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住院医师教学查房
- 格式:ppt
- 大小:287.00 KB
- 文档页数:39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指南一、查房前的准备1.提前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资料,包括入院诊断、病史、体检结果等。
2.清楚自己负责的患者人数和病历号,并明确当天要查房的患者顺序。
3.准备好必要的查房工具,如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等。
4.熟悉本科室的查房制度和规定,了解医生查房的准则和内容。
二、查房流程和步骤1.面向患者,先进行适当的问诊和观察,了解患者的体征和症状。
2.检查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常规生命体征,记录并评价其稳定性和偏离程度。
3.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腹部触诊、肢体活动度等,以发现体征异常。
4.详细询问患者的主诉和病程,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效果。
5.查看患者的医疗记录,包括入院记录、住院医嘱等,注意患者是否发生了相关并发症。
6.查看患者的检查结果,如血液、尿液、影像学等,了解病情的进展和治疗的效果。
7.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回答患者的问题和疑虑。
三、查房注意事项1.要注重查房的频率和持续性,特别是对危重病患者,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
2.查房要注重细节,包括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和医嘱等细节,以免遗漏重要信息。
3.查房时要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他们的问题和疑虑,提供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4.对于治疗计划和医嘱的执行情况,要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5.查房要注重团队合作,与护士、其他医生和医疗技术人员进行密切配合。
四、查房评价和反馈1.由资深医生对住院医师的查房进行评价,包括查房的全面性、准确性和效率性等方面。
2.对于查房不足的地方,及时纠正并给予指导,帮助住院医师提高临床操作能力和诊治水平。
3.鼓励住院医师参与学术讨论和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学识水平。
4.定期组织查房经验交流会,医生之间分享彼此的临床经验和教训,促进医学知识的共享和传承。
总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是提供住院医师临床操作技能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手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基地教学查房流程(2023年版)1.准备工作:1.1 选择病例:多发病,常见病,有典型症状、体征,资料完整。
1.2 老师准备:熟悉查房程序,熟悉病情,全面掌握近期病情演变,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了解该病诊疗方面新进展。
了解参加本次查房的规培医师(可准备名单,以备提问时使用),指定记录员。
1.3学员准备:理论温习,准备好病历、各种报告单、影像资料,教学器械,互动问题准备。
1.4病人准备:提前同病人沟通,取得病人配合理解。
2.第一阶段:(时间5分钟)2.1 地点:办公室或示教室2.2 内容:主持查房医师向参加查房的全体人员简要说明此次的教学查房目的和注意事项,提出教学重点、应掌握的重要体征和理论要点(可以是疾病的某一方面如病因、发病机制、体格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等);并简要说明此次教学查房的流程,并指定记录员。
3.第二阶段:(时间 30 分钟左右)3.1 地点:患者病房3.2 注意事项:3.2.1 参加查房人员要求仪表整洁、举止端庄稳重,对病人说话语言亲切。
3.2.2 教学查房时,人员按以下顺序进入病房:①主查医师→②经管的规培医师(或进修医师及实习生)(推入查房用的小车)→③其他规培医师(或进修医师及实习生)→④护士→⑤其他医师及观摩人员。
3.2.3 查房时各级医师的站位:主持查房医师站立于病人的右侧,经管规培生(或进修生、实习生)站在主查医师对面(站于病人的左侧),其他规培生(或进修生、实习生)站在经管规培生左侧,护士站在床尾,其他人员围绕病床站立。
3.3内容:3.3.1 汇报病史:经管床位的规培医师或实习医师向病人问候并希望患者予以配合,然后双手把病历夹递给主查医师,脱稿向主查医师汇报病史包括一般情况(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入院情况及诊断(入院录)、入院后诊治措施、入院后重要的临床检查结果、治疗效果及病情演变、目前情况等。
要求:口齿清楚、语言流利、表达精练、重点突出。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规范(征集意见稿)教学查房就是指在临床教师的组织下,以住院医师为主,采取师生互动形式,以真实的临床病例为教学内容,以临床诊治能力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活动。
教学查房就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手段与内容之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应根据本专业培训大纲的要求,统筹教学查房的方法与内容,并与其她培训方式有机结合。
教师与住院医师在完成教学查房过程中,应参照如下规范执行。
1教学查房的目的教学查房的目的主要有以下4点:(1)提高住院医师采集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等临床信息的能力。
(2)提高住院医师掌握相关疾病的特点与诊治方法。
(3)指导住院医师掌握规范化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4)培养住院医师的医学人文素养及职业精神。
2教学查房的组织安排教学查房的组织安排主要有:(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应根据专业培训大纲的要求,针对教学查房制定详尽的计划安排。
基地办公室负责督导与管理,定期抽查。
(2)根据各专业培训的要求,教学查房应每1~2周安排1次。
(3)专业基地应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明确阶段内教学查房的时间安排,明确教学查房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任课教师安排,明确每次教学查房要求住院医师掌握与了解的知识点,理顺各次教学查房之间的相互关系,避免重复与病种覆盖不足等。
(4)严格执行住院医师参加教学查房的登记制度,及时准确记录住院医师在教学查房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组织临床资料能力、病例综合分析能力、组织与分析临床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医学人文素养水平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教学查房的参与程度与表现应作为住院医师完成培训与出科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5)专业基地应认真执行对教学查房质量的评估,及时完成反馈与分析工作,保障教学查房质量的持续提升。
3教学查房任课教师的要求教学查房任课教师的要求主要有:(1)教学查房的任课教师应为高年资(3年及以上)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
神经内科教学查房模板XXX神经内三科教学查房记录科室(病区)神经内三科地点教学对象主管医师时间记录人2017年6月05日陈**神经内三科神经内三科全体规培生、研究生、进修生及实生刘**主治医师主查医师主管实生责任护士刘**主治医师无唐**主管规培医师XXX*经治医师其他医师查房题目刘**主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荣**住院医师等面神经炎(内容包括病人基本情况、主诉、病例特点、入院情况、诊断及治疗方案、住院后治疗效果等)患者冉**,男,34岁,以“突发口角歪斜1天”为主诉入院。
1天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口角向左侧歪斜,饮水时右侧口角漏水,伴右侧额纹变浅,右眼闭眼无力,右侧脸部感觉减退,无认识障碍,无头痛头晕,无言语不清,无恶心呕吐,无肢体麻木无力,无大小便失禁,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口角歪斜查因”为初步诊断收入院。
病例汇报入院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清晰,右侧额纹变浅,右眼闭眼无力,双眼球外展运动不充分,存在双向程度眼震,右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吵嘴向左边歪斜,鼓腮右侧口角漏气,伸舌无明显偏斜,右侧面部感觉减退。
辅助检查:我院面肌肌电图:右面神经颞支(额肌记录)、颧支(眼轮匝肌记录)、下颌缘支(口轮匝肌记录)、周围运动传导潜伏期、波幅未见明显异常。
建议定期复查,请结合临床。
初步诊断:口角歪斜查因治疗方案:营养神经、改善循环、抗血小板、降脂及激素应用。
住院后医治效果:周围性面瘫较前加重,查体右侧额纹消失,右眼闭眼不全,1双眼球外展运动不充分,存在双向程度眼震,右侧鼻唇沟变浅,示齿吵嘴向左边歪斜,鼓腮右侧吵嘴漏气,伸舌无明显偏斜,右侧脸部感觉减退。
(对规培医师病例情况汇报进行简评,是否完整,补充规培医师汇报中遗漏的情况,重点补充近期病情演变以及提出需要办理的问题)。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科基地教学查房制度(2023年版)1.教学查房的定义教学查房是临床带教医师通过对典型病例诊治过程的集体示教和分析,对住院医师的临床思维方法、动手操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系统培养的重要临床教学活动。
也是提高各级医师工作能力和诊治水平的重要环节。
2.教学查房的目的2.1 及时了解和掌握规培医师、进修、实习医师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对知识面及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
2.2 通过示范教学,纠正规培医师、进修、实习医师不正确或不规范的技术操作;传授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培养其独立观察、分析、处理和操作等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2.3 通过教学查房,提高临床医师的教学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教学查房的基本要求3.1 内科基地及科室应制订年度或学期教学查房计划和安排表,并按照计划认真执行。
3.2 教学查房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教师主持,下级医师、规培生、进修生及实习医师全部参加。
3.3 内科基地的教学查房一般每2周至少 1 次,时间应相对固定,每次教学查房时间40分钟-60分钟。
3.4 教学查房前,教师(主查医师)应选择本学科典型病例或利于对某一症候群进行鉴别分析的病例。
3.5 教学查房前,教师(主查医师)应事先告知规培医师、进修及实习医师所查的病例,规培医师、进修及实习医师应熟悉病人及病情,复习有关理论知识,经管医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如病历、各项检查报告及所需器材等,使教学查房取得最佳效果。
3.6 主持教学查房的教师应根据科室安排,事先作好准备,制订教学查房方案,并写出教学查房教案。
科室主任应事先听取主持教师准备情况的简短汇报,给予指导和认可。
对于新担任此项工作的年轻教师,科室可组织集体备课听取汇报,并给予指导。
3.7 教学查房时间应与医疗查房时间错开,以尽量减少对日常医疗工作的影响。
病区在工作安排中应保证学生和主持教师能按时实施此项工作,避免随意更换时间和内容。
教学查房进出病房顺序及床边站位一、引言教学查房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查房可以匡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
进出病房的顺序和床边站位是教学查房中必须注意的细节,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查房进出病房的顺序和床边站位的标准要求。
二、进出病房的顺序1. 进病房的顺序进入病房时,普通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 住院医师:住院医师是病房的主要责任医生,应该首先进入病房,负责指导学生的查房工作。
(2) 实习生:实习生是医学生的实践环节,进入病房后应该与住院医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能够及时接受指导。
(3) 护士:护士是病房的重要组成部份,负责病人的护理工作,进入病房时应该注意与医生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干扰他们的工作。
(4) 学生:学生是教学查房的主要对象,进入病房时应该按照指导医生的要求,保持良好的秩序,不要干扰其他人的工作。
2. 出病房的顺序离开病房时,普通按照以下顺序进行:(1) 学生:学生应该最后离开病房,离开时要注意礼貌,不要影响其他人的工作。
(2) 护士:护士应该在学生之后离开病房,离开时要注意与医生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干扰他们的工作。
(3) 实习生:实习生应该在护士之后离开病房,离开时要与住院医师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能够及时接受指导。
(4) 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应该最后离开病房,离开时要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示尊重。
三、床边站位的要求床边站位是教学查房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正确的床边站位可以匡助学生更好地观察病人,了解病情。
以下是床边站位的标准要求:1. 确定站位位置(1) 站在床边的一侧:普通来说,教学查房时,医生和学生应该站在床边的一侧,以便更好地观察病人。
(2) 保持适当距离:医生和学生应该与病人保持适当的距离,既能够观察病情,又不会给病人带来不适。
(3) 避免遮挡视线:站位时要注意不要遮挡其他人的视线,以免影响他们的观察和工作。
2. 观察病人的要点(1) 面对病人:医生和学生应该面对病人,以便观察病情和与病人进行交流。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指南1.查房时间和频率查房应在早晨开始,医师应准时到达病房。
一般情况下,每天查房一次,对于重症患者和疑难病例,可以增加查房频率。
2.查房准备医师在查房前应提前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医嘱,准备好相关资料,包括病历、化验单、影像学检查结果等。
3.查房流程(1)入室礼仪:医师应与患者和家属打招呼,介绍自己的身份和职务。
(2)查房顺序:根据楼层或病房号,按照一个固定的顺序进行查房,确保每个病房都被查到。
(3)体格检查:医师应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4)核查医嘱:医师应核对患者的医嘱,确保医嘱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5)记录工作:医师在查房过程中应做好相关记录,包括病情演变、开展的诊疗措施和效果等。
(6)阐述诊疗思路:医师应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病情、诊疗思路和治疗方案,回答他们的疑问和关注。
4.查房注意事项(1)尊重患者隐私:医师在查房过程中应注意尊重患者的隐私,保护患者的个人信息。
(2)倾听患者需求:医师应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意见,根据患者的特殊要求合理调整治疗方案。
(3)耐心回答问题:医师应耐心回答患者和家属的问题,解释医学术语,增加患者对治疗的信心。
(4)关注团队合作:医师应与护士、药师等配合良好,协同工作,确保患者的治疗进展顺利。
(5)注重患者教育:医师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预防和自我管理。
5.查房评价(1)医师应对查房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及时总结和反思自己在查房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2)医师应接受上级医师或主管医师的评价和指导,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和学术水平。
(3)患者和家属对医师的查房工作也可以进行评价,医师应虚心接受评价,并根据评价意见进行改进。
通过严格遵守以上查房指南,住院医师能够规范化地进行培训教学,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同时,指南中强调尊重患者隐私、倾听患者需求和注重患者教育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旨在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和信任,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教学查房进出病房顺序及床边站位教学查房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查房可以让学生了解病情、学习病例分析和诊疗思路等。
在进出病房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顺序和站位规范,以确保医疗秩序和病人的隐私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查房进出病房的顺序和床边站位的标准规范。
一、教学查房进出病房的顺序1. 领导或主治医师:首先进入病房的应该是领导或主治医师,他们负责组织和指导整个查房过程。
他们应该提前了解病人的情况,以便在查房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
2. 住院医师:住院医师是医疗团队中的重要成员,他们负责病人的日常管理和治疗。
在进入病房时,住院医师应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查房,让学生学习到实际操作和病例分析的经验。
3. 研究生或实习医师:研究生或实习医师是医学教育中的学生,他们通过查房来提高自己的临床能力。
他们应该在住院医师的指导下,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并提出自己的诊疗思路和问题。
4. 护士或护士长:护士是病房中的重要人员,他们负责病人的护理和照顾。
在查房时,护士应该配合医生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支持。
5. 其他相关人员:根据需要,还可以邀请其他相关人员参与查房,如放射科医师、检验科医师等。
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病情和诊疗方案。
二、床边站位的标准规范1. 领导或主治医师:领导或主治医师应该站在病床的床头,以便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他们可以向病人询问病情、了解治疗效果,并给予病人鼓励和指导。
2. 住院医师:住院医师应该站在病床的一侧,与病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他们可以观察病人的体征变化、检查病人的各项指标,并与病人进行简要的交流。
3. 研究生或实习医师:研究生或实习医师应该站在病床的另一侧,与住院医师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站位。
他们可以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询问病人的症状,并与住院医师一起讨论诊疗方案。
4. 护士或护士长:护士或护士长应该站在病床的另一侧,与研究生或实习医师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站位。
他们可以观察病人的护理情况、记录病人的各项指标,并给予医生必要的协助。
教学查房规范(一)查房前准备:1、教学查房人员准备:查房主持人、下级医师,学生。
教学查房所在科室的实习生、研究生、进修生无特殊原因必须参加,病例的管床医师也必须参加,查房主持人所管的下级医师尽可能参加。
观摩人员包含:医院教学管理人员(或考官)、非本科室的医生及研究生,如查房主持人的上级医师参加,做为观摩人员参加。
2、病例的准备:一般选择有教学意义的典型病例,病例应选择本专业的多发病、常见病种,且经过治疗有明显治疗效果的患者。
要提前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得到配合与理解。
3、教学查房前2天,查房主持人通知学生要做好该病种资料的复习。
教学查房前查房主持人及学生应熟悉患者及病情,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病历、记录本、检查报告、影像片、查房用的器械等:包括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叩诊锤、手电筒、刻度尺、压舌板、棉签、笔等。
).(二)教学查房过程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时间约15分钟)示教室查房:2个内容(暂无示教室科室可用办公室代替)1、首先查房主持人提出教学查房患者、病种,并交待这次查房的重点和难点内容。
有观摩人员时应先向观摩人员介绍自己的姓名、职称、科室。
2、主管该患者的实习医师将病历交查房主持者,向主持者脱稿报告病例,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初步诊断和治疗情况。
由主管病床的医师作补充说明。
查房主持人以向学生提问或向患者追问病史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病史的主线,补充遗漏或纠正错误,并可对病例作简要评价,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病史采集和书写的重点,纠正不规范的书写内容.第二阶段:病房查房(约15分钟),1个内容。
到病房进行印证。
由管床实习生进一步询问病情和进行体检操作,特别是专科检查,主要是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关的检查。
查房主持人应注意观察其手法、顺序是否规范,认证是否准确,操作是否熟练,体检时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和人文关怀如何,特别要引导学生注意所查病例重要的阳性体征及其在病程演进中的变化。
查体指导重点选择阳性体征和重要的阴性体征,以尽量减少床边的时间。
住院医师查房制度
(1)住院医师查房每日查房一次,上、下午下班前各巡视一次,夜查房一次,危重病人和新入院病人及手术病人重点查房并增加巡视次数,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医师。
(2)对新入院病人24小时内完成病历及病程记录,危重、疑难的新入院病例和特别病例,除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外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3)及时修改实习医师书写的各种医疗记录,审查和签发实习医师处方、化验检查、会诊申请单等医疗文件。
(4)向实习医师传授疾病诊断、体检方法、治疗原则、疗效判定、诊疗操作要点,手术步骤及分析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5)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病人饮食及生活情况,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和管理方面的意见。
(6)作好上级医师查房的各项准备工作,介绍病情或报告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