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计算及展开图制作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459.00 KB
- 文档页数:6
机械制图-展开图管件展开目录一、展开原理二、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三、几何展开法的三个要求与典型实例四、(实训项目一)展开放样训练第一节展开原理1.展开放样的基本思路1)什么是展开放样所谓展开,实际是把一个封闭的空间曲面沿一条特定的线切开后铺平成一个同样封闭的平面图形。
它的逆过程,即把平面图形作成空间曲面,通常叫成形过程。
实际生产工作中,往往是先设计空间曲面后再制作该曲面,而这个曲面的制造材料大都是平面板料。
因此,用平板做曲面,先要求得相应的平面图形,即根据曲面的设计参数把平面坯料的图样画出来。
这一工艺过程就叫展开放样。
实际工作中,有人把它简称为展开,也有人把它简称为放样,本书中采用前者的说法。
2)展开的基本思路----换面逼近图2-1-0换面逼近示意图如图2-1-0,我们按预先设定的经纬网络把曲面网格化,并在曲面上任取其一个四角面元abcd(A、B、C、D为其四个顶点,a、b、c、d为其四条边界弧线)。
连接它的四个顶点A、B、C、D和对角点B、C,将得到一个与四角面元abcd对应的四边形ABCD以及组成四边形ABCD的两个平面三角形△ABC和△BCD。
为了简化我们的研究,我们以三角形△ABC和△BCD代替对应的四角面元abcd,其中管件展开直线段AB、AC、CD、DB与a、b、c、d四条弧线分别对应。
对所有的网格都做同样的替代处理,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与曲面贴近的,由众多三角平面元构成的多棱面。
多棱面与原曲面当然会存在差别,但是,只要网格数目足够多,他们的误差可以足够小,小到我们允许的公差范围内。
把曲面换成与之相近、由小平面组成的多棱面,再用多棱面的展开图去近似替代该曲面的理论展开图,这就是换面逼近的基本思路。
多棱面的展开是容易的,只要在同一平面上把这些小平面元按相邻位置和共用边逐个画出来就得到了多棱面的展开图。
需要指出的是,如何网格化是个中关键,这一部分将在讲展开方法时详细介绍。
以上讲的是三角平面元替换,其实我们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小平面来换面逼近。
展开尺寸的计算方法展开尺寸是指将原本折叠的平面图形展开成一个连续的平面图形。
在设计、制作纸箱、纸板等产品时,展开尺寸的计算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种计算展开尺寸的常用方法。
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几何知识。
平面图形通常由直线段和曲线段组成,而展开尺寸的计算需要考虑这些线段的长度和形状。
在计算展开尺寸时,常用的几何图形包括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矩形的展开尺寸计算相对简单。
矩形的展开尺寸等于矩形的周长加上矩形的宽度。
例如,一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矩形的展开尺寸为20+10=30厘米。
三角形的展开尺寸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展开尺寸等于三角形的周长加上三角形的高度。
首先,需要计算三角形的周长。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已知,可以直接相加得到周长;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和夹角,可以使用三角函数计算出第三边的长度然后再相加得到周长。
然后,需要计算三角形的高度。
如果三角形的底边已知,高度可以通过底边长度乘以三角形对应顶点的高度比例系数得到;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和夹角,可以使用三角函数计算出高度。
最后,将周长和高度相加即可得到展开尺寸。
圆形的展开尺寸计算相对较复杂。
因为圆形没有直边,所以无法直接进行长度的计算。
常用的方法是将圆形等分为多个小扇形,并计算每个小扇形的弧长,最后累加得到总的周长。
首先,需要确定等分圆形的份数,这决定了每个小扇形的夹角大小。
然后,可以使用圆的公式C=πd(其中C为周长,d为直径)计算出圆的周长。
将圆的周长除以等分份数,即可得到每个小扇形的弧长。
最后,将所有小扇形的弧长累加,即可得到展开尺寸。
对于其他曲线形状,可以使用类似的方法进行展开尺寸的计算。
根据具体图形的形状,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计算,可能涉及到曲线的长度、角度等参数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展开尺寸计算时,需要考虑到材料的厚度。
如果需要在展开尺寸中考虑材料的厚度,可以在原始图形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在计算矩形的展开尺寸时,需要将矩形的周长和宽度都加上材料的厚度。
几何体展开图形的制作与计算几何体是我们在数学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由平面图形组成的三维图形。
在学习几何体的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制作几何体的展开图形,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几何体展开图形的制作方法以及相关计算的技巧,帮助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几何体的知识。
一、立方体的展开图形与计算立方体是最简单的几何体之一,它由六个正方形组成。
要制作立方体的展开图形,我们可以将六个正方形按照相应的位置关系排列在一起,然后将其展开。
展开后的图形是一个十字形,中间是一个正方形,四个边上分别是四个小正方形。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立方体的展开图形。
在计算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我们可以通过展开图形来简化计算。
立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六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即6×边长的平方。
体积等于正方形的面积乘以高度,即边长的平方乘以高度。
二、长方体的展开图形与计算长方体是另一种常见的几何体,它由六个矩形组成。
制作长方体的展开图形时,我们可以将六个矩形按照相应的位置关系排列在一起,然后将其展开。
展开后的图形是一个长方形,其中两个边是长方体的长度和宽度,另外两个边是长方体的高度。
在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展开图形来简化计算。
长方体的表面积等于展开图形的周长乘以高度,即(长度+宽度)×2×高度。
体积等于展开图形的面积乘以高度,即长度×宽度×高度。
三、圆柱体的展开图形与计算圆柱体是由一个圆和一个矩形组成的几何体。
制作圆柱体的展开图形时,我们需要将圆展开成一个矩形,并将其与另一个矩形连接在一起。
展开后的图形是一个长方形,其中一个边是圆的周长,另一个边是圆的直径乘以圆周率。
连接在一起的矩形是圆柱体的侧面。
在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时,我们可以通过展开图形来简化计算。
圆柱体的表面积等于展开图形的面积加上两个圆的面积,即(圆的周长×高度)+(圆的半径的平方×圆周率)×2。
展开图画法及计算钣金件什么是展开?●展开图即将零件平整阵列什么是钣金件展开?●钣金件展开即将钣金零件平整阵列●钣金件展开包含零件平整阵列图及零件展开尺寸计算一些常见的展开图形展开后R角部位展开前R角部位一些常见的展开图形展开后R角部位展开前R角部位一些常见的展开图形展开后R 角部位展开前R 角部位展开后切角部位展开前切角部位一些常见的展开图形展开后R 角部位展开前R 角部位展开前R 角部位展开后切角部位展开前切角部位一些常见的展开图形展开后R 角部位展开前R 角部位展开前R 角部位展开后切角部位展开前切角部位中性层中性层中性层弧长l rl 2l 1l 1l rl 2薄板弯曲时,材料内表面会挤压缩小,外表面会拉升扩张,只有中性层长度保持不变,展开计算就是找出不会受弯曲影响的中性层的尺寸。
中性层外表面弧长l 外内表面弧长l 内折弯修正值(β)计算rk t r ⨯-⨯⨯+=22)(πβ内内外ββ-=2t 直角折弯修正值(β)计算公式中性层l r tr)2tg(r 2180k)t (r 内θθπβ⨯⨯-︒⨯⨯⨯+=内外βθβ-⨯⨯=)2tg(t 2rt适用于所有角度折弯折弯修正值(β)计算展开计算中的K 值K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K10.4100.4200.4240.4290.4330.4360.4390.4400.4450.4470.449K20.4200.4250.4300.4330.4360.4400.4430.4460.4500.4520.455K 0.100.150.200.250.300.400.500.600.700.800.90K10.2300.2600.2900.3100.3200.3500.3700.3800.3900.4000.405K20.3000.3200.3300.3500.3600.3700.3800.3900.4000.4080.414r/tr/t K 2.50 3.00 3.50 3.75 4.00 4.50 5.00 6.0010.0015.0030.00K10.4580.4640.4680.4700.4720.4740.4770.4790.4880.4930.496K20.4600.4700.4730.4750.4760.4780.4800.4820.4900.4950.498r/t K1-适用于有顶板V 形或U 形弯曲;K2-适用于无顶板V 形弯曲;展开计算中的K值r/t>0.5-0.6>0.6-0.8>0.8-1.0>1.0-1.2>1.2-1.5>1.5-1.8>1.8-2.0>2.0-2.2>2.2 K30.760.730.700.670.640.610.580.540. 50K3-适用于铰链弯曲;基本展开尺寸计算中性层trl 1l 2内β++=21l l L 利用内轮廓尺寸进行展开计算方式基本展开尺寸计算中性层trl 1l 2外β-+=21l l L 小提示:一般图纸标注通常为外形尺寸,因此掌握用外尺寸计算展开能减少计算步骤,提高计算速度。
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一、拉伸展开法拉伸展开法是最简单和常用的一种展开计算方法。
1.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原始材料的长度和宽度。
2.然后,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拉伸方向和拉伸系数。
拉伸系数是指冲压部件在冲压过程中的拉伸量与原始材料尺寸的比值。
3.使用拉伸系数,将原始材料的长度按照拉伸方向进行拉伸计算,确定冲压件展开后的长度。
4.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展开后的宽度。
5.最后,根据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冲压件展开尺寸。
二、缩小展开法缩小展开法是一种适用于圆形件、椭圆形件和锥形件等特殊形状的展开计算方法。
1.首先,确定冲压件的内径(或外径)和高度。
2.根据内径(或外径)和高度,计算出冲压件在轴向上的弯曲长度。
3.根据冲压件形状和尺寸,确定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
4.最后,根据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冲压件展开尺寸。
三、三视图法三视图法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冲压件,通过绘制冲压件的三视图(俯视图、正视图和侧视图),以及依据实际工艺要求和计算公式,计算并绘制出冲压件的展开图。
1.首先,绘制冲压件的三视图。
2.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
3.根据展开后的长度和宽度,在三视图中计算出冲压件的展开图。
4.最后,根据展开图计算出冲压件展开尺寸。
四、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冲压过程的仿真分析,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在仿真软件中生成冲压件展开图。
1.首先,将冲压件的三维CAD模型导入数值模拟软件中。
2.设置冲压过程的各项参数,包括材料参数、工艺参数和设备参数。
3.运行仿真分析,观察冲压件在冲压过程中的变形情况。
4.根据仿真分析结果,生成冲压件展开图。
5.最后,根据展开图计算出冲压件展开尺寸。
以上是常用的冲压件展开计算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冲压件的形状、尺寸和工艺要求,选择最合适的展开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操作经验进行调整和修正,以确保冲压件的展开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相贯线平面展开式计算及绘制技术相贯线平面展开图是将三维空间中的两个或多个旋转体进行展开,以显示其相交部分的图形。
相贯线的计算和绘制是工程制图和机械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进行焊接、切割和制造相贯线部分时。
一、相贯线的计算1. 确定旋转体的形状和尺寸在进行相贯线计算之前,首先要明确旋转体的形状和尺寸,包括旋转体的种类(如圆柱、圆锥、球体等)、半径、长度等。
2.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为了便于计算,需要建立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以旋转体的轴线为坐标轴。
通常选取x轴为旋转体的主轴,y轴和z轴根据右手定则确定。
3. 计算相贯线方程相贯线方程的计算关键是找到相交部分的交点。
假设两个旋转体分别为A和B,它们的方程分别为:A: x^2/a^2 + y^2/b^2 = 1B: x^2/c^2 + y^2/d^2 = 1其中,a、b、c、d分别为旋转体A和B的半径。
将两个方程相减,得到相贯线的方程:(a^2 - c^2)x^2 + (b^2 - d^2)y^2 = (a^2 - c^2)(b^2 - d^2)4. 绘制相贯线根据相贯线方程,可以在坐标系中绘制出相贯线。
为了更直观地显示相交部分,可以将旋转体A和B的方程分别作图,然后将两个图形相减,得到相贯线的图形。
二、相贯线平面展开图的绘制1. 绘制旋转体A和B的展开图将旋转体A和B的方程分别进行展开,得到它们的平面展开图。
例如,对于圆柱体,其展开图是一个矩形;对于圆锥体,其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2. 绘制相贯线在旋转体A和B的展开图上,根据相贯线方程,绘制出相贯线。
相贯线可能是一条曲线,也可能是由多条曲线组成的复杂图形。
3. 标注尺寸和说明在相贯线平面展开图上,标注出相贯线的尺寸、旋转体的尺寸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便于生产和加工。
同时,还可以在图上添加必要的说明和标记,以便于理解和使用。
综上所述,相贯线平面展开图的计算和绘制技术涉及空间几何、坐标变换、方程求解等多个方面。
展开尺寸计算方式
1.确定展开物体:首先需要确定要展开的物体,可以是一个平面图形,也可以是一个实体物体。
2.制定展开规则:根据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制定展开规则,即确定展
开时哪些部分需要裁剪,哪些部分需要连接,如何进行拉伸和转换等操作。
3.进行裁剪和连接:根据制定的展开规则,进行裁剪和连接操作,将
物体的各个部分展开到二维平面上,形成一个平面图形。
4.进行拉伸和转换:如果展开物体的一些部分需要进行拉伸和转换,
那么需要根据具体要求进行相应的操作。
拉伸可以通过对图形的一些边进
行拉伸,而转换可以通过旋转、翻转、倾斜等方式进行。
5.进行尺寸测量:展开后的平面图形上可以进行尺寸测量,包括长度、宽度、面积等等。
可以使用测量工具如尺子、量角器等进行测量,也可以
通过数学计算方法来确定尺寸。
展开尺寸计算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工程设计中,可以通过展开尺寸计
算来确定金属板材的尺寸,以便进行切割和加工。
在纺织品制作中,可以
通过展开尺寸计算来确定布料的尺寸,以便进行裁剪和缝制。
在皮革加工中,可以通过展开尺寸计算来确定皮革的尺寸,以便进行制作。
在造纸工
业中,可以通过展开尺寸计算来确定纸张的尺寸,以便进行裁剪和印刷。
总之,展开尺寸计算是一种通过裁剪、拉伸、转换等操作,将复杂的
物体展开到二维平面上,并通过测量平面图形的尺寸来计算物体的展开尺
寸的方法。
这种计算方法在工程设计、纺织品制作、皮革加工、造纸工业
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机械制图展开图的原理和展开放样方法三、弯头的展开与平行线法1.圆管弯头及其主要参数弯头是用于管路转弯时的连接件。
按口径,分为等径弯头和异径弯头;按制作方式,则有弯制、压制、挤制和焊制之分;按截面形状,可以分为圆管弯头、方管弯头、方圆管转换弯头、异径弯头(在转弯过程中截面大小改变而形状不发生改变)、异形转换弯头(截面形状在转弯过程中步发生改变)等第。
我们这里讲的弯头展开,指的是一节节组焊而成的“虾米弯”,主要包括等径圆弯头、异径圆弯头、方圆管转换弯头;其他形状的弯头并不常见,因为没有特殊需要,谁也不会设计这种展开复杂,加工困难的玩意儿来增加成本、自找麻烦。
焊制弯头的几个主要参数:(参看图2-3-2a)1.弯头角度:指弯头两个管口面间的夹角;2.弯头直径:指弯头管材的外径、内径或中径;3.弯曲半径:指管段轴线的内切圆半径。
即管口中心到了两管口面交线的距离;4.弯头节数:弯头的端节是中间节的一半,两个端节合起来是一节,再加上中间节数,合称弯头的节数;关于弯头节数,目前没有统一的规定。
有的把中间节的数量称为节数,有的把组成弯头的段数称为节数。
如图2-3-2a 所示弯头,前者叫二节弯,后者叫四节弯,我们钣金冷作工则叫三节弯。
称三节弯的合理之处,一是便于半节角度的计算;二是弯头的节数等于焊接接口的数量,非常之明了;三是对两个半节组成的一节弯,前者就纳不入自己的系列,要换着名儿叫,后者则根本不存在一节弯头的概念。
2.平行线法现在介绍展开时常用的另一个方法---平行线法。
平行线展开法常用于素线互相平行的柱形曲面的展开,其展开的基本过程如下:1) 针对曲面结构特点,依照设定的规则,将该曲面划分为N个彼此相连的梯形微面域(微面域以下称面元);梯形的平行边一般选在曲面的素线处;N一般根据误差大小、加工工艺和材料性质等因素通过实践选择;2) 对每个梯形微面元,都用其四顶点组成的平面梯形逐个替代,即用N个梯形替代整个曲面,其替代误差随着N 的增加而减小;3) 根据视图的尺寸、位置的对应关系,即:“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关系和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关系,用与各视图相关的平行线求取相贯点的位置、每个梯形各边的实际长度;4) 在同一平面上按同样的结构和连接规则组合画出这些梯形,于是得到模拟曲面的近似展开图形。
钣金展开计算方法钣金展开计算是钣金工艺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完成钣金产品制作的关键步骤之一、钣金展开计算的目的是根据钣金产品的三维图纸,确定其展开长度和表面形状,以便进行钣金零件的切割和加工。
钣金展开计算主要包括平展面展开和曲面展开两种方法。
平展面展开是指将平面图形进行展开,形成展开图。
平展面展开计算方法主要适用于钣金产品的各种平面零件,如箱体、支架等。
(1)定积法展开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钣金产品的部分各种平面形状,如圆筒、弯管等。
定积法展开计算需要确定钣金材料的长度、重量、宽度等参数。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钣金产品的图纸,确定钣金的外径、内径、高度等参数。
2)计算钣金的周长和截面积,得到钣金的长度和重量。
3)根据钣金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出钣金的展开图纸。
4)根据展开图纸进行钣金零件的切割和加工。
(2)图形展开计算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钣金产品的各种复杂平面形状,如弯曲的盖板、折弯的箱体等。
图形展开计算需要根据钣金产品的图纸,利用图形的几何关系和三角函数等知识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钣金产品的图纸,将图纸投影到平面上。
2)根据图纸上的线段长度和角度,利用几何关系和三角函数等知识,推导出展开图形的边长和角度。
3)根据展开图形的边长和角度,计算出展开图纸。
4)根据展开图纸进行钣金零件的切割和加工。
曲面展开是指将曲面图形进行展开,形成展开图。
曲面展开计算方法主要适用于钣金产品的各种曲面零件,如球体、圆锥体等。
曲面展开计算方法较为复杂,需要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常用的曲面展开计算方法有拉伸展开法、分割展开法和均分展开法等。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根据钣金产品的图纸,将曲面投影到平面上。
2)根据曲面的曲率半径和展开的高度,进行拉伸和分割。
3)利用数学知识,计算出展开图形的边长和曲率。
4)根据展开图形进行钣金零件的切割和加工。
钣金件展开图展料标准
一、直边折弯后计算展开料标准,如图一所示:
1.当料厚δ≤1.0mm板料,展开长度为各边长减掉料厚δ后的尺寸之和,即总
长L=(A-δ)+(B-2δ)+(C-δ);
2.当料厚δ=1.2mm板料,展开长度按各边长减掉料厚为1.0mm后的尺寸之和,
即总长L=(A-1.0)+(B-2×1.0)+(C-1.0);
3.当料厚δ=1.5mm~3mm板料,展开长度按各边长减掉料厚δ后的尺寸相加,
并加上每道折弯系数X,即总长L=(A-δ)+(B-2δ)+(C-δ)+2X;
(注:当δ=1.5mm~2mm时X=0.5mm;当δ=3.0mm时X=1.0mm。
)
4.当料厚δ>3mm板料,展开长度按中径计算;
图一
二、圆弧边折弯后计算展开料标准,如图二所示:
1. 当料厚δ≤1.0mm板料,展开长度为各边长减掉外圆弧半径R后的尺寸之和,并加上内弧弧长,即总长L=(A-R)+(B-R)+π(R-δ)/2;
2. 当料厚δ>1.0mm板料,展开长度为各边长减掉外圆弧半径R后的尺寸之和,并加上中弧弧长,即总长L=(A-R)+(B-R)+π(R-0.5δ)/2;
图二
三、尺寸标注及下料说明
1.需要注意尺寸所标注的公差,如当A标注为,则按55来计算;
2.当按以上方法计算尺寸后,可取近似尺寸作为实际尺寸,如总长计算值为
56.4mm,实际下料时可为56.5mm;又如总长计算值为56.9mm,实际下料时可为
57.0mm,以方便实际下料为原则。
编制:审核:批准:
日期:日期:日期:。
平面形的展开与计算在数学几何学中,平面形的展开与计算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将三维物体展开为二维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物体的表面积、体积以及其他几何性质。
本文将探讨平面形的展开与计算的相关概念、方法和应用。
一、概念解析平面形的展开是指将三维物体的各个表面展开为二维平面图形。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用平面上的数学方法和技巧来计算物体的各种性质。
展开后的平面图形称为展开图。
二、展开的方法与步骤1.选择适当的视角:展开图的选择取决于我们希望计算的性质和要素。
一般来说,选择视角使得物体的各个表面都能够被清晰地展示出来,且图形的比例尽可能保持一致。
2.确定表面的网格结构:为了得到准确的展开图,我们可以在物体的表面上划分网格结构。
通过确定网格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使得展开图的比例尽量接近实际物体。
3.展开物体表面:根据选择的视角和确定的网格结构,在纸上绘制相应的展开图。
展开时需要注意各个表面之间的连接和对应关系,确保展开图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标记和计算:在展开图上标记各个图形的边长、角度等信息,并进行必要的计算。
这些计算可以包括表面积的计算、体积的计算以及其他几何性质的推导等。
三、平面形展开的应用举例1.计算物体表面积:展开图可以帮助我们准确计算物体的表面积。
以一个长方体为例,通过展开各个面并计算对应图形的面积,可以得到长方体的表面积。
2.计算物体体积:在展开图上标记各个图形的边长并进行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计算物体的体积。
以一个圆柱体为例,通过展开上下底面以及侧面,并计算对应图形的面积和高度,可以得到圆柱体的体积。
3.推导其他几何性质:展开图还可以帮助我们推导物体的其他几何性质。
例如,通过展开一个正六面体,并计算对应图形的边长、角度等信息,可以推导出正六面体的各个面的正多边形的性质。
四、小结平面形的展开与计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几何方法。
通过将三维物体展开为二维图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物体的各种性质。
第二节展开放样的基本要求与方法1.展开三原则展开三原则是展开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1) 准确精确原则:这里指的是展开方法正确,展开计算准确,求实长精确,展开图作图精确,样板制作精确。
考虑到以后的排料套料、切割下料还可能存在误差,放样工序的精确度要求更高,一般误差≤0.25㎜。
2) 工艺可行原则:放样必须熟悉工艺,工艺上必须通得过才行。
也就是说,大样画得出来还要做的出来,而且要容易做,做起来方便,不能给后续制造添麻烦;中心线、弯曲线、组装线预留线等以后工序所需的都要在样板上标明。
3) 经济实用原则:对一个具体的生产单位而言,理论上正确的并不一定是可操作的,先进的并不一定是可行的,最终的方案一定要根据现有的技术要求、工艺因素、设备条件、外协能力、生产成本、工时工期、人员素质、经费限制等等情况综合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找到经济可行,简便快捷、切合实际的经济实用方案,绝不能超现实,脱离现有工艺系统的制造能力。
2.展开三处理展开三处理是实际放样前的技术处理,它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作图、分析、计算来确定展开时的关键参数,用以保证制造精度。
1) 板厚处理上面所说的空间曲面是纯数学概念的,没有厚度,但实际中的这种面只存在于有三度尺寸的板面上。
是板料就会有厚度,只不过是厚度有厚有薄而已。
板料成形加工时,板材的厚度对放样有没有影响?答案是肯定的,不可能没有影响;板材的厚度越大,影响越大,而且随着加工工艺的不同,影响也不同。
下面先看两个例子。
⑴我们把L×b×δ的一块钢条弯曲成曲率为R的圆弧条时,发现上面(弧内侧)的长度变短了,下面(弧外侧)的长度变长了。
根据连续原理,其中间一定存在一个既不伸长也不缩短的层面。
这个层面我们叫它中性层。
那么,这个中性层的位置在哪里呢?实践证明,中性层的位置跟加工的工艺和弯曲的程度有关。
如采用一般的弯曲工艺,当R>8δ时,中性层的位置在板料的中间。
这一客观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如果设计了这样一个圆弧条要我们加工,加工前的展开料长应该按中径上的对应弧段计算。
钣金件展开计算方法及工艺处理钣金件是由薄板材料制成的各种零部件,常用于电子、汽车、航空航天等行业。
展开计算方法和工艺处理是制作钣金件的重要环节,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一、钣金件展开计算方法:钣金件的展开计算是指将三维的零部件展开成二维的平面图纸。
常用的展开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1.直线展开法:适用于直线边和直线边的切换。
首先根据三维图件绘制出展开前的原型图,然后根据图纸给出的尺寸和角度确定展开后的几何形状。
最后跟据展开前和展开后的几何形状,按比例缩放展开图。
2.迭代法:适用于弧形边和直线边的切换。
首先根据三维图件绘制出展开前的原型图,然后根据图纸给出的尺寸和角度确定展开后的几何形状。
然后将展开后的图形对折,与原始形状进行相应的修改,使其与展开图完全一致。
最后跟据展开前和展开后的几何形状,按比例缩放展开图。
3.利用数学方法计算: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展开。
通过将钣金件切割成各个小块,并对每个小块进行展开计算,最后将所有小块的展开图拼接在一起,得出最终的展开图。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的数学软件进行计算,对计算机操作水平要求较高。
二、钣金件的工艺处理:钣金件的工艺处理是指制作钣金件时的一系列加工工艺,包括材料选择、剪切、冲孔、折弯、焊接、表面处理等。
1.材料选择:根据钣金件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常见的有不锈钢、铝板、铜板等。
2.剪切:将原材料按照尺寸要求切割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常见的剪切方法有机械剪切和激光切割。
3.冲孔:将钣金件上需要开孔的位置进行冲孔加工,常用的冲孔设备有冲床和数控冲床。
4.折弯:将已经剪切和冲孔的钣金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折弯加工,常用的折弯设备有折弯机和数控折弯机。
5.焊接:对于需要焊接的钣金件,根据不同的材料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常见的有氩弧焊、激光焊等。
6.表面处理:对于需要表面处理的钣金件,包括除油、除锈、喷涂等工艺,以保护钣金件的表面免受腐蚀和氧化。
以上就是钣金件展开计算方法及工艺处理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