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角的大小对切屑变形、切 削力以及切削刃强度都有很大影 响。通常为-5至+25°之间。
(b)后角α0:主后刀面与切削平 面之间的夹角。
主要作用是减少主后刀面与 工件间的摩擦。通常为6-12°。
2)在基面内测量角度
(a)主偏角κr:主刀刃在基 面上投影与进给方向的夹 角。
它能改变径向切削力和 轴向切削力的比例。常用 的主偏角有45°、60°、 75°、90°几种。
待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的 垂直距离。
(1)切削速度 在单位时间内,工件和刀具沿主运动方向
相对移动的距离。 例如: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 v=πdwn/1000(m/s)
式中:dw—工件待加工表面的直径或刀具最大 直径(mm)
n—工件或刀具的转速(r/s) 主运动为往复直线运动时
v=2Ln/1000×60(m/s) 式中:L—往复运动行程长度(mm)
形成条件:铸铁、铸造黄 铜等脆性材料。
缺点:切削热和切削力集 中在刀具的主刀刃和刀尖处, 刀尖易磨损、易产生振动,表 面质量不高。
二、积屑瘤
1、积屑瘤的形成
在一定的切削速度下切削塑性材料时,常发现在刀具的 前刀面上靠近刀尖的部位粘附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称为积 屑瘤。
一般认为,积屑瘤是由于切屑与前刀面在切削过程中剧 烈的摩擦而形成的。
影响工件表 面粗造度
积屑瘤破裂后会划伤表面,加 快刀具磨损
会形成硬点和毛刺,使工件表面粗造 度值增大
3. 积屑瘤的控制
影响积屑瘤 的因素
工件材料 切削用量
刀具角度
切削液等
要避免在中温、中速加工塑性材料
控制措施
增大前角可减小切削变形,降低切削温 度,减小积屑瘤的高度
采用润滑性能优良的切削液可减少 甚至消除积屑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