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的结构》预习导航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2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以下可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解析:生态系统一般包括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相当于生态系统概念中的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总和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也就是概念中的生物群落。
只要具备生态系统的这四种成分,就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由此可见,A、C、D三个选项中所描述的内容都不能称为生态系统。
答案:B2.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部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生产者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转变成化学能,使之流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排遗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遗体将无法分解,终将尸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缺少消费者,生态系统也可以长期维持平衡。
答案:C3.右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a是消费者。
答案:B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
生态系统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熟悉生态系统的分类及范围。
(3)说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以及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4)解释营养级的概念以及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营养结构,学会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2)能够说明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整体性原理,学会分析并解决生态学上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点;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要学会如何去保护一个生态系统。
(2)通过学习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理解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
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请大家想象这样一幅图片:在湖边草地上,牛、羊步态悠闲,碧水如镜、蓝天倒映、草地青葱,生物与环境融为一体。
思考:这场景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生:生物有牛、羊、草……非生物有阳光、空气、土壤、水……师:很好,请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生1:牛羊吃草;草吸收光能。
生2:草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牛羊通过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生3:牛、羊和草都需要水;草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生4:牛、羊的粪便可以肥沃土壤师:非常好,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由这些互相联系的生物和非生物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的稳定性。
板书:生态系统的结构推进新课师:我们一起来看本节的问题探讨,看看土壤与生物的关系。
然后,总结一下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联系。
(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思考问题)师:看来土壤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没有哪个同学来总结一下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联系?生:一定区域内无机环境的状况,选择了那些可以在这一区域定居和繁衍生物;而这生物群落又改变着无机环境。
在环境大体相同的地方,群落的外貌和结构往往也相近或相似。
师:不错,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确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预习学案)预习导航:旧知回顾:自养型指的是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的细菌以光能或化学能为能量的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新陈代谢类型。
从种类上看,自养型可以分为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
光能自养型指的是利用光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机物的自养型。
化能自养型指的是利用把氨氧化成硝酸根离子释放的能量来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机物的自养型,如硝化细菌。
异养型:它指的是不能自身合成有机物,而是靠氧化分解现成的有机物和氧化现成的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需要的新陈代谢类型。
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及范围1.概念: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及时巩固:用连线将左列的实例与右列相对应的概念相连接一块麦田中的小麦生态系统一个池塘中的水草、鱼、虾等各种生物群落日照森林公园种群2.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其中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在森林、草原、农田、湖泊、海洋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挑选你比较熟悉的一个生态系统,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生态系统中都有哪些生物?(尽可能地列出来)。
并将你所列生物中有捕食关系的连成食物链和食物网,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
2.该生态系统中,除食物链外还有哪些成分?它们对生态系统是必不可少的吗?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预习学案)预习导航:旧知回顾:自养型指的是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少数种类的细菌以光能或化学能为能量的来源,以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为碳源,来合成有机物,并且储存能量的新陈代谢类型。
从种类上看,自养型可以分为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
光能自养型指的是利用光能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机物的自养型。
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一、生态系统的范围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一个池塘、一片草地、一块农田、一片森林等,都可以各自成为一个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生物圈。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辨析比较(1)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异同相同点:都能将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称为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
不同点: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是光能,化能合成作用的能量来源是环境中无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2)分解者与消费者的区别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把动植物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消费者一般指动物,根据其食性分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等。
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此外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误区警示(1)并不是所有动物都是消费者,如腐生性动物蚯蚓、蜣螂等属于分解者。
(2)并不是所有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和霉菌属于分解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2.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是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食物链中生物之间的基本关系是捕食关系。
食物网是指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生物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中,每条食物链都有多个环草兔狐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相差1。
(2)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由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3)某一营养级的生物代表处于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某个种群。
学法一得分析食物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中间的任何停顿都不能算完整的食物链。
(2)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有可能出现不同概念上的重合。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P 88问题探讨和旁栏思考题,理解生态系统的范围和含义。
2.结合教材P 89图5-1、P 90图5-2、图5-3,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3.结合教材P 91图5-4、图5-5,掌握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重难点击]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相互关系。
2.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课堂导入 方式一:右图为热带雨林的一个场景,图中有哪些生物和非生物?热带雨林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群落,热带雨林中的所有生物和无机环境构成了生态系统。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生态系统的结构。
方式二:媒体播放蒙古歌唱家德德玛演唱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MV 视频。
媒体播放MV 视频,然后课件展示问题:(1)画面里出现的是一个什么生态系统?你能列举一下从这首歌里听到的生物吗? (2)问题引入:什么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几大类?各种生态系统有什么相同点?一、生态系统及其组成成分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2.类型⎩⎪⎨⎪⎧自然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 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3.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合作探究1.动物园里的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无机环境能构成生态系统吗?答案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不能说是一个系统,因为其中的动物分开饲养,不能体现其内在的营养关系及相互联系,没能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因此以它为主的动物园就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说明特例:3.完善下面的关于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图1,并结合图2思考判断四种组成成分的技巧有哪些?答案 先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判断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 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 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 →A →B ,确定A 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1)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其内涵和外延包括:①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畴:因为生态系统的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的时间范围、一定的自然区域,所以生态系统也必然具有时空的限制。
②成分: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各种生物和它们生活的无机环境。
生物不仅包括植物、动物,还有微生物。
③功能: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是“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而相互影响、依存和制约,组成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
④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即地球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水圈的大部。
(2)生物圈中生态系统的类型生态系统的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等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冻原生态系统等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例1】 在广袤的呼伦贝尔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等哺乳动物,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 )A .种群B .群落C .生态系统D .生物圈解析:草原上的草等植物是生产者,牛、羊、鹿、狼、兔、鼠等是消费者,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与真菌等是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无机环境,即它们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及其无机环境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C2.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以下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①范畴:无机环境,主要包括阳光、热能、空气、水分和无机盐等。
人教版生物高二年级必修三第5章第1节教学设计《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组邮箱:一.教材分析本课的内容来自生物必修模块三,第5章第1节。
教材第五章是以生态系统为框架,主要讲述了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稳定性等知识,主要体现宏观的生态学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是第五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类型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
本小节内容包括两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和食物网。
教材以“池塘生态系统”的示意图为切入点,逐一具体地讲述了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同时一一对应地对各种成分推而广之,把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交待的一清二楚,并针对消费者又依据其食性不同分为不同级别。
介绍到此,足以吻合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即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
最后,教材又概括性地说明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意义,进一步说明三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食物链和食物网,教材以初中生物学为基础,讲述了营养级的概念,最后以“温带草原示意图”为例形象地指出,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渠道。
二.课标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功能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与前面非生物因素的知识密切相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前面种间关系的知识密切相关,要注意知识的迁移。
生态系统的结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结构基础,是后面生态系统功能学习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说出生态成系统的组成(3)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2、能力目标(1)通过构建生态鱼缸,学生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我为自己代言”活动,培养学生组织文字,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对生态鱼缸中食物链的归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举例身边生态系统和“我看放生”讨论,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环保意识。
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2、能力目标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讨论生态系统的结构二、预习内容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由_____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_______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__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__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 ______的总和。
b5E2RGbCAP二、生态系统的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1)形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因食物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基本模式:生产者及各类者,其中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为第三营养级。
各种动物所处的营养级 <“是”“不是”)固定不变的。
p1EanqFDPw<3)环节: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2、食物网3、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 _和______就是顺着这种渠道流动的。
DXDiTa9E3d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堂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列举5个生态系统的实例2、说出生态系统的判断要点<二)生态系统的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一个池塘生态系统包括哪些成分?这些组成成分可分为几大类?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各自有哪些作用?根据它们的作用分析:生产者=绿色植物吗?消费者=动物吗?分解者=微生物吗?RTCrpUDGiT 3、为什么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为什么说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必需成分?二、学习过程思考:生态系统与种群、群落有什么关系?一、生态系统的范围生态系统是由与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预习导航
激趣诱思
在地球的表面,几乎到处都可以找到生机勃勃的生命,它们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衍。
环境因素制约着生物的发展,生物又影响着环境。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不同区域内的各种生物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一个池塘、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座城市或一个村庄,甚至一块农田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池塘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就像一部由许多零件组成的复杂机器,这些零件通过物质、能量、信息的联系而形成巧妙的结构,从而使整个机器通过反馈调节来灵活运转。
那么,你知道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怎样的吗?
提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及食物网。
其中生态系统的成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及能量。
自主学案
1.生态系统的范围
(1)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2)范围: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3)类型:生态系统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自然生态系统又可分为水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分为海洋、淡水等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可进一步分为森林、草原、荒漠、冻原等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又可分为农田、人工林、果园、城市等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结构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等。
②生产者
a.生物类群: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b.作用:把太阳能转变为可被生物利用的化学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③消费者
a.生物类群:动物,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b.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
④分解者
a.生物类群:主要是细菌、真菌。
b.作用:把动植物遗体和动物排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思考1: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外,还有哪些生物?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吗?
提示:生产者除了绿色植物以外,还有一些原核生物也可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蓝藻等。
腐生动物以动物尸体为食,所以是分解者。
(2)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食物链
a.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b.实例:草→蝗虫→青蛙→蛇→鹰。
②食物网
a.概念: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b.形成的原因
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③功能
a.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c.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思考2: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提示: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