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2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1.63 KB
- 文档页数:3
初一(上)U1 L2_初中信息技术教案初一(上)U1 L2一、教学内容1.字母H~N。
2.句型:能口头运用:1)My name is ×××.2)What’s your name?3.日常交际用语:打招呼用语(Greetings):1)Hello! 2)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二、教具录音机;教师姓名卡片;字母卡片A~N;划有三格的小黑板。
三、课堂教学设计1.复习第一节课所学过的日常用语。
教师用英语向学生问候,要求学生用英语应答。
T:Good morning!Ss: Good morning!或: T: Good afternoon!Ss: Good afternoon!教师可叫几个学生与其单独练习小对话。
教师拿出自己的姓名卡片,与一位学生练习下面对话:T:My name is ×××.What’s your name?S:×××之后再叫几个学生与教师单独练习。
2.由复习引出新内容。
在做上一个步骤中的最后一个练习时,当学生说出他(或她)的姓名之后,教师说:向学生解释Hello的意思及应答的方法。
在全班学生跟读几遍后,教师可与另外一些学生做如下练习:T: Hello!S: Hello!T: My name is ×××.What’s your name?帮助这个学生说:S: My name is ×××。
全班同学跟读如下两句:My name is ×××.What’s your name?经多次操练后,教师可叫起某一行学生,问第一位:T: My name is ×××.What’s your name?S1:My name is ×××.然后,由这个学生与站在他(她)后面的同学把对话继续下去:S1:My name is ×××,What’s your name?S2: My name is ×××依次类推。
父亲的实验“提高篇”第二课教案一、教学内容:1.本课生词共46个。
2.重点词语8个,成语3(其中“困难重重”相当于一个成语来处理)个,语素3个,。
3.课文理解与讲述。
4.成段表达、讨论。
5.完成课后作业。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生词及语法教学。
对重点、难点词语进行讲练,使学生掌握生词的认、读、写、用,掌握语法点的使用。
2.课文教学。
通过课文的讲练,进一步深入学习本课重点生词、语法,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够较为流利地讲述课文,并进行一定的迁移练习。
3.语段语篇表达。
通过相关话题的表达,掌握语段语篇连接手段,提高语段语篇表达水平。
使学生能够运用本课重点词语、表达、语篇连接手段进行成段表达。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词语部分:(1)重点词语及语法点:令起来并意味着毫不而反而因为……而……(2)成语:胡思乱想、困难重重、一帆风顺(3)语素:顺失独(4)三组同义词辨析:遇到——见到自然——当然面临——面对以新的两组“而——但是”“并——并且”代替“遇到——见到自然——当然”四、教学方法:1. 课前通过课文导入部分使学生对课文背景进行了解。
2. 按“生词——课文——成段表达”顺序进行教学。
3. 通过讨论、小组活动利用所学词语和语段结构,表达遇到困难后,自己的做法有哪些。
五、课时安排:本课教学时间为三次课(6学时)。
具体课时安排如下:第一次课:生词1-22,课文1-2.5段。
第二次课:生词23-46,课文2.5-4段结束。
第三次课:课后练习和表达练习。
第一次课(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生词1-22 课文从第1段到第2.5段。
重点生词及语法点:令起来并意味着成语:胡思乱想、困难重重教学步骤:一、引入课文:1.听课文导入录音。
简单回答问题。
2.听第二遍录音,完成填空。
3.请几位学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以加强他们对汉字的书写和记忆,同时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4.本课的小讨论不做,放置第三次大讨论中。
二、生词处理:1.默写及检查:顺心、令、苦恼、番、烦躁、整天、胡思乱想、困难重重、耐烦、等待2学生看PPT读生词,教师纠音3.教师领读生词两遍,纠正发音4.重点生词讲练:(1)令:“让”的意思,书面语令人+adj. :令人高兴,令人吃惊,令人满意令+sb. + adj. : 令我感动,令父母很难过例:比赛的结果令人失望。
1加2教育(教师)教案某化亚某:11、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A.S B.K2SO4 C.SO2 D.H2S 1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氖气Ne2 B.氧化铁FeO C.硫酸钠Na2SO4 D.硝酸钙CaNO313、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2、-2,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子式可能是() A、ABC4 B、A4BC3 C、A2BC3 D、A3BC3 14、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材料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A、BN B、B3N2 C、NB D、B2N315、对Mg和Mg2+认识不正确的是()16、下列五种物质中均含有碘元素,它们按下列顺序排列:①KI ②I2③HIO④X ⑤NaIO4根据这种排列规律,X不可能是()A、 I2O4B、 I(IO3)3C、 AgID、 I2O517、在下列各组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排列的是()A、 K2MnO4 KMnO4 MnO2 MnB、 KMnO4 K2MnO4 MnCl2 MnO2C、 KMnO4 K2MnO4 MnO2 MnCl2D、 MnO2 MnCl2 Mn KMnO418、在下列化合物中,具有+5价元素的是()A.P2O5B.H2SO4C.KMnO4D.K2CO319、下列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MgO2B. K2ClC.Al(OH)3D. Fe2O320、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A. SB. SO2C. H2SO4D. H2S21、某金属元素R没有可变化合价,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则它氯化物的化学式为()A.R2ClB.RClC.RCl2D.RCl322、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相符合的是()A.氯化钾(KClO3)B.高锰酸钾(K2MnO4)C.氢氧化亚铁〔Fe(OH)2〕D.硫化钠(NaS)23、A和B两种原子的电子层数都是3层,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 ABB.A2BC.AB2D.A2B324、A和B两种原子的电子层数都是3层,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则A和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 ABB.A2BC.AB2D.A2B325、元素M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则下列化学式有错误的是()A、M(OH)2B、MCl3C、M2(SO4)3D、M2O326、含磷洗涤剂含有Na5P x O10,其洗涤废水任意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典范英语》(1a-L12)教学参考1 See教学参考的目的在于为实验课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和框架,帮助实验教师更好地把握课题理念。
课题组鼓励实验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做出调整,将实验课上出特色。
一、教学目标1.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读懂故事情节;惟妙惟肖地模仿录音;绘声绘色地独立朗读故事;能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表演;学会在生活中使用“Isee... ”和“We see…”。
2.非语言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牛观察人物和人物动作培养学牛的观察力;使学牛充分体验一家人一起游戏的乐趣;培养学生敢读、敢表达的口信和勇气。
二、课时安排要求每周不少于两课时,每课时至少完成一个故事。
三、教师要求1•教师课前须熟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2.对于较难的单词,教师可板书,并配合动作和表情帮助学生理解。
3.全英文授课。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CD机、课件(课题组提供)、道具(纸筒、相机、纸盒、太阳镜、小镜了)、句子卡片(4 张“Isee.・・”,2张“ We see …”,1 张“[see me.”)。
五、课堂教学基本步骤1•导入(Lead・in):展示实物道具,引入故事情境通过用实物道具演示“Isee...”,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为看图讲故事做好铺垫。
教师向学生展示道具(颜色各异的纸筒、照和机),并用“Isee...”表达观察到的人或物品。
Let's play a game “I see:Look! 1 have a paper roll.(展示一个黄色纸筒)What colour is it? (BQ: Is it blue?) It9s yellow.I can see you through the paper roll. I see ... I see ...(教师拿起纸筒看向学生)Do you want to try? What do you see?(请两三位学生试做,鼓励学生用I see作答)Look! I have a pair of sun-glasses.(展示太阳镜)I can see you through the sun-glasses. I see ... and ....(教师戴上太阳镜看向学生)Do you want to try? What do you see?(请两三位学生试做,鼓励学生用I see作答)Z后,H 然过渡到讲故事环节:Kipper's family was playing the game "I see". What did they see? Let's learn the story.2.看图讲故事(Storytelling):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一家人一起做游戏的乐趣教师利用课件逐幅播放故事图片,并用丰富的表情、主动的英文和适当的肢体语言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让学生观察这一家人通过哪些物体看到了什么,并引导学生模仿故事人物做出动作,让学生体会到故事中游戏的乐趣。
新概念英语青少版Starter A班别年级一年级学生I.课时名称Unit 12 Lesson 2、3II.教学内容:1、Sentencse:Are you…? Is it …? And the answers.2、lesson 3III.教学目标1、Ss can use the sentenses right and fluently.2、继续巩固句子首字母大写的练习。
3、会正确回答一般疑问句。
IV.教具准备:book ,CD,MP3,讲义, pictures.,V.教学过程(1.)Warming-up1. Chant :dancer dancer qia qia qia. Doctor.. en~~ nurse…cicici. Policeman policewoman,stop stop. Postman.. wuwuwu Teacher... ABC2.Dance:dance... we’re dancing together.(2)Reviewe the pictures to ask and answer.(3)I nput 导入They always like to play together.Let’s see what are they playing?(4)New lesson1. listen,guess what’s wrong with Peg?2. listen,read,then repeat.3.Try to guess the meaning.4. answer my questions: Are you a ~~~?/ Is she/he a …?Ss try to ask me,then ask and answer.5. Play the game:gusee the jobAre you a …? Is he/she a …?6.Listen and sing,then change other words to sing (5)Lesson 31. write the excises.2. sh ! sh! Sh!!Can you find other words with sh?VI.小结Summary 复习VII.教学反思VIII.。
Unit 2 Introduction课题Lesson 1 This is Wang Hong.(课型:新授课)一、课标依据:1、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
2、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动作、做游戏、做事情(如标序号、连线)。
能做简单的角色表演。
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
3、能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发音,能大声跟读视频材料,能理解基本的日常问候,能在语境中理解简单句的表意功能。
能向他人介绍自己。
4、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有积极性;喜欢和别人用英语交流;乐于学习和模仿;注意倾听,敢于表达,不怕出错;乐于参与课堂活动,遇到困难能大胆求助。
能尝试用多种渠道学习英语;能在学习活动中尝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目标1、语言能力目标:能听懂、会说下列单词:Mr, this, is。
能听懂、会说“This is...”句型。
能熟练说唱英文歌曲This is Jenny.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通过创造真实的语境,学生能够灵活运用“This is...”句型来介绍他人,从而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文化意识目标:有与人交流沟通的愿望;能大方地与人接触。
能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和感知人际交往中英语独特的表达方式。
3、思维品质目标:能根据图片或关键词,归纳语篇的重要内容。
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能力目标: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有积极性;喜欢和别人用英语交流;乐于学习和模仿;注意倾听,敢于表达,不怕出错;乐于参与课堂活动,遇到困难能大胆求助。
能意识到自己英语学习中的进步与不足,并作出适当调整;能尝试用多种渠道学习英语;能在学习活动中尝试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发现并尝试解决语言学习中的问题。
三、重难点分析重点:学生能听懂会说单词:this, is, Mr学生能灵活运用句型“This is ...”介绍他人。
难点:单词“this Mr”的发音。
Lessonl2教案示例〜Lessonl2教案示例【课题】Unit2Wherearemyshoes?Lessonl2(Revision) 【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的会话并能实际运用【难点】了解元音字母e及字母组合ea,ee,辅音字母c 及字母组合ch, ck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则。
【教学过程】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1、全班齐唱英文歌曲TwoLittleBlackBirds.2、教师播放Lesson 6到Lessonl 1的视频演示,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单元的会话内容。
为学生理清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
3、复习本单元的单词:教师可借助图片、模型、玩具或简笔画问Whatisth eEnglishfor this?学生回答来复习所学单词。
4、P airwork:学生两人一组用相互问答的形式或相互练习听写单词、句型的形式复习所学的句型、数词等5、利用头饰,学生三人一组分角色表演第10课和第11课的会话TheRoost erandtheFox .一人扮讲述者,一个扮演Fox, 一个扮演Ro oster0教师挑出几组学生到讲台前面表演。
教师应适时纠正学生在语音语调中的错误,并及时表扬或奖励表演好的小组。
二、复习巩固Id quo;复习要点2rd quo; (Checkp oint2)1.Que stionforms 疑问形式用Ami/A reyouhellip : ? Ishe/she/ithellip;? I sthis/tha t/it hellip; ? A re these/those/theyhell ip: ? 等疑问形式做问答练习,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学生答。
问答练习参考如下:A mlhellip;?Amlateache r? Amlastude nt?Amlyoung ? Amlold?Ami tall? Amlsho rt?Areyouhe llip;?Are youateacher ? Areyouastu dent?Arey outen? Areyo uNumberTwel ve?Areyou inRowTwo? Ar eyouaboy/gi rl?Ishe / She / ithellip;?Isheateac her? Issheas tudent?Is hetwelve? Is sheathome?Isheinthec lassroom? Is heinthepark ?Ishamap? Is itourflag?Isityourpe ncilndashjb ox? Isitnew?Arethese / those / theyh ellip; ?Ar etheseyourb ooks? Aretho seTomrsquo; spencils? Ar etheynew?Arethesepig s? Arethesed ogs?2.Quest ionwords 疑问词用以下疑问词wha t, how, where , Who提问。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科学“1+2”主题阅读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研究和探索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写作能力。
-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主题一:“物质的组成与变化”- 组成:元素、化合物、混合物- 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实验探究:常见物质的变化过程主题二:“能源与能量转换”- 能源的种类与运用-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实验探究:能源的利用与转换主题三:“运动的规律与机械能”- 运动与力- 运动的三定律- 机械能及其转化- 实验探究:运动的规律和机械能的应用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科学文章,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亲自实践和验证科学知识。
3. 讨论交流: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和分享观点,提高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4. 科学写作:学生通过写作作业,巩固对研究内容的理解,并提高科学写作能力。
5. 情景模拟: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 检查学生对课堂阅读的理解程度。
- 观察学生在实验探究中的操作和观察能力。
- 评估学生在讨论交流和科学写作中表达观点的能力。
- 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进行定期考核和综合评价。
教学资源- 课本和教辅资料-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 学校图书馆和实验室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和补充。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兴趣,设计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张红霞等. 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科学[R].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9.。
Lesson 12 - Goodbye and good luck一、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luck harbourcaptain proudsail important二、Key points:1、时态:一般将来时(will/shall + do)。
2、句型:―be + adv.‖结构。
三、Difficult points:一般将来时(will/shall + do)三、Teaching steps:课课前:①学生检查U11课文背诵。
②老师检查U12单词互译。
课前:①复习U11知识点。
②听写U11知识点。
授新:【第一节课】1、引入话题: First, answer me a question. How many oceans in the world? What are they?太平洋the Pacific Ocean、大西洋the Atlantic Ocean、印度洋the Indian Ocean、北冰洋the Arctic Ocean。
Ok, today, we will learn a story about a Captain who want to sail across the Atlantic. 今天的小故事是关于一位英勇的船长要带领他的船员们横渡大西洋。
Let’s listen to the audio first and try to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story.2、听一遍录音,掌握大意。
① What will Captain Charles Alison do tomorrow morning?② Why is Topsail a famous little boat?③ How long will Captain Alison be away?3、生词解读,纠正发音。
(1) luck n. 运气, 幸运good luckbless you 保重break your leg=good lucklucky dog 幸运儿lucky day 幸运日Eg. It’s my lucky day.今天我真幸运unlucky adj.luckily adv.(2) captain n. 船长,机长,连长(3) sail v. 航行(4) harbour n. 港口port air port(5) proud adj. 自豪be proud of : 以...为自豪Eg. Parents are proud of their children.pride n. take pride in 以... 为自豪(6) important adj. 重要的importance n.4、提问:Where is Captain Alison going and how? 听一遍录音,解答问题。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Lesson 12 Helen Keller 教学设计石家庄市草场街小学王利红一、教学分析1.学生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六年级学生,经过前三年的英语学习,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英语阅读能力,通过对本节故事课的学习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 教材分析本课是单元的一节故事课,故事内容关于Helen Keller的故事,放在单元结束的部分,作为这一单元的巩固和补充,帮助学生内化新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初步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在图片和老师的帮助下听懂并理解故事。
(2)学生能回答关于这个故事的一些问题。
(3)学生能在板书和老师引导下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学习策略目标:(1)引导学生在阅读和学习中逐渐培养听读、寻读等阅读策略。
(2)通过小组合作,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基本学习策略。
3.情感态度目标:学生通过本课能够学习Helen Keller身残志坚、乐观向上、永不放弃、努力拼搏的精神,以Helen Keller为榜样,从而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学生能在图片和老师的帮助下听懂并理解故事。
学生能回答关于这个故事的一些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能在板书和老师引导下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图片、词条等五、教学过程设计Step1:Pre-reading1. Greeting.2. Lead-in(播放Helen Keller名言)1. T: First, I will show you a quote by a great lady. Please enjoy!(Ask 1-2students read this quote.)【设计意图】:通过播放Helen Keller名言,让学生模仿跟读,从而激发学生兴趣。
2.T: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is lady? You can ask any questions you want. Ss: What’s her name?Where’s she from?How old...?...贴出Helen图片,让学生对Helen 进行自由发问,激发学生对故事主人公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