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第一章第36讲世界地理概况学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64 MB
- 文档页数:22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世界地理高考考纲: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世界的居民和国家考点一 世界地理概况1.大洲和大洋(1)世界海陆分布: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
(2)七大洲和四大洋①A 亚洲、B 欧洲、C 非洲、D 大洋洲、E 南极洲、F 北美洲、G 南美洲。
各大洲分界线:(右表) ②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甲太平洋、乙大西洋、丙印度洋、丁北冰洋。
③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
④既跨南北半球又跨东西半球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
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经纬网定位:经纬网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
通常可以借助“十”字法或“井”字法进行识记。
如: “双30”,指的是30°E、30°N的交点,记忆为尼罗河河口或者开罗附近,以此作为参考点,思考相对位置。
2.其他定位方法:(1)相对位置定位:借助熟悉的点,根据相对位置定位。
(2)轮廓、形状定位: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
(3)典型区域特征定位: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定位的重要线索。
(4)特殊地理事物定位: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2017·常州一模)西班牙的耶罗岛地形崎岖,全年温和,多地形雨。
读图,回答1~2题。
1.耶罗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 )A.东南部B.东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2.耶罗岛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的重要原因是常年( )A.受信风影响 B.受副高影响 C.受洋流影响 D.受人类影响(2017·皖南八校模拟)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阔的麦哲伦次南极生态区。
境内有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植株相对较小)和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马纳人。
第35讲 世界地理概况考点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3)分布规律①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1)填图:在下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
(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海底各地形的特点。
方法技巧 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
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
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 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气候类型区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
分割世界地图的经纬线及其附近参照点:(2)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定位法)借助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大洲、大洋等,以其为参照物,利用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区域定位。
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岛屿)。
利用这些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如某大陆西部为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且位于北半球,则可确定该大陆为北美大陆。
(3)区域轮廓定位法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界线、海岸线等)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分析定位。
(4)地带性特征定位法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
如根据降水和气温情况可以判断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海岸还是大陆西海岸。
2019版大一轮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系列选考总复习:第4部分-第1章-第1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1.人口数量世界第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总人口为13.7亿。
2.人口分布特征——分布不均以AB黑河——腾冲为分界线,以东以南人口多,密度大;以西以北人口少,密度小。
3.人口特点及问题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社会负担重。
4.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基础整理四中国的民族56个民族,汉族人口约占9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2.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
3.民族分布(1)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2)汉族:遍及全国,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
(3)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考点一| 我国的疆域与经济发展1.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不足(1)海陆位置①优越性:东部地区深受海洋影响,雨量丰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及同海外各国的交往;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同中亚、西亚、欧洲的陆上直接往来。
②不足:地处环太平洋构造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交会处,地质灾害严重;地处西北太平洋西部,受台风影响大。
(2)纬度位置①优越性:我国有寒暖适宜的气候;南北气候差异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②不足:北部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
2.我国三大经济带的差异分析(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范围●考向1 我国的疆域及行政区划 1.读下图,完成(1)~(2)题。
(1)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誉,也是我国民族个数最多的省区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①省南部有阳光直射 B .②省简称粤C .流经③省的河流冬季会结冰D .④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也是我国最东、最北的省 【解题流程】【答案】(1)A(2)C●考向2我国的行政区划与经济发展2.(2014·北京高考)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
第36讲 世界地理概况考点一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1.世界海陆分布(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3)分布规律①从全球来看,地球表面积的71%为海洋,29%为陆地,即“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②从半球来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海洋相反。
2.陆地地形类型与特征3.海底地形类型与特点(1)填图:在下图中填写海底地形类型。
(2)填表:对照上图,填写海底各地形的特点。
方法技巧 区域空间定位的方法 (1)经纬网定位法(绝对定位法)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
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应该在脑中用重要的经纬线编织一个“数字化”的立体地球。
如选择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E、120°E 等经纬线,识记这些经纬线穿越的主要大洲、国家、地形区、河流、气候类型区等,然后进行组合叠加,形成“脑图”。
分割世界地图的经纬线及其附近参照点:(2)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定位法)借助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大洲、大洋等,以其为参照物,利用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进行区域定位。
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内部,有的地理事物位于大陆东部或西部(临海),有的被海洋包围(岛屿)。
利用这些特性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如某大陆西部为太平洋、东部为大西洋,且位于北半球,则可确定该大陆为北美大陆。
(3)区域轮廓定位法根据面状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特征、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如山脉、河流、交通线、行政区界线、海岸线等)和点状地理事物的相关位置(如城市、矿产、山峰等)分析定位。
(4)地带性特征定位法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自然带特征、动物特征、土壤特征、河湖特征、地貌特征、人文特征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或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区域判断的重要线索。
如根据降水和气温情况可以判断是低纬还是高纬,是内陆还是沿海,是大陆东海岸还是大陆西海岸。
(5)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代表性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物、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
如埃及的金字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中国的长城等。
(6)文字信息辅助定位法有的题目在题干或问题中提示了区域的大致范围或自然、人文特征,对缩小定位的范围和提高定位的速度很有帮助;有的提示信息甚至决定了定位的成败。
(2018·昆明质检)一艘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
回答1~2题。
1.选择最近路线航行,货轮经过海峡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2.下列有关四个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大洲分界线的是①和②B.沟通两大洋的是③C.两岸属于发展中国家的是②和④D.处于板块消亡边界的是①和④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位置与海陆轮廓不难判定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和曼德海峡,从香港到鹿特丹港,最近的航线是地中海—苏伊士运河航线,依次需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
第2题,①直布罗陀海峡是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但②英吉利海峡不是大洲的分界线,其两岸是英法两国,都属于发达国家;④是曼德海峡,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地处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上;③马六甲海峡沟通的是太平洋与印度洋。
考向一 世界的海洋与陆地(2015·安徽文综)右图为25°N~32°N 之间某区域遥感影像。
完成第1题。
1.图示地区有世界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通道。
该通道便捷地连接了( ) A .北美东岸与西欧 B .东亚与南亚 C .北美东岸与西岸 D .西欧与南亚 答案 D解析 该区域的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红海南面通过曼德海峡与亚丁湾、阿拉伯海相连,该海上运输通道缩短了印度洋和大西洋的海上航程,便捷地连接了西欧和南亚。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考向二 世界的陆地、海峡与运河(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下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
据此完成第2题。
2.该批产品运往甲国,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 ) A .好望角 B .苏伊士运河 C .巴拿马运河 D .麦哲伦海峡答案 C解析 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0°~10°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
徐州的产品运往甲国首都,最短海上航线为太平洋—巴拿马运河—加勒比海,巴拿马运河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故选C 。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考点二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1.气温(1)陆地气温的变化(2)气温的分布规律温馨提示 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 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上。
2.降水(1)形成条件⎩⎪⎨⎪⎧空气达到饱和时,气温继续下降有足够的凝结核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2)影响降水的因素及表现(3)降水的季节变化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如全年多雨区、常年湿润区、全年少雨区。
②降水季节差异较大,如夏季多雨区、冬季多雨区。
(4)世界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2018·贵阳模拟)下面是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自制的百叶箱中测得的家乡一日的气温数据。
据此回答1~3题。
1.该校这一天的平均气温为( ) A .0℃ B.1.5℃ C.2℃ D.3℃ 2.这一天气温日较差是( )A .8℃ B.9℃ C.10℃ D.无法确定 3.此时该地主要的降水类型是( )A .对流雨B .锋面雨C .地形雨D .台风雨 答案 1.C 2.C 3.B解析 第1题,这一天的平均气温为四个时刻的气温值相加除以4。
第2题,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为14时气温和8时气温之差。
第3题,从这一天来看,气温较低,但平均仍在0℃以上,应位于长江流域。
对流雨一般多见于夏季的午后,台风雨一般出现在夏秋季节,地形雨是局部小气候,不是该地主要的降水类型,故该地降水以锋面雨为主。
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位于____________(海陆位置),根据全球气候分布的一般规律以及甲地的降水状况(见图2),可推断该地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
(2)图1中的等温线表示的是________(1、7)月气温水平分布状况。
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答案(1)大陆西岸南(2)1 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夏季,是1月份。
解析第(1)题,读图可看出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从其纬度位置判断该地气候类型有两种可能: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结合甲地的降水状况:降水季节差异明显,可判断甲地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类型分布的纬度范围大致在南北纬30°~40°,故可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
第(2)题,据图中等温线分布可判断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同纬度陆地气温高于海洋,说明此时为夏季(1月)。
考向一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及原因图a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图b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B.受暖流影响C.受寒流影响D.受陆地影响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b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答案 1.C 2.B解析第1题,从图中看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22℃等温线明显向低纬(北)弯曲,说明该海域温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域低,是受到寒流的降温作用所致。
第2题,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可知,该地的气候属于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而图中甲地位于撒哈拉沙漠,丙地位于南亚,丁地位于亚马孙平原,分别为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只有乙地位于非洲东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见题知本溯源归法考向二区域降水及其影响(2013·四川文综)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示区域从沿海向内陆,陆地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
给该区域带来降水的主导风是( )A .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 4.R 河段( ) A .流量季节变化大 B .春汛明显 C .河流堆积作用强 D .河谷横剖面呈槽型答案 3.B 4.A解析 第3题,根据文字材料、图示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可知该区域为非洲西海岸。
降水多时,正值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水汽,从而形成丰沛的降水。
第4题,R 河段主要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分干、湿两季,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考向三 世界区域自然特征分析浙江古代盛产青瓷,其中越窑生产的青瓷(越瓷)远销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和非洲东部地区等。
古代越瓷贸易船主要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晴夜观星定向,一般出航半年内到达非洲。
下图为“越瓷外销西南航线示意图”。
完成第5题。
5.在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中,船上的人可能会在( ) A .甲处夜观北极星定向 B .乙处借船右后方来风作动力 C .丙处见到河水的暴涨 D .丁处眺望到大片茂盛的草地 答案 B解析 甲处临近赤道,北极星高度太低,不易被看到,不能利用北极星定位,A 项错。
输出越瓷的贸易航程以风力和洋流为动力,为充分利用冬季风,一般在冬季出航,乙处冬季受东北风影响,轮船向西航行,船可借助右后方风作动力,B 项正确。
丙处为热带沙漠气候,尤其是冬季,不可能见到河水暴涨,C 项错。
丁处受离岸风和洋流的影响,周围沙漠广布,见不到大片茂盛的草地,D 项错。
故答案为B 。
见题知本 溯源归法考点三 世界的居民和国家1.世界的居民(1)人口分布不均①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图中的a 亚洲东部,b 亚洲南部,c 欧洲,d 北美洲东部。
②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热带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极地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2)人种分布(3)世界三大宗教2.世界的国家和地区(1)面积居于前六位的国家(2)人口数量: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2018·随州模拟)下图为“人口分布比重随海拔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海拔2 000米以上地区人口分布很少,主要原因是( )①气温低②降水少③土壤贫瘠④光照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除自然方面的原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社会因素主要有( )①经济状况②家庭规模③历史文化④市场物价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 1.C 2.A解析第1题,海拔2 000米以上地区由于地势高、气温低而不适合人类居住,降水、光照与海拔高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