗法最重要的一环,它利用对比、故事和象征等形式,让人们在联系自身情绪的过程中体验到内在心理状态的变化。
这种体验有助于人们的情绪状况,从而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此外,森田疗法还重视社会支持,倡导以拥抱更广阔的世界观,接纳他人的观点,以改变自身对事物的看法,从而改善心理状态。
此外,森田疗法还注重营养和生活方式的综合协调,通过饮食、运动和休息等方式,调节身心,改善自身的情绪健康。
总之,森田疗法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调节疗法,其目的是帮助人们恢复在自身心理状态上的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达到身心和谐的目的。
它虽然容易被误解,但实际上它的
作用是帮助人们改善情绪状况,获得自我调节的能力,从而改善自身的心理健康。
来自森田疗法的智慧:七种生活态度帮你赶走抑郁情绪文/小宋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充满东方智慧的心理疗法——森田疗法,它由日本精神科专家森田正马教授于1918年所创立。
也许有人会说,我又没有心理疾病,干嘛要去学习森田方法?其实,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森田疗法除了对于治疗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等诸如此类神经症有很好的效果之外,同时对战胜抑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有非常好的效果。
可以说,森田疗法是一门对每个人都非常有价值的处世哲学。
提起森田疗法,学过心理学的人很容易就想起森田疗法所倡导的核心要义——“顺其自然、为所当为”,但是却往往不知道在实践中该如何去运用这八个字。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森田疗法的第二代传人——高良武久博士根据森田疗法的八字要义所发展出的七种“森田式的生活态度”,看看我们应当如何在生活中去运用森田疗法,战胜抑郁情绪。
1. 端正外表我的一个朋友,因为工作上的一些打击而陷入抑郁情绪中不能自拔。
好几次约我出来聊聊,但是最终她都临时爽约了。
问她具体原因,她说出门打扮自己实在是太麻烦了,她已经没有心力去做这件事情了。
其实,根据森田疗法,越是心情不好的时候,越是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打扮自己。
因为美好的外表和美好的心情是联系在一起的。
要想振作精神,首先要端正外表,多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
心情不好的时候,保持“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的状态只会让一个人陷入恶性循环,让心情变得更加糟糕。
2. 保持充实的生活我的一个来访者曾经告诉我说,当他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就会停下手中所有的事情,一心一意的去思考这件烦心事,企图把这件事给想通之后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然而,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就是,大脑始终无法停止去胡思乱想,整个人在抑郁情绪的漩涡当中越陷越深。
“森田疗法”非常重视行动的力量,主张人们通过保持一种充实的生活状态来消除抑郁情绪。
森田疗法还提出了“照健康人那样行动,就能成为健康的人”的口号。
09年的时候,我曾长时间深陷抑郁情绪当中不能自拔。
森田疗法的核心理论森田心理疗法是日本学者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心理疗法。
其理论受我国古代老庄思想影响。
自1990年左右被引进中国以来,在我国众多学者的患者的努力下,不断发扬广大,现公认为是治疗强迫障碍理想的治疗之一,它使众多强迫障碍患者减轻或解除了痛苦。
森田疗法是对神经症治疗效果较好的一种心理疗法。
森田认为,神经症患者的所有不适都是一种自我感受而不是真正的病。
因为,只有“保持原状,顺其自然”,不为其所扰,才能使各种不良感受自消自灭。
(一)森田疗法的理论基础森田疗法的核心理论是精神交互作用说。
森田认为:“所谓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对某种感觉如果注意集中,则会使该感觉处于一种过敏状态,这种感觉的敏锐性又会使注意力越发集中,并使注意固定的这种感觉上,这种感觉和注意相结合的交互作用,就越发增大其感觉,这一系列的精神过程,称为精神交互作用。
”该项作用是神经症形成的原因。
与此相关的术语包括:疑病素质论、生的欲望、死的恐怖、思想矛盾。
1,疑病素质疑病素质是指一种精神上的倾向性,其表现是精神内向、害怕疾病,每当遇到生活环境的改变,甚至是轻微的精神创伤时,都倾向于产生自卑感。
其实疑病性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表现,神经质的人只不过是程度过强而已。
2,生的欲望生的欲望的含义至少包含如下几类:希望健康地生存;希望更好地生活,希望被人尊重;求知欲强,肯努力;希望成为伟大的幸福的人;希望向上发展。
这是人类本性的表现,是人人都有的一种表现。
但是神经质的人想将自己生的欲望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其表现是:绝对不能丝毫的心身异常的表现,出现一种强迫性求全欲,甚至对自己内在的性格容易出现焦虑、神经过敏等倾向,也非常不满,想成为个完美的人,由于克服这种焦虑的愿望很强烈并由此形成了思想矛盾。
3,死的恐怖死的恐怖是神经质病态的根源。
由于神经质的人生的欲望非常强烈,所以死的恐怖也非常强烈。
死的恐怖中包含了对生的欲望追求的同时,还包括怕失败、怕疾病、怕种种有价值的东西丢失、怕死亡等,焦虑与死的恐怖具有相同的意义,可以说是神经质者所特有的病理学的概念。
森田疗法(Morita Therapy)由日本慈会医科大学精神科教授、医学博士森田省间于1920年前后创建的、以禅宗思想为基础的、针对各种神经症的精神疗法。
该疗法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其一是充分强调人类本身所具备的自然治愈能力,认为所有的心理上的不适都是一种自我感受而不是病,只要“保持原状,听其自然”,不为“症状”所扰,各种“异常感受”就会自消自灭。
其二是针对由“神经质”发展起来的神经症,认为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精神交互作用”,对神经症治疗的关键,就是破坏或阻断精神交互作用,达到治疗目的。
一、森田疗法的理论森田疗法的核心理论,是精神交互作用说。
森田认为,“所谓精神交互作用,是指对某种感觉如果注意集中,则会使该感觉处于一种过敏状态,这种感觉的敏锐性又会使注意力越发集中,并使注意固定在这种感觉上,这种感觉和注意相结合的交互作用,就越发增大其感觉。
这一系列的精神过程,称为精神交互作用”。
该作用常是神经症形成的原因。
森田神经症说理论的实质,是一种性格素质论,它来源于E.克雷佩林的素质论、K.施奈德的性格论、P.C.杜波依斯的基本精神学说,其用于表达性格特征的术语,确切地说应称为森田神经质。
与该素质有关的术语有:疑病性基调、生的欲望、死的恐怖、思想矛盾等。
1、疑病性基调。
对死的恐怖这一主题,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焦虑。
人们患病之时的衰弱、激烈运动所引起的心悸或不适等,如果作为一种身心的自然现象加以顺应,症状引起的恐怖会一过性结束;相反,如果具有“死的恐怖”,在主观上千方百计地去平息客观存在,反而会使自身被恐怖所束缚,焦虑反复地发作。
具有该神经质倾向的,森田称之为疑病性基调,是神经质患者发病的基础。
这种疑病性,不只是限于情绪性,而且在意识上容易转换为内向化,即理性地抑制住自己的感情,进行自我观察和分析,将注意力过度地转向自我身心中微不足道的变化上去,这种容易产生焦虑感觉的被自我束缚的人格特征亦属于疑病性基调。
心理科普:森田疗法01什么是森田心理疗法前两个月,一座名为豫章书院的学校和杨永信一样火了。
网上报道称,豫章书院的管教方式是关小黑屋、打戒尺、打“龙鞭”等虐待手段。
经调查,这些手段已被证实被使用过,豫章书院现已停办。
豫章书院的校长采访时,面对质疑,他解释说这是一种名叫“森田疗法”的心理治疗方式。
这大概是森田疗法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那么,什么是森田疗法?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又叫禅疗法、根治的自然疗法,由日本学者森田正马在1920年创立,是一种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神经质”,大致包括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疑病症、神经症性睡眠障碍等。
森田疗法分门诊治疗和住院治疗两种:症状较轻者阅读森田疗法的自助读物,坚持日记,定期到门诊接受医生的指导即可;而症状较重者则需住院。
住院生活,分4个时期:1、绝对卧床期。
患者会有无聊的感觉,总想做点什么,这时候需禁止病人做任何事。
2、轻微工作期。
可以开始让患者写日记,可轻微劳动外能做其他事情。
3、普通工作期。
患者可以开始读书、工作。
4、生活训练期。
为出院做准备,可进行部分复杂的实际生活。
森田疗法的住院环境要求单人房间,布置倾向家庭的环境,与一般病房不同。
02疑病素质论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森田正马先生小时候深受神经质症状的困扰。
他幼年时患夜尿症,为了不弄湿被褥,只好常常铺草席睡觉,直到12岁时仍是如此。
他为此感到自卑,后来听说当地一名很有名望的先生小时候也得过这种病,才有所好转。
他经常神经衰弱,虽多方求医,坚持治疗,但收效甚微,总是对自己的健康担心。
上大学时,父母曾因农忙忘了寄生活费,他以为父母不支持他上学,加上考试将至,抑郁气愤之下,甚至想过当着父母的面自杀。
之后他暗下决心,要做出一番成绩,遂放弃治疗,拼命地学习。
最后考得了好成绩,且各种症状不知不觉中不治而愈。
他由此领悟,自己以前的病都是假想出来的。
森田认为,神经质发生的基础是一种精神上共同的素质倾向——疑病素质。
森田疗法“森田疗法”由森田正马教授(1874-1938)创立,取名为神经症的“特殊疗法”其病逝后,弟子将其命名为“森田疗法”。
适用于强迫症、社交恐怖、广场恐怖、惊恐发作的治疗,另外对广泛性焦虑、疑病等神经症,还有抑郁症等也有疗效。
理论观念:1、神经症森田认为,神经质是由于拘泥于“理应如此”但事实并非如此的一些琐碎之事所致,比如猫是不会伤人的,本没什么可恐惧的,但恐惧猫的人表现的十分烦恼和痛苦,患者努力想克服这种恐怖,矫正自己的心态,但各种努力都无济于事,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森田认为神经症的发病机理是,过分强调理应如此的自我,对现实中的自我加以否定,试图做出各种努力想方设法达到理想化的自我,而这种努力是徒劳的,即神经质源于“自我内心冲突”。
2、疑病性素质。
森田提出有些神经质患者是由于疑病性素质而对个人身心变化反应过敏,容易出现焦虑不安和恐怖情感。
疑病性素质的特征有:自我内省很强,对身心的不快、异常感和病觉感触十分细微,并形成一种执着忧虑的倾向,因而产生自卑或抑郁,形成自我中心性情节。
3、精神交互作用当注意集中于某个感觉,此感觉变得过敏,这个感觉的过敏,更使之注意固定于此感觉,此感觉的注意进一步互相作用,感觉越来越过敏的精神过程。
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内心冲突,个体不能决定自己的行动,会陷入焦虑不安和紧张状态,而由于这种紧张和不安又继发地产生了症状及观念,其心态又受到症状和观念的束缚,因而出现了必须将这些东西打消或处理掉的行动,即精神交互作用。
比如陷入了“再睡一会”和“不能懒惰,必须起床”的思想矛盾,就怎么也起不来床,当“什么都别想,一翻身就爬起来了”这样劝说自己时仍起不来床。
只有没有思想矛盾时,才会出现最初欲望的起床行动,或者是肚子饿了、或者今天还要上课、或者是鱼该喂了,当这些事情浮现在脑子里时你就会迅速起床。
治疗:治疗理念:“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放弃消除内心冲突的努力,让迷茫和困惑之心任它去,只管从事目前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