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伟——局域网组建与管理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88.00 KB
- 文档页数:8
《局域网组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局域网组建代码:总学时数:54课时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专业等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电工电子后续课程:网络管理、网站系统维护等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组建、应用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
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各部件的认知,熟悉网络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建、安装、调试和常见故障的诊断、排除的基本职业能力。
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社会、方法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学习、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获取新知识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安全意识、职业道德观念◆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交流的能力(2)专业技能目标◆能识别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能安装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能安装和配置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能组建局域网◆能测试、诊断和排除计算机网络系统常见的软、硬件故障◆能掌握计算机及网络与互联网联接的各种方式(3)专业知识目标◆了解和熟悉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包括网络概念、网络的分类、协议概念、网络体系结构、服务器及防火墙概念与作用◆掌握进制的概念、转换与使用◆掌握IP地址的概念、分类使用及子网的划分,子网掩码的计算与使用◆掌握局域网组建的方法与相应步骤◆掌握常用的网络命令与网络故障分析等综合能力2。
课程内容设计在课程内容设计时,以岗位能力的培养为目标,选取该岗位所应具有的技能和知识;教学内容尽可能体现实用性的职业教育特点,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本课程内容以局域网组建实际应用项目为导向,采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体系结构,将整门课程划分为七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成三个模块:相关知识模块、方案实施模块和综合拓展模块组成,即以项目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重组课程内容,具体课程内容设计见表1。
《网络组建与应用》课程标准一、概述。
课程的性质《网络组建、管理与维护》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组建的基础知识、综合布线、网络设备、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构建、网络安全基础、网络规划设计与管理维护知识等。
根据高职高专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功能在于让学生能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正确完成常见网络的网络规划;能独立根据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的有关规定正确完成常见网络(家庭网、办公网、企业网、园区网等)设计与组建实施;能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正确选择网络软件、硬件设备的选型;能根据网络应用的范围和规模正确设置和配备、、、代理、邮件、、交换、路由等的配置与管理;能使用常用软件及网络管理命令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排除。
为后续学习专门化课程作前期准备并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达到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计算机高级网络管理员的要求。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课程基本理念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模式,将《微型计算机网络基础》、《服务器安装与配置》、《计算机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网络综合布线》等学科内容按计算机高级网络管理员岗位的实际项目进行整合,按理论实践一体化要求设计.它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不仅强调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岗位的实际要求,还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要求.因而,该课程的设计应兼顾企业实际岗位和个人两者的需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即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需根据当前计算机常见网络组建时典型的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具体的学习项目。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局域网组建与维护1:课程概述本课程主要介绍局域网的组建和维护过程,包括网络规划、硬件设备选型、网络安全和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内容。
2:网络规划2.1 网络拓扑选择2.1.1 星型拓扑2.1.2 总线型拓扑2.1.3 环型拓扑2.1.4 混合型拓扑2.2 IP地址规划2.2.1 IP地址类别划分2.2.2 子网划分2.2.3 IP地址分配3:网络设备选型3.1 交换机选择3.2 路由器选择4:网络安全4.1 防火墙配置4.2 VPN配置4.3 防软件安装和更新4.4 IDS/IPS配置5:网络故障排除5.1 网络连通性故障5.2 网络速度慢故障5.3 网络设备故障5.4 数据传输故障6: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6.1 网络规划表6.2 IP地址分配表6.3 防火墙配置文件6.4 VPN配置文件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指在一个相对较小的地理范围内建立起来的、由若干计算机互联成的网络。
7.2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分配给网络中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的标识符,用于在网络上进行通信。
7.3 子网(Subnet):指将一个大网络分割成若干个更小的网络的过程。
每个子网有自己的网络地址。
7.4 防火墙(Firewall):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用于控制数据包的进出。
其目的是保护内部网络不受来自外部网络的非法访问和攻击。
7.5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通过公共网络(如Internet)连接两个或多个私有网络的方法,实现远程访问和安全传输。
7.6 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入侵检测系统,用于监控网络中的异常活动,发现潜在的入侵行为。
7.7 IPS(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入侵预防系统,对于检测到的入侵行为采取主动防御措施,阻止入侵者进一步访问系统。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局域网组建与管理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开设学期:第二学期学时数:108一、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局域网组建与管理”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和通信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涉及较多软硬件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编制,作为体现“网络应用”技能的核心专业课,本课程在上述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本着“技能培养为主、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掌握“局域网组网”基本技能和应用技能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课程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局域网的结构、模式、规划、设计、网络设备、网络组建、网络应用配置、网络管理和局域网新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针对企业网络岗位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学习情境设计与工作任务的训练,培养学生局域网规划、组建与管理技能,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网络技术中高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2.课程任务本课程通过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局域网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组网技术,以及新技术与网络操作系统,培养学生组网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局域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局域网软硬件的选配与使用、局域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安装配置等;能设计、组建并配置和管理局域网;了解和熟悉局域网通信协议的配置以及局域网的典型应用;了解局域网的管理与网络测试技术。
二、课程目标1.专业能力目标(1)具备常见局域网传输介质的选择、安装、测试能力(2)具备网络硬件的选型能力、网络系统基本维护能力(3)具备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基本使用能力(4)具备交换机配置与管理能力(5)具备路由器配置与管理能力(6)具备防火墙配置与管理能力(7)具备架设局域网应用服务器和常用网络应用的能力2.社会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3)培养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的性格的能力(4)培养学生分工协作、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团队意识(5)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3.方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2)培养学生必要的政治素质(3)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4)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身心(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三、与前导课程的联系根据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点,本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学生已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OFFICE等最简单的基础课程,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对计算机硬、软件工作流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局域网组建管理和维护》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局域网组建管理和维护》二、学时及学分72学时三、适用专业网络技术专业课程的性质《局域网组建、管理和维护》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四、课程的作用它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初、中级网络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而开设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小型网络的规划、设计、组建和管理,简单服务器的搭建,网络一般故障的处理。
同时,为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和技能支持。
五、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程需要具备、计算机基础、专业英语等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教学上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和在专用的网络机房进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理论教学采取教师讲解,加将理论知识动态化图形化的电脑幻灯片辅助教学;实践教学采取项目教学的方式,将课程的知识点归纳为几个项目,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和技能点。
六、教学学时数分配表编号能力训练项目名称对应单项任务名称拟实现的能力目标相关支撑知识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结果学时1 局域网规划1.1用visio软件绘制网络拓扑图·能进行网络需求的调查·能对网络需求进行分析·能够用visio软件绘制网络拓扑图·能把握组建小型局域网的主要步骤·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网络传输速率·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工作模式·网络通信协议·网络通信原理·网络模型·组网技术·网络硬件设备·INTERNET接入·实物展示(项目规划书·学生结合作业(设计网络方案)进行多次修改·visio软件使用展示·学生动手操作·可展示·有实际用途10·查阅资料能力·网络安全·visio软件的使用·组网方案的写作规范和要求2 局域网硬件2.1 双绞线的制作2.2 网卡的硬件安装和驱动程序安装2.3 交换机\集线器\路由器在局域网中的使用·能根据网络设备产品说明书获取关键信息,并选取适当组网设备·能争取使用网络接线和测试工具制作网络线缆·能进行网卡的硬件和驱动程序的安装·能进行双绞线和其他的设备的连接·能正确使用交换机\路由器和集线器·团结协作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安全操作能力·双绞线及其他网络传输介质特性·双绞线制作和测试步骤·网卡功能、分类、参数设置、驱动程序、主要厂商·双绞线和其他设备连接的方法·交换机\路由器和集线器的特性·交换机\路由器和集线器的正确使用·实物展示·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双绞线以个人为单位,其他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讨论(问题和故障以及思考如何解决)·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觉得问题和故障·以小组为单位测评·可展示·可演示·有实际用途184 局域网操作系统4.1 AD安装和配置4.2 DNS安装和配置4.3DHCP安装和配置4.4 WIN安装和配置4.5 WWW服务器安装和配置4.6 FTP服务器安装和配置4.7 创建和管理电子邮件服务器·能安装和配置活动目录·能进行DNS安装和配置·能进行DHCP安装和配置·能进行WINS安装和配置·能进行WWW服务器安装和配置·能进行FTP服务器安装和配置·创建和管理电子邮件服务器·能判断常见的故障并解决·规范操作能力·安全操作能力·团结协·局域网操作系统的分类·几种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活动安装和配置方法·DNS安装和配置方法·DHCP安装和配置方法·WINS安装和配置方法·FTP服务器安装和配置方法·WWW服务器安装和配置方法·创建和管理电子邮件服务器方法·协议故障、配置故障、网络服务故障的表现分析和排错步骤(一)·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学生讨论(问题和故障以及思考如何解决)·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觉得问题和故障·学生记录故障情况以便最后总结·以小组为单位测评·可展示·可演示·有实际用途20作能力5 接入INTERNET和实施网络安全管理5.1 网络命令及网络故障诊断5.2 局域网的INTERNET接入5.3 网络安全管理·能安装和配置Sygate·能使用系统自带的工具进行安全管理·能安装相关防病毒软件·能用网络命令判断常见的故障并解决·安全操作能力·规范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Sygate的安装和配置方法·了解最新版本的防病毒软件·了解三种系统自带工具进行安全管理的方法·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协议故障、配置配置故障、网络服务故障的表现分析和排错步骤(二)·教师演示·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学生讨论(问题和故障以及思考如何解决)·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觉得问题和故障·学生记录故障情况以便最后总结·以小组为单位测评·可展示·可演示·有实际用途126 工程技术文档撰写·验收内容和验收报告的编写·综合项目书的制作·能进行验收内容和验收报告的编写·能撰写综合项目书·团结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我展示能力·验收内容和验收报告的书写规范·工程技术文档书写规范·教师演示·学生动手练习并展示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测评兼顾个人展示情况有实际用途6合计72七、教学内容第一章网络基础(4学时)内容提要:网络的概念及分类,网络拓扑,数据传输方式,网络规划,网络通信协议,TCP/IP协议,OSI参考模型,IP地址和子网掩码。
《网络布线与局域网组建》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一、课程性质与目的《网络布线与局域网组建》课程教学分两个学期进行,是计算机网络专业与计算机应用专业必修课之一,同时本课还可供其他与计算机相关专业选修。
对于计算机网络专业与计算机应用专业而言,本课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份的课程为《网络布线》,第二部份的课程为《局域网高级配置》。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网络的构成所需的软件与硬件,掌握中小型局域网网络的组建及相关的服务器配置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分析理解网络项目的能力和解决网络问题实际能力的培养,把学生培养成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技能人才。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目的要求】1、了解计算机网络发展、分类。
2、了解局域网分类、拓扑结构、通信协议及局域网中的相关术语。
【主要内容】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⑴计算机网络发展史⑵计算机网络分类2、局域网分类⑴按拓扑结构分类⑵按应用结构分类3、局域网中的通信协议⑴TCP/IP协议⑵NetBEUI协议⑶IPX/SPX及其兼容协议⑷协议的选择4、局域网中的相关术语⑴CSMA/CD⑵共享与交换⑶全双工和半双工【重点与难点】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讯协议及相关专业术语第二章局域网中的硬件设备【目的要求】1、了解局域网通讯所需的各种硬件设备的用途。
2、了解各种设备的特性及相关连接方式。
3、了解各种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
【主要内容】1、双绞线⑴双绞线的结构⑵双绞线的分类和应用⑶双绞线的连接方式⑷双绞线的制作和测试2、光纤⑴光纤通信的原理⑵局域网中光纤的分类和特点⑶光纤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3、网卡⑴网卡的分类⑵网卡的安装和设置⑶网卡的选择4、交换机⑴交换机的主要功能⑵交换机的分类⑶交换机的选择、5、路由器⑴路由器的主要功能⑵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区别⑶路由器的分类⑷路由器的选择6、其他设备⑴同轴电缆⑵集线器⑶中继器⑷网关⑸网桥【重点与难点】双绞线制作方法、路由器与交换机工作原理及其配置方法、各种设备的选购第三章局域网与Internet连接【目的要求】掌握局域网连接Internet的方式与局域网共享技术【主要内容】1、局域网连接Internet的方式⑴调制解调器拨号接入⑵Cable MODEM⑶ISDN与DDN⑷数字用户线路⑸FTTX+LAN2、局域网共享Internet连接⑴Internet连接共享⑵网络地址转换⑶代理服务器【重点与难点】局域网共享Internet连接相关服务配置第四章安装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目的要求】1、了解活动目录在网络中的作用2、掌握局域网中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与WINS服务器配置方法【主要内容】1、活动目录⑴活动目录简介⑵活动目录的优点⑶活动目录的结构⑷安装活动目录⑸管理活动目录对象⑹将计算机加入或脱离域2、DNS服务器⑴名称解析概述⑵DNS工作原理⑶安装DNS服务器和客户机⑷设置DNS服务器⑸测试DNS服务器3、DHCP服务器⑴DHCP服务的工作原理⑵安装DHCP服务器和客户机⑶设置DHCP服务器⑷测试DHCP服务器4、WINS服务器⑴NetBIOS名称概述⑵WINS服务的工作原理⑶安装WINS服务器和客户机⑷配置WINS服务器⑸使用WINS服务器【重点与难点】DNS服务器与DHCP服务器安装配置方法第五章配置和管理Web站点服务器【目的要求】掌握Web站点服务器安装与配置方法【主要内容】1、Web站点服务器概述2、安装IIS 6.03、配置Web站点服务⑴创建新站点⑵设置站点主目录⑶创建虚拟目录⑷设置站点内容过期⑸启用默认文档4、管理站点上的应用程序⑴设置应用程序映射⑵配置ASP应用程序5、IIS安全⑴设置用户访问权限⑵设置匿名访问⑶验证访问⑷证书管理⑸限制地址访问【重点与难点】Web站点服务器站点创建与站点上的应用程序第六章配置和管理FTP站点服务器【目的要求】掌握FTP站点服务器安装与配置方法【主要内容】1、在IIS中配置FTP站点服务器⑴安装FTP服务器⑵创建FTP站点⑶设置FTP站点⑷创建虚拟目录2、使用Serv-U创建FTP站点⑴建立FTP站点服务器⑵管理FTP用户⑶建立虚拟目录⑷管理目录权限⑸客户机的连接⑹使用CuteFTP访问FTP站点⑺添加FTP站点⑻下载文件⑼上传文件【重点与难点】用Serv-U架设FTP站点及使用CuteFTP访问FTP站点第七章组建家庭局域网【目的要求】了解掌握家庭局域网组网安装配置方法【主要内容】1、家庭局域网概述⑴组建家庭局域网所需的硬件⑵家庭局域网布线2、双机互联3、共享网络资源⑴共享文件与文件夹⑵共享打印机4、共享Internet连接【重点与难点】家庭网络中的双机互联与共享打印机及共享Internet连接第八章组建宿舍局域网【目的要求】掌握宿舍局域网组网安装配置方法【主要内容】1、组建宿舍局域网方式⑴组建宿舍网原则⑵接入方式和组网模式的选择⑶单个宿舍局域网组建方案⑷多个宿舍局域网之间的互联⑸设置网络中的计算机2、使用宽带路由器共享Internet连接⑴宽带路由器的优势⑵安装和配置宽带路由器【重点与难点】宿舍局域网接入方式与路由器配置第九章组建网吧【目的要求】了解网吧局域网组网安装配置方法与代理服务器配置过程【主要内容】1、组建网吧局域网⑴网吧局域网规划⑵网吧局域网布线⑶接入Internet的方式⑷选择网络结构与硬件设备⑸网吧组建方案2、使用WinGate 共享Internet连接⑴安装WinGate⑵设置WinGate服务器和客户机⑶屏蔽特定网站⑷查看网络连接⑸管理客户机的连接3、美萍网吧管理软件⑴美萍网管大师⑵美萍电脑安全卫士【重点与难点】网吧代理服务器配置与网管软件的使用第十章组建企业局域网【目的要求】了解企业局域网内各种服务器配置方法【主要内容】1、企业局域网概述⑴企业局域网的组成⑵网络结构和模式的选择⑶IP地址规划和子网划分⑷服务器的选择2、配置网络打印服务器⑴网络打印概述⑵配置网络打印服务器⑶配置打印客户机⑷高级设置3、组建与管理VPN服务器⑴创建VPN服务器⑵添加权限账户⑶连接VPN服务器4、配置Kerio MailServer邮件服务器⑴安装Kerio MailServer⑵配置和管理Kerio MailServer⑶在Web下收发邮件【重点与难点】邮件服务器与VPN服务器配置方法第十一章组建无线局域网【目的要求】了解无线局域网安装配置方法【主要内容】1、无线局域网概述⑴无线网与有线网的比较⑵无线局域网的配置方式⑶无线局域网的传输介质⑷无线局域网标准协议⑸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2、组建无线局域网⑴无线网络组建结构⑵组建无线网卡互联网络⑶组建无线路由器局域网⑷无线局域网的网络安全【重点与难点】无线局域网里无线路由器配置及无线网络安全设置第十二章局域网远程管理【目的要求】了解局域网远程管理配置方法及实现技巧【主要内容】1、远程控制简介⑴远程控制技术原理⑵远程控制技术应用2、远程桌面⑴配置远程桌面⑵连接远程桌面⑶断开或注销远程桌面3、远程协助⑴新建远程协助邀请⑵建立远程协助连接4、远程控制软件pcAnywhere⑴设置被控端⑵设置主控端⑶控制远程计算机【重点与难点】远程控制软件pcAnywhere的安装配置方法第十三章局域网安全和数据备份【目的要求】掌握局域网安全设置及数据备份技巧【主要内容】1、网络性能与安全⑴网络性能分析⑵网络安全分析2、网络管理工具⑴系统性能监视⑵网络性能监视3、数据备份⑴数据备份的意义⑵备份数据的内容⑶备份数据的时间⑷备份文件的保存位置⑸常用的数据备份方式与备份途径⑹Windows自带数据备份工具4、网络防火墙⑴网络防火墙概述⑵天网防火墙5、端口安全管理⑴端口分类⑵查看端口⑶常用端口介绍【重点与难点】网络管理工具和数据备份及网络防火墙安装配置第十四章局域网故障排除与维护【目的要求】掌握局域网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方法【主要内容】1、局域网故障概述⑴局域网故障产生的原因⑵局域网故障排除的基本思路2、网络故障诊断与维护工具⑴利用ping命令判断网络故障⑵Ipconfig命令的使用⑶Netstat命令的使用⑷Tracert命令的使用3、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⑴网卡故障及处理⑵双绞线故障及处理⑶交换机与路由器故障处理⑷资源共享故障⑸无线网络故障⑹ADSL上网故障【重点与难点】网络故障诊断方法与维护工具、交换机与路由器故障处理方法。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山东省潍坊商业学校《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局域网组建与维护适用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学时:72学分:4适应对象: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是计算机通信专业三门能力递进课程的第一门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局域网(家庭/小型办公室网络)的构建能力,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
它要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路由和交换》课程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网络的规划和组建能力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技能之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的掌握也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按应用规模可以分为家庭/小型办公室网络、中小型企业网络、大型园区网络。
本门课程的功能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网络组建过程中的需求调研、结构设计(拓朴图绘制)、设备连接、地址规划、网络设备的配置能力,同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及网络通信的基本理论。
这些都是网络系统设计最为重要和基本的能力,因此本课程在计算机通信专业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应当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本该课程是依据“电子商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网络系统设计”工作项目设置的。
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依据分析会中行业专家对“网络系统设计”工作领域的任务和技能分析,本课程确定了以网络系统设计和实施的一般步骤:用户网络需求分析、网络结构设计、网络物理连接、网络逻辑连接、设备配置等过程任务组织课程内容,首先避免了从概念、理论、定义入手的理论课程组织模式,而是从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家庭、办公室网络应用入手,展开网络需求调研、进行网络设计、连接及维护网络的工作任务型课程模式。
《局域网络组建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5039 课内总学时:96开课对象:五系1专业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课程英文译名: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for LAN 学分:6一、课程任务与目的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任务驱动的形式开,使学生进一步掌握TCP/IP网络,能按要求设计、组建中小企业局域网,并能用正确合理的方法连接Internet;会正确选购、安装、配置和管理常用网络设备;会正确安装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熟练配置网络服务器,配置和管理相应的网络服务;利用网络管理软件和丁具实现网络管理;了解网络安全在网络管理中的作用的地位,具备一般的网络安全管理能力;并能进行简单的网络综合布线。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三、有关说明1 .任课教师资格: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
2.学生资格: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3+2”或5年一贯制后两年学生。
3.设备条件:常用网络互联设备、典型网络操作系统、PC、服务器、网络管理系统软件等。
4.前、后续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概论》之后开设。
5.保障措施:本课程授课采用理实一体、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展,教学内容以技术和应用能力为重点,在讲清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加强操作示范、实验环节,确保人人动手。
6.本课程教学中应遵循“理论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原则,并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意识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素质教育的内容为:中小企业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的实际应用能力。
7.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可按照学生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考核方式与要求1.总评成绩按:平时10%+实验50%+期末40%,具体操作时根据具体情况,各部分比例可适当调整。
2.平时成绩依据考勤、作业、课堂提问情况以及学习态度进行评定;实验成绩依据每次实验的完成情况抽查和实验报告进行及最后进行的综合实验答辩考核来评定;期末考试采用上机进行无纸化考试的形式进行。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大纲1《局域网组建与管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局域网组建与管理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总学时:48学时理论:16学时实践:32学时学分:2开课学期:第5学期适用专业与对象:2014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本科生推荐教材:刘永华,赵艳杰编著.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2一、课程教学内容简介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不断丰富,局域网技术也在飞速的发展,使得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选修课,是一门涉及较多软硬件知识的计算机课程。
在计算机软硬件课程的设置上,它是以学院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为依托,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其特点是基本概念多、较抽象和涉及面比较广,其整体实现思想和技术又往往难于理解,适合通过案例分析形式进行教学。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为专业任选课,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选修课程,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全面而细致地了解组建一个计算机网络的各个环节;从实际出发介绍一些实际的组网和网络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实际网络的关系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水平;掌握组建网络和进行网络管理所需要的各种专业技术知识。
三、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根据局域网组建课程的特点,本课程采取理论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原始的教学方法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工具辅助教学,并在理论授课时,根据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设置适当的实践内容,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第一章局域网设计与构建 1学时1、教学内容第一节确定网络设计目标第二节确定网络设计方案第三节网络产品选型第四节网络的安装、调试与测试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掌握网络设计的目标,掌握确定网络设计方案,掌握网络设备产品的选择,掌握网络安装、调试等。
《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代码二、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三、课程性质《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局域网组建与管理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
它的任务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局域网的组建、企业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和职业技能,达到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基本知识的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理解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内涵,及时了解网络技术新的发展趋势,为就业和继续学习的打下良好的基础。
开设本课程之前应先开设《计算机网络基础》、《交换机/路由器及其配置》、《TCP/IP原理与应用》课程。
四、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1课程学分与时数分配表序号教学项目(各章)名称教学时数学分小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项目1 小型网络组建16 4 12项目2 中型网络组建16 4 12项目3 互联网接入16 4 12项目4 网络互联16 4 12项目5 网络安全管理8 4 4合计72 20 52五、课程设计思路该课程以能够搭建中小型局域网络为最终目标,将教学内容分隔为理论基知识部分和实践教学部分。
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内容是结合前驱的《计算机网络原理》与《TCP/IP原理与应用》等课程中必须掌握的网络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局域网的规划、网络综合布线、交换技术、路由技术等知识,这部分的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及学生的课堂讨论完成教学任务。
六、课程总体目标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小型网络组网的主要技术,掌握组建中小型网络所需要的各种网络组件。
理解网络中各种主要网络设备的功能、原理及相互间的联系和作用。
重点掌握中小型网络的解决方案,PPPOE服务器、VPN服务器、NAT服务器的搭建及配置方法、网络的安全维护等技能。
(一)知识目标1.以太网原理应用。
2. 网络设备特征及选用原则。
《无线局域网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其主要任务是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真实工程设计项目为载体,以行业、产业、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及地方大力推广无线局域网建设和免费开放(WiFi)、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商圈”为契机,近年来,随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电信级运营商纷纷开通无线局域网业务,无线网络收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
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中职学校,应与时俱进,顺应无线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改革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达到教学内容紧跟时代需求、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的目标,为国家培养一批符合社会现实需求的无线网络运行维护、网络规划和优化人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在网络互连设备管理的基础上对中小型网络构建知识进行有效的扩充主要,让学生能更好的胜任网络工程设计和网络管理岗位,是对前导课程知识点的扩展和技能的进阶,为后续综合应用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岗位适应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36学时。
二、课程目标《无线局域网技术》课程目标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无线局域网技术》课程内容与要求 (总课时 36)四、教学实施建议(一)教学设计①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②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教学,应选用典型学习任务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讨论、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了解网络设备的物理结构及特性,理解网络功能特点、协议工作原理及应用环境,掌握功能及协议的配置实现方法。
③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尽量物理设备实现实际操作练习,鼓励学生课后通过模拟设备加强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④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对的发展趋势,贴近企业网络管理的应用。
局域网组建管理课程标准1.引言1.1 目的1.2 范围1.3 定义2.前言2.1 局域网概述2.2 局域网的作用与优势2.3 局域网的发展历程3.局域网规划3.1 业务需求分析3.2 设计原则3.3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3.4 IP地质规划3.5 子网划分与路由设计3.6 VLAN设计3.7 安全策略设计4.设备选型与配置4.1 路由器选型与配置4.2 交换机选型与配置4.3 防火墙选型与配置4.4 无线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 4.5 网络监控设备选型与配置4.6 服务器选型与配置5.线缆布线与设备安装5.1 线缆选择与布线计划5.2 线缆敷设与接插工艺5.3 设备安装与机柜管理5.4 地质命名与标识规范6.网络管理与监控6.1 账户管理6.2 网络设备管理6.3 服务管理6.4 带宽管理6.5 安全管理6.6 故障排除与维护7.用户接入与访问控制7.1 有线连接接入7.2 无线连接接入7.3 访问控制策略7.4 网络访问认证8.网络扩展与升级8.1 增加新设备与用户8.2 网络扩容升级8.3 技术更新与迁移9.应用服务与性能优化9.1 应用服务规划与配置9.2 网络性能优化10.安全保障与风险管理10.1 安全威胁与漏洞分析10.2 安全策略与措施10.3 风险评估与管理11.物理安全与环境监控11.1 机房物理环境要求11.2 门禁控制与监控11.3 火灾与水浸监测12.配置备份与恢复12.1 配置备份策略12.2 配置恢复流程13.附件附件:2.局域网示意图3.设备选型参考表4.配置示例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3.网络安全法:规范网络安全的法律,包括局域网的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
4.数据隐私:个人或组织的敏感信息,包括在局域网中的用户数据。
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学时:学分: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课程的作用它主要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初、中级网络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而开设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中、小型网络的规划、设计、组建与管理,简单服务器的搭建,网络一般故障的处理。
同时,为本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和技能支持。
该课程与前导后续课程的关系。
前导:《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络操作系统与网络安全》后续:《网络工程与综合布线》《交换机路由器的管理与配置》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基本理念《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课程遵循高职教育规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选取学习内容,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综合职业能力;坚持开放性设计原则,建立基于工作过程,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项目化”课程结构;课程教学实施教、学、做一体,通过仿真工作环境和实训材料锻炼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
(二)课程设计思路《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课程运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按照工作过程来分析工作过程要素,按照工作过程要素与学习过程要素相对应原则,将工作过程中的主观要素转化为学习过程中的内容要素,将工作过程中的客观要素转化成学习过程中的情境要素,重构了本门课程内容。
最后的综合实训以模拟规划建设校园网任务为驱动,以网络建设实际工作流程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计算机学科的前沿及发展趋势,局域网基础知识,网络的硬件设备及传输介质,IP地址和子网掩码,交换机组建局域网的方法,组建无线局域网的方法,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的方法,搭建FTP服务器的方法,常见网络故障的分析与排除的方法,网络系统规划、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维护。
(二)能力目标具有维护计算机局域网的能力;初步进行网络工程的开发设计、建设及维护的能力;(三)素质目标具有计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具有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具有社会交往、处理公共关系的基本能力。
《局域网组建与维护》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局域网组建与维护》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具有局域网组网能力是该专业学生的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WIN2003 SERVER;域控制器;DHCP;IIS等的安装与配置;交换机与路由器的功能及其使用配置。
使学生从实训的角度了解和掌握局域网组网和管理的基本方法,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对网络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将来适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做好准备,以适应现代企业对网络维护和操作人员的要求。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两种不同的上网方式及其区别。
·体验组建小型局域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学生交流、师生交流、人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学会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小组协作和主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网络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学指导思想在认真研究中职教育特点和规律,遵循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后,我们认为本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局域网组建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网络基础课,它要求学生能较好地掌握实际的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采集和分析各种信息的意识,初步掌握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因此在本课程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中的主导作用,提倡结合现有教学条件,灵活选择、运用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强调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1、教授方法本课程教学需要结合我校学生的学情,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又要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引导学生探索和及时总结;以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依照工作过程,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掌握局域网的组建及基本管理维护。
局域网组建管理课程标准局域网组建管理课程标准1. 引言局域网(LAN)是指在小范围内连接多台计算机和设备的网络,它主要供同一组织或者机构内的用户共享资源和信息。
局域网的组建与管理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本课程标准旨在匡助学员理解局域网的基本概念、组建过程和管理方法,并具备构建和维护高效局域网的实践能力。
2. 基本概念2.1 局域网定义2.2 局域网的优势与限制2.3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2.3.1 总线型拓扑2.3.2 星型拓扑2.3.3 环型拓扑2.4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2.4.1 有线传输介质2.4.2 无线传输介质2.5 局域网的网络设备2.5.1 集线器2.5.2 交换机2.5.3 路由器2.5.4 网关2.5.5 网桥2.5.6 网卡3. 组建过程3.1 网络规划3.1.1 IP地址规划3.1.2 子网划分3.2 硬件设备准备3.2.1 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3.2.2 网络设备的布线与安装3.3 软件环境配置3.3.1 操作系统配置3.3.2 网络服务配置3.3.3 安全防护配置3.4 网络测试与调试3.4.1 确认网络连通性3.4.2 识别和解决网络故障4. 管理方法4.1 网络设备管理4.1.1 硬件设备的监控与维护4.1.2 软件设备的更新与升级4.2 安全管理4.2.1 防火墙设置4.2.2 病毒防护策略4.2.3 用户访问控制4.3 资源共享管理4.3.1 文件共享设置4.3.2 打印机共享设置4.3.3 数据备份与恢复4.4 网络监控与优化4.4.1 带宽监测与控制4.4.2 流量分析与优化4.4.3 网络性能调优5.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 网络拓扑图示- 网络设备配置文件样例- 网络监控和优化工具推荐6. 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版权法:保护作者对其创作作品的独立权利。
6.2 信息安全法:保护网络系统和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
6.3 数据保护法:保护个人和组织数据安全和隐私权的法律法规。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局域网组建与管理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学时数:108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是计算机应用专业、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和通信专业必修的专业课,是一门涉及较多软硬件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编制,作为体现“网络应用”技能的核心专业课,本课程在上述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本着“技能培养为主、理论够用为度”的原则,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掌握“局域网组网”基本技能和应用技能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本课程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局域网的结构、模式、规划、设计、网络设备、网络组建、网络应用配置、网络管理和局域网新技术等内容。
本课程以培养职业能力为重点,针对企业网络岗位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通过学习情境设计与工作任务的训练,培养学生局域网规划、组建与管理技能,为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网络技术中高技能人才提供保障。
2.课程任务
本课程通过讲授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局域网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组网技术,以及新技术与网络操作系统,培养学生组网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局域网技术的基本原理、局域网软硬件的选配与使用、局域网服务器和工作站的安装配置等;能设计、组建并配置和管理局域网;了解和熟悉局域网通信协议的配置以及局域网的典型应用;了解局域网的管理与网络测试技术。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备常见局域网传输介质的选择、安装、测试能力
(2)具备网络硬件的选型能力、网络系统基本维护能力
(3)具备操作系统的安装和基本使用能力
(4)具备交换机配置与管理能力
(5)具备路由器配置与管理能力
(6)具备防火墙配置与管理能力
(7)具备架设局域网应用服务器和常用网络应用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
(3)培养诚实、守信、坚韧不拔的性格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分工协作、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团队意识
(5)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3.方法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必要的政治素质
(3)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
(4)培养学生必备的人文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与前导课程的联系
根据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特点,本课程开设在第一学年的第二个学期,学生已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OFFICE等最简单的基础课程,掌握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使用,对计算机硬、软件工作流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四、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三大模块(九个小模块),它们分别是:双绞线与信息模块的制作、网络连接设备的选购与配置、对等网安装与配置、办公楼网络规划与组建、交换机的配置、应用服务器的配置等。
五、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教材的选用原则
(1)尽量选用理论实践一体化教材
(2)涉及的概念讲解要深入浅出,并配有大量实例,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3)采用环境教学、全程图解的方式,书盘结合、形成互动,使读者能够快速上手2.推荐教材
《局域网组建、管理与维护》杨威电子工业出版社
3.参考书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第二版)》尹敬齐机械工业出版社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工程实训教程》张景峰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局域网技术与局域网组建》斯桃枝人民邮电出版社
《局域网组成实践》卢小平电子工业出版社
《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刘晓辉电子工业出版社
《路由器交换机原理及应用》张应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4.参考网站
中国IT实验室思科频道/
神州数码硬件及网络设备配置
服务器配置技术网
ITBulo软件学院局域网组建/net/jyw
六、教学基本条件
1.师资要求
(1)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
(2)具备计算机故障识别与排除的能力
(3)本课程需要熟悉网络技术集成、网络设备配置的双师型教师3名
(4)最好具有网络工程师配置资格证书
(5)具备设计、应用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能力
2.设备要求
(1)应有足够数量的计算机(保证学生每人1台计算机),要求具有Pentium III 以上CPU、
2G以上内存、10G以上的可用硬盘空间、较好的显卡、两块物理网卡;
(2)计算机安装有Microsoft Virtual PC、Boson Netsim、Windows 2003 server等软件;
(3)数量足够的网络路由器、交换机及防火墙。
3.实验实训场所要求
(1)采取实训室与课程教学一体化教学
(2)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都在实验室(机房)进行
(3)要求机房配备多媒体投影仪、话筒、电子教室
(4)以4学时或6学时为单位组织教学
七、考核方式和标准
本课程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技能操作考核、平时考核,是一个以能力为中心的综合课程评价体系,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反映中职学生的真实水平,同时也更为符合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
考核方式与标准:
考核方式与标准
项目考核标准
独立实践考核标准
合作实践考核标准
笔试考核标准
八、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一:办公室局域网组建
学习情境设计二:办公楼局域网组建
学习情境设计三:企业网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