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87例临床对比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218.37 KB
- 文档页数:1
凝血酶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难治性出血45例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凝血酶治疗子宫收缩力乏力引起产后难治性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针对产后难治性出血患者45例,采用宫腔内灌注凝血酶溶液的方法进行治疗,辅以补充血容量与抗休克治疗。
结果经10±5分钟凝血酶宫腔内灌注治疗20±5分钟,出血停止。
所有患者均無明显并发症。
结论凝血酶治疗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具有止血快,操作简单,且能保留子宫,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等优点。
标签:凝血酶;产后出血;宫缩乏力分娩后若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子宫不能正常收缩,血窦不能有效地关闭并及时形成血栓及凝血块,则会发生产后出血。
为此,我院(隆尧县医院)针对2008年-2012年间来收治的45例产后难治性出血患者(postpartum hemorrhage)采用了凝血酶宫腔内灌注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2008-2012年河北省隆尧县医院收治的产后难治性出血患者45例,年龄26-38岁,平均31.3岁,孕次为2-7次,平均2.3次。
45例患者均有巨大儿或双胎分娩史,排除软产道损伤及病理性胎盘因素其中15例为初产妇,30例为经产妇。
患者中有12例合并糖尿病或为巨大儿剖宫产术后;17例为双胎产妇剖宫产术后。
8例合并子宫畸形(残角子宫或单角子宫),8例为羊水过多胎儿畸形引。
2 治疗方法2.1 止血方法:凝血酶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成10~100U/ml溶液,宫腔内缓慢灌注。
同时给予按摩子宫和缩宫剂。
如患者出血较多,上述疗效不佳,则一次性注入凝血酶溶液。
2.2 操作要点:术中输液、输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
取一次性尿管1根,置于宫腔内,注入凝血酶液溶10-100U/ml溶液,直至出血停止。
2.3 观察指标及术后处理: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1)从凝血酶溶液注入宫腔开始至阴道流血停止的时间(止血时间)(2)给药量;(3)手术时间:从置入开始到操作结束。
妇产科核心论文标题1、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临床疗效观察2、胎儿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诊断3、分析四腔心切面所见异常在产前超声诊断先天性心脏畸形中的应用4、磁共振诊断胎盘植入及植入深度的临床价值5、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缩窄的临床作用及预后探讨6、盆底超声在产后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及分析7、妊娠期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研究进展8、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控制状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9、胎盘屏障对污染物母婴传递的阻隔10、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11、异常妊娠大出血的临床急救分析12、球囊仿生助产技术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13、探讨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状况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14、高龄孕妇微量元素分析1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体成分分析及其与孕期血糖变化的相关性16、子宫压缩性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安全性17、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相关生化指标的关系18、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实施会阴侧切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19、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20、维生素B1肌内注射联合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对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21、胎盘早剥并发子宫胎盘卒中的临床结局分析22、益母草注射液对产妇产后宫缩强度的影响观察23、胎儿生长受限的胎盘因素及其临床诊治24、双胎妊娠胎盘特征及其临床预后25、胎盘异常的磁共振成像改变特征26、妊娠高脂血症血浆高密度脂蛋白亚类分布特征及相关脂酶改变研究27、被动吸烟与妊娠期母体并发症的关系28、孕晚期HBV-DNA病毒载量与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关系的临床研究29、静脉高糖营养短期治疗妊娠剧吐疗效观察30、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诊断价值31、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采取阴道分娩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32、妊娠各期及新生儿EB病毒感染情况及母婴垂直传播的初步研究33、胎儿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宫颈长度在早产预测中的应用研究34、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在剖宫产术后再孕引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35、孕前口腔干预对预防妊娠期龈炎的效果研究36、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探讨37、浅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与围生结局的相关性38、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观察39、剖宫产瘢痕妊娠应用平阳霉素联合甲氨蝶呤注射治疗的疗效观察40、产前孕妇心理状态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分析41、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并发症观察42、妊娠期糖尿病的孕期管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观察43、超声在子痫前期胎儿心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效果研究44、浅析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意义45、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46、妊高症采用硫酸镁和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临床分析47、中期孕妇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分析48、足月胎膜早破干预时机及妊娠结局观察49、轻重度子痫前期妊娠孕妇抗心律失常干预治疗模式的研究50、糖化血红蛋白和糖耐量在妊娠期糖尿病初筛中的价值51、清淤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湿热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疗效观察52、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硫酸镁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及ET、NO的影响53、瘢痕子宫再次足月妊娠分娩结局临床分析54、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效果55、缩宫素联合钙剂和米索前列醇预防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56、低分子肝素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57、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及临床意义58、不同分娩方式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分娩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59、产后治疗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的应用效果对比研究60、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分析61、药物流产联合刮宫术治疗瘢痕子宫妊娠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62、产科急症剖宫产与择期剖宫产的临床特征对比研究63、成分输血对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凝血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64、妊娠合并急性阑尾炎的产科处理65、临床路径管理在产科分娩中的应用效果66、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的临床分析67、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探析68、产科出血性休克的临床原因及治疗措施69、探讨气囊仿生助产术在产科的临床价值70、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探析71、探析产科失血性休克产妇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临床救治方法72、农村地区产科出血综合防治干预研究73、产科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效果分析74、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应用及对分娩过程的影响75、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技术用于产科手术临床价值研究76、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科处理体会77、脐带真结的产科因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78、子宫切除术在治疗产科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探讨79、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中限制性液体复苏的应用效果观察80、产科大出血中应用子宫切除术的相关因素及效果探析81、探讨感染产科并脓毒血症患者严重脓毒血症的病因结果分析82、产科危重症病情评估系统建立及临床效果评价83、产科超声的生物学效应及安全性评价84、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85、产科失血性休克危急重症患者临床特点及救治86、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产科重症患者的疗效评价87、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88、产科镜像综合征的胎儿磁共振成像诊断89、产科子宫切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90、妊娠期合并非产科急腹症130例临床分析91、不同产科分娩镇痛方式对产妇的影响92、小麦纤维素用于产科卧床保胎患者便秘的临床观察93、孕前及孕期体质量增加与产科并发症的关系94、论分娩镇痛在产科临床中的作用95、超声检查在产科临床胎儿异常状况诊断中的价值96、基层医院剖宫产并发新生儿骨折的产科因素及防治措施97、超声诊断产科急腹症的效果分析98、产科综合治疗仪联合新斯的明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99、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非高危胎儿产前心脏筛查中的应用100、胎儿心脏超声对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价值评价。
经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难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及肿瘤出血的疗效王玉莹【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7(012)003【摘要】目的分析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难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及肿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难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出血停止时间、治疗后1年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975,P<0.05).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72.45±1.74)ml少于对照组的(368.41±1.8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2.013,P<0.05).实验组患者出血停止时间(3.00±0.24)d短于对照组的(7.00±1.9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589,P<0.05).治疗后1年,实验组复发率0低于对照组的1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90,P<0.05).结论采用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难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出血量,降低后期复发率,可广泛运用.【总页数】3页(P69-71)【作者】王玉莹【作者单位】115007 辽宁省营口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FAEV 方案治疗难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分析 [J], 任彤;冯凤芝;向阳;万希润;王涛;杨秀玉2.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J], 张晓峰3.血管介入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所致难治性大出血9例临床分析 [J], 闫震;段微4.选择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在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的应用效果 [J], ZHENG Jia-feng;ZHAO Hu5.难治性复发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1例 [J], 孜布尼沙牙库甫;陈亚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手术时机选择黄雪云;黄若玲;陈俊卿;庄凤珠;庄雪音;庄志浩【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产后大出血患者60例,其中,40例在分娩后立即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归入观察组;余20例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无效后开展子宫动脉栓塞术.对比两组出血量、输血情况、子宫保留率及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明显更少,血浆输注量明显更少,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保留率略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死亡病例,子宫保留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符合指征的患者,尽早开展子宫动脉栓塞术有助于提升止血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期刊名称】《中国医学工程》【年(卷),期】2016(024)012【总页数】3页(P33-35)【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术;产后大出血;手术时机;围生期【作者】黄雪云;黄若玲;陈俊卿;庄凤珠;庄雪音;庄志浩【作者单位】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人民医院产科,广东揭阳515300;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人民医院产科,广东揭阳515300;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人民医院产科,广东揭阳515300;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人民医院产科,广东揭阳515300;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人民医院产科,广东揭阳515300;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人民医院产科,广东揭阳515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46产后大出血是围生期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1],近年研究显示介入治疗对其有较好的疗效,有助于在保留子宫的基础上有效止血,可避免对患者的身心创伤[2]。
但此术式仍属于侵入性操作,可能对患者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目前临床仍倾向于对患者优先采用保守治疗方案,保守治疗无效后,若患者未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再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3]。
此方案会不会影响孕产妇的及时治疗,增加其死亡风险,尚待临床研究明确。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41例临床对比研究【摘要】目的讨论临床对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41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产妇,经按摩子宫和应用促宫缩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结扎子宫动脉的方法治疗,对照组用纱布填塞的方法治疗,如果止血效果不明显进行子宫全切或次全切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出血时间26.32±10.25min、手术出血量1345.33±15.14ml,并发症2/8.0%和子宫切除手术1/4.0%,比对照组结果有优越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治疗妇产科大出血治疗时,采用子宫动脉结扎术止血效果比较显著,有效减少了子宫全切和次全切的发生,是值得信赖的方法。
【关键词】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子宫动脉结扎术;纱布填塞产后2小时出血量超过1000ml,属于难治性产科大出血,自然分娩的产妇比剖宫产产妇的发生率更高,是自然分娩后子宫收缩乏力所致。
如果经按摩子宫和应用促宫缩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效,治疗方法目前最先进的是子宫动脉栓塞[1],但我院属二级医院,技术水平和设备所限,不能开展微创手术,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采用传统的纱布填塞、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现将我院近年的相关病例总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07年4月——2012年7月间,我院妇产科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41例,年龄在21-39岁,平均年龄35.2±0.7岁;出血量最大1835ml,最小1050ml,平均1253.5±52.5ml;入选者均为自然分娩产妇,排除严重心脏、肝脏、肾脏功能障碍和原发性凝血功能障碍者。
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出血量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有产后大出血征象的产妇,进行相应处理措施,子宫收缩乏力应用缩宫素促进子宫收缩,如有胎盘粘连者先人工剥离胎盘。
对照组应用无菌纱布填塞。
宫腔球囊填塞及宫腔纱布填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36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宫腔填塞治疗难治性性产后出血保留子宫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A 组行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治疗,B组行宫腔放置Bakri球囊压迫止血治疗.对比两组放置时间,止血起效时间、宫腔填塞物留置时间、再次出血率和感染率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发现,B组操作时间,止血起效时间、宫腔填塞物留置时间明显短于A 组,感染率明显低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放置球囊压迫止血较宫腔纱布填塞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具有简单易行,技术要求低,止血效果好,感染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宫腔填塞Bakri球囊;宫腔纱布填塞;压迫止血;难治性产后出血【中图分类号】R714.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61-01产后大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处理不及时,可导致孕产妇死亡.我国采用胎儿娩出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超过1000ml称为产后出血[1].发生产后出血,经宫缩剂、持续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而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称为难治性产后出血[2].引起产后大出血的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其中以宫缩乏力最为常见[3].我院对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72例,36例采用采用加压式宫腔阴道纱条填塞方法,36例采用宫腔放置Bakri球囊进行止血,72例均及时控制了出血,取得良好效果,本文对宫腔纱布填塞压迫止血和宫腔放置Bakri球囊压迫止血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发生产后出血,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异常者[4],经给予子宫肌壁及静脉注射缩宫素、,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宫体注射欣母沛、持续子宫按摩等处理后仍有活动性出血,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果断采用了宫腔填塞方法止血. 根据随机原则法分组,A 组36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25±5.30) 岁;体重64~75kg,平均体重(68.20±3.45)kg;孕周34+5~4+2周,平均孕周(39.54±1.25)周;出血量650~2200ml,平均出血量(920.28±160.95)ml;其中初产妇13例,经产妇23例;剖宫产26例,阴道分娩10例.B组36例,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6.56±5.40)岁;体重55~844kg, 平均体重(65.32±5.50)kg;孕周33+5~41+4周,平均孕周(38.25±1.32)周; 出血量675~2150ml,平均出血量(868.90±150.38)ml;其中初产妇15例,经产妇21例;剖宫产13例,阴道分娩19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重、孕周、出血量、孕产次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均子宫肌壁及静脉注射缩宫素、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宫体注射欣母沛、持续子宫按摩等处理后仍有活动性出血, 未能彻底止血,采用宫腔填塞方法止血.A组接受纱布填塞压迫止血治疗,剖宫产术中填塞方法:从子宫底呈Z字型依次填至切口处,充分估计还需用纱条长度,剪去多余纱条,用卵圆钳将尾部从宫颈口送入阴道大约2~3cm,然后将剩余纱条呈Z字型充分填塞子宫下段.见子宫壁被压薄,无出血,依次缝合子宫切口.术后行阴道探查,确定纱布尾端在阴道内.术中注意缝合子宫切口时切勿将纱条缝上;用力填紧宫腔, 不留空隙,术后阴道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检查纱布尾端在阴道内.阴道分娩填塞方法:以宫腔出血为主者,术者一手固定子宫底,另一手依次将纱布经阴道从宫底依次填满宫腔.填入时注意不留空隙,尽量填紧,腹壁可触及子宫体质硬,均匀,观察无活动性出血,B超探查宫腔无积血.对于多次阴道助产,软产道损伤严重,有活动性出血且量多无法短时间内完成缝合止血,生命体征不平稳时,继续将干纱布填紧填满整个阴道,压迫止血,必要时可用一手直接压紧阴道纱布止血,同时输血输液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行各项相关检查,准确判断病情,挽救生命.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12h.24h后如无异常情况可取出纱布条.严密观察1h,如无异常出血可返回病房[5]. 取出时机及术后治疗:术后24-48小时在常规消毒铺巾下,同时缩宫素20u加500ml液体中静滴10分钟后经阴道取出纱条.术后均常规选择足量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后有6例3日内出现体温升高,最高38.4度,产褥感染发生率为16.7%,经继续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都能如期出院.产后42天回访32例,产褥过程好,子宫复旧好,无一例出现晚期产后出血.B组接受宫腔放置球囊压迫止血治疗.采用中林公司生产的双腔Bakri 球囊.剖宫产术中放置:术者经腹壁和子宫切口放置,导管经宫颈内口置入, 助手将导管由宫腔拉出阴道外,通过宫腔及阴道的牵拉,将球囊底部接触宫颈内口,保证整个球囊进入宫腔,关闭子宫壁,将导管固定于产妇的大腿上,根据宫腔大小注入300-400ml生理盐水以膨胀球囊,观察引流导管无出血,关闭腹壁切口.阴道分娩者经阴道放置:根据超声检查评估宫腔容积,将Bakri球囊放入宫腔内,保证球囊完全通过子宫颈管和宫颈内口,将导管固定于患者大腿上,球囊注水,利用球囊的均匀压力压迫子宫静脉窦,以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阴道填塞纱布固定宫腔球囊,连接引流管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取出时机及术后治疗:术后6h内静脉滴注缩宫素,腹部沙袋加压,以确保子宫收缩压迫膨胀的球囊.术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持续静脉滴注缩宫素12h.根据宫缩情况于12-36小时间断放出球囊内的生理盐水,根据情况取出球囊.严密观察1h,如无异常出血可返回病房,无术后发热及感染迹象,都能如期出院.产后42天回访35例,产褥过程好,子宫复旧好,无一例产褥感染及晚期产后出血发生. 1.3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对比两组发现,B组患者球囊放置时间、止血起效时间、宫腔填塞物留置时间明显短于A 组,感染率明显低于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再次出血率发现,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止血效果比较注:与A 组比较,?p<0.053讨论3.1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原因[1],早期的诊断及及时恰当的处理是抢救常规的关键.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如何保留子宫将关系到产妇将来的生育功能和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高效抗生素、超声监测和一些新填塞材料的应用,宫腔填塞术又被临床所采用[6].提高产后出血的救治水平是降低产妇死亡的关键措施.对于40岁以下年轻、无子女的孕产妇切除子宫要非常慎重.我院采用的宫腔填塞方法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可有效控制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及软产道损伤等引起的难治性产后出血,为保留子宫保守治疗寻找到了另一可靠而有效的方法,进而降低了子宫切除率.通过宫腔填塞,使宫腔被充分扩张,宫腔内压力高于动脉压,从而使动脉出血停止或减少,宫腔填塞暂时止血后待机体发挥自身的凝血功能而止血.宫腔填塞还可刺激子宫肌层,引起子宫反射性收缩.宫腔纱布条填塞压迫止血法是一种传统的有效止血方法,不仅可争取产后出血宝贵的抢救时间,对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也具有重要的意义.Bakri球囊由硅胶制成,是针对产后出血专门设计的球囊,可通过外接引流袋能准确了解宫内出血情况,可有效控制静脉出血及毛细血管渗血,且该方法简单易行,止血快,技术要求低,能很快达到止血目的.3.2对于应用常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产后出血,宫腔填塞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应用越早,止血效果越好,愈后也越好,特别是剖宫产出血大于1000ml,阴道产出血量大于600ml者,在应用其他保守治疗方法无效时应立即应用宫腔填塞压迫止血.即使在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例中也可为下一步改善凝血机制而提供时间.否则,凝血因子丢失过多,发生凝血功能异常时,抢救的难度大大增加.对于阴道产后,因产程长、产妇体力消耗过多,继发性宫缩乏力,应果断采用宫腔填塞压迫止血,积极输血输液,纠正休克,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时,积极补充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纠正一般状况,可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更多的时间.3.3宫腔放置Bakri球囊压迫止血,填塞较易实施,一次性放入宫腔即可,特别对于剖宫产术后出血有独特的优势,避免了二次开腹止血的几率,避免了纱布条填塞时需反复进出宫腔的弊端,减少了感染的风险.球囊形状可随宫腔、阴道变化,宫腔受力均匀,不留死腔,取出前间断放出囊内液体,取囊操作相对容易.本研究比较了宫腔放置Bakri球囊和纱布填塞压迫止血两种方法处理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效果发现:宫腔放置Bakri球囊法止血操作时间,止血起效时间、宫腔填塞物留置时间更短,术后感染率更低,说明宫腔放置Bakri球囊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保守治疗,宫腔填塞是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方法,应用越早,止血效果越好,愈后也越好,宫腔放置Bakri球囊压迫止血在难治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副作用少,且创伤较小,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11-215 [2]候红瑛.多学科合作救治严重产后出血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4,3(4):254-257 [3]杨雪梅,郭梅,陈晓黎,等.宫腔水囊压迫与宫腔纱条填塞用于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09,5(1):75~77. [4]余凯,何莺,邓辉.水囊填塞术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9,1(4):600~601. [5]李建蓉.产后出血子宫腔纱布填塞法止血治疗[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9,20(2):111~112.6]赵晓敏王谢桐宫腔填塞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产科杂志2009年2月第25卷第二期106-108。
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体会郭洁发表时间:2016-12-22T09:40:38.94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6期作者:郭洁[导读] 传统的治疗方法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动脉结扎术,但是这种治疗方法操作复杂,止血效果并不理想。
(邯郸市第一医院河北邯郸 056000)【摘要】目的:对子宫动脉栓塞术在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探讨。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68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分析。
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持续流血时间、出血量的减少情况、子宫保留率等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将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于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治疗中,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提升患者的子宫保留率,并且具有良好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关键词】难治性产科大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体会【中图分类号】R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6-0055-02导致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的病因比较多,最为常见的有创伤、产后出血、恶性肿瘤浸润等,由于其具有较大的出血量,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全身凝血功能障碍,如果不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本文就主要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68例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予以简单分析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患者68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来自妇科,有10例患者来自产科,患者年龄处于22~35岁之间;观察组的34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来自妇科,有11例患者来自产科,患者年龄处于23岁到34岁之间,患者的出血量为1000~2900毫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出血量等基本资料实施统计学分析,二者之间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87例临床对比观察
发表时间:2014-07-16T09:18:48.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7期供稿作者:伍冠
[导读] 经过临床研究表明,宫缩乏力、多胎妊娠、胎盘因素、胎儿过大等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伍冠 (广东省阳春市妇幼保健院 529000)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难治性产科大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分娩且出现难治性大出血的产妇8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44例,行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43例,行子宫动脉结扎术治疗。
对两组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优良率为100.0%;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27%。
对照组43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优良率为86.05%;有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16.28%。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相较于传统子宫动脉结扎术而言,现代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大出血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210-02 如今对于产妇而言,难治性大出血已成为“头号杀手”。
据统计,每年我国有14万产妇由于产后出血而死亡[1]。
经过临床研究表明,宫缩乏力、多胎妊娠、胎盘因素、胎儿过大等因素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若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却得不到及时治疗,则对其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基于此,本文对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妊娠且出现难治性大出血的产妇87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详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妊娠且出现难治性大出血的产妇87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4例,行动脉栓塞治疗;对照组43例,行子宫动脉结扎术。
观察组患者中,年龄为19至38岁,平均年龄(30.6±2.1)岁;初产妇25例,经产妇19例;行剖宫产致使出血15例,阴道分娩出血22例,人工流产导致出血5例,子宫全切除导致出血2例。
对照组患者中,年龄为21至41岁,平均年龄(32.2±1.9)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17例;行剖宫产致使出血13例,阴道分娩出血21例,人工流产导致出血6例,子宫全切除导致出血3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出血原因、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应用子宫动脉结扎术。
在患者子宫部位或者其下方部位,按压动脉搏动点,并加大按压力度,而后应用圆针穿上肠线,沿着子宫前臂一直深入至子宫肌层内部,穿过阔韧并做好打结处理,寻找分支点,而后再予以结扎手术。
观察组:主要应用动脉栓塞治疗法。
对44例患者均行麻醉处理,而后在其股动脉穿刺。
若患者出现休克现象,则及时纠正,而后行股动脉置管,在血管鞘处进行全血快速注射。
观察患者股动脉的脉搏,在其总动脉的分支口内放入导管,在同侧注射泛影葡胺,这样能够确定患者出血位置。
适当调整导管,在靶血管中注入海绵明胶粒后便可应用栓塞来处理其血管。
处理完后,抽出导管,造影病变位置,从而观察患者栓塞情况。
将导管抽离后,加压并包扎患处,同时严密观察局部变化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应用均数(x-±s)、标准差(x-±s)表示计量数据,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44例患者中,显效38例,有效6例,无效0例,总优良率为100.0%(44/44);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表现为臀部疼痛,并发症发生率为2.27%(1/44)。
对照组43例患者中,显效24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优良率为86.05%(37/43),无效率为13.95%(6/43);有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其中4例臀部疼痛,3例手术后再次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6.28%(7/43)。
两者患者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难治性出血,即产妇在产后通过保守治疗方法后无法取得疗效,其出血量仍然≥1500ml;亦或是由于妇科疾病因素致使阴道出血量>1000ml[2]。
临床上对于该病的传统治疗法为子宫动脉结扎术,该法效果较好,但是术后患者会留下较大创伤,主要体现在生理及心理上。
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动脉栓塞治疗法这一新型疗法便应运而生。
该法主要是通过对动脉处进行加压,加速凝固患者血液,从而形成血栓并有效止血[3]。
本次研究中选取87例难治性大出血患者,观察组44例患者全部获得痊愈,有效率为100%;1例出现并发症,主要为臀部疼痛。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6.05%;出现并发症7例,其中4例臀部疼痛,3例手术后再次出血。
由此可见,应用动脉栓塞疗法疗效显著且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曾燕.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46例临床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6):2159-2160,2163.
[2]向定菊,马代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26例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1,08(22):167.
[3]祝素琴.难治性妇产科大出血47例临床对比治疗研究[J].医药前沿,2013,(19):188-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