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二 金属切削加工 课题三 铣削加工
- 格式:ppt
- 大小:7.69 MB
- 文档页数:59
六种常见的金属切削工艺
金属切削工艺是机械加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六种常见的工艺:
1. 车削:车削是一种利用工件旋转作为主运动,以刀具直线移动作为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这种工艺特别适用于加工具有回转面的零件,如轴、盘、环等。
2. 铣削:铣削是利用旋转的多刃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以完成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
铣削广泛应用于加工各种平面、沟槽、成形面等,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切削工艺。
3. 刨削:刨削是利用刨刀对工件作往复直线运动,以完成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
刨削主要用于加工平面、沟槽等,如导轨面、平面轴承座等。
4. 磨削:磨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方法。
磨削可以获取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加工,如铸铁、钢、铜、铝等。
5. 钻孔:钻孔是一种在工件上加工出孔的方法,常用的钻孔设备有钻床。
钻孔应用广泛,可用于加工各种类型的孔,如通孔、盲孔、沉头孔等。
6. 镗孔:镗孔是一种在工件上加工出孔的方法,常用的镗孔设备有镗床。
镗孔通常用于加工较大的孔或精密孔,如轴承孔、齿轮孔等。
这些金属切削工艺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和材料选择合适的工艺。
熟练掌握这些工艺,对于提高机械加工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常用金属切削加工方法金属切削加工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制造工艺,主要用于加工金属工件的外形及孔加工。
以下是常见的金属切削加工方法:1.车削车削是最基本、最常用的金属切削方法之一、它通过将金属工件安装在车床上,并将刀具放置在工件上进行旋转,同时刀具和工件进行相对运动来形成切削。
车削可以用于加工直径、长度和各种复杂形状的外表面。
2.铣削铣削是一种通过刀刃在金属工件上旋转来去除材料的加工方法。
铣削可以用于加工平面、凹凸面、槽、齿轮等各种形状的切削工件。
铣削是金属切削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3.钻削钻削是一种用于加工孔的金属切削方法。
它利用旋转刀具来去除金属工件上的材料,形成孔。
钻削通常用于加工孔的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如孔的直径、深度和位置。
4.切割切割是一种将金属工件根据需要切割成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切割可以通过手动切割工具,如切割机、手锯等进行,也可以使用机械、电动工具进行。
5.螺纹加工螺纹加工是一种用于制造螺纹的金属切削方法。
它通过旋转工件并将刀具沿着螺纹轴向移动来形成螺纹。
螺纹加工主要用于加工螺纹螺栓、螺母等紧固件。
6.刨削刨削是一种将金属工件上的材料去除形成平坦表面的加工方法。
它使用刨床或刨床类似的设备,在金属工件上移动刀具,同时刀具和工件进行相对运动来去除材料。
7.磨削磨削是一种通过磨料颗粒进行切削的金属加工方法。
它利用磨料颗粒对金属工件进行切削和抛光,以获得更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磨削通常用于加工高硬度材料、特殊形状的工件和表面要求较高的工件。
8.拉削拉削是一种通过用切削刀具在金属工件上施加压力来形成加工面的金属切削方法。
拉削通常用于加工薄壁筒体、轴类工件和螺旋面。
9.剪切剪切是一种通过在金属工件上施加剪力来将其切成两部分的金属加工方法。
剪切通常用于切割金属板材、金属板和金属带。
10.冲压冲压是一种通过在金属工件上施加压力来将其切割成所需形状的金属加工方法。
冲压通常用于大规模、高效率的批量生产,可以加工出复杂的形状和细节。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机械类各专业学生掌握金属切削加工、金属切削机床和零件生产过程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机械类各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36学时,2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机械专业切削加工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机械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要求,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金属切削加工等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机械类专业技能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充分考虑机械类专业中各专业方向的共性知识需求,通过对金属材料、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机制工艺等相关内容的整合,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金属切削加工的类型和特点为课程设计主线,设置了金属切削加工基础、金属切削机床及应用、零件的生产加工过程等3个模块、14个学习单元,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机械加工岗位基本工作能力,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
1.熟悉金属切削加工的运动组成和切削要素,理解常用刀具材料性能及适用场合,掌握常见金属切削机床类型及应用范围,掌握金属切削加工的简单工艺知识,了解数控加工基本知识。
2.会根据切削加工要求正确选用机床、工装、量具、刀具。
3.能编制简单零件的加工方案,会识读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案。
金属切削教案课程第一章:金属切削基础1.1 金属切削概念介绍金属切削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1.2 切削工具介绍不同类型的切削工具(刀片、钻头等)解释切削工具的选用原则1.3 切削参数介绍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概念解释切削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2.1 机床概述介绍金属切削机床的分类和特点解释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床身、主轴等)2.2 数控机床介绍数控机床的定义和工作原理解释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2.3 机床选用与维护介绍机床选用的考虑因素(加工需求、预算等)解释机床的日常维护和保养方法第三章:金属切削加工方法3.1 车削加工介绍车削加工的定义和应用范围解释车削加工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点3.2 铣削加工介绍铣削加工的定义和应用范围解释铣削加工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点3.3 钻削加工介绍钻削加工的定义和应用范围解释钻削加工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点第四章:金属切削工艺与参数调整4.1 切削工艺概述介绍切削工艺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切削工艺的分类和选用原则4.2 切削参数调整介绍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的调整方法解释切削参数调整对加工质量的影响4.3 切削液的使用介绍切削液的作用和种类解释切削液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五章:金属切削加工质量控制5.1 加工质量概述介绍加工质量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加工质量的评估方法和指标5.2 加工误差分析介绍加工误差的种类和产生原因解释加工误差控制的方法和措施5.3 加工质量改进介绍加工质量改进的方法和步骤解释加工质量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第六章:金属切削刀具选择与应用6.1 刀具材料介绍常用刀具材料的特性与应用范围解释不同材料刀具的选用原则6.2 刀具几何参数介绍刀具几何参数(前角、后角等)的概念和作用解释刀具几何参数对加工质量的影响6.3 刀具选择与应用介绍刀具选择的方法和步骤解释刀具在实际加工中的应用技巧第七章:金属切削加工安全与环保7.1 安全操作规程介绍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安全操作规程解释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性7.2 常见事故预防与处理分析金属切削加工中常见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介绍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方法7.3 环保意识与实践强调金属切削加工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介绍实施绿色加工的方法和途径第八章:金属切削加工实例分析8.1 轴类零件加工分析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操作要点解释不同材料轴类零件的加工方法选择8.2 平面零件加工分析平面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操作要点解释不同材料平面零件的加工方法选择8.3 腔体零件加工分析腔体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操作要点解释不同类型腔体零件的加工方法选择第九章:金属切削加工自动化与智能制造9.1 数控技术应用介绍数控技术在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应用解释数控加工的优势和局限性9.2 辅助加工介绍在金属切削加工中的应用解释辅助加工的优势和局限性9.3 智能制造发展趋势探讨金属切削加工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趋势分析智能制造对金属切削加工的影响和挑战第十章:金属切削加工技能提升与职业发展10.1 技能提升途径介绍金属切削加工技能提升的途径(培训、实践等)解释持续学习与技能提升的重要性10.2 职业资格认证介绍金属切削加工行业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解释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意义和价值10.3 职业发展规划探讨金属切削加工职业技能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分析职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方法和注意事项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金属切削加工展开,涵盖了基础概念、机床种类、加工方法、工艺参数、刀具选择、安全环保、实例分析、自动化智能制造以及职业发展等多个方面。
《金属切削加工》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内容选自《金属切削加工》教材第二章,详细内容包括: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切削力的产生与计算、切削温度的分布与控制、切削液的应用、刀具的材料与结构设计、以及切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概念,掌握切削力的产生与计算方法。
2. 了解切削温度的分布与控制方法,认识切削液在金属切削加工中的作用。
3. 掌握刀具的材料、结构设计及其在切削加工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切削力的计算与切削温度的控制。
重点:金属切削基本概念、刀具的材料与结构设计、切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金属切削加工实物模型、刀具样品、切削液样品。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金属切削加工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的问题。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金属切削的基本概念、切削力的产生与计算、切削温度的分布与控制、切削液的应用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道关于切削力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切削温度控制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刀具展示与应用(10分钟)展示不同材料的刀具样品,讲解其结构设计及在切削加工中的应用。
6. 工艺参数选择讲解(15分钟)讲解切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方法,分析实际案例。
六、板书设计1. 金属切削基本概念2. 切削力的产生与计算3. 切削温度的分布与控制4. 刀具的材料与结构设计5. 切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道关于金属切削力的题目。
答案:根据所给数据,利用切削力计算公式,得出切削力的大小。
2. 作业题目:分析一道关于切削温度控制的题目。
答案:根据切削温度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金属切削基本概念、切削力的计算和切削温度控制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