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装置设计与实现
- 格式:doc
- 大小:3.31 MB
- 文档页数:46
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技术研究船舶柴油机的余热利用技术研究引言:船舶柴油机是船舶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燃料消耗和排放一直是船舶领域的关键问题。
柴油机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余热,不仅可以提高柴油机的热效率,还能降低船舶的燃料消耗和环境污染。
因此,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船舶柴油机余热利用技术的分类船舶柴油机的余热利用可以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两种方式。
1.直接利用:直接利用是指将柴油机排出的高温废气、冷却水等直接用于船舶其他舱室的供暖、制冷、干燥等用途。
直接利用的优点是简单、经济,但由于余热温度较高,需要进行一定的热量调整和转换,以适应不同的用途。
2.间接利用:间接利用是指将柴油机产生的余热通过换热器转移到其他工质上,例如柴油机的废热可以通过换热器加热,产生蒸汽或热水用于动力推进、供暖和发电等。
间接利用的优点是利用余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适用性更广。
但间接利用技术相对复杂,需要进行换热器的设计和安装。
二、船舶柴油机余热的直接利用技术1.船舶供暖系统的设计:船舶供暖系统是船舶柴油机余热直接利用的一种常见方式。
通过将柴油机排出的高温废气和冷却水导入供暖系统,可以提供船舶舱室的供暖需求。
这种直接利用技术具有简单、经济的优点,但需要注意柴油机排出的废气和冷却水的温度、流量等参数的匹配,以保证供暖效果。
2.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船舶柴油机的冷却水在船舶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通过对这些污水进行处理和利用,既可以净化环境,又可以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目前,船舶上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有生化法、物理化学法和膜分离法等,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去除冷却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进而利用其余热用于船舶其他用途。
三、船舶柴油机余热的间接利用技术1.蒸汽发生器的设计:通过柴油机的废热产生蒸汽,可以应用于船舶的动力推进、供暖、发电等方面。
蒸汽发生器的设计需要合理安排换热面积和流体流动速度等参数,以确保蒸汽发生器的热量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第六章冷却系统第一节冷却系统的功用、组成和布置一、冷却系统的功用柴油机工作时的燃气温度高达1800℃左右,使与燃气直接接触的气缸盖、气缸套、活塞、气阀、喷油器等部件严重受热。
严重的受热会造成:①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产生较大的热应力与变形,导致上述部件产生疲劳裂纹或塑性变形;②破坏运动部件之间的正常间隙,引起过度磨损,甚至发生相互咬死或损坏事故;③燃烧室周围部件温度过高,使进气温度升高,密度降低,从而减少进气量;增压后的空气温度也会升高,并影响进气量;④润滑油的温度也逐渐升高,粘度下降,不利于摩擦表面油膜的形成,甚至失去润滑作用。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柴油机可靠工作必须对柴油机受热机件,滑油及增压后的空气等进行冷却。
然而从能量利用观点来看,柴油机的冷却是一种能量损失,过分冷却将导致燃油滞燃期延长,产生爆燃和燃烧不完全,增加加散热损失;机件内外温度差过大,以致热应力超过材料本身的强度而产生裂纹,润滑油粘度变大而增加摩擦功的消耗;在燃用含硫量较高的重油时,将产生低温腐蚀,使缸套严重腐蚀等。
因此,在管理中应既不使柴油机因缺乏冷却而导致机件过热,也不使柴油机因过分冷却而造成不良后果,应有所兼顾。
冷却系统的主要任务应是保证柴油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达到既能避免零件的损坏和减小其磨损,又能充分发出它的有效功率。
近代,从尽量减少冷却损失以充分利用燃烧能量出发,国内、外正在进行绝热发动机的研究,相应发展了一批耐高温的受热部件材料,如陶瓷材料等。
目前,柴油机的冷却方式分为强制液体冷却和风冷两种,绝大多数柴油机使用前者。
而液体冷却的介质通常有淡水、海水、滑油等三种。
淡水的水质稳定,传热效果好并可采用水处理解决其腐蚀和结垢的缺陷,因而它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理想冷却介质;海水的水源充裕但水质难以控制且其腐蚀和结垢问题比较突出,为减少腐蚀和结垢应限制海水的出口温度不应超过55℃;滑油的比热小,传热效果较差,在高温状态易在冷却腔内产生结焦,但它不存在因漏泄而污染曲轴箱油的危险,因而适于作为活塞的冷却介质。
DOI :10.15913/ki.kjycx.2024.01.030海面溢油回收装置概念设计*张 恒,佘上举,常腾龙,周建翔,万金鑫,程 稳,陈育荣(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摘 要:随着海上石油开采与运输业的蓬勃发展,海上石油泄漏事故的发生日渐频繁,影响的长期性和处理的困难性使其成为水污染事件处理的首要难题。
针对各类海上溢油事件传统处理办法效率低、易造成二次污染、石油不可回收再利用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海上溢油回收装置,提出了一种无污染、更加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
该方案包括智能控制、油水分离等技术,增强了回收作业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提高了回收效率,为后续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泄油回收装置;溢油处理;油水分离中图分类号:X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835(2024)01-0103-03——————————————————————————*[基金项目]湖北汽车工业学院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编号:DC2022010)石油及其炼制品(汽油、煤油、柴油等)在开采、炼制、贮运和使用过程中进入海洋环境而造成的污染,是一种世界性的严重的海洋污染,主要会造成以下3个方面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石油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是深远的、长久的、难以清除的。
首先,石油及液化气本身具有毒害性,油气挥发物与空气中的其他气体混合以后,受到紫外线的照射会发生理化反应,经过一系列的变化,产生温室气体和多种致癌物,并会使大气中的臭氧层遭到破坏;其次,随着石油沉降,进入大气循环后,石油会继续污染土壤、地下水,不仅造成水源和土壤的破坏,其有毒烃化物进入食物链系统,最终危及整个生态圈。
例如1967年3月,英国的锡利群岛附近海域一艘油轮沉没,造成12万t 原油泄入大海,浮油已经漂至法国海岸,对扩散地区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对生物的影响。
石油泄漏事件大多发生在海上运输过程中,首先石油本身及其衍生物进入海洋环境后会在海面形成厚厚的油膜,油膜减弱了阳光的透水率,减少了进入海内环境的能量,不仅直接影响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而且污染物中的有毒化合物会改变细胞活性[1],使得海内生物缺氧、中毒而死。
基于热管和两级温差发电的船舶余热利用王慧斌;吕延枫;隋雨鑫;郑子升;柳长昕【摘要】为了对船舶余热进行利用以达到节能的目的,结合船舶烟气余热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加装在船舶柴油机排烟管上采用热管强化传热的两级温差发电装置.通过建立温差发电有限时间热力学模型,设计了实验系统并搭建实验平台.实验后分析实验数据并验证两级温差发电装置利用余热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两级温差发电实验装置热端温度为473 K时,其输出功率最大可达到250 W,热效率为5.37%,在相同工况条件下,相比于单级温差发电实验装置4.04%的热效率提高了32%,证明了利用该装置对船舶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是可行的.%In order to use the vessel exhaust heat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energy saving,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essel exhaust heat, a two-stage thermoelectric power generator prototype has been designed, it employs heat pipe to enhance heat transfer and is installed on vessel diesel engine exhaust pipe.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ite-time thermodynamics mode of TEG,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has been designed and experi-mental platform has been built.After the experiments,the experimental data was analyz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wo-stage TEG was verified.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experiment system can generate a maximum power out-put of about 250 W when the hot side temperature of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473 K,and the thermal efficiency rea-ches 5.37%,improved by 32%comparing to 4.04%of single-stage TEG in the same operating conditions,and it proves that it is feasible to recycle the marine exhaust heat by using the device.【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7(017)028【总页数】6页(P219-224)【关键词】船舶节能;温差发电;余热利用;热管【作者】王慧斌;吕延枫;隋雨鑫;郑子升;柳长昕【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大连116026;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大连116026;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大连116026;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大连116026;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大连116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427柴油机燃料燃烧产生能量的30%~45%随烟气排出[1]。
LNG 动力船冷能综合利用系统设计说明书作品内容简介本作品是基于“温差发电技术”和“自适应智能梯级利用技术”,设计的冷能综合利用系统(见图1,图2,图3,图4)。
本作品可减少LNG 动力船供气系统的冷能损失,解决目前LNG 动力船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冷污染,提高LNG 动力船的综合经济效益。
其基本思路是:根据母型船正常工况下的LNG 以及船舶主机耗气量和废气的流量及温度分别确定冷源和热源所具备的冷量和热量,据此设计温差发电装置。
并将部分冷能先后通过主换热器,主冷媒循环系统,主流量控制阀,辅换热器,辅冷媒循环系统,辅流量控制阀到达各个耗冷装置。
其中,主流量控制阀来控制管路中冷媒的总体流量,辅流量控制阀控制各个辅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流量,各个耗冷装置都装有传感器分别反馈至各个耗冷装置主管的辅流量控制阀调节流量来达到预设温度。
关键词:温差发电梯级利用LNG 动力船的冷能利用自适应智能系统图1模型正视图图2模型侧二视图图3模型第一层视图图2模型第二、三层视图1研制背景及意义现阶段,能源结构、环境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制约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而且船舶燃料油价格较高,且其燃烧排放物中有害气体的含量难以满足国际公约有关规定。
为了优化能源结构与保护环境,世界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开发清洁能源。
在航运业,液化天然气(Liquified Natural Gas,LNG)作为一种清洁、经济高效的能源越来越受到青睐,再加上各国的能源政策使得21世纪被称为“天然气世纪”。
近年来,内河方面出现了非常多的小型LNG动力船,远洋方面也出现了大型LNG动力船(如:北欧有许多大型近海LNG动力船,美国TOTE公司订造的大型LNG动力集装箱船即将下水)。
随着LNG在船舶应用方面的发展,LNG船舶逐渐增加,然而LNG船舶在使用LNG燃料时,存在大量的冷能损失的问题,从环保节能的角度上来看,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部分的高品质能量,对于提高LNG船舶的燃气效率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海水淡化的主要3种方法海水淡化(sea water desalination)是人类追求了几百年的梦想,古代就有从海水中去除盐分的故事和传奇。
海水淡化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始于干旱的中东地区,但并不局限于该地区。
由于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离海洋120公里以内的区域,因而海水淡化技术近20多年迅速在中东以外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那么,海水淡化的主要3种方法是哪3种呢?下面一起来了解。
海水淡化的主要3种方法全球海水淡化技术超过20 余种,包括反渗透法、低多效、多级闪蒸、电渗析法、压汽蒸馏、露点蒸发法、水电联产、热膜联产以及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海水淡化技术等等,以及微滤、超滤、纳滤等多项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
从大的分类来看,主要分为蒸馏法(热法)和膜法两大类,其中低多效蒸馏法、多级闪蒸法和反渗透膜法是全球主流技术。
一般而言,低多效具有节能、海水预处理要求低、淡化水品质高等优点;反渗透膜法具有投资低、能耗低等优点,但海水预处理要求高;多级闪蒸法具有技术成熟、运行可靠、装置产量大等优点,但能耗偏高。
一般认为,低多效蒸馏法和反渗透膜法是未来方向。
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海水淡化将达到150万-200万吨/日,是现有产能的三、四倍,投资规模将达到200亿元左右。
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是指盐水的最高蒸发温度低于70℃的蒸馏淡化技术,其特征是将一系列的水平管喷淋降膜蒸发器串联起来,用一定量的蒸汽输入首效,后面一效的蒸发温度均低于前面一效,然后通过多次的蒸发和冷凝,从而得到多倍于蒸汽量的蒸馏水的淡化过程。
多效蒸发是让加热后的海水在多个串联的蒸发器中蒸发,前一个蒸发器蒸发出来的蒸汽作为下一蒸发器的热源,并冷凝成为淡水。
其中低温多效蒸馏是蒸馏法中最节能的方法之一。
低温多效蒸馏技术由于节能的因素,发展迅速,装置的规模日益扩大,成本日益降低,主要发展趋势为提高首效温度,提高装置单机造水能力;采用廉价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操作温度,提高传热效率等。
船舶柴油机尾气余热应用于取暖工况的设计摘要:船舶柴油机尾气再利用是将船舶主机的尾气余热用来取暖与船舶现有取暖系统匹配使用:利用散热取暖系统原理,借用已有取暖系统的部件,在不提高经济费用的基础上,开发新型的取暖系统。
如此一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能源浪费,使得船舶各系统能够高效、安全和稳定地运行。
既满足船东对船舶运营经济性的要求,更是顺应了节能减排的潮流与新方向。
关键词:柴油机;余热;取暖;散热器;CPU控制模块0引言新时期对能源利用效率有更高要求,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是新的方向.为提高船舶运营的经济效益,现代船舶对于柴油机尾气利用的地方很多:比如说废气涡轮增压器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大型二冲程柴油机的进气密度,而且节约了能源,进而有效地提升了船舶柴油机的工作效率;再者是废气锅炉的使用,大大减少了高温尾气热量的浪费。
考虑到以上对柴油机尾气利用的实例,联系到到一个问题,同样可以利用船舶主机的尾气余热来取暖。
1取暖系统原理柴油机取暖系统由集气总管(涂有反射涂层或和耐热涂层),旁通管路,散热器,进排气扇,加湿器选配(利用现有管路的加湿器,或者可以集成加湿器),CPU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空气过滤器,取暖管路等部件组成,为船员舱室及船舱需要供暖的场所供暖。
供暖系统工作原理如下,由散热器从排气总管取得热量,这部分热量用来加热集气总管里的空气,所用的空气由进气扇提供,空气在集气总管里被加热,待空气被加热至设定温度,随后由排气扇送至需要供暖的场所。
送风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探测,并实时发送至CPU控制与监测模块,在该模块中进行判别,数值低于设定的温度值,则不供风;数值高于设定温度,则启动旁通管路的风机,并控制风门的开度,来进行空气的混合,然后将温度适宜的加热空气输送到供暖管路。
送风的湿度由湿度传感器探测,并实时发送至CPU控制与监测模块,在该模块中进行判别,数值低于设定的湿度值,则开大加湿器,提高空气的含湿量;数值高于设定值,则关小加湿器,降低相对湿度,达到适宜的供风湿度。
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燃料模式切换的仿真研究摘要:近年,世界各国对碳排放制定严格法规。
中国在碳排放提出了“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政策。
双燃料发动机主要以天然气和轻柴油为主要燃料,相比燃烧纯柴油,天然气的使用不仅减少NOx、SOx和颗粒物,而且具有高热值、低碳排放等优点。
基于此,以下对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燃料模式切换的仿真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船舶双燃料;发动机燃料模式切换;仿真研究引言目前,关于密度液体碳氢燃料的分子设计、合成工艺及其在航空航天发动机上的燃烧性能已得到了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将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迁移应用于地面车辆装备发动机增加续航能力,考察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研究旨在利用exo-THDCPD加入0号柴油调配成高密度复合燃料,在测定分析复合燃料理化性能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柴油发动机模拟台架试验,分析柴油机燃用不同比例exo-THDCPD复合燃料的燃烧排放规律,为高密度液体碳氢燃料exo-THDCPD在地面车辆装备上应用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1双燃料发动机的技术参数及特点发动机能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模式下运行:全柴油运行模式,这种模式下以船用重油或轻柴油为主要燃料运行;燃气运行模式,这种模式下以轻柴油为引燃油,伴随天然气燃料的燃烧。
全柴油运行模式下,电子调速器根据转速反馈调节齿条位置来控制燃油的供给量;燃气运行模式下,电子调速器控制电磁进气阀来控制燃气的供给量,以保持发动机的稳定运转。
发动机的控制系统通过计算当前环境条件和使用的燃料性能,从而获得最佳运行条件。
为了保证发动机在燃料模式切换的瞬态条件下平稳运行,仿真模型需要满足发动机制造商确定的响应要求:在固定负载条件下,从燃气运行模式到全柴油运行模式的切换需要在1s内完成;从全柴油运行模式到燃气运行模式的切换需要在2min内完成。
2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意义由于一些含氧量高的清洁能源如甲醇(含氧量50%)、乙醇(含氧量34.8%)等与柴油的不互溶性,通常采用压燃式发动机的双燃料模式对较难溶的醇类等物质进行排放性能等的研究,双燃料燃烧模式作为一种替代传统柴油燃料燃烧的燃烧方式极具研究开发应用前景,是指在原柴油机的基础上加入供给系统、喷射系统和电控系统,对柴油机进行结构改装和电控系统的开发,根据进气方式不同,可以将双燃料发动机分为进气道单点喷射式双燃料发动机、进气道多点喷射式双燃料发动机、缸内直喷式双燃料发动机。
***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学号*28指导教师*二零*年六月*学本科毕业论文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装置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Marine Diesel Engine Cylinder Liner Water Waste Heat Recovery Device**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院名称: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1*指导教师:*职称:*摘要船舶柴油机的能源利用率问题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因为柴油机的能源利用率不高,导致很多能源的浪费,能源问题已然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排放船舶柴油机废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是许多人致力研究的课题。
本文第一章介绍了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利用的现实意义和国内外回收利用该部分能源的现状。
第二章对船舶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包括三个子系统,模拟余热源系统,余热回收系统和控制系统。
第三章对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系统的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其中包括对冷热管管道的计算和设计、水泵设计、燃气炉的选型和换热器的设计,第四章对控制元件进行了选型,主要包括对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体比例调节阀、采集卡、PLC控制器等进行了选型。
第五章对该实验平台进行三维模型的构建和实物平台的搭建。
本文提出了一套新的运用于船舶柴油机缸套水余热回收的系统设计方案,并在此方案的基础上,着重对管道、水泵、燃气炉、换热器、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体比例调节阀、采集卡和PLC控制器等进行设计计算与选型,并完成实物平台的搭建。
关键字:船舶柴油机;余热回收;换热器。
AbstractMarine diesel engine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has been hot spot of the world, because diesel engine energy utilization rate can be better, resulting in a lot of energy waste, energy problem has already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issu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tinuously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reduce emissions of marine diesel engine exhaust,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i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for many people to study the subject.In this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waste heat recovery of marine diesel engine cylinder liner water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of this part of energy.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overall scheme of the marine diesel engine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is designed. The system mainly includes three subsystems, which are simulation and heat source system,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The third chapter of marine diesel engine jacket water heat recovery system of key parts of the design, including to cold and hot pip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pipeline and pump design, selection of gas furnace and heat exchanger design. The fourth chapter on the control components were designed, including on temperature sensor, flow sensor, a liquid proportional regulating valve, data acquisition card, PLC controller for the selection of design. In the fifth chapter, the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he experimental platform is built and the physical platform is built.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application in marine diesel engine jacket water heat recovery system design program, on the basis of this scheme, focusing on the pipeline, a water pump, a gas stove, change heat exchanger, temperature sensor, flow sensor, the proportion of liquid control valve, data acquisition card and PLC control system for the calculation and selection of and complete physical platform is built.Key words: marine diesel engine; waste heat recovery; Heat exchanger.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引言 (1)1.2 项目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2)1.3国内外船舶缸套水余热回收研究现状 (2)1.3.1国内研究现状 (2)1.3.2国外研究现状 (3)1.4本章小结 (4)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5)2.1 系统结构设计 (5)2.1.1 模拟余热源系统 (6)2.1.2 余热回收系统 (7)2.1.3控制系统 (9)2.2本章小结 (9)第3章关键零部件设计 (10)3.1冷热管管道计算与设计 (10)3.1.1 实验装置所需管道基本要求: (10)3.1.2 流量的确定 (12)3.2 水泵设计 (13)3.2.1 泵的扬程计算 (13)3.2.2局部阻力计算: (15)3.2.3泵的选择 (17)3.3燃气炉的初步选型 (19)3.4换热器的设计 (19)3.4.1设计方案 (20)3.4.2初步选定 (20)3.4.3验证 (22)3.4.4核算 (23)3.4.5设计结果 (23)3.5本章小结 (24)第4章控制元件选型 (25)4.1温度传感器的初步选型 (25)4.2流量传感器的选择 (25)4.3液体比列调节阀选型 (26)4.4采集卡的选择 (27)4.5 PLC控制器 (28)4.6温度扩展模块 (28)4.7触摸屏 (29)4.8本章小结 (29)第5章三维模拟试验平台以及实物平台的构建 (30)5.1 SolidWorks简介 (30)5.1.1Solidworks软件的来源 (30)5.1.2Solidworks软件各主要模块的介绍 (31)5.1.3零件设计模块 (31)5.1.4装配模块 (31)5.2三维模型的构建 (31)5.3实物平台的搭建 (32)5.4本章小结 (33)总结与展望 (34)致谢 (35)参考文献 (36)第1章绪论1.1 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无论是人员的流动,还是物资的运输,都会触及航运,而柴油机则是航运中的主要动力来源。
柴油机的能源利用率问题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因为柴油机的能源利用率不高,导致很多能源的浪费,能源问题已然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从1973年世界发生石油危机以来,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节能问题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
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排放船舶柴油机废气,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进行保护是许多人致力研究的课题。
船舶运输耗能巨大,这不仅提高了航运的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船舶是航运中的耗能大户,现在主要是运用废气涡轮增压器来讲废气能量转变成空气压力,这样能够使柴油机的功率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同时还能将废气锅炉产生的饱和水蒸气用来作为满足航运过程中的生活用水,还能够对油舱进行保温,但是却忽略了柴油机缸套水水中也有大量的热能未能被利用。
这样不合理地利用废热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现在船舶发展的趋势为大型化、高速化,柴油机的额定功率最大的已超过37285 kW,柴油机缸套水的出口温度也从20世纪60年代的60~65℃升高到现在的80~85℃,有些高速机更是高达90℃以上。
冷却水出口温度的升高大大提高冷却水热能的品质,也为冷却水余热的利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因此将柴油机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环保上都具有重大价值[1]。
现在,所有热机中效率最高的是最先进的船用二冲程柴油机主机,其热效率已经接近50%,但是还是浪费了大部分能源,这部分能源所产生的热能,随着废气和冷却水排放到环境中去了,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采取何种方式才能在发电和辅助设备热源提供蒸汽过程中利用好船舶柴油机废气和冷却水,在资源日益紧张、船运成本不断提高的今天,是船舶制造商、运营商商和海事组织等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船舶柴油机有效热效率低于50%,剩余热量均通过缸套水、烟气等带走。
如何回收利用这部分被带走的热量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而船舶柴油机的工况非常复杂(含启动、怠速、部分负荷和全负荷等工况),导致缸套水携带的热量时大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