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考点分析与举例
- 格式:docx
- 大小:390.14 KB
- 文档页数:24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考点综合分析例1.(2018·广东广州模拟)下列关于几类生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为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为异养型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解析】:虽然细菌和蓝藻各自的遗传信息不同,但都以DNA为遗传物质,A正确;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变形虫属于真核细胞,它们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硝化细菌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颤藻与发菜都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无叶绿体,C错误;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遗传物质是相同的,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错误。
【答案】:A例2.(2018·吉林长春模拟)下表所列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传定律,B错误;原核细胞无核膜,蛋白质合成时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C正确;原核生物无染色体,不会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
【答案】:C例3.(2018·北京东城区检测)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B.乳酸菌无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C.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D.醋酸菌不含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解析】:蓝藻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乳酸菌没有核膜和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能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醋酸菌不含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因为其体内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答案】:D。
题型1 函数与映射的概念例1 (1)下列对应是否是从集合A 到B 的映射,能否构成函数? ①A ={1,2,3},B =R ,f(1)=f(2)=3,f(3)=4. ②A ={x|x≥0},B =R ,f :x→y,y 2=4x. ③A =N ,B =Q ,f :x→y=1x2.④A ={x|x 是平面α内的矩形},B ={y|y 是平面α内的圆},对应关系f :每一个矩形都对应它的外接圆.【解题技巧】判断一个对应是不是映射,应紧扣映射的定义,即在对应法则f 下对应集合A 中的任一元素在B 中都有唯―的象,判断一个对应是否能构成函数,应判断:(1)集合A 与是否为非空数集;(2)f :A →B 是否为一个映射.变式1. (2015浙江理7) 存在函数()f x 满足:对任意x ∈R 都有( ). A. (sin 2)sin f x x = B. 2(sin 2)f x x x =+ C. 2(1)1f x x +=+ D. 2(2)1f x x x +=+ 解析 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即一个自变量只能对应一个函数值. 对A ,取sin 20x =,则当0x =时,()00f =;当π2x =时,()01f =.所以A 错; 同理B 错;对C ,取1x =±,()22f =且()20f =,所以C 错.故选D.题型2 求函数的解析式 例2 求下列函数的解析式:(1)已知f(1-sinx)=cos 2x ,求f(x)的解析式; (2) 已知x x x f 2)1(+=+,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3)已知f(x)是一次函数且3f(x +1)-2f(x -1)=2x +17,求f(x)的解析式; (4) 已知函数()x f 满足:()x x f x f 312=⎪⎭⎫ ⎝⎛+()0≠x ,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5)已知函()()()()2021,,10x x f x x g x x ⎧≥⎪=-=⎨-≤⎪⎩求()(),f g x g f x ⎡⎤⎡⎤⎣⎦⎣⎦ 的表达式.解法一(换元法):令1+x =t (1≥t ),则,1-=t x 得)1()1(2≥-=t t x ,所以2)1()(-=t t f ()11)1(22≥-=-+t t t ,即()().112≥-=x x x f解法二(配凑法):()()1112-+=+x x f,即)(x f ().112≥-=x x(3)(待定系数法)因为f(x)是一次函数,可设f(x)=ax +b(a≠0), ∴3[a(x +1)+b]-2[a(x -1)+b]=2x +17.即ax +(5a +b)=2x +17,因此应有⎩⎪⎨⎪⎧a =2,5a +b =17,解得⎩⎪⎨⎪⎧a =2,b =7.故f(x)的解析式是f(x)=2x +7.(4)分析 本题中除了所要求取的()x f 形式,同时还存在另个形式⎪⎭⎫⎝⎛x f 1,应通过方程消元的思想,消去⎪⎭⎫⎝⎛x f 1的形式,故只需寻求另一个关于()x f 和⎪⎭⎫⎝⎛x f 1的等量关系式即可. 解析 由()x x f x f 312=⎪⎭⎫⎝⎛+,① 以1x代替x 得到()132f f x x x ⎛⎫+= ⎪⎝⎭,②由①②联立,求得()()20.f x x x x=-≠ (5)分析 本题考查分段函数的概念,根据函数对复合变量的要求解题.解析 由()()()2010x x g x x ⎧≥⎪=⎨-≤⎪⎩可得()()()()221021,30x x f g x g x x ⎧-≥⎪=-=⎡⎤⎨⎣⎦-<⎪⎩当()21,f x x o =-≥ 即12x ≥时,()()221g f x x =-⎡⎤⎣⎦ ;当()0,f x <即12x < 时,g () 1.g f x =-⎡⎤⎣⎦ 因此()()21212.132x x g f x x ⎧⎛⎫-≥ ⎪⎪⎪⎝⎭=⎡⎤⎨⎣⎦⎛⎫⎪-≤ ⎪⎪⎝⎭⎩【解题技巧】求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如下: (1)当已知函数的类型时,可用待定系数法求解.(2)当已知表达式为()[]x g f 时,可考虑配凑法或换元法,若易将含x 的式子配成()x g ,用配凑法.若易换元后求出x ,用换元法. 利用换元法求函数解析式时,应注意对新元t 范围的限制.(3)若求抽象函数的解析式,通常采用方程组法. 若一个方程中同时出现()f x 与其他形式()f x ϕ⎡⎤⎣⎦(如()0a f a x ⎛⎫≠ ⎪⎝⎭或()f a x - 等)时,可用()x ϕ 代替两边所有的x ,得到关于()f x 与()f x ϕ⎡⎤⎣⎦的另一个方程组,解方程程组即可求出()f x 的解析式,常称这种方法为方程组法. (4)求函数解析式要注意定义域(5)对于分段函数的形式,不论是求值还是求分段函数表达式,一定要注意复合变量的要求. 变式1. 已知函数()x f 满足⎪⎭⎫ ⎝⎛+x x f 1221xx +=,则()x f 的表达式为________.变式2. 已知实数a ≠0函数(),1,2,1x a x f x x a x +<⎧=⎨--≥⎩若()()11,f a f a -=+ 则a 的值为______.解析 当a >0时,1-a <1.1+a >1.得()()2112a a a a -+=--- 解得32a =-.(不符,故舍去); 当a <0时,1-a >1,1+a <1 ,得2(1+a )+a =-(1-a )-2a .解得34a =-.综上,34a =- .变式3.(2015全国II 理5)设函数()()2111log 2,12,x x x f x x -⎧+-<⎪=⎨⎪⎩…,则()()22log 12f f -+=( )A.3B.6C.9D.12 解析 由题意可得,2(2)1log 4123f -=+=+=.又由22log 12log 21>=, 故有2222212log log 121log 12log 2log 622(log 12)22226f --=====,所以有2(2)(log 12)369f f -+=+=.故选C.题型3 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3 函数ln 1x y +=的定义域为().A.(-4,-1)B.(-4,1)C.(-1,1)D.(-1,1] 分析 本题考查对数、分式根式有关的函数定义域的求解【解题技巧】对求函数定义域问题的思路是:(1)先列出使式子()f x 有意义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 (2)解不等式组;(3)将解集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变式1.(2016江苏5)函数y =的定义域是 . 解析 由题意得2320x x --…,解得31x -剟,因此定义域为[]3,1-.例4 (1)若函数f(x)的定义域为[0,1],求f(2x -1)的定义域. (2)若函数f(2x -1)的定义域为[0,1],求f(x)的定义域.(3)已知函数y =f(2x +1)的定义域为[1,2],求函数y =f(2x -1)的定义域. 【解析】 (1)由0≤2x-1≤1,得12≤x ≤1,∴函数f(2x -1)的定义域为[12,1].(3)因为函数y =f(2x +1)的定义域为[1,2],即1≤x≤2,所以3≤2x+1≤5,所以函数y =f(x)的定义域为[3,5].由3≤2x-1≤5,得2≤x≤3,所以函数y =f(2x -1)的定义域为[2,3]. 【解题技巧】抽象函数定义域的求法(1)若已知y =f(x)的定义域为[a ,b],则y =f[g(x)]的定义域由a≤g(x)≤b,解出. (2)若已知y =f[g(x)]的定义域为[a ,b],则y =f(x)的定义域即为g(x)的值域.变式 1.(2017全国I 理5)函数()f x 在(,)-∞+∞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11)f =-,则满足21()1x f --≤≤的x 的取值范围是( )A .[2,2]-B . [1,1]-C . [0,4]D . [1,3]【解析】因为()f x 为奇函数,所以()()111f f -=-=,于是()121f x --≤≤,等价于()()()121f f x f --≤≤,又()f x 在()-∞+∞,单调递减,121x ∴--≤≤,3x ∴1≤≤,故选D .题型4 求函数的值域 1.直接法对于常见的基本初等函数,可以根据其性质直接求出其函数的值域. 一次函数y kx b =+的定义域为R ,值域为R ; 反比例函数(0)ky k x=≠的定义域为{|0}x x ≠,值域为{|0}y y ≠; 二次函数2()(0)f x ax bx c a =++≠的定义域为R ,当0a >时,值域为24{|}4ac b y y a -≥;当0a <时,值域为24{|}4ac b y y a-≤. 【例1】(1)已知函数225,[1,2]y x x x =-+∈-,则该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 (2)求函数2()21,[0,2]f x x ax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析】(1)2(1)4y x =-+,因为12x -≤≤. 所以当1x =-时,max 8y =;当1x =时,min 4y =. 所以所给函数的值域为[4,8].(2)22()()1f x x a a =---,对称轴为x a =.综上所述,当0a <时,min ()1f x =-,max ()34f x a =-; 当0≤a <1时,2min ()1f x a =--,max ()34f x a =-; 当1≤a ≤2时,2min ()1f x a =--,max ()1f x =-;当2a >时,min ()34f x a =-,min ()(2)34f x f a ==-,max ()(0)1f x f ==-. 【评注】二次函数2y ax bx c=++在闭区间],[n m 上的值域要同时考虑最大值和最小值,一般是通过讨论对称轴与区间的左右位置关系,来确定函数在区间上的大致图像,结合图像寻找函数的最高点与最低点,进一步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一般需要分四种情况讨论,即;2m a b ≤-;22n m a b m +≤-<;22n a b n m ≤-<+n a b>-22.单调性法【例2】已知函数1-+=x x y ,则该函数的值域是 .【解析】此函数的定义域为),1[+∞,且是增函数,当1=x 时,1min =y ,函数的值域为[)+∞,1.【评注】函数解析式中的每个部分的函数在同一区间上同增同减,这个时候可以利用单调性求函数的值域.【变式】已知函数23y x =-则该函数的值域是 . 【解析】函数在其定义域5(,]2-∞上是减函数,∴当52x =时,min 112y =-.故所求函数的值域是11,2⎡⎫-+∞⎪⎢⎣⎭.3.分离常数法 【例3】求函数511x y x -=+的值域. 【解析】515(1)6655111x x y x x x -+-===-≠+++,值域为{|5}y y ≠. 【评注】形如)0(≠++=c d cx b ax y 可用分离常数法求值域,值域是}|{c a y y ≠;dc b a y xx ++=或b x ax y ++=sin sin 的函数可用分离常数法求值域.对于分子、分母均为二次式的分式函数求值域,也常用分离常数法,将分子降次为一次式后求解.若函数化为反比例型函数(0)ky a k x=+≠,由于0k x≠,则直接知y a ≠. 【变式】已知函数22311x y x -=+,则该函数的值域为 .【解析】2223(1)44311x y x x +-==-++,∵22411041x x +≥⇒<≤+,∴值域是[1,3)-.4.换元法【例4】已知函数y x =________.5.三角换元法【例5】已知函数234x x y -+=,则该函数的的值域是 .【解析】y x =x =, 可设αsi n 32=x ,[,]22ππα∈-,∴α=,∴2cos )y ααα+)3sin(334πα+=,∵5636πππα-≤+≤,∴所给函数的值域为[.【评注】对于被开方数含有平方的模式,可以利用三角函数知识进行三角换元,换元的目的是让式子中的根号去掉,简化式子,方便求解范围,常见的是利用平方关系换元, 其中换元后α的范围的限定要以不影响x 的取值,运算方便为原则.【变式】已知函数y x =则该函数的值域是 . 【解析】设αcos =x []πα,0,∈,则)4sin(2cos sin πααα+=+=y ,∵4544,0ππαππα≤+≤∴≤≤,∴1)4sin(22≤+≤-πα,即值域为[-.6.有界性法【例6】求函数2211x y x -=+的值域.【解析】由2211x y x-=+,得211y x y -=+.∵02≥x ,∴011≥+-y y .∴11≤<-y ,即函数值域为(-1,1]. 【评注】在式中只.出现2x 或x a 或sin x 或cos x 型,可以反解出x ,即用含y 的表达式来表述出2x 或x a 或sin x 或cos x 等,然后利用其范围得到关于y 的不等式,通过解不等式得到求其值域【变式】已知函数2sin 3sin 2x y x -=+;则该函数的值域是 .【解析】由2sin 3sin 2x y x -=+,得32sin 2y x y +=-.∵1|s i n |≤x ,∴3212y y +≤-.∴153y -≤≤-.即函数值域为1[5,]3--.7.平方法【例7】已知函数y =M ,最小值为m ,则mM 的值为 .【评注】注意根式的结构特征,平方后根式外边的x 能抵消,根号里是一个二次函数,可用二次函数求出最值,或由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值,典型特征是两个根式被开方数之和为定值,如134x x -++=.【变式1】已知函数y =则该函数的值域为________.【解析】易知11≤≤-x,∴22[2,4]y =+,又0y ≥,故函数的值域是]2,2[.8.判别式法【例8】求函数22221x x y x x -+=++的值域.【评注】原分式函数定义域是全体实数,即对任何实数x 都是等式成立,等价于一元二次方程总有两个实数解,只需要判别式为非负数即可;特别应注意的是,关于x 的方程2(1)(1)20y x y x y -+-++=是类二次方程,只有一元二次方程在实数范围内有解,才能使用判别式,这就是判别式法的基本原理. 【变式】已知函数432+=x xy ,则该函数的值域 . 【解析】:2233404xy yx x y x =⇔-+=+.若20,340y yx x y ≠-+=有两个实数解,29160y ∆=-≥,解得3344y -≤≤且0.y ≠ 若0,y =230.4xy x ==+0x =,符合题意 ∴函数432+=x x y 的值域是]43,43[-。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考点整理与例题解析二次函数重难点分析:1、二次函数的图像2、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性质的综合应用3、二次函数的应用性问题:①面积最值问题②高度、长度最值问题③利润最大化问题④求近似解知识点归纳:1、二次函数的概念y=ax2+bx+c(a≠0)2、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式y=ax2+bx+c、顶点式y=a(x+m)2+k交点式y=a(x-x1)(x-x2)3、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当a>0时,图像开口向上,有最低点,有最小值当a<0时,图像开口向下,有最高点,有最大值顶点式对称轴:直线x=-m一般式对称轴:直线x=-b/2a交点式对称轴:直线x=(x1+x2)/24.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函数y=a(x+m)2+k的图像,可以由函数y=ax2的图像先向右(当m<0时)或向左(m>0时)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当k>0时)或向下(当k<0时)平移|k|个单位得到5、抛物线与系数的关系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当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时,抛物线向下开口。
|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一次项系数b和二次项系数a共同决定对称轴的位置。
当a与b同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0),对称轴在y轴右。
常数项c决定抛物线与y轴交点抛物线与y轴交于(0,c)抛物线与x轴交点个数?=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 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知识拓展:初中数学最重要的部分,在中考中占的比重大,跟其他知识点联系多,以数形结合的题型考查几何,解方程、代数等都相互联系,知识点多题型多变,压轴题多以此为出题点1、考查形式: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考察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以解答题形式考察以二次函数为载体的综合题。
2、考察趋势:二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的应用仍是重点3、二次函数求最值的应用:依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结合方程、一次函数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于二次函数最大(小)值的确定,一定要注意二次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同时兼顾实际问题中对自变量的特殊约定,结合图像进行理解)经典例题。
高中数学二次函数的极值情况及拐点的意义分析二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数学建模、物理、经济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我们经常会遇到求极值和拐点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题目举例,分析这些问题的考点和解题技巧,并探讨拐点的意义。
一、极值问题求二次函数的极值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
下面以一个例题来说明。
例题:已知函数f(x) = -2x^2 + 4x + 3,求f(x)的极值。
解析:要求函数f(x)的极值,首先需要求出函数的导数f'(x)。
对于二次函数来说,导数是一个一次函数,其系数即为二次函数的一次项系数。
对于本例中的函数f(x),它的导数f'(x) = -4x + 4。
当导数等于零时,函数取得极值。
因此,我们可以将f'(x) = -4x + 4置为零,解得x = 1。
将x = 1代入原函数f(x)中,可以求得f(1) = 5。
所以,函数f(x)的极大值为5,极大值点为(1, 5)。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总结出求二次函数极值的一般步骤:求导,令导数等于零,解方程,求得极值点。
二、拐点问题拐点是二次函数图像上的一个特殊点,它的意义在于函数在该点处由凸变凹或由凹变凸。
下面以一个例题来说明。
例题:已知函数g(x) = x^3 - 3x^2 + 2x,求g(x)的拐点。
解析:要求函数g(x)的拐点,首先需要求出函数的二阶导数g''(x)。
对于二次函数来说,二阶导数是一个常数,其值即为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的两倍。
对于本例中的函数g(x),它的二阶导数g''(x) = 2。
由于二阶导数为常数,它不存在零点,因此,函数g(x)没有拐点。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可以总结出求二次函数拐点的方法:求二阶导数,判断二阶导数的符号。
如果二阶导数大于零,则函数凹;如果二阶导数小于零,则函数凸;如果二阶导数等于零,则函数既不凹也不凸,不存在拐点。
三、拐点的意义拐点在二次函数图像上的位置和性质具有一定的意义。
高中数学二次方程根的性质分析高中数学中,二次方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各个数学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二次方程根的性质对于解题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二次方程根的性质,并通过具体题目举例,说明其考点和解题技巧,帮助高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二次方程。
一、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a、b、c为实数且a ≠ 0,根据判别式Δ=b^2-4ac的值可以判断方程的根的个数。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根。
例如,考虑方程x^2 - 3x + 2 = 0。
可以计算出Δ=9-4*1*2=1,由于Δ>0,所以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可以通过因式分解或求根公式等方法求得方程的解为x=1和x=2。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计算判别式Δ来确定方程的根的个数,并通过具体计算得到解的过程。
二、二次方程的根的和与积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根据韦达定理可以得到方程的根的和和根的积与系数的关系。
根的和为-x_1 - x_2 = -b/a,根的积为x_1 * x_2 = c/a。
例如,考虑方程2x^2 - 5x + 2 = 0。
根据韦达定理,可以得到根的和为-x_1 -x_2 = 5/2,根的积为x_1 * x_2 = 1。
通过计算可以求得方程的解为x=1/2和x=2。
这个例子展示了如何通过韦达定理来确定方程的根的和与积,并通过具体计算得到解的过程。
三、二次方程根的关系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根据根的关系定理可以得到方程的根之间的关系。
设x_1和x_2是方程的两个根,则有x_1 + x_2 = -b/a,x_1 * x_2 = c/a。
例如,考虑方程x^2 - 5x + 6 = 0。
根据根的关系定理,可以得到方程的两个根之和为x_1 + x_2 = 5,根的积为x_1 * x_2 = 6。
力的合成与分解教案二:学生容易疏忽的几个考点分析。
一、定义力的合成与分解是指在平面上或空间中,将两个或个以上的力按照某种规律合成或分解成一个等效的力或若干个力的过程。
力的合成是将多个力合并成一个力,力的分解则是把一个力分成多个力。
其中,力的合成一般采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力的分解一般采用“正交分解法”或“斜向分解法”。
二、计算公式及其应用1.合成力的计算由“三角形法则”可知,当两个力分别作用在同一点的时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用两个力的夹角余弦值以及两个力的大小计算出来。
计算公式为:F = √(F1² + F2² + 2F1F2cosθ)其中,F为合力大小,F1、F2为原始力大小,θ为两力夹角。
求出合力大小之后,还需要计算合力作用的方向,可利用正切公式求解。
2.分解力的计算a)正交分解法:在一个平面内,可以将一个力分解成两个力,其中一个力与给定的方向垂直,另一个力与给定的方向平行。
计算公式为:F1 = Fsinθ,F2 = Fcosθ其中,F为要分解的力的大小,θ为要与给定方向垂直的力的夹角。
b)斜向分解法:当力不在平面内时,需使用斜向分解法。
计算公式为:F1 = Fcosα,F2 = Fcosβ其中,α为力F在水平方向上的分量与力F的夹角,β为力F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量与力F的夹角。
三、图示分析学生容易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过程中出现图示错误的情况。
为避免这种情况,建议学生先画出力的分解图,将分解出的力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相加,最后得到合力方向与大小。
此外,在做题时要认真观察题目所给的图示,确保自己理解正确,不能随意猜测或省略重要信息。
四、注意事项1.合力的方向与原始力不同,需特别注意。
学生在计算合力的方向时,应确保正确使用正切公式,同时理解角度值的意义,如需求反正切,应判断合力方向与正半轴的相对位置。
2.注意单位换算。
力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需要用到力的大小和夹角,学生在计算时应注意单位统一,例如力的大小单位可为牛、千克力等,夹角一般以角度或弧度表示。
高二生物必修二第四章基因的表达人教新课标版一、学习目标:1.概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理解密码子、反密码子、氨基酸之间的对应关系。
2.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遵循的是中心法则。
3.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重点: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难点: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基因决定性状的方式。
三、考点分析:内容要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Ⅱ中心法则的提出和发展Ⅱ基因、蛋白质、性状之间的关系Ⅱ考查的内容集中在DNA分子的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的区别、联系和应用;基因表达过程中有关碱基数目的计算等方面。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的区别,尤其是原核生物的翻译过程的特点: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通常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的,即在转录未完成之前翻译便开始进行。
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1.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能量:ATP 酶:RNA聚合酶等碱基配对:A—U、C—G、G—C、T—A。
项目DNA R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组成成分碱基A、T、G、C A、U、G、C 磷酸磷酸磷酸五碳糖脱氧核糖核糖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通常是单链结构分布主要在细胞核中主要在细胞质中功能主要的遗传物质①生物体内无DNA时,RNA是遗传物质;②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即翻译工作;③少数RNA有催化作用联系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产生的,即RNA的遗传信息来自DNA。
2.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的过程。
场所:细胞质的核糖体中运载工具:tRNA碱基配对原则:A—U、U—A、C—G、G—C。
密码子: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一种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终止密码子除外),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决定。
2020年高考语法考点讲解与真题分析02词汇(一)词汇部分主要讲动词和动词短语、名词、形容词及副词。
考点一动词和动词短语近年来高考对动词和动词短语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四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哪个符合题干的意思,形式上可以是谓语动词,也可以是现在分词、过去分词或动名词。
考生只要弄懂题干的意思及各选项的意思,便可轻松答题。
考生要牢记常用的动词或动词短语的意义及习惯搭配。
1. A city is the product of the human hand and mind, __________ man's intelligence andcreativity. (2019江苏)A. resemblingB. reflectingC. reviewingD. restoring【答案】A【解析】句意:城市是人类双手和大脑的杰作,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reflect意为“反映”,符合句意。
2. More wind power stations will _________ to meet the demand for clean energy. (2019江苏)A. take upB. clear upC. hold upD. spring up【答案】D【解析】句意:越来越多的风力发电站会象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以满足清洁能源的需求。
spring up意为“突然出现”,符合句意。
3. At first Robert wouldn't let his daughter go diving, but eventually he___________ as she was so confident about her skills. (2018天津)A. gave inB. dressed upC. broke inD. turned up【答案】A【解析】句意:一开始,罗伯特不愿意让女儿去潜水,不过他最终屈服了,因为她对自己的技术很有自信。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五)考点2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1.(2016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如此,则诸侯其.至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服之轻重便于.身青,取之于.蓝 C .⎩⎪⎨⎪⎧然则曷以.禄夫子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D .⎩⎪⎨⎪⎧关市讥而.不征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专项练]代入验证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
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
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
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
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
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
”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
“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
”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
”备从其计,故众遂强。
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B .⎩⎪⎨⎪⎧我聊以.忘忧耳如惠语以.让单于 C .⎩⎪⎨⎪⎧乃.以上客礼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 .⎩⎪⎨⎪⎧《九州春秋》所言亦如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语境分析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
子之大父一瓢先生,医之不朽者也,高年不禄。
仆方思辑其梗概以.永其人,而不意寄来墓志无一字及医,反托于与陈文恭公讲学云云。
高中化学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题型举例说明一、题目举例及考点分析在高中化学中,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我们通过几个具体的题目来说明这种题型的考点和解题技巧。
题目一:某实验室用氢气和氧气制备水,已知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当氢气体积为20 mL时,氧气的体积为多少?考点分析:这个题目考察的是气体的摩尔体积之间的关系,通过已知的体积比例,求解未知气体的体积。
题目二:在一次实验中,从一容器中抽取了10 mL的氧气,该氧气的摩尔体积为多少?考点分析:这个题目考察的是已知气体的体积和摩尔数,求解摩尔体积的公式。
题目三:某实验室用氧气和氢气制备水,已知氧气的体积为20 mL,氧气和氢气的摩尔比为1:2,求制备水所需氢气的体积。
考点分析:这个题目考察的是气体的体积比例和摩尔比例之间的关系,通过已知的体积和摩尔比例,求解未知气体的体积。
二、解题技巧及分析对于这类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题型,我们可以采用如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1. 确定已知条件和未知量首先,我们要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包括气体的体积和摩尔比例等。
然后,确定需要求解的未知量,通常是另一种气体的体积或摩尔数。
2.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方程根据已知条件,我们可以利用气体的摩尔体积公式建立方程。
根据题目给出的体积比例或摩尔比例,我们可以得到两种气体的摩尔数之间的关系。
3. 解方程求解未知量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求解未知量。
根据已知条件和方程,代入相应的数值进行计算。
4. 检查和分析结果最后,我们要对结果进行检查和分析。
检查计算过程是否正确,结果是否合理。
如果结果不合理,可能是计算错误或者题目给出的条件有误。
三、举一反三通过上述题目的分析和解题技巧,我们可以推广到其他类似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题型。
例如,如果题目给出了气体的质量和摩尔质量,我们可以通过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的关系,求解气体的体积。
又如,如果题目给出了气体的温度和压强,我们可以利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气体的体积。
专题02 论述类文本阅读·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乙卷,第2题【母题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角。
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
读《水浒传》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效应。
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更强化了这种效应。
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
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
武松自忖这一定是蒋门神了。
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
西方小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
而这里的视角则几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
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逵恐怕就板斧一挥图个痛快了。
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
《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
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
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眼晴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晴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
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晴不觉在两人身上。
”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
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要在复杂中求专注,千头万绪由何处着手?叙事者心灵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书遑遑然如丧家犬的身影和目光,举一纲而收拢千丝万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分析运用举例1.(2013年上海卷)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下列情形符合“同一性”的是A.矛盾着的双方呈现相互分离的趋势B.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C.矛盾着的双方既统一又斗争推动事物发展D.对立着的矛盾双方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2.(2013年浙江卷)现代智能通讯工具方便天各一方的人们相互交流,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人们相聚时的无语和隔膜。
于是,有人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
这告诉我们( )A.对事物的价值要具体分析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C.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3.(2013年上海卷)据报道,我国每年家用电器的理论报废量已超5000万台,且以年均20%的速度在增长。
大量废旧家电产品,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变成“环境炸弹”,利用好就会成为“城市矿山”。
由“环境炸弹”变成“城市矿山”的哲学依据是( )A.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可以改变的B.真理性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C.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一直以来,城管与小贩的关系频频牵动着民众的心。
小贩为了生计,往来奔波于城市街道,确实不易;而城管则为了城市更加有序、卫生而频频出击,也十分艰难。
然而,在民生问题日益受到政府重视的今天,一味地“堵”显然不合时宜。
济南市城管变“以城市管人民”为“为人民管城市”,以人为本,化堵为疏,刚柔并济,以全新的理念和行动实现了城市与市民和谐共处。
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城市建设“要好看”与小贩“要吃饭”的关系。
•答:1.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城市建设要好看与小贩要吃饭是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 2.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城市要好看与小贩要吃饭是涉及城市形象和民生问题,是两个不同的方面。
• 3.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环评案例百川模块模拟试题2考点分析第1题考点分析与举例(举一反三)【考点分析】1.项目现有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确定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及影响因素。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4)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各环境要素的环境保护要求”。
2.生态环境调查除一般需调查的外,还需重点注意哪些问题的调查?《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三、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判定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区与环境保护目标;(2)制定环境现状调查与监测方案”。
举一反三:水利水电项目生态环境调查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点,需要根据项目具体特点进行分析和取舍。
(1)森林调查:类型、面积、覆盖率、生物量、组成的物种等;评价生物量损失、物种影响、有无重点保护物种、有无重要功能要求(如水源林等)。
(2)陆生和水生动物:种群、分布、数量;评价生物量损失、物种影响、有无重点保护物种。
(3)农业生态调查与评价:占地类型、面积,占用基本农田数量,农业土地生产力,农业土地质量。
(4)水土流失调查与评价:侵蚀面积、程度,侵蚀量及损失,发展趋势及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工程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5)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水库周边景观敏感点段,主要景观保护目标及保护要求,水库建设与重要景观景点的关系。
现状调查方法有:现有资料收集、分析,规划图件收集;植被样方调查,主要调查物种、覆盖率及生物量;现场勘查景观敏感点段;也可以利用遥感信息测算植被覆盖率、地形、地貌及各类生态系统面积、水土流失情况等。
3.水电运行期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有哪些?《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2)判断建设项目影响环境的主要因素及分析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
举一反三:水利水电项目运营期间的主要环境影响大致包括以下几点。
(1)水环境影响。
①对水文情势的影响:对库区水文情势的影响(水位变幅、水库内流速减缓);减水河段内的流量变化;厂房下游水文情势分析。
②对泥沙情势的影响。
③对水温的影响:水库水温结构的变化等。
④对水质的影响:重点分析对减水河段的影响,一般减水河段自净能力下降。
(2)生态环境影响。
①对局地气候的影响(可通过类比分析)。
②对水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库区鱼类等水生生物;减水河段鱼类等水生生物;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的影响)。
③对陆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④大坝建设对河流廊道的生态功能的影响(分析大坝建设导致的淹没、阻隔、径流变化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
⑤新增水土流失预测(主要为工程永久占地、渣场、料场、施工公路占地、施工辅助企业占地、围堰、暂存表土等引起的水土流失)。
(3)社会环境影响。
①对用水的影响:减水河段用水、下游用水。
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③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4)对移民安置区的影响(新的移民搬迁后,其生活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对环境地质的影响(主要是渔场等是否会引起滑坡、塌陷、泥石流等灾害,是否会引发地震等)。
4.弃渣场位置是否合理?拟采取什么措施(现有电站整改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3)分析生态影响防护、恢复与补偿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第2题考点分析与举例(举一反三)【考点分析】1.判定该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并给出判定依据。
(说明:地下水环境导则判据见附1)《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4)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及各环境要素的环境保护要求”。
举一反三:2011年新发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HJ610—2011),注意该导则规定对建设项目分类进行评价等级判定,其中I类项目评价等级判定有关规定如本题附1所示,建设项目分类和II类项目评价等级判定有关规定如下:4.1建设项目分类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特征,将建设项目分为以下三类:I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II类:指在项目建设、生产运行和服务期满后的各个过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流场或地下水水位变化,并导致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建设项目;III类:指同时具备I类和II类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特征的建设项目。
根据不同类型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程度与范围的大小,将地下水环填影响评价工作分为一、二、三级。
具体分级的原则与判据见第6章。
6.1划分原则I类和II类建设项目,分别根据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类型、建设项目所处区域的环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程度划定评价工作等级。
III类建设项目应根据建设项目所具有的I类和E类特征分别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并按所划定的最高工作等级开展评价工作。
……6.3II类建设项目工作等级划分6.3.1划分依据6.3.1.1I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地下水供、排水(或注水)规模、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等条件确定。
6.3.1.2建设项目供水、排水(或注水)规模建设项目地下水供水、排水(或注水)规模按水量的多少可分为大、中、小三级,分级标准见表7。
6.3.1.3建设项目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建设项目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可用影响半径来表示,分为大、中、小三级,分级标准见表8。
影响半径的确定方法可参见附录C。
6.3.1.4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可分为敏感、较敏感、不敏感三级,分级原则见表9。
注:如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含水系统)处于补给区与径流区或径流区与排泄区的边界时,则敏感程度上调一级。
a“地质灾害”是指因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发生的地面沉降、岩溶塌陷等。
b“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6.3.1.5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建设项目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包括: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产生的土地次生荒漠化、地面沉降、地裂缝、岩溶塌陷、海水入侵、湿地退化等,以及灌溉导致局部地下水位上升产生的土壤次生盐渍化、次生沼泽化等,按其影响程度大小可分为强、中等、弱三级,分级原则见表10。
6.3.2 II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II类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见表11。
2.该项目排入开发区污水处理厂的废水水质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COD500mg/L、BOD5300mg/L、SS400mg/L、石油类20mg/L、总镍1.0mg/L六价铬0.5mg/L),请评价该项目废水是否达标排放。
为确保该项目污水达标排放,主要应监控哪些污染因子?请给出监测点位建议。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1)分析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5)制订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举一反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4.2.1本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两类。
4.2.1.1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采矿行业的尾矿坝出水□不得视为车间排放口)。
4.2.1.2第二类污染物: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
应熟悉该标准中第一类污染物名称,了解其标准值,具体见该标准表1:3.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的公式计算出该项目二甲苯卫生防护距离为533m,请确定该项目厂区的卫生防护距离。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六、环境保护措施分析(2)分析污染控制措施及其技术经济可行性”。
举一反三:卫生防护距离的设定是一类特殊的污染控制措施,一方面要会利用专门的卫生防护距离标准判断卫生防护距离;另一方面还要就项目的特殊性,根据环评预测结果,合理确定推荐的卫生防护距离。
了解《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控制与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的制定方法规定:7.3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但小于或等于1OOOm时,级差为100m;超过1000m,级差为200m。
7.4各类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按下式计算:式中:C m——标准浓度限值,mg/m³;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位的等效半径,m,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²)计算,r=√S/π;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活染源构成类别从表5査取;Q 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置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Q c取同类企业中生产工艺流程合理,生产管理与设备维护处于先进水平的工业企业,在正常运行时的无组织排放量。
4.根据附2中该项目水平衡图,计算项目工艺水回用率、间接冷却水循环率、全厂水重复利用率。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二、项目分析(2)从生产工艺、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等方面分析建设项目清洁生产水平”。
制浆项目清洁生产专题应重点阐述拟建项目生产工艺和技术来源,评价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的先进性。
分别给出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污染物产生量、污染排放量以及全厂水的重复利用率等指标,体现循环经济理念,量化评价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由此提出提高清洁生产水平的措施及方案。
本题主要考查新水用量指标的计算,其他指标的计算方法也应有所了解。
5.根据附3中《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计算该项目二甲苯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并分析该项目二甲苯有组织排放是否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考试大纲中“四、环境影响识别、预测与评价(3)选用评价标准”。
举一反三:熟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关于最高允许排放速率计算的规定:7.3若某排气筒的高度处于本标准列出的两个值之间,其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以内插法计算,内插法的计算式见本标准附录B;当某排气筒的高度大于或小于本标准列出的最大或最小值时,以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外推法计算式见本标准附录B。
7.4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
若新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 m,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7.3的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附录B (标准的附录)确定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的内插法和外推法Bl某排气筒高度处于表列两高度之间,用内插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按下式计算:Q=Q a+ (Q a+1-Q a) (h-h a) / (h a+1-h a)式中:Q——某排气筒最高允许排放速率;Q a——比某排气筒低的表列限值中的最大值;Q 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限值中的最小値;h——某排气筒的几何高度;h a——比某排气筒低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大值;h a+1——比某排气筒高的表列高度中的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