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酶工程试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6
1、酶的固定化方法:吸附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热处理法2、提取酶的有机溶剂有:甲醇、乙醇、丙醇、丙酮、异丙醇、3、酶生产的主要方式:固体发酵、液体深层通气发酵、固定化细胞或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4、酶的抽提剂有:稀酸、稀碱、稀盐、稀有机溶剂等5、测定酶蛋白含量的方法:凯氏定氮法、双缩尿法、Folin 酚法、紫外法、色素结合法、BCA法、胶体金测定法6、影响酶活力的主要因素: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抑制剂、激活剂7、包埋固定化酶的凝胶有: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醇、光敏树脂、琼脂、明胶、海藻酸钙8、酶的回收率:是指直接测定的固定化酶的活力占固定化之前的活力的百分比。
9、纯化倍数:就是经过纯化后得到的比活力与纯化前比活力之间的比值。
10、盐析的原理:蛋白质溶液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加入无机盐,随着盐浓度增大,蛋白质的溶解度增大,但当盐浓度增到一定限度后,蛋白质将从溶液中析出。
11、在酶的反应过程中如何确保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值。
保证最适温度的方法:通过发酵罐的热交换设施,控制冷源或热源流量;通过曲室的通风和加热设备控制。
保证最适pH的方法:加酸或加碱,加碳源或氮源物质。
12、在发酵产酶过程中的准备工作:收集筛选菌种,菌种保藏,细胞活化,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置,对发酵条件的控制。
13、为什么在测酶活实验中要连续不断的测酶活和酶蛋白含量因为酶的活性会受温度和PH值的影响14、终止酶反应的方法:1、迅速升高温度;2、加入强酸、强碱、尿素、乙醇等变性剂;3、加入酶抑制剂;4、调节反应液pH值。
15、固定化的优点:1、可反复使用,稳定性高;2、易与底物和产物分开,便于分离纯化;3、可实现连续生产,提高效率。
16、培养基的成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水。
17、菌种保藏方法:1、斜面低温保藏法2、液体石蜡油保藏法3、砂土管保藏法4、真空冷冻干燥法5、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18、发酵产酶的操作过程:配置培养基、分装、灭菌(112℃—115℃,20min)、孢子悬液(将无菌水加入斜面培养基)、接种、培养(32℃,180r/min,培养72h)19、测定酶活的方法:1、在一定时间内,让适量的底物与酶在最适合条件下;2、加入酶抑制剂或升高温度等方法快速终止酶反应;3、加一定量的显色剂与底物反应,测定液体的吸光度;4、根据吸光度值计算出酶活20、壳聚糖酶如何筛选:采用透明圈法,透明圈法直观、方便、根据壳聚糖不溶于水,以壳聚糖为唯一碳源,培养基浑浊。
酶工程试题(A)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自杀性底物:底物经过酶的催化后其潜在的反应基团暴露,再作用于酶而成为酶的不可逆抑制剂,这种底物叫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4.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5.Mol催化活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酶分子中每个活性中心转换的分子数目6.离子交换层析:利用离子交换剂作为载体这些载体在一定条件下带有一定的电荷,当带相反电荷的分子通过时,由于静电引力就会被载体吸附,这种分离方法叫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8.修饰酶:在体外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将酶和一些试剂进行共价连接后而形成的酶9.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10模拟酶: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的比酶结构简单的具有催化作用的非蛋白质分子叫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酶分子结构,二是反应条件。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双倒数作图法。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序列机制,另一类是乒乓机制。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竞争性,反竞争性,非竞争性,混合性;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致病菌,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三是菌种不易退化,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终止反应法和连续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液体酶制剂,固体酶制剂,纯酶制剂和固定化酶制剂。
酶工程试题(A)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自杀性底物:底物经过酶的催化后其潜在的反应基团暴露,再作用于酶而成为酶的不可逆抑制剂,这种底物叫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4.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5.Mol催化活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酶分子中每个活性中心转换的分子数目6.离子交换层析:利用离子交换剂作为载体这些载体在一定条件下带有一定的电荷,当带相反电荷的分子通过时,由于静电引力就会被载体吸附,这种分离方法叫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8.修饰酶:在体外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将酶和一些试剂进行共价连接后而形成的酶9.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10模拟酶: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的比酶结构简单的具有催化作用的非蛋白质分子叫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酶分子结构,二是反应条件。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双倒数作图法。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序列机制,另一类是乒乓机制。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竞争性,反竞争性,非竞争性,混合性;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致病菌,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三是菌种不易退化,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终止反应法和连续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液体酶制剂,固体酶制剂,纯酶制剂和固定化酶制剂。
酶工程实验试题及答案1、酶的固定化方法:吸附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热处理法2.提取酶的有机溶剂包括甲醇、乙醇、丙醇、丙酮、异丙醇3、酶生产的主要方式:固体发酵、液体深层通气发酵、固定化细胞或固定化原生质体发酵4、酶的抽提剂有:稀酸、稀碱、稀盐、稀有机溶剂等5、测定酶蛋白含量的方法:凯氏定氮法、双尿法、福林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色素结合法、BCA法和胶体金测定法6。
影响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温度、pH、底物浓度、酶浓度、抑制剂和激活剂7、包埋固定化酶的凝胶有: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醇、光敏树脂、琼脂、明胶、海藻酸钙8、酶的回收率:是指直接测定的固定化酶的活力占固定化之前的活力的百分比。
9、纯化倍数:就是经过纯化后得到的比活力与纯化前比活力之间的比值。
10.盐析原理: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无机盐时,蛋白质的溶解度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盐浓度增加到一定限度时,蛋白质会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11、在酶的反应过程中如何确保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h值。
确保最佳温度的方法:通过发酵罐的换热设施控制冷源或热源的流量;它由燃烧室的通风和加热设备控制。
确保最佳pH值的方法:添加酸或碱,添加碳源或氮源物质。
12.发酵和酶生产过程中的准备:收集筛选菌种,菌种保藏,细胞活化,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置,对发酵条件的控制。
13、为什么在测酶活实验中要连续不断的测酶活和酶蛋白含量因为酶的活性会受温度和ph 值的影响14、终止酶反应的方法:1.迅速升高温度;2.加入强酸、强碱、尿素、乙醇等变性剂;3.添加酶抑制剂;4.调整反应溶液的pH值。
15.固定化的优点:1、可反复使用,稳定性高;2、易与底物和产物分开,便于分离纯化;3、可实现连续生产,提高效率。
16、培养基的成分: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素、水。
17、菌种保藏方法:1.斜坡低温保存方法2。
液体石蜡油保存方法3。
砂管保存方法4。
真空冷冻干燥法5。
液氮超低温保存法。
18、发酵产酶的操作过程:配置培养基、分装、灭菌(112℃―115℃,20min)、孢子悬液(将无菌水加入斜面培养基)、接种、培养(32℃,180r/min,培养72h)19、测定酶活的方法:1.在一定时间内,让适量的底物和酶在最合适的条件下进行;2.添加酶抑制剂或升高温度可快速终止酶反应;3.加入一定量的显色剂与底物反应,测定液体的吸光度;4.根据吸光度值计算酶活性20、壳聚糖酶如何筛选:采用透明圈法,透明圈法直观、方便、根据壳聚糖不溶于水,以壳聚糖为唯一碳源,培养基浑浊。
大学酶工程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的催化作用机制主要依赖于酶分子的哪个部分?A. 蛋白质B. 氨基酸C. 活性中心D. 辅酶答案:C2. 下列哪种酶在生物体内不参与代谢过程?A. 氧化还原酶B. 转移酶C. 水解酶D. 核酸酶答案:D3. 酶工程中常用的固定化酶技术包括哪些?A. 吸附法B. 包埋法C. 交联法D. 所有以上答案:D4. 酶的热稳定性通常与以下哪个因素有关?A. 酶的来源B. 酶的结构C. 酶的活性中心D. 所有以上答案:D5.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提高酶的稳定性?A. 改变pH值B. 添加金属离子C. 添加稳定剂D. 所有以上答案:D6. 酶的催化效率通常比非生物催化剂高多少倍?A. 10倍B. 100倍C. 1000倍D. 10000倍答案:C7. 酶的活性中心通常含有哪种类型的氨基酸残基?A. 酸性氨基酸B. 碱性氨基酸C. 疏水性氨基酸D. 所有以上答案:D8. 酶的Km值代表什么?A. 酶的最大活性B. 酶的半饱和浓度C. 酶的饱和浓度D. 酶的抑制浓度答案:B9. 酶的协同性是指什么?A. 酶的活性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B. 酶的活性随底物浓度减少而减少C. 酶的活性随底物浓度变化而变化D. 酶的活性随底物浓度达到一定值后不再变化答案:A10. 酶的抑制作用可以分为哪两类?A. 竞争性抑制B. 非竞争性抑制C. 反竞争性抑制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酶的催化作用是通过降低反应的______来实现的。
答案:活化能2. 酶的专一性是指酶只能催化特定的______或______。
答案:底物;反应类型3. 酶的活性可以通过改变______、______或______来调节。
答案:底物浓度;pH值;温度4. 酶的固定化技术可以提高酶的______和______。
答案:稳定性;重复使用性5. 酶的Km值是酶促反应中底物浓度与______的比值。
第五章酶工程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酶分子结构,二是反应条件。
2. Km是米氏常数。
它与酶的种类和反应条件有关。
3..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致病菌,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三是菌种不易退化,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4.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液体酶制剂固体酶制剂纯酶制剂固定化酶制剂5.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吸附法,共价键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
6. 酶分子的体外化学修饰又可分为酶的表面修饰和内部修饰。
经化学修饰的酶热稳定性有较大提高,这是因为修饰剂的多个功能基团与酶分子上的的多个基团(如氨基、羧基、咪唑基等)相互交联,增加了酶分子构象的稳定性。
7. 生物酶工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基因工程方法大量生产酶(克隆酶);对酶基因修饰产生遗传修饰酶(突变酶);设计新的酶基因,合成新的酶。
二、问答题1.解释下列名词:核酶: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包括剪切型核酶和剪接型核酶两类。
克隆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克隆各种天然的蛋白质或酶基因,并将其与适当的调节信号连接,再通过一定的载体(质粒)导入能够大量繁殖的微生物体内,使之高效表达。
突变酶:利用有控制地对天然酶基因进行剪切、修饰或突变,从而改变这些酶的催化特性、底物专一性或辅酶专一性,使之更加符合人们的需要。
进化酶:创造特殊的进化条件,模拟自然进化机制(随即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在体外改造酶基因,并定向选择(或筛选)出所需性质的突变酶。
人工酶:又称模拟酶或酶模型,指利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等方法设计和合成一些较天然酶简单的非蛋白质分子或蛋白质分子,以这些分子作为模型来模拟酶对其作用底物的结合和催化过程。
固定化酶:指在一定空间内呈闭锁状态存在的酶,能连续地进行反应,反应后的酶可以回收重复使用。
细胞固定化技术:将细胞限制或定位于特定空间位置的技术称为细胞固定化技术。
酶工程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酶工程是指对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科学,其主要目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高酶的稳定性B. 增强酶的催化效率C. 改变酶的底物专一性D. 降低酶的生产成本答案:D2. 在酶工程中,下列哪一项技术不属于酶的改造方法?A. 基因工程B. 蛋白质工程C. 酶的固定化D. 酶的纯化答案:D3. 固定化酶技术的优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可重复使用B. 提高酶的稳定性C. 便于酶的分离和纯化D. 增加酶的底物专一性答案:D二、填空题4. 酶工程中常用的酶固定化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吸附法、包埋法、共价结合法5. 酶的催化效率通常用_______来表示,它是酶催化反应速率与_______的比值。
答案:kcat、底物浓度三、简答题6. 简述酶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案:酶工程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食品加工、制药、生物燃料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
通过酶的改造和固定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绿色生产。
7. 描述酶的改造方法之一——蛋白质工程的基本过程。
答案:蛋白质工程的基本过程包括:(1) 确定目标酶的氨基酸序列;(2) 设计预期的氨基酸序列变化;(3) 通过基因突变或基因合成技术实现氨基酸序列的改变;(4) 表达改造后的酶蛋白;(5) 评估改造酶的性能,如稳定性、催化效率等。
四、论述题8. 论述固定化酶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及其优势。
答案:固定化酶在生物反应器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连续流反应器和批式反应器。
固定化酶的优势包括:(1) 酶的稳定性提高,延长使用寿命;(2) 易于从反应体系中分离,便于回收和再利用;(3) 可以提高底物转化率,减少副反应;(4) 有助于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五、案例分析题9. 某制药公司希望通过酶工程提高一种药物前体的合成效率。
请分析可能采取的策略,并讨论这些策略的潜在优势和局限性。
答案:可能采取的策略包括:(1)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酶的基因,提高酶的催化效率;(2) 通过蛋白质工程技术改变酶的结构,提高其稳定性和底物专一性;(3) 采用固定化技术,使酶在反应过程中易于分离和重复使用。
酶工程试题及答案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一、名词解释(本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固定化酶:2、原生质体:3、超滤:4、酶的催化特性:5、生物酶工程:6、酶的必需基团和活性中心:7、诱导与阻遏:8、酶反应器: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24分).1、酶的分类()()()。
(三种即可)2、酶活力是()的量度指标,酶的比活力是()的量度指标,酶转换数是()的量度指标。
3、微生物产酶模式可以分为同步合成型,()中期合成型,()四种。
4、酶的生产方法有(),生物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
5、优良的产酶微生物所具备的条件:(1)()(2)()(3)()(写出三种即可)。
三、判断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空分,共15分)。
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2、酶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大,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3、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4、培养基中的碳源,其唯一作用是能够向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
5、在酶与底物、酶与竞争性抑制剂、酶与辅酶之间都是互配的分子对,在酶的亲和层析分离中,可把分子对中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相。
6、补料是指在发酵过程中补充添加一定量的营养物质,补料的时间一般以发酵前期为好。
7、酶固定化过程中,固定化的载体应是疏水的。
8、在酶的抽提过程,抽提液的 pH 应接近酶蛋白的等电点。
9、青霉素酰化酶不但能催化青霉素侧链的水解作用,而且也能催化逆反应。
10、亲和试剂又称活性部位指示试剂,这类修饰剂的结构类似于底物结构。
四、问答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45分)。
1、试述提高酶发酵产量的措施。
(8 分,答出四点即可)2、酶失活的因素(8分)3、酶的提取方法有哪些(8分)4、酶分子修饰的意义有哪些(6分)5、试简述酶分子的定向进化。
(5分)6、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10分,优缺点答五点即可)答案一、1、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固定在载体上,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2、原生质体:脱去细胞壁的植物、真菌或细菌细胞;3、超滤:超滤是采用中空纤维过滤新技术,配合三级预处理过滤清除自来水中杂质;4、酶的催化特性:①极高的催化效率②高度的专一性③酶活性的可调节性④酶的不稳定性5、生物酶工程:是指在基因水平上,对酶蛋白分子进行修饰、改造,改进酶蛋白的催化特性或酶蛋白的蛋白质特性等;6、酶的必需基团:指酶分子中与酶的活性密切相关的基团;活性中心:是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反应的场所;7、酶合成的诱导是指加入某种物质使酶的合成开始或加速进行的过程;酶合成的阻遏作用则是指加入某种物质使酶的合成中止或减缓进行的过程。
酶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酶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化学、生物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作为一名酶工程学生,期末考试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验。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可能出现在酶工程期末考试中的题目和答案。
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酶的分类方式?A. 酸性酶B. 超微生物酶C. 细胞外酶D. 工业用酶正确答案:B2. 下面哪些因素不会影响酶催化反应的速率?A. 酶浓度B. 底物浓度C. 温度D. pH值正确答案:B3. 下面哪种酶是蛋白酶的前体?A. 胰岛素B. 胃蛋白酶原C. 胰蛋白酶原D. 胰激肽原正确答案:C二、填空题1. 酶活性受环境影响,会在 pH 为_____,温度为_____的情况下达到最大值。
正确答案: 7-8, 35-40℃2. 酶切割谷氨酰胺和精氨酰胺的酶是_____。
正确答案:转铁蛋白酶3. 醛缩酶是一种能催化_____和_____之间的反应的酶。
正确答案:醛类, 氨基酸三、简答题1. 什么是酶反应速率?如何计算酶反应速率?酶反应速率是指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
计算酶反应速率需要知道在单位时间内底物转化为产物的数量。
2. 什么是酶的底物?酶的底物是指酶催化反应过程中所作用的物质,它通常是一种分子,可以被酶催化转化为产物。
3. 请简述酶的工业应用。
酶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环保等众多领域,例如在面包、啤酒、酪制品等食品加工过程中,酶用于改善产品的口感和品质。
在制药领域,酶可以被用作药物合成的催化剂。
在环保方面,酶可以被用来降解有害化学物质,以保护我们的环境。
以上是一些可能出现在酶工程期末考试中的题目和答案。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考试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共三套《酶工程》试题一:一、是非题(每题1分,共10分)1、酶是具有生物催化特性的特殊蛋白质。
()2、酶的分类与命名的基础是酶的专一性。
()3、酶活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越大,意味着酶活力越高。
()4、液体深层发酵是目前酶发酵生产的主要方式。
()5、培养基中的碳源,其唯一作用是能够向细胞提供碳素化合物的营养物质。
()6、膜分离过程中,膜的作用是选择性地让小于其孔径的物质颗粒成分或分子通过,而把大于其孔径的颗粒截留。
()7、在酶与底物、酶与竞争性抑制剂、酶与辅酶之间都是互配的分子对,在酶的亲和层析分离中,可把分子对中的任何一方作为固定相。
()8、角叉菜胶也是一种凝胶,在酶工程中常用于凝胶层析分离纯化酶。
()9、α-淀粉酶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淀粉液化,但不称为糊精化酶。
()10、酶法产生饴糖使用α-淀粉酶和葡萄糖异构酶协同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日本称为“酵素”的东西,中文称为__________,英文则为__________,是库尼(Kuhne)于1878年首先使用的。
其实它存在于生物体的__________与__________。
2、1926年,萨姆纳(Sumner)首先制得__________酶结晶,并指出__________是蛋白质。
他因这一杰出贡献,获194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3、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高产糖比酶优良菌株菌号为__________,高产液化酶优良菌株菌号为___________。
在微生物分类上,前者属于__________菌,后者属于__________菌。
4、1960年,查柯柏(Jacob)和莫洛德(Monod)提出了操纵子学说,认为DNA分子中,与酶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有四种,即操纵基因、调节基因、__________基因和__________基因。
5、1961年,国际酶委会规定的酶活力单位为:在特定的条件下(25oC,PH及底物浓度为最适宜)__________,催化__________的底物转化为产物的__________为一个国际单位,即1IU。
酶工程题库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动物细胞的营养要求较复杂,必须供给各种氨基酸、维生素、激素和生长因子等,一般加入()就可以满足要求。
A、葡萄糖B、无机盐C、血清D、维生素正确答案:C2、搅拌罐反应器中进行某酶催化反应,反应液体积为5立方米,反应液温度从20℃升至40℃,热利用率为80%,反应过程中实际所需热量为()kcal。
A、80B、125000C、125D、80000正确答案:B3、电泳分离蛋白质的依据是()A、蛋白质溶液为亲水胶体B、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280nmC、蛋白质分子大小不同D、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是借肽键相连E、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正确答案:E4、葡萄糖氧化酶可以用于食品保鲜,主要原因是通过该酶的作用可以()。
A、杀灭细菌B、除去氧气C、生成过氧化氢D、生成葡萄糖酸正确答案:B5、有机介质中酶催化的最适水活度是()。
A、酶催化反应速度达到最大时的水活度B、酶活力到最大时的水活度C、底物溶解度达到最大时的水活度D、酶溶解度达到最大时的水活度正确答案:A6、必需水是指()。
A、维持酶催化反应速度所必需的最低水量B、维持酶分子催化能力所必需的最低水量C、维持酶分子完整的空间构象所必需的最低水量D、酶催化反应速度达到最大时所需的水量正确答案:C7、在进行易错PCR时,提高镁离子浓度的作用是()。
A、稳定互补的碱基对B、稳定非互补的碱基对C、增强酶的稳定性D、减弱酶的稳定性正确答案:B8、有些酶在细胞进入平衡期以后还可以继续合成较长的一段时间,这是由于()。
A、该酶所对应的mRNA稳定性好B、该酶所对应的DNA稳定性好C、细胞自溶后使酶分泌出来D、培养基中还有充足的营养成分正确答案:A9、制备酵母原生质体时主要采用()A、溶菌酶B、果胶酶C、B-1,4葡聚糖酶D、B-1,3葡聚糖酶正确答案:D10、以下关于酶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错误的是()。
A、酸性磷酸酶可用于测定尿素含量,从而诊断肝脏、肾脏病变B、检测体细胞内端粒酶活性,可用于诊断细胞是否发生癌变C、利用葡萄糖氧化酶可检测血糖含量,进行糖尿病的诊断D、血清中转氨酶的活性变化,可用于肝脏疾病的诊断正确答案:A11、RNA剪切酶是()。
酶工程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酶催化反应的产物为碱性时,固定化酶的最适pH()A、比游离酶的最适pH高一些B、随机变化C、比游离酶的最适pH低一些D、与游离酶的最适pH相同正确答案:C2、在酶的发酵生产过程中,可添加( )表面活性剂以提高酶产量。
A、阴离子型B、非离子型C、离子型D、阳离子型正确答案:B3、下列关于微生物发酵产酶温度的调节控制说法不正确的是()A、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可以提高酶所对应的mRNA的稳定性B、细胞生长和发酵产酶过程中会不断放出热量C、细胞产酶的最适温度往往低于生长最适温度D、不同的细胞有各自不同的生长温度正确答案:A4、植物细胞一般以()作为碳源A、蔗糖B、葡萄糖C、乳糖D、果糖正确答案:A5、蓝斑实验中,根据是否产生蓝色噬菌斑,可进行()的筛选。
A、重组子和非重组子B、重组子和转化子C、转化子和非转化子D、非重组子和非转化子正确答案:A6、离子交换层析的操作过程是()A、上样—装柱—洗脱收集—再生B、装柱—上样—洗脱收集—再生C、装柱—上样—洗脱收集—再生D、装柱—洗脱收集—上样—再生正确答案:C7、核酸类酶是()。
A、催化RNA进行水解反应的一类酶B、催化RNA进行剪接反应的一类酶C、由RNA组成的一类酶D、分子中起催化作用的主要组分为RNA的一类酶正确答案:D8、在葡萄糖效应实验中可以通过添加()使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解除。
A、诱导物B、激活剂C、cAMPD、ATP正确答案:C9、下列关于等密度梯度离心的描述,错误的是()。
A、样品可置于密度梯度溶液的任何位置B、离心时间不影响区带位置C、密度梯度溶液最大密度>样品密度D、密度梯度溶液需要先配置好,再进行离心正确答案:D10、SDS-PAGE的蛋白质电泳迁移率只与下列因素中有关的是()A、电荷B、相对分子质量C、等电点D、形状正确答案:B11、膜反应器是()的酶反应器A、利用酶膜进行反应B、将酶催化反应与膜分离组合在一起C、利用半透膜进行底物与产物分离D、利用半透膜进行酶与产物分离正确答案:B12、有些酶的合成在细胞的生长阶段开始,在细胞生长进入平衡期后,酶还可以延续合成较长一段时间。
《酶工程》试题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1、日本称为“酵素”的东西,中文称为酶,英文则为Enzyme,是库尼(Kuhne)于1878年首先使用的。
其实它存在于生物体的细胞内与细胞外。
2、1926年,萨姆纳(Sumner)首先制得脲酶结晶,并指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他因这一杰出贡献,获1947年度诺贝尔化学奖.3、目前我国广泛使用的高产糖比酶优良菌株菌号为As3.4309,高产液化酶优良菌株菌号为BF7。
658。
在微生物分类上,前者属于霉菌,后者属于细菌。
4、1960年,查柯柏(Jacob)和莫洛德(Monod)提出了操纵子学说,认为DNA分子中,与酶生物合成有关的基因有四种,即操纵基因、调节基因、启动基因和结构基因。
5、借助双功能试剂使酶分子之间发生交联作用,制成网状结构的固定化酶的方法称为交联法.6、酶的分离纯化方法中,根据目的酶与杂质分子大小差别有凝胶过滤法,超滤法和超离心法三种。
7、由于各种分子形成结晶条件的不同,也由于变性的蛋白质和酶不能形成结晶,因此酶结晶既是纯化手段,也是纯化标志。
名词术语的解释与区别(每组6分,共30分)1、酶生物合成中的转录与翻译酶合成中的转录是指以核苷三磷酸为底物,以DNA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RNA分子。
酶合成中的翻译是指以氨基酸为底物,以mRNA为模板,在酶和辅助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合成蛋白质的多肽链。
2、诱导与阻遏酶合成的诱导是指加入某种物质使酶的合成开始或加速进行的过程;酶合成的阻遏作用则是指加入某种物质使酶的合成中止或减缓进行的过程.这些物质分别称为诱导物及阻遏物。
3、酶回收率与酶纯化比(纯度提高比)酶的回收率是指某纯化步骤后酶的总活力与该步骤前的总活力之比。
酶的纯化比是之某纯化步骤后的酶的比活力与该步骤前的比活力之比.4、酶的变性与酶的失活酶的变性是指酶分子结构中的氢键、二硫键及范德华力被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也受到破坏,原来有序、完整的结构变成了无序,松散的结构,失去了原有的生理功能.酶的失活则是指酶的自身活性受损(包括辅酶、金属离子受损),失去了与底物结合的能力。
酶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酶工程又可以说是蛋白质工程学,利用传统突变技术或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将蛋白质上的氨基酸进行突变,已改变蛋白质之化学性质和功能。
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非水酶学 :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3、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4、凝胶过滤。
又叫分子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在层析柱中填充分子筛,加入待纯化样品再用适当缓冲液淋洗,样品中的分子经过一定距离的层析柱后,按分子大小先后顺序流出的,彼此分开的层析方法。
5、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6、反胶束表面活性剂溶于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当其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reversed micelle),或称反相胶(CMC)时,在有机溶剂内形成的胶束叫反胶束束。
7、微囊化法用天然的或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共聚物(简称囊材)做囊膜壁壳,将固体或液体药物包裹而成药库的微型胶囊简称微囊,外观呈粒状或圆球形,一般直径在5-400Um之间。
8、模拟酶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的比酶结构简单的具有催化作用的非蛋白质分子叫模拟酶。
9、中期合成型酶的生物合成收到产物的反阻遏作用或分解代谢物阻遏作用,而酶所对应的mRNA稳定性较差。
10、分段盐析调节盐浓度,可使混合蛋白质溶液中的几种蛋白质分段析出二、简答1、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解:优点1易将固定化酶和底物,产物分开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2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使用3反应过程可以严格控制,有利于工艺自动化4提高了酶的稳定性5较能适于多酶反应6酶的使用效率高产率高成本低缺点1 固定化时酶的活力有损失2比较适应于水溶性底物3与完整的细胞相比,不适于多酶反应2、写出三种分离纯化酶蛋白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方法透析与超虑离心分离凝胶过滤盐析等电点沉淀共沉淀吸附层析电泳亲和层析热变性酸碱变性表面变性等离子交换层析原理:根据待分离物质带电性质不同的分离纯化方法。
酶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酶工程是指:A. 酶的提取和纯化B. 酶的催化机理研究C. 酶的工业化应用D. 利用酶进行生物转化的技术答案:D2. 下列哪个不是酶工程中常用的酶固定化方法?A. 吸附法B. 交联法C. 包埋法D. 蒸馏法答案:D3. 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约:A. 10倍B. 100倍C. 1000倍D. 10^7 至 10^13倍答案:D4. 酶的特异性主要体现在:A. 反应条件B. 反应速率C. 底物选择性D. 反应产物答案:C5. 下列哪个不是酶工程的应用领域?A. 食品工业B. 制药工业C. 环境工程D. 核能工程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答案:高效性、专一性、温和性7. 酶的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中直接参与________的区域。
答案:催化反应8. 酶的分类按照国际酶分类法分为六大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氧化还原酶、转移酶、水解酶、裂合酶、异构酶、连接酶9. 酶的固定化技术可以提高酶的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稳定性、重复使用性10. 酶工程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
答案:药物合成、药物改造、药物筛选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酶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酶工程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包括:1) 乳制品中的乳糖酶用于乳糖分解,减少乳糖不耐受;2) 酿酒工业中的酵母酶用于酒精发酵;3) 肉类加工中的蛋白酶用于肉品嫩化;4) 面包制作中的淀粉酶用于改善面包质地。
12. 阐述酶固定化技术的优点。
答案:酶固定化技术的优点包括:1) 酶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延长;2) 反应条件易于控制,操作简便;3) 酶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4) 易于实现酶与反应体系的分离,提高产品纯度。
年级2001
专业生物技术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计30分)
1.酶工程
2.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
4.诱导酶
5.Mol催化活性
6.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
8.修饰酶
9.非水酶学
10.模拟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1.决定酶催化活性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2.求Km最常用的方法是。
3.多底物酶促反应的动力学机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4.可逆抑制作用可分为,,,。
5.对生产酶的菌种来说,我们必须要考虑的条件有,一是看它是不是,二是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产酶量,三是菌种不易,四是最好选用能产生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6.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可用反应法和反应法。
7.酶制剂有四种类型即酶制剂,酶制剂,酶制剂和
酶制剂。
8.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9.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10.模拟酶的两种类型是酶和酶。
11.抗体酶的制备方法有法和法。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相比,有何优缺点
2.写出三种分离纯化酶蛋白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3.为什么酶制剂的生产主要以微生物为材料
4.下面是某人对酶测定的一些数据,据此求出该酶的最大反应速度和米氏常数。
10-6
10-6
10-5
10-5
10-5
10-4
10-4
10-2
酶工程试题(B)
一名词解释
1.抗体酶
2.酶反应器
3.模拟酶
4.产物抑制
5.稳定pH
6.产酶动力学
7.凝胶过滤
8.固定化酶
9.非水酶学
10.液体发酵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30分)
值增加,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不变,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Km 减小,其抑制剂属于抑制剂。
2.菌种培养一般采用的方法有培养法和培养法。
3.菌种的优劣是影响产酶发酵的主要因素,除此之外发酵条件对菌种产酶也有很大的影响,发酵条件一般包括,,,,
和等。
4.打破酶合成调节机制限制的方有,,。
5.酶生物合成的模式分是,,,。
6.根据酶和蛋白质在稳定性上的差异而建立的纯化方法有法,法和
法
7. 通常酶的固定化方法有法,法,法,
法。
8. 酶分子的体外改造包括酶的修饰和修饰。
9.酶与抗体的重要区别在于酶能够结合并稳定化学反应的,从而降低了底物分子的,而抗体结合的抗原只是一个态分子,所以没有催化能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在生产实践中,对产酶菌有何要求
2.对酶进行化学修饰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3.列出用共价结合法对酶进行固定化时酶蛋白上可和载体结合的功能团
4.某酶的初提取液经过一次纯化后,经测定得到下列数据,试计算比活力,回收率及纯化
倍数。
(A)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
1. 酶工程:又叫酶技术,是酶制剂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技术。
2.自杀性底物:底物经过酶的催化后其潜在的反应基团暴露,再作用于酶而成为酶的不可逆抑制剂,这种底物叫自杀性底物。
3.别构酶;调节物与酶分子的调节中心结合后,引起酶分子的构象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催化中心对底物的亲和力,这种影响被称为别构效应,具有别构效应的酶叫别构酶
4.诱导酶:有些酶在通常的情况下不合成或很少合成,当加入诱导物后就会大量合成,这样的酶叫诱导酶
5.Mol催化活性: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酶分子中每个活性中心转换的分子数目
6.离子交换层析:利用离子交换剂作为载体这些载体在一定条件下带有一定的电荷,当带相反电荷的分子通过时,由于静电引力就会被载体吸附,这种分离方法叫离子交换层析。
7.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
8.修饰酶:在体外用一定的化学方法将酶和一些试剂进行共价连接后而形成的酶
9.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
11.模拟酶: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的比酶结构简单的具有催化作用的非蛋白质分子
叫模拟酶。
二
1.酶分子结构反应条件
2.双倒数作图法
3.序列机制乒乓机制
5.竞争性反竞争性非竞争性混合性
6.致病菌短高退化胞外
7.终止反应法连续反应法
8.液体酶制剂固体酶制剂纯酶制剂固定化酶制剂
9.吸附法共价键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
10.半合成酶全合成酶
11.拷贝法引入法
三
1优点(1)易将固定化酶和底物,产物分开产物溶液中没有酶的残留简化了提纯工艺(2)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连续使用
(3)反应过程可以严格控制,有利于工艺自动化
(4)提高了酶的稳定性
(5)较能适于多酶反应
(6)酶的使用效率高产率高成本低
缺点
(1)固定化时酶的活力有损失
(2)比较适应于水溶性底物
(3)与完整的细胞相比,不适于多酶反应。
(每点一分,答满满分)
2.方法
透析与超虑离心分离凝胶过滤盐析等电点沉淀共沉淀吸附层析电泳亲和层析热变性酸碱变性表面变性等(写出一种方法1分)
每种方法的原理叙述总计7分
3.(1)微生物种类多,酶种丰富,且菌株易诱变,菌种多样
(2)微生物生长繁殖快,酶易提取,特别是胞外酶
(3)来源广泛,价格便宜
(4)微生物易得,生长周期短
(5)可以利用微电脑技术控制酶的发酵生产,可进行连续化,自动化,经济效益高(6)可以利用以基因工程为主的分子生物学技术,选育和改造菌种,增加产酶率和开发新酶种
每点2分,满分10分
4.最大反应速度140
Km: 10-5
每项5分,但要作出合理的说明或计算。
一
1抗体酶:是一种具有催化作用的免疫球蛋白,属于化学人工酶
2酶反应器:是利用生物化学原理使酶完成催化作用的装置,他为酶促反应提供合适的场所和最佳的反应条件,使底物最大限度的转化为物。
3模拟酶:利用有机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的比酶结构简单的具有催化作用的非蛋白质分子叫模拟酶。
4底物抑制:在酶促反应中,高底物浓度使反应速度降低的现象。
5稳定pH:酶在一定的pH范围之内是稳定的,超过这个限度易变性失活,这样的pH范围为此酶的稳定pH
6产酶动力学:主要研究细胞产酶速率及各种因素对产酶速率的影响,包括宏观产酶动力学和微观产酶动力学。
7凝胶过滤:又叫分子排阻层析,分子筛层析,在层析柱中填充分子筛,加入待纯化样品再用适当缓冲液淋洗,样品中的分子经过一定距离的层析柱后,按分子大小先后顺序流出的,彼此分开的层析方法。
8固定化酶: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将酶束缚于水不溶的载体上,或将酶束缚于一定的空间内,限制酶分子的自由流动,但能使酶发挥催化作用的酶
9非水酶学:通常酶发挥催化作用都是在水相中进行的,研究酶在有机相中的催化机理的学科即为非水酶学
10液体发酵法:以液体培养基为原料进行微生物的繁殖和产酶的方法,根据通风方法不同又分为液体表层发酵法和液体深层发酵法。
二
1.竞争性非竞争性反竞争性
2.固体液体
3.温度 pH 通风量(或氧气)搅拌泡沫湿度。
4.控制条件遗传控制其它方法
5.同步合成型延续合成型中期合成型滞后合成型
6.热变性法酸碱变性法表面变性法
7.吸附法共价键结合法交联法包埋法
8.表面修饰内部修饰
9.过渡态能障基
三
1.一般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不应当是致病菌,在系统发育上最好是与病原菌无关
(2)能够利用廉价原料,发酵周期短,产酶量高
(3)菌种不易变异退化,不易感染噬菌体
(4)最好选用产胞外酶的菌种,有利于酶的分离纯化,回收率高
(5)在食品和医药工业上应用,安全问题更显得重要。
每点2分
2.(1)被修饰酶的性质,包括酶的稳定性,酶活性中心的状况,侧链基团的性质及反应性(2)修饰反应的条件,包括PH与离子强度,修饰反应时间和温度,反应体系中酶与修饰剂的比例等
每项5分
3.(1)酶蛋白N端的α氨基或赖氨酸的∑氨基2分
(2)酶蛋白C端的羧基及天冬氨酸的β羧基或谷氨酸的γ羧基2分
(3)半胱氨酸的巯基1分
(7)丝氨酸骆氨酸苏氨酸上的羟基2分
(8)苯丙氨酸和骆氨酸上的苯环1分
(9)组氨酸上的咪唑基1分
色氨酸上的吲哚基1分
4.(1)起始总活力:200120=24000(单位) 1分
(2)起始比活力:200=80(单位/毫克蛋白氮) 1分
(3)纯化后总活力8105=4050(单位)2
(4)纯化后比活力810=540(单位/毫克蛋白氮) 2分
(5)产率(百分产量):405024000=17% 2分
(6)纯化倍数:54080=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