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长春曹研-吴云余邹秋云关于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50例临床对比探究(a)
- 格式:docx
- 大小:18.89 KB
- 文档页数:3
研究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并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具有完整性临床资料的于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来本院紧张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的25例患者施行动脉栓塞术,对照组的25例患者施行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
观察两种不同方法的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子宫切除术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
结果动脉栓塞手术平均时间为(4325±800)min,手术时出血量为960 ml左右。
子宫动脉结扎手术平均时间为(7238±1300)min,平均出血量为1400 ml左右。
结论用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打出血不仅安全、有效、可以保留子宫、而且没有严重的并发症,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妇产科大出血;经导管动脉栓塞术;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指的是产妇在产后大出血,且用各种保守治疗均无效。
本病已成为产妇的“头号杀手”,全球每年有约14万名产妇死于产后大出血[1,2]。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患者通常采用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但是此手术创伤较大,而且如果止血不彻底则需要继续施行子宫切除等诸多问题。
但是经导管切除术由于创伤小、操作简单、止血快速、有效等多种优点广泛的应用于治疗妇产科大出血[3,4]。
选取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之间来江西省贵溪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之间来本院进行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并按着止血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两组,25例为治疗组,施行动脉栓塞术,另外25例为对照组,施行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
25例治疗组中产科7例,妇科10例,32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其中1例为弥漫性血管凝血合并肾功能衰竭,平均年龄为(254±28)岁;25例对照组中产科8例,妇科10例,5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其中一例合并肾功能衰竭,平均年龄为(243±22)岁。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分析摘要: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是指妇女在产后1h内阴道出血量超过1500mL,或因各类妇产科疾病导致阴道出血量大于1000mL,而经子宫收缩药物、持续性按压或按摩等各类保守治疗后仍无法有效止血,甚至出现全身凝血功能障碍,并最终导致全身器官衰竭的一类疾病。
该病具有急危性,病情来势凶猛,不易控制,且病理复杂,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将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产后出血一直是孕产妇死亡原因的主要原因。
目前,临床多采用导管动脉栓塞术对其进行治疗,该方法具有创伤小、。
止血速率快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不同治疗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子宫动脉结扎术;导管动脉栓塞术引言:为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
文章将72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6例。
参照组行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组行导管动脉栓塞术。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子宫保有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从中可以得出结论,导管动脉栓塞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疗效显著,且高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36例。
观察组中,年龄23~60岁,平均(31.26±2.49)岁;产后1h或危重妇产科疾病发病后出血量1190~1852mL,平均(1290.56±231.93)mL。
参照组中,年龄25~58岁,平均(31.59±2.63)岁;产后1h或妇产科疾病发病后出血量1250~1903mL,平均(1302.15±233.61)mL。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的对比研究鹤岗市妇女儿童医院 154100【摘要】目的:通过对患者使用不同的止血方法,选择适合的止血治疗方法。
方法:本文选择近一年内出现难治性大出血的患者进行实际研究对比,寻找更适合的治疗方法,本文一年内收集的病人实例总共有60例患者,为了寻找不同质量的实际作用和效果,将56例患者使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成两组,其中28患者使用动脉栓塞的止血方法,这种命名为观察组,另外28名患者使用常规的止血办法,通常情况下使用的是子宫动脉结扎术进行止血治疗,这组命名为对照组。
结果:在手术结束后对每一名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仔细记录,我们发现研究治疗组的治疗效果较常规治疗组要高很多,统计的诗句符合统计学的相关规定。
结论:经过两种治疗方法的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发现动脉栓塞术在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有着非常好的止血效果,可以进行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动脉栓塞术;治疗效果生产作为很多女性人生中必须要经历的一部分,妇产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现在关于妇产科大出血的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对女性的生命健康产生了巨大威胁。
很多情况都会造成妇产科大出血的现象,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威胁了产妇的生命健康安全,特别是近几年这种现象开始不断严重,难治性的妇产科大出血很容易危及生命的情况,已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很多医院开始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解决。
生产对女性的身体本省就会产生很大的伤害和影响,再出现大出血以后,已经无法保持清醒的状态,经常会产生产妇在大出血之后发生休克的现象,这是导致大出血问题的进一步严重,很大几率造成产妇的死亡。
为了挽救产妇的生命,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急救,并最快进行止血,避免产妇身体的进一步恶化,为了寻找最合理的止血方法,本文对两种止血方法进行研究对比,找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希望可以为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提供一点帮助。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大出血的产科患者56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7 Vo1.17 No.41154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临床报道·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王艳娟(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妇幼保健所,内蒙古 通辽 029100)0 引言临床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主要指在分娩完成后,孕妇出现血流不止的情况,若产妇未在短短时间内进行止血将直接威胁到产妇生命。
结合王颖等[1]的报道可以发现,国内因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而死亡产妇数量正在持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产妇健康。
临床用于对该类患者治疗对策较多,本文就主要对该类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在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所接诊的难治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中围绕盲选原则选取50例,均分为观察组25例,按照子宫动脉结扎治疗,另外25例患者则按照常规方式治疗。
对照组患者年龄分布在22-37岁,中值在(29.24±1.57)。
主要包括有10例产科患者,12例妇科患者,其余3例患者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观察组患者年龄分布在23-39岁,中值在(28.77±1.68)。
主要包括有11例产科患者,10例妇科患者,其余4例患者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综合对比年龄、性别等层面可以发现,两组患者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并辅助给予子宫按摩进行治疗。
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宫腔填塞。
采用高压灭菌法对纱布进行处理,以长度在2m、宽度在7cm 左右纱布条进行处理,在操作中护理人员需做好对子宫固定工作,手术者使用卵圆钳将纱布遵照从内向外的方式进行充填,不得留有空腔。
在确保患者子宫收缩良好,出血情况缓解后则给予关腹处理。
纱条在术后第二天取出,在取出前需给予部分缩宫素治疗。
而观察组则实施子宫动脉结扎手术治疗。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目的:分析并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总结临床治疗经验与体会。
方法:结合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的临床病例资料,采取分组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结果:B组在子宫动脉栓塞手术后,所谓患者的疼痛感均有减弱,且术中平均出血量为(880.3±5.7)mL,患者的下腹部轻微有一定不适感。
结论:在临床上,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实行子宫、髂内动脉栓塞,具有高效、安全的优点,可以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产生,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标签: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动脉栓塞术;临床效果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大出血的患者数量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
大出血不良状况的发生,将直接威胁到孕妇的生命安全与健康,据有关资料统计,每年全世界有13万妇女因为产后大出血而死亡。
国内的死亡率为万分之二,其中,大出血導致的死亡率占有60%多。
出现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有:胎盘剥离不全、宫缩无力、妊高征、胎盘早剥、胎儿体大、产妇自身患有糖尿病或者血液系统疾病。
有关部门报告指出,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是危害产妇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而导致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原因也有肿瘤。
因此,妇产科医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应变与处理能力,根据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的相关症状,治疗果断慎重,积极促进患者良好的术后康复。
笔者结合个人工作经验,总结5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病例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结合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成A组和B组。
A组进行髂内动脉或者子宫结扎手术,B组通过动脉栓塞手术进行治疗。
在A组25例患者当中,产科患者17例,妇科患者8例。
年龄26~37岁,平均年龄为(29.0±2.7)岁。
且有2例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例在临床上确诊为肾功能衰竭合并弥散性血管凝血。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50例的临床治疗研讨
王玉梅
【期刊名称】《中国农村卫生》
【年(卷),期】2015(000)02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子宫动脉结扎术对难治性妇产科大
出血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分娩并出现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50例患者均分为A、B 两组,对 A 组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对 B 组患者行导管动脉栓塞术,统计并
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均有一定疗效,然而 A 组患者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子宫切除率、止血有效率等数据均优于 B 组患者,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措施,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止血快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总页数】1页(P18-18)
【作者】王玉梅
【作者单位】邹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273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3
【相关文献】
1.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探讨
2.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3.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研究
4.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5.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探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治疗摘要:目的:探究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患有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治疗的不同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的20例患者接受动脉栓塞治疗法,对照组的40例患者接受院方提供的治疗方法为髂内或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患者行动脉栓塞术治疗,可以起到迅速止血的效果,同时对患者的创伤较小,并且可以保留患者的子宫,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疗效近些年来,有很多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出现了大出血的现象,尤其是选择剖宫产的患者,其出现难治性大出血的几率要更高。
该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极易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对此我院对难治性大出血的患者施以不同的治疗,以此为根据寻找更好的方法治疗该病,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年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有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选择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的20例患者中,年龄在23-30岁间,平均年龄为(26.11±1.24)岁,该组患者中产科患者为6例,妇科患者为8例,两科并发的患者为6例。
对照组的40例患者中,年龄在22-31岁,平均年龄为(25.89±1.11)岁,该组患者中产科患者为18例,妇科患者为17例,两科并发的患者为5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院方提供的常规治疗。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髂内或者子宫动脉结扎术。
该种方法就是利用大号圆针在患者的子宫下段一侧扪及搏动的子宫动脉进行结扎。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摘要】目的:探究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关键方法,并观察实际的临床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主要是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接收的68名难产性妇科大出血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产妇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产妇。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实验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产妇采用动脉栓塞术及卡孕栓药物缩宫配合宫腔纱布填塞止血术进行治疗。
实验结束后,对比两组产妇的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以及产妇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
结果:实验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是不相同的,实验组患者的子宫切除成功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是不相同的,实验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据实验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两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有着明显的差异,患者采用动脉栓塞术及卡孕栓药物缩宫配合宫腔纱布填塞止血术方式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果极为明显,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患者对这种治疗方式的满意程度极高,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对比;实际效果难产性妇科大出血是妇产科临床治疗上极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主要的临床病症是因妇产科疾病而发生的阴道出血症状[1]。
在产后产妇的出血量是极大的,但是出血的时间比较短,这时候患者自身机体会自动凝血,但是若是治疗不当的话就会严重的影响产妇的生命安全。
本次实验主要是探究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关键方法,并观察实际的临床效果,以下是具体的实验过程[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实验主要是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医院接收的68名妇产科难产大出血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将这些产妇平均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妇产科产妇。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41例临床对比研究【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41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产妇,经按摩子宫和应用促宫缩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结扎子宫动脉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用纱布填塞的方法治疗,如果止血效果不明显进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时间26.32±10.25min、手术出血量1345.33±15.14ml,并发症2/8.0%和子宫切除手术1/4.0%,比对照组结果有优越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治疗妇产科大出血治疗时,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止血效果比较显著,有效减少了子宫全切和次全切的发生,是值得信赖的方法。
【关键词】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子宫动脉结扎术;纱布填塞产后2小时出血量超过1000ml,属于难治性产科大出血,自然分娩的产妇比剖宫产产妇的发生率更高,是自然分娩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
如果经按摩子宫和应用促宫缩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治疗方法目前最先进的是子宫动脉栓塞[1],但我院属二级医院,技术水平和设备所限,不能开展微创手术,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采用传统的纱布填塞、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现将我院近年的相关病例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07年4月——2012年7月间,我院妇产科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41例,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35.2±0.7岁;出血量最大1835ml,最小1050ml,平均1253.5±52.5ml;入选者均为自然分娩产妇,排除严重心脏、肝脏、肾脏功能障碍和原发性凝血功能障碍者。
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出血量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有产后大出血征象的产妇,进行相应处理措施,子宫收缩乏力应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如有胎盘粘连者先人工剥离胎盘。
对照组应用无菌纱布填塞。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方法研究摘要:目的探究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方法。
方法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5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组则采用动脉栓塞术,每组均有25例患者,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记录以及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天数以及子宫切除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满足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动脉栓塞术在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过程中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止血,还能够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帮助患者保留子宫,因此在今后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对动脉栓塞术的应用。
关键词:难治性产科大出血;临床方法;动脉栓塞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是产妇生产过程中最为危险的一种情况,每年有大量的产妇死于这一情况[1]。
该情况不仅会给产妇带来痛苦,还会给产妇带来危险,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为:产妇妊高症、胎盘滞留、胎儿巨大、糖尿病以及胎盘早剥等情况,该疾病一旦引发出血量巨大,若抢救方法不得当或者不及时会造成产妇的死亡,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加强对这一情况的重视[2]。
本文结合动脉栓塞术展开了探究,旨在找出最为有效地治疗方法,从而在今后的治疗过程中减小产妇的危险。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的5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观察组则采用动脉栓塞术,每组均有25例患者,对照组中妇科患者12例,产科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1岁至40岁,平均年龄为(25.4±3.1)岁,观察组中妇科患者11例,产科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2岁至39岁,平均年龄为(25.7±2.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情况不具有显著的差异,不满足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具有可比性。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临床对比分析江絮萍【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refractor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emorrhage by UAL and TAE. Methods 9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emorrhage were divided into TAE group(50 cases) and UAL group(42 cases). The operative time, mean bleeding volum, the time of vaginal bleeding after surgery, the rate of hysterectomy, the rate of hemostasis,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 and the length of stay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operative time and the rate of hemostasis in TA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UAL group (P<0.05), the mean bleeding volum, the time of vaginal bleeding after surgery, the rate of hysterectomy, the rate of complication and the length of stay in TA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UAL group(P<0.05). Conclusion It has good clinical effects, few complication, short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it can reserving their uterus maximum limit. It can be as the principal choice for the refractor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emorrhage.%目的:比较髂内动脉结扎术(UAL)和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治疗难治性产妇大出血的临床效果。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作者:董金凤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7年第20期[摘要] 目的研究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
方法选取95例临床资料完整的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A、B、C三组,A组30例患者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或球囊治疗,B组37例患者采用盆腔动脉栓塞治疗,C组28例患者采用子宫压迫缝合,对比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阴道流血天数和住院时间等。
结果 A组、B组、C组三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83.33%、91.89%、8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出血量比较,B组出血量最多,明显多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 难治性大出血;妇产科;盆腔动脉栓塞;出血量[中图分类号] R71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20-0055-03[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effect of refractor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emorrhage. Methods A total of 95 refractory postpartum hemorrhage patients with complete clinical data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 Group A (n=30) received uterine cavity balloon tamponade and gauze packing. Group B (n=37) was given pelv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Group C (n=28) was treated with uterine compression suture. The operation tim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postoperative vaginal bleeding days and length of stay of each group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s of hemostasis in group A, group B and group C were 83.33%, 91.89% and 85.71%,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groups(P>0.05). The amount of bleeding before surgery was compared,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group B was the highest,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group C,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Key words] Refractory bleeding;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Pelvic arterial embolism; The amount of bleeding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出台,孕产妇的数量逐年增加,临床妇产科大出血状况也逐渐增多,相关统计表明[1],妇产科大出血已经是威胁产妇生命的主要因素,全球每年有13万左右的妇女由于产后大出血死亡,而我国产妇的死亡率为万分之三,其中产后大出血导致约为60%。
妊娠晚期出血50例治疗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妊娠晚期出血导致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提高临床诊断率,并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母婴的死亡率。
方法:通过对50例在妊娠晚期出血症状的患者进行分析,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
结果:导致母婴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妊娠晚期出血,发病率在2.1%,之中胎盘前置的发病率为1.2%,胎盘早期剥离为0.8%,子宫破裂为0.08%,腹腔妊娠为0.03%。
经产妇一般容易发生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
结论:对于妊娠晚期出血要高度重视尽早治疗,及时找出病因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发病率。
【关键词】妊娠晚期、出血、腹痛妊娠晚期出血是属于病理现象,主要有前期胎盘、胎盘早剥、前置血管破裂、胎盘边缘血窦破裂等原因。
这种病发生十分快速、病情严重,尤其是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的发病率高。
为了减少母婴死亡率,提高病人的就诊率,先结合50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
一、临床资料妊娠晚期出血的发病率较低,根据统计发病率占整个分娩的0.02%,下面我们对50例临床病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年龄在22—38岁,平均年龄是27岁;孕周为29—40周,平均为34周;初产妇为37例,经产妇为13例;单胎为44例,双胎为6例;其中有70%--80%做过产前检查;产次一般为1—3次;其中有流产刮宫史37例,剖宫史为8例。
病例中前置胎盘有38例,孕周≥28周,之中完全性13例,边缘性2例,出血量在200—2000ml;胎盘早剖为15例,其中有2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有外伤,3例中近期有性生活,出血量为200—1700ml;子宫破裂为4例,出血量为200—500ml;腹腔妊娠为3例,出血量为90ml左右。
二、治疗方法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剖的病发率很高,我们根据50例案例来研究妊娠晚期出血的表现及治疗,通过研究有效的降低母婴的死亡率,为我国医学填补新的治疗方法。
1.前置胎盘正常的胎盘应该在子宫体部的前壁、后壁和侧壁。
怀孕28周后,胎盘附着在子宫的下段,下缘或是覆盖宫颈内,位置会低于胎儿,叫做前置胎盘。
关于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50例临床对比探究
【摘要】目的:探讨关于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
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对照组予以髂内动脉结扎术止血治疗,治疗组予以导管动脉栓塞术止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止血效果。
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流血时间、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止血有效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导管动脉栓塞术止血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疗效确切,可显著提升产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难治性性产科大出血;髂内动脉结扎术;导管动脉栓塞术
产后大出血主要是指在胎儿娩出之后的24h内产妇的阴道流血量仍然≥500ml的现象,若不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将会对产妇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
传统方法治疗难治性大出血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目前,选择何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成为临床重点研究的课题[1]。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作如下总结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5.5±2.3)岁,其中初产妇70例,经产妇30例;出血原因: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8例,过期流产刮宫术大出血12例,产后大出血80例;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较均衡(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予以髂内动脉结扎术止血治疗,具体操作步骤:首选找到髂内外动脉分支点,在距离髂内动脉约1cm位置采用7号线进行2次结扎,对侧处理方法与之相同。
1.2.2 治疗组方法
治疗组予以导管动脉栓塞术止血治疗,具体操作步骤:患者局部麻醉后行股动脉穿刺,对休克的而患者在纠正休克的同时进行股动脉置管,给予400-800mL血浆或全血注射。
导管插至髂总动脉后,将调整好数量和浓度的泛影葡胺使用压力注射器注射到髂动脉供血区,将出血位置找到,根据监视器反映出来的血管出血情况,注射凝胶海绵颗粒与稀释造影剂的混合剂予以栓塞,并多次反复进行,直至达到止血效果为止,至此栓塞完成。
取出导管时要注意对穿刺部位进行包扎,以免再次穿刺口出血。
完成栓塞术后嘱患者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栓塞完成24h内方可进行局部加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术中出血量、流血时间、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止血有效率等指标进行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研究
本实验中全部数据予以SPSS14.0软件处理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以(%)表示技术资料,应用x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流血时间、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止血有效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
组别
流血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子宫切除率(%)
止血有效率(%)
治疗组(n=50)
10.7±2.5
964.8±227.1
42.7±7.3
2(4.0)
49(98.0)
对照组(n=50)
15.6±2.7
1449.8±150.3
70.7±11.3
10(20.0)
37(74.0)
3 讨论
难治性大出血是临床妇产科发病率较高且具有高危险性的一种急症,具体可分为产科出血和妇科出血两种,若不及时给予针对性止血治疗,患者会因失血过多出现休克甚至死亡情况,严重威胁产妇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临床常用的传统治疗方法,均无法取得预期的止血和治
疗效果,故选择一种安全可靠、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
动脉结扎是临床常用的止血方法,这项手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止血效果不佳。
其止血原理是通过不断降低动脉压内的方式控制血流速度,使之逐渐减速,从而产生血栓,达到止血的目的。
但是,髂内动脉共有6条分支,即使阻断了主动脉流血情况,分支还能继续循环流血,所以无法实现预期的止血效果。
另外一种传统治疗方法是采取子宫切除术,但这对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患者造成的伤害无疑是不可逆转的,会严重降低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3]。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临床针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治疗水平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特别是介入放射学科的大力发展,使得介入治疗方法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治疗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此类治疗方法的主要功效不仅仅是减少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更避免了切除子宫情况,目前是所有针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治疗方法中的首选[4]。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经导管动脉栓塞术,此种治疗方式也是临床中比较常用的。
动脉栓塞术具体可分为髂内动脉栓塞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两种,其中子宫动脉栓塞主要适用于出血量不是特别大的患者。
但针对出血量比较大的患者则普遍采用髂内动脉栓塞治疗。
经导管动脉栓塞主要通过经皮穿刺插管的方法,将导管放置在靶动脉,再经导管将栓塞剂注入,以实现止血的目的。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不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对产妇造成的创伤,有效避免了对子宫造成的伤害,降低了其他并发症发生率[5]。
另外,经导管动脉栓塞术还能显著缩短患者流血时间,控制流血量,对保障产妇身心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而言,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危险系数比较大,诸多妇科疾病都会导致其发生,尽管临床治疗方法比较多,但快速有效且对患者术后生活影响不大的方式还是比较少见的,经导管动脉栓塞术可以避免患者发生死亡,也无需切除子宫,可完整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患者的正常生活也不会受到明显影响,这是此种治疗方法最为突出的优势。
研究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止血方法还需要临床方面的进一步努力,目前可将经导管动脉栓塞术作为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首选方法,但在治疗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免出现其他并发症或意外情况,影响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流血时间、手术时间、子宫切除率、止血有效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导管动脉栓塞术止血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疗效确切,可显著提升产妇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曾燕.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46例临床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6):2159-2160,2163.
[2]陈文忠,钟粤明,郭曼等.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栓塞治疗的临床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21(4):565-568.
[3]曾俊明.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148-149.
[4]李领霞.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76例临床对比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2,08(7):114-115.
[5]张庆.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50例临床对比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3(2):225-225,226.
[6]裘丽俊.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128例临床对比研究[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69(10):613-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