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练习题资料及试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16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及答案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古代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XXX)出版了震动世界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4.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有(苔藓化石)、(三叶虫化石)、(琥珀昆虫化石)等。
5.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高原)比较阴暗的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6.不同的人造卫星有(通信)、(军事)、(气象)等各自的用途。
7.(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研制)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
8.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运载火箭)送上太空的。
9.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10.(银河系)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它也只是星系世界的一颗砂子。
11.现在人们可以登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宇宙空间研究宇宙。
12.我们是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开始研究科学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科学课的研究为断地深化和扩展。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毛病的打“×”)1.恐龙是在海洋里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
(×)2.生物进化繁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环境的生存,不适应环境则被淘汰。
3.地球的引力比月球表面引力大,是月球引力的6倍。
(√)4.月相的变化是没有周期性的。
(×)5.美国是至今唯一登上月球的国家。
(×)6.科学家猜测,恐龙的灭绝一是因为气候变冷使得草食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二是因为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及火山使得恐龙大量死去。
三是由于新星的辐射或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7.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8.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9.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XXX。
(√)10.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XXX。
(√)11.地球处于太阳系的正中心。
(×)12.太阳系中的八颗行星大致处于同一平面。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试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古代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了震动世界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3.(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分之一。
4.被称为活化石的生物有(苔藓化石)、(三叶虫化石)、(琥珀昆虫化石)等。
5.我们看到的月球表面比较明亮的地方是(高原)比较阴暗的地方是广阔的(平原)。
6.不同的人造卫星有(通信)、(军事)、(气象)等各自的用途。
7.(载人宇宙飞船的成功研制)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壮举。
8.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都是靠(运载火箭)送上太空的。
9.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有限到无限)的过程。
10.(银河系)在宇宙中也不是唯一的,它也只是星系世界的一颗砂子。
11.现在人们可以登上(航天飞机、宇宙飞船和空间站),在宇宙空间研究宇宙。
12.我们是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开始学习科学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科学课的学习为断地深化和扩展。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恐龙是在海洋里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
(×)2.生物进化繁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环境的生存,不适应环境则被淘汰。
(√)3.地球的引力比月球表面引力大,是月球引力的6倍。
(√)4.月相的变化是没有周期性的。
(×)5.美国是至今唯一登上月球的国家。
(×)6.科学家猜测,恐龙的灭绝一是因为气候变冷使得草食恐龙因饥寒交迫死去;二是因为地壳活动频繁,地震及火山使得恐龙大量死去。
三是由于新星的辐射或小行星撞击到地球上爆炸,造成恐龙大量死亡。
(√)7.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8.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9.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
(√)10.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
鄂教六年级自然练习册(下)参考答案1 光的传播一、略;萤火虫、太阳、蜡烛、手电筒都是光源二、C三、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长、直线传播四、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反射一、1、画2、不会发光3、灯光直射到画面再反射到小同学眼里。
二、1、从1照射,光线反射到52、从2照射,光线反射到43、从3照射,光线反射到34、光线的反射也是直线的,入射角和反射角相等。
5、直线、反射6、反射三、填空1、B2、B3、平面镜成像一、D二、D三、略4、光的折射一、1、光发生了折射。
二、渔夫要将鱼叉往看到鱼的位置偏下的地方才能叉到鱼。
因为光的折射会让看到的水中物体比它的实际位置高。
三、这位先生没有洗成澡。
因为光的折射会让看到的水中物体比它的实际位置高,所以水很深。
四、B5、凸透镜一、观察1、图1是倒立的缩小的像,图2是倒立的放大的像2、放大镜、望远镜3、金鱼变大了。
金鱼缸装满水就是个中间凸,边缘薄透明的凸透镜,有放大的作用。
4、凸二、白纸冒烟燃烧。
聚光三、略6、太阳光与彩虹一、1、略;红光的折射程度最小、紫光的折射程度最大。
2、因为阳光的七色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
二、因为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7、物体的颜色一、略二、无色玻璃七色光、红色玻璃红色光、黄色玻璃黄色光、蓝色玻璃蓝色光。
三、阿拉伯人白色衣服,因纽特人黑色衣服。
深、浅8、眼睛的科学一、略二、较暗的室内瞳孔变大、明亮的室外瞳孔变小,这是瞳孔适应光线的能力它就像照像机里的光圈一样,可以随光线的强弱而变大或缩小。
瞳孔决定光线进入晶状体(凸透镜)的强弱,有调节光强弱的作用。
三、长时间近距离看书会让晶状体持续变厚,让它无法还原,造成眼睛看到的物品无法正常的成像落在视网膜上,成为近视眼。
9、近视眼的形成和预防一、1、倒立清晰的缩小的像。
2、无法看到清晰的像。
二、略三、略10、生物的进化(一)一、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鸟类。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练习题一、填空题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
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
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万年前,称为()。
6、约()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7、()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一书,全面提出了()。
8、生物的繁衍是在()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下来。
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生活在距今()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的动物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四、实践技能题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1〉、〈2〉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5、看课本P10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2023年春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飞向”太空》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班级:姓名:_______(总分:100分耗时:40分钟)大题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关于飞行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飞行器是人类飞向天空、探索宇宙的主要运载工具。
B.人类早期的飞行器主要依靠热能和风能飞行。
C.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被称为航天器。
D.现代无人飞机也属于飞行器的一种。
2.下列几种飞行器,依靠加热空气改变空气密度以产生浮力的是()。
A B C D3.第一家动力飞机的发明时间是()。
A.1703年B.1803年C.1903年D.1913年4.下列飞行器中不属于航天器的是()。
A B C D5.下列关于人造卫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造卫星是飞行器的一种。
B.第一个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是美国。
C.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D.目前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主要围绕地球运转。
6.下列关于火箭的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是最早利用火箭技术的国家。
B.火箭是人造卫星进入太空的主要运载工具。
C.火箭只能在地面上发射。
D.火箭是通过火箭尾部喷射高速气流而产生的反冲力飞上天空的。
7.科学家从下列哪种生物中获得启示,发明了雷达。
()A.蜻蜓B.蜜蜂C.蝙蝠D.飞鸟8.我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
A.费俊龙B.聂海胜C.翟志刚D.杨利伟二、填空题。
(每空2分,共42分)1.飞向______,飞出______,探索浩瀚的_______,一直以来就是人类不懈的追求。
2.飞行器是人类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工具。
3.人类的许多创造灵感来自于_________。
例如飞机机翼的设计正是受到______形状的启发,机身的形状也很像鸟的_______身体外形。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空气的_______。
4.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______、______等来改进工程技术系统,就是______学。
第一单元( 1—— 3 课)一、填空题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
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
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万年前,称为()。
6、约()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7、()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 年出版的《》一书,全面提出了()。
8、生物的繁衍是在()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下来。
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生活在距今()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的动物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四、实践技能题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 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 P4 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3、观察课本 P7 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1〉、〈2〉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 P8 上小资料)4、观察课本 P9 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 P9 小资料)5、看课本 P10 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六年级科学单元检测试卷(一)班级:姓名:得分:一.把你所了解的有关“生物的演变”方面的知识填在下面的方框中。
(8分)(说明:只要写出与“生物的演变”相关的知识,即可酌情给分)二.填空题:(16分)1.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他出版的(《物种起源》)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
2.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3.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4.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38.4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1/49)。
5.月球上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183℃)。
6.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在不停地围绕地球(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7.月球明暗两部分不断变化的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8分)(√)1.达尔文认为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
(×)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的。
(√)3.现代的马是由马的祖先逐渐发展、进化来的。
(×)4.地球和月球上的山脉是一样的。
(√)5.一个大力士在地球上所举起的重物,在月球上一个小学生也能将它举起。
(×)6.月球上也有像地球上风雨雷电的现象发生。
(√)7.长颈鹿为了吃到更高树上的嫩叶,它的脖子逐渐变长。
(√)8.生物的生存权利就是生物对维持其生命及生存条件拥有的权利。
四.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1.月球上环形山的形成,人们曾有过多种猜测,目前公认的观点是(②)①火山爆发形成的②陨石撞击形成的③地震形成的2.月球围绕地球(③)方向运行。
①时针②顺时针③自西向东3.地球的地形地貌特点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②)。
①山峰②环形山③山川、河流4.月球的直径是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③)。
第一单元〔1——3课〕一、填空题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
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
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
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万年前,称为〔〕。
6、约〔〕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
7、〔〕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一书,全面提出了〔〕。
8、生物的繁衍是在〔〕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下来。
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生活在距今〔〕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的动物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
〔〕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异。
〔〕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四、实践技能题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以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2、观察比拟两种恐龙化石中的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3、观察课本P7图,答复以下问题。
1〕、从古到今马的前肢有什么变化?2〕、现代马比它们的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1〉、2〉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的地雀能生存下来,有的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5、看课本P10以下图,现代的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第二单元《地表的形态变化》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流水对地表物质有________、搬运和________的作用。
2、山地、________、盆地、________、平原等是常见的地表形态。
3、地球的内部可以划分为________、地幔和________三个圈层。
4、按照形成岩石的地质作用,可以把岩石分为________、沉积岩和_________三大类。
5、地震释放的能量是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
6、公元132年,__________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
7、当有的岩浆顺着地壳的薄弱处喷出时,就会形成壮观的________现象。
8、地球内部炽热的熔融状物质称为_________。
9、根据________等信息,可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3分,共21分)1、地表长时间受到流水的作用会形成不同的地形景观。
()2、地球的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3、丘陵四周较高,中间较低,整个地形像一个大盆。
()4、钻探是勘探地下矿床、地层构造等最直接的手段。
()5、地球的内部如同一个煮熟的鸡蛋。
()6、沉积岩是由高温的岩浆喷出时结晶而形成的岩石。
()7、地震发生时就地避险,选择电梯迅速离开。
()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写在括号内。
(每题4分,共36分)1、一种经由水、空气或冰的搬运作用,沉积在河、湖、海水中或陆地上的沉积物质,再经固结而形成岩石是()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2、关于地球表面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不断地发生变化B.地球表面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等自然力作用下快速发生的C.地球外壳的岩石圈是一个整体,不会发生变化的3、产生地震、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的活动B.地球内部温度太高C.地壳的运动4、在地震来临时,身处高楼的人正确的避震方法是()A.乘坐电梯快速逃离高楼B.利用绳索从窗外滑下去C.躲在墙角或坚固物体下5、火山喷发时产生的()是天然肥料。
第一单元(1——3课)一、填空题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得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得()。
2、被覆盖得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得变化,形成了()。
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得(),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得()。
4、我们居住得地球上生活着()得生物。
5、最早得马出现在距今约()万年前,称为()。
6、约()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得现代马。
7、()就是英国得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得《》一书,全面提出了()。
8、生物得繁衍就是在()得过程中发生得,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它们就比其她个体更容易()下来。
9、恐龙就是陆地上生活得大型(),生活在距今()亿年前,就是当时地球上()得动物二、判断题(在您认为对得题后画√,错得画×)1、化石得形成就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得。
()2、古代得猛马象得牙齿比现代象得牙齿要长而弯。
()3、古代得马与现代得马没有什么差别。
()4、喙大而强壮得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得种子。
()5、为了吃到更高得树上得嫩叶,长颈鹿得颈长得特别长。
()6、达尔文得生物进化学说得核心就就是自然选择学说。
()三、问答题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得生物?()2、地球上得生物自古以来就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3、古代得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4、昆虫得得化石一般就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得?()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四、实践技能题1、这就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就是怎样变成化石得。
()被覆盖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得变化,形成了()2、观察比较两种恐龙化石中得牙齿(课本P4上图),推测这两种恐龙分别吃什么。
()3、观察课本P7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古到今马得前肢有什么变化?(2)、现代马比它们得祖先更适应温带草原生活吗?这表现在哪些方面?〈1〉、〈2〉更能适应,原因见课本P8上小资料)4、观察课本P9图,讨论为什么有得地雀能生存下来,有得地雀不能生存下来?(见课本P9小资料)5、瞧课本P10下图,现代得长颈鹿为什么颈部这么长。
第一单元(1——3课)一、填空题1、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2、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3、科学家根据化石标本,借助现代技术可以复原出古代生物的(外形),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到古生物的(原貌)4、我们居住的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生物来源:]5、最早的马出现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称为(始祖马)6、约(300)万年前,出现了完全现代类型的现代马7、(达尔文)是英国的生物学家,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全面提出)了(生物进化学说)8、生物的繁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发生的,同一物种内哪些个体(更能适应环境),它们就比其他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衍)下9、恐龙是陆地上生活的大型(爬行动物),生活在距今( 1.3)亿年前,是当时地球上(称霸一时)的动物来源:]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化石的形成是它们自己死后变成的(×)2、古代的猛马象的牙齿比现代象的牙齿要长而弯(√)3、古代的马与现代的马没有什么差别(×)4、喙大而强壮的地雀更适宜吃外壳坚硬的种子(√)5、为了吃到更高出的树上的嫩叶,长颈鹿的颈长得特别长(√)6、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的核心就是自然选择学说(√)三、问答题1、人们通过什么可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通过研究古代的地层和古生物的化石)2、地球上的生物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个样子吗?(不是,古代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发展进化才形成今天这个样子)来源:ZXXK]3、古代的气候环境与现代有什么不同?(古代的气候环境比今天的气候环境更温暖、更湿润,更适宜较低等的动、植物生长)来源学。
科。
网4、昆虫的的化石一般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来源学科网Z|X|X|K](一般是以琥珀的形式存在的)5、中华龙鸟与现代鸟有什么不同?(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四、实践技能题1、这是一块鱼化石(见课本P3下图),推想这条鱼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一、填空: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1)第一课化石1、化石可分(实体化石)、(特殊化石)、(遗迹化石)、(模铸化石)、(化学化石)等几种。
其中琥珀昆虫化石是(特殊化石),恐龙蛋化石是(遗迹化石),苔藓化石好、三叶虫化石是(模铸化石)。
2、课本第4 页的恐龙头骨化石分别是(暴龙)和(圆顶龙)头骨化石。
牙齿尖锐的动物一般是(肉食性)动物,牙齿扁平的动物一般是(草食性)动物。
从牙齿的特点可以看出(暴龙)是肉食性恐龙,(圆顶龙)草食性恐龙。
3、(中华龙鸟)是由爬行动物恐龙向鸟类进化的代表性动物。
4、人们通过(化石)来了解远古时期的生物。
5、科学家根据(化石的标本)借助现代科技复原古代生物的外形。
二、问题:1、什么是化石?在漫长的年代中,经过自然界的作用,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了跟石头一样的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化石。
2、化石有什么作用?答:研究化石可以了解生物的演化并能帮助确定地层的年代。
3、化石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答:①、生物必须被沉积泥沙覆盖,②、被覆盖的生物必须与空气隔绝,③、必须在高温和高压下经过漫长的时间才能形成化石。
4、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列举植物化石或鱼化石的形成过程。
)答:植物化石的形成:原始森林毁灭,植物倒入湖中堆积;植物被沉积的泥沙层层覆盖;被覆盖的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经过漫长的变化,形成了化石。
鱼化石的形成:古代的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
由于与空气隔绝,鱼的尸体不会腐烂。
经过亿万年的变化,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便形成像石头一样坚硬的东西,这就是鱼化石。
1、填空:第二课时探索动物的发展史1、生物的进化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2、最早的马叫(始祖马),出现在(5000 万年)前,体型像(狐狸),牙齿适于取食(树叶),前肢有(四趾),中趾长,后肢有(三趾)。
生活在(森林)为食。
3、约3000 万年前,出现了(渐新马),前肢都有(三趾),中趾较发达,生活在(森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