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4高考化学】课时作业12硫及其化合物
- 格式:doc
- 大小:149.00 KB
- 文档页数:9
课时作业(十二)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以下关于硫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B.检查病人胃病所用的钡餐,既可以用BaSO4,也可以用BaCO3C.浓硫酸不可用来干燥H2S气体,因其具有强氧化性D.SO2、SO3都为酸性氧化物,都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酸2.向盛有氯化钡稀溶液的甲、乙两试管中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入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两试管内都有白色沉淀生成B.甲、乙两试管内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甲试管内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内有D.甲试管内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内没有解析:甲试管通入SO2至饱和后加入足量硝酸,SO2被氧化成SO2-4,进而形成BaSO4沉淀;乙试管通入SO2至饱和后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与SO2反应生成SO2-3,进而形成BaSO3沉淀。
答案:A3.如图,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B.品红试纸、沾有KMnO4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了SO2具有漂白性C.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D.NaOH溶液可用于除去实验中多余的SO2解析:选项A,Na2SO3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SO2与水作用生成H2SO3而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能使其褪色;选项B,KMnO4具有强氧化性,SO2与之反应而使其褪色,能证明SO2具有还原性。
C项SO2与KI不发生反应;D项SO2是酸性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从而除去有毒的SO2。
答案:D4.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
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过量的Zn与18 mol·L-1硫酸溶液反应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的氮气在催化剂存在和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③过量的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④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⑤过量的铜与稀硝酸反应⑥过量的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⑦常温下过量浓硫酸与铝反应A.②③⑤B.②③④⑥⑦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解析:①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稀硫酸可与锌继续反应,硫酸可反应完全;②中合成氨为可逆反应;③中MnO2不与稀盐酸反应;④中铜与稀硫酸不反应;⑤中稀硝酸可反应完全;⑥中生成的硫酸钙微溶,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⑦中发生钝化。
课时作业12 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20·河北廊坊省级示范高中联考)形成酸雨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含NO x、SO2的烟气和酸雨的分散剂相同B.酸雨沉降到地面后酸性还会有所增强C.机动车尾气中的NO x来自燃油中的含氮物质D.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消石灰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解析:含NO x、SO2的烟气的分散剂是空气,酸雨的分散剂是水,A项错误;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是SO2+H2O===H2SO3,亚硫酸是弱酸,不稳定,易被氧化成硫酸,所以沉降到地面后酸性还会有所增强,B项正确;机动车尾气中含有NO x是由于高温条件下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氮的氧化物,C项错误;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消石灰可以中和土壤的酸性,不能减少酸雨的形成,D项错误。
2.(2020·北京十中月考)下列事实中,能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是( C )A.氯气和二氧化硫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二氧化硫和乙烯都能使溴水溶液褪色C.二氧化硫和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大量Na2SO4和甲醛都能使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解析:本题考查二氧化硫的还原性和蛋白质的变性与盐析。
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而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二者原理不同,A 错误;二氧化硫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前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者发生加成反应,二者原理不同,B错误;二氧化硫和乙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都体现还原性,二者原理相同,C正确;大量硫酸钠使蛋白质盐析,甲醛使蛋白质变性,二者原理不同,D错误。
3.(2020·广东佛山质检)硫是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硫循环(如图所示)说法正确的是( A )A.含硫杆菌及好氧/厌氧菌促进了硫的循环B.硫循环中硫的化合物均为无机物C.上述硫循环中硫元素均被氧化D.烧煤时加石灰石,可减少酸雨及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界中硫的循环。
2013一轮复习人教版课时作业(十二)[第12讲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涉及绿色化学)]基础热身1.判断正误(1)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2)硫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3)硫在空气中的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4)硫与汞反应体现了硫的氧化性()(5)试管中残留的硫可以利用酒精洗涤()(6)水比H2S的沸点高,说明氧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7)氯气可以将铁氧化到+3价,而硫只能将铁氧化到+2价,所以氯气的氧化性大于硫的氧化性()(8)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证明SO2有漂白性()(9)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10)实验室中可用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11)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SO2()(12)浓硫酸有脱水性,所以可以作干燥剂()(13)浓硫酸与稀硫酸都可以利用铁制容器贮存()(14)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只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5)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清洗()能力提升2.在实验探究课上,同学们积极思考,共设计出如图K12-1所示的四种实验方案用以验证浓硫酸的吸水性,其中在理论上可行的是()图K12-1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将按等物质的量的SO2和Cl2混合后的气体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再滴入含有品红和Ba(NO3)2的混合溶液,则发生的实验现象是()①红色溶液很快褪色②红色溶液不褪色③有白色沉淀生成④溶液仍然透明A .仅①和④B .仅①和③C .仅②和③D .仅②和④4.下列有关浓H 2SO 4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 .在反应HCOOH ――→浓硫酸△CO ↑+H 2O 中,浓H 2SO 4只表现脱水性 C .在反应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中,浓H 2SO 4只表现氧化性D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CuSO 4·5H 2O 转化为CuSO 45.下列实验报告记录的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6.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白色K 2SO 3粉末,为确定其是否被氧化及其成分,元素分析表明粉末中K 和S 元素的质量比为39∶16,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根据元素分析结果推测该粉末为纯净物B .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原粉末是K 2SO 4C .将粉末加入盐酸中,产生气泡,证明原粉末是K 2SO 3D .将粉末溶于水,加入氯化钡和过量盐酸,有白色沉淀和气泡生成,证明原粉末中是K 2SO 3和K 2SO 47.如图K12-2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 2SO 3晶体,并吸入少量的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
备战高考化学复习《硫及其化合物》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1.实验室可用铜和浓硫酸加热或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
(1)如果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写字母)。
(2)若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3.36 L(标准状况)二氧化硫,如果已有40%亚硫酸钠(质量分数),被氧化成硫酸钠,则至少需称取该亚硫酸钠 ______ g (保留一位小数)。
(3)某热电厂上空大气中所含二氧化硫严重超标,现对该区域雨水样品进行探究。
首先用pH 试纸测定雨水样品的pH,操作方法为______,测得样品pH约为3;为进一步探究由SO2所形成酸雨的性质,将一定量的SO2通入蒸馏水中,配成pH为3的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A、B两份,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与密闭保存的A相比,久置后的溶液B中水的电离程度将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ae 31.5 取一条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样品滴在试纸中央,半分钟后待变色,再与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
减小【解析】【分析】(1)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制取SO2的试剂为固态和液态,反应条件不需加热,可通过控制添加硫酸的速率来控制反应速率;(2)由硫守恒可得:Na2SO3~SO2,根据关系式及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计算出需要亚硫酸钠的质量;结合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再计算出需要变质后的亚硫酸钠的质量;(3)测定pH,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然后与比色卡对比;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亚硫酸被氧化生成硫酸,溶液酸性增强。
【详解】(1)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并希望能控制反应速度,由于反应不需要加热,排除装置d;由于亚硫酸钠是细小颗粒,不可选用装置c;装置b无法可知反应速率,故可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e;(2)若用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根据反应方程式:Na2SO3+H2SO4=Na2SO4+SO2↑+H2O,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Na2SO3~SO2,n(SO2)=3.36?22.4?/molLL=0.15 mol,则需亚硫酸钠的质量为:m(Na2SO3)= 0.15 mol×126g/mol=18.9 g;如果已有40%亚硫酸钠(质量分数),被氧化成硫酸钠,则含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60%,至少需称取该亚硫酸钠的质量为18.9?60%g==31.5 g;(3)测定pH,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后与比色卡对比,操作方法为取一条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半分钟后待变色,再对照标准比色卡读数;将溶液B久置于空气中,亚硫酸被氧化生成硫酸,导致溶液酸性增强,溶液中c(H+)增大,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增强,则水的电离程度减小。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附详细答案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1.亚硝酰硫酸(NOSO4H)主要用于染料、医药等工业。
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制备少量NOSO4H,并测定产品的纯度。
已知:NOSO4H遇水分解,但溶于浓硫酸而不分解。
(1)装置A制取SO2①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②导管b的作用是___。
(2)装置B中浓HNO3与SO2在浓H2SO4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
①该反应必须维持体系温度不得高于20℃,采取的措施除了冷水浴外,还可以是___(只写1种)。
②开始反应缓慢,待生成少量NOSO4H后,温度变化不大,但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其原因是___。
(3)装置C的主要作用是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该实验装置存在可能导致NOSO4H产量降低的缺陷是___。
(5)测定亚硝酰硫酸NOSO4H的纯度准确称取1.380g产品放入250mL的碘量瓶中,加入0.1000mol·L-1、60.00mL的KMnO4标准溶液和10mL25%H2SO4溶液,然后摇匀。
用0.2500mol·L-1草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消耗草酸钠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已知:2KMnO4+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O3+2H2SO4①配平:__MnO4-+__C2O42-+__=__Mn2++__+__H2O②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
③亚硝酰硫酸的纯度=___。
(精确到0.1%)[M(NOSO4H)=127g·mol-1]【答案】Na2SO3+H2SO4=Na2SO4+H2O+SO2↑平衡压强,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流下;调节分液漏斗活塞,控制浓硫酸的滴加速度生成的NOSO4H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SO2+2OH-=SO32-+H2O C装置中的水蒸气会进入B中使NOSO4H分解 2 5 16H+ 210CO2↑ 8 溶液恰好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 92.0%【解析】【分析】(1)①装置A是利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取SO2;②导管b的作用平衡压强的作用;(2)①装置B中浓硝酸与二氧化硫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反应制得NOSO4H,该反应必须维持体系温度不得高于20℃,采取的措施除了冷水浴外,结合反应的操作;②开始反应缓慢,待生成少量NOSO4H后,温度变化不大,但反应速率加快,说明NOSO4H 起到了催化作用;(3)装置C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4)NOSO4H遇水分解;(5)①高锰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氧化草酸钠生成二氧化碳,结合元素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②高锰酸钾自身在反应中的颜色变化就可作为终点判断指示剂;③根据反应2KMnO4+5NOSO4H+2H2O=K2SO4+2MnSO4+5HNO3+2H2SO4,结合滴定中消耗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可得到亚硝酰硫酸的物质的量,据此计算纯度。
第16讲 硫及其化合物1.硫酸厂有一辆存放过浓硫酸的铁槽车。
某工人违反操作规程,边吸烟边用水冲洗铁槽车,结果发生了爆炸。
下列对引起爆炸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 .浓硫酸遇明火爆炸B .浓硫酸遇水发热爆炸C .铁与水(常温下)反应产生的氧化物爆炸D .稀释后的硫酸与铁反应产生的氢气在空气中遇明火而爆炸2.(2017·石景山模拟)SO 2有毒,但葡萄酒里都含有SO 2,起保鲜、杀菌和抗氧化作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葡萄酒中的SO 2对人体无害,是因为它的含量很少B .葡萄酒中的SO 2具有抗氧化作用,是因为它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 .从红葡萄酒的颜色判断,其中的SO 2没有漂白性D .葡萄酒倒入酒杯摇一摇,可以减少其中SO 2的含量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氢气、氧气、氨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HI 、H 2S 等气体B .浓硫酸与单质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SO 4(浓)+S=====△3SO 2↑+2H 2O ,在此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了其强氧化性又表现了其酸性C .把足量的铜粉投入到只含H 2SO 4 2 mol 的浓硫酸中,得到的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D .常温下能够用铁、铝等容器盛放浓H 2SO 4,是因为浓H 2SO 4的强氧化性使其钝化4.(2017·苏北四市三模)在探究SO 2水溶液成分和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向SO 2水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 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SO 2水溶液呈酸性B .向SO 2水溶液中滴加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SO 2水溶液中含有SO 2-4C .向SO 2水溶液中通入H 2S 气体,有淡黄色沉淀产生,说明SO 2水溶液具有还原性D .向KMnO 4溶液中滴加SO 2水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SO 2水溶液具有漂白性5.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
课时规范练12硫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可用于处理泄漏的有毒物质Na2S的是()①臭氧(O3)②铁粉③NaCl④KI⑤双氧水A.①⑤B.②④C.③④D.③⑤2.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SO2的性质。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①中铜丝上下移动可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B.②中品红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作用C.③中石蕊溶液变红说明SO2溶于水显酸性D.④为浸有H2SO4的棉团,用于吸收尾气3.H2S、SO2、SO3、H2SO4、Na2SO3、NaHSO3、NaHSO4等是含硫元素重要的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 mol H2S、1 mol SO2、1 mol SO3所占体积都约为22.4 L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氧气少量时生成SO2,氧气过量时生成SO3C.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故不可用作食品添加剂D.向NaHSO3溶液中分别滴加稀硫酸和NaHSO4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4.(2023广东汕头三模)硫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往亚硫酸中逐步通入H2S气体:2H2S+2H++S O32-3S↓+3H2OB.往Na2S2O3溶液中滴加盐酸:S2O32-+2H+SO2↑+S↓+H2OC.往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O2+2OH-S O32-+H2OD.实验室利用Na2SO3制备SO2:S O32-+H2SO4(浓)S O42-+SO2↑+H2O5.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SO2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能将SO2氧化成S O42-B.实验室中配制70%的硫酸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C.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D.装置C可能发生倒吸,同时还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6.(2023江苏高三大联考)实验室用炭与浓硫酸反应并对产生气体的成分进行检验,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进行反应B.用装置乙检验H2O(g)C.用装置丙检验SO2D.用装置丁检验CO27.二氧化硫的减排和回收已成为环保领域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某研究团队提出如下还原脱硫流程,脱硫塔中反应为CaS+2SO2CaSO4+S2(g)。
课时作业12硫及其重要化合物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①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②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后,铜片有剩余,硫酸完全反应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④浓硫酸与铜加热反应后,铜片有剩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铁片,会有氢气生成⑤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⑥浓硫酸与铁加热反应后,铁片有剩余,生成的气体除水蒸气外为SO2⑦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Cu发生剧烈反应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所以浓硫酸不能干燥SO2A.①②③B.①④C.③⑤D.⑥⑦⑧解析: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成稀硫酸,稀硫酸不与铜反应,所以②中有硫酸剩余,剩余的稀硫酸还能与铁反应放出H2,故②⑥错误,④正确;③浓硫酸使蔗糖炭化,表现其脱水性;⑧浓硫酸中的硫为+6价,二氧化硫中的硫为+4价,两种价态之间无中间价态,故二者不反应。
2.为了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加热后产生的三种物质。
将混合气体慢慢通过检验试剂,并记录现象。
下列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解析:溶液中逸出的气体中带有水蒸气,会干扰原有水蒸气的检验,所以需要先检验水蒸气,故A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不能保证二氧化硫与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残留的二氧化硫会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故B 、C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存在水蒸气,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变浅,说明存在二氧化硫,并且二氧化硫完全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存在二氧化碳,故D 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浓硫酸滴在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然后褪色,最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酸性、氧化性和吸水性B .样品――→盐酸无明显现象――→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含SO 2-4C .常温下浓硫酸能用铁制容器盛装,说明浓硫酸与Fe 不反应D .样品――→盐酸得到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样品中含SO 2-3或HSO -3解析:A 项中,最后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C 项中,常温下Fe 遇浓硫酸钝化;D 项中,样品中也可能含CO 2-3或HCO -3。
备战高考化学压轴题专题复习——硫及其化合物的综合附答案解析一、高中化学硫及其化合物1.在50 mL 4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硫化氢,反应完毕,在常温减压条件下,用氮气把溶液吹干,得到白色固体7.92 g,通过计算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及各组分的质量。
_________________【答案】白色固体有两种组合。
一种可能是由Na2S(3.12g)和NaOH(4.80g)组成的混合物;另一种可能是由Na2S(7.52 g)和NaHS(0.40 g)组成的混合物。
【解析】【分析】NaOH的物质的量为n(NaOH)=c·V=4mol/L× 0.05L =0.2mol,0.2mol的NaOH跟H2S反应,若全部生成Na2S时,白色固体的质量m(Na2S)=78g/mol×0.2mol2=7.8g,0.2mol的NaOH跟H2S反应,若全部生成NaHS时,白色固体(NaHS)的质量为m(NaHS)=56g/mol×0.2mol=11.2g,因为7.8g<7.92g<11.2g,所以得到的白色固体有两种可能的组合:一种是Na2S和NaOH的混合物;另一种是Na2S和NaHS的混合物,根据题意列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NaOH)=c·V=4mol/L× 0.05L =0.2mol,0.2mol的NaOH跟H2S反应,若全部生成Na2S时,m(Na2S)=78g/mol×0.2mol2=7.8g;0.2 mol的NaOH跟H2S反应,若全部生成NaHS时,m(NaHS)=56g/mol×0.2mol=11.2g,因为7.8 g<7.92 g<11.2 g,所以得到的白色固体有两种可能的组合:①Na2S和NaOH的混合物;②Na2S和NaHS的混合物。
①设Na2S为xmol,则有(0.2-2x) mol NaOH,78 g/mol×xmol+40g/mol(0.2-2x)=7.92g,解得x=0.04mol;Na2S的质量m(Na2S)=0.04 mol×78 g/mol=3.12g,NaOH的质量m(NaOH)=7.92 g-3.12g=4.80 g;②设Na2S为ymol,则有(0.2-2y)mol NaHS。
课时作业(十二)一、选择题1.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少SO2排放量的是()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作民用燃料②使用水煤气或干馏煤气作燃料③硫酸厂使用V2O5作催化剂,加快SO2的转化速率④将块状煤粉碎,提高其燃料效率⑤在煤中加入生石灰后燃用⑥循环处理吸收塔放出的尾气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①②⑤⑥D.②③④⑥答案 C2.为了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SO2气体,下列有关仪器和药品的组合中,合理的是()①洗气瓶②干燥管③固态生石灰④苏打溶液⑤小苏打溶液A.①⑤B.②⑤C.①③D.①④答案 A解析CO2和SO2都是酸性氧化物,但在常温下与固态生石灰不发生反应;CO2可与苏打溶液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故不能用苏打溶液除去CO2中的SO2;小苏打溶液与CO2不反应,且CO2在其中的溶解度小,而SO2对应的H2SO3酸性比H2CO3强,故可被小苏打溶液吸收同时产生CO2:2NaHCO3+SO2===Na2SO3+2CO2+H2O。
小苏打溶液为液体试剂,故用洗气瓶。
3.将SO2和X气体分别通入BaCl2溶液中,未见沉淀生成,若同时通入,有沉淀生成,则X气体不可能是() A.CO2B.NH3C.Cl2D.H2S答案 A4.下列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且褪色原理基本相同的是()①活性炭②氯水③二氧化硫④臭氧⑤过氧化钠⑥双氧水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⑥D.③④⑥答案 C5.(2012·福州期末)浓硫酸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在与含有水分的蔗糖作用过程中不能显示的性质是() A.酸性B.脱水性C.强氧化性D.吸水性答案 A解析浓硫酸能使蔗糖炭化,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强氧化性,因是含有水分的蔗糖,所以还体现了吸水性。
6.(2012·福建宁德模拟)对于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D.浓硫酸常温下与铜不反应,加热时才能发生反应答案 C解析常温下,铝遇浓硝酸发生钝化,故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
7.(2012·上海)和氢硫酸反应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A.Pb(NO3)2溶液B.Na2S溶液C.CuSO4溶液D.H2SO3溶液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H2S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已有知识的再现、辨认的能力。
选项A生成PbS沉淀,选项B中Na2S与H2S不反应,选项C生成CuS沉淀,选项D生成单质S沉淀。
8.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SO2的性质。
实验时向Na2SO3固体上滴几滴浓硫酸,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
下表中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或所做的解释不正确的是()解析SO2与BaCl2溶液不反应;SO2溶于水生成H2SO3,进而与Na2S反应生成S单质。
9.为研究CO2和SO2的有关性质,某学生做如下实验:如图,烧瓶中分别收集两种气体,烧瓶内导管口系着瘪气球,向瓶中滴加品红试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烧瓶中试液变无色,气球均胀大,且甲大于乙B.两试液均变无色,气球均胀大,且甲小于乙C.分别取出瓶中溶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均能产生白色沉淀D.分别取出瓶中溶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甲中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不能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了两种气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方面,因SO2溶解度大于CO2,烧瓶甲内气体压强明显减小,气球鼓胀的程度甲大于乙;化学性质方面,SO2有漂白性,甲烧瓶中因充有SO2,品红试液褪色,而乙烧瓶中无此现象;滴加BaCl2溶液后,均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10.已知C、D、E、F 4种无机物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且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一定为单质B.E为氧化物C.F为酸D.C、D、E、F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或16的倍数答案 B解析可联想到C或CH4→CO→CO2→H2CO3;Na→Na2O→Na2O2→NaOH;S或H2S→SO2→SO3→H2SO4;N2或NH3→NO→NO2→HNO3,排除A、C、D。
11.(2012·北京东城)锌与100 mL 18.5 mol·L-1的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甲33.6 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pH=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共消耗1.8 mol H2SO4B.气体甲中SO2与H2的体积比为4∶1C.反应中共消耗97.5 g Zn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答案 B解析反应前n(H2SO4)=1.85 mol,反应后剩余H2SO4为0.05 mol,推知气体甲应该是Zn与浓H2SO4反应产生的SO2及Zn与稀H2SO4反应产生的H2的混合气体。
设生成SO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 mol、y mol,则有:x+y =1.5,根据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Zn+H2SO4(稀)===ZnSO4+H2↑,得2x+y=1.8,解得x=0.3,y=1.2。
n(SO2)/n(H2)=0.3 mol/1.2 mol=1∶4。
反应中消耗Zn的质量=1.5 mol×65 g/ mol=97.5 g。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1.5 mol=3 mol。
综合上述知选项B项错误。
12.(2012·安徽联考)将过量SO2通入下列溶液中,能出现白色沉淀的是()①Ca(OH)2②BaCl2③NaAlO2④Na2SiO3⑤Ba(NO3)2⑥苯酚钠⑦Na2CO3A.①②④⑦B.②③⑥⑦C.④⑤⑥⑦D.③④⑤⑥答案 D解析过量SO2通入Ca(OH)2、BaCl2、Na2CO3溶液中,不能出现白色沉淀,通入NaAlO2,Na2SiO3、Ba(NO3)2、苯酚钠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二、非选择题13.(2012·北京101中学二模)某研究性学小组的同学拟分析某市空气的质量情况,测定该市空气中SO2的含量并制定下列研究方案:Ⅰ.资料表明,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酸性KMnO4溶液(紫色,其还原产物Mn2+在水溶液中接近无色)发生反应:5SO2+2MnO-4+2H2O===5SO2-4+2Mn2++4H+。
Ⅱ.设计实验方案:方案一:利用SO2和品红溶液可作定性分析。
其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二:利用SO2的还原性,使SO2和已知浓度及体积的酸性KMnO4溶液反应进行定量分析。
Ⅲ.选择分析地点:某工业区、某公园、某居民小区、某商业区、某交通枢纽。
Ⅳ.选择分析时间:晴天、风速较小时;晴天、风速较大时;雨前;雨后。
Ⅴ.对测定的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并向相关单位提出建议。
请你参与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活动并发表你的见解:(1)该小组的同学拟用下列装置通过方案二定量分析空气中SO2的含量:①通入空气前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当看到实验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时,应停止通空气;③实验过程中需测量并记录的数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该小组同学根据实验测得的县城不同地区空气中SO2的含量:①工厂区、交通枢纽SO2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请你向当地有关部门提出一条减少工厂区SO2排放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该小组同学测得的不同天气情况下的县城空气中SO2的平均含量。
请你分析雨后或风速较大时SO2平均含量较低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KMnO4溶液刚好褪色③通入空气至酸性KMnO4溶液刚好褪色所需要的时间(2)①工厂尾气、汽车尾气中SO2含量较高②提高脱硫技术(或改用更洁净的能源或提高尾气的处理技术或对尾气进行综合利用等合理答案即可)(3)①可能是下雨时SO2和水反应降低了雨后空气中SO2的含量②风速越大,气体扩散速度越快,空气中SO2浓度越小解析(1)SO2与高锰酸钾反应,当使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时,反应结束。
由于气体流速管可以测得单位时间内气体的体积,只需要知道通入空气至酸性KMnO4溶液刚好褪色所需要的时间。
14.(2012·宁夏一中月考)A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金属单质,将A投入足量B的浓溶液中,溶液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忽略沉淀或气体的溶解)。
除A 、C 外其余各物质均含同一种元素X ,F 为X 的氢化物,G 为淡黄色固体,H 为黑色沉淀。
(1)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D________,F________,G________,H________。
②写出反应a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 和过量NaOH 溶液在加热时反应,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E 中阴离子的操作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Cu SO 2 H 2S S CuS②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2)3S +6OH -=2S 2-+SO 2-3+3H 2O(3)取少量E 溶液,先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 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 2-4存在解析 根据金属A 投入足量B 的浓溶液中,溶液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可知该反应为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结合其他条件可以推断出A 为Cu ,B 为浓H 2SO 4,C 为H 2O ,D 为SO 2,E 为CuSO 4,F 为H 2S ,G 为S ,H 为C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