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4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举例说出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4)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顺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2)通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锻炼运用证据和逻辑进行分析和推测的能力;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以及新的研究进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大致过程,渗透生命是物质的、生命物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生命物质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以及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1)生命起源的过程.(2)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
【教学难点】(1)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顺序。
(3)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课前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已经知道,大约几百万年前,地球上还没有人类,人类的原始祖先—-森林古猿还在林中风餐露宿.那么,地球是从何时开始有了生命的呢?最原始的生命又是怎样出现的呢?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问题,很久以前就吸引着人们去探求。
这节课,我们也一起来探究一下有关《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问题。
二、新课学习(一)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科学推测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什么样的呢?产生的过程和条件又是怎样的?我们知道,地球上生命的存在需要有机物和能量,还需要其他的一些条件。
关于生命的起源可以通过有关的研究进行科学推测.科学方法:推测:根据已知的事物,通过思维活动,对未知事物的真相提出一定的看法。
科学的推测需要有一定的证据做基础,凭空想象往往是站不住脚的。
科学推测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也需要丰富的不是很疼相像.科学家就是根据推测的方法,认为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观察图片,这是人们推测的原始地球.(二)原始生命的起源月球上有生命存在吗?生命的存在必需具备哪些条件?月球上不可能有生物。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案「篇一」1.化学起源学说1)概念: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变化,逐渐演变为原始生命2) 四个阶段(1)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①原始大气:甲烷、氨、水蒸气、氢气、硫化氢和氰化氢等是由火山喷发的气体形成。
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缺少氧气②米勒的模拟实验A过程:B证明:无机小分子物质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2)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大分子物质各种小分子长期积累、相互作用→缩合和聚合形成大分子物质(3)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分子体系(4)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生命起源的最关键一环,约距今36亿年前生命起源需要三个条件:①物质条件②能量条件③一定的场所温度降低后形成了原始海洋-----生命的摇篮【作用:为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安全的场所(避免受到宇宙射线和紫外线的伤害);为原始生命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不含游离的氧(代谢类型:异养厌氧型)】多数学者认为: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2.原始地球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以及雷电、原始海洋、无氧气3.蛋白质、核酸是生命中重要的物质4.其他几种生命起源学说自然发生学说、神创说、生物发生说、宇宙发生说、生命起源来自太空5.科学的推测包括:确凿的证据、严密的思维和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课堂练习】1、科学家米勒是()A、法国人B、美国人C、英国人D、德国人2、关于原始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火山喷发形成B、不含氧C、由水蒸气、氨、甲烷等组成D、温度比现在的大气温度要低3、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诞生于()A、温泉B、岩层C、原始大气D、原始海洋4、原始生命是在原始海洋中诞生的,主要原因是()A、水中有氧B、许多生化反应离不开水C、水是营养物质D、水是生物体的组成成分5、在原始地球条件下,由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A、太阳的辐射能B、物质氧化分解提供的能量C、新陈代谢释放的能量D、宇宙射线、紫外线、闪电等提供的能量6、原始的生命形成于地球形成后的()亿年A、10B、40C、80D、1007、下列各项是原始大气中所没有的是()A、氢B、水C、氨D、氧8、原始生命形成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主要靠()A、喷射的火山B、原始大气C、原始海洋D、原始陆地9、原始生命的摇篮是()A、原始陆地B、原始海洋C、原始大气D、土壤10、下列各项不是原始大气的成分的是()A、水蒸气、甲烷B、甲烷、氨气C、水蒸气、氨气D、氧气、二氧化碳11、在生命起源的初级阶段,水蒸气、氨和甲烷等气体在雷电、紫外线和高温的'作用下形成了A、原始生命B、微生物C、简单有机物D、单细胞生物12、米勒实验证明了()A、生命是由上帝创造的B、地球上的生物来自宇宙C、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D、生物是在不断进化的13、原始生命起源的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A.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B. 有机物→无机物→原始生命C. 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D. 无机物→有机物→原始大气14、原始生命的营养方式和呼吸方式是()A.自养、有氧呼吸B.异养、无氧呼吸C.自养、无氧呼吸D.异养、有氧呼吸15、从陨石中含有能够生物体所需的有机物的事实,可以推测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能够()A.在地球以外形成并被带到地球上B.在地球上形成并被带到地球以外C.在宇宙的任何一个星球上合成D.在宇宙的任何一个星球上形成生命16、如图所示为美国学者米勒设计的一个模拟装置,将装置内的空气出形成真空,然后模拟原始地球上的大气成分,将甲烷、氨气、氢气等气体从(a)泵入玻璃仪器内,再把B中的水煮沸,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A内放电7天,经(b)冷却后,产物沉积在C中,产物经检验含有包括氨基酸在内的多种有机物。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起源1.知识目标(1)关注生命起源不同观点。
(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过程。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展推测科学方法。
(2)通过不同观点介绍,培养学生开放性与发散性思维方法。
(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团体协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探讨,培养求知与敢于疑心品质。
(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世界观,进展热爱生命教育。
关注关于生命起源不同观点。
“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过程。
教师活动环节与内容学生活动教学意图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图片展示(广袤宇宙、绚丽银河、灿烂太阳系行星、蔚蓝地球……)广袤宇宙有无数星学生欣赏并进展质疑通过设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导入本节课题,进入新课学习。
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生命。
设疑:地球上最初并没有生命。
人类经历了漫长进化过程,其他生物也是经过这样过程,那么地球上最初生命是怎样形成呢?这就是人们普遍关心地球生命起源问题。
地球上生命是如何起源?地球上生命为什么这么繁盛?外星球上有没有可能出现生命?二、学习新课——地球上生命起源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祖先曾经有这样传说。
——“俗话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
〞那么,今天科学家们对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见解呢?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将各组收集到关于生命起源不同观点资料进展交流、汇报。
生命起源不同观点推测判断一:“神创论〞1.神创论2.自然发生论3.化学起源说4.宇生说5.热泉生态系统学生分组进展资料交流,了解生命起源不同观点小组1:学生代表讲述“女娲造人〞故事,全班学生做出推测判断不相信。
因为没有确凿科学证据,只是神话传说。
人类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
本环节是这节课重点环节,通过采用教师引导、讲解与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相结合方式,充分表达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模式。
你们相信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么?结论:神创论观点是完全不正确。
推测判断二:宇生学说同学们,通过分析陨石成分,大家可以对宇生学说作出什么推测?结论:人类在不断探索地球外生命,付出了许多艰辛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地球外天体存在生命是完全可能。
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学习目标1、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学会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3、培养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
2.难点: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
三、学法指导1、根据学习目标认真阅读P50-53页教材,知道探索生命起源方法,科学家在探索生命起源中做的实验和贡献;认真分析理解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实验。
2、小组交流归纳出生命起源的过程。
(用红笔勾画出文中重要的内容)四、学习过程(一)预习案请认真阅读P50-53页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科学推测的依据: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________和________,还需要其他一些条件,因此生命的起源可以通过有关的研究进行科学推测。
2、科学推测的要求(1)科学推测需要有一定的________做基础;(2)科学推测还需要有________的逻辑;(3)科学推测也需要丰富的_______和________。
3、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_________年前形成的。
4、原始生命的起源的假设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神创论、宇宙发生说、化学起源说,其中用实验方法证明生命化学起源说的美国青年学者是______。
5、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与现在的大气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________。
6、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________、________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很多简单的________,地球的温度下降,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降雨,汇集到________中,其中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了________。
(二)探究案1、阅读教材P51—52页资料分析1、2、3,各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成分有何区别?(答:原始大气成分没有氧气。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发源【学习目标】1、描绘生命发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发源的不一样看法3、培育学生的发散思想、求异思想,尊敬客观事实、不迷信威望、敢于思疑的思想品质。
【学习过程】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1、相关生命发源的学说你认识多少?2、米勒设计的实验装置各有什么作用?3、你自己先描绘一下生命发源的过程。
二、互动研究合作求解4、阅读教材P47--49 资料剖析 1、 2、 3、达成以下问题。
(1)各小组议论达成以下问题①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此刻大气成分有何差别?②你以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吗?为何?③依据米勒等科学家的实验结果,能够对生命的发源作出怎么样的推断?④陨石中含有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能够作出什么推断?5、阅读教材P49 独立达成以下问题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简单()地球降温与水蒸气()凝固成雨水流入江河原始单细胞生物( )亿年后,有机物形成()(生命发源过程表示图)三、系统总结四、生活链接6、在此刻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何?五、加强训练当堂达标7、科学家推断,原始生命的形成的时间,大概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A、10 亿年 B 、15 亿年C、 20 亿年D、30 亿年8、原始大气层里不含()A、氧气 B 、氢气 C 、甲烷 D 、硫化氢9、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A、斯巴兰让尼B、巴斯德 C 、米勒 D 、孟德尔10、原始的生命发源于()A、原始的大气层B、原始的河流C、原始的大海 D 、原始的高峰111、对于科学推断,正确的表达是()A、科学推断需要确实的凭证 B 、科学推断需要严实的逻辑C、科学推断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D 、以上三项都需要12、依据地质学的研究表示,地球大概是在年前形成的。
那时,地球的温度,地面上经常发生,天空中常有。
13、原始地球上只管不可以形成生命,但能形成组成生物体的。
14、科学家推断,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久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
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导学案教学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思维品质。
知识回顾:1、大约400多万年前,地球上没有人类,人类的原始祖先是__________。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1、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_________年前形成的。
2、原始生命的起源的假设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神创论、宇宙发生说、化学起源说其中用实验方法证明生命化学起源说的美国青年学者是。
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与现在的大气相比,原始大气中没有________。
4、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很多简单的_ ,地球的温度下降,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降雨,汇集到中,其中的有机物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_。
5、总结生命起源时间:地球形成以后的年左右物质基础:能量条件/自然条件:、、等过程:原始大气→→场所:结论:原始生命起源于物质其它观点:生命来自其他星球合作探究(根据课文47-50页的内容,小组合作完成。
)任务一:1、你认为原始地球上有生命存在么?说出你的理由。
2、原始大气来源哪里?3、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与现在大气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任务二:1. 米勒将甲烷、氨气、氢气、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这个装置模拟2. 装有沸水的容器模拟3. 火花放电模拟,为有机物的形成提供能量。
4. 通过对冷却水进行取样分析,发现里面有_______,米勒的模拟试验说明了什么?5、通过以上问题,我们可以推测出原始生命是在哪里形成的?6、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7、根据米勒等科学家的实验结果,尝试总结表述出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
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学习目标】1、能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2、通过资料分析及阅读等活动,培养资料分析能力、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
3、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学习重点】地球上生命起源的一些理论及相关证据的实验【学习难点】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理解地球上生命上起源的过程【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看书找出:研究生命起源的方法是什么?本方法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科学的推测需要确凿的________,还需要严密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学习任务二:生命起源的过程(一)阅读教材第47页资料分析1,回答下列问题:1、地球上生命的生存需要什么?2、试描述46亿年前地球的样子(在课本上画出即可)。
46亿年前地球上原始大气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不同?3、原始地球的这种状况是科学家自己看到的吗?(二)阅读教材第48页资料分析2,思考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里,科学家米勒是如何模拟原始地球上生命的出现的?米勒的实验证明了什么?测一测:1953年,美国学者_______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人工合成了多种________,这是构成生物体中________的基本单位.它的实验说明: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_________,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教材第49页资料分析3,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二、系统总结:.三、尝试应用1、你认为在现在的环境条件下,地球上会不会再形成原始生命?为什么?2、我国“女娲造人”和西方“亚当与夏娃”的故事在解释生命的起源问题上有什么相同论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上述论点你的质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历史上有过许多争论,一位科学家把加热到100度的稻草水放在密闭的容器内(加热灭菌)。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二、重点:1. 根据科学家获得的证据,运用逻辑作出推测,描述生命的化学起源学说的主要内容。
2. 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难点:学会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三、教学课时:1课时预习案1、米勒的化学起源学说:原始地球上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
2、科学家推测:a、原始大气成分:有水蒸气、、氨、、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
原始大气中没有。
b、自然条件:、紫外线以及等。
C、原始生命的形成过程:原始大气在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许多简单的。
地球温度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形成降雨,汇集到中,其中的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原始生命。
3、原始生命的摇篮是。
探究案关于生命起源的解释生命的起源是指地球上非生命物质演变成原始生命的过程。
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目前存在以下观点:(1)“神创论”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上帝设计和创造的,或是在某种超自然的东西的干预下产生的;(2)“宇生说”认为生命是宇宙固有的,早在地球形成之前就存在于宇宙中了,地球上的生命是从天外飞来的;(3)“自然发生论”认为生命可随时从非生命物质中直接产生出来;(4)“化学起源说”认为生命的起源必然是通过化学的途径实现的。
还有的人认为生命的起源与热泉生态系统有关。
生命的化学起源说根据地质学研究,原始地球上由于原始的大气层没有可以挡住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因此,到达地面的太阳能比现在要多得多,另外还有、以及等能源。
原始大气中的在这些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
米勒和其他科学家的实验说明了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原始大气成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
科学家推测这些最终汇集在中,并且不断地相互作用,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大约在地球形成以后10亿年,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
生命起源的基本条件(1)原始大气:一般认为,原始大气是还原性的,空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当时的氧是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的。
7.3.1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教学设计一.明确目标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推测。
二.实施目标目标导学一:推测原始生命的起源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知识点。
2.出示46亿年前地球模拟图片,请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1)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最早的生物是怎样的?(2)阅读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说说你比较认可的是哪种观点。
教师总结:观点1:神创论这种观点认为,生命是由上帝或神创造的。
观点2: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腐草化萤; 腐肉生蛆; 淤泥生鼠观点3:宇生说这种观点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于宇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
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4)地球上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明显的不同?(5)你认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6)根据米勒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对生命的起源作出怎样的推测?教师总结:根据米勒以及其他学者的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因此,生命的起源从无机物生成有机物,这一阶段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7)陨石中含有构成生物体所需要的有机物,由此可以作出什么推测?目标导学二:想象中的原始地球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掌握本目的知识。
2.认真观察原始地球,分析讨论原始地球表面状况。
讨论以下问题:(1)46亿年的原始的地球的特点:(2)原始地球为生命起源提供的条件?教师总结:3.实际用: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利用氨基酸,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结晶蛋白质——牛胰岛素。
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又利用简单的有机物,人工合成了组成生命的另一种重要物质——核酸。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核酸的成功,说明了一个道理:生物小分子氨基酸、核苷酸,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演变为有机大分子蛋白质和核酸。
第 1 节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 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
2.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查找杂志、报纸、网络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生命起源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生命起源的过程。
●教学难点关注关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二、 知识概览图课堂小结 本节归纳 地质学研究表明:原始的大气层中没有氧气第一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小分子物质,米勒的模拟实验第二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有机大分子物质 第三阶段:从有机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阶段:从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自然发生说: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宇生说: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于其他宇宙星球或星际尘埃热泉生态系统:热泉喷口附近的环境可以为生命的出现以及其后的生命延续提供所需的能量和物质 三、 新课导引新课导读 情境引入【材料链接】 关于地球上的生命是怎样起源的有很多种不同的解释,我国古代就有“女娲造人”和“盘古开天地”的传说,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说法,难道地球上的生命真的是由神创造出来的吗?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根据现代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对此作出了科学的解释。
【问题探究】 为什么地球形成之初没有生物存在?【点拨】 地球形成之初,火山喷发、岩浆横流、气候多变、温差极大,环境条件十分恶劣,没有生物产生和生存的条件,而若干年后,地球环境条件相对转变,才给生物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四、教材精华知识点1 原始地球的概况 了解地质学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化学起源说 其他几种学说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
教案: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了解地球的演变。
(二)技能目标解释米勒实验的设计原理及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人类起源的教学,达到对学生的无神论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2.教学难点: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生命起源是化学进化的结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展示】图片广袤的宇宙、绚丽的银河、灿烂的太阳系行星、蔚蓝的地球、地球上绚丽的花朵……(二)新课讲解【设疑】广袤宇宙有无数的星体,然而只有我们蔚蓝的地球母亲孕育了千姿百态的生命。
这些生命是怎样来到这地球上的呢?我们知道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而人类是由400万年前的古猿进化来的,那么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呢?几亿年前或几十亿年前,地球上的生物又是怎样的呢?【介绍】中国古代的女娲造人传说和神创论的有关内容。
引出人类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课件展示】一、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1、神造论:上帝创造万物,最后造人。
2、自然发生论:生物是从非生物环境中自然发生出来的:腐草化萤、腐肉生蛆、淤泥生鼠。
3、宇生论:地球上生命来自宇宙空间别的星球。
4、化学进化说:认为生命是在漫长的宇宙进化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到某一阶段的产物。
【强调】科学的推测要有确凿的证据、严密的逻辑、丰富的联想和想像【资料1】原始地球表面环境【思考】1、原始地球的环境是怎样的?2、原始大气和现在的大气成分有什么差别?3、根据原始地球的环境推测,原始地球有生命吗?为什么?【分析】1、原始地球环境恶劣,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2、原始大气成分: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现在大气成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82011《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学案
主备人杨金月
自学提纲
1. 阅读教材,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班
2.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地球的演变过程。
3. 理解生命起源不同观点时
自学检测
1.根据地质学的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年前形成的。
2.原始地球上尽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
3.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
后来地球的温度逐渐,形成了降雨,这些又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中。
4.人类起源于()
A.森林古猿 B玛雅人 C.尼安德特人 D.黑猩猩
5.在实验室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和大气成分来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位人物是()
A.斯巴兰让尼 B.巴斯德 C.米勒 D.孟德尔
6. 地球上生命起源有几种说法?
验收学习
1.地球的年龄大约()
A.32亿年 B.46亿年 C.50亿年 D.66亿年
2.原始大气层里不含()
A.氧气 B.氢气 C.甲烷 D.硫化氢
3.原始的生命起源于()
A.原始的大气层 B.原始的河流 C.原始的海洋 D.原始的高山4.关于科学推测,正确的叙述是()
A.科学推测需要确凿的证据 B.科学推测需要严密的逻辑
C.科学推测需要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D.以上三项都需要
5.科学家推测,原始生命的形成的时间,大约的在地球形成后的多少年() A.10亿年 B.15亿年 C.20亿年 D.30亿年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导学设计
主备人:杨金月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
2、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关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观点。
3、了解地球的演变过程。
教学课时:1课时
导学设计:
通过资料分析让学生了解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说法。
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课后反思
灯塔中学杨金月
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以来对于学生就是充满神秘而又传奇色彩的章节,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先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每个人的的生命都是由父母给予的,所有人的生命都是由他的父母给予……,那么生命到底来源于哪里呢?我们东方的女娲造人和西方的上帝造人等神话故事学生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所以“生命是怎样起源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已经激发了学生很强的好奇心,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趁热打铁,以小组为单位课前寻找相关资料。
为上好这节课先做了铺垫。
这课堂上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展示了本合作小组对东方的女娲造人、西方的上帝造人的观点以及46亿年前的地球的状况。
学生展示的文字、录像、视频,资料,激发了学生之间强烈的求知欲望。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再结合老师的点拨,学生一下子了解生命起源的全过程,了解了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摇篮等等。
美国科学家米勒的的实验又充分证明了从无机小分子到有机小分子的形成过程。
结合我们科学家1965年的“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和1981年我国科学家的人工合成胰
岛素的实验。
充分证明生命起源的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漫长的化学进化而来的可能性,深造论不攻自破。
课堂中有两个小组展示的小故事,虽具有迷信成分,但也调节了课堂的氛围,而且以前人的愚昧衬托出现在学生对待事物的科学发展观。
本堂课学生兴趣盎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高,听课效率较好。
这也给了我一个启示:1、加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自主性学习。
2、加强生活知识和生物知识的联系,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充分与否,很关键,教师要想上好小组合作学习课,要在这多下功夫。
教师指导合作小组同学怎样收集资料,收集那类资料的方法。
是上好本节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