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空调控温储粮试验
- 格式:pdf
- 大小:523.30 KB
- 文档页数:3
空调控温确保高水分稻谷安全过夏的实践顾小洲(江苏省刘桥粮食储备直属库,南通市通州区,226363)摘要:利用空调制冷控制仓温实现低温储粮,能明显提高经济效益;能有效抑制虫害、霉菌的发生和发展;能有效减少粮食保管损耗;能有效保持储粮品质新鲜、营养、无毒、绿色环保;能有效增强粮食储藏安全,从而确保高水分粳稻安全过夏。
关键词:绿色、低温、高水分粳稻、空调制冷、安全过夏、防晒网由于当今社会崇尚绿色、追求健康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应用绿色储粮技术,已成当务之急。
低温储粮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储粮技术之一,既可以抑制虫害、霉菌的发生和发展,又可以保持储粮品质新鲜、绿色环保,还能有效增强储粮安全。
09年12月份我库从苏北购入一批水分在16-18%左右的高水分粳稻。
如何利用低温储藏技术确保这批粳稻安全储藏,区局和库领导非常重视,经过多次研讨确定:首先利用晴好干燥天气进行机械通风降水,再利用自然冷空气降低粮温,为实施低温储粮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后通过仓内吊顶等措施切实增强仓房的隔热保温性能,仓内安装空调利用空调制冷控制仓温,为实施低温储粮创造有利条件。
1实验材料1.1实验仓房16仓是八十年代建的苏式平房仓,仓房长24米,宽20米,堆粮线高4.0米。
配备粮情检测系统,地上笼通风系统。
彩钢板夹心密闭门窗,房顶是瓦木人字梁结构,隔热性能较差。
10年3月20日至4月10日仓内利用新型保温材料菱镁复合板吊顶,4月18日至25日每仓安装了4台2匹的格力空调。
窗户内侧增加了镶皮条的彩钢夹心板,增强窗户的密闭隔热性能。
1.2实验粮食16号仓粳稻,09年12月23日满仓,数量1108145公斤,平均水分含量16.8%,杂质含量1.5%,谷外糙米含量1.8%,出糙率82.9%,整精米率67.9%,色泽气味正常。
1.3数据检测设备、仪器主要有铁杆水银温度计,陕西粮科院的GSM粮情检测系统,电度表等。
1.4实验相关设备2匹的格力空调:型号KFR-50G(50513)B-N2,制冷量5000W,制冷额定功率1535~1800W。
毕业论文题目综合控温储粮技术应用试验摘要通过对仓顶喷水,粮面毛毯压盖在沿海高温高湿地区的实仓试验,对采用了仓顶喷水,毛毯粮面压盖试验仓与对照仓进行粮食品质,粮堆表面虫害发生情况进行定期检测,仓顶喷水隔热,控制粮温上升,抑制虫害发生有很好的作用,达到安全储粮,延缓粮食陈化的目的。
关键词: 仓顶喷水毛毯隔热控温目录前言 (4)1 地理气候 (4)2 试验材料························4-53 试验方法························5-74 结果与分析·······················7-85 问题与探论·······················8-96 结论 (9)参考文献 (10)前言低温是目前全世界公认的最为安全、可靠、合理、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储粮保鲜技术。
采用空调控温技术安全储存高水分稻谷试验天津静海国家粮食储备库摘要高水分东北稻谷的安全储存问题一直是天津地区粮食工作者的研究探讨的课题。
首先充分利用低温季节入粮或通过机械通风将粮温降至较低水平,并适时对仓房实施密闭保温,夏季高温季节采用空调控温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仓温,进而达到减少或避免外界环境对粮堆的影响,实现准低温储藏,从而达到较好的保持粮食品质,延缓粮食陈化的目的。
经过实践,空调控温储藏技术和其他储粮技术充分的综合应用,更能取得较好的储粮效果。
关键词空调控温储存高水分稻谷试验高水分东北稻谷的安全储存问题一直是天津地区粮食工作者的研究探讨的课题。
采用空调控温技术在钢屋架高大平房仓储藏高水分东北稻谷,就是在利用低温季节入粮或通过机械通风将粮温降至较低水平,适时对仓房实施密闭保温,夏季利用空调控制仓温近而抑制和延缓上层粮温变化,并充分利用粮堆内部中下层粮温冷源采用单管风机对个别粮温偏高部位进行通风调节,以达到控制粮温的目的。
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份,我们对储存在钢屋架高大平房仓108仓的东北高水分稻谷进行了空调控温储存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基本资料1.1、试验仓房基本情况:108仓为钢屋架高大平房仓,单仓(廒间)内长47.4m,宽29.1m,顶高13.4m,檐高11.4 m,存粮线8.0m。
墙体外侧为彩色压型板,中间夹离心超细玻璃棉毡保温层,内侧1.2m 以下为砖墙,1.2m~8.0m为SP板,8.0m以上为加气砼砌体,屋顶为双层彩色压型板,中间夹离心超细玻璃棉毡保温层,房架为钢梁架结构.通风方式采用地上笼通风,一机三道,共六个通风口,南北两侧各3个对称分布,风机功率7.5KW,核定仓容8085吨,配有粮情测控系统、环流熏蒸系统、轴流风机等。
1.2、试验仓储粮情况:108仓现储存为散存东北稻谷,基本无虫粮。
具体情况见下表1:表11.3、试验器材:①厚度为0.14mm聚氯乙烯簿膜, ②电子测温系统,③空调4台制冷量15000W、功率5250W、④温湿计1个、⑤40A的电流表2块、⑥单管风机10台风机功率0.75KW。
仓储技术不同空调控温方法对储粮控温效果和能耗的研究•11•不同空调控温方法对储粮控温效果和能耗的研究李兵"周云根2吴建波2郭旭"梅芝健2(1中央储备粮鹰潭直属库有限公司335000)(2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330000)摘要针对江西中东部地区高大平房仓夏季表层粮温高,稻谷晶质劣变快的问题,开展空调控温储粮技术应用以及粮仓专用可熏蒸一体空调机与普通分体空调使用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能够有效降低仓温和维持粮温稳定,延缓粮食晶质劣变,确保粮食安全度夏。
通过使用一体机空调控温,表层水分降低0.2个百分点,具有较好的保水效果。
关键词控温储粮能耗控温目标温度是影响储粮品质稳定的重要因素。
冬季采用通风降温,夏季通过空调控温方式达到准低温储粮,降低粮食的呼吸强度,延缓粮食品质劣变,减少粮食干物质消耗,抑制储粮害虫生长发育。
利用控温储粮技术可以满足“优粮优储”要求,有效减少熏蒸次数和药物残留对保证粮食安全度夏具有重要意义,符合绿色储粮发展理念。
中储粮鹰潭直属库有限公司位于江西中东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中温高湿储粮区。
夏季高温炎热时,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仓内温度可迅速达38°C以上,引起粮堆表层温度急剧上升,粮食呼吸强度加大,粮食品质劣变加速,害虫和霉菌生长、繁殖速度加快2,降低储粮食用和商品价值。
合理使用空调控温技术是控制仓温,延缓表层粮温上升和粮食品质劣变的重要措施。
如何规范江西中东部储粮地区夏季空调控温技术,实现控温目标的前提下减少空调能耗,正确使用空调控温方法是本文讨论的重要内容。
1材料与方法1.1仓选用鹰潭直属库有限公司1998年建1号仓、2仓、15仓、18仓、19仓、21仓、22号仓高大平房仓,设计仓容为6026=仓墙为砖混结构,厚度约0.36m,仓房规格为59.7m O23.4m。
仓顶采用喷聚氨酯隔热,仓房大门采用12cm保温墙砖隔热密闭,通风口为新型保温隔热通风口密闭,仓内粮面均采用纤维板压盖,窗户采用30mm PEF保温材料加薄膜密闭,整仓密闭性能良好。
空调控温准低温储粮技术分析摘要:控温储粮作为一种绿色储粮技术,近年来备受储粮界关注。
我国广东地区目前主要为空调控温储粮技术,且系统安装成本较低,是该地区较为适宜的控温储粮方式。
然而,我国广东地区冬季短、夏季高温时间长,必须依赖机械制冷获得冷源,才能达到低温或准低温储粮的目的。
基于此,文本针对调控温准低温储粮技术进行分析讨论,仅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储粮损耗;控温效果;空调控温;综合费用引言低温储藏是指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15℃及以下,局部最高粮温不超过20℃的储藏方式;准低温储藏是指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20℃及以下,局部最高粮温不超过25℃的储藏方式。
低温储藏能有效地降低粮食由于呼吸作用及其他生命活动引起的损失和品质变化,推迟粮食的品质劣变,延缓陈化,同时减少磷化铝熏蒸药剂的使用,达到绿色储粮要求。
广东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春秋冬季较短,夏季长,年平均气温24-28℃,夏季平均气温25-34℃。
从储粮生态区划分看,属于高温高湿生态区,应选择适合本地气候特点的储粮技术路线。
1概念与系统工作原理1.1空调控温技术概念空调控温储粮技术是指冬季采用轴流风机分阶段进行通风降温,夏季采用空调机组将粮仓空间的温度控制在22℃。
再通过粮堆内的微循环和与粮仓内空气的热交换,而降低粮堆的温度、湿度,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
2空调控温准低温储粮技术2.1试验检测内容按照GB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和大米“宜存”指标的判定方法,分别进行分区定点分层扦取粮食样品,均混成代表全仓、表层、中心和四周的4个混合样,分别进行水分和脂肪酸值检测。
2.2储粮损耗为确保分析结果有效,规避检验人员操作误差和不同年份水杂扣补量标准不一致的影响,选取生产年份均为2019年、产地同为湖南、堆码方式均为安行为堆叠、品种同为黄花粘米的两堆大米各300吨进行比较分析。
一堆使用空调控温技术保管,一堆使用常规储藏技术保管。
经过10个月的存储后进行抽样化验和出库称重。
仓储技术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试验•37•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试验张晓培梁齐坤王甫珍(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545400)摘要通过空调向仓内补充冷源,减少夏季外界高温对粮温的影响,研究分析空调控温的效果及其对粮食晶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空调控温技术达到了准低温储粮的目的,能够一定程度上延缓稻谷晶质的劣变。
关键词空调控温低温储藏稻谷晶质脂肪酸值稻谷从收获到储藏、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储藏一直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
而稻谷在储藏期间,最容易受水分、温度和微生物活动的影响1%不适宜的储存环境极易导致虫害霉变的发生,使得粮食品质急剧下降2%空调控温储粮技术可以营造一个低温储藏的环境条件,降低外界高温对仓温、粮温的影响,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3%广西属于高温高湿地区,夏季高温时间长,为此,我公司开展了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试验,并取得了较表1试验仓与对照仓稻谷品质情况好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仓房基本情况选定18号仓为试验仓,19号仓为对照仓。
两仓均为2010年建设,结构相同,仓长44.4/,宽19.5/,高8/,装粮线高6/% 1.1.2储粮基情况两仓储粮基本情况见表1%仓号入库时间数量产地水分杂质脂肪酸值出糙率(年•月)(t)(%"(%":(KOH/干基)/(/&/100&))(%)182018•122435.150广西12.10.817.676.4 192018•102496.420广西12.7 1.018.875.21.1.3试验仪器与设备控温设备:KFR—72GW/K81+N3分体挂壁式空调4台,功率为2.1kW;轴流风机2台,功率为0.125kW;粮情测控系统%品质检测:101-1型电热鼓风恒温干燥箱、实验奢谷机、水分粉碎磨、分析天平(0.0001g)、电子天平(0.01g)、锤式旋风磨、振荡器、全自动脂肪酸值滴定仪等%1.21.2.1空调控温方法试验仓18号仓从4月〜8月采用空调不间断控温,温度设定为20C%对照仓19号仓采用轴流风机定时排积热%通过粮情测控系统监测整仓粮温变化情况%定期打取试验仓和对照仓样品,对稻谷品质进行跟踪化验%1.2.2扌千样方法每月按GB/T5491—1985进行%样一次,对稻谷品质进行化验分析%%样点为东南、西北、中间3点%分为上层、中上层、中下层、下层4层,共12个点%1.2.3晶质测定方法按GB/T5497—1985进行分测%GB/T20569—2006进脂肪酸测%2试验分析2.1对照仓和试验仓的三温变化情况试验期间,试验仓和对照仓的大气温度、仓温和粮温变化曲线如图1和图2%:2020—09—18通讯地址:广西区柳州市柳南区柳太路11—1号・38・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21(1)仓储技术由图1、图2可以看岀,外界气温对19号仓的仓温和粮温有较大的影响。
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规程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规程是指在粮食储存过程中,通过空调设备实现对储粮环境温度的控制的一套技术规范。
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规程的制定,旨在提高粮食质量和储存效果,确保粮食储存期间的温度控制达到一定的标准,从而保护粮食免受温度的不利影响。
一、储粮温度的重要性储粮温度是粮食储存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粮食在储存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对于保持粮食的品质和减少储存损失至关重要。
粮食的储存温度过高会导致粮食变质、霉变、虫害等问题,降低粮食的品质和营养价值,甚至造成粮食的大面积损失。
因此,通过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规程,合理控制储粮温度,是保障粮食质量的重要手段。
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规程适用于各类粮食仓储设施,包括粮库、粮仓、粮食加工企业等。
根据不同的储粮设施和储粮量,可以灵活选择合适的控温设备和控温方案,以满足不同条件下的储粮要求。
三、温度控制的原则与要求1. 温度控制范围:根据粮食的种类和质量要求,确定合理的储粮温度控制范围。
一般来说,常用的储粮温度控制范围为10℃-25℃,但对于特殊的粮食品种,如稻谷、小麦等,可能需要更为严格的温度控制。
2. 温度控制精度:控温设备应具备较高的温度控制精度,一般要求能够实现温度精度在±0.5℃以内。
这样可以确保粮食温度在规定范围内波动较小,避免因温度波动过大而导致粮食质量下降。
3. 温度控制周期:根据储粮的实际情况和储存周期,确定合理的温度控制周期。
一般情况下,储粮温度的控制周期为24小时,即每隔一天进行一次温度调整。
但对于储存周期较长的粮食,可以适当缩短温度调整的周期,以更好地控制粮食的温度。
四、空调控温储粮技术规程的实施步骤1. 确定储粮温度控制要求:根据粮食的种类和质量要求,确定合理的储粮温度控制范围和精度要求。
2. 选择合适的控温设备:根据储粮设施的大小和储存量,选择适合的空调设备,并确保设备具备较高的温度控制精度。
3. 设定温度控制参数:根据储粮温度控制要求,设定合理的温度控制参数,包括目标温度、温度上下限、控温精度等。
空调控温准低温储粮技术实验探讨作者:姜立均宋立新彭里来源:《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年第11期[摘要]温度是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主要因素。
空调控温储粮是在利用冬季低温季节降低粮食温度的基础上,在高温季节开启空调,控制仓内空间和上层粮食温度,进而控制粮食呼吸强度,延缓粮食品质变化,保持粮食的新鲜度,同时抑制虫霉生长、发育,减少甚至不用化学药剂熏蒸,保证食品安全。
控温储粮是一项绿色、经济、有效的科学储粮方式。
[关键词]空调控温;绿色储粮;品质变化中图分类号:TS20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65/431252ts.20181110我国近几年为保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连续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粮食,而粮食的库存消化又相对较慢,导致目前粮食库存极高,早籼稻又占其大部分,粮食库存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
优质稻在保管期间相对于早籼稻更加容易劣变,降低营养及口感变差,怎样才能更好地对粮食保质保鲜是粮食存储永恒的课题。
温度是影响粮食安全储藏的主要因素。
湖南省地处中温高湿储粮区[1],5—6月温度上升较快,夏季高温高湿;7-8月最高气温为37~39℃,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0℃。
粮库仓内温度随外温变化,引起粮堆上层粮温升高,粮食的呼吸作用随之加强,储粮害虫和霉菌也在其最适生长温区,综合作用加速了粮食的品质变化,增加了粮食损耗,影响其商品价值。
如果采用冬季机械通风将粮温降低到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夏季利用空调控制仓温及粮堆上层温度,可有效延缓粮食品质变化,保持粮食的新鲜度。
因此对储存的早籼稻进行了空调控温准低温储粮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优质稻的储存积累了经验。
1 仓房及储粮情况1.1 试验仓房试验仓为望城金霞粮油购销有限公司1号平房仓,仓内长41.5m、宽17.5m,安全线高度7m,仓容3800t,储存有2017年早籼稻2 841t,仓内体积6 497m³,仓内空间体积1443m³。
仓顶用15mm厚保温聚氨酯铝板吊顶,粮面以上墙面贴15mm厚保温聚氨酯铝板,窗户加装防虫、雀不锈钢组合保温窗,大门加装不锈钢包边双面彩钢保温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