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眼前这个人是于勒, 但又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
证实了卖牡蛎的就是于 勒之后的惊乱、恐惧
细读分析
人物:菲利普夫妇
2.你认为菲利普夫妇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文段进行分析。
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 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漫步。
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 两位装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 ……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 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 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 牡蛎?”
④“势利”说:小说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对于勒先“盼”后“躲”的描述,深刻 地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势利心态。
深入探究
主题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其片面性。 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小说通过对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 度的描述,表现了在现实社会里金钱关系对人、对人性的扭曲和破坏,表现了 作者对“金钱至上”的思想的批评。
知识链接
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家
莫泊桑
法国
契诃夫
俄国
欧·亨利
美国
马克·吐温
美国
写作背景
《我的叔叔于勒》写于1883年,是莫泊桑早期的作品。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不 仅和工人阶级的矛盾日益激化,而且和小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起来。小资产阶 级贫困破产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一部分不甘心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成员,纷纭踏 上了漂洋过海的险途,企望在美洲、亚洲甚至非洲闯出一条大发横财的生路,梦想着 有朝一日腰缠万贯荣归故里。本篇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主人公:菲利普夫妇
细读分析
环境
菲利普一家去哲尔赛岛游玩时,文中有两处环境描写,请找出来并 分析其作用。
①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②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好像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第一处描写了海上轻快明艳的风景,烘托出全家人当时欢快的心情。 第二处景物描写由轻快明朗变为阴郁沉重,则衬托出全家人失望、沮丧的心情。 “紫色的阴影”一语双关,既实指哲尔赛岛,也象征蒙在菲利普夫妇心头的阴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