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操作系统的包线保护【787机务精品资源】
- 格式:pptx
- 大小:9.22 MB
- 文档页数:20
什么是飞行包线?飞行包线是以飞行速度、高度和过载等作为界限的封闭几何图形,用以表示飞机的飞行范围和飞行限制条件。
研究不同的飞机包线,可以比较出飞机飞行性能的优劣。
以定常水平直线飞行包线为例,在以速度为横坐标、高度为纵坐标的二维象限内,标出维持正常飞行的所有速度和高度,形成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
左边表示最小速度限制,右边表示最大速度限制,上面表示飞行高度限制。
这是最简单的飞机包线,而事实上,飞机包线还要受到发动机性能、气动热、音障、噪声和空气污染等的限制。
因此,不同类型的飞机、同一类型使用不同发动机的飞机,飞行包线的形状也就不同。
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飞行是在飞行包线以内进行的,但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也会出现超过正常飞行包线的情况。
一般而言,飞行包线的范围越广,表明飞机的性能越好。
在实践中,飞行包线分为使用飞行包线、实用飞行包线和允许飞行包线,包线范围依次变大。
在不同包线范围内飞行时飞行品质要求应有所不同,范围越广,要求飞行品质越高。
图中a为定常水平直线飞行包线,左边表示受最小速度限制,右边受最大速度和最大马赫数限制。
图中b为一定高度下的机动飞行包线,表示机动飞行时所受的过载限制,小速度时则受失速的限制。
图中c为定常盘旋飞行包线,盘旋过载越大飞行范围越小。
除上述各种飞行包线限制外,有的飞机还受发动机性能、气动热(见气动热力学)、音爆、噪声和空气污染等限制。
飞行包线——飞机的速度和高度限制原则每一种飞机都有自己的最大速度、最小速度和最大高度的限制,那么,这些限制背后的原则是什么呢?最省事的回答是:当飞机出厂时,厂家会在飞机手册给出像题图那样的飞行包线图,或者简单的视为飞机性能图表,飞机原则上不得超出飞行包线飞行,否则飞机视为结构受到损伤必须进行特殊检查。
显然这个回答是绝(bu)对(fu)正(ze)确(ren)的回答。
A. 速度/高度图。
注意图中给出的是马赫数。
空气动力学分析中,定性分析时,马赫数与速度代表的含义基本一致,定量分析中马赫数比绝对速度更有效,本文为方便起见,不做区分。
民用飞机电传飞控系统浅析摘要:电传飞行控制系统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民用飞机上逐步推广使用的飞行控制系统,它取代了以钢索传动为特征的机械操纵系统,重量更轻,安全性更高。
阐述了电传飞控系统的优点及以B777与A380飞机飞控系统为代表的两种典型的电传飞控系统的架构,并简单地分析和对比了两种飞控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架构。
希望为大型客机电传飞行控制系统的自主设计和研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余度;可靠性;安全性;架构0 引言电传飞行控制系统(fly—by—wire control system)是取代机械操纵系统的电飞行控制系统。
它实质上是一种全权限的控制增稳系统。
驾驶员通过操纵装置(驾驶盘、驾驶杆或侧杆、脚蹬)发出控制指令,由指令传感器将驾驶员的机械指令转换成电信指令,并由电缆传输到飞控计算机,通过作动器驱动舵面偏转,控制飞机飞行。
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主要由指令装置、传感器、飞控计算机和作动器等组成。
一般电传操纵系统都采用余度备份系统。
余度设计是为完成规定功能而设置的重复架构、备件等,以备局部发生失效时,整机或系统仍然不至于发生丧失规定功能的设计。
1 电传飞控系统相对机械操纵系统的优势1.1 电传飞控系统带来的收益1.1.1减轻重量一架电传飞控的飞机可能比常规控制的飞机设计得轻,这一部分是因为系统部件的总重量更低的原因,另一部分是因为可以放宽飞机的固有气动稳定性,这意味着作为飞机结构的一部分起稳定性作用的活动面可以被做得更小。
这包括一般位于飞机尾部的水平安定面与垂直安定面。
如果可以减小这些结构的大小,也就可以减轻飞机的重量。
1.1.2可靠性由于使用导线代替了机械传动的传动杆、钢索等,使得系统的结构重量减轻、体积减少、节约了空间、容易安装、维护方便,设计飞机时布局也更加灵活,提高了飞行操纵系统的可靠性和生存性。
1.1.3维护性其次是消除了机械操纵系统的摩擦、滞后等现象,使飞机操纵性得到改善,并且杜绝了机械操纵系统易受弯曲、热膨胀等飞机结构变形的影响。
航线维护手册(rm)一、手册简介及使用说明本手册旨在为航线维护人员提供一套完整、实用的维护指南,以确保飞机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本手册包含了航线维护的基本流程、航前检查、航后检查、定检维护、应急维修与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内容,是航线维护人员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使用说明:本手册应以系统、全面的方式进行阅读和理解,重点掌握各个维护环节的关键要素和操作流程。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发现错误,应及时与手册编写部门联系,以便及时修正和完善。
二、航线维护基本流程航线维护是确保飞机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其基本流程包括航前检查、航后检查和定检维护等。
这些维护环节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航线维护的基本框架。
流程说明:航前检查是指在飞机起飞前对飞机进行的检查,以确保飞机处于安全、适航状态;航后检查是指飞机降落后对飞机进行的检查,以确保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各项性能指标正常;定检维护是指根据飞机的飞行时间和飞行循环,定期对飞机进行的深度检查和维护。
三、飞机航前检查航前检查是确保飞机安全、适航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发现和排除潜在的故障和隐患,以确保飞机在接下来的飞行中能够正常、安全地运行。
检查内容:航前检查应包括对飞机的机身、发动机、起落架、航空电子设备、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位的检查,以确保其性能正常。
在检查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检查的质量和效率。
四、飞机航后检查飞机航后检查是对飞机飞行后的状态进行检查,以评估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各系统的工作状况,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问题,确保飞机的安全和性能。
检查内容:航后检查应包括机身结构、发动机、起落架、航空电子设备等关键部分的检查,以及油液泄漏、管路连接等细节的检查。
同时,应关注飞机表面损伤和腐蚀等问题,并及时进行处理。
五、飞机定检维护定检维护是根据飞机的飞行时间和循环数进行的定期深度检查和维护,以保持飞机的良好状态和延长使用寿命。
定检维护的内容和周期应根据飞机的制造厂家和维护要求进行确定。
飞机电气系统原理和维护一、飞机电气系统原理飞机的电气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发电系统、电源分配系统、蓄电池系统、保护设备等部分。
发电系统是电气系统的核心部分,它由飞机上的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等组成,主要负责对飞机上的各种设备提供电力。
飞机上的发电机分为交流发电机和直流发电机两种,它们分别通过传动和转子上的旋翼的旋转提供机械能,进而产生电能,供飞机上的设备使用。
电源分配系统是飞机上的电气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将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分配给飞机上的各种设备。
电源分配系统通过电源线路、主分配盒、辅助分配盒等组成,它能够通过控制开关,将电能分配到飞机上的各个设备上,实现对飞机上的设备的供电。
蓄电池系统主要用于飞机在地面停机状态下对飞机的设备进行供电,保证飞机上的设备在地面停靠状态下也能够正常使用。
同时,蓄电池系统还能够在飞机的电源系统出现故障时,继续为飞机上的设备提供电力,保证飞机的安全运行。
保护设备是飞机的电气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对发电系统、电源分配系统、蓄电池系统等进行保护。
保护设备能够监控发电系统、电源分配系统、蓄电池系统的工作情况,当发现系统出现故障或过载时,会及时对系统进行保护,避免对飞机上的设备造成影响。
同时,保护设备能够监控飞机上的各种设备,及时发现设备出现故障,避免对飞机的安全造成影响。
二、飞机电气系统维护飞机电气系统的维护是飞机维护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对飞机的安全飞行具有重要意义。
飞机电气系统的维护包括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部分设备等多个环节。
1. 定期检查飞机电气系统的定期检查是飞机维护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发现和修复飞机电气系统中的一些潜在故障,保证飞机的安全飞行。
定期检查主要包括对发电系统、电源分配系统、蓄电池系统和保护设备等进行检查。
对发电系统的检查包括对发电机、交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和相关传动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发电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对电源分配系统的检查包括检查主分配盒和辅助分配盒的工作情况,确保电源分配系统能够正常为飞机上的设备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