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春季学期土木工程学院留学生硕士研究生课程安排
- 格式:docx
- 大小:11.45 KB
- 文档页数:1
哈工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引言: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作为中国著名的工科院校之一,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卓越创新能力和深厚专业素养的硕士研究生。
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哈工大制定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培养计划。
2.培养目标:(1)学术研究: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科研素养,能够进行独立的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和科研创新。
(2)创新创业: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能够应对社会发展的变化,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
(3)国际视野:培养学生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在国内外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适应国际化的科研和工作环境。
3.培养体系:(1)学科课程:学生需修读学科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主要包括学科前沿和学科基础课程,选修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方向进行选择。
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科研实践: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积累科研经验和能力。
学校将为学生提供科研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创新创业竞赛,并为优秀学生提供科研基金和奖学金支持。
(3)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学校将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和交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思想启迪。
学生还将有机会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与同行业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
4.培养评估:(1)学业评估:通过考试、论文、实验和项目等方式对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评估。
学生需达到一定的学分要求和成绩要求才能毕业。
(2)科研成果评估:对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进行评估,鼓励学生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提升学术影响力。
(3)毕业论文评估:学生需要撰写一篇毕业论文,并进行口头答辩。
论文评估主要考察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5.培养支持和奖励:(1)导师制度:学生将配备专业导师,导师将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和科研实践,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和成长支持。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学习年限三——六年、标准四年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能从事土木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三、专业培养要求(一)品德和政治思想要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主要知识和能力要求1.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在哲学及方法论、经济学、法律等方面具有必要的知识,对文学、艺术、理论、历史、社会学及公共关系学等的若干方面进行一定的修习。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普通化学、了解现代物理、化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宏观发展趋势。
3.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规划、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工程测量、测试与试验的基本技能,了解建设项目的经济管理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内容,了解土木工程的主要法规。
4.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具有应用语言、文字、图形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
5.具有进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初步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研究和应用开发的创新能力。
(三)身体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形成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哈工大研究生培养方案一、总体思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分学术研究型和应用研究型两类进行分类培养。
学术研究型学生的培养方案适当增加理论性课程比例,基础理论课程学时适度增加,在学位论文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本学科基础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应用研究型学生的培养方案适当增加应用性课程比例,增加工程实践课程学时,增设实践环节。
在学位论文阶段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与应用研究型相同。
二、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学术研究型: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总和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7学分,课程学习阶段应完成29学分。
课程体系框架如下:1、学位课(19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课程讲授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2)第一外国语(2学分)(3)数学基础课或基础理论课(4学分)(4)学科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5)学科专业课(不少于2学分)学科基础课和学科专业课的总学分不少于10学分。
2、选修课(不少于7学分)3、专题课程(2学分)专题课程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完成,结合学科的前沿和热点研究内容,以若干个教师开设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进行。
4、学术活动(1学分)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范围内参加5次以上学术研讨活动,参加学术活动应有书面记录,并交导师签字认可,方得1学分。
应用研究型:硕士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所修学分总和不少于31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1学分,课程学习阶段应完成29学分。
课程体系框架如下:1、学位课(16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3学分)(课程讲授2学分,社会实践1学分)(2)第一外国语(2学分)(3)数学基础课或基础理论课(2学分)(4)应用基础课(不少于6学分)(5)应用技术课(不少于2学分)应用基础课和应用技术课的总学分不少于9学分。
2、选修课(不少于11学分)3、实践课程(1学分)实践课程在研究生学位论文阶段完成,结合专业特点,到实习基地学习实践1周。
哈工大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列入复试名单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方案(2012年)为做好本院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依据《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制定以下复试方案:一、学院复试工作小组:1.复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范峰成员:郑文忠吴斌周广春王政凌贤长武振宇武岳汤爱平关新春咸贵军王凤来郭安薪肖仪清边文凤秘书:陈春霈2.复试工作督察小组组长:邹超英成员:徐鹏举张鹏程齐加连李强监督电话:0451-********3. 考生复试资格审查小组:组长:吕大刚成员:肖仪清边文凤陈春霈汪鸿山二、招生计划土木工程学院校本部计划招生155人,其中工学硕士101人,全日制工程硕士54名。
具体招生名额学科分布如下:土木工程学科招生90人(结构工程59人,岩土工程11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1人,土木工程材料9人);力学学科招生11人(工程力学9人,固体力学2人)。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生54人。
深圳研究生院计划招生92人,其中工学硕士67人(结构工程41人,岩土工程5人,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10人,工程力学11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25名。
威海校区结构工程计划招生8人,其中工学硕士4人(结构工程4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4名。
三、复试分数线和办法1.复试分数线在满足《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中规定的工学学科复试基本线的合格生源的基础上,根据本年度招生指标和合格生源情况,统一制定校本部土木工程学院、深圳研究生院土木土木工程学科以及威海校区结构工程专业复试资格线:(1)土木工程学科:专业四科总分前三科总分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结构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34523055559090(2)力学学科:专业四科总分前三科总分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固体力学、工程力学专业32021050508080(3)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学科四科总分前三科总分政治外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建筑与土木工程34523055559090注:学科复试资格线的其他要求同《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及录取工作办法》(研院发[2012]12号)文件有关规定。
哈尔滨工业大学各专业课程设置层次专业课程设置专科会计高等数学、英语、会计学基础、经济法、财务会计、市场经营学、运筹学、统计学原理、会计信息系统、成本会计学、税务会计等工商行政管理高等数学、英语、线性代数、法律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微观经济学、企业文化、管理学基础、概率论、市场经营学、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公共关系学、企业战略国际经济与贸易基础会计学、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实务、国际商法、市场营销学、外贸单证操作、国际物流等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统计、国际企业管理、广告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经济法、商务谈判与沟通技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韩语精读、泛读、翻译、听力、口语、写作、韩语通论、韩国概况、韩国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法律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大学语文等工程造价经济法、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工程估价、工程计量、项目评估、工程技术与计量、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事例分析等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高等数学、英语、工程力学、杨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焊接方法及设备、弧焊电源、焊接结构与设计、焊接冶金和金属焊接性、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焊接检验、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应用化工技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仪器分析、化工传递工程、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工业催化、化工设备机械基础等船舶工程技术工程制图、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船舶机电基础、热工基础、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动力装置、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轮机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船机专业英语、船舶识图、动装检验技术等建筑工程技术测量学、建筑设备、工程力学、工程造价、建筑材料、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钢砼,建筑技术、建筑施工、高层建筑及施工等计算机应用技术C语言、VB、电路、汇编语言、Internet技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语言、操作系统、接口技术、软件工程、数据库系统等机电一体化技术高等数学、英语、工程力学、电工学、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数控技术、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技术技术、机械工程材料、微机原理及应用等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等数学、英语、复变函数、画法几何,电路基础、模拟电子学、数字电子学、自控原理、积分变换、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电路分析、发动机原理及汽车使用性能、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检测诊断技术、汽车养护技术等法律事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学、刑法、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学等热能动力设备与应用高等数学、英语、机械制图、电工学、线性代数、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泵与风机、锅炉原理、传热学、汽轮机原理、热力系统等本科工商管理高等数学、英语、运筹学、数理统计、宏观经济学、数据库技术及应用、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营销、经济法、财务管理学、现代物流学、组织行力学等会计高等数学、英语、数理统计、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经济法、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税务会计等工程造价经济法、成本会计、建筑材料、房屋构造与识图、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学、建筑施工技术、土建工程预算、装饰工程预算、建设工程计价与控制、安装工程技术与计量等自动化高等数迷、英语、复变函授、积分变换、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模拟电子学、数字电子学、现代控制理论、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电器控制等机械设计高等数学、英语、工程力学、电工学、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制造及自动化CAD/CAM技术、机械系统设计、数控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土木工程英语、计算机应用、机构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建筑材料、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地基基础、建筑施工、高层结构及施工、钢结构等汽车服务工程工程图学、工程材料、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汽车发动机原理、汽车构造、汽车运用工程等工程管理高等数学、英语、运筹学、财务管理、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估价、建筑施工技术、建筑项目管理、工程合同管理等法学法理学、宪法、中国法制史、民法、宪法、刑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数据库系统、编译原理、操作系统、接口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基础、信号与系统等热能与动力工程高等数学、英语、工程力学、机械学、电工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锅炉原理、热力系统、燃烧理论与设备、压力容器强度分析、锅炉动态特性等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原理、化工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传递工程、无机化工工艺学、有机化工工艺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结构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原理等韩国语商务韩语精读、泛读、视听说、商务翻译、商务韩语写作、韩语概论、韩语语法、旅游韩事等国际经济与贸易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焊接技术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及CAD、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设计、材料力学与工程性能、材料热加工基础、材料连接原理、材料焊接性、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与设计、无损检测、弧焊方法及设备、焊接结构力学、材料熔焊基础及焊接性。
哈工大考研之土木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简介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创立的中俄工业铁道建筑专业及1950年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1952年起招收导师制研究生和研究生班,198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是全国首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0年获准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1995年土木工程专业以优异成绩首批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2000年6月和2005年6月分别以优异成绩通过5年一次的国家专业复评。
2001年结构工程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工程力学被评为国防重点学科,2003年在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专业和力学专业均位居全国第三,2007年土木工程专业被教育部门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的一级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学科和力学学科分别位居全国第二和全国第一。
土木工程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和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下设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材料两个专业方向和一个土木工程力学精英班(按4+2目标培养)。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和土木工程材料专业方向分别独立招生。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和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精英班按土木工程大类招生,在入学第四学期进行分流。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工程力学为博士点学科,固体力学为硕士点学科。
拥有土木工程和力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土木工程学院现有专职教师114人。
拥有王光远、沈世钊、谢礼立、欧进萍等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拥有国家教学名师王焕定教授,拥有长江学者李惠教授和郑文忠教授,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人,博士生导师39人,教授38人,副教授4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2人。
此外,有20位境外国际知名学者受聘客座教授或博士生导师。
土木工程学院拥有“寒区低碳建筑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结构工程灾变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设部重点实验室2个、特色实验室5个、土木工程高性能计算中心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6个以及土建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目录一、船舶工程学院 (1)1.水利工程 (1)2.船舶与海洋工程 (6)二、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11)1.建筑与土木工程 (11)2.航天工程 (16)三、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20)1.动力工程 (20)四、自动化学院 (24)1.控制工程 (24)五、水声工程学院 (28)1.电子与通信工程 (28)2.船舶与海洋工程 (32)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36)1.计算机技术 (36)2.软件工程 (40)七、机电工程学院 (44)1.机械工程 (44)2.工业设计工程 (48)八、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51)1.电子与通信工程 (51)九、经济管理工程学院 (54)1.金融硕士 (54)十、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58)1.材料工程 (58)2.化学工程 (62)十一、理学院 (66)1.光学工程 (66)十二、外语系 (70)1.翻译硕士 (70)十三、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74)1.核能与核技术工程 (74)船舶工程学院一、适用工程领域领域名称:水利工程代码:085214二、培养目标本工程领域主要是面向水利行业及相关工程部门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了解本领域的热点和动态,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掌握水利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进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能够胜任工程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4、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写作能力。
三、研究方向1.水工建筑物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2.水力学及工程应用研究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4.水利工程结构5.海洋与海岸结构物水动力学研究四、学习年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
目 录201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复试)土木工程第一套题(含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真题(回忆版)201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复试)土木工程第一套题(含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真题(回忆版)2011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复试)土木工程第一套题(含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真题(回忆版)201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复试)土木工程第一套题(含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真题200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复试)土木工程第一套题(含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真题(回忆版)200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复试)土木工程第一套题(含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真题(回忆版)201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复试)土木工程第一套题(含土力学及地基基础、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真题(回忆版)土力学及地基基础部分(100分)一、名词解释1.负摩阻力2.超固结比二、简答题1.从土的结构组成分析粘性土与非粘性土的区别。
2.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伦土压力理论的假设分别是什么?3.分别说明下列计算中采用什么荷载效应和抗力:(1)计算桩的数量;(2)计算基础的变形;(3)验算柱对基础的冲切、角桩对基础的冲切。
三、计算题1.已知某土体的大主应力为,内摩擦角为,粘聚力为,求该土体可能的抗剪强度。
2.某基础的埋深为d,土体的重度为,作用在基础上的轴心压力为N,水平力为V,弯矩为M。
基础尺寸为土体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宽度修正系数为,深度修正系数为。
写出基础验算的内容。
混凝土结构部分(50分)一、简答题1.简述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的含义。
2.画出钢筋混凝土受压柱的M-N曲线,标出其三个控制点以及各个区间。
3.简述偏心受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种类和破坏形态及其发生条件。
4.简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位置。
课程号课程名称任课教师S0104001Q矩阵分析(4系)卢鸿谦,严质彬S0104001Q矩阵分析(4系)卢鸿谦,严质彬S0104002Q线性系统陈兴林,强盛,周彬S0104002Q线性系统陈兴林,强盛,周彬S0104002Q线性系统陈兴林,强盛,周彬S0104004Q非线性控制马克茂,姚郁S0104004Q非线性控制马克茂,姚郁S0104005Q数字信号处理金晶,王岩S0104005Q数字信号处理金晶,王岩S0104006C模式识别李君宝,邱剑彬S0104006C模式识别李君宝,邱剑彬S0104013Q智能控制理论李士勇S0104013Q智能控制理论李士勇S0104023Q视觉伺服:原理与应用屈桢深,温奇咏S0104023Q视觉伺服:原理与应用屈桢深,温奇咏S0104038Q智能优化算法及其应用李士勇S0104045Q计算机控制接口技术胡振坤,王毅S0104045Q计算机控制接口技术胡振坤,王毅S0104048Q控制系统设计罗晶S0104048Q控制系统设计罗晶S0104049Q现代控制理论谭峰,张卯瑞S0104049Q现代控制理论谭峰,张卯瑞S0104054Q软计算及其应用高晓智S0105101Q信息与编码理论顾学迈,石硕S0105101Q信息与编码理论顾学迈,石硕S0105102Q数字信号处理马永奎S0105102Q数字信号处理马永奎S0105107Q网络交换技术王学东S0105107Q网络交换技术王学东S0105201Q信号检测理论郑薇S0105201Q信号检测理论郑薇S0105202Q雷达系统导论谢俊好,袁业术S0105202Q雷达系统导论谢俊好,袁业术S0105205Q雷达信号理论与应用位寅生S0105205Q雷达信号理论与应用位寅生S0105209Q神经网络与智能信号处理宗成阁S0105209Q神经网络与智能信号处理宗成阁S0105210Q现代统计信号处理杨强S0105210Q现代统计信号处理杨强S0105401Q工程电磁理论王宏S0105401Q工程电磁理论王宏S0105403Q天线理论林澍S0105403Q天线理论林澍S0105404Q微波器件理论张红军S0105404Q微波器件理论张红军S0105405Q无线电波传播陈立甲S0105405Q无线电波传播陈立甲S0105409Q毫米波技术傅佳辉,吴群S0105409Q毫米波技术傅佳辉,吴群S0105411C现代微波测量杨国辉S0105411C现代微波测量杨国辉S0105602Q遥感信息处理导论张钧萍S0105602Q遥感信息处理导论张钧萍S0105610Q数字信号合成技术尹振东S0105610Q数字信号合成技术侯成宇S0118003Q高等结构动力学高维成S0118003Q高等结构动力学高维成S0118004Q计算力学孟庆元S0118004Q计算力学孟庆元S0118007Q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力学孟松鹤,易法军S0118007Q复合材料结构及其力学孟松鹤,易法军S0118008Q高等动力学赵婕S0118008Q高等动力学赵婕S0118009Q非线性振动王毅泽S0118009Q非线性振动王毅泽S0118011Q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曹伟S0118011Q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曹伟S0118013Q断裂力学果立成S0118013Q断裂力学果立成S0118017Q新材料的性能表征与评价闫相桥S0118017Q新材料的性能表征与评价闫相桥S0118019Q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史丽萍S0118019Q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史丽萍S0118023Q固体结构中的振动与波专题王毅泽S0118025Q先进复合材料及其结构进展专题梁军S0118027Q空间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耿云海,荆武兴S0118027Q空间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耿云海,荆武兴S0118027Q空间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耿云海,荆武兴S0118028Q航天器环境试验技术马文来S0118028Q航天器环境试验技术马文来S0118029Q近代大气飞行动力学与控制崔祜涛,史雪岩S0118029Q近代大气飞行动力学与控制崔祜涛,史雪岩S0118029Q近代大气飞行动力学与控制崔祜涛,史雪岩S0118034Q飞行器可靠性工程安若铭S0118034Q飞行器可靠性工程安若铭S0118040Q人机工程学王萍萍S0118047Q空间飞行器飞行动力学与控制赵钧S0118048Q导弹飞行动力学与控制崔祜涛,史雪岩S0118049Q空间环境及模拟技术马文来S0118050Q冲击动力学管公顺S0118050Q冲击动力学管公顺S0118050Q冲击动力学管公顺S0118052Q常微分方程与运动稳定性曹庆杰S0118052Q常微分方程与运动稳定性曹庆杰S0118053Q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张宇民S0118053Q先进复合材料设计与制备基础张宇民S0118055Q复合材料力学梁军S0118055Q复合材料力学梁军S0118056Q复合材料与结构研究进展王荣国S0118057Q有限元及工程软件张莉S0118057Q有限元及工程软件张莉S0118063Q材料表征技术李宜彬S0118063Q材料表征技术李宜彬S0118064Q多体系统动力学田浩S0121001Q原子与分子光谱学樊荣伟,何伟明S0121001Q原子与分子光谱学樊荣伟,何伟明S0121002Q半导体器件物理陈伟平,刘晓为S0121002Q半导体器件物理陈伟平,刘晓为S0121003Q激光物理学董志伟,陆威S0121003Q激光物理学董志伟,陆威S0121006Q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王进祥S0121006Q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王进祥S0121008Q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王永生S0121008Q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王永生S0121011Q信息光学谭立英,俞建杰S0121011Q信息光学谭立英,俞建杰S0121027Q MEMS 微能源技术张雪林,张宇峰S0121027Q MEMS 微能源技术张雪林,张宇峰S0121063Q电路模拟实验专题王永生S0121065Q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吕炳均,谭晓昀S0121065Q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吕炳均,谭晓昀S0121330Q高等物理光学王治乐,张伟S0121330Q高等物理光学王治乐,张伟S0121331Q信息光学任智斌S0121331Q信息光学任智斌S0121333Q成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丛明煜S0121333Q成像自动目标识别技术丛明煜S0121334Q光学系统设计张树青,左保军S0121334Q光学系统设计张树青,左保军S0121337Q光学设计实践张树青,左保军S0121337Q光学设计实践张树青,左保军S0121339Q现代光学加工技术胡忠辉S0121339Q现代光学加工技术胡忠辉S0121340Q传感器与成像电子学李秋明S0121340Q传感器与成像电子学李秋明S0121351Q光学小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丛明煜S0121351Q光学小目标探测与识别技术丛明煜SBX21009Q微电子器件原理兰慕杰SBX21010Q微电子工艺王蔚S0200001Q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一班(学号尾号1-180号工学硕士)杨庆俊,杨晓冬S0200001Q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一班(学号尾号1-180号工学硕士)杨庆俊,杨晓冬S0200001Q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一班(学号尾号1-180号工学硕士)杨庆俊,杨晓冬S0200001Q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二班(其他硕士)杨庆俊,杨晓冬S0200001Q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二班(其他硕士)杨庆俊,杨晓冬S0200001Q控制理论及其应用二班(其他硕士)杨庆俊,杨晓冬S0200002Q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曹健,单小彪,谢涛S0200002Q工程系统建模与仿真曹健,单小彪,谢涛S0200003Q控制系统计算机接口技术姚英学,张飞虎S0200003Q控制系统计算机接口技术姚英学,张飞虎S0200005Q微分几何建模及应用李瑰贤,赵永强S0200005Q微分几何建模及应用李瑰贤,赵永强S0200007Q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丛大成,聂伯勋,赵勇S0200007Q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丛大成,聂伯勋,赵勇S0200013Q先进特种加工技术郭永丰,杨晓冬S0200013Q先进特种加工技术郭永丰,杨晓冬S0200017Q机械制造自动化现代技术高栋,潘旭东,王广林S0200017Q机械制造自动化现代技术高栋,潘旭东,王广林S0200019Q现代数控技术富宏亚,韩振宇S0200019Q现代数控技术富宏亚,韩振宇S0200024Q纳米科学与技术王扬,杨立军S0200024Q纳米科学与技术王扬,杨立军S0200031Q电机伺服系统纪军红,王鹏飞S0200031Q电机伺服系统纪军红,王鹏飞S0200033Q机电系统智能控制付宜利,潘博,张福海,朱瑛S0200033Q机电系统智能控制付宜利,潘博,张福海,朱瑛S0200045Q现代航天企业制造信息化技术金天国,彭高亮S0200045Q现代航天企业制造信息化技术金天国,彭高亮S0200049Q生产运作与管理闫纪红S0200049Q生产运作与管理闫纪红S0200058Q机器人控制的实际应用吴伟国S0200058Q机器人控制的实际应用吴伟国S0200059Q工程机械机电液技术车仁炜,胡长胜,吕广明S0200062Q硬脆材料的超精密磨削与抛光技术赵清亮S0200062Q硬脆材料的超精密磨削与抛光技术赵清亮S0200072Q大型曲面零件成形邢忠文S0200078Q航天特种材料加工工艺张飞虎,周明S0200078Q航天特种材料加工工艺张飞虎,周明S0200081Q飞行器惯性器件制造技术胡富强,张宏志S0200081Q飞行器惯性器件制造技术胡富强,张宏志S0200102Q先进机器人技术郭伟,闫继宏,赵京东S0200102Q先进机器人技术郭伟,闫继宏,赵京东S0300001Q固体物理费维栋S0300001Q固体物理费维栋S0300002Q材料热力学一班(材料科学)郑明毅S0300002Q材料热力学一班(材料科学)郑明毅S0300002Q材料热力学二班(加工)康鹏超S0300002Q材料热力学二班(加工)康鹏超S0300004Q金属强度与断裂的微观理论邵文柱,张学习S0300004Q金属强度与断裂的微观理论邵文柱,张学习S0300004Q金属强度与断裂的微观理论邵文柱,张学习S0300005Q半导体物理国凤云S0300005Q半导体物理国凤云S0300008Q固态相变原理来忠红,朱景川S0300008Q固态相变原理来忠红,朱景川S0300013Q材料连接中的界面行为何鹏,杨建国S0300013Q材料连接中的界面行为何鹏,杨建国S0300015Q工程塑性理论何祝斌,苑世剑S0300015Q工程塑性理论何祝斌,苑世剑S0300018Q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雷正龙,李俐群,张秉刚S0300019Q电子制造中的微连接基础(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田艳红S0300031Q薄膜材料与技术李伟力,孟祥龙,辛铁柱S0300031Q薄膜材料与技术李伟力,孟祥龙,辛铁柱S0300033Q晶体生长与晶体材料李洪涛S0300033Q晶体生长与晶体材料李洪涛S0300034Q机器人焊接技术高洪明,张广军S0300034Q机器人焊接技术高洪明,张广军S0300040Q材料流变学概论田竞S0300040Q材料流变学概论田竞S0300044Q塑性体积成形与组织控制理论单德彬S0300044Q塑性体积成形与组织控制理论单德彬S0300048Q透射电子显微学孟庆昌S0300048Q透射电子显微学孟庆昌S0300070Q航天器热控原理与材料李春东S0300070Q航天器热控原理与材料李春东S0400003Q热辐射传递董士奎,阮立明,谈和平S0400003Q热辐射传递董士奎,阮立明,谈和平S0400012Q航天热物理进展帅永S0400012Q航天热物理进展帅永S0400014Q高等燃烧学刘辉S0400014Q高等燃烧学刘辉S0400014Q高等燃烧学刘辉S0400024Q能源与环境新技术孙绍增,吴少华S0400024Q能源与环境新技术孙绍增,吴少华S0400025Q弯扭叶片理论与设计方法宋彦萍S0400025Q弯扭叶片理论与设计方法宋彦萍S0400026Q张量分析黄洪雁S0400026Q张量分析黄洪雁S0400027Q高等空气动力学王松涛,周逊S0400027Q高等空气动力学王松涛,周逊S0400027Q高等空气动力学王松涛,周逊S0400038C等离子体物理宁中喜,闫国军S0400038C等离子体物理宁中喜,闫国军S0400041Q高等流体力学刘全忠,王洪杰S0400041Q高等流体力学刘全忠,王洪杰S0400041Q高等流体力学刘全忠,王洪杰S0400043Q低温工程陈安斌S0400048Q低温超导技术徐风雨S0501005Q现代微波测量技术乔立岩S0501005Q现代微波测量技术乔立岩S0501006Q光电测量技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庄志涛S0501006Q光电测量技术(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庄志涛S0501008Q现代时域测量付平S0501008Q现代时域测量付平S0501009Q智能测试理论基础及应用王祁S0501009Q智能测试理论基础及应用王祁S0501011Q二元光学刘俭S0501011Q二元光学刘俭S0501012Q光谱技术(双语、英语)戴景民S0501012Q光谱技术(双语、英语)戴景民S0501013Q光学系统设计(双语,英语)刘俭S0501013Q光学系统设计(双语,英语)刘俭S0501017Q工程软件开发技术姜守达S0501017Q工程软件开发技术姜守达S0501017Q工程软件开发技术姜守达S0501018Q嵌入式系统设计邹昕光S0501018Q嵌入式系统设计邹昕光S0501019Q测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朱春波S0501019Q测控系统的电磁兼容技术朱春波S0501021Q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原理及应用张毅刚S0501021Q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原理及应用张毅刚S0501022Q微弱信号检测及处理魏国,赵永平S0501022Q微弱信号检测及处理魏国,赵永平S0501030Q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袁峰S0501031Q几何量测量袁峰S0506001Q现代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陈宏钧S0506001Q现代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陈宏钧S0506002Q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王卫,杨世彦S0506002Q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王卫,杨世彦S0506003Q电磁场理论江滨浩S0506003Q电磁场理论江滨浩S0506004Q现代电路分析与综合霍炬,刘洪臣S0506004Q现代电路分析与综合霍炬,刘洪臣S0506005Q电机电磁场的数值分析胡建辉,邹继斌S0506005Q电机电磁场的数值分析胡建辉,邹继斌S0506006Q电机动态理论宋立伟,郑萍S0506006Q电机动态理论宋立伟,郑萍S0506007Q动态电力系统李志民S0506007Q动态电力系统李志民S0506009Q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李志民S0506009Q电力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李志民S0506010Q能量管理系统蔡兴国,周苏荃S0506010Q能量管理系统蔡兴国,周苏荃S0506011Q电机驱动控制理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孙力,孙立志,吴凤江S0506011Q电机驱动控制理论(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孙力,孙立志,吴凤江S0506013Q电磁干扰防护与电磁兼容设计江滨浩S0506013Q电磁干扰防护与电磁兼容设计江滨浩S0506014Q电弧与电接触理论梁慧敏S0506014Q电弧与电接触理论梁慧敏S0506016Q电能变换与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王明彦,徐殿国S0506016Q电能变换与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王明彦,徐殿国S0506032Q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王艳敏S0506032Q智能建筑系统集成王艳敏S0506040Q电器数值分析杨文英,翟国富S0506040Q电器数值分析杨文英,翟国富S0506041Q现场总线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刘勇,佟为明S0506041Q现场总线系统设计与应用技术刘勇,佟为明S0506042Q高等电力网络分析任洪林S0506042Q高等电力网络分析任洪林S0506043Q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丁宝S0506043Q建筑电气节能技术丁宝S0506044Q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控制李浩昱S0506044Q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控制李浩昱S0506057Q电力系统导论蔡中勤,张国庆S0607023Q合成化学范瑞清,孔德艳,刘志刚S0607023Q合成化学范瑞清,孔德艳,刘志刚S0607025Q倍半硅氧烷类杂化材料胡立江S0607025Q倍半硅氧烷类杂化材料胡立江S0607029Q结构化学李文旭,强亮生S0607036Q化学信息学李欣S0607036Q化学信息学李欣S0607037Q物质结构及组成分析实验周育红S0607039Q化学动力学与催化滕玉洁S0607039Q化学动力学与催化滕玉洁S0607041Q结构分析导论陈振宁,王炎S0607041Q结构分析导论陈振宁,王炎S0607043Q高等物理化学陈刚S0607043Q高等物理化学陈刚S0607044Q高等有机化学宋兆成,杨蕾S0607044Q高等有机化学宋兆成,杨蕾S0607048Q催化科学与技术尹肖菊,张乃庆S0607048Q催化科学与技术尹肖菊,张乃庆S0611001Q高等量子力学井孝功S0611002Q物理学中的群论唐圭新S0611003Q纳米光子学(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孙秀冬等S0611004Q量子光学刘树田S0611005Q统计光学张宇S0611008Q非线性光学张学如S0611009Q凝聚态物理吕天全S0611010Q极端条件物理吕喆,隋郁,杨延强S0611012Q量子场论王国利S0611014Q原子核理论霍雷S0611015Q计算机模拟在光学中的应用陈历学S0611016Q原子分子物理张治国S0611017Q薄膜原理与技术杨彬S0611020Q近场光学陈历学S0611026Q固态化学吕喆S0611027Q光电子学与光电子技术赵远S0611028Q电介质物理张锐S0611029Q固体中的电输运黄喜强,杨延强S0611033Q中高能核物理数据分析张景波S0611034Q核与粒子物理实验方法张卫宁S0611035Q现代物理实验技术杨彬S0612001Q泛函分析雷强S0612002Q抽象代数陈胜S0612003Q拓扑学杨国俅S0612005Q实分析与复分析包革军S0612012Q最优化理论孙杰宝S0612017Q偏微分方程反问题数值解法陈勇S0612041Q泛函分析续张传义S0612057Q概率论基础王力SBX062801生物化学ISBX062802生物化学IISBX062803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SBX062804分子生物学SBX062805细胞生物学SBX062806遗传学S0628002Q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刘川鹏,聂桓S0628002Q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刘川鹏,聂桓S0628002Q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刘川鹏,聂桓S0628002Q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刘川鹏,聂桓S0628002Q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刘川鹏,聂桓S0628003Q分子遗传学李钰,施树良S0628003Q分子遗传学李钰,施树良S0628004Q细胞分子生物学(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赫杰S0628004Q细胞分子生物学(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赫杰S0628006Q微生物生理学宋金柱,杨谦S0628006Q微生物生理学宋金柱,杨谦S0628007Q空间生物学魏力军S0628007Q空间生物学魏力军S0628017Q医学基础吴琼S0628017Q医学基础吴琼S0628021Q生物医学材料郭喜明S0628021Q生物医学材料郭喜明S0628022Q生物医学数字信号处理刘鹏S0628022Q生物医学数字信号处理刘鹏S0628025Q生物信号检测及传感器郭彩欣,刘绍琴S0628025Q生物信号检测及传感器郭彩欣,刘绍琴S0710001Q决策理论与方法孙文俊S0710002Q高级统计学葛虹S0710005Q系统工程张庆普S0710006Q管理模糊数学吴冲S0710007Q管理系统模拟I马维忠S0710008Q工程系统分析孙成双,薛小龙S0710009Q建设工程信息管理理论与方法张德群S0710014Q数据挖掘理论与应用郭熙铜,叶强S0710017Q系统开发方法孙文俊S0710023Q博弈论翟凤勇S0710027Q运筹学(1)钱国明S0710028Q应用统计王淑杰S0710029Q高级管理学程延江S0710032Q技术创新管理胡珑瑛S0710033Q高技术经济学梁大鹏S0710034Q战略管理王民S0710036Q财务管理理论韩东平S0710037Q成本管理研究高艳茹S0710038Q高级项目管理朱彬S0710043Q风险分析与管理齐中英S0710044Q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吴隽S0710045Q组织行为学姜原子S0710046Q管理沟通II张莉S0710048Q跨文化管理王伊芹S0710050Q消费者行为学李东S0710056Q高级运作管理陆力斌S0710063Q管理学杜朝晖S0710064Q会计学周振华S0710065Q金融经济学王雪峰S0710069Q金融衍生工具王雅杰S0710071Q保险学孙佰清S0710074Q高级经济学(I)张自立,周燕S0710076Q国际经济学姜明辉,王雅杰S0710077Q产业经济学王树林,周燕S0710079Q国际经济法郭景远S0710080Q跨国公司经济姜明辉S0710082Q高级应用统计朱洪文S0710084Q国际知识产权法王久云S0710086Q经济学王树林S0710087Q经济法王久云S0710088Q公共管理学米加宁S0710089Q公共部门经济学梁雪峰S0710090Q政府政治与政策网络郑海涛S0710091Q社会科学方法论丁云龙S0710095Q高级经济分析技术郑德权S0710099Q土地资源管理学陈健S0710100Q土地经济学王洪S0710101Q土地利用规划学孙立新S0710102Q土地资源信息管理李良宝,薛小龙S0710105Q土地资源评价冉立平,孙成双S0710106Q住房制度与政策王威S0710108Q工程项目计划与控制许程洁S0710110Q系统开发方法实验课孙文俊S0710113Q高级经济学(II)耿中元,王树林S0710115Q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李东S0710118Q市场研究方法李国鑫S0710119C企业内部控制周振华S0710120Q营销理论与实务张瑞金S0710122Q公司理财实务与案例张剑英S0710127Q税务理财实务及案例李秀华S0710130Q成本管理实务与案例常颖S0710134Q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耿中元S0710136Q审计实务与案例分析王广亮S0710137Q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洪涛S0710139Q会计理论王福胜S0710140Q会计理论与实务王福胜S0710141Q金融服务营销学赵泽斌S0710143Q国际关系学马涛S0710146Q政策分析定量方法与工具应用洪涛S0800031Q马克思主义学说史专题任熹真,解保军,杨韬S0800073Q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共党史张德旺S0800076Q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黄莺S0800078Q五四运动史张德旺S0800079Q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专题孙艺年,姚永利S0800080Q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外交理论与实践研究专题黄莺S0800086Q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刘桂芳S0800088Q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邹效维S0800089Q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陈松S0800096Q中外政治思想史孟祥宇S0800099Q西方哲学史专题解保军S0800135Q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解保军,朱加凤S0800137Q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解保军S0801001Q科学技术史王德伟S0801004Q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哲学原著研读黄丽华S0801005Q生态哲学叶平S0801007Q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问题叶平S0801008Q高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吴永忠S0801013Q中国哲学史专题杨涯人S0801014Q比较哲学田径S0801016Q辩证唯物主义专题杜帮云S0801017Q历史唯物主义专题杨韬S0801018Q中国文化概论杨涯人S0802004Q《资本论》研究程玉林S0802005Q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任熹真S0802006Q发展经济学王艳珍S0802007Q国际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学科)王艳珍S0802008Q财政学程玉林S0802009Q货币银行学朱加凤S0802010Q计量经济学钟晓兵S0802047Q中级微观经济学李鹏雁S0802048Q中级宏观经济学朱加凤S0802052Q国际经济合作关龙,杨尊亮S0802053Q国际贸易专题研究李平S0802054Q跨国公司经济学李淑霞S0802055Q WTO与国际贸易杨尊亮S0802056Q多边贸易体制与发展中国家李平S0802057Q国际贸易组织惯例与通则伍楠林S0802066Q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李淑霞S0802067Q一体化经济理论钟晓兵S0802072Q建设性后现代经济学唐赛S0803001Q西方社会理论王树生S0803002Q高级社会统计学尹海洁S0803003Q中国社会生活史唐魁玉S0803006C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徐奉臻S0803008Q数据分析技术尹海洁S0803013Q社会工程及管理专题张蕊S0804134Q中国近代史研究黄进华S0804135Q中国现代史研究孙艺年S0804139Q美国冷战战略与东西方贸易管制专题赵爱伦S0804141Q东北地方史黄进华S1300001Q组合数学一班(学号尾号1-100号工学硕士)匡正S1300001Q组合数学一班(学号尾号1-101号工学硕士)匡正S1300001Q组合数学二班(其他学生)匡正S1300001Q组合数学二班(其他学生)匡正S1300004Q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季振洲S1300004Q并行处理与体系结构季振洲S1300006Q软件体系结构(含软件设计模式)唐好选S1300006Q软件体系结构(含软件设计模式)唐好选S1300008Q网络与信息安全余翔湛,张宏莉S1300008Q网络与信息安全余翔湛,张宏莉S1300009Q数据库系统原理战德臣S1300009Q数据库系统原理战德臣S1300010Q自然语言处理关毅S1300010Q自然语言处理关毅S1300011Q模式识别(与国外高水平共建)刘家锋,刘岩S1300011Q模式识别(与国外高水平共建)刘家锋,刘岩S1300014Q数字图像处理刘绍辉,姚鸿勋S1300014Q数字图像处理刘绍辉,姚鸿勋S1300015Q微处理器设计王玲S1300015Q微处理器设计王玲S1300017Q面向对象技术与系统建模王宇颖,徐汉川S1300017Q面向对象技术与系统建模王宇颖,徐汉川S1300020Q容错计算机设计技术刘宏伟S1300020Q容错计算机设计技术刘宏伟S1300023Q服务工程导论王忠杰S1300023Q服务工程导论王忠杰S1300028Q计算生物学郭茂祖,汪国华S1300028Q计算生物学郭茂祖,汪国华S1300030Q数字信号处理黄剑华S1300030Q数字信号处理黄剑华S1300031Q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王宽全,袁永峰S1300031Q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王宽全,袁永峰S1300033Q网络程序设计与实践李全龙S1300041Q信息检索秦兵S1300041Q信息检索秦兵S1300042Q数字视频压缩刘岩S1300042Q数字视频压缩刘岩S1300043Q文本理解与动画生成郑德权S1300043Q文本理解与动画生成郑德权S1501201Q英语文学概论刘克东S1501202Q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王玲S1501301Q英语文学研究原理傅利S1501302Q现代主义文学张瑾S1501402Q美国小说黄芙蓉S1501501Q英美戏剧王晶S1510000Q(二外)英语杨一博S1510002Q俄语修辞学刘颖S1510004Q普通语言学张廷选S1510006Q俄汉对比语言学王利众S1510008Q俄语高级口译刘颖S1510010Q俄语口语学林丽S1510011Q高级俄语实践外教S1510012Q俄语媒体新闻刘颖S1510014Q俄罗斯文学谢春艳S1510024Q19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杜国英S1510025Q欧美文学简史杜国英S1510026Q当代俄罗斯语言学张廷选S1510027Q20世纪俄罗斯文学作品选读谢春艳S1511102Q(二外)日语卞红S1511103Q(二外)德语李薇S1511104Q(二外)法语温莉莉S1511201Q普通语言学马林S1511301Q研究设计及研究方法马林S1511302Q跨文化交际贾玉新S1511303Q语用学傅利S1511304Q语义学韩晓惠S1511501Q理论语法学彭振川S1511504Q对比语言学彭振川S1511506Q跨文化理论刘长远S1511602Q英美历史文化马林S1551001Q中国语言文化田强S1551002Q科技翻译理论与实践朱卫民S1551005Q基础口译(英汉)韩巍S1551006Q基础口译(汉英)张春星S1551007Q基础笔译(英汉)王立欣S1551008Q基础笔译(汉英)郑淑明S1551009Q中外翻译简史王立欣S1551010Q专业写作孙盛萍S1551011Q计算机辅助翻译王立欣S1551014Q汉英语言比较彭振川S1551015Q第二外国语(法)温莉莉S1551016Q第二外国语(日)卞红S1551017Q第二外国语(德)李薇S1552001Q科技翻译理论与实践李文戈S1552004Q基础口译(俄汉)刘颖S1552005Q基础口译(汉俄)刘颖S1552006Q基础笔译(俄汉)童丹S1552007Q基础笔译(汉俄)童丹S1552008Q中外翻译简史马菊红S1552009Q专业写作外教S1552010Q计算机辅助翻译冯佩成S1552012Q翻译研究方法概论李文戈S1552019Q第二外语(英)刘晓丹S1553001Q科技翻译理论与实践耿铁珍S1553004Q基础口译(日汉)毕春玲S1553005Q基础口译(汉日)吕晓伟S1553006Q基础笔译(日汉)滕佳杰S1553007Q基础笔译(汉日)耿铁珍S1553009Q专业写作加藤S1553010Q计算机辅助教学刘娟S1553013Q汉日语言比较张红涛S1700103Q电影美学巩新龙,张爱华S1700108C虚拟认识论陈月华S1700112Q新媒体艺术概论张爱华S1700119Q三维空间能力研究与评估(与国外高水平共建)陈月华,郑春辉S1700201Q媒介形态演进史张大勇S1700228Q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交互艺术梁国伟,薛永增S1700229Q计算艺术及其应用吕德生S1700236Q设计学导论(媒体)卜巍,梁国伟S1700238Q设计心理学导论(媒体)王妍S1900003Q国际法原理荣吉平S1900004Q国际关系的理论与实践葛勇平S1900006C国际经济法专题孙冬鹤S1900007Q外层空间法研究赵海峰S1900008Q国际人权法研究王勇波S1900013Q专业英语王勇波S2300002Q高等教育管理学姜华S2300002Q高等教育管理学姜华S2300004Q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王晓峰S2400001Q体育社会学王国滨S2400002Q体育学原理谷化铮S2400004Q体育教学论陶永纯S2400005Q运动训练学于同S2400007Q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盛俊林S2400012Q体育选项实践于同S1700001Q体育健身课(公共)于同S2500002Q量子化学基础赵九蓬S2500002Q量子化学基础赵九蓬S2500007Q绿色化学工艺徐用军S2500007Q绿色化学工艺徐用军S2500008Q催化原理甘阳,杨敏S2500008Q催化原理甘阳,杨敏S2500009Q先进化学电源选论尹鸽平,朱晓东S2500009Q先进化学电源选论尹鸽平,朱晓东S2500010Q现代电化学表面处理专论王殿龙,杨培霞,张锦秋S2500010Q现代电化学表面处理专论王殿龙,杨培霞,张锦秋S2500018Q现代电化学测量安茂忠,贾铮S2500018Q现代电化学测量安茂忠,贾铮S2500019Q电化学材料与工程潘钦敏,袁国辉,赵力S2500019Q电化学材料与工程潘钦敏,袁国辉,赵力S2500026Q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宋英,孙秋S2500026Q无机材料物理性能宋英,孙秋S2500031Q电化学前沿创新实验杜春雨,贾铮,杨培霞S2500036Q课题调研与实习S2500037Q高等高分子化学龙军,徐慧芳S2500038Q高等高分子物理刘宇艳S2500039Q高分子表面与界面刘丽S2500041Q新型高分子合成与制备方法黄玉东,胡桢S2500042Q功能高分子邵路S2500045Q高分子与环境孟令辉,宋元军S2500054Q薄膜材料制备及性能测试实验孙秋,姚忠平S2500056Q现代电化学高级实验黎德育,王振波,左朋建S2300004Q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王晓峰。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
学科:研究生姓名:学号:研究方向:
学术型()应用型()未分型()导师签字:学科负责人:年月日院(系)负责人审批意见:年月日
填写说明:
1.培养计划由指导教师根据本学科、专业《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原则,参照《课程目录》和《教学大纲》制定,培养计划中各项请逐一填写清楚,以便进行微机管理。
第一外国语和课程编号务必填写清楚。
2.本计划填写两份,院(系)留一份,硕士生存一份。
3.本计划中所列课程的上课学期,请按《课程目录》或《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上课学期,在“学期”栏内画“√”。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机电工程学院2014.05.08前言研究生培养方案是研究生培养全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完成培养工作各个环节和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院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近年来我院在工信部和学校组织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也发现了在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和论文标准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
为使我院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好,根据校研发[2014]9号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组织有关专家对我院硕士生培养方案作了重新修订,并根据专家意见请各位课程负责人对相应课程的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进行了重新修订,现汇总编制成册供全院广大教师和硕士研究生使用。
在新的硕士生培养方案中,机械工程学科和设计学学科采用“一级学科学位课平台+方向模块”的方案,航空宇航制造工程学科仍然采用二级学科独立培养方案制定,培养方案针对学术型和应用型分别设置。
新的硕士生培养方案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保持老传统、开拓新方向”为基本原则,从培养人才的需要出发,科学、系统地设计了课程学习、科学研究、论文工作和学术交流等培养环节。
在课程设置上既注重基础性,又体现宽广性和实用性,增设了一些外院开设的基础课程、反映学科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专题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为拓宽研究生的视野,加强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条件。
作为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试点单位,我院早在2007年9月开始,就对新入学的工学硕士研究生开展了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即根据本人志愿、课题方向、就业形势、学科建设和培养条件等方面,将硕士研究生分为工学硕士和全日制工程硕士(国家2009年开始招生)在培养理模式、培养方案、论文指导和论文标准等方面完全相同。
两种模式的比例大致为1:2,可根据学生志愿、入学分数、学科建设和培养条件进行适当调整。
研究生课程表2009年秋季学课程名称起止周星期节次教室授课教师开课教研室数值分析(一班) 2-11 一1-2 A112-11 三3-4 A11李道华等应用数学系数值分析(二班) 2-11 一3-4 A112-11 三1-2 A11应用数学系数值分析(三班) 2-11 一1-2 A212-11 三3-4 A21应用数学系数值分析(四班) 2-11 一3-4 A212-11 三1-2 A21应用数学系数值分析(五班) 2-11 一1-2 A222-11 三3-4 A22应用数学系数值分析(六班) 2-11 一3-4 A222-11 三1-2 A22应用数学系数值分析(七班) 2-11 一1-2 A522-11 三3-4 A52应用数学系数值分析(八班) 2-11 一3-4 A522-11 三1-2 A52应用数学系数值分析(九班) 2-11 一1-2 A122-11 三3-4 A12应用数学系数值分析(十班) 2-11 一3-4 A122-11 三1-2 A12应用数学系数值分析分班:一班:电气学院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航天学院18系(航空宇航)二班:航天学院21系(物理电子)、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三班: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四班: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航天学院21系(微电子)五班:理学院化学系、化工学院、航天学院18系(力学)六班:机电学院(机械电子、宇航制造)、航天学院21系(光学)、21系集成电路工程硕士七班:材料学院(材料加工、材料物理化学)八班:机电学院(机械制造、机械设计)、理学院生命科学系九班:材料学院(材料学、材料全日制工程硕士)、航天学院18系(材料)十班:机电学院(机械全日制工程硕士)、能源学院矩阵分析(12系开设) 5、18、21系12-20 一5-6 A1112-20 三7-8 A11董增福应用数学系应用随机过程(5系为主141)1、3、4、5系2-11 一5-6 A112-11 三7-8 A11田波平应用数学系课程名称起止周星期节次教室授课教师开课教研室现代数学基础(一班) 12-20 一1-2 A1112-20 三3-4 A11薛小平等应用数学系现代数学基础(二班) 12-20 一3-4 A1112-20 三1-2 A11应用数学系现代数学基础(三班) 12-20 一1-2 A1212-20 三3-4 A12应用数学系现代数学基础(四班) 12-20 一3-4 A1212-20 三1-2 A12应用数学系现代数学基础(五班) 12-20 一3-4 A2112-20 三1-2 A21应用数学系现代数学基础分班:一班: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航天学院微电子工程系二班:机电学院(机械制造、机械工程、宇航)三班:能源学院四班:机电学院(机械电子、机械设计)五班: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生命科学系、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数理方程(一班) 12-20 一7-8 A1112-20 三5-6 A11谢鸿政应用数学系数理方程分班:一班:航天学院18系、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波)小波理论及应用(一班) 12-20 一1-2 A4212-20 三3-4 A42冉启文应用数学系小波理论及应用(二班) 12-20 一3-4 A4212-20 三1-2 A42应用数学系小波理论及应用分班:一班:航天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二班:电气学院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电气学院电气工程系变分法与最优控制18系12-20 一3-4 A4112-20 三1-2 A41王兴涛应用数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