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罗昔康贴片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
- 格式:pdf
- 大小:200.34 KB
- 文档页数:2
专利名称:含有吡罗昔康的骨架型贴剂以及局部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及其相关炎症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王长金,埃里克·Y·许,南希·王
申请号:CN201180031485.5
申请日:20110526
公开号:CN102970986A
公开日:
201303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用于局部(即,经皮)递送吡罗昔康的骨架型贴剂以及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疼痛及其相关炎症(尤其是由需要施用镇痛剂和/或抗炎药物(例如,吡罗昔康)的运动损伤或其他肌肉疼痛或损伤引起的疼痛和炎症)的方法。
申请人:艾毕赛斯公司
地址:日本大阪
国籍:JP
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96例急性腰扭伤治疗及体会发表时间:2013-03-01T15:15:34.32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7期供稿作者:张焰理1,2 傅晓燕3 江中潮1[导读] 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筋膜、肌肉、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多因突然遭受简洁暴力所致,俗称闪腰、岔气。
张焰理1,2 傅晓燕3 江中潮1(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0072)(2双流县籍田中心卫生院四川双流 610222;3双流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双流 610213)急性腰扭伤是指腰部筋膜、肌肉、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多因突然遭受简洁暴力所致,俗称闪腰、岔气。
临床呈现典型的腰痛,疼痛一般较剧烈,呈持续性,部位局限,伴有活动功能障碍为主症,属临床常见病。
患者常常表现很痛苦,笔者通过综合疗法力求最短时间内缓解病人的痛苦,在临床上通过9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并对此病有了较深刻的体会,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收集了本院2007年2月—2012年8月中医骨伤科门诊病例96例,其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1岁,平均47岁;病程最长10天,最短20分钟。
2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有明显腰部扭伤史,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腰肌紧张、僵硬、活动受限。
患者常以手撑腰部,借以防止因活动而发生更剧烈的疼痛,其疼痛可因活动、咳嗽、深呼吸而加剧。
可伴有下肢牵涉痛,甚者不能站立。
3 治疗方法3.1推拿治疗[1](1)磙揉法:急性腰扭伤患者俯卧位,尽量使肢体放松。
术者单手或双手在腰痛区采用由上而下磙揉。
再磙揉环跳、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等穴,反复2—5分钟,目的在于使痉挛的肌肉放松。
(2)点按痛点或区: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术者单手或双手拇指、鱼际或掌根在腰痛最痛点或区域点按揉,手法及力量先轻后重,反复2—5分钟。
(3)捏拿腰肌: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术者以两手拇指和其余四指对合用力,捏拿腰肌。
捏拿方向与肌腹垂直,从腰1起至臀肌。
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治疗骨关节炎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王志义;李明全;张伟滨;郭艾;段婷;伍沪生;周乙雄;扈文海;李兴福;王吉波;邹和建【期刊名称】《中国新药杂志》【年(卷),期】2006(15)11【摘要】目的:观察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单盲、阳性药(双氯芬酸乳胶)平行对照.2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吡罗昔康贴片组116例,双氯芬酸乳胶组114例.吡罗昔康贴片2日一贴,贴于患处,双氯芬酸乳胶涂于患处,tid,连续使用14 d.主要疗效指标为靶部位休息痛和活动痛VAS评分.次要疗效指标为疗效的综合评价,患者对疗效的总体评价,药物起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肿胀和压痛评分变化.安全性指标为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和用药部位皮肤的刺激性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FAS人群)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休息痛VAS评分分别下降了2.43和1.14分(P<0.05).两组活动痛VAS评分分别下降了3.41和1.99分(P<0.05).疗效综合评价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1.55%和51.75%(P<0.05).患者对疗效的综合评价两组分别为92.24%和77.88%(P<0.05).两组首次给药后疼痛缓解率、压痛评分和肿胀评分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两组疼痛消失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安全性指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P分析结果和FAS结果一致.结论:吡罗昔康贴片治疗骨关节炎在多项疗效指标结果优于双氯芬酸乳胶剂,安全性与双氯芬酸乳胶剂相似.【总页数】4页(P899-902)【作者】王志义;李明全;张伟滨;郭艾;段婷;伍沪生;周乙雄;扈文海;李兴福;王吉波;邹和建【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100050;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710032;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上海,20002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100050;积水潭医院,北京,100035;积水潭医院,北京,100035;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石家庄,05005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济南,25001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青岛,26600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9.4;R971.1【相关文献】1.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应用可乐定透皮控释贴片的临床研究 [J], 张慧敏;谢晋湘;黄建凤;石湘芸;葛洪;刘丽芳;吴海英2.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 [J], 杨莉;赵志刚3.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J], 郭军华;黄烽;张江林;朱剑4.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治疗慢性胸背部疼痛的临床研究 [J], 李文;林荣汉;冯杰荣;梁明鉴5.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治疗膝骨关节炎(OA)的疗效和安全性 [J], 姚武辉;王爱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针刺结合推拿康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刺结合推拿康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50例因急性腰扭伤就诊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服用西药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用针刺结合推拿康复疗法相结合治疗,3日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结果:治疗1次后,观察组治愈率为80%,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的20%,40%有较大差异;治疗3次后,观察起效快,无不良反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电针;推拿康复疗法;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3-0323-01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观察50例患者均来自针灸康复科门诊,均有腰部扭伤史,因急性腰疼就诊,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急性腰扭伤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排除: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及骨质增生、泌尿系疾病等原因导致腰疼者。
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者。
精神障碍者。
晕针及拒绝接受针灸治疗者。
其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的为20岁,最大的为65岁;脑力工作者有15例,体力工作者有35例;中度疼痛为30例,重度疼痛为2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表现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每日1次,每次7.5mg,饭后服用。
观察组用电针结合推拿康复治疗。
取穴:人中、后溪、腰痛穴、太溪。
操作:患者取仰卧位,75%酒精消毒后,针刺水沟取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以患者感觉鼻部酸麻胀感为宜;针刺腰眼穴,向掌心方向斜刺,提插捻转后使患者有酸胀感;后溪穴直刺患者有局部酸胀感或整个手掌部放散。
每日一次,每次30min; 膀胱经两侧拔罐拔15min。
按摩康复疗法:患者俯卧位,按摩患者腰椎两侧,重点按摩疼痛点,按摩完,让患者做上半身俯卧位,在做中频24min。
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111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用腰椎前屈和后伸的受限来区分急性腰扭伤的病因是肌性的还是骨性的。
方法用关节矫正手法和肌肉按摩手法分组治疗。
结果一个疗程的治疗A组有效率达982%,B组有效率达909%。
结论前屈受限是肌性的,后伸受限是骨性的,而临床治疗则需肌和骨并重。
【关键词】肌性腰扭伤;骨性腰扭伤1 一般资料111例急性腰扭伤按活动受限角度分为两组,A组为关节矫正手法组,56例,男15例,女41例,其中有孕妇2例;年龄21~77岁,平均年龄413岁,均为后伸受限;B组为肌肉按摩手法组,55例,男36例,女19例,年龄31~62岁,平均年龄48岁,均为前屈受限。
所有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屈伸,少数患者伴随腿痛;肌力和神经反射正常;X线平片表现为腰椎曲度异常、关节间隙不对称、棘突旋转或骨质增生;39例既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
2 治疗方法A组1触诊腰椎棘突的尖端,感觉异常时有“凸起感”和“尖锐感”,即为病变椎体。
2 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头下垫枕头使脊椎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下腿伸直脚在床外,上腿屈曲膝盖在床外,医生用大腿前侧固定顶住患者的膝盖使之屈髋屈膝,用一手在同侧固定患者的两个手臂,通过固定患者的两个手臂达到控制患者躯体的目的,另一手的豆壮骨作为接触点压在所需的棘调整椎体的棘突上,利用身体下压的力量顺关节面发力,听到“咔”的响声,动作完成。
一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B组做肌肉松解按摩手法,一次30 min,一日一次,五次为一疗程。
3 治疗结果评定标准:痊愈:腰腿痛症状消失,运动正常,能参加正常工作。
有效:腰腿痛症状减轻,活动受限范围缩小,生活能自理。
无效:治疗两个疗程,症状同治疗前相比无改善,加重:病症较治疗前加重。
结果:治疗一疗程A组56例,痊愈55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982%;B组55例,痊愈29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有效率909%,治疗两个疗程后痊愈。
针刺腰痛穴加外敷吡罗昔康治疗急性腰扭伤
张攀;黄俊卿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14(000)022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腰痛穴加外服吡罗昔康贴片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急性腰扭伤患者66例,均采用针刺腰痛穴法治疗。
针刺治疗后疼痛局部给予外敷吡罗昔康贴片3天。
结果临床治愈52例,显效1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
结论针刺腰痛穴加外敷吡罗昔康贴片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72-73)
【作者】张攀;黄俊卿
【作者单位】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08;河南省中医院整脊骨病科,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针刺加追风膏外敷治疗30例急性腰扭伤 [J], 邬永林;乌日娜
2.针刺腰痛穴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扭伤56例疗效观察 [J], 林达
3.针刺奇穴腰痛穴配合腰部活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体会 [J], 张晓宇
4.针刺腰痛穴、后溪穴加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附218例报告) [J], 拓有亮;李杨;李华
5.针刺“腰痛穴”加耳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J], 孙秋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手法治疗急性扭伤160例报告发表时间:2012-11-13T13:58:09.07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5期供稿作者:官陶基[导读] 通过对1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手法治疗的临床观察,一般治疗1-3次后患者感觉正常,腰部活动自如,本组病例皆愈合官陶基(云南省巍山县大仓中心卫生院外科云南巍山672401)【中图分类号】R2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5-0260-02 【摘要】急性腰妞伤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急性腰扭伤者因疼痛而使身体倾斜,弯腰屈背,坐立不安,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如治疗不足或失治,今较为慢性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状,久治难愈。
笔者采用手法牵拉,手法端提,手法按压等治疗,使受伤的腰部肌肉,韧带、小关节在短的时间内得以复位,手法治疗时间短,见效快,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手法治疗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历共160例,男110例,女性50例,年龄12—20岁者18例,占11.2%,20—40岁者60例,占37.5%,40—60岁者78例,占48.8%,60岁以上者4例,占2.5%。
1.2扭伤原因:跌、扑、闪、挫、转身、弯腰、用力不平衡等均可为扭伤原因。
1.3病程:最短半小时,最长三天,患者感觉疼痛即来医院治疗。
2 手法治疗 2.1手法牵拉治疗:让患者俯卧于床上,双手紧握床头,术者双手抓住患者双下肢踝关节,用力向后牵拉,在牵拉的同时猛然向上端提抖动,持续2-3次,听到“咔嚓”声后松手。
2.2按压推拿治疗:先用右手对患者腰部的棘突,腰肌从上至下,从中间到两边,进行数次推拿,再用左手分别拖住患者左右膝关节往上抬,同时右手掌握住患者腰部疼痛部位向下按压,术者在左右手保持相反方向用力,隔天治疗一次。
3 治疗结果通过对1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手法治疗的临床观察,一般治疗1-3次后患者感觉正常,腰部活动自如,本组病例皆愈合。
吡罗昔康贴片使用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吡罗昔康贴片使用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吡罗昔康贴片商品名称:特乐思特英文名称:PiroxicamPatches【成份】吡罗昔康【性状】本品为棕色椭圆形的聚亚氨酯贴片。
本品一面为透明的长方形聚酯膜,一面为褐色的、椭圆形、有粘性的聚亚氨酯膜。
【适应症】用于缓解骨关节炎、腱鞘炎、肌痛、骨关节痛、外伤后及骨折愈合后引起的疼痛。
【规格】每贴6.8cm×5.2cm,含吡罗昔康48mg。
【用法用量】将本品贴敷于患处,每2天1贴。
在洗澡、淋浴或出汗时,每天1贴。
使用时请清洁并干燥患处。
将贴片的背面揭开,轻轻按压于患处。
确保敷平贴片的边缘。
【不良反应】偶见皮肤局部瘙痒、发红、皮疹、湿疹、皮炎、接触性皮炎、红斑。
罕见光敏性。
如果以上症状程度严重,应停止使用。
【禁忌】1、对本品或其它吡罗昔康制剂过敏者禁用。
2、患有或曾经发生过阿司匹林敏感性哮喘的患者禁用。
3、服用阿司匹林或其它NSAIDs后引起荨麻疹、鼻炎和血管性水肿的患者禁用。
4、年龄在14岁以下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本品主要用于对症治疗,不能用于基础治疗。
2、在皮肤感染后使用本品时,应同时使用适当的抗生素或抗真菌药,在仔细的临床监测下谨慎使用。
3、慢性疾病(退行性关节炎等)患者应考虑进行药物治疗以外的其它疗法,在仔细的临床监测下谨慎使用。
4、本品不能用于破损皮肤、眼睛周围及粘膜。
5、本品不要用作包扎用品。
6、当用于不良表皮时局部可能产生短暂的刺激作用,请予注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确立,不推荐使用。
【儿童用药】儿童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确立,不推荐儿童使用。
【老年用药】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时应进行特别的护理,应从最低有效剂量起慎用本品。
【药物相互作用】未见吡罗昔康贴片与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的报道。
【药物过量】肾病综合症患者长期或过量使用本品的全身不良反应为恶心、腹部不适、呼吸困难、肾功能衰竭及急性间质性肾炎。
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治疗慢性胸背部疼痛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究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治疗慢性胸背部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100例慢性胸背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50例。
A组采用吡罗昔康贴片治疗。
B组采用美洛昔康分散片口服治疗。
以视觉模拟评分(V AS)评定治疗效果,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疼痛程度变化。
结果治疗后不同时段A组V 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药物起效时间和疼痛消失时间均早于B组(P<0.05)。
A组有效率为92%,显效率为74%,明显高于B组的76%、44%(P<0.05)。
结论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治疗慢性胸背部疼痛,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安全性好,临床可推广使用。
关键词吡罗昔康;控释贴片;软组织损害;无菌性炎症;慢性胸背部疼痛慢性胸背部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疼痛程度变异很大,从轻度的酸痛到重度疼痛,同时少数患者伴随有胸闷、呼吸时或转体时症状加重等现象。
患者因胸背部疼痛多次就医,浪费大量金钱和时间,同时患者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者并发抑郁,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目前临床上对慢性胸背部疼痛的诊断主要包括“肋间神经痛”、“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1]。
口服非甾體抗炎药(NSAIDs)是控制此类疾病疼痛现象的首选药物,但慢性胸背部疼痛的患者由于长期或大剂量服用该类药物,常导致胃肠道功能受损,引起胃溃疡甚至导致胃穿孔及出血等严重的胃肠道并发症。
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上市近20年来,已经成为韩国骨关节炎、软组织损害所致的急性和慢性疼痛等首选的外用剂型。
为进一步了解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治疗胸背部软组织损害所致胸背部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胸背部疼痛患者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年龄18~72岁,男女均可;②确诊为胸背部疼痛患者,发作时间>1个月;或多次发作;③休息痛或活动(呼吸时)痛V AS 评分≥3分。
葛根可引药直达脾胃,鼓舞胃气,与重楼合用可降泻,以炙甘草调和诸药,共奏理气止痛、温中化瘀之功效。
联合中药贴敷治疗可辩证取穴,黄芪健中汤具有和胃止痛、温中健脾的良好功效,以姜汁调配可增强祛寒之力,同时交替取穴,可使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直达经脉,调节阴经经气。
在上述基础上辩证加减治疗能够结合患者的实际病况提高临床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增强疗效。
本研究中,治疗前组间疼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0),且两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证实观察组疼痛改善效果更加显著。
分析可知,胃经与脾络等重要腑脏器官相连,通过穴位贴敷可调控机体的正常运行,加快血运,增强血液循坏,促使肠胃蠕动,达到健胃消食、行气止痛的治疗目的。
潘东洪等[10]对100例胃脘痛患者研究后发现,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患者的有效率为96.0%,高于常规西医治疗患者的88.0%,且前者治疗后疼痛程度改善效果更加明显,证实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脘痛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疼痛感,还可发挥强壮真元、温通督脉、调节腑脏、温通气血、健脾镇痛的良好效用,疗效卓越,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给予胃脘痛患者常规西医联合中药汤剂、穴位贴敷治疗可在常规抑酸、抗感染的基础上,通过中药内服和外治双管齐下,调节气血,升清降浊,健脾和胃,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感,提升预后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1]黄雨晴,叶松.叶松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肝气犯胃型胃脘痛的临证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7,39(3):23-25.[2]甘晓冬,熊芳,丁福荣.消化性溃疡出血治疗中质子泵抑制剂不同给药剂量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9,25(18):69-70.[3]邓登华.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证型胃痛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6,6(5):78-81.[4]张能斌,陈侃.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胃炎胃溃疡的疗效[J].当代医学,2019,25(17):30-32.[5]杨小丽,徐春霞,付丽,等.中药联合西药治疗不同中医证型胃脘痛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7,38(1):41-42.[6]上海第一医学院《实用内科学》委员会.实用内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3.[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5.[8]陈杰,吴晓英,战颖,等.中文版成人疼痛行为量表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6,22(1):28-33.[9]畅彬如,雷春丽,马红学.中医药治疗胃脘痛临床经验[J].中国民间疗法,2019,27(6):95-96.[10]潘东洪,陈柘芸,吕艳,等.穴位贴敷联合温经姜疗治疗100例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5,26(9):2196-2197.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0.12.014--论著--肌内效贴布结合手法复位联合超短波对急性腰扭伤患者疼痛的缓解作用分析付洋1,姜维2,陈旭1(1.辽阳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科研所,辽宁辽阳111000;2.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辽阳111000)摘要:目的研究并总结肌内效贴布以及手法复位结合超短波的方式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吡罗昔康贴片联合小针刀松解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452例报告唐茶娣;姒学东【期刊名称】《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18)003【摘要】我科自2010年3月至201 1年7月采用吡罗昔康贴片联合小针刀松解疗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4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男性247例,女性205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5岁,平均32.6岁;病程1天~3年.症状以单侧腰痛267例,双侧腰痛185例,腰痛伴晨僵、直立起坐困难163例,伴一侧臀部连及大腿放射痛286例,一侧臀部连及大腿小腿放射痛12例,双侧臀部连及大腿放射痛21例,双侧臀部痛连及小腿放射痛2例;一侧腰痛伴同侧小腹拘急牵拉痛34例,双侧腰痛伴小腹拘急牵拉痛13例;腰痛伴腹痛腹泻2例;腰痛伴胃痛6例;腰痛伴月经不调、痛经36例.入选标准:(1)有外伤或久坐久站史,青壮年多见;(2)腰部一侧或两侧慢性疼痛,晨起或弯腰时疼痛加重,活动转侧不利,部分患者伴同侧腹股沟部拘急不适感,有的可放射至同侧膝关节以上,少部分病例疼痛可放射至同侧小腿后侧;(3)腰三横突尖部压痛明显,局部肌紧张,部分患者于腰三横突尖端可触及粘连增厚的结节,于臀中肌及臀大肌交接处可触及隆起的条索状物并有明显压痛;(4)CT或MRI检查无明显异常.【总页数】1页(P192)【作者】唐茶娣;姒学东【作者单位】绍兴市中医院腰腿痛专科,绍兴312000;绍兴市中医院腰腿痛专科,绍兴312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吡罗昔康贴片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 [J], 宋永达;郭阳2.外伤源性肩胛上神经卡压术后联合吡罗昔康贴片治疗体会 [J], 宋鹏3.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吡罗昔康贴片治疗膝骨关节炎98例疗效观察 [J], 张玉玲;吕明4.吡罗昔康透皮控释贴片治疗慢性胸背部疼痛的临床研究 [J], 李文;林荣汉;冯杰荣;梁明鉴5.小针刀松解配合手法整复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68例 [J], 罗书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点刺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60例摘要目的:明确诊断急性腰扭伤,验证点刺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点刺配合手法对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治愈56例(93.33%);有效4例(6.67%);无效0例。
有效率为100%。
结论:点刺配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操作简单、起效迅速、治愈率高。
关键词点刺手法人中穴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的治疗采用推拿、针灸、理疗、中药内服等方法,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肌痉挛与腰部疼痛症状,恢复腰部功能,治疗上为非手术疗法。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
本病发作突然,常有劇烈腰部疼痛,腰部活动障碍而对患者的生活、工作构成影响。
急性腰扭伤为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引起软组织受损所致。
本病发生突然,有明显的腰部扭伤史,严重者在受伤当时腰部有撕裂感和响声。
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呈持续性剧痛,次日可因局部出血、肿胀、腰痛更为严重;也有的只是轻微扭转一下腰部,当时并无明显痛感,但休息后次日感到腰部疼痛。
腰部活动受限,不能挺直,俯、仰、扭转感困难、咳嗽、喷嚏、大小便时可使疼痛加剧。
站立时往往用手扶住腰部,坐位时用双手撑于椅子,以减轻疼痛。
2008年6月~2010年9月采用针刺人中配合两步十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60例,疗效显著。
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21~48岁,患者病程1周之内45例,2周之内12例,2周以上3例。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②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③有腰肌和(或)臀肌痉挛,大多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有不同程度之改变。
排除标准:①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同时伴有腰椎滑脱、脊柱病变、骶髂关节或髋关节、外周血管病变疾病的患者;②有免疫性疾病或其他急、慢性感染病,应用糖皮质激素类等药物可能影响结果判定者;③治疗中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