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某特钢有限公司年产190万吨钢铁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可行性实施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04 MB
- 文档页数:138
渣钢铁高效回收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8)1 项目简介 (8)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8)3 项目建设的意义 (9)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0)5 设计依据及原则 (11)5.1 设计依据 (11)6 设计范围 (11)7 工程概况 (11)7.1选矿工艺 (11)7.2总图运输 (13)7.3给排水 (13)7.4电力 (13)7.5土建 (13)7.6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 (13)第二章选矿工艺 (16)1 原料性质 (16)2 工程概况及生产实践 (17)2.1工程概况 (17)2.2 Ecofer渣钢铁高效回收系统简介 (18)2.3 乌克兰Ecofer渣钢铁高效回收系统应用情况 (20)3 原矿规模及供矿条件 (22)4 设计流程及指标 (22)4.1工艺流程 (22)4.2 设计指标 (23)5 工作制度 (24)6 主要设备 (24)第三章总图运输 (32)1 设计依据 (32)2 设计原则 (32)3 总平面布置 (32)3.1 场地概述 (32)3.2 平面及竖向布置 (32)3.3 场地排水 (33)第四章给排水 (34)1设计范围 (34)2 给水水量及水质要求 (34)2.1生活用水量 (34)2.2消防用水量 (34)2.3水质及水压 (34)3 给水水源 (34)4 给水系统 (35)4.1除尘给水系统 (35)4.2消防给水系统 (35)5 火器配置 (35)6 排水系统 (36)6.1选厂排水 (36)6.2厂区生活排水 (36)第五章电力 (37)1.设计内容 (37)2.供配电负荷 (37)2.1电压等级 (37)2.2 计算负荷 (37)2.3负荷等级 (37)3. 电源 (38)4. 供配电系统 (38)5.电缆敷设 (38)6.照明 (38)7.接地 (38)第六章土建工程 (39)1 工程概况 (39)2 建筑材料及施工条件 (39)3 结构设计 (39)3.1 设计依据 (39)3.2结构安全等级、使用年限及结构抗震等级 (40)3.3地基基础设计 (40)3.4主要构筑物结构设计 (40)4 需要说明的问题 (41)第七章环境保护 (42)1 环境保护设计依据和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42)1.1 设计依据 (42)1.2 污染物排放标准 (43)2 工程概述 (43)3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其污染控制措施 (43)3.1 废气 (43)3.2 废水 (44)3.3 固体废物 (44)3.4 噪声 (44)4场区绿化 (45)5 环境监测和环保管理机构 (45)第八章能源消耗及节能措施 (46)1 编制依据及原则 (46)2 节能措施 (46)第九章安全与工业卫生 (47)1 设计依据和执行的规范、标准 (47)1.1 设计目的及原则 (47)1.2国家、地方人民政府和行业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 (47)1.3设计执行的规范与标准 (48)2 工程概述 (49)3 建设地区存在的主要自然危害因素及主要防范措施 (49)3.1主要危险因素分析 (49)3. 2主要防范措施 (50)3.3厂区内通道、运输的劳动安全 (50)3.4建筑物的安全距离、采光、通风、日晒等情况 (50)4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及主要防范措施 (51)4.1 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51)4.2 安全防治措施 (51)5工业卫生检测及安全卫生管理 (53)第十章防火及消防 (54)1 设计依据和执行的主要规范及规定 (54)2 消防技术措施 (54)2.1 建筑消防 (54)2.2 电气消防 (55)2.3 消防给水和消防设备 (55)3 消防机构、设备和人员配置 (55)第十一章水土保持 (56)1设计依据及执行的技术规范、标准 (56)2 水土保持措施 (56)2.1选厂排水 (56)2.2厂区生活排水 (56)第十二章投资估算 (57)1编制依据 (57)2 工程总造价 (57)第十三章技术经济 (59)1 概述 (59)1.1 编制依据 (59)1.2 计算期 (59)2 费用与效益估算 (59)2.1 建设投资估算 (59)2.2 资金筹措 (60)2.3 项目总投资 (60)3 总成本费用 (60)4 销售收入和税金 (61)4.1 销售收入 (61)4.2 税金 (61)5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62)6 不确定性分析 (62)6.1 盈亏平衡点分析(达产年) (62)6.2 敏感性分析 (63)7 评价结论 (64)8 主要报表及指标 (64)附图:1 工艺流程图 2 总平面布置图第一章总论1 项目简介1.1 项目名称渣钢铁高效回收加工项目1.2 项目建设地理位置四川省某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西溪乡新营村某工业园区。
高炉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立项报告一、项目概述高炉渣指的是在高炉冶炼过程中生成的副产品,主要包括炉渣和废钢渣。
高炉渣具有高矿化度、高含铁量等特点,是一种潜力巨大的资源。
本项目旨在对高炉渣进行综合利用,开发出不同品种和规格的高炉渣制品,提高高炉渣的附加值,减少资源浪费。
二、项目背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高炉渣的产量不断增加,原始利用方式相对单一,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资源浪费也比较严重。
因此,进行高炉渣的综合利用成为迫切的需求。
三、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研发新的高炉渣制品,提高高炉渣的附加值,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具体目标如下:1.开发出高炉渣粉末状制品,用于建筑材料、水泥、道路铺设等领域;2.开发出高炉渣颗粒状制品,用于铁路路床、堆石等领域;3.开发出高炉渣复合制品,用于高速公路路基、隔音材料等领域。
四、项目内容1.市场调研:调研市场需求、竞争对手情况,分析市场容量和潜力。
2.技术研发:针对高炉渣制品研发所需的设计、试验等环节,进行技术研发和试验验证。
3.生产线建设:建设高炉渣制品生产线,包括设备采购、厂房改造等。
4.材料供应链建立:与相关供应商进行合作,确保高炉渣的供应充足。
5.市场推广:制定市场推广策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销售额。
五、项目投资估计1.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用于设备采购、厂房改造等。
2.流动资金投资:500万元,用于材料采购、人员招聘等。
3.总投资额:1500万元。
六、预期效益1.增加就业机会:项目实施后,可提供100个以上的就业机会。
2.增加收入:项目实施后,预计年收入可达1000万元以上。
3.减少环境污染:通过高炉渣综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丰富资源利用:高炉渣的综合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七、项目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需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推广。
2.技术风险:针对高炉渣制品的研发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需加强技术研发实力。
某钢铁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某钢铁公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的某钢铁公司计划在某地建设一座新的钢铁生产基地,以满足市场需求。
本环境影响报告旨在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为项目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环境保护对策。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地址:某地某县2. 项目规模:年产钢铁规模为XX万吨,包括XX万吨高炉生铁、XX万吨钢坯。
3. 建设时间:计划从XXXX年开始,分阶段进行,预计总工期为X年。
4. 建设内容:包括高炉、转炉、烧结机、燃气发电机组等生产设备,以及办公楼、库房、道路等附属设施。
三、环境影响评价1. 空气环境影响评价:钢铁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
本项目将采用先进的脱硫、脱硝、除尘技术,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标准,且在项目运营期间进行定期监测。
2. 水环境影响评价: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含有高浓度的悬浮物和有机物等。
本项目将采用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确保处理后的废水达标排放,且对废水进行定期监测,不对周边水源造成影响。
3. 噪声影响评价:钢铁生产中会产生噪声,对周边居民和动物有一定影响。
本项目将采取降噪措施,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4. 固体废物影响评价:钢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固体废物,包括矿渣、煤渣、灰渣等。
本项目将采取科学的固废处理措施,尽量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并对固体废物进行合理处理,确保不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
5.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策划区域属于非生态保护区,但仍存在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
项目建设期间将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不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
四、环境保护对策1. 采用先进技术:在项目建设中采用脱硫、脱硝、除尘等先进技术,确保排放达标。
2. 设施布局调整:优化布局,减少噪音、气体和废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 废水处理:对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确保达标排放,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4. 废气排放治理:配备脱硫、脱硝、除尘等设备,确保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达到国家标准。
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环境报告书2017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4月,依托2009年底建成投产的池州市贵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经贵池区政府招商引资,2010年4月由池州市贵航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与自然人林木平、林建等人共同出资设立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公司位于池州市贵池区前江工业园(省级开发区)是一家从事黑色金属冶炼、高强度钢筋、抗震钢筋轧制的民营钢铁企业,法人代表林木平,公司现有资产总额约61亿元,具备年产200万吨特钢的生产能力,主要生产设备为:2台180m2烧结机、2座1080m3高炉、2台120t转炉、2条600型全连轧轧钢生产线,拥有职工2000余人,其中管理人员158人,技术人员112人。
公司于2013年11月获得钢筋混凝土用热轧钢筋生产许可证,2014年3月通过质量,环境,安全和能源管理体系认证,2014年11月入围工信部符合《钢铁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三批)。
二、环境保护基本情况公司按照《GB/T24000-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要求,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编制了《环保制度汇编》。
公司专门成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公司环境管理的领导工作。
公司下设安全环保部,负责公司日常环境保护具体工作,配备专职环保管理员14人,负责公司的环保检查、环保监测、环保设施的运行监督和环境隐患整改督査等工作,以确保公司环保体系的有效运行。
各生产单位及职能部室完全按照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对生产作业进行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
(1)废气治理公司的生产设施主要有12m2竖炉两座,180m烧结机2台,1080m高炉两座,120吨转炉两座,600轧机生产线两条,以及配套的110KV变电站,煤气发电机组。
综合原料场主要污染物为粉尘,采用挡风墙、喷水等抑尘措施。
烧结厂主要污染物为烟、粉尘、SO2,烧结机头烟气采用电除尘脱硫装置去除烟尘和SO2,烧结机尾采用电除尘收尘,烧结的配料、破碎、筛分等环节产生的粉尘由布袋除尘器收尘。
安徽省贵航特钢有限公司年产190万吨钢铁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山东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二○一四年三月院长靳志刚总工刘传明项目负责人靳志刚参加工作人员靳志刚陈艳生童岩李金运王敬臣黄胜昌李宗华李学敏商华锋宋力崔冬梅魏伟王磊房启涛苑功云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承办单位概况 (2)1.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基本情况 (4)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5)1.5主要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6)1.6项目提出的目的及必要性 (7)1.7工作范围 (16)1.8设计特点 (17)1.9建厂条件 (21)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1)1.11结论 (33)第二章市场分析 (35)2.1市场分析 (36)2.2市场分析结论 (47)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48)第四章生产技术方案 (49)4.1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9)4.2电气及自动化技术方案 (62)4.3建筑结构技术方案 (62)4.4给排水与采暖、通风技术方案 (73)4.5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 (76)4.6消防 (82)4.7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85)4.8项目实施进度设想 (87)第五章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 (89)5.1厂区概况 (89)5.2总平面布置 (89)5.3竖向设计及场地雨水排除 (91)5.4厂区道路及交通运输 (92)5.5绿化设计 (92)5.6总图运输技术指标 (92)5.7土地综合利用分析 (93)第六章资源和能源耗用分析 (94)6.1原、燃材料 (94)6.2供电 (94)6.3供水 (95)6.4建设用地 (95)6.5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 (95)6.6节能计算及节能指标 (101)6.7能耗状况、能耗指标及对当地能源供应状况的影响分析 (105)6.8能源管理、计量与监控 (105)第七章环境保护 (108)7.1概述 (108)7.2设计依据及环境保护标准 (109)7.3本项目污染源分析 (109)7.4本项目中采取的治理措施 (110)7.5环保管理及监测机构 (113)7.6环保投资 (113)7.7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113)7.8结论及建议 (113)第八章拟建项目招标方案 (116)第九章投资估算 (118)9.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提高国防军工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技术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209年5月前言-(以下简称-)是我国特殊钢研制和生产重点骨干企业之一,是全国综合实力500强、科技100强企业之一。
现有职工7741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71余人,占职工总数的13.84%。
固定资产总值42亿元,公司具有年产钢95万吨,年生产特殊钢材87万吨的生产能力,有经国家首批批准建立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现承担着国家航天航空材料用量50%以上的研制任务,是我国国防军工产业配套材料最重要的生产和科研试制基地,-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导弹、第一艘潜艇和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国防工程提供了大批关键特殊钢新材料,包括“神舟五号”“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各种飞机、坦克、火箭、导弹等装备均采用了-生产的特殊钢新材料。
在国庆50周年大阅兵仪式上所展示的武器装备80%的特钢新材料是由-提供的。
随着我国国防军工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航天航空业的迅猛发展,-在国防军工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根据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对特殊材料需求的增加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拟在不增加新的产能的情况下,调整产品结构,配置新工艺、新设备、新设备,提高研制高档合金材料的水平,全面提升为国防军工服务能力,不仅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还具有更重要的社会效益。
建设项目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为国防军工服务能力为目标,不增加生产总量。
改造方案如下:(1)新建锻造车间淘汰原有老化的10MN精锻机,为适应高温合金中的GH4169、GH141、GH706、GH907等高强度品种的生产,应引进安装一台13MN精锻机;淘汰原有老化的20MN快锻机,引进安装一台25MN快锻机。
(2)为增强高强钢冶炼生产能力,使其工艺装备能力相匹配,引进安装一台12吨真空自耗炉。
(3)建设钛合金冶炼生产线,研制钛合金新产品。
本次技术改造工程不增加-产能的总量,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为国防军工服务能力为目标,健全生产国防军工需用材料的冶炼、加工、热处理手段,增加研制高档特殊钢合金材料的能力。
钢渣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心提示:钢渣处理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钢渣处理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钢渣处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钢渣处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钢渣处理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钢渣处理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钢渣处理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钢渣处理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钢渣处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提供国家发改委甲级资质专业编写:钢渣处理项目建议书钢渣处理项目申请报告钢渣处理项目环评报告钢渣处理项目商业计划书钢渣处理项目资金申请报告钢渣处理项目节能评估报告钢渣处理项目规划设计咨询钢渣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批地,融资,贷款,申请国家补助资金等【关键词】钢渣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交付方式】特快专递、E-mail【交付时间】2-3个工作日【报告格式】Word格式;PDF格式【报告价格】此报告为委托项目报告,具体价格根据具体的要求协商,欢迎进入公司网站,了解详情,工程师(高建先生)会给您满意的答复。
【报告说明】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上马、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为了结论的需要,往往还需要加上一些附件,如试验数据、论证材料、计算图表、附图等,以增强可行性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1总论1.1项目名称张店钢铁总厂钢渣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设计依据以张店钢铁总厂领导坚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生态化的绿色钢铁企业的理念为依据。
1.3 设计指导思想新设备立足于国产化,并充分利用我厂老区旧设备,达到优质、高效、节能、环保等综合效果。
1.4建设地点本着节约用地原则,充分利用边角地,本项目拟在我厂新区东南角建设。
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性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加强固体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再资源化,是钢铁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
如日本钢铁工业钢渣利用率已达99.8%我厂钢渣现在主要运往湖田石矿加工处理,回收废钢再运回炼钢厂,来回运费支出较大。
湖田石矿回收的废钢未分级处理,渣粉含量较高。
1.6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1.6.1 供水条件由新区现有供水管网提供。
1.6.2 供电条件由新区现有供电设施供电。
1.6.3 排水条件本拟建项目自有沉淀池、蓄水池,可实现污水零排放,循环利用。
1.7设计范围本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为:总图运输、钢渣处理生产线、物流运输等。
2市场分析我国铁矿石资源不足,人均铁矿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42%,很不适应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已增长到6 亿多吨,使铁矿石对外依存度上升到63.9 %。
从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情况看,我国铁钢比高,再生钢的比例仅2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0 个百分点。
因此,废钢利用前景广阔。
3钢渣处理工艺3.1工艺简介本拟建钢渣处理生产线设计采用一班12 小时工作制,年作业330 天。
处理能力与二期炼钢投产后260万t/a所产生的35万t/a渣量相匹配。
每年回收废钢(按5%废钢含量计算):35X 5%=1.75万t/a; 每年回收钢粉(按2.5%钢粉含量计算):35X 2.5%=0.87万t/a。
年产10万吨DDGS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年产10万吨DDGS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1.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项目承办单位:*******实业有限公司公司地址:******办事处北工业区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编制单位:资格等级: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编号:工咨甲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4研究工作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5、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6、焦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焦作市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焦政〔2007〕22号);7、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深度的规定;8、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材料;9、现场勘查所得的资料和数据;10、*******实业有限公司关于对“年产10万吨DDGS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委托书。
1.1.5研究工作范围1、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的确定;3、项目的建设条件;4、项目的技术、设备、工程设计方案及原材料供应;5、项目建设进度安排;6、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环境、经济及社会效益分析。
1.1.6研究工作概况1.1.6.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随着以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为主题的循环经济的大力提倡,要求企业节约能耗物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综合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合理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间的共生组合,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求把经济社会活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酒精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料产业。
XXXX矿渣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省XX工程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第一章总论 (5)1.1 项目名称 (5)1.2 建设单位 (5)1.3 建设地点 (5)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5)1.5 项目建设期 (6)1.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7)2.1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7)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第三章市场分析 (12)4.1 工艺设计原则 (19)4.2 矿渣微粉粉磨系统 (19)第五章建筑工程和设备技术方案 (21)5.1 建设内容 (21)5.2 给排水设计方案 (22)5.3 通风工程 (23)5.4 消防工程 (23)5.5防雷接地 (25)5.6 强电设计 (26)5.7 弱电设计 (27)5.9 设备方案 (28)第六章节能分析 (32)6.1 节能设计依据 (32)6.2 节能原则 (32)6.3 项目节能背景分析 (33)7.1 建设地点坏境 (34)7.2 项目拟采用坏境保护标准 (34)7.3 项目建设和运营对环境的影响 (34)7.4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 (37)7.5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9)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 (40)8.1 概述 (40)8.2 设计依据 (40)8.3 职业卫生措施 (40)8.4 劳动安全措施 (41)8.5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42)第九章消防 (43)9.1 概述 (43)9.2 设计依据 (43)9.3 消防设计 (43)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46)11.2劳动定员 (46)11.3职工培训 (47)12.1 工程概况 (48)12.2 估算依据 (48)12.3 资金筹措 (48)12.4 投资估算表 (48)15.1 结论 (59)15.2 建议 (59)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XXXX矿渣综合利用项目1.2 建设单位XXXX商贸有限公司1.3 建设地点XX县XX镇工业集中区首矿大昌南大门约500米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拟采用先进生产工艺与技术,建设三条年产60t的高炉矿渣微粉生产线。
xx公司钢渣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部分钢渣热闷加工处理生产线 (1)1 总论 (1)1.1 概述 (1)1.2 项目的意义 (2)1.3国家对钢铁渣“零排放”的有关政策 (4)1.4 项目概况 (6)1.5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6)1.6 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7)1.7 设计规模、工作制度及产品方案 (8)1.8 方案设计的范围 (9)1.9 项目的先进性、实用性 (9)1.10 建厂条件 (13)1.11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3)1.12 结论 (15)2 钢渣处理生产线工艺技术说明 (16)2.1生产工艺描述 (16)2.2 生产工艺流程 (16)3 总图布置 (25)3.1厂址概述 (25)3.2总图布置 (25)3.3 竖向布置及场地排水 (25)3.4 交通组织及运输 (26)3.5 工厂绿化 (26)4 电气与通信 (27)4.1 概述 (27)4.2 设计依据 (27)4.3 用电负荷 (27)4.4 供电系统 (27)4.5 电气联锁及控制系统 (28)4.6 配电线路及敷设 (28)4.7 照明 (28)4.8 防雷及接地 (29)4.9 通信 (29)5 仪表自动化 (30)5.1 设计依据 (30)5.2 过程检测及控制要求 (30)5.3 设计原则 (30)5.4 检测控制 (30)5.5 电缆敷设方式 (32)5.6 控制室设计 (32)6 给水排水 (33)6.1概述 (33)6.2设计依据 (33)6.3设计基础资料 (33)6.4设计原则和范围 (33)6.5水源概况 (33)6.6水量、水质、水压 (34)6.7水处理设施 (36)7 建筑与结构 (37)7.1自然条件 (37)7.2 建筑 (38)7.3 结构 (40)8 通风 (43)9 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 (44)9.1 设计依据 (45)9.2 钢渣热闷工艺的技术特点 (45)9.3 能耗指标及分析 (46)9.4 节能措施叙述 (47)10 环境保护 (49)10.1 设计依据及标准 (49)10.2 主要污染源 (49)10.3 污染源的控制与处理 (49)11 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 (55)11.1 概述 (55)11.2 设计依据 (55)11.3 企业目前的劳动安全、职业卫生概况 (56)11.4 主要工艺、原燃料及成品 (56)11.5 存在的主要职业危险、危害概述 (57)11.6 建筑及场地布置 (58)11.7 生产过程中职业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 (60)11.8 劳动安全卫生设计中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61)12 消防 (66)12.1 工程所在地理位置及附近供水状况 (66)12.2 总图布置 (66)12.3 建筑 (67)12.4 消防给水与排水 (67)12.5 电气 (68)12.6 通风抑尘 (69)12.7 工艺 (70)12.8 消防投资 (70)13 组织机构设置、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72)13.1 组织机构设置 (72)13.2 劳动定员 (72)13.3 工作人员定岗及工作制度 (73)13.4 人员培训 (73)14 投资估算 (75)14.1概况 (75)14.2 投资构成 (75)14.3 编制依据 (75)15 建设工期 (77)16. 经济效益评价 (78)16.1 概述 (78)16.2 钢渣处理生产线项目投资 (78)16.3 成本估算 (79)16.4 财务评价 (82)16.5 结论 (83)附表 (85)附图 (101)第二部分钢铁渣复合粉生产线 (1)1. 总论 (1)1.1 项目背景 (1)1.2 概况 (3)1.3 生产规模及产品 (3)1.4 项目建设的目的和必要性 (4)1.5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6)1.6 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6)1.7 设计原则 (6)1.8 技术装备 (7)1.9 建厂条件 (8)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8)1.11 结论 (9)2. 市场预测 (11)3. 技术方案 (16)3.1工艺设计要求 (16)3.2 生产工艺 (16)3.3 生产工艺流程 (16)3.4 物料平衡与储存 (18)3.5 各主要生产车间工作制度 (19)4总图运输 (20)4.1工厂总平面布置 (20)4.2 绿化 (20)4.3 交通运输 (20)5. 公共设施及土建 (21)5.1 电气 (21)5.2 生产过程自动化 (21)5.3 给排水 (21)5.4 建筑 (23)5.5 结构 (23)5.6 通风、采暖及动力 (24)5.7 机、电、仪修理 (25)6. 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 (26)7. 环境保护 (27)7.1 本工程污染源 (27)7.2废水处理 (28)7.3绿化 (28)7.4 环保投资 (28)8. 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29)9. 消防 (30)10. 组织机构设置、劳动定员 (31)10.1 组织机构设置 (31)10.2 劳动定员 (32)11. 投资估算 (33)11.1 概述 (33)11.2 投资构成 (33)11.3 编制依据及方法 (33)11.4 投资估算表 (34)12. 经济效益评价 (36)12.1概述 (36)12.2 项目投资 (36)12.3 成本估算 (37)12.4 财务评价 (40)12.5 结论 (42)13.工程进度计划 (43)13.1建设工期 (43)13.2进度安排 (43)附表 (45)附图 (63)第一部分钢渣热闷加工处理生产线1 总论1.1 概述经发改委批准,xx公司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结合江西地区钢铁工业调整,在“十一五”期间,xx公司计划实施第三期技改工程。
XXXX有限公司钢渣、矿渣等加工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建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负责人 (1)1.1.6项目投资规模 (1)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承建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的提出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8)2.3.1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顺应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发展需要 (9)2.3.3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迫切要求 (9)2.3.4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10)2.3.5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10)2.3.6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11)2.4项目建设可行性分析 (11)2.4.1政策可行性 (11)2.4.2市场可行性 (12)2.4.3技术可行性 (13)2.4.4管理可行性 (13)2.5可行性分析结论 (14)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我国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15)3.2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16)3.3我国钢渣资源化利用发展现状分析 (17)3.4我国钢渣综合利用发展方向分析 (18)3.5市场小结 (19)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1)4.1地理位置选择 (21)4.2区域投资环境 (22)4.2.1区域位置简介 (22)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形地貌 (23)4.2.4区域地表水系 (23)4.2.5区域气候条件 (23)4.2.6区域地质水文 (24)4.2.7区域社会环境简介 (25)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7)5.1总图布置原则 (27)5.2土建方案 (27)5.2.1总体规划方案 (27)5.2.2土建工程方案 (28)5.3主要建设内容 (29)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29)5.4.1给排水 (29)5.4.2供电 (31)5.5道路设计 (33)5.6总图运输方案 (33)5.7土地利用情况 (33)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3)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3)第六章产品方案 (35)6.1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 (35)6.2产品采用标准 (35)6.3产品价格制定原则 (35)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5)6.5产品工艺流程 (36)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原则 (36)6.5.2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6)6.5.3产品工艺流程 (37)6.5.4工艺流程简述 (37)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39)7.1主要原材料供应 (39)7.2主要设备选型 (39)7.2.1设备选型原则 (39)7.2.2主要设备明细 (40)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1)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1)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1)8.2.1能源消耗种类 (41)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1)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2)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2)8.4.1项目能耗分析 (42)8.4.2国家能耗指标 (43)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3)8.5.1工业节能 (43)8.5.2节水措施 (44)8.5.3建筑节能 (45)8.5.4企业节能管理 (45)8.6结论 (46)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47)9.1设计依据及原则 (47)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47)9.1.2设计原则 (47)9.2建设地环境条件 (48)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48)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48)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49)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0)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0)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1)9.4.3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53)9.4.4 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4)9.5绿化方案 (55)9.6消防措施 (55)9.6.1设计依据 (55)9.6.2防范措施 (55)9.6.3消防管理 (57)9.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7)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58)10.1 编制依据 (58)10.2概况 (58)10.3 劳动安全 (59)10.3.1工程消防 (59)10.3.2防火防爆设计 (59)10.3.3电力 (59)10.3.4防静电防雷措施 (60)10.4劳动卫生 (60)10.4.1防暑降温 (60)10.4.2卫生 (60)10.4.3照明 (61)10.4.4噪声 (61)10.4.5个人防护 (61)10.4.6安全教育及防护 (61)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2)11.1组织机构 (62)11.2劳动定员 (62)11.3培训计划 (62)11.4人力资源管理 (63)11.5激励和约束机制 (63)11.6福利待遇 (64)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5)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5)12.2 建设工期 (65)12.3实施进度安排 (65)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6)13.1投资估算依据 (66)13.2建设投资估算 (66)13.3流动资金估算 (67)13.4资金筹措 (67)13.5项目投资总额 (67)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0)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1)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1)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1)14.1.2产品成本 (72)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3)14.2财务评价 (73)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3)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4)14.2.3不确定性分析 (74)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77)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79)15.1项目风险因素 (79)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79)15.1.2技术风险 (79)15.1.3市场风险 (79)15.1.4资金管理风险 (80)15.2风险规避对策 (80)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0)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0)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0)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1)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2)16.1招标管理 (82)16.2招标依据 (82)16.3招标范围 (82)16.4招标方式 (83)16.5招标程序 (83)16.6评标程序 (84)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4)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4)16.9合同备案 (84)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5)17.1结论 (85)17.2建议 (85)附表 (86)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86)附表2 总成本表 (88)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89)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0)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1)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2)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3)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4)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95)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96)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97)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98)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0)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2)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要1.1.1项目名称钢渣、矿渣等加工综合利用项目1.1.2项目建设单位XXXX有限公司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1.1.4项目建设地点本项目建设地址选择1.1.5项目负责人1.1.6项目投资规模项目的总投资为8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为6822.50万元(土建工程为1860.34万元,设备及安装投资4095.00万元,土地费用240.00万元,其他费用为178.84万元,预备费448.32万元),建设期利息为327.5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850.00万元。
某省某特钢年产190万吨钢铁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省某工业设计研究院二○一四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承办单位概况 (2)1.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基本情况 (4)1.4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 (5)1.5主要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6)1.6项目提出的目的及必要性 (7)1.7工作围 (16)1.8设计特点 (17)1.9建厂条件 (21)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0)1.11结论 (32)第二章市场分析 (34)2.1市场分析 (36)2.2市场分析结论 (46)第三章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47)第四章生产技术方案 (48)4.1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8)4.2电气及自动化技术方案 (61)4.3建筑结构技术方案 (61)4.4给排水与采暖、通风技术方案 (72)4.5劳动安全及职业卫生 (75)4.6消防 (81)4.7组织、劳动定员及人员培训 (84)4.8项目实施进度设想 (87)第五章建设用地与相关规划 (88)5.1厂区概况 (88)5.2总平面布置 (88)5.3竖向设计及场地雨水排除 (90)5.4厂区道路及交通运输 (91)5.5绿化设计 (91)5.6总图运输技术指标 (91)5.7土地综合利用分析 (92)第六章资源和能源耗用分析 (93)6.1原、燃材料 (93)6.2供电 (93)6.3供水 (94)6.4建设用地 (94)6.5节约与合理利用能源 (94)6.6节能计算及节能指标 (100)6.7能耗状况、能耗指标及对当地能源供应状况的影响分析 (104)6.8能源管理、计量与监控 (104)第七章环境保护 (107)7.1概述 (107)7.2设计依据及环境保护标准 (108)7.3本项目污染源分析 (108)7.4本项目中采取的治理措施 (109)7.5环保管理及监测 (112)7.6环保投资 (112)7.7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112)7.8结论及建议 (112)第八章拟建项目招标方案 (114)第九章投资估算 (116)9.1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9.2建设投资估算总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财务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项目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2财务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行业影响分析和社会效果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行业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社会影响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件:见另册附图1:全厂总体布置图附图2:高压配电系统图附图3:全厂水量平衡图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1. 工程名称某省某特钢年产190万吨钢铁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
2. 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为某前江工业园区某特钢规划用地。
位于某特钢厂区西北角沿江处,紧邻长江;南侧为焦矿以及杂货堆场,东侧紧邻轧钢车间,具备便利利用某特钢原燃材料并十分利于成品出厂的区位交通优势。
3. 建设容、规模及产品方案项目建设容为:来自某省某特钢的高炉矿渣由汽车输送进厂,经料场堆存,抓斗起重机、皮带机上料进入配料仓、经过计量输送后进入立磨系统烘干磨细,矿渣粉成品入库储存;某特钢的经热焖处理过的转炉钢渣通过多级破碎、筛分、磁选充分选出钢渣中的铁质,含铁量不超过1.5%的钢渣尾渣进入堆棚储存、由抓斗起重机、皮带机上料进入配料仓、经过计量输送后进入立磨系统烘干磨细,钢渣粉成品入库储存,矿渣粉、钢渣粉既可以通过汽车散装发运、也可以送到码头通过装船机发运,同时考虑钢渣粉、矿渣粉混合成钢铁渣粉通过汽车或轮船发运。
完成料场至码头装船机整条生产线的工艺、总图运输、电气、自控、建筑、结构、消防、给排水等全厂生产及相关辅助生产设施的工程设计。
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总规模为年产190万吨钢铁渣粉。
其中一期总规模为130万吨,包含了建设年产100万吨矿渣微粉(比表面积≥450m2/kg)、30万吨钢渣粉(比表面积≥500m2/kg);规划二期再建年产60万吨矿渣微粉,两期工程同时规划,分期实施。
按“建二备一”方案进行总体布置,即建两条粉磨生产线,预留一条粉磨生产线的位置。
在建设规模、设计场地、原料能源介质(包括钢铁渣、水、电、煤气)需求等方面,均按三条线总190万吨进行设计和预留。
产品执行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矿渣粉》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钢渣粉》GB/T20491-2006《钢铁渣粉》国家标准(GB/T28293-2012于2012年2月1日正式实施)。
本工程为目前某省规模大、技术和装备水平国领先的利废建材生产建设项目,一方面依托某省某特钢的资源优势生产新型建材产品;另一方面利用当地良好的市场优势,生产的钢铁渣粉可以供应池州市场并可辐射周边地区。
项目的建设既可减少废渣占地,解决钢铁渣的污染问题,又可以大大提高钢铁渣的附加值。
本项目有利于钢渣的高效利用,同时为企业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是一个生态工程,环保工程、示工程。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共同责任。
本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池州以及某冶金、建材产业结构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美好和谐池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承办单位概况某省某特钢(简称:某特钢)是区政府招商引资企业,属“产能置换异地搬迁技改项目”,被列入某省“861”前期储备项目,系池州市“583”重点工程和区区级重点调度项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主打产品是在进一步完善现有建材品种规格的基础上,重点开发高附加值的优质碳素结构钢、低合金钢、齿轮钢、轴承钢等特种钢材。
在某省以及池州市、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公司于2010年正式成立。
公司占地面积2200余亩,目前企业员工2000人,其中各类骨干、技术人才270人。
按照规划,公司年产钢材300万吨。
某特钢项目总投资8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投产后年产各种型号的钢材300万吨,产值100亿元,可提供6000个就业岗位。
整个项目建设有:3座1080m3高炉、3座120吨转炉、3座180m2烧结机、三台20000m3/h制氧机、三条年产100万吨轧钢生产线和110KV变电站、球团、石灰窑、码头等相关配套工程。
主要设备均采用国最先进的技术,并采用先进节能的生产工艺。
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门控制污染物排放的生产要求,利用废气、余热、余压发电用于生产,工业用水循环使用,废渣100%回收利用。
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对产品质量的要求,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采用国际最先进的检验设备控制产品质量,做到出厂产品的合格率达到100%。
公司重视安全生产。
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完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生产安全。
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公司将努力做强做大,力争把某特钢打造成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品转移示区冶金材料生产基地,为池州以及某跨越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钢铁渣综合利用的逐步深入,为进一步提升某特钢的非钢产业层次,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将某特钢产生的钢渣、矿渣、脱硫石膏、石灰石尾渣等多种钢铁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工业废渣转变为高附加值建材产品势在必行,项目的建设既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为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做出贡献,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本项目采用某特钢生产过程产生的钢渣、矿渣、脱硫石膏、石灰石尾渣为原料,采用当前国际上先进的生产工艺设备,生产用途广泛的新型绿色建材产品矿渣粉、钢渣粉、钢铁渣粉,具有清洁环保、高效节能、节约资源和减排温室气体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在钢铁行业也具有一定的示意义。
因此,某省某特钢年产190万吨钢铁渣粉资源综合利用环保工程是必要的。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可以生产出市场急需的钢铁渣粉应用于建材及建筑业。
在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1.3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基本情况省某工业设计研究院始建于1979年,是省属重点科研设计单位。
单位占地面积19000余平方米,建有科研设计检测用房5000余平方米,各种科研设计检测设备三百台套,已实现设计、管理计算机化、网络化,拥有坚实的设计研究技术基础、先进的装备条件和健全的质保体系。
现有职工127人,专业技术人员108人,其中教授高工、研究员、高级工程师49人;工程师46人。
涉及的专业有水泥、墙体材料、水泥制品及混凝土砌块、化学建材、非金属矿、建筑、结构、总图、设备、环保、供配电、自动化、给排水暖通、化学分析、工程经济等,人员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
具有国家某工业工程设计甲级、工程咨询甲级等资质。
承担水泥、新型某、非金属矿山、民用建筑等工程设计与咨询服务;建材新设备、新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水泥及混凝土外加剂、建筑涂料的开发应用;建材工业新材料检测等业务。
迄今已与国26个省、市、自治区建材工业和社会各界的数百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
先后完成各类工程设计咨询项目千余项,获省部级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0余项。
完成建材科研成果22项,有15项成果获省级新技术、新产品奖励。
制定省地方标准多项。
在水泥、新型建材、非金属矿山、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咨询设计研究特色突出,处于建材行业先进水平。
通过与冶金、电力、煤炭、化工等相关行业广泛、深入的合作,在钢铁渣、粉煤灰、煤矸石、磷石膏等各类工业废渣的综合利用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
我院在钢铁渣粉项目的开发、设计、工程建设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调试生产经验,2003~2013年间完成了百余项、建设规模在30~480万吨/年的矿渣粉工程和建设规模在50~150万吨/年的钢渣处理和钢渣粉工程的设计工作,占有了行业最大的市场份额,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了行业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