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爱护水资源
- 格式:ppt
- 大小:856.50 KB
- 文档页数:15
爱护水资源环境,节约用水从我做起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在日常生活用水中没有意识到水对于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浪费水资源的现象。
究其原因,主要是节水意识不够,没有养成节约用水的观念和习惯。
因此,大力开展节约用水工作,建设节水型社会刻不容缓。
在此,我们倡议: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每个人都要争当节约用水的宣传者、文明用水的倡导者、科学用水的践行者。
一、积极宣传水情知识、传播节水理念、弘扬节水风尚、做节约用水的宣传员。
节水不仅是独善其身者的理念,更应该变成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所以每个人都应积极宣传节约用水,同时反对浪费用水和用水污染水的行为。
二、爱水、惜水、节水,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提倡刷牙少用一口水,洗脸少用一杯水,洗浴少用一盆水,平时少用一滴水;洗涤时适量使用洗涤剂,不向水中倾倒剩饭、剩菜等污物。
要求大家对发生在身边的用水浪费现象,敢说敢管,互相监督,共同保护利用好水资源。
三、希望有志于节水器具研发、生产的科技型企业积极投入到节水的创意设计和创新发明中,发明创新更多节水产品,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当然,在我们提出倡议的同时,对于节水工作,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为此,我们希望各级政府和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能够支持和推动节水活动的开展,提高全民的节水意识,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器具,鼓励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最后补充一点:节约水资源也不仅仅是一个家庭、一个学校、一个单位的事,应该是我们每一个社会公民的共同责任。
希望大家能够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只有大家都树立了有水必珍惜的意识,从家庭到单位、从学校到社会,才能共同保证实现“节约每一滴水”的愿望。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我们能够齐心协力、携手共进,相信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好!更多关于爱护水资源环境的作文内容,可以访问天天素材网进行了解。
《爱护水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1)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学习水资源污染及防治。
(2)培养学生珍惜水的情感,增强学生爱护水资源、热爱生活,注意环保的强烈责任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用辩证的观点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珍惜水的情感,增强学生节水意识和爱护水资源的强烈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水资源的现状、分布;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和防治方法。
难点: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突破方法: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联系生活、生产实际,提出问题、学生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引课:情趣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两张清澈美丽的水资源风景照片,一幅是我们美丽的汉江河,一幅是谷城的田河,通过欣赏大自然水体的美丽,让学生感受到是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绚丽多彩,水是生命之源泉。
教师抓住时机说:清清汉江河,岸边柳絮飞,同学们看到这清澈美丽的水资源,我们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水资源,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出示课题-------爱护水资源老师表扬学生回答的很好,同时播放课题《爱护水资源》,课题的背景是青山绿水美景衬托。
本课题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1、播放视频------人类拥有的水资源视频内容是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海洋、湖泊、河流、冰川、地下、大气、生物体等中都含有水,可以说地球是水球,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但是,直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却很少。
淡水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可利用的淡水不到1% 且分布不均。
现在我们来看看世界及我国淡水资源分布情况2、图片展示------世界及我国淡水资源分布情况3、走向社会联系实际教育学生问题:党和政府是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生活的,我国政府目前正在新建的解决北方生活用水的一项大工程,大家知道是什么工程吗?教师检查评讲:表扬学生回答的很好,我们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还非常关心我们国家大事,真正做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中国为有你们这样的有志青少年而骄傲自豪。
《爱护水资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爱护水资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爱护水资源》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 1 的内容。
本课题从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介绍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使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现状,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本课题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它是对前面所学化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如物质的组成、净化等;另一方面,它又为后面学习化学与社会发展、化学与生活等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有一定的了解,但对水资源的分布、污染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还比较缺乏。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和获取知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知道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2)了解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3)掌握节约用水的方法和途径。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有关水资源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认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2)掌握水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水资源的有限性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九年级化学《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篇6在工业生产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大部分城市用水紧张,而许多地区水资源浪费、污染很严重,污水任意排放,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用水和生活环境。
那么,利用本节课教学加强对学生关于节约用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教育,因为如何节约用水不仅是工农业生产研究的问题,也直接联系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每个学生自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使保护自然资源的观念深入学生的心灵,是本课题的一再强调的中心。
另外通过本课的学习也可以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本节课的中心内容主要围绕两方面:第一,地球上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很缺乏的;另一方面,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通过大量的生动、写实的录象、图片等有关水的概况、水资源污染等材料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水污染的严重性,认识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感受很深,在此过程中,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但也留有不少的遗憾。
下面简要谈一下本节课的优点与缺点。
一、引入有震憾力。
通过“新闻调查”节目的一段片断,抛给学生一个思考的问题:一个原本依傍淮河的美丽的村庄为什么变成了如今令人恐惧的癌症村?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可能会想到与水源、空气、食物等基本的生存条件有关,那么再看到问题的答案,令学生感到触目惊心,由于水质污染给人类已经带来了惨重的灾难,自然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爱护水资源!二、教学环节清晰自然。
整堂课环环相扣,过渡较流畅,有条不紊,引入过后,由一段视频:地球上水资源概况,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水资源很丰富,储量很多,分布也很广泛的印象,再提出了一个疑问:那么地球上水资源如此丰富,下段影片中的男主人公遇到了怎样的困难?在影片《荒岛余生》片断中,男主人公身处海洋,走向孤岛时,那种口渴的样子,苦苦找水以及喝树叶上的露珠的艰难景象,让学生又感到淡水资源如此短缺!这样的设计,十分清晰,又富有辩证的思想,让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认识水,形成鲜明的对比。
《爱护水资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爱护水资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
水资源概况,一方面从储量上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从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说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较直观,言简意赅。
水资源保护是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角度谈的,同样以图代文。
弥补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感染力、震撼力极强。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以及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了解常用节水方法和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3)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数据、网上搜索、交流合作、转换角色演讲等多种方式的活动,培养学生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信息能力,和交流合作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5)能具体举出生活中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的例子,增强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以及关心社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由于淡水资源有限,分布不均,污染、浪费严重,所以我把让学生树立爱水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教学难点由于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感性认识,所以我把如何激发学生爱水情感,重视水资源,爱护水资源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我的学生是生活在北方城市中的中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有感性认识。
但对水的污染缺少理性认识,没看见过被严重污染的河水或湖水。
另外,学生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学校,接触的外界信息很少。
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一些方式,让其从科学的角度逐渐认识到水缺乏和水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和行动上更加重视对水资源的关注。
三、教法和学法1.教法: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爱水情感,树立爱水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本节课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习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的教学方法。
初中化学复习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梳理第一节水的组成一、水的物理性质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在101kPa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g/mL。
二、水的电解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实验现象】①通电后,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通电一段时间后,两个试管内汇集了一些气体,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小,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大,体积比约为1:2,质量比约为8:1。
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与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移近火焰时,气体能够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实验结论】①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②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反应前后,参与反应的元素种类没有变化);③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注意事项】①通电时,必须使用直流电。
②预先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硫酸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③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正极产生的是氧气。
【正氧负氢(在水中:氢是正一价带正电,氧是负二价带负电)】理论上氢气和氧气体积比是2:1,在实际操作中两试管汇集的体积比往往大于2:1,主要原因①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性比氢气稍大;②氧气的氧化性强,与电极发生了氧化反应,有少部分被消耗了。
④该变化是把电能转变成化学能三、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1)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2)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碱石灰(NaOH和CaO)等干燥剂。
四、物质的分类第二节 分子和原子一、 分子和原子的异同物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混合物纯净物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节约水爱护水内容
护水
1、爱护水资源,开启节约生活
要节约用水,就要从自身做起,认真细致地进行用水管理。
要努力精打细算,家家户户发扬节约传统美德,开启节约生活,才能给我们后代留下财富与福祉。
2、家庭节约用水,改变不节约习惯
家家户户必须不忘做好家庭节约用水,改变不节约的习惯,不冲洗物品在表面沾有灰尘时,用纸巾擦拭即可;不每次冲厕所时,把水放满;不将洗涤用的水量设的过大,不将热水开的过大等等。
3、正确使用用水设施,有效利用水资源
要有效利用水资源,还要正确使用用水设施,如:定期维护各种用水设施,关掉里水表,保障里水压力,不冲垃圾清洗地砖,不重复灌溉,不洒一些储水量少的小花池,不随意取用水等。
4、拒绝污染,弘扬文明礼仪
要保护河湖水质,就要拒绝污染,任何人都不能有歧视、恶意倒灌污水,我们一定要弘扬文明办事的礼仪。
5、及时报告异常水情,保护水环境
一定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异常水情,早发现早消除,保护水环境,同时也要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污染水的情况,及时处理从而保护水的安全,增强水质保护意识。
- 1 -。
初三化学爱护⽔资源教案 ⽔资源是⼈类重要的⽣存保障,通过化学的学习,我们更知道如何保护它。
下⾯是店铺为您带来的初三化学爱护⽔资源教案,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初三化学爱护⽔资源教案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资源状况,⽔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认识保护⽔资源的重⼤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和保护⽔资源。
2.过程与⽅法:通过调查采访、查阅⽂献、⽹上搜索等⽅法,收集有关⽔资源及其利⽤、保护等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辩证的⽅法看待⽔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在学习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保护⽔资源的重⼤意义,树⽴爱护⽔资源的意识。
教学难点:学习写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 ⼀。
⾃主预习 阅读教材P68-P72,完成以下练习 1.地球的表⾯积有多少被⽔覆盖着?( )A.51% B.61% C.71% D.81% 2.地球上最⼤的储⽔库是什么?(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 3.淡⽔约占全球总⽔储量的多少?( )A.2.23% B.2.33% C.2.43% D.2.53% 4.海⽔中含有的化学元素⼤约有多少种?( )A.50多B.60多C.70多D.80多 5.中国⽔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位?( )A.第⼆ B.第四 C.第六 D.第⼋ 6.世界⼈均⽔量最多的国家是( )A.印尼 B.巴西 C.美国 D.中国 7.我国⼈均⽔量最多的省是( )A.内蒙古 B.海南 C.西藏 D.青海 8. 我国⼈均⽔量最少的省是( )A.湖北 B.内蒙古 C.河北 D.天津 9.世界⽔⽇是⼏⽉⼏⽇?( )A.3⽉22⽇B.4⽉22⽇C.6⽉4⽇D.7⽉4⽇ 10.世界有多少⼈⼝处于缺⽔状态( )A.1亿 B.3亿 C.5亿 D.7亿 11.南⽔北调⼯程将使我国北⽅44座⼤中型城市摆脱缺⽔困难,请问是将哪⾥的⽔调往北⽅?(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沙江 12.爱护⽔资源所采取的措施:⼀⽅⾯要,另⼀⽅⾯要防⽌。
《保护水资源》教案(5篇)活动目标1、培育幼儿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2、帮忙幼儿初步形成自觉爱护水资源的习惯。
3、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并了解水污染的主要缘由及爱护水资源的方法。
活动预备 ppt课件:水污染活动过程一、导入儿歌导入,引导幼儿谈谈谁的用途。
儿歌:“水呀水,是个宝,人们生活少不了,庄稼要它来浇灌,花草树木也需要。
”提问:儿歌中说到水有什么作用?你知道水还有哪些作用?小结:刚刚小朋友说了水的这么多用途,水是一种特别重要的资源,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二、绽开1.观看比拟清水河脏水,争论脏水的危害。
(1)引导幼儿观看、比拟桌上的清水和脏水的不同之处,说说自己的发觉和对脏水的感觉。
提问:你发觉清水和脏水有什么不同?(2)争论脏水的危害。
教师:小朋友看到脏水都很不舒适,那请你想一想,脏水还能喝吗?还能用来浇花、养鱼吗?脏水都有哪些危害?小结:江河受到污染,水就成了脏水,脏水里布满了病菌和有毒物质,每年因引用不卫生的水至少造成全球2023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2.争论水污染的主要缘由及爱护水资源的方法。
ppt课件:水污染(1)提问:江河里的水维和会被污染呢?(2)演示课件,与幼儿一起分析水受污染的缘由。
小结:未经处理的而排放的工业废水是严峻的污染源。
一些造纸厂、化工厂、印染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污染,假如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河中,久而久之,就会影响江河的水质,让人看了担忧。
3.引导幼儿依据水污染的主要缘由,现在请你和小伙伴对比这些缘由商议一下怎样来爱护我们的水资源。
说说你有什么好留意。
总结幼儿力所能及的做法,鼓舞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行动起来,如:节省用水,一水多用;爱惜花草树木;垃圾分类;建议父母使用无磷洗衣粉等。
三、完毕鼓舞幼儿争“爱护水资源的小卫士”。
《爱护水资源》教案篇2活动设计背景:水资源是地球的生命之源,没有了水资源,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都无法生存。
而我们,也就不会拥有如此富强的大家园。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知识点梳理成绩喜报 | 香涛书院2021中考、期末成绩再创辉煌,李老师棒棒哒!一、爱护水资源1、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地球的表面积约有71%被水覆盖着),但可利用的淡水产资源是有限的(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2.53%)。
2、保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1)节约用水:①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如家庭中一水多用,工业上工业用水重复使用;②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如农业上改漫灌为喷灌、滴灌;③改变用水习惯;如刷牙用口杯接水,洗澡用盆浴等。
(2)水体污染的主要因素:①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水中,②农业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③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防止水体污染的措施:①减少污染物的产生,②对被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③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二、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方法⑴概念:①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⑵硬水和软水鉴别:①肥皂水法:把肥皂水倒入水样中搅拌,若产生大量泡沫,则水样为软水;若产生的泡沫很少或不产生泡沫,则水样为硬水。
②加热煮沸法:将水样分别放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后,若蒸发皿底部有较多白色沉淀,则该水样为硬水;若蒸发皿底部没有白色沉淀,则该水样为软水。
⑶硬水软化方法: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4、基本实验操作⑴过滤①所用仪器: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玻璃棒(作用:引流)、烧杯、滤纸②适用范围:分离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
③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与漏斗内壁不得有气泡,否则影响过滤的速度)◆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④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
《保护水资源》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首先让我们走进教材感受教材:本节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一的内容。
是一篇环保型的社会课题,包括“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和“保护水资源”两局部,前者说明了水资源的丰富与短缺,利于学生对水资源状况有个全面、准确的理解;后者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方面内容。
二、学情分析从中学生能够理解到化学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同时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了爱水、节水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搞好教学离不开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师要做到胸中有教材,又要做到胸中有学生。
九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学习热情很高,对化学充满好奇,求知欲较强,思维活跃。
但整体来说分析、归纳、概括水平相对薄弱。
而我所教学生为河南省内学生,省内又未出现严重缺水现象,绝大局部学生也没有时间到郊外观察和实地考察水污染情况。
所以在淡水危机和水污染问题等方面的直接经验缺乏,缺少节水意识。
三、三维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就像行走在看不到曙光的黑暗中,同样的没有目标的课堂就像一滩无法隆起的散沙,必将影响教学质量。
所以在对学情分析之后,依据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现状。
2、知道水体污染来源和危害,明确如何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和合作交流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水平和与他人交往、表达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用辩证的方法对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2、培养爱水、节水意识和为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为了更好的实现我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实行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我将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保护方法作为重点,因为本省学生在淡水危机和水污染问题等方面的直接经验缺乏,缺乏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所以我将形成爱水、节水意识作为难点。
重点难点:根据当前的教育理念我们理应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老师理应以引导学生为主要目的,所以在对重点、难点理解之后,我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的原则,以创设情境、任务驱动和启发讲授的方法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大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法从真正意义上完成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保护水资源》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保护水资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保护水资源》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水保护水的重要性及水资源被污染的情况和危害。
2、教育幼儿爱护水资源,学习一些保护水质的具体方法。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懂得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难点:懂得怎样去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1、一幅被污染的后的河流挂图2、2只鱼缸:1缸清水(里面养有鱼),1缸盛污水活动过程1、引导幼儿观察挂图,污水的危害。
(1)污水对生物的危害。
指导幼儿观察清水里的鱼,描述鱼的生活状态(自由自在地游)。
提问如果把鱼放到污水里会怎样?观察鱼在污水中的活动变化(乱串乱跳、呼吸困难)。
将鱼捞到清水缸里,与恢复了生机。
小结:清水有用,人能喝,鱼能生活。
污水里有害物质,人不能喝、鱼、虾等动物不能在里面生活。
(2)污水对人类的危害。
启发幼儿回忆观察挂图中的河流被污染的情景。
提问:为什么在我们周围的一些河流的水会变得又脏又臭?当水被污染时,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人会生病)2、组织幼儿讨论水怎么会变脏的。
(工厂里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一些人把垃圾、脏东西倒到河里…使清清的水变得污浊,动物无法生存,人喝了污水、吃了污水中生长的植物,我们的健康会受到威胁。
因此,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3、组织幼儿讨论怎样使水资源变清洁,并且如何节约用水。
(幼儿讨论结束,教师提问、小结)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学习,使大部分幼儿懂得了水的重要性,也懂得水被污染后的危害。
更加懂得了怎样去保护好水源。
本节课结束后,我觉得不足之处是还是有一小部分小朋友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课堂有点乏味。
今后我会在教学中多下功夫。
爱护水资源(优秀5篇)爱护水资源篇一一、__思路1.探究性活动是新课标提倡的一种开放性学习方式。
它能较好的融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为一体,对学生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很有益处。
因本次探究性活动在低年级教学班中开展,所以事先教师需进行必要的指导:在活动的“启动”课上,教师重点针对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研究的进程、科学小论文的撰写三方面进行了指导,并建议学生把研究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之上、合理地进行小组分工。
2.活动将采用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课下的研究活动中,我把自己定位成“学习共同体”中的一员:启发学生设计调查问卷、指导他们分析调查结果、提示他们补充必要的数据、帮助他们优化课题;在汇报课上,我通过设计问题主线,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认识问题,把课下各小组的独立活动融为一体,使学生能更深入、全面地了解这次活动的意义。
3.在课堂小结中教师以点评学生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为切入点,总结本次研究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可以借鉴的经验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教案课题爱护水资源授课人陆旻学校北京理工大学附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和现状2. 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3. 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4. 初步学会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5.初步学习书写规范的调查报告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采访、查阅文献、网上搜索、实验、观测等方法,收集有关水资源及其利用、保护等信息;2.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归纳;书写调查报告及研究小论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重点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难点学生汇报:语言准确性的把握、节奏的控制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投影)请问哪位同学知道这是什么图标?我们为什么要节水、爱水?[过渡]一切生命活动都起源于水。
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连坚硬的骨骼里也含水22%。
(展示ppt图片)在地球上,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水资源储备情况怎样呢?北京水资源总量又是多少呢?请阅读书p58~59补充资料:北京水资源(见ppt板书1)[设问]这有限的水资源是否都能用来孕育生命呢?请听刘卓周小组的研究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