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明明上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51 KB
- 文档页数:2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明明上学》【导语】课件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化为准。
好的课件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课件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篇一:《明明上学》一、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上课铃”等词语。
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二、教材说明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讲了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事: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在小文的提醒下,明明很快放弃了捉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没有迟到。
明明从心里感谢小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详见词句教学)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让学生在第一遍朗读课文后把生字在文中标出来,并反复读准字音。
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大面积指名学生读生字(词)或相应的课文,对读得不正确的音进行纠正。
“迟、室、追”三个字都是翘舌音,“丛、钻”两个字都是平舌音。
“刚、铃”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要提醒学生读准确。
“铃”要提示注意右边不是“今”,要比“今”多一点。
“扒、拍、课”可启发学生与学过的熟字进行比较识记。
在理解课文内容中了解字的意思。
还可以采取扩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2.写字教学在学生对字形有了印象的基础上,进行书写指导。
可由易到难,分别处理。
(1)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中,“扒、拍、课”是左窄右宽,“刚”是左宽右窄,“教”“铃”是左右相当。
(2)重点指导几个不易写好的字。
“室”:上半部的“宀”,要盖住下面的“至”,上下要紧凑,不要写得太长。
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明明上学》教案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牌形象。
2.学习按顺序仔细观图画的算法,看懂图意,产业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人物动作,体会思想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会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重点1.知道明明认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孩子)2.通过人物特技动作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的能力。
2.发展战略学生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四幅挂图,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今天我们学习25课,板书课题:明明上学。
齐读课题。
从题目上时你能知道什么?(明明是个学生。
这篇课文写的是和明明上学有关的事。
)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在明明上学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看图。
二、看图:老师把四幅图贴在黑板上。
学生先把四幅图大概约略地看看,然后一幅图一幅图地说说,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每幅图的意思。
一图,可这样引导:告诉学生图上的小朋友就是明明。
问:你能看出他干什么回去吗?(上学。
)从哪儿看出来的?(背着书包。
题目上告诉了。
)老他为什么老盯着路边的灌木林?(他听到了蛐蛐的叫声)蛐蛐也叫蟋蟀,夏天草丛里很多,许多小朋友都爱把它们逮来玩。
明明紧盯着草丛说明了什么?(明明比较喜欢蛐蛐。
)用一、两句话说说第一图的意思。
(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听到蛐蛐的叫声。
)二图:看看明明听到蛐蛐的叫声后莫非怎么做的?(图意:明明在草丛里捉蛐蛐。
)三图:路边的小孩叫小文,他张着嘴,还指着前边,他这是在干什么?(小文喊明明赶快去上学。
)四图:问:这是哪里?(教室)明明和小文迟到了吗?你从哪能看出来?(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也刚要坐在椅子上才,说明马上就要上课了。
明明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小文紧跟在后面,他们没有迟到。
)图意:明明和小文满头大汗跑到学校,他们没有迟到。
请一个同学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明明在念书的没错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明明上学教学示例_一年级语文教案明明上学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示例教学目标1.学会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等词语。
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讲了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事: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在小文的提醒下,明明很快放弃了捉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没有迟到。
明明从心里感谢小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详见词句教学)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词语解释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
草丛:聚生在一起的很多草。
扒开:用手或工具分开。
捂:盖住。
仔细:细心,不马虎。
一同:一块儿,一起。
迟到:到得比规定的时间晚。
近、反义词近义词:忽然——突然仔细——过细一同——一起反义词:早上——晚上仔细——马虎好——坏快——慢句意推敲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明明捉蛐蛐的时候,是小文及时提醒了明明,他才没有因为捉蛐蛐而迟到了。
“笑了”含蓄地写出了明明此时的心态:庆幸自己没有迟到,同时又感谢小文刚才的提醒,心里十分高兴。
剖析段篇章全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听见蛐蛐的叫声。
第二段:讲明明扒开草丛找蛐蛐。
第三段:讲小文喊明明赶快去上学。
第四段:讲明明和小文一同向学校跑去。
第五段:讲明明和小文按时赶到学校,没有迟到。
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写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发现一只小蛐蛐,但他最终放弃捉蛐蛐,按时到校上课的事,说明明明没有因为贪玩而影响学习,是一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教法建议(一)课前准备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让学生在第一遍朗读课文后把生字在文中标出来,并反复读准字音。
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大面积指名学生读生字(词)或相应的课文,对读得不正确的音进行纠正。
“迟、室、追”三个字都是翘舌音,“丛、钻”两个字都是平舌音。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明明上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明明上学》的情节和内容,理解故事的主旨。
2.能够感知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表达,感同身受。
3.认识“前去”、“河边”等生字词汇,能够正确使用。
4.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知识准备1.教师预先准备好故事《明明上学》相关教材。
2.准备卡片,每张卡片上写有《明明上学》故事的关键词语或生字词。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简单的导入,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辆背篓车,然后用问题引导学生自然思考:“这是一辆什么车?它是干什么用的?”让学生自己提出猜测,并鼓励他们思考。
教师可以在学生的回答中及时引出《明明上学》这个很有趣的故事。
2.学习教师进行课文的朗读,学生保持安静,集中精力聆听。
教师可重读一些比较难读或重要的词句,然后请学生跟读。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接着,老师可以通过问题的提问,带着学生一起理解课文中每个情节和人物的表达,注重细节。
3.思考让学生通过卡片游戏来开展互动思考。
老师先让学生选好一张卡片,然后将卡片递给老师。
老师根据所选卡片的词语,发起一个脑力活动的问题。
学生通过思考,给出正确的答案。
4.小结教师通过简短的小结,让学生记住教授的重点,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教材的要点。
在最后,也需要强调学生们需要遵循故事中人物的积极向上的表现,珍惜生命,做好自我安全保护。
四、教学策略1.听说结合这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听和说中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形成一个良好的语言模型。
2.合作学习卡片游戏的设计激发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并且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
3.细节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细节,特别是对于语言和情节的细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从而提高语文能力。
4.归纳总结在每段教学结束后,要归纳并简要总结课文要点。
这有助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并掌握语文思维。
五、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教授的是《明明上学》这篇课文,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范文最新推荐------------------------------------------------------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明明上学》教学设计之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等词语。
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懂图意,激发学生想像力。
运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学法引导:1 / 11本课教学可先从课题质疑入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使学生在朗读中认识生字,读准生字字音。
再围绕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可以用关键字切入理解的方法,即先由教师读这句话,故意漏掉好字,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好与没有好字的句意相同不相同?为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使学生加深理解、体会明明不同时候的不同心情。
最后运用自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识记本课生字。
重点·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学具准备1、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投影片两幅。
---------------------------------------------------------------范文最新推荐------------------------------------------------------2、写有本课生字新词的幻灯片。
【导语】《明明上学》是⼀篇看图学⽂的课⽂,讲了明明上学路上捉蛐蛐的事,反映了明明乐于接受同学的劝告,按时到校上课,愿意做个遵守学校纪律的好孩⼦。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学习11个⽣字及由⽣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3.继续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的⽅法,看懂图意,发展学⽣的想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5.按要求进⾏说话练习。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字及由⽣字组成的语词。
2.理解课⽂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3.看懂图意,发展学⽣的想象⼒。
4.按要求进⾏说话练习。
教学难点 1.课⽂较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理解为什么“明明看了看⼩⽂笑了”。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课时 ⼀、教学⽬标 (⼀)学习本课⽣字及由⽣字组成的词语。
(⼆)借助汉语拼⾳读课⽂,能把课⽂读正确,流利。
初步理解⽂章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字及由⽣字组成的词。
(⼆)朗读课⽂,初步了解课⽂内容。
三、教学难点 课⽂篇幅较长,能够通顺、流利地朗读课⽂。
四、教学过程 (⼀)导⼊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认识⼀个叫明明的⼩同学,他可喜欢蛐蛐了,⼀次上学的路上他逮开了蛐蛐,那么结果如何呢?请跟着⽼师⼀起学习语⽂,就会知道了。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 (⼆)请同学们先按着图的顺序,观察⼀下四幅图,了解图的⼤意。
(三)范读课⽂。
1.听⽼师范读。
2.边听边想,本课是写谁的⼀件什么事? 3.读完指名回答: 本课写的是明明没有因上学路上捉蛐蛐耽误学习。
(四)学习⽣字。
1.看⽥格中的⽣字,画出课⽂中的⽣字及⽣字组成的词语。
2.随⽼师范读课⽂,看看⾃⼰是否把所有的⽣字及⽣字组成的词画全了。
(1)教师边读,边提⽰画哪个词。
(2)同桌互相对照⼀下,画的词语。
3.借助拼⾳同桌⼀起读准⽣字及词语的⾳节。
小学语文教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语文能力。
明明上学教案是一份非常优秀的教学资料,能够帮助小学老师们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明明上学教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教学思路清晰明明上学教案非常适合小学语文教学,因为它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
在教学方案中,第一部分是教材目标明确,会让老师更好地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而第二部分则是教学过程详尽,明确了每一个环节的安排和讲解方式,循序渐进地向孩子展示知识内容。
这样设计可以使老师更好地掌控教学进度,让孩子们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二、突出语文核心素养明明上学教案的设计是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展开的,着眼于帮助孩子们从语言表达、理解、文化素养、创新等多方面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让孩子们学会基础的语文知识,还要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语言表达中,培养孩子们的语文思维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设计可以让孩子们得到全面的语文锻炼,提高孩子们的语文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注重思维训练小学语文教学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明明上学教案注重思维训练,通过多种活动手段培养孩子们的思考和判断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会通过听、说、读、写多个环节,让孩子们不断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能够更加独立思考,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情感体验小学语文教学这门课程除了是传授知识,还要让孩子们体验语言的魅力和情感的价值。
明明上学教案注重情感体验,通过故事、小说、诗歌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语文的美和文化的内涵。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孩子们情感体验的引导和关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情感,培养孩子们的情感素质。
明明上学教案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学资料,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它的教学思路清晰、突出语文核心素养、注重思维训练、注重情感体验。
通过这些方面的设计,可以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言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情感素质和综合能力。
明明上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等词语。
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画的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看懂图意,激发学生想像力。
运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他们刚走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明明看了看小文,笑了。
”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3课时教具准备:1.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投影片两幅。
2.写有本课生字新词的幻灯片。
3.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小故事,题目是《明明上学》。
板书课题:明明上学。
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二、自由读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通过这件事看出明明是一个怎样的学生?(课文讲的是明明听从同学们的提醒,放弃了捉自己喜爱的蛐蛐,按时到校上课的事。
看出明明是个遵守纪律的学生。
)2.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讲哪幅图的?●三、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
(打出幻灯片)2.指读课文。
●四、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第一自然段。
1.自己学文。
提示: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第三句: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好蛐蛐。
从“—……就……”可以看出,明明喜欢蛐蛐,玩蛐蛐也很有经验。
他从蛐蛐的叫声就能分辨出是不是好蛐蛐。
这是他停下来捉蛐蛐的原因。
2.指导朗读。
早上,明明去上学。
他走着走着,忽然听见蛐蛐的叫声。
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忽然”要读出迅速而出乎意料的语气,后半句要读出肯定而喜悦的语气。
“一听,就知道”要读得稍快稍重,用肯定语气。
两个“一”是读四声“yì”,“走着走着”“着”读轻音“zhe”。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明明上学》课件【三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上课铃”等词语。
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二、教材说明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讲了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事: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在小文的提醒下,明明很快放弃了捉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没有迟到。
明明从心里感谢小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详见词句教学)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让学生在第一遍朗读课文后把生字在文中标出来,并反复读准字音。
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大面积指名学生读生字(词)或相应的课文,对读得不正确的音进行纠正。
“迟、室、追”三个字都是翘舌音,“丛、钻”两个字都是平舌音。
“刚、铃”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要提醒学生读准确。
“铃”要提示注意右边不是“今”,要比“今”多一点。
“扒、拍、课”可启发学生与学过的熟字进行比较识记。
在理解课文内容中了解字的意思。
还可以采取扩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2.写字教学在学生对字形有了印象的基础上,进行书写指导。
可由易到难,分别处理。
(1)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中,“扒、拍、课”是左窄右宽,“刚”是左宽右窄,“教”“铃”是左右相当。
(2)重点指导几个不易写好的字。
“室”:上半部的“宀”,要盖住下面的“至”,上下要紧凑,不要写得太长。
“教”:左边部分笔画要紧凑,不要太散。
“迟”:提醒学生笔顺规则是先内后外。
“辶”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长一点,能托起里面的“”。
(三)词句教学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
1.明明一听,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这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对玩蛐蛐很有经验。
怎样才能让学生领会到呢?可以用“关键字切入理解的方法”,即先由教师读这句话,故意漏掉“好”字,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好”与没有“好”字的句意相同不相同?为什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明明上学》优质教案《明明上学》,讲了明明上学路上捉蛐蛐的事,反映了明明乐于接受同学的劝告,按时到校上课,愿意做个遵守学校纪律的好孩子。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明明上学》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一年级语文《明明上学》优质教案一一、教学要求1.学会8个生字,掌握早上、叫声、扒开、路边、迟到、身上、教室、上课铃等词语。
认识道、丛、钻、追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可以有自己的爱好,但一定要遵守纪律。
二、教材说明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讲了小学生生活中的一件事:明明在上学路上捉蛐蛐,在小文的提醒下,明明很快放弃了捉蛐蛐,及时赶到学校上课,没有迟到。
明明从心里感谢小文。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通过几个重点句(详见词句教学)的理解,明白要处理好兴趣爱好与遵守纪律的关系。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录有蟋蟀叫声、生活习性的录像带或课件,生字词卡片。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让学生在第一遍朗读课文后把生字在文中标出来,并反复读准字音。
教师采取多种方式大面积指名学生读生字(词)或相应的课文,对读得不正确的音进行纠正。
迟、室、追三个字都是翘舌音,丛、钻两个字都是平舌音。
刚、铃两个字都是后鼻音。
要提醒学生读准确。
铃要提示注意右边不是今,要比今多一点。
扒、拍、课可启发学生与学过的熟字进行比较识记。
在理解课文内容中了解字的意思。
还可以采取扩词的方法帮助理解字义。
2.写字教学在学生对字形有了印象的基础上,进行书写指导。
可由易到难,分别处理。
(1)让学生观察字形结构,找出左右结构的字中,扒、拍、课是左窄右宽,刚是左宽右窄,教铃是左右相当。
(2)重点指导几个不易写好的字。
室:上半部的宀,要盖住下面的至,上下要紧凑,不要写得太长。
教:左边部分笔画要紧凑,不要太散。
迟:提醒学生笔顺规则是先内后外。
辶的最后一笔捺要写得长一点,能托起里面的。
(三)词句教学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
明明上学
明明上学
教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3.继续学习按顺序观察图的方法,看懂图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5.按要求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重点
1.学习本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语词。
2.理解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德。
3.看懂图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按要求进行说话练习。
教学难点
1.较长,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为什么“明明看了看小笑了”。
教学时间三时
教学过程
第一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借助汉语拼音读,能把读正确,流利。
初步理解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习本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
2朗读,初步了解内容。
1、明明上学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和新词。
会使用常用词语。
能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教育学生要听从别人的劝告,做个自觉遵守纪律的好孩子。
3、能准确讲述图意,回答练习中的问题。
能把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
4、能有表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和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然后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教具准备:放大课文、挂图。
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小故事,题目是《明明上学》。
板书课题。
读题。
二、初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理解生字新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默读课文,提出生字新词:qūcóng bāwǔzháo zǐ蛐蛐草丛扒开捂(着)仔细zhǎo chí找迟到2、在大字课文上划出带生字新词的句子。
3、借助拼音读字音,指插图(或动作演示)理解词义,读出句子。
三、巩固练习。
1、从读生字新词,讲词义,认字形、写字几方面实行训练。
2、思考·练习第3题“在括号里填上适宜的词语”练习。
听见(叫声)走进(教室)扒开(草)钻进(草丛)3、读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
1、看(听)写词语。
2、讲讲词语的意思。
二、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第一自然段1、看图。
2、学文。
提示:课文哪句话告诉我们明明喜欢蛐蛐?(第三句:明明知道这是一只好蛐蛐。
从“一……就……”能够看出,明明喜欢蛐蛐,玩过蛐蛐。
他从蛐蛐的叫声就能分出是不是好蛐蛐。
)3、指导朗读。
第二自然段1、看图。
提示:从图上看出明明在干什么?明明的动作神态怎样?(明明在捉蛐蛐,他很紧张很仔细。
)2、学文。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1)哪些词语是讲明明捉蛐蛐的动作?(板书:扒捂追找)(2)这些词语说明明明对这只蛐蛐是什么态度?(非常喜欢)(3)理解“仔细”的含义。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明明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品质。
2.学习按顺序仔细观图画的方法,看懂图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3.通过人物动作,体会思想感情。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学会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
1.知道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孩子)
2.通过人物动作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情。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图的能力。
2.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四幅挂图,生字卡片,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25课,板书课题:明明上学。
齐读课题。
从题目上你能知道什么?(明明是个学生。
这篇课文写的是和明明上学有关的事。
)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学生呢?在明明上学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看图。
二、看图:
老师把四幅图贴在黑板上。
学生先把四幅图大概地看看,然后一幅图一幅图地说说,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每幅图的意思。
一图,可这样引导:告诉学生图上的小朋友就是明明。
问:你能看出他干什么去吗?(上学。
)从哪儿看出来的?(背着书包。
题目上告诉了。
)他为什么老盯着路边的草丛?(他听到了蛐蛐的叫声)蛐蛐也叫蟋蟀,夏天草丛里很多,许多小朋友都爱把它们逮来玩。
明明紧盯着草丛说明了什么?(明明非常喜欢蛐蛐。
)用一、两句话说说第一图的意思。
(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听到蛐蛐的叫声。
)
二图:看看明明听到蛐蛐的叫声后怎么做的?(图意:明明在草丛里捉蛐蛐。
)
三图:路边的孩子叫小文,他张着嘴,还指着前边,他这是在干什么?(小文喊明明赶快去上学。
)
四图:问:这是哪里?(教室)明明和小文迟到了吗?你从哪能看出来?(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也刚要坐在椅子上,说明马上就要上课了。
明明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小文紧跟在后面,他们没有迟到。
)图意:明明和小文满头大汗跑到学校,他们没有迟到。
再请一个同学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明明在上学的路上发生了什么事。
通过看图,对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我们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明明到底捉到蛐蛐了没有?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三、初读课文。
(一)老师范读,学生要听准字音。
(二)学生自己小声读,标出自然段,本课因有插图有的同学可能会标错,老师要巡视,并订正答案。
(5个自然段)
(三)五个同学每人读一段,大家听他们是否读准了字音。
四、学习课文:
(一)一个同学读第1自然段,大家边听边看这段有几句话?(3句)一个同学读最后一句。
板书:一&&就&&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明明很喜欢蛐蛐,对蛐蛐很了解,很有经
验,所以能从蛐蛐的叫声里判断出是不是好蛐蛐。
再读第1段,忽然要读快些,一&&就要读重音。
(二)学习第2段。
能得到一只好蛐蛐不容易,明明喜欢蛐蛐,一心想捉到这只好蛐蛐。
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是怎么做的。
一个同学读第2自然段。
这段主要写什么?(明明紧张地捉蛐蛐。
)学生划出明明捉蛐蛐时的动作词语,老师板书:走、扒、看、捂、追、扒、找、扒(注意不要划出蛐蛐的动作词语。
)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了什么?(明明特别喜欢蛐蛐,他下决心要捉住它。
)这时明明的心情怎么样?(又高兴、又紧张)看图:明明把书包扔在一边、扑在地上用两只手去捂。
蛐蛐跑了,明明又追上去。
一个同学读第2段。
用:换词比较法体会明明的动作。
(投影仪显示句子)
1.明明轻轻地走过去,扒开草一看,好大的一只蛐蛐。
明明跑过去,扒开草一看,好大的一只蛐蛐。
2.他用手一捂,蛐蛐一跳,又钻进旁边的草丛里。
他用手一拍,蛐蛐一跳,又钻进旁边的草丛里。
读第一组句子,比较哪儿不一样?明明为什么不跑过去?(他怕吓跑蛐蛐)轻轻地走说明什么?(明明捉蛐蛐很有经验)
读第二组句子,比较不同之处,用手势比划什么叫捂?什么叫拍?(捂手心是空的。
拍手掌平着落地。
这样会把蛐蛐拍死。
)要学会准确地运用语言。
通过这些动词说明明明不光喜欢蛐蛐,而且很有经验,是个捉蛐蛐的能手。
再读第2段。
(一人读)轻轻地要读得轻,怎么也找不着要读出着急的心情。
明明费了这么大的劲捉蛐蛐,他捉到了吗?(没有)这时明明什么心情?(着急)越着急越想赶快捉住它。
就在明明一心一意捉蛐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明明怎么做的?
(三)一个同学读了3、4自然段。
(回答:小文喊明明赶快去上学。
)这么好的一只蛐蛐明明不想要了吗?(想要)他听到小文的喊声怎么想的?(这时他才想起该上学了。
)一人读第四自然段,请同学们划出明明的动作词语。
板书:走、拍、跑,看第三图,还应再加上一个课文里没有的动作词语:背起书包。
因为他捉蛐蛐时把书包放在地上了。
板书:背。
(写在跑的前面。
)这里我们把跑改成走行不行?(不行,快迟到了,必须要跑。
)这个跑字说明了明明不愿违反纪律,不愿迟到,他听从别人的劝告和提醒,有错就改,宁可不要蛐蛐也不能迟到。
一个同学读3、4自然段,要读出喊的语气。
(四)他们迟到了没有?齐读第5段。
(答:没有迟到)他们终于按时赶到了学校。
看图:明明跑得满头大汗,说明跑得急,跑得快。
用最快的速度跑到了学校,这进一步说明明明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自觉遵守纪律不迟到的好孩子)
一个同学读最后一句话,要读出高兴的语气。
问:明明为什么要对小文笑?(感谢小文的提醒)
老师小结:同学之间就是要互相帮助。
当有的同学忘了遵守纪律,管不住自己,做了错事的时候,我们要及时提醒他,这才是真正的友谊,才叫好朋友。
五、两人一组讨论:明明是好孩子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