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液矿床各论(岩浆热液矿床)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热液矿床各论

第二节产于岩体内或附近围岩中的岩浆热液矿床

一、概述

1、概念:由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中分出的气水溶液,在侵入体内部及附近围岩的有利构造中,通过充填和交代的方式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热液矿床。

2、工业意义:岩浆热液矿床类型众多,包括大部分有色金属矿产(W、Sn、Mo、Cu、Pb、Zn、Hg、Sb、As)、贵金属(Au、Ag)和重晶石、萤石、硫、水晶、菱镁矿等非金属矿产,其中不乏大型、超大型矿床,价值巨大。

二、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作用概述

1、岩浆热液的产生与运移

在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温压条件为600-300℃、8-4km),由于岩浆的演化,导致超临界流体的分离,当冷却至临界点之下就变成热液。当内压大于外压时,它们就从岩浆房分出。由于大量挥发份的存在,提高了金属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金属离子在溶液中主要呈硫化物、氧化物、氟化物、氯化物等形式被搬运。

2、岩浆热液的早期成矿作用

在岩浆气液作用早期,由于F-、Cl-阴离子大量存在,溶液pH值低,多呈酸性、弱酸性。若围岩是非钙质岩石酸性岩浆岩或硅铝质岩石的情况下,当溶液分出后,未经长距离的搬运,即在酸性岩体的顶部或其上覆围岩中沉淀成矿。由于所在较深的环境下,降温缓慢,其它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也不显著,酸性溶液不易被中和,因而有利于高温矿物的沉淀;蚀变是长石水解为粗一中粒的石英和白云母—典型的云英岩化,伴随大量的W、Sn等矿物结晶、富集形成高温热液脉状矿床,即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

3、岩浆热液的中期成矿作用

即在中温(200~300℃)、中深(1~3km)的条件下,由于热液的温度降低,金属硫化物开始相对聚集,在向构造裂隙或减压部位运移过程中,特别是流经灰岩、泥灰岩和其它碳酸盐岩石时,溶液很快被中和,使原来酸性一弱酸性含矿溶液变为中性溶液,甚至呈弱硷性的,不能在酸性溶液中沉淀的硫化物开始沉淀;如矿液具有足够的温度和相当的活泼性,溶液和围岩则可发生交代作用,形成交代矿床。伴随绿泥石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以及蛇纹石化,形成以硫化物、复硫盐类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它们虽然与侵人体关系较密切,但在空间上仍有一定距离。

4、晚期岩浆热液作用

热液温度在200~50℃,成矿压力小于1×107Pa(0-0.5km),含矿溶液多变成弱酸性为主,某些金属则以碳酸盐形式从热液中沉淀出来,形成菱铁矿、菱锰矿、菱镁矿等矿床。此外,还可形成滑石、纤维蛇纹石石棉等非金属矿床。

三、岩浆热液矿床的分类及主要类型矿床特征

根据成矿温度和压力(深度),可将岩浆热液矿床分为三类:

(1)高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300-600℃,成矿压力2×107-108Pa(1-4.5km)(浅成高温矿床成矿深度小于1km),如石英脉型钨、锡矿床;

(2)中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200-300℃,成矿压力1×107-5×108Pa(0.5-2.5km±),如自然金-多金属矿床、铅锌矿床、一些非金属矿床(石棉、水晶、萤石矿床)、放射性铀矿床等;

(3)低温热液矿床:成矿温度50-200℃,成矿压力小于1×107Pa(0-0.5km),如菱铁矿、菱锰矿、菱镁矿等矿床。

(一)云英岩型钨、锡石英脉矿床

成因和空间上与云英岩化蚀变围岩有关的矿床称为云英岩型矿床。含钨、锡石英脉矿床是最主要的云英岩型矿床,也是钨矿的最主要矿床类型。此类矿床以产钨为主,伴生锡、钼,可综合利用,有些还伴有铍、铜、铅、锌等。我国钨矿极其丰富,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首位,它们大多属于云英岩型矿床。矿床规模一般为中小型,少数规模很大,为重要的矿床类型,如钨矿的储量可以达到几-几十万吨。

(1)矿床成因和空间上都和花岗岩类有关,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岩株状、岩枝状和钟状花岗岩体和成矿的关系更为密切。规模巨大的岩基状花岗岩多为多期形成的复式岩体,其中的钨矿化都与晚期旋回的花岗岩有关。

(2)含钨石英脉多分布于岩体顶部、边缘或距接触带不远的围岩中(<1.5km),围岩成分主要为轻微变质的砂岩、板岩、千枚岩等。

(3)裂隙构造控矿特征明显,成矿方式以充填作用为主;

(4)矿体多呈脉状、网脉状充填于剪切裂隙和张剪复合裂隙中,当这些裂隙和岩体的原生裂隙重迭时,往往扩大和加深了原生裂隙,含矿热液充填于这类裂隙时,可以形成形态规则、规模巨大的脉状矿体或矿脉群,矿体规模大小不等,根据矿脉的形态和产状,可分为大脉型矿体(脉宽30-50cm)、中-薄脉带型矿体(脉宽10cm±)、网脉型矿体(细脉宽1-2cm,少数5cm);

(5)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为氧化物(黑钨矿、锡石、赤铁矿、磁铁矿),其次为金属硫化物(磁黄铁矿、辉钼矿、辉铋矿、毒砂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长石、锂云母、角闪石等。矿床主要由充填作用形成,所以矿石常具有对称条带状构造、梳状构造、晶洞状构造等特征。在网脉型矿体中常可见到浸染状构造的矿石,金属矿物多呈自形晶散布于石英脉或云英岩中。

(6)由于成矿温度高,且矿液中富含挥发份,因而近矿围岩和岩体内部经常发育强烈的蚀变现象,重要蚀变类型主要有云英岩化,其次为钠长石化、电气石化、钾长石化、黄玉化等;

(7)近年来发现,云英岩型含钨、锡石英脉矿床和花岗岩中的铌、钽、铍等稀有元素矿床之间经常出现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钨锡矿床往下为花岗岩中的铌钽铍矿床所替代,两种矿床类型构成一个成矿系列;

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矿区锡石在上,黑钨矿在下,有的矿区表现有相反的规律。硫化物一般都分布在黑钨矿和锡石之下,少数与之共生或分布在黑钨矿、锡石之上。黑钨矿和锡石是同一阶段形成的,硫化物则为晚期阶段产物。矿石中的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构成含矿石英脉的主体,有时伴生有黄玉、电气石、萤石,个别矿脉中还有石榴石和钾长石等出现

目前认为含钨花岗岩是深部硅铝层重熔的重熔岩浆侵入而成,钨、锡等成矿物质来自重熔前的矿源层。通常认为矿床形成于高温热液阶段,挥发分在成矿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典型矿床:江西西华山钨矿床

(二)脉状多金属矿床

分布十分广泛,与之有关的矿产主要有Sn、Cu、Pb、Zn、Au等,除Au、Sn外,大型矿床少见,多以中小型为主。这类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表现为:

(1)这类矿床多与中酸性岩浆岩有一定的空间和成因联系,矿区附近一般都有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中深成岩浆岩出露,岩体以中小型规模居多,常成岩株状产出,出露面积多为数十平方公里,少数成巨大的岩基状产出。矿脉很少直接产于岩浆岩体内,大多分布在岩浆岩附近的围岩中。

(2)含矿围岩主要为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铝硅酸盐岩石,如板岩、千枚岩、片岩、页岩、石英砂岩等,当围岩是碳酸盐岩时,脉状多金属矿床往往和接触交代矿床伴生。

(3)断裂构造对这类矿床的产出位置、矿脉的形态、规模有重要影响,矿脉可分三种类型:

①单脉:主要受张扭性的断裂控制,成矿作用方式以充填为主。与围岩界线清晰,围岩破碎不明显,厚度一般可达十几米至数十米;长数百米至上千米不等,矿化带的整体形态规则而简单;

②薄脉带:受平行断裂组控制,矿化带内的矿体形态复杂多变,有呈分枝、复合的脉状,也有不很规则的透镜状,在断裂带中或断续出现或斜列分布,每一单脉厚度不超过1-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