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蛋白纤维改性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170.45 KB
- 文档页数:3
蚕丝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蚕丝蛋白是一种十分特殊的蛋白质,它拥有非常优秀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蚕丝蛋白是由蚕的体液中分泌出来的,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才变成我们所熟知的蚕丝。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蚕丝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蚕丝蛋白的结构蚕丝蛋白是由多种蛋白质混合而成的蛋白质复合体,其主要成分是丝素蛋白。
丝素蛋白的分子量非常大,一般达到200多千道尔顿。
具体的结构上,它主要是由多种氨基酸序列组成,其中赖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非常高。
蚕丝蛋白内部还含有许多结构成分,例如各种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
丝素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是β-折叠和α-螺旋。
这些二级结构在整个蛋白质中分布不均,部分区域形成β-折叠,而另一些区域则形成α-螺旋。
值得注意的是,蚕丝蛋白还含有大量的非晶质结构,即其内部有大量未结晶的氨基酸序列。
这些未结晶的氨基酸序列的存在哈多重要的意义,它们可以增加蚕丝蛋白的柔软性和延展性,从而使蚕丝具有更好的牢固性和亲肤性。
二、蚕丝蛋白的功能蚕丝蛋白的功能非常复杂,它在各种环境下都有着非常好的表现。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蚕丝蛋白的功能。
1. 物理性质蚕丝蛋白的物理性质非常重要,它有着非常好的拉伸和抗压能力。
在人体上,蚕丝蛋白可以用于修复创伤,如人工角膜、皮肤移植等。
因为蚕丝蛋白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体内稳定性,不会产生毒性或者过敏反应。
同时,蚕丝蛋白的材料韧性也很强,在各种环境下都可以保持很好的长期稳定性,这使得蚕丝蛋白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航空航天、体育用品、医学等各个领域。
2. 生物医学应用蚕丝蛋白还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例如,可将蚕丝蛋白进行定制化处理,使其能够用于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
借助特殊的化学方法,蚕丝蛋白可以被转化为片状或者纤维,作为组织修复材料使用。
蚕丝蛋白的血管内种植也可以帮助患者解决心血管问题。
在肿瘤治疗方面,蚕丝蛋白的应用也有不错的前景。
由于蚕丝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被患者的身体所接受,因此可以被充分地利用于肿瘤治疗。
新型生物质纤维蛋白质纤维的现状与发展趋势Suchow university【前言】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及合成高分子材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基于天然高分子可降解材料的研究、开发及产业化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蛋白质纤维已成为高分子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
所谓蛋白质纤维是指基本组成物质为蛋白质的一类纤维,具体来说分为天然蛋白质纤维如动物毛和蚕丝,再生蛋白质纤维包括再生动物蛋白纤维、再生植物蛋白纤维等。
【关键词】:天然蛋白质纤维;再生蛋白质纤维;现状;发展趋势一、天然蛋白质纤维1、羊毛天然蛋白质纤维中应用广泛的是动物毛,其中羊毛应用最为广泛。
羊毛纤维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也是人类较早用于制作纺织品的一种原材料。
人类大约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即新石器时代,就已把羊毛纤维用作纺织材料了[1] 羊毛特有的化学组分与结构形态决定了其许多优良性能如吸湿性优良、光泽柔和、悬垂性好、穿着舒适、而寸磨性好、不易玷污、保暖性好、手感丰满、富有弹性、抗皱性好等,是高档的纺织品原材料。
羊毛的这些性能使得其产品具有质地丰厚、手感丰满、弹性好、光泽自然的特殊风格。
此外,由羊毛制得的产品对人体友好,并且可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这些均是合成纤维无法比拟的。
现阶段,除了人们常见的羊毛织物,如羊毛衣、羊毛围巾等,羊毛纤维已经逐渐渗入到其他各个领域中。
用于褥疮预防和护理的医用羊皮最近被成功地开发并投放使用。
褥疮是因年织物成形技术综述老、体弱、长期卧床、瘫痪以及不能自动翻身时患者身体局部长期受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加上摩擦和潮湿而形成的溃疡。
褥疮一旦发生不仅病人极端痛苦, 而且如受感染会造成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羊皮上的羊毛密度高,柔软性好,具有独特的韧性和弹性回复能力。
羊毛的摩擦系数小.毛纤维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和变形,因此,羊毛纤维可提供柔软、光滑的界面从而减少患者的皮肤张力和皮下组织的剪切力。
作这种医用羊皮置于病人与床褥之间,毛丛接触皮肤起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小摩擦、增加吸湿能力等作用⑵。
医用蚕丝蛋白材料产业链上游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随着医用材料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医用蚕丝蛋白材料作为一种生物可降解材料,备受关注。
蚕丝蛋白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赵林;谢艳招;郑贻德;蔡聪育;肖华山【摘要】简要介绍了丝胶及丝素的结构、性能、提取工艺以及蚕丝蛋白的生物学特性.重点阐述了蚕丝蛋白在化妆品领域的研究现状.从防晒、保湿、美白祛斑、延缓衰老、遮瑕、护发及表面活性等多个角度介绍了蚕丝蛋白在化妆品中发挥的不同功能,并对蚕丝蛋白系列化妆品的开发等进行了展望.%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he silk sericin and silk fibroin, as well a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ilk protein were briefed. Progress in research work with respect to application of silk protein in cosmetics was focused. Various functions of silk protein in cosmetics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sunscreen, moisturizing, whitening and de - scaring, senility delaying, flaw shielding, hair care and surface activity were introduced. Outlooks about future development with respect to series cosmetics containing silk protein were prospected.【期刊名称】《日用化学工业》【年(卷),期】2012(042)006【总页数】5页(P452-456)【关键词】化妆品;蚕丝蛋白;功效【作者】赵林;谢艳招;郑贻德;蔡聪育;肖华山【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系,福建泉州 362332;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系,福建泉州 362332;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系,福建泉州 362332;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系,福建泉州 362332;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系,福建泉州 3623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658千百年来蚕丝主要用于服饰用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但到了20世纪20年代末,蚕丝业第一次出现了全球性生产过剩。
蚕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蚕丝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蚕丝蛋白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高弹性的蛋白质纤维,由蚕茧中的丝蛋白构成。
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纺织业、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
了解蚕丝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对于进一步开发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蚕丝蛋白的结构是其功能的基础。
蚕丝蛋白的主要结构由多肽链组成,每个多肽链由多个互相连接的氨基酸残基组成。
蚕丝蛋白中最常见的氨基酸残基是丝氨酸和甘氨酸,它们按照一定的序列排列以形成蛋白质纤维。
蚕丝蛋白纤维中的β-折叠结构使其具有高度有序的空间排列,从而赋予其强韧的力学性能和高度可延展性。
蚕丝蛋白的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功能。
首先,蚕丝蛋白具有出色的机械性能。
其高强度和高弹性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纺织材料,可用于制作高品质的衣物和织物。
此外,蚕丝蛋白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够在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例如,蚕丝蛋白在组织工程中可以被用作支架材料,帮助损伤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此外,蚕丝蛋白还具有优异的保湿性能和光学特性,使其成为化妆品和光学材料的理想选择。
对蚕丝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提高其应用的效率和性能。
首先,通过分析蚕丝蛋白结构中的不同区域和关键残基,可以确定其功能特性的来源和变异。
例如,研究发现蚕丝蛋白中某些氨基酸残基的替代或突变可以改变其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这些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可以为蚕丝蛋白的改性和优化提供指导,以满足特定应用的需求。
其次,深入了解蚕丝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还可以促进其应用范围的拓展。
例如,通过进一步研究蚕丝蛋白的纳米级结构和表面性质,可以开发出更多的高级功能材料,如智能材料、可控释放系统和生物传感器。
此外,蚕丝蛋白与其他纤维蛋白如胶原蛋白的相互作用也值得深入研究,以发掘其更广泛的应用潜力。
综上所述,蚕丝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对于进一步开发其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蚕丝蛋白的结构特征和相关的功能特性,可以优化其性能,从而推动其在纺织、医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应用。
脱胶对蚕丝纤维及再生蚕丝蛋白材料性能的影响作者:夏震然李万鑫卢神州瞿静来源:《丝绸》2022年第11期摘要:脫胶对蚕丝蛋白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再生蚕丝蛋白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本文分别采用碳酸钠、苹果酸及木瓜蛋白酶对家蚕生丝脱胶,分析脱胶程度及脱胶工艺对蚕丝蛋白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规律,探索不同脱胶工艺获得的再生丝素膜的细胞相容性。
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对生丝的脱胶率明显高于碳酸钠和苹果酸,脱胶后的蚕丝蛋白结构更加规整,结晶度和热稳定性提高;并且,经木瓜蛋白酶脱胶后制备的再生丝素膜能支持L929细胞的黏附和增殖,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经碳酸钠和苹果酸脱胶后的再生丝素膜,细胞相容性更好。
关键词:蚕丝;脱胶;结晶度;热稳定性;再生蚕丝蛋白材料;细胞相容性中图分类号: TS143.3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7003(2022)11-0047-07引用页码: 111107DOI: 10.3969/j.issn.1001-7003.2022.11.007(篇序)蚕丝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且易于功能化改性。
由蚕丝蛋白制备的各类材料,包括水凝胶、多孔支架、纳米纤维、纳微米球、气凝胶等,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柔性装置和传感器等领域[1-3]。
蚕丝蛋白是家蚕分泌的一种天然高分子纤维蛋白,主要由丝素蛋白和丝胶蛋白组成。
丝素蛋白是疏水性纤维蛋白,具有半晶体结构,提供生丝的硬度和强度。
丝胶蛋白是无定形蛋白,它可作为黏结剂来维持纤维和蚕茧的结构完整性[4]。
然而,丝胶蛋白的生物相容性研究目前仍存在争议。
前期研究表明,含有丝胶蛋白的蚕丝作为手术缝合线会引起炎症反应[5];也有研究表明,丝胶蛋白的炎症反应是由于丝胶与丝素共存引起的[6];近期有研究表明,通过CD4+T细胞的激活、脾细胞的凋亡和抗原特异性抗体的分泌可证明丝胶能够诱导轻度免疫应答,相比之下丝素蛋白具有低免疫原性和抗炎特性[7]。
具有低免疫原性和高生物相容性的材料是临床应用的良好候选材料。
蚕丝蛋白组装与性能优化研究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材料科学的发展,蚕丝蛋白已经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生物材料。
作为一种高分子蛋白质,蚕丝蛋白不仅可以应用于纺织和医学领域,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为了实现蚕丝蛋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需要对其组装和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优化。
本文就蚕丝蛋白组装与性能优化进行探讨。
一、蚕丝蛋白组装研究蚕丝蛋白的组装是其性能实现的关键。
对蚕丝蛋白溶液进行调节和加工,可以控制其组装方式、形态和结构,从而实现对其力学、光学和热学性能的优化。
目前,蚕丝蛋白组装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基于物理方法的组装,如自组装、模板法组装、挤压法组装等;二是基于化学方法的组装,如酸碱调节法、表面改性法、生物矿化法等。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应用情况进行选择。
1. 基于物理方法的蚕丝蛋白组装自组装是将蚕丝蛋白分子分散于适当的溶剂中,通过自身的作用力进行组装。
自组装可以控制蚕丝蛋白的形态和结构,但是其组装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
模板法组装是将蚕丝蛋白分子置于一定形状的模板表面,通过溶剂蒸发或冷冻干燥等方法使其自组装成规则的结构。
模板法组装可以控制蚕丝蛋白的形态和结构,但是亦有一定局限性。
挤压法组装是将蚕丝蛋白溶液挤压入微孔或流道中,利用流体力学效应进行组装。
挤压法组装可以控制蚕丝蛋白的形态和结构,并且组装速度较快。
但是其需要特殊的载体和设备,成本较高。
2. 基于化学方法的蚕丝蛋白组装酸碱调节法是利用酸碱性能的差异控制蚕丝蛋白的组装。
酸性条件下,蚕丝蛋白分子呈现线性排列;碱性条件下,蚕丝蛋白分子膨胀成球形。
表面改性法是通过改变蚕丝蛋白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控制其自组装。
生物矿化法则是将蚕丝蛋白与一定的矿物质溶液混合,利用矿物质晶核诱导蚕丝蛋白的组装,并形成一定的纳米结构。
二、蚕丝蛋白性能优化研究蚕丝蛋白性能优化主要是指增强其机械性能、光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等方面的能力。
由于蚕丝蛋白的天然特性,其机械性能和光学性能相对较好,但是热学性能较差。
蚕丝丝素蛋白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研究进展徐亚梅;李明忠【摘要】Silk fibroin has good biocompatibility. However, being used as tissue engineering scaffold, one of the key factor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ich is the biodegradation rate of the silk fibroin should match the formation speed of a new tissue. 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biodegradation properties of silk fibroin biomaterials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fluence factors of materials degradation performance include material form, structure, mechanical and physiology environment of the implant point, etc. The detailed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degradation behavior influenced by these parameters will be the research emphasis in the future.%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其用于制备组织工程支架等生物材料时,制成的材料还需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其降解速率与组织新生的速率相匹配.近年来国内外对丝素蛋白材料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进展表明,影响材料降解性能的因素包括材料的形态、结构、植入点的机械和生理环境等.这些参数影响降解行为的具体过程和机理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期刊名称】《丝绸》【年(卷),期】2011(048)005【总页数】4页(P19-22)【关键词】蚕丝;丝素;生物材料;降解【作者】徐亚梅;李明忠【作者单位】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现代丝绸国家工程实验室,江苏苏州 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5149生物医用材料是用于对生物体进行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其病损组织及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新型高技术材料[1]。
蚕丝蛋白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蚕丝蛋白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在中国古代就已经被用来制作丝绸,而如今,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发现了蚕丝蛋白在医学上的潜在价值,成为了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蚕丝蛋白的特性、生产方式以及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蚕丝蛋白的特性蚕丝蛋白是一种高分子量的纤维蛋白质,具有优异的生物活性,且其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与人体的胶原蛋白极其类似。
蚕丝蛋白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甘氨酸(Gly)、丝氨酸(Ser)、谷氨酸(Glu)和赖氨酸(Lys)等氨基酸含量较高。
此外,蚕丝蛋白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低毒性,有助于减轻人体的免疫反应,因此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
二、蚕丝蛋白的生产方式蚕丝蛋白是由蚕蛹发育过程中分泌的唾液腺分泌物制成,因此其获取过程需要从蚕卵孵化开始,经历多个步骤才能制得。
一般而言,生产过程可以分为蚕丝成长、取丝、净丝以及加工等阶段。
取丝的过程是将取得的蚕茧浸泡在溶液中,利用溶剂煮沸来使其蛋白质发生部分水解,形成溶液,这个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可通过离心等方法将其分离,得到纯化的蚕丝蛋白。
三、蚕丝蛋白在医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蚕丝蛋白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比较重要的应用领域包括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皮肤修复、生物传感器等方面。
1、组织工程方面在组织工程中,蚕丝蛋白可以作为生物材料用于支持和促进细胞生长,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有学者报道了他们首次使用蚕丝蛋白纤维支撑生长皮肤组织的实验现象。
此外,许多研究者利用蚕丝蛋白制成的支架、纳米纤维膜可以作为细胞准直和生物反应器使用。
2、药物缓释方面除了用于组织工程之外,蚕丝蛋白还可以被用来制备药物缓释微球。
将药物浸泡在蚕丝蛋白溶液中,制备成微粒,然后将其固定在某些载体上,如凝胶、树脂、微孔聚合物等,可以制成延长药物释放时间的微球,并可用于肝癌、肿瘤等药物缓释领域。
蚕丝蛋白纤维的体外消化模拟研究作者:魏子凯丁绍敏陆敏兴林海涛来源:《丝绸》2020年第08期摘要:为了了解蚕丝蛋白纤维在消化系统的消化分解作用后的变化情况,通过体外消化模拟实验,探究了蚕丝蛋白纤维在经过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消化分解作用后的形貌变化,并运用扫描电镜、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粒径分布检测方法,测定蚕丝蛋白纤维的形貌和长度变化。
结果表明:蚕丝蛋白纤维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消化分解作用后,整体外观呈纤维短棒状,表面较为平滑,两端不规则,粒径在0.5~100 μm呈对数正态分布。
关键词:蚕丝蛋白纤维;人工消化液;消化分解;形貌变化;粒径分布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s of silk protein fiber after digestion and decomposition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the in vitro digestion simulatio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to explore the morphology changes of silk protein fiber after digestion and decomposition through artificial gastric juice and artificial intestinal juice, and the morphology and length changes of silk protein fiber were determined by the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DS-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dete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ilk protein fibers were short rod-like with smooth surface and irregular ends after digestion and decomposition by artificial gastric juice and artificial intestinal juice, and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resented logarithmic normal distribution, with the particle size of 0.5~100 μm.Key words: silk protein fiber; artificial digestive juice; digestion; morphology changes;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者对蚕丝结构及其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蚕丝已不仅是传统的纺织材料,还作为新型多功能材料受到众多学者的青睐,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1]。
蚕丝蛋白制备方法的研究蚕丝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军事、日常用品等领域,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可溶性、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
由于其独特的性质,蚕丝蛋白在各种应用中表现出较高的价值,但也受到了技术上的限制。
因此,研究蚕丝蛋白的制备方法是当前非常热门的研究课题,它不仅可以提高蚕丝蛋白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改善蚕丝蛋白的性能。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蚕丝蛋白制备方法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
蚕丝蛋白制备方法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1)原料准备;2)反应条件优化;3)蛋白比例控制。
1. 原料准备:蚕丝蛋白制备过程的第一步是原料准备,即蚕丝结晶体的提取。
根据不同的源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提取方法,如溶剂萃取、微波辐射、超声波处理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电离辐射、高压水流等,以提高蚕丝蛋白的提取效率。
2. 反应条件优化:蚕丝蛋白制备过程的第二步是反应条件优化,包括pH值、温度、时间、溶解度等参数。
这些参数对蚕丝蛋白的分解和提取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进行优化,以提高蛋白的提取率。
3. 蛋白比例控制:蚕丝蛋白制备过程的第三步是蛋白比例控制,即通过添加不同种类的蛋白分子,以调节蚕丝蛋白的分子量和结构,从而改善其物理性能和生物学性能。
除了上述三步外,研究者还从其他方面研究蚕丝蛋白制备方法,如碱性或酸性蛋白质折叠、蛋白质聚合物的制备、蛋白质纳米技术、蛋白质表面改性等,以改善蚕丝蛋白的性能。
从上述研究可知,蚕丝蛋白制备方法的研究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它需要研究者们在材料学、生物学、化学等多领域的知识相结合,以综合的手段改善蚕丝蛋白的性能。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蚕丝蛋白的制备方法将会取得更多的进展,使其在各种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