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法学教学讲义--商业名称共37页
- 格式:ppt
- 大小:4.44 MB
- 文档页数:37
第一章商法导论第一节商法的概念、特征与基本原则一、商法的概念(呈现出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和分类1、商法的概念:商法,又称商事法,是调整商事交易主体在其商行为中所形成的法律关系(即商事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主要规范现代商事主体和商事行为。
2、商法的调整对象:商事法律关系(1)商事关系是一种以营利为目的的财产经营关系公法-----调整公共管理关系私法-----调整私人之间的关系(私人财产关系和私人人身关系)特点:平等性(不支配命令)、自愿性(自主自愿不强迫)、有偿性(等价交换不无偿剥夺)商事关系不调整所有财产关系,例如:民法上的财产所有关系;财产继承关系;侵权损害赔偿关系;无因管理、不当得利债的关系;知识产权中的财产关系。
也不不调整全部的财产交换关系:赠与关系;以消费为目的的买卖关系;无偿保管关系或委任关系。
商事非商事财产关系的区分标准:是否具有营利性。
所谓营利,是指以金钱、财物、劳物等为资本而获取经济上的利益。
(2)商事关系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关系与民法的联系是特别法与一般法的关系公司制度-----法人制度票据证券制度-----有价证券制度保险制度-----合同制度破产制度------法人解散制度海商制度-----货物运输制度商事关系的内涵:a.调整营利主体,不调整非营利主体b.调整营利行为,不调整非营利行为c.营利主体为各种企业组织d.营利主体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关系 e.法律上平等地位主体间的关系 f.营利活动发生在持续营业中与民事法律关系的不同a.内容上不同:民事法律关系包括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商事关系主要涉及财产关系,而且财产关系反映的内容上也有所不同:前者是平等主体间的经营和非经营活动;后者是商主体实施商行为的经营活动b.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基于民事行为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不一定是经营行为,而商事关系是商主体基于商事行为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一定是经营行为;c.民事关系中强调的是主体间权利的平等,但商事关系中虽然也强调私法上的平等权,但同时也强调公法上的国家主体对商主体的管理权,如商事登记管理。
《商法》讲义主讲老师简介:赵煌,管理学硕士、法学学士。
第一部分商法总论P3(一)商法的概念商法,又称为商事法,是指以商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见教材P1)。
调整商事关系,实际上就是调整基于商事关系产生的权利和义务。
(二)任何理解商法的概念。
首先要掌握商事关系的概念,与此相关的是商人和商行为的概念。
商事关系包括组织关系和交易关系。
其中商事组织关系与商人的概念相关联,商事交易关系与商行为相关联。
组织关系商人商法商事关系交易关系商行为所谓商事关系,大体上说,就是一定社会中通过市场经营活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商事组织关系,二是商事交易关系。
商事组织就是人们为从事商品生产和交换而结成的经济实体。
商事交易就是商事组织以及其他人在市场领域从事的各种经营活动。
商事主体在教材里也叫商人。
商人在这里是指主体,不是指具体的个人。
更多的是指公司和合伙。
公司法在商法中是重要的一部分,后面有时间我们还要多讲几句。
所谓商人,就是以自己名义实施商行为并以此为常业的人。
商人应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实施商行为;(2)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商行为;(3)以实施商行为为常业。
其他书中认为,还有(4)以营利为目的。
商行为就是适用商事法律规范的营利行为。
商事行为类似民事行为,是商事主体进行的有权利义务内容的活动。
商行为可以如下分类:(1)双方商行为与单方商行为;双方商行为是指双方都是商人。
单方商行为是指其中一方不是商人,如是消费者。
(2)绝对商行为与相对商行为;绝对商行是指,无论是由商人,还是由非商人实施,无论是否具有营利目的,都认为是商行为。
相对商行为是指商人实施,以营利为目的的行为,是商行为。
(3)基本商行为与附属商行为;基本商行为是指在同一商事营业内直接以营利性交易为内容的商行为。
附属商行为是指在同一商事营业内不直接以营利性交易为内容的商行为,如就买卖而言,销售是基本商行为,发运货物是附属商行为。
(4)纯然商行为与推定商行为。
【导语】商业名称是一种特殊的权利和市场资源。
商号体现着商事主体的活动地域、营业特征,同时负载着商事主体的商誉。
它是一种工业产权,代表着企业的形象,是商事主体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可以被转让,也可以用于投资。
对于商事主体来说,商业名称是商事主体在营业及其他对外活动中表彰自己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商事主体财产权的重要部分。
本章从商业名称概述开始,重点介绍了商业名称的概念、特征、商业名称与商号、商标的关系,及商业名称的构成、选定、取得和商业名称权等内容。
本章的学习重点为商业名称的法律特征、商业名称与商号的关系、商业名称的构成及商业名称权。
第一节商业名称概述一、商业名称的概念`(一)商业名称的概念商业名称又称商号,是商事主体在从事商事行为时为表明不同于他人特征而使用的名称。
类似于自然人的姓名,商事主体通过使用商业名称,可以同其他商事主体相区别。
通常,商事主体在为商事行为的时候,用于署名或让它的代理人用其与他人进行商事交往的名称即为商业名称。
英美法上,商业名称称为“business name”、“trade name”或“commercial name”。
在我国,依照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商业名称包括企业名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合伙的字号。
对于商业名称的规定,各国间存在差异。
从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例来看,对于商业名称的规定,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只规定商号,把各类商事主体的名称统称为商号,而不区分公司名称、合伙名称和商自然人的名称。
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对于商事主体名称的规定就采用这种作法。
此外,在美国制定法中,也用商号指商事主体的名称。
二是并列规定公司名称和商号。
我国台湾曾规定商号仅指对个人和合伙的称谓,此后制定了新的《商业登记法》,用商业名称统称各类商事主体的名称。
由此可见,各国和地区对于商事主体的名称,或者以商号统称,或者以商业名称统称。
(二)关于商业名称的法律规范我国有关商业名称管理的法律规范,最主要的是1991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